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0年代中國影響世界的六大發明第一項:雜交水稻
二、2010年代中國影響世界的六大發版明第二項:激光照權排機
三、2010年代中國影響世界的六大發明第三項:雜交穀子
四、2010年代中國影響世界的六大發明第四項:高速鐵路
五、2010年代中國影響世界的六大發明第五項:電動自行車
六、2010年代中國影響世界的六大發明第六項:煤、氣、電、熱一體化開採煤礦技術
㈡ 世界重大發明一覽表,要20個
一、古代發明
1、指南針
指南針是用以判別方位的一種簡單儀器。前身是司南。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針(俗稱吸鐵石)。磁針在地磁場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
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指南針的N指北方,E指東方,W指西方,S指南方。 指南針是利用磁鐵在地球磁場中的南北指極性而製成的一種指向儀器,有多種形體。早在戰國時期,中國先民已用天然磁石製成指示方向的司南之勺。
三國魏時,馬鈞利用磁鐵和差速齒輪製造了能指示方向的機械裝置——指南車。宋代科學家沈括在其《夢溪筆談》中記載了製作指向用的磁針的方法。後來,又發展成磁針和方位盤聯成一體的羅盤。至晚在北宋後期,指南針已用於航海;南宋時,已使用針盤導展和經濟文化的交流,起了極大作用。
2、造紙術
大約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中國就有了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稱為甲骨文到了春秋時,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龜甲和獸骨,稱為竹簡和木牘。甲骨和簡牘都很笨重,戰國時思想家惠施喜歡讀書,每次外出遊學身後都跟著五輛裝滿竹簡的大車,所以有學富五車的典故。
西漢時在宮廷貴族中又用縑帛或綿紙寫字。縑是細絹、帛是絲織品的總稱吏一方縑帛上寫字時,便於書寫,不但比簡牘寫得多,而且還可以在上面作畫,但是價格昂貴,只能供少數王宮貴族使用。公元前2世紀西漢初期已經有了紙 ,而蔡倫只是改造了紙。
造紙術在7世紀經朝鮮傳到日本。8世紀中葉傳到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12世紀,歐洲才仿效中國的方法開始設廠造東漢和帝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在總結前人製造絲織晶的經驗的基礎上,用樹皮、破漁網、破布、麻頭等作為原料,製造成了適合書寫的植物纖維紙,改進了造紙術,才使紙成為人們普遍使用的書寫材料。
3、活字印刷術
它開始於隋朝的雕版印刷,經宋仁宗時的畢升發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並由蒙古人傳至了歐洲,所以後人稱畢升為印刷術的始祖。中國的印刷術是人類近代文明的先導,為知識的廣泛傳播、交流創造了條件。
雕版印刷是用刀在一塊塊木板上雕刻成凸出來的反寫字,然後再上墨,印到紙上。每印一種新書,木板就得從頭雕起,速度很慢。如果刻版出了差錯,又要重新刻起,勞作之辛苦,可想而知。
唐咸通九年(868)印製的《金剛經》 ,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有刻印時間的印刷品。 宋仁宗慶歷年間,平民畢升在雕版印刷業已普及的基礎上,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它是用膠泥刻字,每字一印,燒後製成字印。將一顆顆字印排列、鑲嵌於鐵板之上,經燒烤、壓平等工藝製成印版後,便可印刷。
4、火葯
火葯作為人類掌握的第一類爆炸物,起源於中國古代的煉丹術。古代煉丹家們利用早在漢代就已掌握的金石葯物硝、硫,經過長期的煉丹實踐,至遲在唐憲宗元和三年(808)以前便已發明了火葯 ,並在五代末北宋初用以造出縱火用的火葯兵器。
經宋、元、明各代,火箭、火毬(火聤)、火銃等各種火器已達到成熱的程度。火葯的發明對世界科技的發展曾起重大作用,現代黑火葯就是由中國古代火葯發展而來的。
二、現代發明
1、無線電
20世紀初期,幾乎沒有人能夠想像一種電磁波可以在沒有任何金屬線或電纜作導體的情況下穿行任何有意義的距離。那麼無線電信號怎麼可能沿著地球的表面行進呢當然它可以沿著一直線射離地平線。
但是古格里爾莫·馬可尼認為,如果提供一些條件的話,無線電波是可以沿著地球表面行進的。1895年,在他的出生地義大利,他發射了一個無線電信號,穿行了1?5英里;6年後,即1901年12月12日,年僅27歲的馬可尼創造了奇跡,他將無線電天線牢牢地系在高飛的風箏上,發射了一個摩爾斯電碼「S」。
它穿行了約2000英里,橫跨了大西洋。這個信號從英國康沃爾郡的波爾德胡鎮發出,在不到1秒鍾的時間內就到達了接收地紐芬蘭的聖約翰,馬可尼聽到了三聲微弱的滴答聲。這是通訊事業宣告誕生的聲音,是電子時代到來的第一道沖擊波。
2、飛機
1903年12月17日,在太陽下山以前,奧維爾·萊特和威爾布·萊特已經能使他們用木頭、電線和布料製成的飛機飛行59秒鍾了。但卻很少有報社願意對這件事作出評論,因為人類飛上天空成為當代的代達羅斯和伊卡洛斯的念頭,被大多數頭腦清醒的人認為是荒誕可笑的。
可是一旦成功了,這項事業的發展就是極為迅猛的。事實上,僅僅在15年後,所有現代飛機的各種部件即使沒有全都製造出來,那麼至少關於它們的想法已經誕生了。
3、塑料
在得知塑料的發明之後,全世界最開心的莫過於大象了。幾百年來,從小刀的把手到檯球,一切都以象牙為標准原料。19世紀80年代,象牙供應的逐步減少與檯球運動的興起就曾引發了一場危機。
美國最大的檯球生產商費蘭與考蘭德公司迫不及待地懸賞價值1萬美元的黃金——這是一筆很可觀的獎賞——招募任何能夠提供代替象牙的合成品的「發明天才」。
一直到1907年,利奧·貝克蘭,一位曾因發明了用於拍攝快速運動照片的相紙而獲豐厚利潤的比利時籍發明家,無意中發明了苯酚和甲醛的化合物。
這種首創的純合成塑料——酚醛塑料,具有防熱、防電和防腐蝕的功能。它不僅使檯球游戲獲益,塑料的一大好處在於其用途的多面性,從電話機到馬桶,從煙灰缸到飛機零件,一切東西都用得上塑料。
到1968年,年輕的畢業生若要在一個有前途而又會成功的行業里找一份工作,就一定要聽從一個詞——塑料。
4、電視機
電視機的發明者是英國的電子工程師約翰·貝爾德,1923年他為自己發明的能產生8線圖像的裝置申請了專利。1930年底賣出了第一台電視機。1932年,英國廣播公司播出了世界上第一個規范的電視節目。從此,人類開始步入了電視時代。今天,人們利用衛星等途徑,將電視信號傳播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
5、青黴素
人們稱青黴素是本世紀最有貢獻的葯品,它的發明者是英國細菌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1928年,這位發明家在一次細菌培養實驗中偶然地發現有一種後來被稱為青黴素的黴菌正吞噬他在培養皿中培養的細菌。
根據弗萊明研究的成果,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者們經過十年的努力,終於找到了提煉這種黴菌的辦法,並投入醫學治療試驗。1943年,為了醫治在二戰中負傷的戰士,盟軍開始將青黴素投入工業生產。在半個多世紀中,青黴素救活了無數人的生命,並促使人們開始重視抗生素家族的研究開發。
6、核武器
原子時代開始於1942年。為了打敗軸心國法西斯,美國最高當局決定啟動旨在研製原子武器的「曼哈頓工程」。1945年的7月16日,一團蘑菇雲從位於美國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原子能研究中心騰空而起,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當年的8月6日和9日,美國先後將兩顆取名為「胖子」和「小男孩」的原子彈投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日本天皇隨後宣布無條件投降,原子彈似乎為贏得二戰的勝利立了大功,但是人類從此便生活在可怕的原子武器的陰影中。
7、計算機
計算機是人類社會進入信息時代的基礎,但它是因戰爭而誕生的。1943年,為破譯德國的密碼,英國數學家阿蘭·圖靈設計了第一台名為「巨人」電動機械式計算機,雖然這僅僅是一台用於解碼的假想計算機,但卻開創了計算機技術發展的先河,從此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
1947年,晶體管計算機問世;1959年,集成電路計算機誕生;1970年,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產生;從80年代開始,新一代微型計算機異軍突起。在此基礎上,人類迎來了網路新時代。
8、DNA
1953年2月28日,英國著名遺傳學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宣布他「發現了生命的秘密」。克里克和他美國的同行詹姆斯·沃森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生命科學的研究,終於從細胞核中發現了決定生命遺傳的脫氧核糖核酸雙螺旋分子結構,破譯了人類、植物和動物的遺傳密碼。
這個發現初步揭示了生命的秘密,推進對各種疾病的研究和醫治,也促進了人類對改善食物結構的研究。在下世紀的前20年,人類就可能通過採用基因治療的辦法消除遺傳缺陷,進而攻克癌症、心臟病、血友病、糖尿病以及其它致命的機能失調症。
人類對DNA分子結構的研究成果,無疑是對人類研究生命、治療疾病具有極大的作用,但是也使人們面臨著因此而造成的道德危機,比如克隆技術的發展,就給人類自己出了個難題。
9、避孕葯
1954年,美國醫師格雷戈里·平卡斯發明了避孕葯,它是由兩種抑制女性排卵的激素組成的混合物。避孕葯之所以被列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成就之一,原因就在於它把婦女從被動的生育中解放出來從此婦女們可以自主地控制生育,按照自己的意願決定是否要小孩,根據自己的情況決定何時懷孕。
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禁錮婦女性自由的枷鎖,使她們有權走出家庭參加社會工作,最終擴大婦女們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影響。
10、人造衛星
1957年10月4日,蘇聯為了紀念十月革命勝利40周年,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標志著航天時代的開始。1961年4月2日,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飛船進入太空,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1969年7月20日,美國兩名宇航員乘宇宙飛船登上月球。
衛星可以傳輸電視、廣播節目信號,還可以為航空、海航、天氣預報、科技信息等提供服務,從而把地球大大地「縮小」了。為了進一步探索宇宙的奧秘,人類在太陽系的主要行星上投放了許多探針,並且一個建立國際太空站的宏偉計劃也在醞釀之中。
11、器官移植
1967年,南非外科醫師克里斯蒂安.巴納德成功地進行了首次心臟移植手術。此後,隨著醫葯和醫療器械越來越先進,醫學家們逐漸解決了移植器官感染等難題,成功地進行了手肢、肝臟、皮膚、視網膜甚至睾丸的移植手術。
醫學界認為,器官移植的下一個前沿技術就是腦細胞移植,來根治諸如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氏症等醫學頑症。下世紀,醫學家們將致力於攻克異種器官移植難題,將其它動物的器官移植到人體中。
12、試管嬰兒
英國姑娘路易斯·布朗是世界上第一個試管嬰兒,33歲。1978年,她的母親的卵子和她父親的精子在試管中交配成功,孕育了她。此後,體外孕技術不斷發展完善,1984年,胚胎冷凍技術試驗成功;1990年,胚胎移植技術試驗成功。
試管嬰兒的培育成功,給了那些不育夫婦很大的希望,但是這也引起了人們對一個道德問題的憂慮,比如說,一個婦女在50多歲甚至60歲時通過體外孕技術生一個孩子,有可能在孩子還未成年時,老人就會去世,那麼誰來撫養這個孤兒呢
13、留聲機
1877年,愛迪生發現電話傳話器里的膜板隨著說話聲會引起振動的現象,便拿短針作了試驗,從中得到很大發。說話的快慢高低能使短針產生相應的不同顫動。那麼,反過來,這種顫動也一定能發出原先的說話聲音,於是他開始研究聲音重發的問題。
8月15日,愛迪生讓助手按圖樣制出一台由大圓筒、曲柄、受話機和膜板組成的「怪機器」,製成之後,讓針的一頭輕擦著錫箔轉動,另一頭和受話機連接,然後愛迪生搖動曲柄,對著受話機唱歌,之後把針又放回原處,再搖動曲柄,接著機器就回放出愛迪生的聲音。
12月,愛迪生公開展示這台「錫箔筒式留聲機」,轟動了全世界。
14、電燈
與人們通常的認識恰恰相反,最初電燈的發明者不是愛迪生,愛迪生是改進了電燈。
早在1801年,英國一位名叫漢弗里·戴維的化學家就在實驗室中用鉑絲通電發光;1810年,他又發明了用兩根通電碳棒之間發生的電弧而照明的「電燭」,這算是是電燈的最早雛形。另一位英國電技工程師約瑟夫·斯旺經過近30年的研究,於1878年12月製成了以碳絲通電發光的真空燈泡。
當年有關斯旺的電燈泡的報道給了愛迪生以很大啟發。1879年10月,愛迪生終於成功製成了以碳化纖維作為燈絲的白熾燈泡,稱之為「碳化棉絲白熾燈」,隨後大量投產,並成立公司設立發電站和輸電網等相應基礎設施,很快使電燈在美國被普遍使用。
期間,他不斷改進技術,最終確定以鎢絲作為燈絲,稱之為「鎢絲燈」,並定型使用至今,愛迪生也由此成為公認的電燈發明者。
15、望遠鏡
1608年荷蘭米德爾堡眼鏡師漢斯·李波爾(Hans Lippershey)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望遠鏡。一次,兩個小孩在李波爾的商店門前玩弄幾片透鏡,他們通過前後兩塊透鏡看遠處教堂上的風標,兩人興高采烈。
李波爾賽拿起兩片透鏡一看,遠處的風標放大了許多。李波爾賽跑回商店,把兩塊透鏡裝在一個筒子里,經過多次試驗,漢斯·李波爾發明瞭望遠鏡。1608年他為自己製作的望遠鏡申請專利,並遵從當局的要求,造了一個雙筒望遠鏡。據說小鎮好幾十個望遠鏡眼鏡匠都聲稱發明瞭望遠鏡。
與此同時,德國的天文學家開普勒也開始研究望遠鏡,他在《屈光學》里提出了另一種天文望遠鏡,這種望遠鏡由兩個凸透鏡組成,與伽利略的望遠鏡不同,比伽利略望遠鏡視野寬闊。但開普勒沒有製造他所介紹的望遠鏡。
沙伊納於1613年─1617年間首次製作出了這種望遠鏡,他還遵照開普勒的建議製造了有第三個凸透鏡的望遠鏡,把二個凸透鏡做的望遠鏡的倒像變成了正像。沙伊納做了8台望遠鏡,一台一台地觀察太陽,無論哪一台都能看到相同形狀的太陽黑子。
因此,他打消了不少人認為黑子可能是透鏡上的塵埃引起的錯覺,證明了黑子確實是觀察到的真實存在。在觀察太陽時沙伊納裝上特殊遮光玻璃,伽利略則沒有加此保護裝置,結果傷了眼睛,最後幾乎失明。
荷蘭的惠更斯為了減少折射望遠鏡的色差在1665年做了一台筒長近6米的望遠鏡,來探查土星的光環,後來又做了一台將近41米長的望遠鏡。
16、空調
1902年後期,首個現代化,電力推動的空氣調節系統由威利斯·開利(1876年-1950年)發明。其設計與Wolff的設計分別在於並非只控制氣溫,亦控制空氣的濕度以提高紐約布克林一間印刷廠的製作過程質素。
此技術提供了低熱度及濕度的環境,令紙張面積及油墨的排列更准確。其後,開利的技術開始用於在工作間以提升生產效率,開利工程公司亦在1915年成立以應付激增的需求。
在逐漸發展下,空氣調節開始用於提升在家居及汽車的舒適度。住宅空調系統的銷量到1950年代才真正起飛。建於1906年,位於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的皇家維多利亞醫院,在建築工程學上具有特別意義,被稱為世界首座設有空氣調節的大廈。
㈢ 列舉19和20世紀世紀上的重大發明創造,每個各寫五個
19世紀重大的發明創造:
英 國法 拉 第發現電磁感應原理。英 國道 爾 頓創立了近代原子學說。俄 國門捷列夫制定了化學元素周期表英 國達 爾 文創立了生物進化學說。法 國巴 斯 德開創了微生物學
20世紀重大發明創造:
1895年 X射線、電影
1897年 阿司匹林
1900年 輸血
1901年 原子核
1902年 無線電 傳真機
1903年 飛機 不銹鋼
1904年 手錶
1907年 復印機和 塑料
1911年 空調
1913年 汽車組裝流水線 鎢絲電燈
1920年 信用卡
1923年 8線圖像的裝置(早期電視)
1927年 電視機
1928年 青黴素
1929年 盤尼西林
1935年 雷達
1939年 核能
1940年 彩色膠卷
1942年 核武器
1943年 計算機
1945年 人工腎 隱形眼鏡
1948年 半導體收音機
1953年 DNA
1954年 避孕葯
1957年 人造衛星
1958年 心動記錄器
1960年 激光器
1964年 軟質隱形眼鏡
1967年 器官移植和網際網路(互聯網)
1978年 試管嬰兒
1983年 機器人
1997年 克隆技術
1923年 噴氣發動機
2、二十世紀的重大發現
相對論
量子力學
宇宙大爆炸理論
空間論
DNA分子結構
地球板塊學說
資訊理論、控制論、系統論
核能與核技術
㈣ 搜尋二十世紀影響世界的重大科學發明與發現
1.飛機
1903年12月17日,世界上第一架載人動力飛機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基蒂霍克飛上了藍天。這架飛機被叫做「飛行者—1號」,它的發明者就是美國的威爾伯.萊特和奧維爾.萊特兄弟。
1903年,兩位自行車製造商萊特兄弟進行了第一次機動飛行試驗。1930年,英國工程師弗蘭克·惠特爾首次申請噴氣式發動機的專利。但是德國在航空研究領域的成就使其成為第一個研究成功噴氣式飛機的國家,德國研製的海因克爾·赫178型飛機於1939年飛上藍天。
第一架噴氣式客機——英國的彗星1號於1949年試飛成功。20年以後,在這種飛機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波音7 47寬體噴氣式飛機使得國際間空中旅行更加快捷、舒適和廉價。未來的發展項目包括可容納700名乘客的超大型客機;更新的超音速協和式飛機;以及令人不可思議的「空中轎車」——也能在空中飛行的汽車。
2 .青黴素
這種世紀神奇葯物是1928年由蘇格蘭人亞歷山大·弗萊明發現的,當時他在培養皿中發現一種黴菌可以殺死細菌。。英國著名的細菌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教授,於1928年首次發明了舉世聞名的青黴素,後來又經過英國病理學家弗洛里和德國生物學家錢恩的進一步研究完善,於 1941年開始用於臨床,並於1943年逐漸加以推廣。青黴素被公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與原子彈和雷達相並列的第三個重大發明。 青黴素是人類告別細菌無特效葯的時代,是醫葯界重大突破。也從此奠定了人類和細菌的持久戰。
但是直到10年以後,牛津大學的三位研究人中找到了對這種黴菌進行提純並作為葯物使用的方法時,他的發現才得到廣泛應用。青黴素的大規模生產開始於1943年,並在二戰中得到了大大推進。青黴素拯救了無數生命,也帶動了整個抗生素家族的誕生。
3 .雷達
1904年侯斯美爾(Christian Hülsmeyer)發明電動鏡(telemobiloscope),是利用無線電波回聲探測的裝置,可防止海上船舶相撞。
1906年德弗瑞斯特(De Forest Lee)發明真空三極體,是世界上第一種可放大信號的主動電子元件。
1916年馬可尼( Marconi)和富蘭克林(Franklin)開始研究短波信號反射。
1917年沃森瓦特(Robert Watson-Watt)成功設計雷暴定位裝置。
1922年馬可尼在美國電氣及無線電工程師學會(American Institutes of Electrical and Radio Engineers)發表演說,題目是可防止船隻相撞的平面角雷達。
1922年美國泰勒和楊建議在兩艘軍艦上裝備高頻發射機和接收機以搜索敵艦。
1924年英國阿普利頓和巴尼特通過電離層反射無線電波測量賽層(ionosphere)的高度。美國布萊爾和杜夫用脈沖波來測量亥維塞層。
1925年貝爾德(John L. Baird)發明機動式電視(現代電視的前身)。
1925年伯烈特(Gregory Breit)與杜武(Merle Antony Tuve)合作,第一次成功使用雷達,把從電離層反射回來的無線電短脈沖顯示在陰極射線管上。
1931年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利用拍頻原理研製雷達,開始讓發射機發射連續波,三年後改用脈沖波。
1935年法國古頓研製出用磁控管產生16厘米波長的撜習窖捌鰏,可以在霧天或黑夜發現其他船隻。這是雷達和平利用的開始。
1936年1月英國W.瓦特在索夫克海岸架起了英國第一個雷達站。英國空軍又增設了五個,它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937年馬可尼公司替英國加建20個鏈向雷達站。
1937年美國第一個軍艦雷達XAF試驗成功。
1937年瓦里安兄弟(Russell and Sigurd Varian)研製成高功率微波振盪器,又稱速調管(klystron)。
1939年布特(Henry Boot)與蘭特爾(John T. Randall)發明電子管,又稱共振穴磁控管(resonant-cavity magnetron )。
1941年蘇聯最早在飛機上裝備預警雷達。
1943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製出機載雷達平面位置指示器,可將運動中的飛機柏攝下來,他膠發明了可同時分辨幾十個目標的微波預警雷達。
1944年馬可尼公司成功設計、開發並生產「布袋式」(Bagful)系統,以及「地氈式」(Carpet)雷達干擾系統。前者用來截取德國的無線電通訊,而後者則用來裝備英國皇家空軍(RAF)的轟炸機隊。
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後,全憑裝有特別設計的真空管——磁控管的雷達,盟軍得以打敗德國。
1947年美國貝爾電話實驗室研製出線性調頻脈沖雷達。
50年代中期美國裝備了超距預警雷達系統,可以探尋超音速飛機。不久又研製出脈沖多普勒雷達。
1959年美國通用電器公司研製出彈道導彈預警雷達系統,可發跟蹤3000英里外,600英里高的導彈,預警時間為20分鍾。
1964年美國裝置了第一個空間軌道監視雷達,用於監視人造地球衛星或空間飛行器。
1971年加拿大伊朱卡等3人發明全息矩陣雷達。與此同時,數字雷達技術在美國出現。
4.電腦
20世紀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硝煙剛剛散去,一項對後世產生極為深遠影響的發明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摩爾實驗室悄悄地誕生了。這就是被公認為世界上第一台數字式電子計算機的ENIAC。
5.電視機:提起電視機的發明,人們最常想到的是蘇格蘭工程師約翰·貝爾德。他在1923年首先為他製造的有8條顯像線的裝置申請了專利。1930年,第一台電視機投放市場,他將這個裝置命名為「電視接收器」。
1932年,英國廣播公司開始傳送世界上第一套定期播放的電視節目。今天,電視節目通過無線中繼站、有線以及衛星傳送已經遍及世界的每個角落。然而輿論仍在為它是有益教育還是文化禍害而爭論不休。
6.原子裂變:頗有爭議的原子時代開始於1942年。當時,作為研製核武器的曼哈頓計劃的一部分,設在芝加哥大學體育場的一個核反應堆達到臨界狀態。
1945年7月16日,第一顆原子彈在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爆炸成功。一個月之後,兩顆原子彈(一顆鈾彈和一顆鈈彈)相繼在日本廣島和長崎上空爆炸。二次大戰結束之後,美蘇之間的對抗又把世界捲入了可怕的軍備競賽。核能如今已在發達國家得到廣泛應用。
7.電子計算機:第一台實用型電子機械計算機是1943年由英國數學艾倫·圖靈發明的。這台名為「巨人」的計算機是用來破譯納粹密碼的。
此後的不斷革新使得電子計算機的體積越來越小,能力卻提高了成千上萬倍:晶體管(1947年)、集成電路(1 959年)和微處理器(1970年)的發明提高了數據運行速度;硬碟(1956年)、數據機(1980年)和滑鼠(1983年)的發明了又提高了獲取數據的能力。未來還會出現一些「智能」型裝置:諸如手錶型對話器,能及時提醒你購買牛奶的冰箱等等。
8.避孕葯:1954年由美國醫生格雷戈里·平卡斯發明。這種口服葯片——由兩種可抑制排卵的荷爾矇混合而成—— 引發了一場性與社會革命。婦女們第一次可以有效地節制生育,使她們能夠選擇是否要孩子以及何時要孩子。在這場革命過程中,婦女們擺脫了在性自由和工作權利方面所受的束縛,最終使她們在政治和經濟上取得了史無前例的地位。
9.DNA:1953年2月28日,英國科學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在劍橋一家酒吧宣布:「我們已經發現了生命的秘密。」克里克和美國人詹姆斯·沃爾森確定DNA是一種存在於細胞核中的雙螺旋分子,能夠決定遺傳。
破譯人類和動植物的基因密碼為攻克疾病和提高糧食產量開拓了廣闊前景。在今後的1/4世紀里,研究人員可能為癌症、心臟病、血友病、糖尿病及許多致命疾病找到基因療法。但基因研究也給人們提出了諸如克隆等倫理方面的難題。
10.激光:激光的概念源於愛因斯坦1917年提出的激光波的設想。但直到40年後,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研究生戈登·古爾德發現了「刺激輻射散發放大光束」(即激光)的強大威力,並將這種光束應用於切割加熱物質和測量距離之後,這一構想才成為現實。
古爾德花了將近30年時間才為他的發現申請到專利,當時,他發現的激光技術已在許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例如焊接、掃描、手術、計算、CD唱片、VCD影碟和零售業等。
11.器官移植:1967年是一個里程碑。那一年南非醫生克里斯蒂安·伯納德為患者實施了世界上首例心臟移植手術。隨著研究控制器官移植排斥反應的葯物不斷開發出來,如今的醫生已經可以為患者進行手、肝臟、皮膚、視網膜甚至睾丸的移植手術。今後要攻克的領域將是治療阿耳茨海默氏症和帕金森氏症的腦細胞移植,還有異體移植——即把動物器官移植到人身上。
12.試管嬰兒:路易斯·布朗今年度過了她的21歲生日。這位英國姑娘是世界上第一個試管嬰兒——由從她母親體內取出的卵子和她父親的精子孕育而成。胚胎冷凍技術的首次應用是1984年,胚胎移植於1990年開始。試管技術為不育夫婦帶來了希望與歡樂,同時也引發了一些倫理問題。例如50多歲甚至60多歲的婦女是否有權利生育孩子,因為孩子在童年時期父母就會過世。
13.太空探索:1957年10月4日,隨著蘇聯人造地球衛星一號(一個環繞地球軌道運行、發出嘟嘟信號的小型衛星)的發射成功,太空時代開始了。1961年4月12日,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成為進入太空的第一人。1969年7月 20日,尼爾·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標志著美國人贏得了登月競賽的勝利。其它航天大國有西歐(歐洲航天局)、中國和日本。
衛星縮短了世界各地的距離,為人們提供了廉價與即時的通話、電視、廣播和數據鏈接服務,同時也為航海、天氣預報和科學研究提供信息。人類已開始對太陽系的各大行星進行探索。隨著國際空間站在下個千年的建成,載人航天將進入一個新紀元。
14.網際網路:它是打破信息堡壘的工具,它使人們廉價地獲取各種知識成為可能。網際網路是由五角大樓一個秘密的通信網路發展起來的。它如同一個蜘蛛網,即使一部分網線中斷,整個網路仍完好無損。網路的首次通信,好數據包交換,是1969年,在南加州兩個實驗室的計算機之間進行。
網際網路在民間真正得到廣泛應用是在1989年。英國計算機奇才蒂姆·伯納斯—李設計出一種不受中央系統工程和專用軟體約束、使用簡便的連接方式和傳輸數據的地址
望採納啊 ! 花了不少時間 * ,*
㈤ 20世紀中國的六項重大發明創造
1,1964年10月16日,15時,中國原子彈爆炸成功。根據解密的資料,為了這顆原子彈的爆炸,中國一共花費了28億人民幣。
2,1967年6月17日,中國又成功地進行了首次氫彈試驗,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核訛詐政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作出了巨大貢獻。
3,1965年,完成結晶牛胰島素的合成,它有著極為深遠的意義。由於蛋白質和核酸兩類生物高分子有生命現象中所起的主要作用,人工合成了第一個具有生物活力的蛋白質,便突破了一般有機化合物領域到信息量集中的生物高分子領域之間的界限,在人類認識生命現象的漫長過程中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最後,合成胰島素工作的簡報發表於1965年《中國科學》(Science China)。
胰島素的全合成開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質的時代。結構與功能研究、晶體結構測定等結構生物學亦從此開始。多肽激素與類似物的合成,在闡明作用機理方面提供了嶄新的有效途徑,並為我國多肽合成制葯工業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4,袁隆平發明雜交水稻。在他撰寫的第一篇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中,提出了:「要想利用水稻雜種優勢,首推利用雄性不孕性」。他的理論與研究實踐是對經典遺傳學理論的挑戰,否定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沒有雜種優勢」的傳統觀點,極大地豐富了作物遺傳育種的理論和技術。
袁隆平解決了三系法雜交稻研究中的三大難題。一是提出用「野生稻與栽培稻進行遠緣雜交」的技術方案,終於找到了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有效途徑,於1973年實現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復系的「三系」配套。二是育成強優勢的雜交水稻「南優2號」等一批組合,並在生產上大面積應用,成為世界上第一位成功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科學家。三是突破了制種關,過去的研究認為,水稻異交率僅2.4%,雜種一代種子產量極低,離生產要求相距甚遠,而袁隆平領導的課題組成功地解決了這一難題,制種產量逐漸提高,現在高的已達畝產300公斤以上。
5,1943年我國化學工程專家侯德榜創立侯氏制鹼法,是將氨鹼法和合成氨法兩種工藝聯合起來,同時生產純鹼和氯化銨兩種產品的方法。原料是食鹽水、氨氣和二氧化碳-合成氨廠用水煤氣製取氫氣時的廢氣。此方法提高了食鹽利用率,縮短了生產流程,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降低了純鹼的成本,克服了氨鹼法的不足,曾在全球享有盛譽,得到普遍採用。變換氣制鹼的聯鹼工藝,是我國獨創,具有顯著的節能效果。
侯德榜是我國化學工業的奠基人,純鹼工業的創始人。他發明的「侯氏制鹼法」使合成氨和制鹼兩大生產體系有機地結合起來,在人類化學工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在學術界也獲得了相當高的評價。
6,1975年5月北京大學漢字信息處理研究室,由王選教授等主持工作,綜合運用精深的數學、計算機等多學科知識,歷經15個寒暑,研製開發成功「華光激光照排系統」,為世界上最浩繁的文字──漢字告別鉛字印刷開辟了通暢大道。對實現中國新聞出版印刷領域的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它引起當代世界印刷界的驚嘆,被譽為中國印刷技術的再次革命。
(5)影響世界的20項創造發明擴展閱讀:
侯氏制鹼法的發展歷史: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中國從歐洲進口純鹼的道路被阻斷,而當時壟斷中國純鹼市場的英國卜內門洋鹼公司卻囤積居奇,鹼價暴漲。看到這種情況,范旭東先生於1917年在實驗室成功制出了鹼。1920年成立「永利制鹼公司」,1922年請來侯德榜先生作為技術指導,他全身心的投入制鹼工藝和設備的改進上,終於摸索出了索爾維法的各項生產技術。
1924年8月,塘沽鹼廠正式投產。1926年,中國生產的「紅三角」牌純鹼在美國費城的萬國博覽會上獲得金質獎章。產品不但暢銷國內,而且遠銷日本和東南亞。
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侵華戰爭,把工廠遷到四川,新建了永利川西化工廠。
制鹼的主要原料是食鹽,也就是氯化鈉,而四川的鹽都是井鹽,要用竹筒從很深很深的井底一桶桶吊出來。由於濃度稀,還要經過濃縮才能成為原料,這樣食鹽成本就高了。另外,索爾維制鹼法的致命缺點是食鹽利用率不高,也就是說有30%的食鹽要白白地浪費掉,這樣成本就更高了,所以侯德榜決定不用索爾維制鹼法,而另闢新路。
他首先分析了索爾維制鹼法的缺點,發現主要在於原料中各有一半的比分沒有利用上,只用了食鹽中的鈉和石灰中碳酸根,二者結合才生成了純鹼。食鹽中另一半的氯和石灰中的鈣結合生成了氯化鈣,這個產物都沒有利用上。
後來他終於想到,能否把索爾維制鹼法和合成氨法結合起來,也就是說,制鹼用的氨和二氧化碳直接由氨廠提供,濾液中的氯化銨加入食鹽水,讓它沉澱出來。這氯化銨既可作為化工原料,又可以作為化肥,這樣可以大大地提高食鹽的利用率,還可以省去許多設備,例如石灰窯、化灰桶、蒸氨塔等。於是他又帶領技術人員,做起了實驗。一直進行了500多次試驗,還分析了2000多個樣品,才把試驗搞成功,使設想成為了現實。
這個制鹼新方法被命名為「聯合制鹼法」,它使鹽的利用率從原來的70%一下子提高到96%。此外,污染環境的廢物氯化鈣成為對農作物有用的化肥——氯化銨,還可以減少1/3設備,所以它的優越性大大超過了索爾維制鹼法,從而開創了世界制鹼工業的新紀元。
㈥ 20世紀影響人類生活的20大發明
1.yuan子炸彈
1945年8月播種地球多拉盒子破壞在廣島和長崎,打開時全神貫注於這個非常強大的武器的國際權力壓倒致命傷害對方。美國首先在1945年7月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爆炸成功,蘇聯成功爆炸,隨後在1949年,英國在1952年,法國在1960年,中國是在1964年
2.班車
1959年蘇聯的無人飛船成功降落在月球上的第一次,並打退了很多照片。美國20世紀60年代後期阿波羅的壯舉,但它是在地球以外的星球上人類踏上第一步,自此以後,美國在太空探索方面將逐漸蘇聯甩在身後。出現在穿梭後,成功的概率大大增加人類進入外層空間,科學家們預測,到2000年將人類的太空旅行後進行。
3.電視
1923年,電視的靈魂 - CRT誕生了。電視技術被廣泛應用於20世紀40年代,於1954年率先推出彩色電視時代,在大多數國家建立了電視台的近60年後。在方箱,為人類創造了無數歡樂的時光。
4.
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由蘇聯於1957年10月4日試射成功,其次是美國,探險者1號,1958年1月31日裝修成功的一天,然後在與地球越來越衛星漂浮在大氣中以外的旋轉運行。在軍事上原來使用的衛星技術,然後慢慢演變通信,圖形,檢測,氣象衛星系列為不同的目的。
5.阿司匹林
草葯版本阿司匹林早在上採用柳樹皮粉磨出來的希臘醫生的15世紀祖先。到世紀末,這個食譜,以減輕身體的疼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拜耳制葯公司創辦了「阿司匹林」商標已成為代名詞專利20世紀日益繁忙的現代社會的處方,A阿司匹林這顆白色圓形葯片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6.客機
現代國際旅遊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的生活 - 飛機,商業客機大多是做軍用運輸機的改進。 1949年第一個商業客機航母36名乘客飛往歐洲各地,開放航空業的世紀新的一頁。如今,交通市場對航空旅行日益增長的需求,客機已成為交通
7 PC企業名錄計算機的便利方式關閉的第三次革命,徹底改變人們的工作方式和形狀在70年代末的思維開始發展個人電腦更小的電腦製造商,到80年代初用電腦的消費產品在市場上的普及。 PC加快數字化社會的步伐,社會的幾乎每一個方面都完全受感染的電腦。沒有人能拒絕進入電腦現場。
8.手機
哥哥曾經是專屬的電影英雄的「大哥」,已成為一種私人通訊聯系方式的戶外活動。全球經濟,因此在最近幾年,移動通信成為最熱門的產業之一。聯系電話隨時隨地的方便,同時也改變了人們之間溝通的傳統手段。
9.克隆羊
1997年初,英國科學家做一個成功的羊沒有父親出生,這一舉措說明人類將生活之外的一種自然方式生產的可能方法。在生物技術克隆羊無疑是一大進步是前所未有的,但它涉及人類的道德水平。但是,科學無法理清的問題。
10互聯網
最原始的計算機網路都只是在大學的時候,該技術僅通過一個簡單的數據機和電話線連接,可以為人所用連接不同主機的機房中,網路瞬間成為最有影響力的發明的世紀。網路創造的新模式很快影響的信息越來越多層次的傳播。電子郵件,網上購物,網上交友等方式來重新定義建模網路。一個只需要薄薄的電話線,你可以在世界大賽的手中。
㈦ 二十項重大發明
20世紀20項重大技術發明
--------------------------------------------------------------------------------
1馬可尼和波波夫發明了無線電通信(1900)
2萊特兄弟發明了動力載人飛機(1903)
3魯米埃爾兄弟發明了彩色照相機(1904)
4弗萊明和福雷斯特分別發明了電子二極體和三極體(1904~1906)
5德、美、英等國科技專家發明了塑料、合成纖維和合成橡膠(1910~1938)
6福特發明了汽車流水線生產(1913)
7美英科技專家發明了雷達和射電望遠鏡(20~40年代)
8歐美科技專家發明了電視(20~30年代)
9惠特爾和亨克爾發明了噴氣式飛機(1930~1939)
10布勞恩等發明了V—2液體火箭(1942)
11莫斯利和埃克特發明了電子計算機(1945)
12美國科學家發明了原子彈和氫彈(1945~1952)
13美國和前蘇聯分別發明了核潛艇、核電站(1954)
14肖克利、巴丁、布拉頓等發明了晶體管(1954)
15前蘇聯科技專家發明了人造地球衛星(1957)
16諾依斯和基爾比發明了集成電路(1959~1961)
17梅曼發明了激光器(1960)
18斯蒂帕托和愛德華茲發明了試管嬰兒技術(1978~1979)
19美國人發明了太空梭(1981)
20美國信息專家發明了網際網路(90年代)
㈧ 現代中國有哪些影響世界的發明創造
一、2010年代中國影響世界的六大發明第一項:雜交水稻
二、2010年代中國影響世界內的六大發明第二項容:激光照排機
三、2010年代中國影響世界的六大發明第三項:雜交穀子
四、2010年代中國影響世界的六大發明第四項:高速鐵路
五、2010年代中國影響世界的六大發明第五項:電動自行車
六、2010年代中國影響世界的六大發明第六項:煤、氣、電、熱一體化開採煤礦技術
㈨ 19世紀影響世界的重大發明有那些和20世紀中國的重大發明
1.原子彈
1945年8月,毀滅地球的播朵拉盒子在日本廣島與長崎被打開,當時國際強權一心只想以這種威力極大的致命破壞武器去壓倒對方。美國首先在1945年7月於新墨西哥州試爆成功,蘇聯緊接著在1949年成功試爆,英國是1952年,法國是1960年,中國是1964年。
2.太空梭
1959年蘇聯的無人太空船首次成功登陸月球,並且拍回了大量的照片。而美國60年代末阿波羅登月的壯舉,卻是人類踏上地球以外星球的第一步,自此以後,美國在太空探險方面逐漸將蘇聯拋在後頭。太空梭出現後,人類前往外太空的成功幾率大為提高,科學家預言公元2000年之後人類將開展外太空旅行。
3.電視
1923年,電視機的靈魂——顯像管誕生了。電視技術廣泛應用是在40年代,1954年則開創彩色電視的紀元,60年代以後幾乎大多數國家都建立了電視台。這個方盒子為人類製造了無數歡樂的時光。
4.人造衛星
第一顆人造衛星是由蘇聯於1957年10月4日試射成功的,緊接著美國的探險者1號在 1958年1月31日試身成功,從此以後這些隨著地球自轉運行的人造衛星愈來愈多地漂浮在大氣層外。原來運用在軍事科技上的人造衛星,後來慢慢演化出通訊、繪圖、偵測、氣象等不同用途的衛星家族。
5.阿伍匹林
早在15世紀的希臘醫生就用柳樹皮中研磨出來的粉末做為草葯版的阿斯匹林始祖。到了本世紀末,這個減輕身體疼痛的配方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德國拜耳葯廠創立的「阿斯匹林」商標,成為這個葯方的專有代名詞,20世紀愈來愈忙碌的現代社會中,阿斯匹林這顆白色圓形葯片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6.民航客機
現代生活中國際旅行必備的交通工具——飛機,多是由軍用運輸機改良而成的商用客機。 1949年第一架商用客機載36名乘客飛行於歐洲上空,開啟了民航世紀的新頁面。時至今日,交通運輸市場對於飛機旅行的需求越來越大,民航客機已成為人們便利的交通工具之一
7.個人電腦
電腦掀起的第三次革命,徹底改變人們工作與思考的形態,70年代末電腦廠商開始開發較小型的個人電腦,到了80年代初市場上有了大眾化的電腦消費產品。個人電腦加快社會數字化腳步,幾乎社會的每一個層面都被電腦完全感染.沒有人能夠拒絕電腦進人生活之中。
8.行動電話
曾經是英雄電影中大哥專屬配備的「大哥大」,已成為人們在戶外活動時的一種私人通訊聯絡方式。全球經濟的發展,讓移動通訊成為近年來最熱門的產業之一。而手機隨時隨地聯絡的便利性,也改變了人與人之間傳統的溝通方式。
9.克隆羊
1997年初英國科學家讓一隻沒有父親的小羊成功地誕生,這項創舉說明了人類即將有可能用自然途徑以外的方法製造生命。克隆羊在生物科技上無疑是史無前例的一大步,但它所牽涉到人類道德觀念的層面.卻是科學所無法理清的難題。
10 網際網路
最原始的電腦網路原本只是在學院研究室中連接不同電腦主機,當這項技術只需經由簡單的數據機和電話線的連接,就可為人所用時,網路瞬間成為世紀末影響力最大的發明。網路製造出的新的資訊傳播模式很快地影響到愈來愈多的層面.電子郵件、網上購物、網上交友等方式為網路重新定義塑型。人們只要一條細細的電話線,就可以將全世界串連在手中。
鍾擺原理
留聲機
微積分
白織燈
迫擊炮
電車
納米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