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專利發明感悟

專利發明感悟

發布時間:2021-07-25 07:41:32

⑴ 特斯拉的生平中得到那些感悟

1856 ——7月10號午夜特斯拉出生於利卡省(奧地利)斯米灣的一個塞爾維亞神職人員家庭。
1875-1878——在格拉茨工藝學校學習。
1882——在布達佩斯(匈牙利首都)一公園散步時,特斯拉發現了可逆磁場。
1883——在斯特拉斯堡他受雇於愛迪生大陸公司製造了第一個感應電機模型。
1884——前往美國開始在愛迪生實驗室工作。
1885——離開愛迪生,成立自己的公司並開始生產多相交流電機和發電機。
1888——5月16號在美國電氣工程師協會上作了題為「交流電輸送和交流電機系統」的報告。
1890——他公布了高頻電對生理影響的結果。
1891——作了題為「極高頻率交流電實驗及其在人造無線發光中的應用」的報告,申請了「共振傳送器的星形振盪器」的專利。
1892——來到倫敦,在皇家科學院作了題為「發光及其他高頻現象」的報告,在電氣工程師協會上作了「高壓高頻下的交流電實驗」的報告,並在巴黎作了同樣的報告。
1893——在芝加哥世界展覽會上吸引了公眾的注意。他讓高頻電流通過自己身體並演示了可逆磁場模型,即所謂的「特斯拉的旋轉鐵蛋」。
1895——5月13號特斯拉在紐約的實驗室毀於火災。
1897——在無線電工程技術領域他注冊了20項發明專利。
1898——注冊了無線控制技術(在紐約中央公園的湖裡進行了遙控自動化小艇的實驗,取得極大成功。)
1899——尼亞加拉水電站建成。
1899-1900——在科羅拉多泉進行實驗。
1901-1905——在紐約附近的長島建造Wardenclyffe塔。
1909-1922——他只注冊了機械方面的專利(泵、流速計、無葉渦輪)。
1943——1月7號特斯拉在紐約賓館逝世。
1912年,由於特斯拉和愛迪生在電力方面的貢獻,兩人被同時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但是兩人都拒絕領獎,理由是無法忍受和對方一起分享這一榮譽。
特斯拉除了在電力方面做出了傑出的成就之外,在其他方面的發明發現也相當驚人。他一生致力於研究非線性(即輸入和輸出不成正比)問題,曾經說過他可以將地球一分為2。早在1912年特斯拉提出:「若把物體的振動和地球的諧振頻率正確地結合起來,在幾個星期內,就可以造成地動山搖、地面升降。」1935年,特斯拉在其實驗室打了一個深井,並在井內下了鋼套管。然後,他將井口堵塞好,並向井內輸入不同頻率的振動。奇妙的是,在特定的頻率時,地面就會突然發生強烈的振動,並造成了周圍房屋的倒塌。當時的一些雜志評論說:「特斯拉利用一次人工誘發的地震,幾乎將紐約夷為了平地」。這就是著名的特斯拉實驗。這種小輸入強輸出的超級傳輸效應稱為特斯拉效應,是地球物理武器的關鍵,所以特斯拉也是超距武器的奠基人。
不僅如此,特斯拉還發明了特斯拉變壓器,交流電摩打,現代電腦基礎,無線通信,太陽能系統,雷達裝置,機器人,死光,測謊儀,提出電磁射頻武器概念...這些發明和發現超越了當時的科學技術幾個時代,有的理論就連現今最先進的科學技術也無法完美解答。特斯拉死後,美國FBI將他的所有設計圖紙與實驗作品全部沒收,美國軍方對他的論文研究至今也沒有停止。這也更為特斯拉造就了一份神秘色彩。
雖然特斯拉天生奇才,但是命運弄人,特斯拉的際遇比較坎坷,而且他的性格比較乖僻,所以後人對他的評價明顯地低於了他的歷史成就。特斯拉於1943年孤獨地死在酒店。
尼古拉•特斯拉(1856-1943年)是美籍南斯拉夫人,他和愛迪生是同時代人,和愛迪生一樣是一位多產的大發明家和科學家.誰人不知愛迪生?卻很少有人知道特斯拉,他是一個被遺忘的天才.
尼古拉•特斯拉是一位發明了交流發電和供電系統的天才發明家。這位古怪的發明家還發明了無線電的基本裝置:熒光燈、遙控制導裝置、可調機械振動裝置、短距離無線電輸電裝置等。

⑵ 讀了燕子專利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想

貝蒂這個小女孩很愛付出

⑶ 對於居里夫人放棄鐳的專利的申請的感想(200字左右)

比較困難! 段時間是很難寫的,不過看著你限制的時間似乎已經過期了。雖然沒幫什麼忙,但還是希望樓主已自身解決問題!

⑷ 你的創業感悟是什麼

踏實的做著家人不理解的事業,成,你就光宗耀祖。敗,你就遺臭萬年。人性能夠看得更清楚。

⑸ 誰能幫我總結下學習專利法的收獲 300字左右

萬丈高樓從底起,學習成績好的同學他的基礎是很扎實的。尤其學習化學,對基礎的要求更加嚴格,因為考試大部分呢是考查對化學基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如何打好化學基礎呢?
一、課前預習。每天抽幾分鍾時間預習明天上課的內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別對難以理解的地方做個標記,上課時認真聽講這部分的內容,大大提高了聽課的效率。
二、充分利用課堂。強調積極與主動,腦筋要時刻保持高強度運轉,緊跟老師的講課思路,邊理解吸收邊進行記憶,這對知識的初步掌握十分重要。同時做些必要的筆記,老師的板書不必照抄,相反老師所說的有時卻十分重要,例如一些解題技巧或總結性的內容,稍縱即逝,不經下反而是種損失。總之,做筆記的原則是:把自己認為重要的內容經理解後用自己的話記下。因為自己理解後所寫出來的東西印象最深刻,最不易忘掉。建議筆記做在書本上,復習課本內容同時可以回顧筆記,一舉兩得。
三、課後多做習題。要想化學好必須多做題。化學是一門規律性很強的學科,盡管考試題型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其宗,考來考去無非是課本上那些規律。因此要多做題,各種類型的題都要接觸,摸透其中的命題意圖和規律,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考起試來自然得心應手。同時化學考試靠的是平時積累的過程,多做練習可以培養做題的手感,可以積累更多解題技巧。但是必須強調一點,要充分利用題目,不能為單純做題而做題。很多同學講求數量卻不講求質量。做出答案後與參考答案一對照,然後就扔一邊了,這里很浪費資源的。當你做出一條題目時,應該分析這條題為什麼這樣做?它是從哪個角度入手的?題干中哪些信息點可以作為突破口?它的解法有何巧妙的地方?如果做錯了,自己解題思路錯在哪一步?解這類型以後應該注意哪些地方等等多問幾個為什麼,這樣你就把這條題吃透了,題目才算被充分利用。像這樣長期堅持下去,你不但會熟悉各種題型,掌握各種解題竅門與技巧,而且最重要的是解題思路的敏捷性和周密性得到了鍛煉和提高,久而久之將會達到一種這樣的狀態:見到題目就知道它想考什麼,應該用什麼方法解題,甚至一眼可以看出答案。前提當然是積累大量的題目。也許你會說每一道題都這樣子積累哪有這么多時間?不錯,一開始是要佔用些時間,但到習慣以後只需數分鍾甚至幾十秒便可完成這個思維分析的積累過程。建議用個本子積累這些解題技巧和做題的感受。做題必須要有感悟,否則就是浪費時間。
能做到以上三點可以說對基礎題是沒問題的了,150分的試卷拿130左右沒問題,當然粗心失分另當別論。至於那些壓軸題,難題,有些的確難以用平常思維去理解,它的解法甚至令人匪夷所思。但是相當一部分的難題其實不難,它只不過將幾個考點綜合起來,或者幾種解題思路糅合起來,實際分解開來還是中等題、基礎題,所以挑戰高分,拿下難題的關鍵還是在於打好基礎。解題靈感只會光顧基礎好的同學。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學會總結。主要反映在對待考試的問題上。試卷發回來後,除了聽老師評講以外,還應好好進行如下總結。第一,分析失分的原因。這次考試哪些是因為粗心丟分的,哪些是真正不會做的,應該區別對待。粗心失分的題目應該分析自己為什麼會粗心,這類題目的迷惑性在哪裡,以便爭取以後不再栽在這類陷阱上。對於不會做的,就要像平時積累題目一樣去對待。第二,分析自己的弱項。對於這次考試所失的分數,哪些是選擇題的,實驗題的應用題的,或是鹼金屬的,鹵素的,鹵代烴的等作個統計。以便發現自己弱項的章節內容和類型題,通過多次考試的統計,你就可以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學得不好,有利於進行針對性的、專項的復習,也有利於高三復習最後階段的查漏補缺。要記住,考試的目的不是為了得分,而是盡量避免失分,這樣的心態才能更好地總結每次考試,爭取下次少失些分,才會有進步的空間。
關於高三化學復習的計劃和進度,我認為跟著老師走可以了,畢竟老師有經驗,而且學校進度裡面向大多數學生的,容易接受。
關於資料方面,用學校的已經足夠,再加上老師會另外印發各種補充資料,絕對夠的。
關於作息制度方面,主要有兩點:第一,中午要午睡晚上不要開夜車,第二,文理科交叉復習有利於緩解大腦疲勞,提高效率。
最後關於看電視,有一個節目對拓展課外化學知識是有幫助的,那是中央十套的《走近科學》,有時間可以看一下。

⑹ 居里夫人放棄了鐳的專利,並兩次成為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對此有何感想,300字左右。

居里夫人一生獲得了兩次諾貝爾獎,可她視名利為糞土。她將獎金捐贈給科研事業和戰爭中的法國。而那些獎章送給6歲的小女兒當禮物。她實事求是,超凡脫俗,知道自己的目標,更知道自己的價值,對於人生的意義也分析透徹。可以說:上帝給的美形她都不為所累,塵世給的美譽她自然也不肯背負在身。
居里夫人得到了永恆,她已化作科學史上的一條定理,她跨越了百年,在當今的歷史長河中仍然熠熠生輝。居里夫人是美麗的,她的美麗,是一種內在的美,一種執著的美,一種理性的美,更是一種永恆的美。
通過了解居里夫人的背景和生平,我感受到一份與眾不同的美麗和安靜。對於這位偉大的女性,只有無比的欽佩和贊嘆,他的執著,對科學事業的進取心,不放棄,不灰心,是她對真理的追求,對真相的渴望。人要堅持,並不困難,困難的是要堅持一輩子。可是居里夫人卻做到了,她不追求功名利祿,心中永遠有著對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一心只想著科學事業,她的追求,她的人生目標,都集於那個小小的實驗室,一切為了工作,這是一份何等的勇氣,一種超越現實的膽識。
我相信,在今後的學習中、生活中,會有越來越多人學習居里夫人的精神。她偉大美麗的形象會繼續影響一代又一代人,他的身影將會被無限的擴大。當跨越了幾個世紀後,發現,她已化身為一個時代的精神特徵。

⑺ 成功申請到專利是什麼感受

申請專利是對自己發明創造成果的一種保護和一種認可。有一項發明可以被申請專利,自己就會成為所在領域點兒專家,是很榮幸的一件事情。

⑻ 華為向蘋果許可專利,對於這則新聞你有什麼感想寫一篇作文,800字

回頭審視華為向蘋果授權專利這件事,需要看到的是以華為為代表的一批中國企業,多年來在技術創新上持續加大投入而終於開始有所回報的事實。企業只要時時刻刻不忘通過創新來做強做大,就能掌握主動權。
5月初,有關「華為2015年向蘋果公司許可專利769件」的消息不脛而走。消費電子領域巨頭蘋果竟需要中國企業的專利授權?在當前製造業整體低迷的背景下這個消息迅速在業界引起熱議。這裡面不乏眾多歡呼雀躍者,還有不少冷眼旁觀者,質疑的也大有人在。爭論中的是非姑且不論,消息本身所帶來的信息還是值得借鑒分析。
首先,華為向蘋果授權專利,即使談不上「中國科技對美國科技的『逆襲』」,也能夠被算作中國企業在技術創新上有突破的代表性事件。從報道內容來看,「華為於2015年向蘋果公司許可專利769件,主要是GSM、UMTS、LTE等無線通信技術。同時,蘋果公司向華為許可專利98件」。由於專利數量上的差距,許多媒體將焦點落在「蘋果要向華為繳納多少專利費」這個問題上。其實,由於無法獲知更多有關專利技術的內容,有關專利費用的討論沒必要深入下去。更需要看到的是,以華為為代表的一批中國企業,多年來在技術創新上持續加大投入而終於開始有所回報的事實。尤其是在中國的通信企業經歷過2G時代的亦步亦趨,3G時代的有所參與,到如今4G時代的規則制定者這一系列的歷程之後,回頭來審視華為授權蘋果專利這事,就不難發現這種轉變的象徵意義,是值得關注和認真分析的。

其次,在當下製造業整體創新轉型的關鍵時期,華為的這則消息也給低迷彷徨的製造業以激勵:假以時日,踏踏實實的創新也能帶來巨大轉變。2015年,華為研發投入596億元,占銷售收入15%。過去十年,華為研發投入累計超過2400億元。目前全球研發人員約7.9萬名,占據公司總人數的45%,全球擁有16個研發中心,累計申請中國專利超過5萬件,申請國外專利萬余件,在全球企業專利申請量上位居第一。巨大的研發投入,也支持華為逐漸擁有了專利話語權和主動權。華為還通過與愛立信、蘋果等公司簽訂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進一步完善自己的專利布局。從這些數據中可以看出,從量變到質變,中間只缺踏實的積累這一步。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自始至終不忘創新的初衷。不僅在困難的時候能想到通過創新走出困境,在企業順風順水的時候,也時時刻刻不忘通過創新來做強做大企業,進而及時把握轉型升級的機會。在這方面,成功的案例有許多,失敗的案例也不少。
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去年12月發布的《2014年中國有效專利年度報告》顯示,當年中國有效專利申請當中,科技含量及創造水平較高的發明專利所佔比重相對較低,僅為17.6%,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則分別佔到國內有效專利總量的56.2%和26.2%,同期國外發明專利佔比高達79.9%。如果把這個報告結合之前華為的消息對比,就能看出,華為對蘋果的專利授權之所以在業界引起大的反響,根本上來說還是因為這樣的事情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國內有關企業從中要看到差距,也要看到巨大的機遇。現在誰能搶先一步,在未來就有望領先一大步。

閱讀全文

與專利發明感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