1.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都是什麼最具貢獻的發明是哪項
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包括:造紙術、指南針、火葯、印刷術。造紙術方便了文化的繼承;指南針方便了出海遠航;火葯方便了戰爭;印刷術方便了文化的傳播。四種發明在不同的領域都發揮著重要的影響力,甚至直接影響著世界歷史發展的進程。如果一定要就其貢獻力做出比較的話,我個人認為印刷術的影響更大。
跟另外三大發明相比,印刷術究竟為什麼影響更大呢?首先,跟紙相比,印刷書不能被替代,而紙張是能被竹木,羊皮等替代的;跟火葯和指南針相比,印刷術離我們的生活更近,因此產生的影響也更大。
2. 千年來對人類最有貢獻的百大發明都有哪些
編織 帆 鋸子抄 鎖 輪子 陶工的輪子 玻璃 地圖 犁 字母表 鐵的製作 染料
溫度計 螺絲釘 混凝土 羅盤(指南針) 紙 歷書 風車 鍾 紙幣 眼鏡 紡紗
顯微鏡 手錶 望遠鏡 潛水艇 火柴 播種機 假牙 汽船 抽水馬桶 脫粒機
電池組 罐裝食品 打字機 縫紉機 鐵路 自行車 地鐵 船舶推進器 充氣輪胎
安全別針 升降機(電梯) 冰箱 倒刺鐵絲 人造黃油 塑料 訂書機 交通信號
地毯清掃機 電話 電燈泡 電熨斗 人造纖維 自來水筆 汽車和摩托車 保溫瓶
攝影術 自動樓梯 現金出納機 柴油發動機 拉鏈 安全剃刀 電影 回形針
真空吸塵器 無線電通信通信 割草機 助聽器 飛機 冷凍食品 洗衣機 傳真機
直升飛機 化肥 水翼船 聯合收割機 不銹鋼 清潔劑 氣溶膠 電視 粘膠帶
磁帶錄音 噴氣式發動機 停車計時器 速溶咖啡 圓珠筆 微波爐 計算機
化學殺蟲劑 慢轉唱片 晶體管 信用卡 不粘底平底鍋 電視錄像 復印機
微處理器 電子計算器 激光唱片
3. 富蘭克林的貢獻和發明創造故事有哪些
富蘭克林在電學理論方面也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他提出了著名的「電荷守恆」概念,創造了許多電學用語,這些專業詞彙在現代電學中仍然使用,例如:正電、負電、電池、電容器、充電、放電、電擊、電工、導體等等。
此外,他還有許許多多的發明創造,尤其是改進了火爐,發明了老年人戴的雙焦距眼鏡。他設計了一種結構合理,既可節省燃料又容易散熱的新式火爐,後來被命名為「富蘭克林式火爐」。火爐發明後,專利局的人誠懇地對他說:「您為人類造了福,所以您應該擁有專利,作為我們對您的酬謝。」富蘭克林回答道:「不!該受我酬謝的人多著呢,難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享受別人的發明還少嗎?我覺得,要是我做出了一點小小的發明,我就應該把這個發明慷慨地獻給大家,作為我享受別人發明的酬謝。」
4. 發明人 貢獻 如何確定
專利法上有規定,發明人指的是對技術有創造性貢獻的人,不能是管理者、出資者等等。
只要是對技術創造性部分作出技術貢獻的人,都應該是發明人,從法律角度說發明人順序不分先後(實際晉職稱什麼的可能有不同)。
發明人對專利僅享有名譽權,即可以在專利申請文件上署名。但是不享有專利的轉讓、使用權。
5. 列出五個科學家發明及貢獻
愛迪生 發明燈泡
6. 人類最有貢獻的發明是什麼
發明了我們自己呀~~呵呵.獨一無二的.就是我們自己呀~ 哈哈~~
7. 瓦特最突出的貢獻發明是什麼
自然是發明了蒸汽機嘍!他把人類帶入了蒸汽時代。
8. 為人類做出貢獻最大的發明是什麼
人類對火的認識、使用和掌握,是人類認識自然,並利用自然來改善生產和生活的第一次實踐。火的應用,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從100多萬年前的元謀人,到50萬年前的北京人,都留下了用火的痕跡。人類最初使用的都是自然火。人工取火發明以後,原始人掌握了一種強大的自然力,促進了人類的體制和社會的發展,而最終把人與動物分開。
http://ke..com/view/19105.htm#2
尤其最後一句
9. 為我國科技做出貢獻的發明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 :
造紙術、指南針、火葯、印刷術。
前1200年,中國用蠶絲織絲絹。
前770年,中國已會鑄鐵。
前722年,中國開始用干支記日。
前700年,管仲(前725-645)記載了磁石。
前611年,中國有彗星的最早記錄,即後來的名的哈雷彗星。
前5世紀,中國的《周禮》中記載了用金屬凹面鏡從太陽取火的方法。
前400年,墨翟(前468-376)發現小孔成像。
前350年,中國戰國時代的甘德、石申編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前250年,中國戰國末年《韓非子》一書中有用「司南」識別南北的記載。
前2世紀,劉安(前179-122)著淮南子,記載用冰作透鏡,用反射鏡作潛望鏡。
前2世紀,中國西漢用絲麻纖維紙。
1世紀,中國的《漢書》記載尖端放電。
132年,中國東漢時張衡發明世界上第一個測量地震的儀器地動儀。
3世紀初,中國漢末華佗發明麻醉劑麻沸散用於外科手術。
3世紀,中國魏晉時期的劉徽提出割圓術,得圓周率為3.1416 。
7世紀,中國唐朝已採用刻板印刷。
725年,中國南宮說等人實測子午線的長度。
9世紀,中國唐朝的煉丹士發明火葯。
1041年,中國北宋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早於西方400年,奠定了現代印刷術的基礎。
1054年,中國《宋史》記載了一次超新星爆發,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有關超新星爆發的文字記載。該超新星的殘骸形成了現在所見的蟹狀星雲。
1231年,中國宋朝人發明「震天雷」,充有火葯,可用投擲器射出,是火炮的雛形。
1259年,中國南宋抗擊金兵時,使用一種用竹筒射出子彈的火器,是火槍的雛形。
14世紀中前葉,中國開始應用珠算盤。
1385年,中國在南京建立觀象台,是世界上最早的設備完善的天文台。
1637年,中國明朝的宋應星完成「天工開物」,總結了中國工農業生產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