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察倫發明什麼

察倫發明什麼

發布時間:2021-07-24 21:53:17

『壹』 蔡倫在什麼時候發明的紙

蔡倫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發明家,造紙術的發明者。在沒有發明紙以前,古代各國人民曾想盡辦法,利用石頭、磚頭、樹葉、樹皮、蠟板、銅、鉛、麻布和獸皮、羊皮等等,文字記錄下來。

在我國商朝時,人們把文字一筆一劃地刻到龜甲和牛、羊、豬等動物的肩胛骨上;隨後,人們又用規格一至的木片(又稱牘)和竹片(又稱簡)來書寫文章;以後,還用以絲織品縑帛為紙來書寫的辦法。東漢時期,隨著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竹簡、縑帛越來越不適應書寫的需要。為了製造一種比較理想的書寫材料,蔡倫在前人利用廢絲綿造紙的基礎上,採用樹皮、麻頭、破布、廢魚網為原料,成功地製造了一種既輕便,又經濟的紙張,總結出一套較為完善的造紙方法,使造紙技術有了悅躍的進步。公元 105 年(元興元年,漢和帝劉肇年間),蔡倫將造成的紙張獻給朝廷,受到皇帝的贊揚。從此,人們都用這種紙,並在全國通稱蔡倫造的紙為「蔡侯紙」。

公元 121 年,東漢朝廷內部爭權奪利的斗爭牽扯到蔡倫,漢安帝劉祜命令他投案。蔡倫恥於受審,即洗浴全身,換上最漂亮的衣服,然後服毒自盡。

公元 8 世紀,我國已經廣泛使用紙,這後的幾個世紀中,我國將紙出口到亞洲各個地方,並嚴保造紙秘密。公元 751 年,唐朝和阿拉伯帝國發生沖突,阿拉伯人俘獲幾個中國造紙工匠。沒過多久,造紙業便在撒馬爾罕和巴格達興起。就這樣,造紙技術便逐漸在阿拉伯世界各地傳開,那裡開始廣泛使用紙張,後又經阿拉伯諸國傳到北美和歐洲。據史書記載,在蔡倫發明造紙術後的 1000 多年,歐洲才建立第一個造紙廠。雖然現代的造紙工業已很發達,但其基本原理仍跟蔡倫造紙的方法相同。造紙原料十分之七八已為木漿所代替,但造高級印刷紙、卷煙紙、宣紙和打字蠟紙等,仍不外蔡倫所用的破布、樹皮、麻頭、廢魚網等原料。

蔡倫對我國乃至人類社會發展所產生的影響都是巨大的,並且這種影響還將持續下去。今天,我們是無法用數量來衡量紙對歷史發展所起的作用,人類對紙的使用將會延續到何年,更是難以預測。因此,蔡倫(還有四大發明的留下姓名的另一位發明者畢升)理應在為中國和人類歷史進程帶來巨大影響的人物名單里占據首席或近乎於首席的位置。

網上絕大部分資料顯示蔡倫是公元 121 漢武帝令其投案。此處顯然有誤。經查證,蔡倫的確在公元 105 年改進造紙術,卒於 公元 121 年,那就顯然不是漢武帝時期,經查歷史年表,應是東漢漢安帝劉祜在位期間。

漢武帝,即劉徹,生於前 156 年,卒於前87年,是西漢第六個皇帝。漢武帝是漢景帝的第十個兒子,7 歲時被立為太子,16 歲登基。漢武帝是中國歷代皇帝中第一個使用年號的皇帝。在位期間,他削弱諸侯的勢力,頒布推恩令,採用董仲舒的建議,廢黜百家,獨尊儒術,為儒學在中國古代的特殊地位鋪平了道路。但是認為他表面利用儒學統一思想,事實上是採用法家思想亦不乏其人,即是所謂的「表儒法里」。當時的汲黯和對司馬遷用宮刑即是其中著名的例子。對外他採取軟硬兼施的手段,對匈奴他一方面派衛青、霍去病徵伐。他消滅了南越政權,使今天的兩廣地區進入中國版圖。同時他派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絲綢之路。為中西文化的交流開創了基礎。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421936.html

『貳』 蔡倫之發明了什麼

在甘肅放馬灘抄出土了西漢襲時期的麻紙,證明西漢已經有紙張了。然而,蔡倫___中國「四大發明」中造紙術的改進者,「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人類有史以來最佳發明家」之一。蔡倫的發明創新不止造紙,他「監作秘劍及諸器械,莫不精工堅密,為後世法」,「有蔡太僕之弩,及龍亭九年之劍,至今擅名天下。」

『叄』 蔡倫發明什麼

東漢和帝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TS'Ai Lun)在總結前人製造絲織晶的經驗的基礎上,在洛回陽發明了答用樹皮、破漁網、破布、麻頭等作原料,製造成了適合書寫的植物纖維紙,才使紙成為普遍使用的書寫材料。 紙是我們可敬的蔡倫發明的,真可謂「紙的父親」。
滿意請採納。

『肆』 蔡倫發明了什麼

蔡倫,中國東漢桂陽(今湖南郴州市)人,字敬仲。大約公元75年(東漢明帝劉庄永平末年)到了洛陽,隨後進宮當了太監。公元79年,和帝劉肇即位,把蔡倫提升為中常侍(宦官中較高的官職),參與國家機密大事,後兼任主管製造御用器物的尚方令,監督製造寶劍和其他器械。

在擔任尚方令期間,蔡倫經過認真總結西漢以來的造紙經驗,進一步改進了造紙技術,於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奏報朝廷,使用和推廣造紙術。因此,後世人都傳蔡倫為我國造紙術的發明人。1957年,考古學者在陝西長安縣灞橋發現了一座古墓,發現了一面銅鏡下放著成疊的紙,共有88張殘片,被命名為「灞橋紙」。這種紙主要是用麻和少量芒麻纖維製成,是已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纖維紙。

1987年底,我國研究造紙史的專家潘吉星先生將西漢幾種紙樣送到日本有關科研機構鑒定,均確定為植物纖維紙,其中「灞橋紙」較為原始。由此得出結論說:中國的造紙術早於蔡倫200年。

蔡倫在擔任尚方令時,主管尚方的各種事宜。這樣蔡倫就有機會經常和手工工人接觸,他們的精湛技術和創造精神對蔡倫有深刻的影響。

蔡倫本人善於賦詩作書,需用大量的紙張。他深知缺紙的苦處和書寫上的困難。他決心克服困難,攻克難關,改進造紙術,提高紙張質量。

蔡倫首先想到,縑帛很輕便,但價值昂貴,必須利用一些價值低廉的原料來造紙。蔡倫在認真總結勞動人民用各種植物造紙的經驗以後,改用了樹皮、麻頭、破布和舊漁網等,代替原用麻布、絲帛、芋麻、線頭等原料,這些原料貨源豐富,到處可以找到,價錢便宜。首先解決了以前原料價格高、原料少的問題。這樣做,不僅大大降低了產品的成本價格,而且為大量進行生產創造了條件。特別是用樹皮做原料,開創了近代木漿紙的先聲,為造紙業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途徑。另一方面,蔡倫在造紙工藝上也有重大突破。據考古情況推測,當時造紙時,先把原料洗滌切斷,浸漬漚制,並加入適量的石灰漿升溫促爛和蒸煮等工序,以後反復大力舂搗,分離出纖維紙漿,再把這些紙漿用細簾子撈取,漏去水分,晾乾,揭下來,壓平砑光。

改進工藝後生產出來的紙張,具有體輕質薄、價格低廉、經久耐用等特點。

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把這批紙獻給朝廷。漢和帝看了這種紙,十分賞識蔡倫的才能,並馬上通令天下採用。從此,造紙術在我國推廣了起來。

新紙受到了人們的廣泛歡迎,並逐步取代了舊的書寫材料。

蔡倫對造紙術的主要貢獻有兩條:一是他使以前比較粗糙的植物纖維紙變成質地優良、堪作書寫用的植物纖維紙;二是他使造紙材料的來源大大地擴大了。他不但用麻、破布、魚網,而且還用樹皮作原料,這大大降低了紙的成本,從而使紙的運用普遍推行開來。晉人傅成在《紙賦》中贊美說:「夫其為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則,體潔性真。含章蘊藻,實好斯文。」說蔡倫的紙實在很美,令人珍愛,又廉價、方便、潔凈,深得人們喜愛,從根本上改變了紙在社會上的地位。

蔡倫的造紙工藝對現代造紙術仍有直接影響的有兩個關鍵步驟:一是在草木灰水中蒸煮,這是現代鹼法化學制漿過程的濫觴;二是紙模的設計,要能使它的孔與紙漿中的纖維尺寸相適合,既能很快地使水漏下,又能使紙漿纖維留在上面,形成均勻的薄層。當時,雖然用的是細密簾子,卻是現代紙模即抄紙器的雛形,而抄紙器是長網造紙機或圓網造紙機的主要部件。可以說,蔡倫的造紙工藝不過是現代造紙工藝的原始形式。

蔡倫的造紙術極大地促進了東漢造紙業的發展,造紙技術也不斷提高。東漢末年,東萊(今山東黃縣)人左伯造出了質量很高的紙,成為歷史上又一著名的造紙能手。他造的紙比「蔡侯紙」更加光潔細膩,成為當時名貴的書寫材料。

在「蔡侯紙」的推動下,東漢人孔丹還發明了著名的「宣紙」,它因盛產於安徽宣城而得名。宣紙又叫「四尺丹」,是為紀念孔丹而得名。它是國畫藝術的重要載體,使我國的國畫藝術興盛兩千年而不衰。19世紀末,宣紙還曾獲得巴拿馬博覽會金質獎章。

蔡倫用自己的非凡才華,為人類文化的傳播和發展做出了偉大的貢獻。但是,東漢時期政治腐敗,到了安帝時,宦官和外戚輪流執政,統治階級內部矛盾重重,互相傾軋。安帝元初三年(公元114),竇太後因蔡倫長期保衛宮廷有功,封他為「龍亭侯」,封地在今陝西省洋縣,故後人又稱蔡倫造紙為「蔡侯紙」。

安帝讓蔡倫主持校正經傳文字。公元121年,有人向漢安帝告發,蔡倫從前奉竇太後的命令,曾參與謀殺漢安帝祖母的事件。蔡倫獲悉後,不願意受此侮辱,服毒自盡了,草草終結了一生。

為了紀念蔡倫的萬世功德,人們為他造廟塑像。在蔡倫的故鄉桂陽(今湖南郴州),元朝曾重修蔡倫廟。在他的墓地陝西洋縣龍亭輔,也有祠廟,每年有地方政府代表致祭。過去國內和日本的造紙工人都奉他為祖師。蔡倫的偉大功績,將永遠受到人類的尊敬和紀念。

自公元3世紀至4世紀,紙張基本上取代了簡、帛,成了我國惟一的書寫材料,促進了我國科學文化的傳播和發展。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我國在各個時代都生產出有代表當時工藝水平的紙。晉朝時的「側理紙」;南北朝的「凝光紙」;唐宋時期四川的「十色箋」和「薛濤箋」;北宋時期的「澄心堂紙」;南宋時期的「金粟山藏輕紙」;明清時期的「宣紙」等等。其中「左伯紙」質地勻凈細密,色澤鮮明而很受人們的歡迎;「澄心堂紙」色彩種類很多,紙面砑磨光滑,以半透明而平滑的紙面上隱現出鳥獸花木形象(水紋紙)而聞名;「宣紙」以潔白光潤,堅韌細密,長不變色等優點名馳中外,享有「紙壽千年」的盛譽。

造紙術由中國首先傳到了朝鮮和越南,大約在隋朝末年(公元610年),由朝鮮又傳到日本。往西又傳到撒馬爾罕,以至巴格達、大馬士革、埃及與摩洛哥。到了公元1150年在阿拉伯人統治下的西班牙開始造紙,這是歐洲第一個造紙工場。

1212年羅馬教廷征服了伊斯蘭教統治下的西班牙之後,造紙業才在歐洲迅速發展起來,這比蔡倫發明造紙術的年代整整晚了1000多年。直到18世紀末,西洋紙仍然幾乎全用手工製造。

現代的造紙業雖均已改用機器打漿和抄紙,但它的基本原理,還是與中國舊造紙方法相同。造紙原料的十分之七八已為木漿所代替,但造高級印刷紙、卷煙紙、宣紙和打字蠟紙等仍使用蔡倫所用過的破布、魚網、麻頭和樹皮等原料。

英國著名科學家弗蘭西斯·培根評價「四大發明」時說:「它們改變了世界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狀態,又從而產生了無數的變化;看來沒有一個帝國,沒有一個宗教,沒有一個顯赫人物,對人類事業曾經比這些機械的發現施展過更大的威力和影響」。

『伍』 蔡倫是在什麼是在什麼地方發明的

說起蔡倫,我們歷史書上的書法是蔡倫發明了紙。其實紙在大約六千年前都出現了,最早發明紙的人是埃及人,不是蔡倫。中國人在很久之前也發明了紙,而蔡倫只是對紙進行了改進。讓紙成為真正可以用來書寫的材料。這個發明可以說對整個世界的文明進程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麥克·哈特的《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倫排在第七位 [7]。美國《時代》周刊公布的「有史以來的最佳發明家」中蔡倫上榜。但是蔡倫發明紙的原因確實我們書上沒有說的,原因確實讓人不齒。
蔡倫出生在東漢時期,家中是打鐵的。據說是18歲之後開始進入宮中的,當時是東漢的漢明帝。蔡倫憑借著自己的努力,開始是在皇宮旁舍嬪妃所居的掖庭當差,幾年後提升為出入皇宮、傳遞詔令的小黃門宦官。最後可是一路做到了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不過蔡倫改進紙是在掌管尚方的時候,這是一個主管皇宮製造業的機構。皇帝用的好多東西都是這個地方造出來的。可見油水還是很大的。蔡倫在監管人們製造皇宮使用東西的時候,對當時的造紙術進行改造。他挑選出樹皮、破麻布、舊漁網等材料最紅製造出耐用的紙張。這個歷史書上都寫了,但是他改造紙的最終原因是什麼沒有寫清楚。
其實蔡倫是在當時竇皇後身邊做事,也就是後來的竇太後,當時派她把宋貴人給殺死,因為宋貴人有兒子,竇皇後怕自己兒子太子的位子保不住。可以說蔡倫為了這件事真的是盡心盡力,什麼見不得人的手段都用過了。最後宋貴人是死了,而當時蔡倫為了更好的巴結竇皇後,在監管尚方的時候就叫人改進了造紙術。之後可以說一步登天了。皇帝發現後覺得非常好,又是封爵又是陞官的。不過沒多久皇帝死了,宋貴人的兒子當上了皇帝。這時候蔡倫可以說好日子徹底到頭了。皇帝肯定會報仇了。我們書上寫的是為了不受侮辱自殺了,但是確實是因果報應,沒有寫為什麼怕受辱。文字來源於網路,希望能幫到你

『陸』 四大發明蔡倫發明了什麼

大約在一千九百年前的東漢時代,有個叫蔡倫的人』吸收了人們長期積累的經驗,做成了紙。

『柒』 蔡倫發明了什麼和他是那個朝代的

公元105年蔡倫第一個發明了紙,後由於戰爭、經貿慢慢傳入日本、朝鮮半島、南亞東南亞、西亞、乃至歐洲。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是誰發明的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是東漢宦官蔡倫發明的。主要依據是《後漢書·蔡倫傳》的記載。書上說:「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即按書寫需要裁好的絲織品)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發明、創造)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因此,後來的一些中、外著作,都據以尊東漢時代的蔡倫是紙的發明者,把他向漢和帝劉肇獻紙的公元105年,作為紙的誕生年份。 但自從1933年,已故考古學家黃文弼在新疆羅布淖爾地區發現了一片西漢中葉古紙後,對造紙術的發明問題產生了不同的看法。

『捌』 蔡倫的發明有哪些

蔡倫,中國東漢桂陽(今湖南郴州市)人,字敬仲。大約公元75年(東漢明帝劉庄專永平末年)到了洛陽,隨屬後進宮當了太監。公元79年,和帝劉肇即位,把蔡倫提升為中常侍(宦官中較高的官職),參與國家機密大事,後兼任主管製造御用器物的尚方令,監督製造寶劍和其他器械。在擔任尚方令期間,蔡倫經過認真總結西漢以來的造紙經驗,進一步改進了造紙技術,於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奏報朝廷,使用和推廣造紙術。因此,後世人都傳蔡倫為我國造紙術的發明人。1957年,考古學者在陝西長安縣灞橋發現了一座古墓,發現了一面銅鏡下放著成疊的紙,共有88張殘片,被命名為「灞橋紙」。這種紙主要是用麻和少量芒麻纖維製成,是已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纖維紙。

『玖』 蔡倫發明了什麼

蔡倫改進的造紙。

蔡倫改進的造紙術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對人類文化的內傳播容和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千百年來備受人們的尊崇。

被紙工奉為造紙鼻祖、「紙神」。麥克·哈特的《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倫排在第七位。美國《時代》周刊公布的「有史以來的最佳發明家」中蔡倫上榜。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特別展示了蔡倫改進的造紙術。

(9)察倫發明什麼擴展閱讀

倉頡造字,蔡倫造紙,一北一南,宛如遙相呼應的雙子星,記錄、承載著綿延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倉頡造字雖不可追,但在蔡倫故里,湖南省衡陽市耒陽市,「蔡侯紙」的傳奇,正繼續書寫。

沿耒水回溯,行至上游處,河流從蔡倫竹海懷抱中緩緩流出。蔡倫雕塑默然挺立,酈道元《水經注》卷軸舒展,徐霞客游記娓娓講述。作為蔡倫傳授造紙術的根基,蔡倫竹海引得名人紛至沓來,成為一道承載千年歷史的風景線。

『拾』 蔡倫發明]什麼

改進了造紙術

閱讀全文

與察倫發明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