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大學生告密老師四大發明

大學生告密老師四大發明

發布時間:2021-07-26 01:23:54

『壹』 「四大發明之爭」是怎麼回事,「四大發明「是不是科學

“四大發明之爭”是2019年一個大學的教授與學生在群聊中爭論“四大發明究竟是不是科學”引起的爭論,最終大學教授惱羞成怒將參與爭論的學生移出了群聊,然後這場爭論在社會上引起的廣泛討論。總體來說爭論分為兩個派別,一方是支持教授所說的“四大發明只是古代人們自我誇贊行為的科學,而不是現代實際意義上的科學”,而另一方則舉例說明四大發明在人類歷史上的重要意義以反駁對方。

所以綜合而言,雙方的言論都有所偏頗,不夠嚴謹。而討論“四大發明是不是科學”這種問題,也是一個沒有任何意義的討論,畢竟四大發明促進了所有人類的發展與進步。

『貳』 大學生學前教育實習報告怎麼寫

這種東西要有實際體驗啊,就按照自己的心得寫。

『叄』 急求:關於「愛國」的演講稿。。。。

一百多年前,我們的近鄰日本,通過明治維新領先走上了資產階級道路,綜合國力超越了中國。於是,這個曾經是中國附屬的資源貧乏的小國開始覬覦中國地大物博的壯麗江山,他們一再地以武力侵略中國,而我們這個曾經的泱泱大國,此時也只能任人欺侮,因為自身貧弱的我們,根本無法對敵人進行有力的抵抗。

好在正義終究會戰勝邪惡。從1937年到1945年,中國人民用了整整八年時間給予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軍狠狠地打擊,喪心病狂的日本軍國主義在團結一致的中國人民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國家的人民面前不得不夾起了尾巴,低下了頭顱。因此,可以這樣說,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是整個中華民族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中國人民重整旗鼓、揚眉吐氣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砸掉「東亞病夫」的招牌、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開始。

但遺憾的是,這樣一個前途光明的開始沒有順利地進行下去。內戰,文革,戰後整個世界特別是亞洲許多國家經濟起飛的第一次機遇我們錯過了,中國的發展歷經坎坷。雖然,我們今天的生活和國際地位已經和六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語,但是我們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國」,我們的綜合國力與日本之間仍然有很大差距。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日本始終以一種傲慢的態度對待中國,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的今天,他們的政府在正確對待歷史的問題上態度依然曖昧不明,首相小泉一再參拜靖國神社,國會議員公然否認甲級戰犯的罪行。
同志們,同學們,請閉上你們的眼睛,你們聽到了嗎,在戰爭中為國捐軀的戰士們的靈魂在吶喊,在戰爭中冤死的三千五百萬民眾的靈魂在哭泣……(建議停頓三十秒)

有句名言說得好:寬恕,但不要忘記。一方面,在國家、民族乃至個人的關繫上,恩怨之事無所不在,如無寬恕之心,就會化為冤冤相報。另一方面,歷史的事實和歷史的教訓不能忘記。歷史不會簡單重復,新的國際關系構架下,歇斯底里的軍國主義再也沒有了市場。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60多年前的戰爭離我們並不遠,當年日本法西斯之所以明目張膽、肆無忌憚地侵略中國,完全是因為中國國弱民窮、經濟落後,而今天,導致戰爭和災難的文化基因、利益驅動仍然存在,國人還需提高警惕。

『肆』 幫我找篇三分鍾左右的大學生演講稿,命題是祖國祝福你

恩是學會做人的支點,感恩之心是一種美好的感情,是對世間所有人所有事給予自己的幫助表示感激,銘記在心,感恩是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是一個正直的人的起碼品德。

感恩的關鍵在於回報。回報,就是對哺育、培養、教導、指引、幫助、支持乃至救護自己的人心存感激,並通過自己十倍、百倍的付出,用實際行動予以報答。

那麼,作為一名中學生,怎樣感恩呢?

首先要感恩自己的父母,因為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父母血脈的延續,父母給了我們全部的愛,讓我們享受到了人世間的親情和幸福,因此,我們要感謝父母。

大自然是萬物賴以生存的基礎,人的生命活動一時一刻也離不開它,我們人類的衣食住行等都是從大自然中獲得的,因此,我們應該感恩大自然。

老師是我們成長的領路人,是我們的朋友,老師尊重、理解和愛護我們,言傳身教,讓我們受益終身,老師為我們付出心血和汗水,我們應該感恩老師。

同學是我們學習生活的同伴,同學間互相鼓勵,互相幫助,共同戰勝困難與挫折,共同品嘗學習的成功與快樂,我們應該感謝天天與我們相伴的同學。

學校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讀書環境,是我們鍛煉的場所、施展才華的舞台,我們應該感恩學校。

祖國是我們的根,是我們的源。沒有祖國,就沒有我們的安棲之所;沒有祖國,就沒有我們做人的尊嚴;沒有祖國,就沒有我們所擁有的一切!我們應該感恩祖國。

『伍』 中國除了四大發明外,現在還有什麼發明比得上它們

1950~1959

1.李四光:陸相成油理論

發明簡介:20世紀50-60年代,"陸相盆地生油理論"和"陸相盆地成油理論"指導了大慶油田的發現。人們一直認為只有在海相地層中才有可能出現的大的油田,我們的科學家經過研究提出了只要條件適宜,陸相沉積也可能生成大油田的理論。

影響:李四光的「陸相成油理論」讓中國人徹底摘掉了貧油國的帽子,為咱中國人長了一回臉。大慶、大港、勝利等地連續建成大油田,陸相成油理論的作用功不可沒。此前,人們一直認為只有在海相地層中才有可能出現的大的油田,而中國一些大型中新生代盆地多為陸相沉積,因此西方人認定中國為貧油國。為此,我們的科學家經過研究提出了只要條件適宜,陸相沉積也可能生成大油田的理論。這個基礎理論的突破,讓我們發現了自己腳下的油氣資源。

2.倪志福:「三尖七刃」鑽頭

發明簡介:1953年,倪志福在北京永定機械廠當鉗工時,經過反復試驗,發明了高效、長壽、優質(加工精度高)的「三尖七刃」鑽頭,用倪志福革新後的鑽頭鑽削鋼件時,軸向力和扭榘分別比標准麻花鑽降低30~50%和10~30%,切削時產生的熱量顯著減少。 此外,革新後的鑽頭三個尖頂,可改善鑽削時的定心性,提高鑽孔精度。「倪志福鑽頭」比當時國際標准鑽頭壽命長3.4倍,效率約高1倍。但倪志福謙虛地把「倪志福鑽頭」稱為「群鑽」。意思是群眾參與了改進和完善。

影響:1953年當倪志福還是一名鉗工時,他針對普通麻花鑽鑽不動抗美援朝中破損裝甲車特種鋼板的難題,發明了高效、長壽、優質的「三尖七刃」鑽頭。與修磨前的普通麻花鑽相比,「群鑽」有前角比較合理、鑽削力降低、耐用度提高、鑽孔質量改善等優點;而且,分屑、斷屑、排屑性能亦較好。但是由於當時我國沒有專利制度,倪志福公布了技術成果而喪失了專利申請權,這一發明一直在全世界范圍內被無償使用。1965年,當時的科委主任聶榮臻為倪志福頒發了「發明證書」,1986年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也因此為倪志福頒發了金質獎章和證書。

3.矮稈秈良種

發明簡介:秈稻 ,一種一年生的禾草,水稻的一種,米粒細而長,在溫暖氣候下廣泛栽培,種子用作人類食物,谷殼和其他副產品可飼養家畜,稻桿用來造紙。早在1956年,廣東省的農民育種專家就培育出中國第一個大面積推廣的矮稈秈良種。

影響:高稈品種的最大弱點是不耐肥,容易倒伏,稀植低產。隨著一系列矮稈品種的育成和推廣,1965年,我國南方稻區基本上實現秈稻矮稈化,每畝產量由200—2 50公斤提高到300—350公斤。

4.我國第一架噴氣式飛機

發明簡介:噴氣式飛機所使用的噴氣發動機靠燃料燃燒時產生的氣體向後高速噴射的反沖作用使飛機向前飛行,它可使飛機獲得更大的推力,我國第一架噴氣式飛機誕生於1956年。

影響:我國第一架噴氣式殲擊機——殲5試製成功,結束了中國不能製造噴氣式殲擊機的歷史。1956年7月19日,是我們難以忘懷的日子。我國第一架噴氣式殲5飛機「中0101」號到達沈陽於洪機場,成功地飛上了祖國的萬里藍天。試驗證明:「中0101」號飛機在最大速度和最大高度時,特種設備、發動機等的各項性能、數據全部達到試飛大綱要求。9月8日,國家驗收委員會在廠舉行了驗收簽字儀式,並命名該機為「56式機」(以後按系列命名為殲5)。

5.我國第一台高精度電應坐標鏜床

發明簡介:1957年7月,昆明機床廠試製成功我國第一台高精度電應坐標鏜床。

6.我國第一台1150毫米初軋機

發明簡介:1957年10月,鞍鋼第二初軋廠試製成功我國第一台1150毫米初軋機。

7.中國第一輛國產高級轎車

發明簡介:1958年4月,中國歷史上第一輛國產轎車在一汽誕生,取名「東風」,因為當時毛澤東主席對世界形勢有個著名論斷:「東風壓倒西風」。東風轎車發動機仿製「賓士-190」,底盤、車身參考「西姆卡--維迪娣」:車頭標志為一條金龍,因為世界上常以龍象徵中國。

影響:第一輛「東風」牌國產小轎車出產,標志著中國汽車工業技術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此後,一汽的技術水平再上新的台階,又成功地製造出中國第一輛「紅旗」牌轎車。為了向新中國十年大慶獻禮,「一汽』選送了33輛轎車和兩輛敞蓬檢閱車,運往北京。紅旗轎車為新中國十年大慶增添了新的亮點。首都街頭駛過的紅旗轎車成為當時一個特有的景觀。

8.我國第一台計算機

發明簡介:1958年8月1日,我國第一台數字電子計算機——103機誕生,平均運算速度為每秒30次。經改進配置了磁心存儲器,計算機的運算速度提高到每秒1800次。北京有線電廠生產了36台,定名為DJS-1型計算機。

影響:1957年4月,我國經政府途徑訂購了M-3計算機和БЭСМ計算機圖紙資料。在考察和取得圖紙資料的基礎上,研製工作開始了。以張梓昌、莫根生為首,組織了M-3(代號103)計算機工程組。通過全體研製人員的努力和北京有線電廠的密切配合,於1958年8月1日研製成功了我國第一台數字電子計算機。這台運算速度為每秒30次的電子管計算機,填補了我國現代電子計算機的空白

9.我國第一批解放牌汽車

發明簡介:1956年7月13日,第一批解放牌汽車在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試製成功。

影響:世界上第一輛汽車是1885年誕生的,不久汽車就傳到我國。解放前,我國的公路上,就像開辦「萬國汽車展覽」一樣,行駛著130多種不同牌號的汽車,但卻沒有一種是我國製造的。解放牌汽車的問世,結束了我國不能生產汽車的歷史。

10.第一座原子反應堆

發明簡介:1958年6月30日,我國第一座實驗性原子反應堆已經正式運轉。反應堆是使原子核分裂維持鏈式反應的一種裝置,它是目前利用原子核內部能量的主要形式。我國新建成的這座原子反應堆是重水型的,熱功率為7000棗l萬千瓦,主要用途是進行科學研究和製造同位素。它是用鈾作燃料,用重水作慢化劑和導熱劑,所以叫做實驗性重水型反應堆。6月13日下午,這座反應堆開始發生鏈式反應,並逐步提高功率。

影響:1958年6月30日,新華社報道了我國第一座實驗性原子反應堆已經正式運轉,迴旋加速器已經建成,正在准備進行科學研究工作。這標志著我國已經開始跨進了原子能時代。

1960~1969

1.人工合成牛胰島素

發明簡介:1965年9月17日,中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結晶牛胰島素。

影響: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人工合成有生命的蛋白質。過去世界普遍認為生命體是天然的,大都認為人工合成生命體是不可能的,中國人首次讓它變成可能。人工牛胰島素的合成,標志著人類在認識生命、探索生命奧秘的征途中,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

2.中國首台晶體管計算機

發明簡介:在國外技術封鎖、國內沒有先例、國產晶體管性能又不穩定的情況下,1964 年末,康鵬研製小組終於用國產半導體元器件研製成功我國第一台晶體管通用電子計算機— 441-B-I型計算機。

康鵬1962年稱為「隔離阻塞」的計算機發明成為存入中央檔案館的發明;康鵬作為負責人和設計師及使用其發明的441-B計算機成為中國首台半導體計算機。康鵬由此獲我國1965年首設的國家最高獎,即獲得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的「發明證書」和親筆題寫鑄有「發明」二字的金質獎章。如此事實,2009年才被發現。

影響:1965年2月該機通過國家鑒定,連續運行268 小時未發生任何故障,穩定性達到當時的國際先進水平。1965年末他們又研製成功441-B-Ⅱ型計算機。哈軍工的「441-B」不僅是中國第一台晶體管計算機,也是中國首次自主創新且實現工業化批量生產的計算機,它應用在「兩彈一星」、殲六、海軍、空軍、二炮,以及中國電信、大慶油田等。

3.兩彈一星

發明簡介:「兩彈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彈、氫彈和人造衛星。「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這是中國人民在攀登現代科學高峰征途中創造的「兩彈一星」的人間奇跡。

影響:以鄧稼先為首的老一輩科學家挑選了20多名剛畢業的大學生在缺乏資料的「真空」狀態下,夜以繼日地工作,終於在羅布泊的戈壁沙灘上空點燃神奇之火,生成原子彈爆炸特有的「蘑菇雲」。研製成功原子彈兩年零八個月後,1967年氫彈研究成功。從原子彈到氫彈,美國用了七年零四個月,前蘇聯用了四年,英國用了四年零七個月,法國用了八年零四個月,中國只用了兩年零八個月。這表明中國的核科技水平已居世界前列。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繼蘇、美、法、日之後世界上第五個用自製運載火箭成功地發射衛星的國家。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

4.我國第一枚導彈

發明簡介:1960年,我國第一枚導彈在中國的土地上發射成功,開創了我軍武器裝備的新紀元!

影響:1960年11月5日,中國第一枚地對地近程導彈--"東風"1號發射成功,標志著中國向掌握導彈技術方面邁出了突破性的一步。 第一枚「爭氣彈」的成功發射,打破了霸權國家「中國的導彈永遠上不了天」的預言,開創了人民共和國戰略導彈部隊的通天之路。

5.T—7M試驗型液體燃料探空火箭

發明簡介:1960年2月19日,上海機電設計院自行設計製造的T—7M試驗型液體燃料探空火箭,在上海南匯簡易發射場試射成功。

影響:這一成果開始了中國的「空間時代」。這是中國探空火箭技術取得的第一個具有工程實踐意義的成果。

6.中國第一台萬噸水壓機

發明簡介:1961年12月,江南造船廠成功地建成國內第一台12000噸水壓機,為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填補了一項空白

7.集成電路

發明簡介:1965年,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塊集成電路在上海誕生,僅比美國晚了7年。

影響:自1965年研究開發成功第一塊單片集成電路以來,我國建立了幾個集成電路重點科研和生產基地。現在每年可生產2.5億塊電路,增長幅度達45%。「九五」末期集成電路批量生產的水平為1—1.5微米,研究水平為0.8微米,並在0.5—0.6微米工藝技術預研取得成果。

1970~1979

1.雜交水稻

發明簡介:被世界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於1973年在世界上首稱育成秈型雜交水稻。

秈型雜交水稻比傳統水稻增產30%以上,它在全國的推廣應用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水稻生產上利用雜種優勢的國家。

影響:直到90年代,雜交水稻的影響還在繼續。袁隆平2001年獲得中國國家最高獎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在許多第三世界的發展中國家,人口問題已經成為了加劇社會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雜交水稻的誕生,雜交水稻不僅解決了13億中國人的肚子問題,還為世界糧食短缺問題做出了巨大貢獻,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為世界糧食短缺問題做出了巨大貢獻。

2.激光照排技術

發明簡介:從1975年開始,王選主持我國計算機漢字激光照排系統和以後的電子出版系統的研究開發,跨越當時日本的光機式二代機和歐美的陰極射線管式三代機階段,開創性地研製當時國外尚無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統。所謂激光照排技術,就是將文字通過計算機分解為點陣,然後控制激光在感光底片上掃描,用曝光點的點陣組成文字和圖像。通俗一點來講,實際上就是電子排版系統的簡稱。

影響:激光照排與活字印刷的意義十分接近,這也是它的主要發明人王選被譽為當代畢升的原因。激光照排的出現,使印刷業告別了危險(易引起鉛中毒)、低效的鉛字印刷,走上了高效便捷之路。事實上,激光照排的作用意義不僅僅是華文印刷技術的改革和升級,它對中華文化傳播所產生的積極影響和推動作用,已經遠遠超出了其科技范疇,在漢字信息處理領域掀起了一場技術革命。

3.青蒿素

發明簡介:1972年,科研人員終於從青蒿里提煉出抗瘧疾的化合物―――青蒿素,並於1973年在雲南和海南等瘧疾高發區進行了臨床試驗。青蒿素是新中國研製的第一個化學葯品,標志著我國新葯研發取得歷史性突破。

影響:治療瘧疾快速、高效、抗葯性小的青蒿素,被國際社會譽為抗瘧葯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復方蒿甲醚是第一個由中國發現的全新化學結構的葯品,也是目前在國際上獲得廣泛認可的中國原創葯品。它在瘧疾這一高傳染性疾病治療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截至2002年,已獲得包括中國、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歐共體等49個國家和地區的復方葯物發明專利權,成為我國率先在國際上獲得專利的化學葯品,也是世界復方類葯物中擁有發明專利保護國別最多、專利覆蓋面最大的葯物之一。

4.我國第一艘核潛艇

發明簡介:1971年8月22日,中國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首次以核動力駛向試驗海區,進行航行試驗。1974年1月進行檢驗性試航,1974年8月1日中共中央軍委發布命令,命名中國第一艘核潛艇為「長征1號」,正式編入海軍序列。

影響:從此中國海軍作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海軍跨入了世界核海軍的行列,它標志著中國艦艇裝備技術已發展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5.中國第一台托卡馬克裝置(CT-6)

發明簡介:從1972年起,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陳春先和中科院電工研究所嚴陸光等人組成課題組,開始研製我國第一台鐵芯變壓器托卡馬克裝置——北京托卡馬克6號(CT-6),並於1974年正式建成,引起國際物理學界的高度重視。該裝置於1974年開始運行.利用該裝置,進行了平衡不穩定邊界的觀測以及微波預電離、清洗放電等實驗工作。

影響:北京托卡馬克6號的研製成功不僅是我國當年最好的科技成果,也打破西方發達國家對核聚變的壟斷。

6.人造衛星

發明簡介:1970年4月24日,我國進行了首次人造地球衛星的發射,成功地將第一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1972年3月3日,我國又發射了第二顆科學技術試驗衛星。1975年11月16日,中國第一顆返回式遙感衛星發射成功。

影響: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人類已先後發射了約5000多個人造航天器,其中絕大部分是人造地球衛星。我國在1970年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衛星質量超過了蘇聯、美國、法國和日本等國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總和,這說明我國衛星技術的起步水平高。等等,還有好多。

『陸』 關於漢字的笑話

關於漢字的笑話五個!☺
1.何處有慈悲
小沙彌問正在打坐的老僧:「師傅,何處有慈悲?」老僧抬起右手指了指門外,閉目不發一言。
小沙彌頓悟了:原來世間眾生萬物,無論是達官貴人,販夫走卒,還是花鳥蟲魚,一草一木,處處皆有慈悲啊!
老僧看小沙彌站在那裡不動,便說:「門外桌子上,白色的那個就是門外桌子上白色的那個就是瓷杯。」
2.打賭
看台上,兩個素不相識的球迷爭了起來。
A:「甲隊准贏。說錯了,就把我的姓倒著寫!」
B:「甲隊准輸。否則,把我的姓橫寫!」
A:「你貴姓?」
B:「姓田,你呢?」
A:「姓王。」
3.梅花鹿
節日的時候,小兔子生氣地對小鹿說:「你看人家別的女孩子都能收到花,你為什麼不送給我!」
小鹿可憐巴巴的說:「因為我是梅花鹿哇!」
4.快遞
一女人來到男人家玩。女人調戲男人說:「你要是有塊地,我就和你結婚!」這時,門鈴響了,快遞小哥說:「先生,有你快遞!」
5.只吃一噸
男青年決定到農村老家舉行婚。
男方的父親給市裡的親家來電報問:「能來多少人?好做准備。」親家回電說:「去不了多少人,只准備一頓飯就行了。」父親把「頓」寫成了「噸」。
父親很快又接到農村的電報:「婚期推遲一個月,因一噸飯的米難以一時湊齊。」

『柒』 愛國演講稿

魯迅先生曾說過:「唯有民族精神才是最值得寶貴的,唯有它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魯迅先生所說的民族精神到底是什麼呢?就是「重大義,輕生死」的人生觀;就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使命感;就是「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大無畏精神。民族精神正是中華民族生存進步的力量源泉,也是不斷發展壯大祖國的強大動力。

在奧運賽場上,奧運健兒們爭分奪秒迎難而上。他們無數次縱情地吶喊:「我們贏了,」也無數次流著熱淚無奈離開賽場。人人都知道他們吃了很多苦,流了很多汗。可是有誰知道究竟是什麼促使他們有這般剛毅的性格,堅韌的品質,當然是催人奮進的民族精神。每一塊金牌,每一個領獎台上燦爛的微笑都是有它撐起的。它更是無奈地看著金牌與自己失之交臂時心中必然響起的樂章。就是在這種民族精神振奮下,我們的民族才傲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民族精神不止綻放於奧運賽場上,在中國的每個地方都能望見它那份超脫的美。曾幾何時,我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位年輕的女大學生教給山區的孩子們她最喜歡的一首詩「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可是不久因為那裡生活條件實在太差她想離開了,就在那一天她告訴了孩子們她的打算。當夜,她竟看到了幾十個孩子齊刷刷地跪在她的面前。一張張掛著眼淚和鼻涕的稚撲的小臉瞬間刻進了她的心裡,她留下了。竟一留就是二十年。後來她積勞成疾被送去治療。可當她回來時卻被裝在了一隻紅色的骨灰木匣里。象這樣的人還少嗎?鄉村支教的查文紅,航天前寫下遺囑的楊利偉,公安戰線的女英雄任長霞。再看看象園丁一樣辛勤的老師們的身影和我們父母眼角的皺紋。在這種民族精神的鼓舞下,我們一定會在中華民族譜寫的長空中再添絢爛的一筆。

民族精神還有一個最具閃光的地方,那就是智慧。抗戰時期的陳賡將軍就是榜樣。1933年因叛徒告密,被押往南京蔣介石處,老蔣當即召見陳賡曰:「陳賡啊!你瘦了。」陳賡對曰:「瘦吾而肥天下,校長你也瘦了。」蔣氏曰:「國家如此,生靈塗炭,寢食難安哪!」陳賡曰:「身為一黨一國之領袖,校長瘦而天下更瘦,這是何為。」蔣氏啞然。1928年上海地下黨在某戲院利用看戲交換情報,散場之際租界巡捕與國民黨特務突然包圍戲院,這時陳賡將軍大聲吆喝:「別讓共黨跑了!」遂假意與前來圍捕的警探合作,從而使地下黨組織安全撤離。像他這樣的大智慧,會使民族精神更加光芒無限。

民族精神是一支永不腿色永不熄滅的火炬,它曾照亮了無數中華兒女的心。現在,我們也正接受著它的指引與導航。作為新一代青年,我們有責任更有義務傳承這寶貴的民族精神,讓它在未來的歲月里,薪火相傳,催人奮進!

閱讀全文

與大學生告密老師四大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