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象形誰創造

象形誰創造

發布時間:2021-07-25 18:39:45

Ⅰ 誰發明的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Hieroglyphic)是由抄圖畫文字演化而來的,是一種最原始的字體,圖畫性質減弱,象徵性質增強。因為有些實體事物和抽象事物是畫不出來的,它的局限性很大。埃及的象形文字、赫梯象形文、蘇美爾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國的甲骨文,都是獨立地從原始社會最簡單的圖畫和花紋產生出來的。約5000年前,古埃及人發明了象形文字。這種字寫起來既慢又很難看懂。隨著時光的流逝,最終連埃及人自己也忘記了如何釋譯。後來隨著羅塞塔石碑的出土,今天的我們才得以辯認這種文字。中國所採用的漢字是現存世上為數不多的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系統。

Ⅱ 象形文字是哪國人發明的

象形文字(Hieroglyphic)是指純粹利用圖形來作文字使用,而這些文字又與所代表的東西,在形狀上很相像。一般而言,象形文字是最早產生的文字。用文字的線條或筆畫,把要表達物體的外形特徵,具體地勾畫出來。例如「月」字像一彎月亮的形狀,「龜」(特別是繁體的[龜])字像一隻龜的側面形狀,「馬」字就是一匹有馬鬣、有四腿的馬,「魚」是一尾有魚頭、魚身、魚尾的游魚,「艹」(草的本字)是兩束草,「門」(繁體的[門]更像)字就是左右兩扇門的形狀。而「日」字就像一個圓形,中間有一點,很像人們在直視太陽時,所看到的形態。

象形字來自於圖畫文字,但是圖畫性質減弱,象徵性質增強,它是一種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的局限性很大,因為有些實體事物和抽象事物是畫不出來的。因此,以象形字為基礎後,漢字發展成表意文字,增加了其他的造字方法,例如六書中的會意、指事、形聲。然而,這些新的造字方法,仍須建基在原有的象形字上,以象形字作基礎,拼合、減省或增刪象徵性符號而成。

現時世上最廣為人知的象形文字,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聖書體。約5000年前,古埃及人發明了一種圖形文字,稱為象形文字。這種字寫起來既慢又很難看懂,國此大約在3400年前,埃及人又演化一種寫得較快並且較易使用的字體。此外,現時中國西南部納西族所採用的東巴文和水族的水書,是現存世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系統。隨著時光的流逝,最終連埃及人自己也忘記了如何釋諱早期的那種象形文字了。若不是因為拿破崙大軍入侵埃及時,隨軍的法國古文字學家們的那次發現,極有可能至今考古學家們仍無法辯認這種文字。

1799年,這些法國古文字學家們發掘出一塊文字的黑石碑。碑文用3種文字寫成,分別是希臘文、古埃及象形文字和後期的埃及文字。一位法國古代語學者吉恩·保羅·商博良研究了這些文字,並設法釋讀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商博良釋諱古埃及象形文字的方法是:對石碑上的文字進行比較,先設法挑選出埃有最後一個法老王族托勒密王朝時期的象形字,隨後再想方法辯認出其他象形文字的詞意。商博良於1822年將自己的發現公諸於眾。

羅塞塔石碑用3種文字記載了同樣的內容,因此成為釋讀古埃及象形文字的關鍵所在。法國名將拿破崙·波拿巴在埃及地行過一場重大的戰役。為了研究埃及文化,拿破崙派遣的歷史學家們又發掘了許多古代遺址。

值得一說的是 ,中國最初的文字就屬於象形文字。漢字雖然還保留象形文字的特徵,但由於漢字除了象形以外,還有其他構成文字的方式;而漢字經過數千年的演變,已跟原來的形象相去甚遠,所以不屬於象形文字,而屬於表意文字。然而,甲骨文和金文亦算是象形文字。此外,瑪雅文字的「頭字體」和「幾何體」亦是。

Ⅲ 象形文字是誰創造

現時世上最廣為人知的象形文字,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N久以前的古代勞動人民

Ⅳ 中國象形文字是誰發明的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前二千多年現代人用神話傳說來理解,從黃帝到夏、商是我們現代人所「不清楚」的,所謂的「不清楚」同時意味著我們通過傳說故事知曉,卻不相信。距今約2800年前,中國在西周以後,我們的祖先才開始用文字記載史事,史學家稱為「信史時代」,從此以後,中國社會文明的發展被詳細紀錄下來,雖然在西周以前,商、夏以至黃帝時代的二千多年,是現代人所說的傳說時代,屬於有史無載的時期,但是在同時代的其它文明古國,或者無記載,或已湮沒的情況下,唯一連貫迄今也只有中華文化,這已足夠讓中華文化成為世界人類文明的最偉大資產,這一切都要感謝文字的出現,感謝倉頡和與倉頡一樣的智慧先人)據說,倉頡乃今白水縣北塬鄉楊武村人, 倉頡是軒轅黃帝的記事官。那時人類處於是結繩記事時代,由於需要記的事太多了,作為史官的倉頡就記不過來了,黃帝給的任務也無法完成,無奈之際,他仰觀天象,俯察萬物,根據飛鳥、山川、河流等等,首創了「鳥跡書」象形文字的雛形,黃帝感他功績過人,乃賜以「倉」(倉)姓,意為君上一人,人下一君。上天震驚,喜為人間降了一場穀子雨,以此厚獎倉頡之功,這便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穀雨的來歷,由此衍生出千百年來穀雨節祭祀倉頡的民俗。110歲時,倉頡去世,當地百姓在其墓葬處修築廟宇,並將這里的村莊取名為「史官村」。在白水和黃陵之間隔著一架山,山那邊葬著黃帝,山這邊埋著倉頡。倉頡廟是全國惟一的一座集古墓、古廟和古柏為一體的倉頡紀念地。有著非常久遠的歷史。根據史料記載,早在東漢年間已有「建廟之舉」,並形成了一定規模。因此,有文字可考的廟史至今有1800多年。今天的倉頡廟,坐北朝南;北臨黃龍山、南望洛河水。廟內建築高大宏偉,莊重古樸。主體建築包括照壁、三門、獻殿、報廳、正殿、後殿、墓園等。附屬建築包括東西廂房、鍾樓和鼓樓,左右耳房、東西戲房戲樓等。值得一提的是,倉頡廟的三門,它是廟內唯一的疊式建築,下層內涵四窯洞,外開明三門;上層是門樓、南北兩面為雕花木製檐屏通風採光。緊貼三門建有兩座戲樓,這在中國為數眾多的祠廟中,是絕無僅有的現象。廟內殿閣參差,蒼松翠柏,蔭天蔽日,殿柱上的石刻和石碑,殿堂里的壁畫,都滲透著中華民族深邃的文化內涵,給人以古老悠遠的幽思遐想。 倉頡廟被國家文物局定為與黃陵古柏群、山東曲阜孔府古柏群並列的中國三大古柏群,而樹齡之長、樹干之粗,又為其首。倉頡廟內歷代碑石眾多,雖經戰亂多有散失,但現在還保存有16通碑石。其中尤以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所立的《倉頡鳥跡書碑》等最為珍貴。碑面摩有倉頡當年所造象形文字的本形,上刻28字,字形似圖若畫,很難辨認,有今人認為文字是記載黃帝在黃河流域成為天子的具體經歷,以及率領先民發展生產、安居樂業的光輝業績。1992年,倉頡廟被確定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又成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也全國眾多倉頡遺跡中惟一被列為國家級重點保護的文物單位。史記》、《讀書》、《荀子》、《呂氏春秋》等對倉頡作書造字均有記載。這些都說明倉頡確有其人。倉頡造字,這是劃時代的創舉。魯迅先生曾對倉頡造字這一史實,作過精闢的論述,意即文字非一人獨創,而是群眾智慧的結晶。但以倉頡為傑出代表的漢文字創造者,終於終結了「結繩記事」的歷史,開創了華夏文明的新紀元,後世譽之為「文字初祖」,中國古代「四大創造之一」,實乃當之無愧。中國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而目前還在使用著的文字,它作為中華民族文明史的載體,展現了華夏五千年輝煌的歷史。人們把文字的發明創造看作是人類文明史上漫漫長夜裡的一盞明燈,把發明文字的倉頡尊奉為倉聖人。因為有了文字,才使人類結束了結繩記事和刻劃符號記事的方法;有了文字,才有了書冊,人們得以積累知識,豐富經驗,從而使人類脫離了過去的洪荒蒙昧。盡管倉頡當時創造的文字只是最原始的胎形字,但其開啟人類文明,肇啟後來者的功德不可磨滅,倉頡是黃帝時代最傑出的發明家,是中華民族共同供奉的字祖,倉頡造字遺跡、倉碩墓、倉聖廟、古柏、石碑等,是倉頡及其那個時代留締中華民族最珍貴的遺產,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去保護它們、研究它們、開發它們。「史官青冢望橋陵,古柏遙映先祖情。黃帝創業垂千古,倉頡造字鬼神驚。結繩記事遠古事,臨魚摩鳥象字生。辟開荒昧驚天地,中華文明著先聲。」相信,在全球漢文化影響不斷升溫的今天,每一個華夏兒女乃至外國友人提到陝西西安,不僅知道這里有黃帝陵、有兵馬俑,更有漢字字聖倉頡可拜謁。

Ⅳ 象形文字發明者是誰

沒有具體記載是誰發明了,約5000年前,古埃及人發明了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是指純粹利用圖形來作文字使用,而這些文字又與所代表的東西,在形狀上很相像。一般而言,象形文字是最早產生的文字。用文字的線條或筆畫,把要表達物體的外形特徵,具體地勾畫出來。

象形字來自於圖畫文字,是一種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圖畫性質減弱,象徵性質增強。埃及的象形文字、蘇美爾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國的甲骨文、石刻文,都是獨立地從原始社會最簡單的圖畫和花紋產生出來的。

(5)象形誰創造擴展閱讀:

象形文字的分類:甲骨文、 古埃及文字、楔形文字、瑪雅文字起源、東巴文、水書、納西文等。

1、甲骨文

甲骨文是鐫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出土在河南安陽小屯一帶,因為這里曾是商代後期商王盤庚至帝辛的都城,史稱為「殷」。

從甲骨上的文字看,它們已具備了中國書法的用筆、結字、章法三要素。其用筆線條嚴整瘦勁,曲直粗細均備,筆畫多方折,對後世篆刻的用筆用刀產生了影響。從結構字體上看,文字不僅有變化,雖大小不一,但比較均衡對稱,還顯示了穩定的格局。

2、楔形文字

公元前3400年左右,楔形文字雛形產生,多為圖像。公元前3000年左右,楔形文字系統成熟,字形簡化抽象化。文字數目由青銅時代早期的約1000個,減至青銅時代後期約400個。已被發現的楔形文字多寫於泥板上,少數寫於石頭、金屬或蠟板上。書吏使用削尖的蘆葦桿或木棒在軟泥板上刻寫,軟泥板經過曬或烤後變得堅硬,不易變形。由於多在泥板上刻畫,所以線條筆直形同楔形。

Ⅵ 象形文字是誰發明的

這個不能說是具體誰發明的。只能說某個區域的一群人類經過積年累月的發展慢慢演化出來的
麻煩採納,謝謝!

Ⅶ 是誰發明象形字的

現時世上最廣為人知的象形文字,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聖書體。約5000年前,古回埃及人發明了一種圖答形文字,稱為象形文字。這種字寫起來既慢又很難看懂,國此大約在3400年前,埃及人又演化一種寫得較快並且較易使用的字體。此外,現時中國西南部納西族所採用的東巴文和水族的水書,是現存世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系統。

Ⅷ 楔形文字,象形文,甲骨文是誰創造的

甲骨文,中國楔形文字,最早是蘇美爾人,傳播很廣,除了蘇美爾語,還有阿卡德語,古波斯語,赫梯語使用楔形文字書寫自己的語言象形文字要看是哪種了,我估計是埃及文吧埃及語言使用的象形文字叫聖書文,此外日常在紙沙草紙上書寫的一種草體叫"僧侶體",後期還有通俗體,最末期的晚期埃及語使用科普特文,是希臘文字母加上幾個通俗體的草書字母書寫的其實埃及文嚴格意義上不算象形文字比如"太陽神"這個詞是一張嘴,一個胳膊和一個像旗子的符號,詳細的看圖片吧此外象形文字有很多,比如納西東巴文等等,但是不如埃及象形文字有名
上面那些可是我一個字一個字打上去的,可不是復制的,會認識古埃及文的人很少的!給分吧!

Ⅸ 誰創造性出了象形文字

倉頡造字很有名的故事么。古埃及的楔形文字早就證明了其實還是形聲文字使用字母拼音,其實根本就不是象形文字

Ⅹ 誰創造出楔形文字。誰創造出象形文字。誰創造出甲古文。

兩河流域人民創造楔形文字。埃及人民創造出象形文字。甲骨文自然是我國的了。

閱讀全文

與象形誰創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