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企業應該如何發揮新聞營銷的價值找哪家公司效果會好一點
要想要發揮新聞營銷的價值的話,最好找當地的銷售或者是人流量比較多的這個新聞公司,這樣的話,他們給你發的頭條發的新聞會吸引很多人的注意方便擴大你們的宣傳。
❷ 最有價值的新聞
1.中國大連兩名高中生啟程赴美見證奧巴馬就職
2009-01-16 16:36:18 來源: 中國新聞網 暫無網友評論
瀏覽字型大小:大 中 小 | 列印本頁 | 通過Email推薦給好友:
十六日下午二點,大連第二十四中學高三(一)班的劉奕和高三(三)班的李步天,作為被邀貴賓登上飛機前往美國,觀禮見證美國總統奧巴馬就職典禮。
劉奕的班主任潘永久老師今日告訴記者,二00八年七月,因為受到上屆學生的推薦,李步天和劉奕一起入選到美國參加全球青少年領袖峰會,李步天在開會及辯論中表現出眾,而劉奕在峰會上提出的轉基因提案先後通過小組討論和大會討論,成為三個大會討論通過的提案之一。因此美國國會下屬教育機構CYLC當時就決定邀請李步天和劉奕出席二00九年一月二十日美國新任總統的就職典禮。
臨行前,劉奕和李步天除了按要求准備服裝和生活用品外,也准備了觀禮幾天中參加辯論賽、演講時的提問資料,比如奧巴馬當選後會對美國經濟帶來哪些改變,他提出的美國經濟整體規劃怎樣實現等。
潘永久老師還對記者說,由於劉奕和李步天已參加了國外高考,將不再參加國內的高考,但他們並沒有放鬆,每天仍按正常作息時間「上學」,學校為他們提供電腦教室給他們自習。
劉奕正在自修美國大學課程的微積分、環境科學、物理、美國歷史等科目;李步天也在加緊學習心理學和法語。
據悉,劉奕和李步天從大連啟程後,將在首爾轉機,於北京時間十八日凌晨抵達美國華盛頓機場。五天的在美行程,他們將參加奧巴馬就職典禮,並與來自全球其他國家的高中生座談、辯論。
(編輯:姜瓊)
劉京南 宋太盛
2. 人民網1月16日訊 英國外交大臣米利班德日前在《衛報》撰文,批評美國總統布希提出的反恐戰策略上犯了錯誤,更有誤導之嫌。有分析認為,米利班德同布希政府的最主要政策劃清界限,不過批評者指出,他在布希離職幾天前才做出上述轉變。
據星島網援引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米利班德在英國《衛報》上撰文,說反恐戰爭策略產生了危險的負面效果,這個概念籠統地對待不同的組織,使這些組織形成了反對西方的共同目標。他說對威脅正確的反應應該是倡導法律標准和人權,不應該採取凌駕於法律和人權之上的行動。
米利班德在文章中重申了他在印度孟買講話中表達過的觀點。去年孟買遭受恐怖襲擊後,米利班德去孟買做了講話。
米利班德稱,布希將拉登和其基地組織塑造成全球恐怖組織合成的單一跨國敵人的象徵,而不是對症下葯,採取各個擊破的策略,鏟除滋生恐怖主義活動的不同土壤。
米利班德寫道,根本不存在單一的跨國敵人,不同的恐怖組織有不同的身份。米利班德暗批布希反恐策略,越將不同的恐怖主義組織捆綁起來,將反恐戰定位為單純的正邪之爭,只會越易墮進圈套,讓別有用心的人將這些不同的組織聯系起來。
文章道出反恐不一定要動武開戰,並引述美軍前駐伊拉克最高指揮官彼得雷烏斯的話:聯軍不可能將叛亂和民事沖突趕盡殺絕。米利班德認為要以法治和民主回應恐怖主義,在海內外都應維護人權和公民自由,所以歡迎美國候任總統奧巴馬決定關閉關塔那摩灣監獄。
美國人權組織人權監察14日表示,布希令美國成為最突出的違反人權國家,奧巴馬上任後,必須奪回美國在全球人權領導地位。人權監察發表有關全球人權狀況報告,報告歸咎布希在針對伊斯蘭武裝分子的戰爭中,放棄包括反對虐待等長期堅持的原則,奧巴馬上台後,必須作出改正。
2001年「911」攻擊發生後,美國總統布希首次在2001年9月20日對國會聯席會議的講話中第一次使用了「反恐戰爭」的說法。
蘇格蘭民族黨領袖羅伯森·米利班德將自己同依賴軍事手段解決劃清界限,他說不可能通過殺戮解決反叛問題和國內的沖突。羅伯森指責米利班德虛偽。他說:「米利班德和工黨的上述聲明十分虛偽。他的政府在布希政府侵略伊拉克和其他國家的時候表現得像美國的一條狗。」他說:「試圖改寫歷史是一廂情願,人民不會受誤導。」
(責任編輯:董菁)
3.以色列限制媒體報道加沙引批評
2009年01月16日 16:20:46 來源:新華網
【字型大小 大 中 小】 【留言】 【列印】 【關閉】 【Email推薦: 】
自從在加沙地帶開始軍事行動以來,以色列一直限制外國媒體進入加沙開展報道,同時利用各種方式操控有關加沙的信息。以色列媒體觀察家14日對此提出批評。美國媒體評論說,以色列實際上輸掉了加沙媒體戰。
限制記者入加沙
以色列對外國記者進入加沙的限制始於去年11月。以色列當時關閉加沙邊境口岸,禁止食品、燃料、人道主義援助物資和外國記者進入加沙地帶。以色列在去年12月27日開始空襲加沙地帶之後,大批駐以外國記者希望進入加沙采訪,更有不少增援到以的外國記者希望進入加沙。以方沒有鬆口。
這一情況導致媒體報道嚴重依賴以軍方和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消息。以色列民主保護中心負責人伊扎爾·貝爾說:「媒體無法在加沙地帶查證事實。相反,它們只有依靠以軍的說法,而不是加沙的真實情況。」
以外國記者協會去年12月28日向以最高法院申訴,要求允許外國記者進入加沙地帶報道。以最高法院建議軍方允許少量外國記者進入加沙地帶,播發「通稿」,供各國記者分享。以軍此後允許英國廣播公司(BBC)一個攝制組進入加沙,但審查了攝制組拍攝的畫面。
大隊記者外圍轉
美國《時代》周刊14日報道,自以軍對加沙地帶發動「鑄鉛」行動以來,大量外國記者只能在加沙以外地區「轉悠」。他們進入沖突現場的機會只有在哈馬斯武裝人員向以色列境內發射火箭彈時才會出現,因為以色列允許記者前往以遭受火箭彈襲擊處采訪。
除此之外,新聞媒體能向外界提供的加沙畫面大多發自以色列和加沙邊界附近一處小山丘。一些媒體機構在加沙地帶擁有雇員,但除了中東地區媒體,大部分媒體機構在加沙人手嚴重不足。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資深記者尼克·羅伯遜說:「現在的情況讓人很有挫折感,你進不去、看不到、感受不了。你只能看到這些在(加沙)醫院里拍的照片,但它們的背後有什麼故事呢?」
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加沙分部負責人約翰·金說,由於媒體記者進入加沙地帶受到限制,因此外界很難得知這里究竟發生了什麼。
操控消息媒體戰
《時代》周刊說,以色列政府的信息操控能力在整個中東地區首屈一指。以軍針對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一開始,以色列方面就開始努力將這場沖突描畫為以色列不得不採取的行動,同時強調這是以方為避免平民傷亡採取的行動。
至15日,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已經在加沙地帶造成上千巴勒斯坦人死亡。以方13人死亡,其中4人死於來自加沙地帶的火箭彈襲擊。
以色列官員說,限制媒體記者進入加沙地帶報道是根據以往經驗做出的決定。2006年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黨發生沖突時,媒體全程報道,以色列本國媒體更在揭露以軍高層和政府決策、行動失誤上發揮了關鍵作用。這些報道最終迫使以方開展相關調查,以平息民憤。
以色列政府發言人丹尼爾·西曼說,以黎沖突「曝光過度,影響了我們達成戰略目標的能力,這是我們學到的教訓之一」。
黎以沖突中,共有1200多名黎巴嫩人死亡,超過160名以色列人喪生。
對以色列限制加沙報道確保「達成戰略目標」的做法,美國媒體提出質疑。《時代》周刊評論,正是由於以巴雙方力量太過懸殊,造成大量平民傷亡的以色列實際上輸掉了這場媒體戰。(王豐豐)
4.中國人保召開2009年工作會議暨紀檢監察工作會議
繼續推進中國人保又好又快發展
2009年01月16日15:32 來源:人民網
【字型大小 大 中 小】 列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人民網經濟頻道訊:1月8日至9日,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在京召開2009年工作會議暨紀檢監察工作會議。會議的主要內容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保險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08年工作,明確2009年任務,部署系統的紀檢監察工作。集團公司及子公司領導班子成員、高級專家、部門負責人,省級機構主要負責人等參加會議。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蒞臨指導並作重要講話。
周延禮指出,中國人保近兩年來發生了很大變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系統上下團結一心,努力拚搏,精神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制定實施了新的發展戰略,經營管理得到顯著加強,業務發展取得新的突破,發展格局實現了重要轉變;合規經營和風險防範工作得到加強;公司上下講政治講大局,能夠做到想全局干本行,干好本行服務全局;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成效明顯。
周延禮強調,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把握當前保險業發展面臨的形勢。2009年是保險業面臨挑戰的一年,要重點關注保險公司償付能力不足、保險資金運用等潛在風險;2009年也是保險業發展面臨機遇的一年,我國經濟發展基本面沒有改變,要抓住有利時機轉變增長方式,研究如何更好的服務社會;要正確把握保險業處在新階段的發展特徵和客觀規律,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不動搖,堅持轉變發展方式不動搖,堅持發揮保險業的風險管理和保障功能不動搖,堅持保護消費者利益不動搖,堅持建立現代保險企業制度不動搖。關於今後一個時期的工作,周延禮要求,要認真貫徹落實全國保險工作會議精神,扎實推進中國人保又快又好發展。要深化改革、優化結構,推進體制機制轉變;要強化風險管理,加強基礎建設,切實加強制度執行力;要著力服務經濟社會全局,保護消費者利益,大力發展農村保險事業,加強誠信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要加強黨建和人才隊伍建設,不斷提高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集團公司黨委書記、總裁吳焰在講話中指出,2008年是中國人保改革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中國人保堅持發展不動搖,集團實力邁上了新台階;及時調整經營策略,加強風險防範,強化精細化管理,有效地提升了可持續發展能力;內部整合和外部擴張取得新的突破,形成了面向未來的發展格局;承載起了更多的社會責任,展現出公司良好的精神風貌和優秀的企業公民形象。
吳焰強調,2009年工作要以黨中央、國務院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落實全國保險工作會議精神,圍繞「促發展、保效益、防風險」堅持改革重組整合創新,繼續解放思想,堅定發展信心,轉變發展方式,夯實發展基礎,提高發展效益,加強風險防範,不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充分激發內在潛力與活力,又好又快地推進中國人保新的創業和跨越式發展。要堅持又好又快發展不動搖,著力在促發展上多下功夫;要完善經營模式和考核機制,調整業務結構,加強投資能力建設,把保效益工作落到實處;要著力管控,強化執行,努力使防風險取得實效;要堅持深化改革,推進整體改制,加大內部整合協作力度;要加強黨的建設,著力提高科學發展的保障能力和水平。
吳焰要求,全系統幹部員工要堅定信心,凝聚力量,繼續深入推進中國人保新的發展戰略,確保健康快速發展。一是要全面分析內外形勢,充分認識發展契機。十七屆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保險工作會議精神的貫徹落實,都為中國人保拓寬服務領域、實現新的目標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對公司業務發展、效益提升十分有利。二是要充分發揮業已形成的優勢。近兩年來,中國人保保費收入平均增速達41%,處於行業前列,集團資產規模增長近兩倍;集團公司的管理服務職能逐步強化,保險金融集團的架構成功搭建;以人為本、和諧奮進的企業文化理念深入人心。這些都為更加深入地推進新的發展戰略,鞏固發展業已形成的良好局面,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大型保險金融集團奠定堅實的基礎。三是要秉承重塑人保形象、再創人保輝煌的共同信念和責任,堅定發展信心。「歷史蘊含價值,光榮成就未來」。經過六十年的發展,中國人保站在一個新的發展起點上。中國人保要深刻認識到肩上擔負的沉重而光榮的歷史責任,秉承人保的優良傳統,以司史為鑒,以榮譽明志,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堅定信心,推動中國人保又好又快發展,以優異的成績向共和國六十華誕獻禮,向中國人保建司六十周年獻禮。
會議總結部署了紀檢監察工作。會議指出,過去一年,集團各級紀委監察部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保監會紀檢監察工作會議精神,堅決落實集團公司黨委要求,堅持教育、制度、監督並重,以開展領導班子科學發展能力監督、促進依法合規經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為重點,全面履行紀檢監察監督職能,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今後一個時期的紀檢監察工作面臨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進一步提高工作水平和能力;落實國有企業反腐倡廉建設部署,必須進一步加強源頭治本工作;適應監管機關強化監管的新環境,必須更加主動地做好內控合規工作;順應集團綜合經營的新趨勢,必須把風險防範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為此,2009年中國人保紀檢監察的工作重點是:開展科學發展觀學習實踐活動整改措施的監督檢查,鞏固學習實踐活動成果;抓好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貫徹落實,為公司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加強巡視檢查,促進領導班子提高領導科學發展能力;抓實反腐倡廉和內控合規教育,為公司發展營造良好氛圍;針對各業務板塊的內控缺口,加強分類監督和指導;開展風險導向審計,加強經營風險防範;開展效能監察,解決制度建設和執行中的突出問題;保持信訪舉報處理和案件查處力度,強化懲戒和治本功能;加強紀檢監察審計資源整合和隊伍培訓,提高工作質量;大力開展理論研討, 研究把握紀檢監察審計工作規律。
會議還部署了交叉銷售工作,並舉行了黨風廉政建設責任狀簽署儀式。
(責任編輯:劉陽)
5.中國美國商會提出中美經貿「三個一萬億」目標
2009年01月16日19:43 來源:新華網
【字型大小 大 中 小】 列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新華網北京1月16日電(記者孫奕)記者16日從中國美國商會獲悉,中國美國商會將致力推動中美經貿往來到2039年實現「三個一萬億」目標。
中國美國商會主席華金聲表示,中國美國商會今年為中美經貿關系在今後30年的發展定下了「三個一萬億」目標,即:到2039年能實現美國對中國年度出口額超過1萬億美元;美國公司在華年度銷售額超過一萬億美元;中國公司在美國年度投資額超過1萬億美元。
中國美國商會已就此目標與美國政府方面進行了溝通。「美國政府對此表示歡迎。」華金聲說。
他還表示,中國美國商會將就實現目標進行持續努力。
2008年,中美雙邊貿易總值為3337.4億美元。
中國美國商會是一家促進中美兩國經濟、貿易、商務與投資的非贏利組織,商會會員約2700人。
(責任編輯:閆璐
5.2008年度中國主流媒體十大流行語發布
2009年01月16日19:42 來源:新華網
【字型大小 大 中 小】 列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新華網北京1月16日電(記者 李江濤)2008年度中國主流媒體十大流行語16日在北京發布,這些流行語反映並概括了2008年中國國內政策舉措、社會重大事件、百姓關注焦點以及國際風雲變幻。「北京奧運」名列綜合類十大流行語之首。
2008年度中國主流媒體十大流行語由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北京語言大學、中國傳媒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合會、中國中文信息學會聯合發布。
其中,綜合類十大流行語是:北京奧運、金融危機、志願者、汶川大地震、神七、改革開放30周年、三聚氰胺、降息、擴大內需、糧食安全。
社會生活類十大流行語是:山寨、結石寶寶、問題奶粉、手足口病、畢業生就業、民工返鄉、「設計之都」、「黑屏」、人肉搜索、「限塑令」。
民生專題十大流行語是:保障性住房、家電下鄉、手機漫遊費、小黃金周、最低生活保障、限價房、京津城際鐵路、取消公路養路費、乳品質量安全、「農轉居」。
金融專題十大流行語是:救市、裁員、雷曼兄弟、金融海嘯、麥道夫、「兩房」、注資、信貸危機、股市下跌、金融創新。
北京奧運專題十大流行語是:奧運開幕式、聖火傳遞、鳥巢、水立方、菲爾普斯、博爾特、奧運安保、北京歡迎你、劉翔退賽、祥雲小屋。
汶川地震專題十大流行語是:愛心、堰塞湖、重建家園、對口支援、「5·12」、心理援助、過渡安置房、全國哀悼日、救災英雄、特殊黨費。
海峽兩岸專題十大流行語是:海基會與海協會、周末包機、「三通」、赴台游、「團團」「圓圓」、陳江會、「立委」選舉、兩會復談、洗錢案、陳水扁羈押案。
改革開放30周年專題十大流行語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鄧小平、十一屆三中全會、經濟特區、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一國兩制、經濟體制改革、發展是硬道理、西部大開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社會問題專題十大流行語是:三鹿、達賴喇嘛、周正龍案、「3·14」打砸搶燒事件、潰壩事故、刺五加註射液、艷照門、「封口費」、「范跑跑」、「猥褻」門。
據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這些流行語的提取語料來源於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的動態流通語料庫2008年語料,內容包括平面媒體分中心15家主流報紙語料庫,有聲媒體分中心7家主流廣播電台和8家主流電視台的有聲語料庫和2個門戶網站,共計12億多字、137萬多個文本。
(責任編輯:閆璐)
6.美國客機上演「哈德遜河上的奇跡」 機長被盛贊2009年01月16日 08: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字體:↑大 ↓小】
美國全美航空公司(US Airways)的一架客機於紐約當地時間十五日下午墜入了曼哈頓附近的哈德遜河,事故發生後多艘船隻在出事水域附近展開營救工作。機上乘客從飛機上被救出,並送上了救生艇。這架航班號為一五四九的客機當天下午三點二十六分從紐約拉瓜迪亞機場起飛,目的地為北卡州的夏洛夏洛特市。 中新社發 魏晞 攝
版權聲明:凡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更多圖片】 中新社紐約一月十五日電(記者 李靜)美國全美航空公司一架客機十五日下午因故障迫降墜入紐約曼哈頓附近的哈德遜河。美國紐約州州長帕特森和紐約市市長彭博當日傍晚在事故現場附近對記者表示,該起事故造成七十八人受傷,目前尚無重傷情況報告。
全美航空公司的這架出事客機載有一百五十五人,其中包括兩名機師和三名乘務人員。機上所有人員在飛機沉入河中之前被救援人員拉出機艙。
帕特森稱,這場可能成為「悲劇」的事故最終演變成了「哈德遜河上的奇跡」。彭博則一再稱贊機長技術精湛。
彭博表示,目前沒有跡象顯示該起事故與恐怖主義相關。美國國家交通安全委員會將對事故原因展開調查。有報道稱,出事客機可能因撞上飛鳥、引擎失靈而被迫墜河。
據美國一飛鳥撞機事故調查組織統計,自一九七五年以來,美國有五架大型客機因撞上飛鳥失事。
截至記者發稿時,墜河的客機已被救援船隻拖到哈德遜河河岸。(完)
【編輯:宋方燦】
❸ 企業如何發揮新聞營銷價值
企業如何發揮新聞營銷價值?【發軟文用TM媒介】
一、品質為王,內容是第一因素
做新聞營銷實行,內容是標准,是營銷推廣實行的根基,倘若一開始的內容就不合格,營銷推廣實行都是事後睏乏。TM媒介認為新聞稿的內容是對企業商品或品牌開展詳細介紹,但更關鍵的是要讓拉進企業商品也許品牌與用戶的間距,讓用戶在耳濡目染中對企業商品也許品牌產生好感度。
二、挑選適合的新聞發布平台公布,因為大部分主流媒體全是不接納本人文章投稿的,因此人們想在上邊發新聞就能夠根據新聞發布平台開展代理商公布。
TM媒介認為做好新聞營銷實行能給企業產生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可是要想價值繼續,還得堅持不懈,借勢營銷熱點做新聞傳播是純天然的「病毒營銷」方式,當新聞熱點出去之後,會有一邊倒的狀況,無論事件的具體情況是啥,許多人會以偏概全,欠缺客觀的思索和分辨,盲目從眾。因而,人們在做互聯網新聞營銷時,對新聞熱點要從各個方面、多方位開展思索,那樣才不容易讓自身的分辨出現誤差。
❹ 如何更好利用公司內部資源實現新聞價值突破
新聞,你是新聞行業的么?》
❺ 什麼是新聞的市場價值
一般說來,構成新聞價值的要素包括:新鮮性、重要性、接近性、顯著性和趣味性。各要素之間的關系並不是並列均等的。真實是第一位的,是新聞的生命,它包含在各個要素之中,有的新聞新鮮性強,有的新聞接近性強,還有的趣味性強。當各要素都很豐富都很強時,這個新聞的新聞價值就越大。無論哪個要素或強或弱,真實性和新鮮性是必須具備的。
❻ 新聞價值、宣傳價值和報道價值的關系
新聞作為一種特殊的人類信息活動,是人們主動地對事實進行的非盈利再現和傳播,是人類社會特有信息傳播活動,具有很強的社會性,所以不能從新聞的形式來簡單地看待新聞的價值。
如果從整個社會環境中加以考察和鑒別,就會看到,新聞價值應該是指新聞中所蘊含的社會價值,其核心是在新聞中所包含的社會性。所謂社會性,就是事物與公眾利益相關聯的屬性,一般來說,與公眾利益關聯程度越密切,事物所含的社會性越大,反之越小。所以,新聞價值的實質就是與公眾利益相關聯的屬性及程度。與此相對,傳播中的新聞能夠直接滿足受眾心理的特性,則可以認為是新聞的使用價值,這種使用當然也包括媒體用之來獲取傳播利益。
一個客觀存在或發生的事實,能否被人們再現和傳播,應該取決於兩點:一是它在多大程度上及以怎樣的方式與公眾的利益相關聯,二是它能否滿足人們的感官需要。這里所說的公眾利益既包括經濟利益,也包括安全、公正、道德、榮譽、審美等社會價值利益,而心理感官需求則是人們對事物的好奇、趣味等的心理滿足。
一塊冰會隨著氣溫的升高而融化,這只是一個自然現象,也是一個微小的事實,不會受到人們的關注,更不會被傳播成為新聞。但是,當北極的冰開始大面積消融時,就會引起人們的關注,因為大量的冰川融水會逐漸抬升全球的海平面,會對全球的氣候產生難以預料的影響,進而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在這種情況下,冰的融化就不再是一個自然現象,而與人類有了利益上的關聯,具有了它的社會意義,與之相關的信息傳播也就隨之成為人們關注的重要新聞。
同樣,物價、市場等方面的信息關繫到人們的切身生活利益,恐怖襲擊和戰爭方面的信息關繫到人們的安全狀況,司法方面的信息關繫到社會公正能否實現和公民權利能否保障,等等,這些信息在傳播過程中因此而成為人們關心關注的新聞。而人們之所以對深海生物、登陸火星的新聞感興趣,則在於它們展現了人類認知領域的擴大,體現了人類智慧的價值和尊嚴,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這是一種更高層次的人類利益需求。
所以,新聞中的社會性是新聞價值的決定因素,有了這種社會性,新聞就有價值,沒有社會性,就沒有價值,有多少社會性,就有多少新聞價值。我們甚至可以說,人們樂於傳播的,並不是新聞本身,而是這些新聞事實中所蘊含的社會價值。就這一點來說,極端的例子或許更能說明問題,一些假新聞之所以能被廣泛傳播,就是因為其中包含著合理的社會價值成分。
但在另一方面,新聞的「價值」和「使用價值」並不等齊。具有良好的社會價值也並不意味著就必然具有良好的傳播效率和傳播效果。新聞傳播能否取得預期的傳播效果,不僅要看它如何或在多大程度與公眾的利益相關聯,即具備怎樣的社會價值,還要看它能否引起人們的關注,能否契合受眾的傳播心理需求,或者說,是否易於受眾接受。而這兩種屬性又往往不是平衡的,甚至有著極大的反差。上世紀90年代,美國學者在對某地區的電視節目往往有著較高的收視率,而一些相對嚴肅的時政類節目的收視率卻遠遠低於製作者的預期(這種現象對我們來說似乎也並不陌生)。其實,從傳播的基本規律來看,這種現象也並不奇怪。任何形式的傳播都是一個從編碼再到解碼的過程,編碼的成本越高,難度越大,能夠准確解碼的受眾越少,傳播的效果就會降低,反之,編碼的成本低,難度小,受眾解碼的准確率高,傳播效果自然會提高。
對於社會生活中的種種活動、事件、現象,有的事關社會公義,「值得傳播」,有的趣味盎然,鮮活新奇,「易於傳播」。這一對屬性中,既有趨同的一面,也有相背離的一面,例如,當新聞的價值趨向於「真」,而新聞的使用價值趨向於「假」時,或者當新聞的價值趨向於「假」,而新聞的使用價值趨向於「真」時,受眾要麼會因為新聞形式的枯燥而反映冷淡,要麼會覺得新聞內容的無聊而感到厭倦,只有當新聞的價值和使用價值同時趨向於「真」時,即當新聞既「值得傳播」又「易於傳播」,新聞的價值與使用價值達到良性統一時,受眾才真正「喜聞樂見」、「心悅誠服」,在一系列新聞選擇中,媒體及其從業者的全部技巧和責任就在於遵循此道,盡力使新聞的價值和使用價值取得最大化的趨同。
事實,是新聞的生命之源,社會價值則是新聞生命力的決定因素,在新聞實踐中,傳播媒體代理著大眾的話語權,追求社會價值也被認為是媒體與生俱來的屬性,同樣,准確把握新聞的使用價值,也是媒體尊重受眾的必然選擇,正確地區分和看待新聞的兩種價值,既是新聞選擇的依據,也是新聞傳播者社會責任的體現.
現代意義上的報紙產生於工業革命後資本主義經濟飛速發展之時,它以19世紀「大眾化」報紙的出現為起點。和以前的報紙不同,它們不再接受任何黨派資助而實行企業化經營,以降低售價、刊登廣告、擴大發行作為生存之道,由此而成為自負盈虧的獨立的經濟實體。世紀之交(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競爭日趨激烈,買方市場逐漸形成。為了在競爭中勝出,商家採取各種手段推介產品、擴大銷量,在此過程中,作為大眾信息載體的報紙愈發受到他們的青睞。於是,發行量大的報紙就獲得了大量的廣告,而廣告又刺激報紙降低售價、擴大發行,贏得更多的讀者,這樣又能吸引到更多的廣告。其結果是數額巨大的廣告費源源而來,成為報紙的一項主要收入。20世紀以後,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以及生產、資本集中過程的加劇,報紙上的廣告越來越多,廣告收入在報社總收入中所佔的比重也越來越大。以美國著名報紙《紐約時報》為例。該報大量刊登廣告,大小廣告共占報紙總篇幅的三分之二;在其總收入中,30%來自報紙發行,70%來自廣告。廣告「養活」了報紙,成為它的經濟命脈;同時,通過刊登廣告,推銷產品,報紙反過來又成為經濟發展的一種推動力量,它啟動消費,平衡供需,促進市場繁榮,從而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❼ 公司擴大企業的新聞稿怎麼寫
一般就新聞稿寫作的技巧來說,消息貴在短而精,不需要過多的形容與修飾,將事實講清楚是寫消息最重要的任務;專題的中心或主題一定要鮮明、突出,層次或要點要分明,立場要中立,角度要多面,引發思考,開放性結論。
總體來說,企業新聞承擔著對外對內進行新聞宣傳的任務,對外,由於行業的服務對象是面向整個社會,行業特點決定了他需要依託大眾媒體的宣傳、爭取社會的理解和支持。對內面向幹部職工宣傳教育,增強企業的活力和幹部職工凝聚力。把握企業和大眾的新聞宣傳尺度是企業新聞工作者的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可以這樣說,企業的新聞宣傳是企業勾通社會,團結職工,建立良好的公共關系的重要手段。客觀來說,企業新聞和大眾新聞是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但實質上,企業畢竟是以贏利為最終目的的市場主體,企業在新聞價值的取向上有自己視角和觀點,具有主動維護企業利益的功利性。
1、企業新聞其注重點在「宣傳」,而不在時效性。企業新聞宣傳雖然也報道一些時效性強的新聞,但其注重點在「宣傳」。宣傳企業管理層的戰略、決策,宣傳企業涌現出的模範人物、典型事例,弘揚企業文化,刊登領導講話等等,對新聞的時效性、新聞性不是特別關注,比較注重宣傳效果的大小。
2、企業新聞宣傳以企業利益的最大化為價值取向。企業新聞對內重在宣傳教育,統一幹部職工思想,新聞是「多報喜少報憂」,對外竭力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以擴大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為目標。宣傳上更是「只報喜不報憂」。
3、企業新聞宣傳工作者應當是熟悉企業情況的「專家」。企業新聞宣傳工作人員要了解新聞宣傳的基本規律,要熟悉企業運作流程、發展情況等方方面面情況,只有這樣,才能把企業宣傳與新聞工作有機結合,增強企業新聞宣傳的可信度和傳播效果。
4、企業新聞宣傳獲取信息、線索相對容易。企業新聞的任務就是宣傳企業良好形象,提高企業社會美譽度,再加上企業新聞宣傳往往被列為管理機關的一項職能,因而有時還帶有行政命令的形式。因此,企業新聞宣傳工作人員在采寫新聞時往往能得到被采訪對象的主動積極配合,獲取信息、線索相對容易。
❽ 企業應該怎樣去獲取有價值的網路輿情新聞
很多人都是用瀏覽器去搜索,不過這樣效率很低,而且還有很多重復內容,對於企業老說,建議用款專業的
網路輿情分析
系統就可以了,
慧科訊業
的還不錯,可以了解下!
❾ 我們身邊周圍有價值的新聞
蒙牛純牛奶致癌物超標 蒙牛這樣的大型企業生產不合格的、危害消費者身體健康的產品十分可恥,蒙牛不應該「蒙」消費者。
❿ 今天最有價值的新聞
冬奧會倒計時200天了,北京冬奧會非常值得期待,已經進入了倒計時,非常非常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