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祖是誰創造的年號
首先,高祖不是年號
其次,高祖是廟號,是在宗廟里祭祀祖先牌位上的名號
最後,年號是漢武帝發明的
洪武、康熙、正德、至元、至正才是年號
2. 漢高祖劉邦為了免除父親下跪行禮,發明什麼制度被沿用
在劉邦他成為皇帝之後,他為了免除自己父親要向自己下跪的行為,於是便發明了一種新的制度,那種制度就是太上皇制度。雖說這個是太上皇制度,但是太上皇當然是不可能像真正的皇帝那般享有朝中的一切大權的,太上皇相比於它的名號可以去掌握到的權力來說,更多享受到的則是其象徵的榮譽。
也是自那一日起,太上皇制度便是一直的延續了下來,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廢除掉。而劉邦的這種制度也是皇帝對於自己的父親相對待的一種十分恰當的方法,不過歷史上的太上皇大多的結局都不是很好。比如李淵,他就是在成為太上皇之後,鬱郁而終的。而劉太公卻是與其他太上皇都不一樣的,他是得到了善終的,甚至他最後的時日是他一生中最好的時光。
3. 漢高祖的生平事跡有哪些
公元前256年(一說為前247年) 劉邦誕生於沛郡豐邑中陽里(當時屬楚國,今江蘇豐縣)。 徐州沛縣歌風台劉邦雕像
公元前209年10月 劉邦在沛縣揭竿而起,成為秦末農民起義主要領袖之一。 公元前208年 劉邦受楚懷王之命西征滅秦 公元前208年 劉邦擊敗秦郡守 公元前207年 劉邦藍田之戰消滅秦都城主力軍隊 公元前207年12月 劉邦首先入關推翻暴秦,約法三章穩定局勢。 公元前206年 劉邦受封為漢王,建立漢國,漢朝由此肇基。 公元前206年 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 公元前206年 劉邦依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平定三秦,佔領關中 公元前205年 彭城之戰受挫 公元前203年 劉邦成皋之戰以少勝多,擊滅楚大司馬曹咎和塞王司馬欣 公元前203年 滎陽突圍 公元前202年 鴻溝議和 公元前202年 垓下之戰用四面楚歌之計,一邊減少傷亡,一邊擊敗項羽,滅楚國 公元前205年-公元前202年 先後滅魏、滅趙、滅韓、滅燕、滅齊 公元前202年 平定南方 公元前202年2月 劉邦統一中國,在定陶登基稱帝,建立漢朝。 公元前202年5月 劉邦定都長安 公元前202年 分別分封無諸和 為閩南王和東越王,實行少數民族自治政策。 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95年 陸續下達一系列詔書,實行休養生息政策治理天下,恢復生產,發展經濟。 公元前201年 平定臨江王叛亂 公元前201年 平定燕王臧荼叛亂 公元前200年 王韓信叛亂,匈奴入侵 公元前200年 北征匈奴,迅速平定韓王信反叛勢力,先擊敗匈奴先頭部隊,後因增兵未到,輕敵致白登山之圍。 公元前200年 制定禮儀 公元前199年 與匈奴和親。領兵親征,平定韓王信余寇,擊敗韓王信與匈奴勾結勢力。 公元前199年 劉邦下令將六國共十萬余貴族和豪強遷徙至帝都關中周圍,以加強管理統治,消除六國地方原王族及貴族復辟勢力。 公元前198年 處理趙國相貫高謀反事件 公元前197年 平定趙國相陳烯叛亂 公元前196年 封趙佗為南越王,鞏固南方統一局面 公元前196年 劃閩南國與南越國交界處一部分土地,成立東越國,分封少數民族織為東越王,實行少數民族自治政策,同時使各少數民族異姓王互相牽制。 公元前196年 平定九江王英布叛亂 公元前195年 作《大風歌》 公元前195年 作《鴻鵠歌》 公元前195年 下求賢詔 公元前195年4月25日(公歷6月1日) 劉邦駕崩,終年62歲,葬於陝西長陵,廟號為「太祖」,謚號為「高皇帝」。
編輯本段劉邦貢獻
劉邦十六項第一
1.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由平民登上帝位的皇帝。 2.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御駕親征而統一天下的皇帝。 3.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發明「招降納叛」和「統一戰線」軍事戰略戰術的皇帝。 4.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以「休養生息」為國策從而在全國大力發展經濟的皇帝。 5.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釋放奴婢」從而一定程度上打擊奴隸制度、解放生產力的皇帝。 6.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在全國范圍內實行「輕徭薄賦」政策、實行「十五稅一」低稅率的皇帝。 7.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推行「量吏祿,度官用,以賦於民」的財政支出緊縮政策而提倡節儉的皇帝。 8.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制定禮儀從而鞏固皇權的皇帝。 9.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下「求賢詔」在全天下廣招賢士人才的皇帝。 10.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寫詩的皇帝,其詩作——大風歌被譽為「千古人主第一詞」。 11.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祭祀孔子並重用儒士的皇帝,從而為漢朝及後世以儒家文化為主體思想治國奠定了基礎。 12、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以孝治理天下的皇帝。 13.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劉姓皇帝。 14.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用布衣將相統一天下的皇帝。 15.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在長安建都的皇帝。 16.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使用分封制和郡縣制並存的皇帝。
4. 金牌是什麼年代發明的
是古代中國用來保證傳遞政府公文順暢的一種憑證,始於宋代。北宋初年,郵驛通訊所用的憑信為紙制的驛券。宋太祖時,有人詐使驛卷作亂,太祖便將其改為帶有繁復裝飾的銀牌。後來發展為金字牌、青字牌和紅字牌三大類。金字牌為朱漆金字木牌,用以表達傳遞信息的緊迫性。岳飛即是被十二道金字牌傳回朝廷的。在宋朝的影響下,遼、金朝、西夏等國也開始使用金銀驛牌,憑牌所到之處除保證交通便利外,還應提供食宿。元朝同樣有金銀牌,除方形外也有圓形者,上書文字有八思巴字、畏兀兒字和漢字三種。至清代時,金牌已經成為了權力的象徵。
5. 世界上第一個是誰發明的
漢高祖劉邦抄建立漢朝後,為了消滅各地豪強的殘余勢力,曾經把戰國時的齊、楚、燕、韓、趙、魏六國國王的後裔和豪族名門共十萬多人都遷徙到關中房陵(今湖北房縣)一帶定居。在遷徙原齊國田姓貴族時,因族大人眾,故改變了原來的姓氏,以次第相區別,分列為第一氏到第八氏。首遷者往第一門,為第一氏;田廣之孫田登遷往第二門,為第二氏;田廣之孫田癸為第三氏,依次類推,田廣的田英最後遷徙,住在第八門,為第八氏。第一氏就是其中的一支。第一至第八等姓,後來都改為單姓"第",保留復姓的很少。郡望為隴西郡(戰國時秦國置郡)。
《史記·呂太後本紀》:「太傅產、丞相平等言,武信侯呂祿上侯,位次第一,請立為趙王。」
6. 漢高祖劉邦曾發明了一道菜,這道菜是什麼
這道叫做“鱉汁狗肉”,有些地方也叫做“沛公狗肉”。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狗肉是用鱉和狗肉一起煮的。劉邦在年輕的時候就是個小混混,每天不做什麼事情就是在市井上到處混,就連他爹也管不住他,拿他沒辦法。
劉邦最喜歡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蹭吃蹭喝,這家吃一下,那家吃一下,還絲毫都不會覺得不好意思,好像已經習慣了一樣。可能是因為以前的日子過得苦,所以劉邦特別喜歡吃。
沒想到端上來之後,這道菜還挺美味的,劉邦他們愛吃。後來,這道菜就被大家叫做“鱉汁狗肉”。
7. 歷史話題:史學界為什麼公認漢高祖劉邦是中國歷史上首位發明統一戰線作戰的軍事戰略並最終取得成功的人
為了反對項羽,劉邦團隊統戰了來自韓國的張良、趙國的張耳、魏國的魏豹、燕國的臧荼、西楚的韓信、項伯,還有彭越、英布等草根。
並且在公元前202年2月,初步取勝後,劉邦兌現了先前的諾言,封韓信為楚王,彭越為越王。
受封的韓信和彭越聯合原來的燕王臧荼、趙王張敖以及長沙王吳芮共同上書劉邦,請他即位稱帝。
這樣大范圍地進行統戰工作,並且取得了統一戰爭的勝利,在中國歷史上確實是空前的!
8. 漢高祖劉邦成就了漢朝偉業,這漢朝是在什麼情況下滅亡的呢
劉邦的朝代的西漢,被外戚王莽篡權滅亡的。
西漢哀帝死後,王莽官居大司馬,以太後名義執掌軍政大權,立漢平帝,並把自己的女兒嫁給漢平帝做皇後,漸漸在朝中大權獨攬。
公元5年(元始五年)十二月,漢平帝死後,王莽指使同黨向太皇太後王政君上書,要求讓他代天子臨朝。王政君無奈,只好順從這一要求,由王莽攝政,稱為「攝皇帝」。
公元6年,王莽改年號為居攝元年。三月,王莽立年僅兩歲的劉嬰為皇太子,號稱「孺子嬰」,以效仿周公攝政舊事,為代漢做准備。此後數年間,關於王莽代漢稱帝的符命圖讖頻繁出現。
公元8年(居攝三年),梓潼人哀章製作銅匱,內藏《天帝行璽金匱圖》與《赤帝行璽某傳予黃帝金策書》,偽托漢高祖遺命,令王莽稱帝。
於是王莽便到高帝祠廟接受銅匱,然後戴上王冠覲見太皇太後,坐在未央宮前殿,即天子位,定國號為「新」。至此,西漢滅亡。
(8)漢高祖發明擴展閱讀:
篡奪西漢江山的人:
王莽(前45年12月12日—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魏郡元城委粟里(今河北邯鄲大名縣北沙窩廟村,一說大街村 )人,西漢權臣,新顯王王曼長子、西漢孝元皇後王政君侄,篡奪皇位。新朝開國皇帝,公元8年至23年在位。
王莽為西漢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員,古代史學家以「正統」的觀念,認為其人雖然謙恭儉讓,禮賢下士,實際上卻是沽名釣譽之輩。在朝野素有威名。
西漢末年,在漢哀帝早亡、皇權旁落的情況下,王莽乘機竊取大權。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漢建新,建元「始建國」,宣布推行新政,史稱「王莽改制」。
王莽統治末期,天下大亂。公元23年(新莽地皇四年),更始軍攻入長安,王莽死於亂軍之中,新朝滅亡。王莽共在位15年,卒年69歲,而新朝也成為中國歷史上的短命朝代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王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漢
9. 古代「人彘」有多殘忍這個刑罰是誰發明的
古代的“人彘”非常殘忍,這個刑罰是漢朝的太後呂雉發明的,拿來對付戚夫人的。
現在看來,這個刑罰真的是太殘忍了,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來,千萬不能得罪女人,不然會死的很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