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臘肉發明人

臘肉發明人

發布時間:2021-07-25 20:08:37

❶ 焟肉是誰發明

臘肉是中國民間喜愛的傳統美食,也是人們相互饋贈的佳品,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相傳在上古夏朝時,人們於農歷十二月合祭眾神叫做臘,因而十二月叫臘月。臘肉,就是在冬天將肉類以鹽漬經風干或熏干製成而得名。寒冬臘月,以「家」為社會組成細胞的中國人都會圍坐在爐前燈下,吃臘肉,放爆竹,辭舊迎新。臘肉以及各類腌臘製品的美味,慢慢就融入了「家」的元素,家的幸福。

❷ 臘肉是誰發明的啊,怎麼個做法啊

http://ke..com/view/22204.htm

❸ 臘肉是那個地方最先發明的

臘肉 的始祖是蘇東坡蘇東坡好吃肉 喜歡大塊吃肉 進京考試怕吃不到肉於是用鹽腌制大量鹹肉 以便沿路吃

❹ 臘腸是誰發明的

臘腸是一個非常古老的食物生產和肉食保存技術,指將動物的肉絞碎成泥狀,再灌入腸衣製成的長圓柱體管狀食品。
中國的臘腸有著悠久的歷史,中國臘腸約創制於南北朝以前,始見載於北魏《齊民要術》的「灌腸法」,其法流傳至今。中國灌腸臘腸不加澱粉,可貯存很久,熟制後食用,風味鮮美,醇厚濃郁,回味綿長,越嚼越香,遠勝於其他國家的灌腸製品,是中華傳統特色食品之一,享譽海內外。臘腸的類型也有很多,主要分為川味兒臘腸和廣味兒臘腸。主要的不同處就在於廣味兒是甜的,川味兒是辣的,而湖南地區則有鹹味而非辣味的臘腸。在湖南省張家界地區,臘腸的製作是准備年貨的一項重大工程,逢年冬至,土家族人民便殺掉自家養的土豬,製作臘肉和臘腸好在年夜飯上一家人吃著臘腸血腸火鍋喝著米酒話著家常,臘腸其獨特風味尤以湘小伍家出名。在以前臘腸是每年過年前製作的食品,而現在一年中的任何時候都可以吃到臘腸了。但是過年吃自製的臘腸已經成為了南方很多地區的習俗,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摩梭語伸布。把豬小腸洗凈後將配好佐料的小塊鮮瘦肉從豬肚子中擠壓進小腸內,圈成8字形晾乾。摩梭人加工的臘腸,其味道有獨特的鮮美和舉家旅行攜帶方便之優點。
世界上最長的臘腸是2008年12月27日,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廚師用70公斤肉、蒜等配料製成一根392米長的臘腸,從而打破世界記錄。

臘腸俗稱香腸,是指以肉類為原料,切絞成丁,配以輔料,灌入動物腸衣經發酵、成熟干製成的中國特色肉製品,是中國肉類製品中品種最多的一大類產品。中國臘腸約創制於南北朝以前,始見載於北魏《齊民要術》的「灌腸法」,其法流傳至今。臘腸可分為三大類:生抽腸,又名「白油腸」;老抽腸及鴨或豬肝腸(統稱潤腸)。
臘腸為廣東、香港和澳門和南方其他地區常見的食品,是把豬肉放入用豬小腸製成的腸衣,經過壓縮、脫水及曬乾等程序而成。廣東臘腸是其代表。廣東臘腸是以豬肉為原料,經切碎或絞碎成丁,用食鹽、硝酸鹽(防腐)、白糖、曲酒、醬油等畏料腌制後,充填入天然腸衣中,經晾曬、風干或烘烤等工藝而製成的一類生干腸製品。貯放臘腸,如放冰箱內,通常可保存鮮味3個月左右。
主要產地有廣東、廣西、四川、湖南及上海等。各種臘腸除了用料略有分別外,製法是大致相同的。

❺ 臘肉是誰發明的

弄清臘肉是誰發明的既無意義又不可能。應該是很早以前人們為了使肉保存時間長一些長期摸索的經驗。你要問第一個種植蘿卜白菜的人姓甚名誰,恐怕沒人知道。

❻ 臘肉的歷史

臘肉,顧名思義,就是在臘月里腌制的肉。製作方法簡單,把新鮮豬肉買回來後,不能用生水漂洗,要用干凈的干布擦拭乾凈,撒上細鹽後一層層的碼放在較大容器里,上面壓上一個重物,然後將容器口密封。十天半個月後,取出掛在戶外風干,就可收藏起來。要吃的時候,用各種烹飪方法都可以,或蒸、或炒、或煨,別有一番滋味。如此炮製,魚肉、雞肉等等,通稱臘味。
臘肉的歷史非常悠久,至少在孔子生活的年代,先民們就知道製作臘肉。孔子對臘肉情有獨鍾,他曾說過:只要是送我十條臘肉,誰我都教。孔子弟子三千,門徒七十二,如果都以十條臘肉作孝敬,那孔子就是敞開肚皮也吃不完。所以這事有點可疑,畢竟是遠古的事,未必當真。但學生給先生送臘肉的習俗,卻是約定俗成,在古代的語言里稱作「束修」。就是一捆干肉的意思。在有了貨幣之後,學生與先生之間的溝通就直接多了,學費再不用干肉來表示,直接收費。但自古以來,知識分子是恥於言利的,所以把學費依然羞答答的稱作「束修」。
製作臘肉的傳統不僅久遠,而且還很普遍。據記載,早在兩千多年前,張魯稱漢王,兵敗南下,走陝南,途經漢中時,漢中人就用上等臘肉招待過他。還有傳說稱,清光緒二十六年,慈禧太後攜光緒皇帝在西安逃難,陝南地方官吏也曾將上好的臘肉進貢,慈禧吃後,贊不絕口。
除了陝南地區外,四川、湖南、江西、廣東等地至今還保留著製作臘肉的習俗。從製成臘肉的原料上來說,也有許多種,豬肉、牛羊肉、雞肉、鴨肉、魚肉等都可以做成臘肉。

❼ 臘肉起源於什麼國家

臘肉起源於中國,追溯到夏朝。
1、相傳夏朝時,人們於農歷十二月合祭眾神叫做「臘」,因此十二月又叫臘月。在農村,許多人家堂屋裡有個火盆,火盆升起的煙剛好熏烤到掛在房樑上的臘肉,據說有的臘肉熏了五、六年,熏的時間越長,臘肉就越香。原則上一切肉類皆可臘,臘香濃郁、甘鹹味重,臘味已經成為中華飲食文化的一部分。
2、連州位於廣東省的西北部地理特徵屬河床谷地,秋冬季風力較大,乾燥凜冽的北風,正是由於連州特有的氣候和所在的地理位置,才形成了臘味獨特的風味。

具有香、脆、爽、回味無窮的臘味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遠在清朝初期,太平盛世,人生活富庶,六畜興旺,當時的豬肉除正常屠宰銷售外常有剩餘。一次偶然的機會,當地有一個村民把剩餘的豬肉用食鹽鋪撒面上,次日又將用鹽腌制了一夜的豬肉用繩吊掛起來,時值冬至,連日大雪,無法出門,那戶人家便將腌制的豬肉取下煮食,卻發現味道不同一般,咸香可口。從此,用鹽腌制豬肉成臘味的工藝便流傳開來。
3、到可追溯的上世紀的1912年,以關遂昌等人為代表,對臘味的加工製作有了進一步的研究和發展,他們以杉木為支架,以竹笏扎搭五、六米高的曬棚,頂部蓋上松樹皮,四周無遮擋,以便通風,避免太陽直接曬射。白天在涼棚晾曬,晚上五更天將臘味從棚里晾出露天外「打冷風」,至日出後又將臘味收回涼棚,反復晾曬直至臘味風干至成品。經過不斷積累經驗,終於創造出別具一格、風味獨特的臘味。由於品質獨特,濃香可口,回味無窮,一時間,臘味聲名遠揚。至上世紀三十年代,臘味已經遠銷香港和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等東南亞地區,深受消費者的歡迎。

❽ 臘肉的來歷

查了一下網路,臘肉在我國歷史悠久,很早以前就有臘肉了。
據有關資料記載,在春秋戰國之前,湖南是一個屬江南百越民族分支——揚越人居住的地區。在長沙的戰國墓中,出土了牛、羊、豬、雞的遺骸,還出土有肉脯(即今日之臘肉),這說明臘肉是當時人們的一種主要副食品。至今煙熏臘肉已成為湖南飲食習俗中的一大特色,享負盛名。

❾ 臘肉的來歷簡寫

據易經關於臘肉的記載,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關於臘肉的起源,無法考證。但在湖南有著這樣的流傳。過去,湖南西部一帶的土家和苗族被稱為蠻夷民族,他們是當年和黃帝為爭奪天下的蚩尤部落後人,由於戰敗,先輩長期隱居到湖南西部一帶深山。過著以打獵為生的日子,最初,他們只是將沒有吃完的野豬肉掛在樹幹上風干,等到食物短缺時拿來食用。遇到雨天的時候,他們就將肉放在火堆上烤乾食用。人們發現,經火煙熏烤後的肉,吃起來特別香。以後,他們就長期使用這樣的方法處理沒吃完的獵物。
有一年,舜帝南巡時,來到湖南,吃到了當地居民熏烤乾的野豬肉,極為贊嘗,多年後一直念念不忘。直命手下再尋惜日吃過的那種野豬肉,其手下將其命名為惜(xi)肉。直到漢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朝廷封長沙定王子劉義為夫夷侯。劉義開始巡遊三湘,正值臘月,劉義來到湘西一帶,吃了土家人熏烤的惜(xi)肉後,興然作詩。將其改名為臘(la)肉。從此有了臘肉一說。

❿ 臘肉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臘肉,又叫熏肉,是陝南秦巴山區一帶的地方特產,是陝南人請客送禮的傳統佳品,相傳,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據記載,早在兩千多年前,張魯稱漢王,兵敗南下走陝南,途經漢中紅廟塘時,漢中人用上等臘肉招待過他;又傳,清光緒二十六年,慈禧太後攜光緒皇帝避難西安,陝南地方官吏曾進貢臘肉御用,慈禧食後,贊不絕口。

陝南秦巴山區人,加工製作臘肉的傳統習慣不僅久遠,而且普遍。每逢冬臘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戶戶殺豬宰羊,除留夠過年用的鮮肉外,其餘乘鮮用食鹽,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七~十五天後,用棕葉繩索串掛起來,滴干水,進行加工製作。選用柏樹枝、甘蔗皮、椿樹皮或柴草火慢慢熏烤,然後掛起來用煙火慢慢熏干而成。或掛於燒柴火的灶頭頂上,或吊於燒柴火的烤火爐上空,利用煙火慢慢熏干。秦巴山區林茂草豐,幾乎家家都燒柴草做飯或取暖,是熏制臘肉的有利條件。即使城裡人,雖不殺豬宰羊,但每到冬臘月,也要在那市場上挑那上好的白條肉,或肥或瘦,買上一些,回家如法腌制,熏上幾塊臘肉,品品臘味。如自家不燒柴火,便托鄉下親友熏上幾塊。

熏好的臘肉,表裡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發亮,色澤鮮艷,黃里透紅,吃起來味道醇香,肥不膩口,瘦不塞牙,不僅風味獨特,營養豐富,而且具有開胃、去寒、消食等功能。陝南臘肉保持了色、香、味、形俱佳的特點,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贊語。

臘肉從鮮肉加工、製作到存放,肉質不變,長期保持香味,還有久放不壞的特點。此肉因系柏枝熏制,故夏季蚊蠅不爬,經三伏而不變質,成為別具一格的地方風味食品,傳說西安有名的「樊記臘肉」,就是陝南人傳給的技藝。

陝南宰殺的年豬年羊,均供自食,每年旺為淡貯,終年享用。佐餐、下酒、宴客、饋友、逢年過節,都離不開臘肉。因此,一般農家,均以此為家常必備之鄉食,遂成鄉土美味。特別是深山人家,以家藏臘肉的多寡,來衡量貧富的標志。《漢陰縣志》記有:
「雖篷室柴門,食必兼肉。」這里說的肉,即指臘肉。

閱讀全文

與臘肉發明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