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萬向接頭的簡介
1、單節式及雙節式
單節式萬向接頭可實現兩軸夾角37°范圍內旋轉靈活,軸徑可做成8mm-50mm
雙節式萬向接頭可實現兩軸夾角37°范圍內旋轉靈活,可補償軸向移位及徑向移位軸徑可做成8mm-50mm
2、可伸縮式萬向接頭
可伸縮式除擁有單節萬向接頭和雙節萬向接頭的使用性能,可實現兩軸夾角37°范圍內旋轉靈活,可補償軸向移位及徑向移位外,因中間帶伸縮是花鍵設計,可實現軸向0-1000mm的移位,方便於安裝,軸徑可做成8mm-50mm,安裝長度150-4000mm,公稱扭矩可達到2000N,M。
3、帶彈簧式整平機萬向接頭
帶彈簧式整平機萬向接頭,採用42CrMo合金鋼材料自作,可實現更大的傳動扭矩,加裝彈簧可實現自動伸縮,多用於整平機,橫切機,分條機加工設備,縱剪線(縱剪機)橫剪線(橫剪機)專用,產品型號:BS-10 BS-12 BS-14 BS-16 BS-18 BS-20 BS-22 BS-25 BS-30 BS-30 BS-35 BS-40 BS-45 BS-50 BS-60 BS-70 BS-80 BS-100
SP-08-00A SP-10-00A SP-12-00A SP-14-00A SP-16-00A SP-18-00A SP-20-00A SP-22-00A
SP-25-00A SP-30-00A SP-35-00A SP-40-00A SP-45-00A SP-50-00A SP-60-00A SP159·0186-4133
4、流體萬向接頭
用於連接供水管道與水霧噴頭,以便於調節噴灑角度,將保護物全部包絡住。
特點:其優點在於,在其調節角度的任意方向,鎖定噴灑角度後,即使在300升/分的大流量高速離心水霧噴頭噴灑時,不會因反作用而松動或位移。
主要性能參數: 1、額定工作壓力:1.2MPa。 2、進水介面:R3/4;出口:R3/4、R1/2。 3、材質:不銹鋼、銅合金。 4、密封:配合球面研磨硬密封任意調節角度不會滲漏、松動。
❷ 萬向接頭的歷史
主要概念來至於陀螺儀,由於第一個萬向接頭由羅伯特·胡克製造,因此又稱做胡克接頭(雖然義大利數學家卡爾達諾早一世紀前就提出了萬向接頭的想法,但是沒有製造出來),在1545年,雖然目前還不清楚他是否產生了工作模式。Christopher Polhem後來發布它,它被稱為「Polhem knot」。
❸ 萬向傳動裝置原理
萬向節即萬向接頭,英文名稱universal joint,是實現變角度動力傳遞的機件,用於需要改變傳動軸線方向的位置,它是汽車驅動系統的萬向傳動裝置的 「關節」部件。萬向節與傳動軸組合,稱為萬向節傳動裝置。
萬向節的結構和作用有點象人體四肢上的關節,它允許被連接的零件之間的夾角在一定范圍內變化。為滿足動力傳遞、適應轉向和汽車運行時所產生的上下跳動所造成的角度變化,前驅動汽車的驅動橋,半軸與輪軸之間常用萬向節相連。但由於受軸向尺寸的限制,要求偏角又比較大,單個的萬向節不能使輸出軸與軸入軸的瞬時角速度相等,容易造成振動,加劇機件的損壞,產生很大的噪音,所以廣泛採用各式各樣的等速萬向節。在前驅動汽車上,每個半軸用兩個等速萬向節,靠近變速驅動橋的萬向節是半軸內側萬向節,靠近車軸的是半軸外側萬向節。在後驅動汽車上,發動機、離合器與變速器作為一個整體安裝在車架上,而驅動橋通過彈性懸掛與車架連接,兩者之間有一個距離,需要進行連接。汽車運行中路面不平產生跳動,負荷變化或者兩個總成安裝的位差等,都會使得變速器輸出軸與驅動橋主減速器輸入軸之間的夾角和距離發生變化,因此在後驅動汽車的萬向節傳動形式都採用雙萬向節,就是傳動軸兩端各有一個萬向節,其作用是使傳動軸兩端的夾角相等,保證輸出軸與軸入軸的瞬時角速度始終相等。
等速萬向節的英文名稱是constant velocity universal joint,我想這不多不少會是大家將CVD和萬向節相混淆的原因吧。
(1)萬向節的分類
按萬向節在扭轉方向上是否有明顯的彈性可分為剛性萬向節和撓性萬向節。剛性萬向節又可分為不等速萬向節(常用的為十字軸式)、准等速萬向節(如雙聯式萬向節)和等速萬向節(如球籠式萬向節)三種。
(2)不等速萬向節
十字軸式剛性萬向節為汽車上廣泛使用的不等速萬向節,允許相鄰兩軸的最大交角為15゜~20゜。下圖所示的十字軸式萬向節由一個十字軸,兩個萬向節叉和四個滾針軸承等組成。兩萬向節叉1和3上的孔分別套在十字軸2的兩對軸頸上。這樣當主動軸轉動時,從動軸既可隨之轉動,又可繞十字軸中心在任意方向擺動,這樣就適應了夾角和距離同時變化的需要。在十字軸軸頸和萬向節叉孔間裝有滾針軸承5,滾針軸承外圈靠卡環軸向定位。為了潤滑軸承,十字軸上一般安有注油嘴並有油路通向軸頸。潤滑油可從注油嘴注到十字軸軸頸的滾針軸承處。
十字軸式剛性萬向節具有結構簡單,傳動效率高的優點,但在兩軸夾角α不為零的情況下,不能傳遞等角速轉動。
當滿足以下兩個條件時,可以實現由變速器的輸出軸到驅動橋的輸入軸的等角速傳動:
1)傳動軸兩端萬向節叉處於同一平面內;
2)第一萬向節兩軸間夾角α1與第二萬向節兩軸間夾角α2相等。
因為在行駛時,驅動橋要相對於變速器跳動,不可能在任何時候都有α1=α2,實際上只能做到變速器到驅動橋的近似等速傳動。
在以上傳動裝置中,軸間交角α越大,傳動軸的轉動越不均勻,產生的附加交變載荷也越大,對機件使用壽命越不利,還會降低傳動效率,所以在總體布置上應盡量減小這些軸間交角。
(3)准等速萬向節
常見的准等速萬向節有雙聯式和三銷軸式兩種,它們的工作原理與雙十字軸式萬向節實現等速傳動的原理是一樣的。
雙聯式萬向節實際上是一套將傳動軸長度減縮至最小的雙十字軸式萬向節等速傳動裝置,雙聯叉相當於傳動軸及兩端處在同一平面上的萬向節叉。在當輸出軸與輸入軸的交角較小時,處在圓弧上的兩軸軸線交點離上述中垂線很近,使得α1與α2 的差很小,能使兩軸角速度接近相等,所以稱雙聯式萬向節為准等速萬向節。
(4)等速萬向節
目前轎車上常用的等速萬向節為球籠式萬向節,也有採用球叉式萬向節或自由三樞軸萬向節的。
球籠式萬向節的結構見下圖。星形套7以內花鍵與主動軸1相連,其外表面有六條弧形凹槽,形成內滾道。球形殼8的內表面有相應的六條弧形凹槽,形成外滾道。六個鋼球6分別裝在由六組內外滾道所對出的空間里,並被保持架4限定在同一個平面內。動力由主動軸1(及星形套)經鋼球6傳到球形殼8輸出。。。。。。
http://bbs.rcfans.com/viewthread.php?tid=63901 有詳細的介紹 還有圖呢~
❹ 萬向接頭的特性是什麼
材質:萬向接頭採用優質的鉻釩鋼。
鍛造:採用模鍛的冷鍛成型技術,可以獲得很高的加工精度。
熱處理:採用電腦控制的熱處理技術,從而確保了硬度的穩定性。
表面處理:細霧噴砂處理,具有很強的防銹性能,嘢顯得非常的高檔。
❺ 汽車是誰發明的TAXI是什麼意思什麼是等速萬向節
卡爾·本茨 1844-1929
他是一個德國機械技師,很多人說他是汽車的真正發明者。在1885年本茨製成了三輪汽車。這領先於戴姆勒的四輪汽車1年。但是戴姆勒在本茨的三輪汽車間世前1年造出了第一輛兩輪摩托車。
計程車,計程車
萬向節即萬向接頭,英文名稱universal joint,是實現變角度動力傳遞的機件,用於需要改變傳動軸線方向的位置,它是汽車驅動系統的萬向傳動裝置的 「關節」部件。萬向節與傳動軸組合,稱為萬向節傳動裝置。
萬向節的結構和作用有點象人體四肢上的關節,它允許被連接的零件之間的夾角在一定范圍內變化。為滿足動力傳遞、適應轉向和汽車運行時所產生的上下跳動所造成的角度變化,前驅動汽車的驅動橋,半軸與輪軸之間常用萬向節相連。但由於受軸向尺寸的限制,要求偏角又比較大,單個的萬向節不能使輸出軸與軸入軸的瞬時角速度相等,容易造成振動,加劇機件的損壞,產生很大的噪音,所以廣泛採用各式各樣的等速萬向節。在前驅動汽車上,每個半軸用兩個等速萬向節,靠近變速驅動橋的萬向節是半軸內側萬向節,靠近車軸的是半軸外側萬向節。在後驅動汽車上,發動機、離合器與變速器作為一個整體安裝在車架上,而驅動橋通過彈性懸掛與車架連接,兩者之間有一個距離,需要進行連接。汽車運行中路面不平產生跳動,負荷變化或者兩個總成安裝的位差等,都會使得變速器輸出軸與驅動橋主減速器輸入軸之間的夾角和距離發生變化,因此在後驅動汽車的萬向節傳動形式都採用雙萬向節,就是傳動軸兩端各有一個萬向節,其作用是使傳動軸兩端的夾角相等,保證輸出軸與軸入軸的瞬時角速度始終相等。
等速萬向節的英文名稱是constant velocity universal joint,我想這不多不少會是大家將CVD和萬向節相混淆的原因吧。
(1)萬向節的分類
按萬向節在扭轉方向上是否有明顯的彈性可分為剛性萬向節和撓性萬向節。剛性萬向節又可分為不等速萬向節(常用的為十字軸式)、准等速萬向節(如雙聯式萬向節)和等速萬向節(如球籠式萬向節)三種。
(2)不等速萬向節
十字軸式剛性萬向節為汽車上廣泛使用的不等速萬向節,允許相鄰兩軸的最大交角為15゜~20゜。下圖所示的十字軸式萬向節由一個十字軸,兩個萬向節叉和四個滾針軸承等組成。兩萬向節叉1和3上的孔分別套在十字軸2的兩對軸頸上。這樣當主動軸轉動時,從動軸既可隨之轉動,又可繞十字軸中心在任意方向擺動,這樣就適應了夾角和距離同時變化的需要。在十字軸軸頸和萬向節叉孔間裝有滾針軸承5,滾針軸承外圈靠卡環軸向定位。為了潤滑軸承,十字軸上一般安有注油嘴並有油路通向軸頸。潤滑油可從注油嘴注到十字軸軸頸的滾針軸承處。
十字軸式剛性萬向節具有結構簡單,傳動效率高的優點,但在兩軸夾角α不為零的情況下,不能傳遞等角速轉動。
當滿足以下兩個條件時,可以實現由變速器的輸出軸到驅動橋的輸入軸的等角速傳動:
1)傳動軸兩端萬向節叉處於同一平面內;
2)第一萬向節兩軸間夾角α1與第二萬向節兩軸間夾角α2相等。
因為在行駛時,驅動橋要相對於變速器跳動,不可能在任何時候都有α1=α2,實際上只能做到變速器到驅動橋的近似等速傳動。
在以上傳動裝置中,軸間交角α越大,傳動軸的轉動越不均勻,產生的附加交變載荷也越大,對機件使用壽命越不利,還會降低傳動效率,所以在總體布置上應盡量減小這些軸間交角。
(3)准等速萬向節
常見的准等速萬向節有雙聯式和三銷軸式兩種,它們的工作原理與雙十字軸式萬向節實現等速傳動的原理是一樣的。
雙聯式萬向節實際上是一套將傳動軸長度減縮至最小的雙十字軸式萬向節等速傳動裝置,雙聯叉相當於傳動軸及兩端處在同一平面上的萬向節叉。在當輸出軸與輸入軸的交角較小時,處在圓弧上的兩軸軸線交點離上述中垂線很近,使得α1與α2 的差很小,能使兩軸角速度接近相等,所以稱雙聯式萬向節為准等速萬向節。
(4)等速萬向節
目前轎車上常用的等速萬向節為球籠式萬向節,也有採用球叉式萬向節或自由三樞軸萬向節的。
球籠式萬向節的結構見下圖。星形套7以內花鍵與主動軸1相連,其外表面有六條弧形凹槽,形成內滾道。球形殼8的內表面有相應的六條弧形凹槽,形成外滾道。六個鋼球6分別裝在由六組內外滾道所對出的空間里,並被保持架4限定在同一個平面內。動力由主動軸1(及星形套)經鋼球6傳到球形殼8輸出。
❻ 萬向接頭的介紹
萬向接頭是連接兩根杠桿的接頭,接頭由一對相對方位為 90° 的普通鉸鏈組成,使杠桿能轉嚮往任何方向,現在仍廣泛應用於車輛的傳動裝置中。
❼ 平衡環的歷史追溯
最早的關於平衡環結構的文字記載見於公元前140年司馬相如寫的《美人賦》。賦中描繪了一個迷人的場景:「金屬環內含有燃燒著的香」(原文「金鉔薰笪,黼帳低垂」)。平衡環的發明者被認為是房風,雖然他本人身份不明。300多年以後,大約在公元189年,一個聰明的機匠丁緩被認為再次發明了平衡環。《西京雜記》記載說:
「長安巧工丁緩者,為常滿燈……又作卧褥香爐,一名被中香爐。本出房風,其法後絕,至緩始復為之。為機壞轉運四周,而爐體常平,可置之被褥,故以為名。」
丁緩還與走馬燈或「魔燈」的發明有關。
在此之後,平衡環便出現於古代文獻中。公元692年,有人向女皇武則天獻上「木製暖爐,雖然其中裝有發熱的燃料,但怎樣轉動也不會翻倒」(原文「木火通,鐵盞盛火,輾轉不翻。」見張族《朝野僉載》)。乾隆《杭州西湖志》(公元1734年)提到, 裝上「聯鎖軸」, 其中有紙燈寵, 不管在街上怎樣踢, 怎樣滾動, 裡面的燈火也不會熄滅, 因此稱為滾燈。幾個世紀以來, 各種各樣的平衡裝置名目繁多, 諸如香球、球燈、銀袋、滾球和香籃等等.而他們作為日月的象徵定期用於每年舞龍隊伍中, 放在翻動的龍之前。
1100年以後, 平衡環裝置傳到了歐洲。又過了800年, 英國著名科學家羅伯特·胡克(Hooke Robert,1635-1703)等人在一種新的形態下採用了平衡環的原理, 即由外而內施用動力, 而不是由內而外地穩定中央物件, 從而構成了那種西方的發明, 即萬向接頭,又稱萬向支架、常平支架。
❽ 萬向接頭的運作方式
萬向接頭有一個主要問題:即使在驅動軸的旋轉軸以恆定的速度,從動軸在旋轉軸變速,從而造成振動和磨損、差異,速度,在主動軸上的速度的變化取決於聯接的配置,可指定的三個變數:
γ1角旋轉的軸1
γ1 旋轉角度的軸2
βThe bend angle of the joint, or angle of the axles with respect to each other, with zero being parallel or straight through.
萬向接頭在右邊的圖詳細說明。
❾ 什麼是萬向接頭
你說的萬向接是套筒扳手的接頭嗎?就是可以向任何方向旋轉都可以使用。
❿ 萬向節的介紹
萬向節即萬向接頭,英文名稱universal joint,是實現變角度動力傳遞的機件,用於需要改變傳動軸線方向的位置,它是汽車驅動系統的萬向傳動裝置的 「關節」部件。萬向節與傳動軸組合,稱為萬向節傳動裝置。 在前置發動機後輪驅動的車輛上,萬向節傳動裝置安裝在變速器輸出軸與驅動橋主減速器輸入軸之間;而前置發動機前輪驅動的車輛省略了傳動軸,萬向節安裝在既負責驅動又負責轉向的前橋半軸與車輪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