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人應當填寫對發明創造做出實質性貢獻的人,僅僅提供物質幫助的人不是發明人。如果你們共同發明的,只是付出勞動多少不同,那麼大家都是發明人。而「專利申請人」在本專利授權後就會稱為「專利權人」,即是享有本專利權利的人,可以自己生產專利產品,也可以轉讓。因而通俗點說,「專利申請人」在專利授權後得到的利益更多,是更重要的權利。所以建議您不必太過於關注誰是第一發明人,而應該關注自己的名字是不是在「專利申請人」一欄。希望對您有幫助。
『貳』 發明專利申請判斷發明創造的標準是什麼
我們知道發明創造是製造沒有的物體,發明創造即運用現有的科學知識和科學技術,具有社會意義的事物及方法,來有效地解決某一實際需要。那麼發明專利申請判斷發明創造的標準是什麼?下面我們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來為大家解答。發明專利申請判斷發明創造的標準是什麼?(1)時間標准。從時間角度判斷發明創造是否有創造性,一般是以申請日為標准,是將該發明創造同申請日以前的現有技術相比,通過比較判斷其是否具有創造性。(2)技術標准。這是判斷發明創造是否具有突出的是實質性特點並取得顯著的進步。(3)人員標准。在判斷一項發明是 否具有創造性,是以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的認知能力為標準的,對他們而言某一項發明是非顯而 易見的,該發明就具有創造性。發明創造的定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2010版)第一章 第二條 對發明創造作出了如下定義:本法所稱的發明創造是指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外型、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應用的新設計。關於發明專利申請判斷發明創造的標準是什麼?這一問題我們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果有更多關於專利申請的問題,大家可以繼續關注八戒知識產權,或電話聯系我們。
『叄』 如何判定發明、實用新型專利權侵權
如何判定發明、實用新型專利權侵權?(三)等同侵權 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侵權需要一定的判斷標准,如果未能符合判斷標准則不能認定為侵權。那麼如何判定發明、實用新型專利權侵權?主要有哪些方法?如何判定發明、實用新型專利權侵權(一)技術特徵的比對方法1、判定被訴侵權技術方案是否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應當審查權利人主張的權利要求所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徵,並以權利要求中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徵與被訴侵權技術方案所對應的全部技術特徵逐一進行比較。2、被訴侵權技術方案包含與權利要求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徵相同或者等同的技術特徵的,應當認定其落入專利權保護范圍;被訴侵權技術方案的技術特徵與權利要求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徵相比,缺少權利要求記載的一個或多個技術特徵,或者有一個或一個以上技術特徵不相同也不等同的,應當認定其沒有落入專利權保護范圍。3、進行侵權判定,不應以專利產品與被訴侵權技術方案直接進行比對,但專利產品可以用以幫助理解有關技術特徵與技術方案。4、權利人、被訴侵權人均有專利權時,一般不能將雙方專利產品或者雙方專利的權利要求進行比對。5、對產品發明或者實用新型進行專利侵權判定比對,一般不考慮被訴侵權技術方案與專利技術是否為相同技術領域。(二)相同侵權6、相同侵權,即文字含義上的侵權,是指被訴侵權技術方案包含了與權利要求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徵相同的對應技術特徵。7、當權利要求中記載的技術特徵採用上位概念特徵,而被訴侵權技術方案的相應技術特徵採用的是相應的下位概念特徵時,則被訴侵權技術方案落入專利權保護范圍。8、被訴侵權技術方案在包含了權利要求中的全部技術特徵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新的技術特徵的,仍然落入專利權保護范圍。但是,如果權利要求中的文字表述已將增加的新的技術特徵排除在外,則不應當認為被訴侵權技術方案落入該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9、對於組合物的封閉式權利要求,被訴侵權技術方案在包含權利要求中的全部技術特徵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新的技術特徵的,則不落入專利權保護范圍。但是,被訴侵權技術方案中新增加的技術特徵對組合物的性質和技術效果未產生實質性影響或該特徵屬於不可避免的常規數量雜質的情況除外。10、對於包含功能性特徵的權利要求,如果被訴侵權技術方案不但實現了與該特徵相同的功能,而且實現該功能的結構、步驟與專利說明書中記載的具體實施方式所確定的結構、步驟相同的,則被訴侵權技術方案落入專利權保護范圍。11、在後獲得專利權的發明或實用新型是對在先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的改進,在後專利的某項權利要求記載了在先專利某項權利要求中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徵,又增加了另外的技術特徵的,在後專利屬於從屬專利。實施從屬專利落入在先專利的保護范圍。下列情形屬於從屬專利:(1)在後產品專利權利要求在包含了在先產品專利權利要求的全部技術特徵的基礎上,增加了新的技術特徵;(2)在原有產品專利權利要求的基礎上,發現了原來未曾發現的新的用途;(3)在原有方法專利權利要求的基礎上,增加了新的技術特徵。
『肆』 羅伯特維納利斯你確定是他發明的嗎
你知道於連嗎?他不是科學家,他不是文學家,他甚至連個大人也不是,他是一個小孩子.
『伍』 如何判定共同侵犯發明人署名權
發明人署名權與專利申請權是相互獨立的權利,二者並無從屬關系。無論專利申請權人是誰,發明人均有要求在專利文件中署名的權利。
判斷是否構成專利抄襲,應當以接觸可能性和不具有實質性特點為要件。不知曉專利為抄襲的技術方案,未作出實質性貢獻仍在專利文件中掛名為發明人的,主觀上存在過錯,與抄襲者構成無意思聯絡的共同侵權。
『陸』 怎樣確定專利申請人和發明人
專利申請人是指提出抄專利申請的單位或個人,當專利審查通過之後,專利申請人就成為專利權人,具有主張專利法所賦予專利的權利,簡單說,申請人就是專利還在審查中的稱呼,審查通過後身份就變成專利權人,專利權人才能拿著專利去告人。
發明人是指對該件專利的技術具有貢獻的人,一般來說在企業內,研發人員是發明人、企業是專利申請人,當專利核准後企業就是專利權人(研發人員還是發明人),企業可以拿專利告人,但是研發人員不行。
在權利上,發明人只有姓名表示權,如果發明人與申請人是僱主/受雇關系,發明人可以要求申請人給予獎勵。
專利申請人可以是單位或是個人,但發明人只能是個人不能是單位,單位的發明具體一定是落在個人身上,在申請專利的時候,發明人可以填寫多人、專利申請人也可以填寫多個單位或多個個人或是單位跟個人共寫,專利授權後,在專利權的分配上就是所有專利權人共有。
『柒』 專利發明人確定
專利抄申請個人費減襲85%,公司申請70%。
您這樣審核通過後,再進行著作目錄變更會增加許多費用。
您申請發明專利的話,自己要花費將近1萬(如果找代理公司的話)。最好還是從公司來申請。通不過也沒事。您這屬於職務發明。現在企業自己申請專利,政府是獎勵的。個人是不獎勵的。我們這里政府獎勵的錢基本就是你自己花費的錢。
『捌』 專利法規定,授予專利的條件和判斷發明的標準是什麼
據《專利法》第二十二條規定 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新穎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不屬於現有技術;也沒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就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申請日以前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或者公告的專利文件中。
創造性,是指與現有技術相比,該發明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實用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能夠製造或者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
本法所稱現有技術,是指申請日以前在國內外為公眾所知的技術。
可參考《專利法》:http://www.sipo.gov.cn/zcfg/flfg/zl/fl/201509/t20150902_1169595.html
判斷發明的標准:
(1)時間標准。從時間角度判斷發明創造是否有創造性,一般是以申請日為標准,是將該發明創造同申請日以前的現有技術相比,通過比較判斷其是否具有創造性。
(2)技術標准。這是判斷發明創造是否具有突出的是實質性特點並取得顯著的進步。
(3)人員標准。在判斷一項發明是否具有創造性,是以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的認知能力為標準的,對他們而言某一項發明是非顯而易見的,該發明就具有創造性。
『玖』 發明人 貢獻 如何確定
專利法上有規定,發明人指的是對技術有創造性貢獻的人,不能是管理者、出資者等等。
只要是對技術創造性部分作出技術貢獻的人,都應該是發明人,從法律角度說發明人順序不分先後(實際晉職稱什麼的可能有不同)。
發明人對專利僅享有名譽權,即可以在專利申請文件上署名。但是不享有專利的轉讓、使用權。
『拾』 如何確定專利的發明人
對發明創造的實質性特點作出了創造性貢獻的人。通俗的說,就是發明創造的主要完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