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林語堂最初的夢想是發明家,卻變成了一代文學豪傑,還有哪些名人陰差陽錯的成名了
提到這個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們的毛澤東毛主席啦。毛主席小的時候他的父親想讓他去米店做學徒,但是毛澤東特別喜歡學習,後來經過一番努力成功入學,他如飢似渴的努力學習著眼前的知識。起初他是想做一名人民教師的,用知識武裝自己,然後培養更多的孩子。
他當時在日本學習期間,由於見識到了一群麻木的中國人,他逐漸認識到他目前學的醫術可以救的只是很少一部分中國人的身體,而棄醫從文他就有機會救治大部分中國人的精神。他毫不猶豫選擇了這條路,使他成為了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名文化先驅。
『貳』 在我國怎麼總感覺科學家,教師,學者,發明家,醫生,企業家,英雄,誠實的人,大清官反而不被崇拜
崇拜敬仰和喜歡等等等都是不同的,比如說一個網紅你很喜歡他, 因為什麼喜歡她呢? 因為她漂亮,這個能算崇拜嗎?崇拜是應該是一種打心眼裡油然而生的敬仰之情, 另外的所謂的地痞,黑惡勢力,貪官受人崇拜這你沒說錯? 誰會崇拜這些人,雖然現在的價值觀和以前有了很多變化,但是大部分人我相信心裡都是有一桿秤的,會衡量好壞,在這個問題上用崇拜這個詞是不對的。崇拜是因為對方做了一件事讓你非常敬佩才有崇拜對方。人追求好的物質生活和動物追求食物是一樣的,所以對有錢人有一定的嚮往是很正常的,明星在舞台上總是光鮮亮麗,而生活卻不總是如此多姿多彩的,所以明星表現出來的如此多姿多彩的生活難免令人嚮往,可是理智的人應該都知道,他們也是人,也有煩惱也有不足為外人道的事,無非就是他們的物質條件比一般人好一些而已。網紅呢,現在生活壓力大, 然後去沿海城市的人也很多,遠離家鄉,生活壓力大, 甚至孤獨, 那網紅就想生活中的一劑調劑品, 帶了換了, 而且不用花費金錢和太多的精力,難免會受部分人追捧的。
科學家,教師,學者等等的被吐槽無非是一顆老鼠,屎攪壞一鍋湯。我相信大部分老師教授的都是喜歡教師這個神聖的崗位的, 也是一心一意的希望能把學生教好。 但是難免有部分蛀蟲不顧教師形象做出一些影響不好,甚至引導輿論的事情。
醫生呢,現在醫患關系還是很緊張,同樣也是一部分害群之馬導致了大眾對這個職業的誤會,試想一下,作為一個醫生,最基本的道德救死扶傷的心肯定大多都是有的,每個醫生都希望能治好自己的病人, 退一萬步講即使這個醫生比較「鐵石心腸」,那病人出了問題也是要算他的醫療事故的, 也會有責任的,所以醫生於情於理都會給你用心治病的。 後面的我就不一一列舉了。總之呢,對英雄的崇拜肯定是每個人都有的, 和對生活中一些感性的追求並不沖突
『叄』 發明家的故事
法拉第
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也是著名的自學成才的科學家。
1791年9月22日出生薩里郡紐因頓一個貧苦鐵匠家庭。因家庭貧困僅上過幾年小學,13歲時便在一家書店裡當學徒。書店的工作使他有機會讀到許多科學書籍。在送報、裝訂等工作之餘,自學化學和電學,並動手做簡單的實驗,驗證書上的內容。利用業余時間參加市哲學學會的學習活動,聽自然哲學講演,因而受到了自然科學的基礎教育。由於他愛好科學研究,專心致志,受到英國化學家戴維的賞識,1813年3月由戴維舉薦到皇家研究所任實驗室助手。這是法拉第一生的轉折點,從此他踏上了獻身科學研究的道路。同年10月戴維到歐洲大陸作科學考察,講學,法拉第作為他的秘書、助手隨同前往。歷時一年半,先後經過法國、瑞士、義大利、德國、比利時、荷蘭等國,結識了安培、蓋·呂薩克等著名學者。沿途法拉第協助戴維做了許多化學實驗,這大大豐富了他的科學知識,增長了實驗才幹,為他後來開展獨立的科學研究奠定了基礎。1815年5月回到皇家研究所在戴維指導下進行化學研究。1824年1月當選皇家學會會員,1825年2月任皇家研究所實驗室主任,1833----1862任皇家研究所化學教授。1846年榮獲倫福德獎章和皇家勛章。1867年8月25日逝世。
愛迪生
舉世聞名的美國電學家和發明家,被譽為「世界發明大王」。他除了在留聲機、電燈、電話、電報、電影等方面的發明和貢獻以外,在礦業、建築業、化工等領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創造和真知灼見。愛迪生一生共有約兩千項創造發明,為人類的文明和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愛迪生同時也是一位偉大的企業家,1879年,愛迪生創辦了「愛迪生電力照明公司」,1880年,白熾燈上市銷售,1890年,愛迪生已經將其各種業務組建成為愛迪生通用電氣公司。1891年,愛迪生的細燈絲、高真空白熾燈泡獲得專利。1892年,湯姆•休斯頓公司與愛迪生電力照明公司合並成立了通用電氣公司。開始了通用電氣在電氣領域長達一個世紀的統治地位。
麥克斯韋
麥克斯韋是19世紀偉大的英國物理學家、數學家。1831年11月13日生於蘇格蘭的愛丁堡,自幼聰穎,父親是個知識淵博的律師,使麥克斯韋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0歲時進入愛丁堡中學學習14歲就在愛丁堡皇家學會會刊上發表了一篇關於二次曲線作圖問題的論文,已顯露出出眾的才華。1847年進入愛丁堡大學學習數學和物理。1850年轉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數學系學習,1854年以第二名的成績獲史密斯獎學金,畢業留校任職兩年。1856年在蘇格蘭阿伯丁的馬里沙耳任自然哲學教授。1860年到倫敦國王學院任自然哲學和天文學教授。1861年選為倫敦皇家學會會員。1865年春辭去教職回到家鄉系統地總結他的關於電磁學的研究成果,完成了電磁場理論的經典巨著《論電和磁》,並於1873年出版,1871年受聘為劍橋大學新設立的卡文迪什試驗物理學教授,負責籌建著名的卡文迪什實驗室,1874年建成後擔任這個實驗室的第一任主任,直到1879年11月5日在劍橋逝世。
畢升
畢升(?- 1051)中國古代發明家。北宋布衣,淮南路蘄州蘄水縣直河鄉(今湖北省英山縣草盤地鎮五桂墩村)人。初為印刷鋪工人,專事手工印刷。他在印刷實踐中,深知雕版印刷的艱難,認真總結前人的經驗,在唐代發明雕版印刷術的基礎上,宋仁宗慶歷年間(1041-1048年),平民畢升創造了活字印刷術。這是中國對於世界文明的發展所作出的又一偉大貢獻。
第一名:萊昂納多·達·芬奇(義大利)
最著名的發明:計算器
提到達·芬奇和他的發明時,你最好問這樣的問題:「什麼東西不是他發明的?」因為他發明的東西實在太多了。達·芬奇的工作日誌里繪有許多東西的設計圖,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計算器的設計。試想如果缺少簡單的復雜的數學運算,那科學將會是什麼樣子。
達·芬奇堪稱文藝復興開山鼻祖,他能畫(比如傑作《蒙娜麗莎》),能雕塑,也能發明。他那至今令全世界著迷的日記,描繪勾勒了從人體到直升機和坦克的很多事物。
最酷的事實:達·芬奇日記長達13000多頁,至今仍在影響科學研究。2005年,一名英國外科醫生還利用達·芬奇設計的方法做心臟修復手術,這件事情本身就讓人吃驚,你若知道達·芬奇當時連人體循環系統工作機理的一點概念都沒有時,那簡直就是驚詫了。
第二名:尼古拉·特斯拉(美國)
最著名的發明:無線電
雖然尼古拉·特斯拉生前沒有因此得到認可,但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最終還是肯定了他的專利申請,確認是他而不是馬可尼發明了無線電。
特斯拉也許就是為標新立異而生的。雖然他發明的一種稱做「交流電」的輸電方法應用至今,其實他研究的焦點集中於電的理論應用(遺憾的是許多研究成果仍停留在繪圖板上)。就是這個總是自己製作實驗設備(比如用來聚集電能的著名的特斯拉線圈)的特斯拉,提出了范圍涉及從X射線到地震儀的一系列觀點。
最酷的事實:特斯拉直到生命快要結束時還在研究一種致命射線。他的觀點聽起來有點象科幻故事,美國聯邦調查局確實也看不出什麼有趣的東西,結果胡佛總統只好下令將特斯拉的科研資料收走並宣布為「絕密」。
第三名:亞歷山德羅·伏特(義大利)
最著名的發明:電池
伏特雖然沒有發現電,但是他卻想出了一個可將電攜帶的好點子。要知道「伏特電池」可是現代電池的先驅。
伏特一生職業都在搞電的東西。早期他發明了起電盤(即一次充電單板電容),一年之後致力於封閉室燃氣點火發電實驗,在此過程中他發現了沼氣(甲烷),即今天家庭普遍使用的一種氣體。然而真正使其出名的卻是「伏特電池」,其實就是一堆鋅片和銅片交互排列,再加上兩種金屬片之間為增強導電性而浸了鹽水的布料而已。但就是這種粗陋的電池向世界展示了如何利用金屬-化學組合生電的奧秘。
最酷的事實:1810年,拿破崙授予伏特伯爵稱號,以表彰這位偉大的義大利發明家。但榮譽並未就此打住,1881年,以其名字作為電壓的單位「伏特」。
第四名:亞歷山大·貝爾(英國)
最著名的發明:電話
「你能聽到我講話嗎?」
「是的!」
我們能聽到對方講話,多虧了亞歷山大·貝爾發明的電話。
現在有那麼多的電話提供商,但正是亞歷山大·貝爾的功勞造就了世界第一個(也是實力最強的)電話公司——貝爾電話公司。貝爾並不只是個單打一的奇才,他的研究思想涉及空調(實際上他在自己屋裡就搞了原始的空調系統)、水翼船及信息磁存概念(該概念導致生前從未見到的創新發明——電腦)等。
最酷的事實:亞歷山大·貝爾還是世界上第一個金屬探測器的發明者,他組裝這個裝置是為了發現美國總統詹姆士·加菲爾德體內的子彈。結果探測器倒是能工作,不過就是定不出子彈的位置,因為檢查時加菲爾德總統躺在了一張金屬架床上。
第五名:艾薩克·牛頓(英國)
最著名的發明:微積分
如果你費好大勁總算上完了高等數學課程,那你或許就不會是艾薩克·牛頓爵士的熱心崇拜者,因為你遇到的難題基本上就是他的錯——是他發明了微積分。
如果你現在學習物理,無論是談到重力問題(一個蘋果從樹上下落的故事,不管真假,確是一個有力的例證),還是光線和光學原理,你還得從艾薩克·牛頓爵士的研究成果開始。牛頓第一個提出「光是由粒子構成的」,這原理讓他研製出了反射望遠鏡(如今以他的名字命名)。此外,牛頓還在聲、熱原理研究方面作出了貢獻。
最酷的事實:人們很容易認為科學家就是一群不問世事的實驗室「耗子」,不過牛頓是個例外:他曾給英格蘭國王當了將近兩年的法官,干著處決假幣偽造者的買賣。他這段法律生涯快結束的時候,手下還有10個待處決的罪犯。
第六名:霍華德·休斯(美國)
最著名的發明:改進飛機設計
霍華德·休斯並沒有發明飛機,他作為「環球航空公司(TWA)之父」主要寫了些關於航空公司的書籍。如今環球航空公司雖已成歷史,但航空旅遊業多虧有了霍華德·休斯才興旺發達。
他曾經對客機提出了一系列的創新設計。比如他重新設計了「H-1」,使可收放式起落架、連桿和連接件等收進機體內部,從而減小了飛行中的空氣阻力。這種創新改進對二戰時期的一系列戰斗機設計都有影響。
說霍華德·休斯是個怪人那是貶損他。他可是出身於著名發明家之家,其父親老休斯發明的油井鑽頭可讓採油設備採到了以前人們接觸不到的資源。霍華德·休斯晚年低調隱居,在年輕風光之時卻是征服航空界和好萊塢的大人物。無論是開發水陸兩棲飛機,還是幽會好萊塢紅星凱瑟琳·赫本或貝蒂·戴維斯,他總是那樣我行我素。
最酷的事實:1972年,休斯受雇於美國中情局,為中情局的一次行動打掩護。這次代號為「珍妮佛計劃」的行動,目的是打撈在夏威夷海域沉沒的蘇聯潛艇。這次行動的效果有限。1975年,一名強盜搞走了休斯的一些秘密資料,將其與中情局的瓜葛抖了出來。
第七名:本傑明·富蘭克林(美國)
最著名的發明:雙焦距眼鏡
我們都知道閱讀是根本,但看卻是讀的先決條件。多虧了本傑明·富蘭克林發明的雙焦距眼鏡,即使視力低於20/20的人也能瀏覽網站的網頁。在寫作《可憐的理查得編年史》,幫美國贏得法國的承認(此舉可是扭轉了美國革命的形勢)和到處對女人大獻殷勤的當空兒,富蘭克林還是對科學做出了相當重要的貢獻。我們許多人或許記得社會研究課程里描繪他在暴風雨中放風箏的畫面。這個實驗讓富蘭克林了解到許多電的知識,也給我們帶來了避雷針。
最酷的事實:發明家和「種馬」(愛對女人大獻殷勤的男人)往往不會扯到同一個人身上,但本傑明·富蘭克林卻是個例外。他是他那個時代最能對女人大獻殷勤的男人,而且他在法國女人中的好人緣也確實有利於美國事業。
第八名:詹姆斯·瓦特(英國)
最著名的發明:改進型蒸汽機
今天我們是不會把蒸汽當作主要能源了,可回到工業革命早期,蒸汽卻是大出風頭的時候。詹姆斯·瓦特花了大量時間改進蒸汽機,驅動世界向前進步。
瓦特雖沒有發明蒸汽機,但卻能讓蒸汽機為人工作。事實上,正是瓦特的創新改進使世界發生了從農業為主到工業為主的重大轉變。除對動力和機器做出如此大貢獻外,瓦特還發明了旋轉機和一種可自動調整機器轉速的被稱作「飛球」的裝置。
最酷的事實:功率的單位「瓦特」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一直被公認為是世界最偉大工程師。
第九名:約翰內斯·古騰堡(德國)
最著名的發明:現代印刷術
約翰內斯·古騰堡要把所有的小東西拼湊一起,做成了一台活字印刷機。在你意識到他的印刷術可能會掀起一場信息革命這樣的事實之前,你覺得他的想法似乎有點不那麼偉大。
我們誰也不知道《聖經》出自何人之手,但知道其出版發行者的名字:古騰堡。沒錯,此前中國人活字印刷已用了幾百年,但古騰堡是第一個將字印成書籍出版,而不是絲帛書。這項創新使范圍更廣的人能夠接觸到知識,從而催生了「啟蒙時代」。古騰堡作為發明家數一數二,但作為一名商人卻是倒霉蛋。他的印刷術改變了世界,但這並沒有讓他發財,而且在一場狀告自己出資人的官司中,他連這項技術的發明權也丟掉了。
最酷的事實:在債務纏身的困境中,古騰堡靠給美因茨大主教「打工」艱難度過晚年,大主教給他提供食宿,以幫他戒掉嗜飲惡習。
第十名:托馬斯·愛迪生(美國)
最著名的發明:燈泡
再沒有比燈泡更能代表創新的發明了。事實上,愛迪生的發明對世界造成如此深遠的影響,以至於被戲稱為所有偉大思想的象徵。
人們一想到愛迪生很容易把目光聚到燈泡上(他實際改進並使之可行的一個發明設計),其實他真正的意圖是給燈泡通電讓其發光。1882年,愛迪生創建了世界第一個輸電公司,將電送往曼哈頓區的59家消費者。在JP摩根和范德爾比特家族財團的支持下,愛迪生也利用自己的知識給世界提供了早期版本的股票機。
最酷的事實:愛迪生的晚年迷上了一種流行的時尚節食法,即每3小時只喝1品脫牛奶。好在愛迪生沒有將他的知識用在人體生命科學領域。
『肆』 發明家數學家醫生吉他手這些夢想的共同之處是什麼
原因多,興趣、信仰、精神寄託,共同點就一個,渴望自我認可。這只是我個人粗淺認知,要想真的知道,還是去親自問問這些人吧。
『伍』 假如一個人又是醫生又是發明家或者又是科學家又是天文學家,總之有很多身份,像這樣的人叫什麼或者又是怎
千面人!~
『陸』 流浪漢 懷孕的婦女 醫生發明家 生態學家 宇航員在荒無人煙的沙漠有一個熱氣球,但只能送走一個人
朋友,你這道題屬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無論是誰,只要能夠充分說明其理由,都是可以成立的,因為生命是應該尊重的。無論是對社會貢獻大或者貢獻小,不能剝奪其生存的權利與自由。 可採取的方法有: 1、抽簽。誰抽中誰幸運。 2、猜拳。也是比運氣的。 3、仁慈。讓懷孕的婦女先走,因為身體原因,到達後可求救,從而陸續得救。 4、武力。不用我教了吧。(下下策) 還可藉助條件分析。用排除法。 1、流浪漢經餓,經渴,先不走; 2、醫生有常識,會找到非常規辦法解決生理及身體需要,不走; 3、懷孕的婦女有醫生的照顧,無礙,可先不走(另體重超標可能走不脫); 4、發明家利於自身的知識主攻回歸問題,先不走; 5、生態學家,對沙漠地型與環境相對熟悉,能有效地找到水源,不走。最後能走的就只有宇航員了,會駕使,能記坐標,有航向感,先回去再來救援。
『柒』 歷史上有哪些科學家政治家作家……開始是學醫學或者是醫生
池莉
1957 年生於湖北,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1974 年高中畢業,為下放知青; 1976 年就讀於冶金醫學院, 1979 年畢業,任職於武鋼衛生處流行病醫生。 1983 年參加成人高考,入武漢大學中文系成人班,就讀於漢語言文學專, 1987 年畢業,任武漢市文聯《芳草》編輯部文學編輯。 1990 年調入武漢文學院,為專業作家。 1995 年,任文學院院長。
詳細資料見 http://ke..com/view/9181.html?tp=0_11
郭沫若
我國現代著名的作家、文學家、詩人、劇作家、考古學家、思想家、古文字學家和著名的革命活動家。
1914年春赴日本留學,先學醫,後從文。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醫科。這個時期接觸了泰戈爾、歌德、莎士比亞、惠特曼等外國作家的作品。1919年9月開始發表新詩。
詳細資料見 http://ke..com/view/2021.htm
余華
1960年4月3日出生於浙江杭州,後來隨父母遷居海鹽縣。中學畢業後,因父母為醫生關系,余華曾當過牙醫,五年後棄醫從文,進入縣文化館和嘉興文聯,從此與創作結下不解之緣。余華曾在北京魯迅文學院與北師大中文系合辦的研究生班深造。
余華1984年開始發表小說,是中國大陸先鋒派小說的代表人物,並與蘇童、格非等人齊名。著有短篇小說集《十八歲出門遠行》、《世事如煙》等
詳細資料見 http://ke..com/view/3837.html?wtp=tt
契科夫
俄國小說家、戲劇家、十九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短篇小說藝術大師
1879年進莫斯科大學醫學系。1884年畢業後在茲威尼哥羅德等地行醫,廣泛接觸平民和了解生活,這對他的文學創作有良好影響。他和法國的莫泊桑,美國的歐·亨利 齊名為三大短篇小說巨匠。
詳細資料見 http://ke..com/view/6923.htm
畢淑敏
歷任衛生員、助理軍醫、軍醫。1980年轉業回北京。國家一級作家,北京銅廠主治醫師、衛生所所長 從事醫學工作20年後,開始專業寫作,1987年開始共發表作品200餘萬字。198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詳細資料見 http://ke..com/view/40339.html?tp=0_11
『捌』 死於自己發明的發明家有哪些
發明創造是人類的天賦,有些發明可以讓我們戰勝自然,例如火和工具;有些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例如飛行器;有些發現能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所生活的世界,例如元素周期表。
但發明不一定都是好的東西,例如艦船大炮,這是把雙刃劍,有風險也有回報,例如在歷史上就有一些發明家,因為自己的發明推動了人類的進步,但卻不幸死於自己的發明。
有些令人惋惜,有些則讓人哭笑不得,甚至由於他的發明對人類造成的傷害,還被評為了歷史上最糟糕的發明家。
以下就是7位因自己的發明而死亡的發明家。
亞歷山大·波格丹諾夫
他是18世紀瑞典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化學家,發現了很多的化學元素,最著名的就是鎢、鉬、錳、氯,甚至還有氧,但他當時沒有意識到他發現了地球上生命作為重要的化學元素。
最後氧氣的發現被英國化學家約瑟夫·普里斯特利首先發表。
舍勒跟我國古代的神農有同樣的壞習慣,發現了新東西喜歡放嘴裡嘗一嘗,這個過程被稱為品味測試,可以直到這種化學元素的味道,但是他起初並沒有意識到這些化學元素其中有些是劇毒。
直到有一次他測試氰化氫的時候差點喪命,但依舊沒有改掉這個壞習慣,最終他死於汞中毒。所以說喜歡嘗未知的東西是一個壞習慣。
讓·弗朗索瓦·德羅齊耶
人類飛天是由來已久的夢想,最初的插翅飛行、坐火箭飛行都以失敗告終,也有一些勇敢的人在這些嘗試中付出了生命。
而德羅齊耶也有同樣的夢想,1783年世界上第一個熱氣球升空,這次飛行雖然沒有載人,但是為人類飛天提供了一個不錯的思路。
這也是德羅齊耶看到熱氣球以後產生的想法,他首先利用熱氣球將雞、鴨、羊送上天空,並成功返回,在一切准備就緒之後,它乘坐熱氣球實現了載人飛行,高度達到了
讓-弗朗索瓦是一位化學和物理老師。1783年,他目睹了世界上第一次氣球飛行。這段經歷使他對飛行感應產生了強烈的熱情。他幫助一隻雞、一隻鴨和一隻羊自由飛行。在這之後,他第一次乘坐熱氣球進行載人飛行,到達了900米的高度,並安全著陸。
俗話說見好就收,可德羅齊耶並不滿足,他打算乘坐熱氣球從法國穿越英吉利海峽去英國逛一圈,事實證明這是他最後的一次飛行,當熱氣球上升到400米時,漏氣摔死了。
居里夫人
這是我們最為熟悉的一位科學家,也是在兩個不同領域獲得諾貝爾獎的女科學家,她的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和放射性元素打交道,但可惜的以人類當時的認知並不知道放射性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所以瑪麗·居里經常會將裝有放射性的元素的試管放到自己的口袋,辦公桌的抽屜里,而且經常會在夜間思考問題睡不著覺的時候來到實驗室將放射性元素拿到手裡,被它們發出的藍綠色輝光所吸引。
現在我們很清楚,短時間接觸放射性元素沒有太大的問題,我們甚至可以把用於核電站提純後的鈾235拿在手裡,但是長期的接觸肯定會超過可接受的輻射劑量,患上放射性導致的疾病。
1934年7月4日居里夫人因為長期的放射性照射,倒在了通往科學真理的道路上。她的一生非常的坎坷,真的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