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誰發明的高速公路
秦國人發明的。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可以說就是秦直道。秦直道,南起京都咸陽軍事要地版雲陽權林光宮 (今淳化縣梁武帝村),北至九原郡 (今內蒙古包頭市西南孟家灣村),穿越14縣、700多公里。路面最寬處約60米,一般亦有20米。據《史記》載:「自九原抵甘泉,塹山堙谷,千八百里。」《漢書》稱:「道廣五十丈,三丈而樹,厚築其外,隱以金椎,樹以青松」。可見其工程的艱巨、宏偉。
② 高速公路是哪個國發明的
德國。20世紀30年代,德國全面發動第二次世紀大戰,為實施閃電戰策略,修建3900千米多車道立體交叉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一經出現就發揮巨大作用,當時法軍統帥認為德軍最快需三天抵達進攻地點,而德軍憑借高速公路的快捷交通,僅一天就趕到前線,並繞道至馬奇諾防線之後,法軍頃刻間瓦解。二戰以後,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掀起高速公路建設高潮,興起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經濟發達國家的汽車文化。
(2)高速公路新發明擴展閱讀
高速公路交通量:
1、四車道高速公路應能適應將各種汽車摺合成小客車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輛。
2、六車道高速公路應能適應將各種汽車摺合成小客車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5000~80000輛。
3、八車道高速公路應能適應將各種汽車摺合成小客車的年平均日交通量60000~100000輛。
高速公路組成部分:高速路麵包括主道、匝道和輔助車道幾大部分。主道即車行道,根據不同數量由左向右依次設為超車道、快車道和慢車道(行車道)。
匝道形式復雜多樣,根據具體功能細分立交匝道、加速車道、減速車道、引道、集散車道、以及轉向匝道等。輔助車道有應急車道(緊急停車帶)、掉頭車道、爬坡車道、避險車道以及降溫池車道等。
③ 高速鐵路有哪些新技術
無砟軌道技術,高速道岔技術,高速動車組技術,高速鐵路專用信號系統技術等。
④ 高速公路是誰在什麼時候發明的
上世紀20年代,在柏林西南部建成了一條數公里的試車跑道,這成為後來高速公路的雛形;現如今這段跑道已經成為A115號高速公路的一部分。
1932年8月6日,在經過3年的建設後,科隆至波恩20公里長的高速公路建成通車。當時的科隆市長、戰後西德第一任總理阿登納在落成典禮上宣告:公路將以此展現其未來。如今這段高速公路仍在使用,是A555號高速公路的一部分。
在經濟危機橫掃全球的時代背景下,幾個月後,希特勒於亂局中被選舉上台。他敏感地意識到了高速公路的巨大價值,大規模地徵集失業人員修建高速公路,迅速降低了失業率,在短期內扭轉了經濟形勢,贏得了選民信任。同時,以這種寓軍於民的方式,德國也悄悄修建了戰時快速運輸網路。目前德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的1.1萬公里中,有1/4是這種所謂的「 希特勒的高速公路」。
⑤ 現代高速公路是希特勒發明的
是希特勒上台後為了解決經濟危機而採取的措施,解決了大量的就業問題。
⑥ 信息高速公路是誰發明的
1992年,當時的參議員、前任美國副總統阿爾·戈爾提出美國信息高速公路法案。1993年9月,美國政府宣布實施一項新的高科技計劃――「國家信息基礎設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簡稱NII),旨在以網際網路為雛形,興建信息時代的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使所有的美國人方便地共享海量的信息資源。
因信息高速公路而來的時尚——蘋果iPad 信息高速公路是當今社會的熱門話題,始作俑者是美國。其概念是1992年2月美國總統喬治·H·W·布希發表的國情咨文中提出的,即計劃用20年時間,耗資2000~4000億美元,以建設美國國家信息基礎結構(NII),作為美國發展政策的重點和產業發展的基礎,倡議者認為,它將永遠改變人們的生活、工作和相互溝通的方式,產生比工業革命更為深刻的影響。而將NII寓意於信息高速公路(ISHW),更令人聯想到本世紀前期歐美國家興起的高速公路的建設,在振興經濟中的巨大作用和戰略意義。
建設國家信息基礎結構(NII),既有賴於全球信息技術的微電子、光電子、聲像、計算機、通信等相關領域的突破進展,也有賴於各國政府根據各國國情所作的決策。美國是在已具規模的有線電視網(家庭電視機通過率達98%)、電信網(電話普及率93%)、計算機網(聯網率50%)的基礎上提出的,構想以光纖干線為主、輔以微波和同軸電纜分配系統組建高速、寬頻綜合信息而使網路,最終過渡到光纖直接到戶。由於網路具有雙向傳輸能力,因而全網路運行的廣播、電視、電話、傳真、數據等信息都具備開發互動式業務的功能。
⑦ 高速公路是誰發明的
早在1923年底,希特勒在策動「慕尼黑暴動」失敗後,被囚禁於藍斯堡監獄的時候,他的一位做汽車生意的朋友來探監時給他帶來一本汽車大亨福特的自傳《我的生命和工作》。這本書勾起了希特勒無窮的聯想:製造經濟適用的家庭轎車,使得家家擁有汽車;興建只供汽車適用使用的高速公路,把各大城市連為一體,便捷運輸。
但是,在當時吃飯都困難的德國,希特勒的「狂想」自然遭到了很多德國人民的反對。不過,在上任後半年多的時間里,希特勒就跑遍德國各地,用口號忽悠德國人民,讓失業工人參加他的高速公路建設,並成立了「帝國道路公司」。到了1933年9月23日,希特勒的高速公路計劃終於開始實施了。
除此之外,希特勒還親自為德國高速公路的建設制定標准:一般路段設計為四車道34米寬;中間有5米的綠化隔離帶;不設置路燈,但每隔200米設立一塊可反光的水泥柱;為了防滑,不僅要求路面的坡度要小,而且轉彎半徑要盡量大,同時還要求將路面進行了特殊處理得較為粗糙的。他任命的高速公路項目負責人托德博士,甚至將緊急停車帶、高架橋、封閉立交橋以及帶有加油站和餐廳的服務區等現代高速公路所需的大部分設施,都列在了他的設計之內。
據了解,希特勒統治時期,德國總共修建了40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時至今日,德國境內正在使用的1.24萬公里的高速公路中,仍有約四分之一的道路是那個時期修建的。而美國的高速公路建設,也是源於艾森豪威爾受到德國高速公路在作戰時表現出來的快速高效的啟發,而決定在美國也修建高速公路。
縱觀世界高速公路發展的歷史,我們不得不得出這樣的結論:希特勒是現代高速公路之父。
⑧ 高速公路ETC收費系統是什麼人發明的
ETC是一套組合系統,最早是在美國應用的。 ETC(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 不停車收費系統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路橋收費方式。通過安裝在車輛擋風玻璃上的車載電子標簽與在收費站 ETC 車道上的微波天線之間的微波專用短程通訊,利用計算機聯網技術與銀行進行後台結算處理,從而達到車輛通過路橋收費站不需停車而能交納路橋費的目的。截至2018年10月,中國絕大多數省份ETC使用率難過半,有的省份不足三成。
中文名
⑨ 高速公路是那個國家發明的
西元前二一二年,統一六國之後的秦始皇,除以首都咸陽為中心,修築了通專向原六國屬首都的「馳道」之外,為防禦匈奴,還下令大將蒙恬由距咸陽不遠的陜西淳化雲陽郡為起點,修築一條通向包頭西側九原郡的大道,歷時兩年修建完成。它北起九原郡(今內蒙包頭市九原區),南抵秦都咸陽附近(今陜西淳化縣北甘泉宮),全長七百多公里,基本保持南北走向,所以稱「直道」。現存路面一般寬廿三至廿六公尺,最寬處達到四十七公尺,坡度平緩,相當於今天的二級公路(省道)標準。這便成了世界上第一條高速公路
採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