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發明是什麼教案
哦?這個更像教案吧?呵呵: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 初讀了課文,你能說說諾貝爾的主要業績是什麼嗎?(一是發明了炸葯,
2. 求一份幼兒創意美術的教案
名字入畫 教學目的: 鼓勵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 培養學生的獨特的審美個性。 教學重點: 如何運用名字來展開大膽的想像。 創新但不亂、怪、異,而是具有一定的藝術性。 作畫時名字上線條的變化和構圖要飽滿,名字作畫具有獨創性,唯一性,鼓勵學生大膽設計出新穎的,與眾不同的作品 教具准備: 學生方面:各種形狀的彩色紙(如綠樹葉,紅心形、藍白雲等),繪畫用具(記號筆,油畫棒)。 教師方面:課件(新穎、個性簡練的畫面。) 各種形式的名字畫。 作業要求:用一節課左右的時間通過啟發談話,引導學生欣賞或借鑒各種案例,以及通過自己獨特的順其自然的線條,將自己的名字入畫。並及時展示(從構圖、色彩、創意)出來。或集體創作完成一幅畫長條屏的畫,教師隨機補畫,完成一幅不錯的塗鴉作品。 教學過程: A:開場 美術游戲:變幻表情或青蛙變王子(備註:在實物投影下,用記號筆操作。) B引導出自我介紹:教師姓周,看到同學們玩得很高興,我也很高興,畫出一個面帶笑容的周字。[注意卡通人物的各種表情。] 從而,引導出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題: 《名字入畫》。[名字太多,只教方法,不模仿]。 名字,是我們每個人獨有的符號,父母給我們的名字總是寓意美好。 中國的漢字是由筆劃組成,即線條。畫畫的基本語言也是線條,兩者就有相通的地方。「名字」這時已失去了符號的意義,而著重體現的是線條的美和韻律美。如何用它來畫畫呢?我們不妨來欣賞一下其它同學的作品,看能不能給你一點啟示。[出示課件或實物圖片] 太多的作品,以及各種形式的畫畫,可能把同學們開糊塗了吧,其實,畫畫也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尋的。我用坐標來表示也可以。 大體方面有: 書法,象形方面:日字的變化,月字的變化。八大山人、近代的北京奧運會的標志。 字母、塗鴉式:外國塗鴉作品,同學們的課桌亂畫畫面。 抽象式; 卡通式 如名種火柴棍式的人物,組合式,花鳥字。 現在漢字的筆畫,變成美術課里的造形的線條。同一姓還可以共同設計。大膽展出來吧。 課件展示如梵谷的點線畫,新表現主義畫家等。並伴著音樂。 說出學生的三不:1,要富於想像,一切皆可入畫。2、不要使用橡皮,讓線條順其然,畫到最後說不定有意外的收獲呢!3、畫大不畫小(構圖飽滿) 學生作業,教師巡視輔導。 展示評價,你喜歡自己設計作品中的哪一部分,創意、色彩、線條、你給自己的作品打多少分。你的名字你作主。(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鼓勵學生的自信,說出你和別人的不同之處。) 線描稿,可以送給老師,單調一點的,可以加上豐富的色彩。 集體活動中結束本課: 今天,同學們都成為了真正的大師,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讓我們再一次用上你個性化的名字,共同????/一幅畫吧! 教師補畫,突出一定的主題性。我們用好自己的名字,畫出一幅美好的未來吧! 拓展:1。電腦繪畫出更多有創意的作品出來。 2.作品類型種類豐富。如,沙畫、T恤等。 3.紙張的變化富與想像。
3. 幼兒美工我的最新發明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了解魚的基本形狀和特徵,並能剪、做、畫各式各樣的魚。 2、了解對稱形和不對稱形的區別,掌握基本的製作方法。 3、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操和保護生態的意識。 重點、難點: 認識、了解魚的基本形狀和特徵、魚的花紋對稱與不對稱形的剪法、立體魚的製作 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節(剪紙魚) 一、觀察、記憶。 1、播放有關海洋情況的光碟讓學生觀賞,使之對海洋和魚類有感性認識。 2、學生談觀後感。 3、讓學生分析魚的基本形狀和特徵。 二、創造表現。 1、簡筆畫1-2條魚的外形和花紋。 2、討論: (1)怎樣的花紋是對稱和不對稱。 (2)你知道對稱花紋是怎樣剪的嗎? 3、 教師投影剪紙魚的作品,與學生一起交流剪的方法。 4、 運用不同的彩色紙,剪刻幾種對稱和不對稱的魚形、花紋圖案。 三、評價交流。 1、評價標准: (1)魚的特徵、基本形狀好。 (2)能剪出對稱與不對稱的花紋圖案。 (3)能運用不同的色彩紙相互襯托出魚的美。 2、交流討論: (1)作者自己談創作體會。 (2)欣賞他人作品並發表認識和意見。 四、學習拓展: 1、橫向:還有什麼方法可以製作魚? 2、剪紙製作的方法還可以用來製作什麼的對稱花紋呢? 第二節(手擺魚) 一、體驗魚兒水中游的動態變化。 1、聽音樂做魚游的律動。 2、讓一些學生上台表演不同的魚游的動態。 3、只用手部做魚游的動作。 4、思考怎樣可以讓剪紙魚『游動。 二、作手擺魚。 1、把你發現的方法介紹給大家。 2、討論『剪紙魚'多大多小才合適套在手上。 3、製作方法與步驟練習: (1)把紙對折。 (2)設計魚的外形及花紋 (3)設計魚的色彩(畫或剪貼)。
4. 幼兒園美術我是發明家教學反思
1、引導孩子參觀吊車、推土車和大卡車展覽,並讓孩子回答教師專提出的題目。如:請孩屬子說出吊車、推土車和大卡車的功能、特點或怎樣發動的。
2、引導三個孩子為一組,分別給每組命名為吊車組、推土車組和大卡車組。
3、引導孩子每組孩子分別根據組名自由創作吊車、推土車和大卡車。
4、引導孩子談談如何將一座大山踏平,然後戴著頭飾傾銷自己的機械,尋覓施工合作火伴。
5、策劃吊車、推土車和大卡車工作現場的具體方位,並選派一名孩子介紹工作實施方案。
活動結束:引導孩子相互評選最好創作組和最好施工組,然後整理積木。
留意事項:拼插時,提示孩子大膽創作,看誰能創作出最獨特的機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