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四大發明對歐洲的影響
1.四大發明 是指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的造紙術,印刷術,火葯和指南針。
2.對歐洲內的容影響:①火葯傳入歐洲,使歐洲的武器製造方面逐漸居於時間領先地位,使階層日益衰落,同時促進了采礦業和金屬知道業的迅速發展。②指南針的傳入,為歐洲的造船和航海事業的迅速發展提供了動力和保證,為歐洲人開辟新航路,打開世界市場,進行殖民擴張,提供了條件。③造紙術和印刷術傳入歐洲,便利了文化知識的傳播,成為新教傳播的工具,對歐洲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總之,四大發明傳入歐洲後,有力地推動了歐洲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轉變。
㈡ 司南和印刷術在中國出現各是什麼時期根據材料一概括三大發明對歐洲的影響
司南:戰國時期。
印刷術:唐朝
司南是中國古代辨別方向用的一種儀器,是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發明。據《古礦錄》記載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的河北磁山一帶。用天然磁鐵礦石琢成一個杓形的東西,放在一個光滑的盤上,盤上刻著方位,利用磁鐵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別方向,是現在所用指南針的始祖。
印刷術是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四大發明之一。印刷術源自道家的雕版印刷,它活躍於唐朝的雕版印刷 ,經宋仁宗時代的畢升發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並由蒙古人傳至了歐洲,所以後人稱畢升為印刷術的始祖。中國的印刷術是人類近代文明的先導,為知識的廣泛傳播、交流創造了條件。印刷術先後傳到朝鮮、日本、中亞,西亞和歐洲地區。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
㈢ 概括三大發明傳入歐洲的影響
馬克思精闢地指出:「火葯、羅盤、印刷術--這是預示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專三項偉屬大發明。火葯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羅盤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卻變成新教的工具,並且一般地說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創造精神發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推動力。」四大發明在歐洲文明產生以前陸續傳入西方,成為「資產階級發展的必要前提」。
㈣ 概括中國的三大發明對歐洲社會發展的影響
我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其一個重要的標志就是古代四大發明--造紙術、印刷術、火葯、指南針的創造。它們是中華民族奉獻給世界的偉大技術成果,對世界歷史的進程產生了巨大影響。
早在西漢時,我國勞動人民就已造紙。東漢時,蔡倫改進了造紙,使紙很快被應用推廣。從6世紀開始,造紙術逐漸傳往朝鮮、日本,以後又經阿拉伯、埃及、西班牙傳到歐洲的希臘、義大利等地。1150年,西班牙開始造紙,建立了歐洲第一家造紙廠。此後,法國(1189)、義大利(1276)、德國(1391)、英國(1494)、荷蘭(1586)、美國(1690)都先後建廠造紙。到16世紀,紙張已流行歐洲。中世紀的歐洲,據說抄一本《聖經》要用300多張羊皮,文化信息的傳播因材料的限制,范圍極其狹小,紙的發明為當時歐洲蓬勃發展的教育、政治、商業等方面的活動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我國隋唐時期,就已掌握雕版印刷術。唐代留下的《金剛經》是目前世界上最早有確切日期的印刷品(868年印)。11世紀中期的宋代,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使印刷術得到普遍推廣。我國的雕版印刷大約在公元8世紀傳到日本,12世紀左右傳到埃及,13世紀左右歐洲的旅行家接觸到中國的印刷術,14至15世紀歐洲開始流行印刷術。歐洲現存最早的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德國南部的《聖克利斯托菲爾》畫像(1423年印),晚於我國約600年。1450年前後,德國人受中國活字印刷術的影響,創制了歐洲拚音文字的活字,用來印刷書籍,比畢升晚了400年。印刷術傳到歐洲後,改變了原來只有僧侶才能讀書和接受較高教育的狀況,為歐洲的科學從中世紀漫長黑夜之後突飛猛進發展以及文藝復興運動的出現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物質條件。
我國在唐朝時期就已發明了火葯,並最早用於軍事。10世紀初的唐未,出現了火炮、火箭,宋時火器普遍用於戰爭。蒙古人從與宋、金作戰中學會了製造火葯、火器的方法,阿拉伯人從與蒙古人作戰中學會了製造火器。歐洲人大約於13世紀後期,又從阿拉伯人的書籍中獲得了火葯知識,到14世紀前期,又從對回教國家戰爭中學到了製造火葯、使用火器的方法。火器在歐洲城市市民反對封建斗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恩格斯指出:「火器一開始就是城市和以城市為依靠的新興君主政體反對封建貴族的武器。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貴族城堡的石牆抵不住市民的大炮;市民的槍彈射穿了騎士的盔甲,貴族的統治跟身披鎧甲的貴族騎兵隊同歸於盡了。」
早在戰國時代,我國人民就製成了最初的指南針--司南。宋代時,指南針用於航海。阿拉伯人從與中國商船交往中學會了使用指南針來導航,約在12世紀,傳播到了歐洲。指南針在航海上應用,導致了以後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的航行和麥哲倫的環球航行。這打大大加速了世界經濟發展的進程,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對世界歷史進程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弗蘭西斯.培根曾說:「我們若要觀察新發明的力量、效能和結果,最顯著的例子便是印刷術、火葯和指南針了......歷史上沒有任何帝國、宗教或顯赫人物能比這三大發明對人類的事物有更大的影響力。」馬克思更精闢地指出:「火葯、羅盤、印刷術--這是預示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項偉大發明。火葯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羅盤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卻變成新教的工具,並且一般地說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創造精神發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推動力。」四大發明在歐洲文明產生以前陸續傳入西方,成為「資產階級發展的必要前提。
㈤ 中國的三大發明在歐洲各國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再來看看幾位著名外國學者和專家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歷史評價和議論。近代 科學奠基人之一弗蘭西斯·培根說,印刷術、火葯和指南針「這三種東西已改變了世界的面 貌。第一種在文學上,第二種在戰爭上,第三種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無數變化。這種變 化如此之大,以至於沒有一個帝國,沒有一個宗教教派,沒有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這 三種科學發明在人類的事業中產生更大的力量和影響。」馬克思說:「火葯、指南針和印刷 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葯把騎土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 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變成了新教的工具,總的說來變成了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 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沒有中國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葯的發明,沒有中國 這三大發明的傳入歐洲,歐洲的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世界新航路的發現至少要晚上百年。 英國東方學者赫德森說,在歐洲已經開始對中國侵略的18世紀時,「歐洲各國還沒有能力 佔領東方工業品市場。相反,擁有工業品的卻是中國」。在論及從古代至18世紀末中國與 歐洲之間的相互影響時,赫德森認為中國給予歐洲的影響要比它接受歐洲的大得多。當代美 國東方學者費正清也認為,直至一個半世紀前,中國在西方的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要比西方 在中國的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大得多。英國著名經濟學家安格斯·麥迪遜說「甚至到近代的1 820年,中國的貿易額佔全球貿易總額的比例尚高達29%」。日本著名歷史學家信夫清 三 郎認為,在17世紀至18世紀前半期,「中國不僅對於日本,就是對當時的歐洲來看,也 是一個先進國家,它與其說是吸收外來文化,不如說是向外輸出文化」。信夫清三郎還說: 「 在可由數字說明問題的貿易方面,當時的中國也顯然超過歐洲」,從16世紀至18世紀 ,中 國與歐洲進行貿易的一貫特徵是「歐洲只能用銀子買進中國生產的生絲、綢緞、陶瓷器和漆 器等工業品;歐洲卻拿不出什麼工業品向中國出口」。
㈥ 舉出三大發明傳入歐洲並與其內部因素相結合而生產對歐洲和世界有影響的大事。
火葯的傳入改革了歐洲的作戰方式,使騎士階級和封建城堡變得不堪一擊,指南針促進了西歐航海事業的開展,印刷術推動了新教的傳播。具體事件:新航路的開辟 文藝復興 宗教改革 自然科學的產生和發展。
㈦ 1.中國的三大發明對歐洲產生的重大影響有哪些
近代 科學奠基人之一弗蘭西斯·培根說,印刷術、火葯和指南針「這三種東西已改變了世界的面 貌。第一種在文學上,第二種在戰爭上,第三種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無數變化。這種變 化如此之大,以至於沒有一個帝國,沒有一個宗教教派,沒有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這 三種科學發明在人類的事業中產生更大的力量和影響。」馬克思說:「火葯、指南針和印刷 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葯把騎土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 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變成了新教的工具,總的說來變成了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 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沒有中國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葯的發明,沒有中國 這三大發明的傳入歐洲,歐洲的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世界新航路的發現至少要晚上百年。 英國東方學者赫德森說,在歐洲已經開始對中國侵略的18世紀時,「歐洲各國還沒有能力 佔領東方工業品市場。相反,擁有工業品的卻是中國」。在論及從古代至18世紀末中國與 歐洲之間的相互影響時,赫德森認為中國給予歐洲的影響要比它接受歐洲的大得多。當代美 國東方學者費正清也認為,直至一個半世紀前,中國在西方的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要比西方 在中國的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大得多。英國著名經濟學家安格斯·麥迪遜說「甚至到近代的1 820年,中國的貿易額佔全球貿易總額的比例尚高達29%」。日本著名歷史學家信夫清 三 郎認為,在17世紀至18世紀前半期,「中國不僅對於日本,就是對當時的歐洲來看,也 是一個先進國家,它與其說是吸收外來文化,不如說是向外輸出文化」。信夫清三郎還說: 「 在可由數字說明問題的貿易方面,當時的中國也顯然超過歐洲」,從16世紀至18世紀 ,中 國與歐洲進行貿易的一貫特徵是「歐洲只能用銀子買進中國生產的生絲、綢緞、陶瓷器和漆 器等工業品;歐洲卻拿不出什麼工業品向中國出口」。
參考資料:http://www.cqzg.cn/viewarticle.php?id=111314
㈧ 四大發明對歐洲有什麼影響
1.四大發明 是指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的造紙術,印刷術,火葯和指南針。
2.對歐洲的影響:①火葯傳入歐洲,使歐洲的武器製造方面逐漸居於時間領先地位,使階層日益衰落,同時促進了采礦業和金屬知道業的迅速發展。②指南針的傳入,為歐洲的造船和航海事業的迅速發展提供了動力和保證,為歐洲人開辟新航路,打開世界市場,進行殖民擴張,提供了條件。③造紙術和印刷術傳入歐洲,便利了文化知識的傳播,成為新教傳播的工具,對歐洲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總之,四大發明傳入歐洲後,有力地推動了歐洲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轉變。
㈨ 四大發明對歐洲的影響是什麼
四大抄發明是指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的造紙術,印刷術,火葯和指南針。
對歐洲的影響:①火葯傳入歐洲,使歐洲的武器製造方面逐漸居於時間領先地位,使階層日益衰落,同時促進了采礦業和金屬知道業的迅速發展。②指南針的傳入,為歐洲的造船和航海事業的迅速發展提供了動力和保證,為歐洲人開辟新航路,打開世界市場,進行殖民擴張,提供了條件。③造紙術和印刷術傳入歐洲,便利了文化知識的傳播,成為新教傳播的工具,對歐洲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總之,四大發明傳入歐洲後,有力地推動了歐洲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轉變。
㈩ 概括指出中國四大發明對世界的影響
我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其一個重要的標志就是古代四大發明--造紙術、印刷術、火葯、指南針的創造。它們是中華民族奉獻給世界的偉大技術成果,對世界歷史的進程產生了巨大影響。
早在西漢時,我國勞動人民就已造紙。東漢時,蔡倫改進了造紙,使紙很快被應用推廣。從6世紀開始,造紙術逐漸傳往朝鮮、日本,以後又經阿拉伯、埃及、西班牙傳到歐洲的希臘、義大利等地。1150年,西班牙開始造紙,建立了歐洲第一家造紙廠。此後,法國(1189)、義大利(1276)、德國(1391)、英國(1494)、荷蘭(1586)、美國(1690)都先後建廠造紙。到16世紀,紙張已流行歐洲。中世紀的歐洲,據說抄一本《聖經》要用300多張羊皮,文化信息的傳播因材料的限制,范圍極其狹小,紙的發明為當時歐洲蓬勃發展的教育、政治、商業等方面的活動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我國隋唐時期,就已掌握雕版印刷術。唐代留下的《金剛經》是目前世界上最早有確切日期的印刷品(868年印)。11世紀中期的宋代,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使印刷術得到普遍推廣。我國的雕版印刷大約在公元8世紀傳到日本,12世紀左右傳到埃及,13世紀左右歐洲的旅行家接觸到中國的印刷術,14至15世紀歐洲開始流行印刷術。歐洲現存最早的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德國南部的《聖克利斯托菲爾》畫像(1423年印),晚於我國約600年。1450年前後,德國人受中國活字印刷術的影響,創制了歐洲拚音文字的活字,用來印刷書籍,比畢升晚了400年。印刷術傳到歐洲後,改變了原來只有僧侶才能讀書和接受較高教育的狀況,為歐洲的科學從中世紀漫長黑夜之後突飛猛進發展以及文藝復興運動的出現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物質條件。
我國在唐朝時期就已發明了火葯,並最早用於軍事。10世紀初的唐未,出現了火炮、火箭,宋時火器普遍用於戰爭。蒙古人從與宋、金作戰中學會了製造火葯、火器的方法,阿拉伯人從與蒙古人作戰中學會了製造火器。歐洲人大約於13世紀後期,又從阿拉伯人的書籍中獲得了火葯知識,到14世紀前期,又從對回教國家戰爭中學到了製造火葯、使用火器的方法。火器在歐洲城市市民反對封建斗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恩格斯指出:「火器一開始就是城市和以城市為依靠的新興君主政體反對封建貴族的武器。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貴族城堡的石牆抵不住市民的大炮;市民的槍彈射穿了騎士的盔甲,貴族的統治跟身披鎧甲的貴族騎兵隊同歸於盡了。」
早在戰國時代,我國人民就製成了最初的指南針--司南。宋代時,指南針用於航海。阿拉伯人從與中國商船交往中學會了使用指南針來導航,約在12世紀,傳播到了歐洲。指南針在航海上應用,導致了以後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的航行和麥哲倫的環球航行。這打大大加速了世界經濟發展的進程,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對世界歷史進程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弗蘭西斯.培根曾說:「我們若要觀察新發明的力量、效能和結果,最顯著的例子便是印刷術、火葯和指南針了......歷史上沒有任何帝國、宗教或顯赫人物能比這三大發明對人類的事物有更大的影響力。」馬克思更精闢地指出:「火葯、羅盤、印刷術--這是預示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項偉大發明。火葯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羅盤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卻變成新教的工具,並且一般地說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創造精神發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推動力。」四大發明在歐洲文明產生以前陸續傳入西方,成為「資產階級發展的必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