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有人說文化創新是文化創造者的事

有人說文化創新是文化創造者的事

發布時間:2021-07-24 21:37:12

A. 有人說,文化創新來自創造者的靈感,主要靠文化創造者的聰明才智,對此你怎麼看,請說明理由

這一觀點是片面的。
(1)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離開了社會實踐,文化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人們就不可能從事任何有價值的文化創造,文化創作者的靈感就會枯竭。

(2)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也是文化創新的主體。當然文藝工作者要運用聰明才智對人民群眾分散、零碎的經驗進行概括總結,進行再創造,但是這並不能掩蓋文化創作的主體是人民群眾的事實。所以,文化工作者只有從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和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營養,才能創作出反映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作品,創作出無愧於時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B. 有人說,文化創新來自創作者的靈感,主要靠文化創作者的聰明才智。對么

不對,其根本要從其源泉談起,
文化創新的源泉:實踐,作為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是一種有目的、有意識的社會性活動,人類在改造自然和社會的實踐中,創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
文化自身的繼承與發展,是一個新陳代謝,不斷創新的過程。一方面,社會實踐不斷出現新情況,提出新問題,需要文化不斷創新,以適應新情況,回答新問題;另一方面,社會實踐的發展,為文化創新提供了更為豐富的資源,准備了更加充足的條件。所以,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動力和基礎。

C. 如何理解「文化發展的實質就在於文化創新」

文化的實質就在於創新,它是文化的生命之源,是先進文化的特質,是增強綜合國力的要求。是實現文化與時俱進,增強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根本途徑,是提高人的素質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文化創新貫穿於人類社會發展的始終,從中國近代革命到現代和平,每一次重大勝利與歷史轉折無不體現著文化創新這個主題。
一百年來革命的勝利,六十多年共和國的光輝歷程,三十多載改革的巨大成就,在這些工程中無不蘊含著創新這個重要元素,建立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開辟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是一種創新。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又是一次創新;改革開放就更是一種創新。當今世界正是需要這種創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工程就是一個創新的工程,科學發展觀正是這樣一個創新理論體系,是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揚。
歷史實踐證明:只有創新,才能發展,只有不斷進行文化創新,才能使我們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
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指出:當今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當代中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我們應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不僅黨和政府在強調文化創新的重大意義,我們的校園也在努力貫徹這一方針。
校園文化是構建大學精神的靈魂,我校在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工程中,注重創新形式和載體:1:主題鮮明的輿論宣傳,加強網路管理,在第一時間了解和掌握學生動態,校園網主頁和《宣傳在線》、《學生在線》、《琅琊青年》等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及時更新內容,在學生中有著較強的影響力,2:精彩紛呈的文體活動,元旦文藝匯演,迎新生,運動會,座談會成為師生積極參與的傳統文化,3:蓬勃健康發展的學生社團,今天我也是藉助這樣一個平台來展示我的才能,放飛青春夢想,4:重大活動展示風采,農歌會,大學生走進共建部隊開展「軍營一日」活動,充分豐富了我們的業餘生活。通過這些潛移默化的文化熏陶,教育人、培養人、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形成陶冶學生,凝聚教工、示範社會的優良教風、學風和校風。
最後,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積極融入我們的班級、校園,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在實踐中樹立創新意識,學會發現新問題,尋找新思路,確定新理念,開拓新境界,這樣才能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真正做到文化創新!

D. 政治課上,老師提問:文化創新來自作者的靈感,主要看文化創造者的聰明才智。對此你怎麼看 我想問阿基

老師是想通過舉例說明文化創新的來源是社會實踐,不是來源於文化創造者的靈感。但老師所回舉的例子答不太恰當。因為: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一切物質性活動。洗澡屬於自我服務的衛生清理活動,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實踐活動,當然打比方還可以說得過去。但蘋果砸在牛頓頭上絕對是偶然現象,不能說是實踐活動。由此可見,老師講課表述舉例一定要嚴謹、准確!

E. 有人認為文化創新來自創作者的靈感和聰明才智,你如何看這種觀點

聰明才智或許是天生的,但是靈感確不是這樣,要想做一個好的文化創作者,你必須要細心地觀察,很多偉人都是細心觀察才成功的!可我覺得說文化創新來自創作者的靈感,主要靠文化創作者的聰明才智的話,不太准確吧。?

F. 為什麼說人是文化的創造者,享有者,傳承者

這個問句側重「人」還是「文化」還是「創造者,享有者,傳承者」呢?不同的側重點辯論角度不同的。

G. 辨析:有人說,文化創新來自創作者的靈感,主要靠文化創新創作者的聰明才智。對此你怎麼看請說說理由

H. 高中政治辨析題:文化創新來自創造者的聰明才智

文化創新的基本途徑;一方面,針對傳統文化,要「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另一方面,針對不同民族文化之間,要相互交流、借鑒與融合,從而清晰地告訴我們文化自身發展的一般過程。
培養青年學生熱愛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不僅要反對「守舊主義」,而且反對「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
例如:在2004年9月雅典殘疾人奧運會的閉幕式上,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演員21人表演的舞蹈《千手觀音》(4分8秒)以其優美的韻律與造型,征服了海內外觀眾。
對我國傳統古典文化的優秀藝術技能進行大膽創新,用現代舞的技法加以表現;音樂上獨幟一樹,同時用現代交響樂的手法,把我國古典音樂與舞蹈的豐富內涵表現的栩栩如生。
《梁祝》突出音樂個性,使中國傳統人物形象更加豐滿,充分展現出西洋樂曲的豐富表現力。2:中國民族戲曲曲調運用西洋交響樂曲的演奏形式,把《梁祝》主題旋律加以創新,充分展示中華民族文化加以繼承和發展,成為通過文化交融實現文化創新的藝術典範。
我們認識到文化創新需要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鑒與融合。實現文化創新,需要博採眾長,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文化創新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社會實踐不斷提出新情況、新問題,需要文化不斷創新,以適應新情況,回答新問題。創新不能離開傳統,空談文化創新;另一方面體現時精神是文化創新的重要追求。
比如,我國唐朝時,日本派了大批留學生來到中國學習,長安街頭常常可以見到日本留學生的身影.這些人學成以後回到日本,把大唐文化帶到日本.日本的「茶」道,起源於中國,日本的「和服」起源於唐裝.特別是日本文字,使用中國漢字或漢字偏旁部首作為片假名,記錄日本語言.在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又向西歐國家學習,引進外國文化,使日本經濟日益強盛.但這里,日本對外國文化不是全盤吸收,是取長補短,把外國文化融匯到自己的文化中.

I. 為什麼說人是文化的創造者,享有者,傳承者

因為其它生命沒有這些概念

閱讀全文

與有人說文化創新是文化創造者的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