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日本的幾大發明
怎麼會只有游戲機呢。
日本人發明了味精。1909年被日本味之素(味の素)公司所發現並申請專利。
·日本人發明了雷達的原理應用----八木天線
·日本科學家在微生物的發現上有突破性的發展,發現了毒蛇毒液的原理,以後救活了世界上的無數人
·日本人在二戰後發明了發光二極體,現在世界上每個管子都有一點點日本的專利費
·日本的湯川秀樹在核物理方面的研究在二戰剛結束的幾年就獲得了諾貝爾獎
·日本現代術語極大影響了現代漢語。比如科學,人權,革命,社會主義、自由主義、治外法權、土木工程、工藝美術、攻守同盟、防空演習、唯物史觀、動脈硬化、神經衰弱、財團法人、最後通牒、支配、多元化、方程式、日本式、胃炎、生產力、原動力、想像力、勞動力、記憶力,可能性、必然性、偶然性、宏觀、微觀,直線、曲線、拋物線、警戒線,效率,資產階級、中產階級、無產階級,競爭,獨立,演說,幹部,指導,市場,經濟,等等。
日本人第一次講磁帶成功轉為mp3格式,發明了cd和walkman
·日本人用液晶這一材質發明了液晶電視。
·日本人發明了K線圖,起源於日本十八世紀德川幕府時代(1603~1867年)的米市交易,用來計算米價每天的漲跌。現已經已經廣泛應用於股票、期貨、外匯,期權等證券市場。
·日本人發展和發明了電子游戲機。GB,GBA,GBSP,NDS/NDSL,PSV,PSP,FC,SFC,MD,SMS不舉例了,大家懂得。
·日本人發明音樂止痛葯,這種葯物是通過伴有lavender(一種熏衣草屬植物)香味的古典音樂來為患者達到止痛目的的。
·日本松下發明了3口插頭。
·日本人發明了世界第一塊數位板(walcom),不僅給日本動漫界帶來極大便利,還影響了美國好萊塢,大型電影製作離不開它。
·日本人發明和發展了二次元世界,ACG不再是單獨個體,而真正形成了一個產業和世界。
·日本人發明了虛擬人聲VOCALOID等,還有虛擬形象在日本風靡一時。
還有好多我就不說了,以上是復制來的。。只想說,中國差太遠了。除了吹B還是吹B,
⑵ 可樂的前身竟然是葯水,可樂是在什麼條件下被發明出來的呢
可口可樂的創始人最早是葯店的一名小伙計,有一天他頭痛,但是討厭止痛葯水苦澀的味道,所以他就在止痛葯水裡加入了少量的蘇打水,為了讓口感好一些,沒想到喝了之後卻感覺味道非常好,由此發明了可口可樂。
3、保密配方要如何生產?
大家都知道可口可樂的秘方是保密的,那麼既然秘方保密,全世界的工廠要如何生產可口可樂呢?實際上只有可口可樂的總公司在生產可口可樂原漿,然後這種原漿會被賣到全球各地的工廠,在當地工廠進行兌水流程,裝瓶或者裝罐產生可口可樂進行售賣,這樣就保證了可口可樂的秘方至今都沒有人知道。
⑶ 海洛因是什麼國家發明的
1874年,任職倫敦聖瑪莉醫院的化學家偉特(C.R Wright)最先利用嗎 啡 加上雙 乙 醯,在爐上燃煮,增強效力,合成出海 洛 因。該化合物之後送到英國曼城奧雲士學院(Owens College)研究。該學院把海 洛 因注射到犬只及白兔體內,它們當時有驚恐、渴睡、瞳孔放大、流大量口水、有欲吐的跡象、呼吸最先加速然後紓緩,心跳減弱而不正常等。海 洛 因發明後,最初原用作強效止痛葯。
⑷ 阿司匹林的發明者,為何在11天後又發明了海洛因
說起阿司匹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畢竟這是一種極為常見的鎮痛,消炎葯物,基本所有的葯店中都有出售這款葯物。據了解,阿司匹林已經被人類使用了上百年的時間了,期間它為無數人減輕了痛苦,而它也因此譽為是醫葯史上的三大經典葯物。但是,你知道嗎?發明出阿司匹林的人是一個“天使”,但同時他也是一個“魔鬼”,因為他前腳剛發明出阿司匹林,後腳(11天後)就發明出了害人不淺的海洛因。那麼,這個即使魔鬼又是天使的人是誰呢?
至於海洛因的發明者霍夫曼,人們對他的評價是包褒貶不一的,有人認為他是天使,發明出了阿司匹林這種治病良葯,但也有人認為他是惡魔,因為他發明出了海洛因這種毒品。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⑸ 阿司匹林 是誰什麼時候發明的 有什麼作用
阿司匹林, aspirin, 乙醯水楊酸,醋柳酸。
英國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葯學系副主任沃爾特·斯尼德說,他在進行了4年的研究之後,終於發現了阿司匹林發明的真相。斯尼德在皇家化學學會於愛丁堡召開的年會上發表講話說,事實上,霍夫曼的導師阿瑟·艾興格林才應該為發明了這種止痛葯而獲得殊榮。霍夫曼只是在艾興格林的指導下合成了阿司匹林。他還說,艾興格林的功績是納粹黨上台後在反猶主義浪潮中被抹殺掉的。霍夫曼在納粹統治德國一年之後的1934年宣稱他是阿司匹林的發明者。那時,艾興格林正在竭盡全力維持他離開拜耳公司後於1908年創建的工廠。後來,他在納粹的一個集中營里被關押了14個月。直到1949年,艾興格林才出來駁斥霍夫曼的謊言。此後不久艾興格林就離開了人世。
阿司匹林是使用最多、使用時間長的解熱、鎮痛和消炎葯物,能抑制體溫調節中樞的前列腺素合成酶,使前列腺素(pge1)合成、釋放減少,從而恢復體溫中樞的正常反應性,使外周血管擴張並排汗,使體溫恢復正常。本品尚具抗炎、抗風濕作用,並促進人體內所合成的尿酸的排泄,對抗血小板的聚集。適用於解熱,減輕中度疼痛如關節炎、神經痛、肌肉痛、頭痛、偏頭痛、痛經、牙痛、咽喉痛、感冒及流感症狀。
血稠的人叫高凝體質。高凝體質的人加上高凝食物,所以過年時心肌梗死的人特別多,年齡不限。心肌梗死雖然無法治,但完全可以預防。有的大夫告訴你吃阿司匹林,為什麼?可以使血不粘稠,不得心肌梗死。但後果是什麼,吃阿司匹林的後果是眼底出血,現在很多人眼底出血。我勸大家不要吃阿司匹林了。現在歐洲已經不吃阿司匹林了,吃什麼?吃黑木耳。黑木耳有兩個作用,其中一個是使血不粘稠。黑木耳的作用是美國心臟病專家發現的,他得了諾貝爾獎。他發現以後,所有歐洲人、有錢有地位的人都吃黑木耳,而不吃阿司匹林了。什麼樣的人是高凝體質?答案是矮、粗、胖的人,特別是更年期的女同胞。而且血型AB的人更容易高凝血稠。還有脖子越短越容易高凝血稠。第一過年時不要胡吃海塞;第二多喝點好茶,活血化瘀;第三千萬不要生氣,一生氣血就稠。喝白酒也容易血稠,要喝就喝紅葡萄酒,不超過100毫升。如果給你吃花生米,千萬不要吃,實在要吃,把皮剝了吃。你看咱中國的花生米,五香花生米、炒花生米、炸花生米全都帶皮。你到歐洲去看看,所有花生米沒有帶皮的,人家知道不要吃皮。有人說:"這皮不是有營養嗎"?誰說的,我告訴大家,花生皮沒有營養,它只能治血凝片,提高血小板,止血用的。我們中老年人千萬不要吃了。還有看電視要注意,好電視就看會兒,不好的電視不看。為什麼?長時間坐在那兒,血凝度會升高。
⑹ 左手天使右手魔鬼:他發明了阿司匹林,同時也創造了海洛因,他是誰
科技是一把雙刃劍,如果你使用得好,他就像天使一樣幫助你,如果你使用的不好,他也會像魔鬼一樣毀滅你。在世界歷史上,有這樣一個人物,他發明了鎮痛的良葯阿司匹林,11天後又發明了毒品海洛因,他就是著名的葯物學家費利克斯霍夫曼。那麼他為什麼會在這么短時間內實現如此大的轉變呢?
01為緩解父親的疼痛,費利克斯霍夫曼苦心研究
人類從誕生之日起,就受到各種各樣的威脅。在遠古時期,為了躲避野獸的侵害,經常東躲西藏。在戰爭炮火的威脅下,生命隨時都可以失去。除此以外,人類還一直受到病毒的侵害,一直被病痛所折磨。
由於科技水平和醫療水平的落後,在古代時期,人們生病以後全憑自愈。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是一些小病,但卻可以要了古人的命。比如,我們現在骨折了,去醫院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治好。但是在古代,只能忍受痛苦,或者在疼痛中死去。
延長人類的壽命,尋找治病的良葯,一直都是智慧古人的偉大夢想。中國的李時珍為了尋求更好的葯物,嘗盡了千百種草葯,記載了千百種葯材,這期間不知中毒了多少次,不知失敗了多少次,最終寫完《本草綱目》,為中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當醫生發現海洛因是更容易讓人上癮的毒品時,海洛因已經全球泛濫,費利克斯霍夫曼已經沒有力量把賣出去的海洛因全部收回來,只能允許它任意泛濫。從此以後,全球吸食毒品的人數越來越多,戒毒葯物卻遲遲沒有發現。
04小結
費利克斯霍夫曼為了幫助自己的父親緩解疼痛,於是決定潛心研究,尋求治病良葯,最終發現了阿司匹林。這種刻苦鑽研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正是由於這種不放棄的態度,他才獲得了成功,成為了著名的醫葯學家。
但科學是一把雙刃劍,我們都無法預知一種新產品的功效。就像費利克斯霍夫曼他發現了海洛因,本來是希望他像英雄一樣拯救人類,但是卻無形之中把人類推向了毒品的深淵。因此,作為後人的我們,一定要理性對待科學。
⑺ 止痛葯有多少年歷史
發展史簡直就是人類與疼痛抗爭的歷史,早在數百年之前,古埃及人用桃金娘科植物的干葉子煎葯塗於背部和腹部,緩解子宮疼痛;然後,希臘人用其白楊木樹皮/柳樹皮提取物治療眼疾;咀嚼柳樹皮提取物緩解分娩疼痛和退熱。NSAIDs的鼻祖是阿司匹林 :1899年,德國拜爾公司的化學家霍夫曼(Hoffmann)成功合成了具有抗炎和解熱鎮痛作用的乙酞水楊酸— 阿司匹林。到目前為止,阿司匹林已應用百年,成為醫葯史上三大經典葯物之一,至今它仍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解熱、鎮痛和抗炎葯,也是作為比較和評價其他葯物的標准制劑。至於其他制劑的發展,簡略的見下面的年史:
1763年,英格蘭Edward Stone發現柳樹皮中起鎮痛作用的苦味物質水楊苷
1830年,德國人設法從柳樹皮中提取了水楊苷
1860年,德國Kolbe和Lautemann合成了苦味水楊酸
1875年,德國拜耳Hoffman合成美味乙醯水楊酸
1893年,撲熱息痛首次用於葯物
1897年,Hoffman和Dressler從柳樹皮中分離出活性成分合成乙醯水楊酸
1899年,阿司匹林正式由拜耳公司上市,一直使用到現在
1949年,保泰松上市
1950年,FDA批准撲熱息痛
1963年,消炎痛(吲哚美辛)上市
1967年,布洛芬上市
1974年,萘普生上市
1976年,雙氯芬酸鈉由日本藤澤公司最先發明
1999年,賽來昔布(西樂堡)和羅非昔布(萬絡)上市
2004年,萬絡因為心血管副反應正式撤市
⑻ 醫生發明一止痛良葯,秘方卻被兒子低價賤賣,如今怎麼樣了
隨著人類科技發展的越來越先進,地球的溫度也越來越高。夏天的時候,打完籃球或者做完其他的什麼運動,然後去附近的商店買上一瓶冰鎮可口可樂喝下去,那又甜又澀又古怪的味道真的讓人很痛快。因此可口可樂在夏天幾乎風靡了整個世界,但是你知道這種風靡世界的暢銷飲料一開始居然是一種止痛葯嗎?
不過坎德勒也沒有笑到最後,1919年,他兒子也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將可口可樂的產權以250萬美元轉賣給了另外一個商人,從此可樂全球風靡。坎德勒得知了之後大哭一場,最後在悶悶不樂當中死去。
⑼ 在古代有止痛葯嗎
古代十大止痛方
1、刺蘋果或金松草
止痛葯有鴉片?古代十大最瘋狂的止痛辦法
一種流行的古代止痛葯和睡眠誘導劑,這種葯有幾個嚴重的副作用。一德拉克馬(3.411克)與葡萄酒一起服用會導致幻覺,而兩德拉克馬則可能導致長達三天的瘋狂。更多的數量會導致永久性的精神錯亂甚至死亡。因此,另一個流行的名字是「魔鬼的蘋果」。
2、柳樹皮
止痛葯有鴉片?古代十大最瘋狂的止痛辦法
幾個世紀以來,柳樹的樹皮被用作抗炎葯。現代研究表明柳樹皮是一種有效的止痛葯,因為它含有水楊素,「一種類似阿司匹林的化學物質」。研究還發現柳樹皮在治療疼痛方面比阿司匹林更有效,而且數量更少。由於它的有效性,這個世紀的老葯仍然被用來減輕因頭痛,背痛和骨關節炎引起的疼痛。
3、曼陀羅
止痛葯有鴉片?古代十大最瘋狂的止痛辦法
第一批真正使病人失去知覺的麻醉劑之一似乎是曼陀羅。希臘醫生狄奧斯科里季斯(公元40-90年)在公元一世紀提到這一效果時提到曼陀羅酒。這種酒是從曼德拉克工廠釀造的,它使病人睡得很香,超過了外科病人,這種睡眠被描述為「麻醉」。
4、頸動脈壓迫
止痛葯有鴉片?古代十大最瘋狂的止痛辦法
減輕疼痛的方法之一是使病人失去知覺。亞里士多德寫到頸動脈壓迫在引起無意識方面的有效性。如果這些靜脈是外部壓迫的,男人雖然沒有實際窒息,但卻變得麻木,倒在地上。
雅典帕台農神廟南側的一座雕塑展示了一隻半人馬壓迫著一位拉皮思勇士的左頸動脈。這也表明古希臘人意識到這一技術在使一個人失去知覺方面的有效性。在戰爭中使用的同樣的策略有時也被用於醫學。
5、針刺
止痛葯有鴉片?古代十大最瘋狂的止痛辦法
根據理論,各種各樣的針頭被插入到全身數百個點中的任意一個,以平衡身體的流動。這種做法在17世紀遭到反對,1929年被宣布為非法。1949年,它又一次受到人們的尊敬,當時它被恢復為一種醫療替代物。此後,針灸的使用蔓延到日本以及整個歐洲和美國,盡管很少有臨床研究支持針灸治療疼痛或其他疾病的效果。
6、大麻
止痛葯有鴉片?古代十大最瘋狂的止痛辦法
早在公元前2900年,中國皇帝就觀察到,大麻是一種止痛葯。大約公元前1000年,印度人開始把大麻和牛奶混合起來,製造出一種叫做班克的止痛葯。後來,大麻被用於減輕與耳痛、腫脹和炎症有關的疼痛。到公元800年,阿拉伯醫生用大麻來減輕偏頭痛的疼痛。
7、鴉片
止痛葯有鴉片?古代十大最瘋狂的止痛辦法
古代蘇美爾人稱罌粟為「喜樂植物」,暗示它們所帶來的愉悅和麻醉特性。公元前330年,亞歷山大大帝把鴉片帶給波斯人和印第安人。從1300年左右開始,鴉片在整個歐洲被壓制為「惡魔」,但到了1527年,鴉片又被用於醫葯用途。作為一種麻醉劑,鴉片是一種巨大的好處。但它也被用於娛樂目的,並參與走私、販毒和其他犯罪企業。迄今為止,根據鴉片的使用情況,鴉片仍然被視為對社會的一種好處或一種威脅。
8、乙烯
止痛葯有鴉片?古代十大最瘋狂的止痛辦法
1930年,乙烯被譽為「新型」全麻葯。它將取代氯仿,這將產生嚴重的術後效果,如猝死,乙醚,這往往導致惡心和嘔吐後手術。據一位在800個手術中使用乙烯的外科醫生說,這種物質使病人在「3到8分鍾內失去知覺」,通常沒有任何興奮或窒息的感覺。「病人一摘下麻醉面罩,就能很快地從效果中恢復過來。在次要的方面,它有一種稍縱即逝的氣味。更嚴重的是,它是極具爆炸性的。
9、延胡索
止痛葯有鴉片?古代十大最瘋狂的止痛辦法
中國古代的塊莖延胡索植物被挖出來,和醋一起煮用於減輕頭痛和背痛引起的疼痛。根據現代科學家的說法,它是一種有效的止痛劑,因為它含有天然的止痛葯——去氫延胡索賓。中國古代醫生認為延胡索植物治療疼痛,因為它改善了生命力氣的流動。
10、亨本
止痛葯有鴉片?古代十大最瘋狂的止痛辦法
自古以來就被用作麻醉劑,在古土耳其,亨本被稱為本或班克。作為葯丸或煙熏,用於緩解牙痛、耳痛和其他疾病。作為一種牙痛葯,亨本被用來熏蒸口腔。病人用溫水漱口後,將富含阿托品和東莨菪鹼的鳳梨籽撒在熱煤上。升起的煙進入嘴裡,減輕了牙痛。
⑽ 費利克斯·霍夫曼的發明海洛因
1897年8月21日,拜耳公司的化學家費利克斯·霍夫曼在實驗室里合成了一種叫做二乙醯嗎啡的物質。止痛效力遠高於嗎啡(11日前,他剛成功將阿斯匹林製成葯物)。海洛因(Heroin)的名字由拜耳葯廠注冊,該字或源自德文heroisch一字,意指英雄。對此他的老闆們喜出望外,他們認為這種東西可以替代能讓人上癮的止痛葯嗎啡。當證實一些用於實驗的魚、海馬和貓吞下這些葯物依然能夠活命之後,公司的家屬包括孩子也開始試著服用,沒毒死人,也沒有人上癮。於是在合成後不到一年,在沒有進行徹底的臨床試驗的情況下,公司便將它上市銷售。
拜耳公司的老闆們認為發明這一物質是「英雄般」的事跡,因此取了這個名字(「海洛因」在德文中意為「英雄」)。故事接下來就是葯品歷史中最荒謬的一頁。直到上個世紀30年代,拜耳公司還在銷售高純度的名牌海洛因。世界各地都對這種葯效強勁、用途廣泛的葯品歡呼雀躍,成千上萬的病人爭相服用。很久以後,它才逐漸被看做是惡魔般的毒品。
自1898至1910年間,該葯上市時,以不會上癮的嗎啡作招徠,更曾用作兒童止咳葯,後來始發現該葯在肝臟中會轉化成嗎啡,令拜耳葯廠大為尷尬。
米歇爾·德·里德爾在他著述中講了海洛因問世、上市和作為葯品最終沒落的故事。
里德爾描述了一個令人驚訝的時代,那時候,世界似乎是顛倒的,大家都很狂熱。在這段「美好的舊時光」里,德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洛因生產商。拜耳公司的總裁們自豪地說:「海洛因真是個好生意。」大部分醫生稱贊它是高品質、安全的葯物,具有神奇的葯效,能止咳、止痛和治療其它所有疾患。
從嬰幼兒、成年人到老人都是海洛因的消費者。它以粉末、混合劑或栓劑的形式被服用,婦女還使用含有海洛因的衛生棉條。海洛因無處不在——為得到它不必鋌而走險去犯罪,而且拜耳公司的海洛因在葯店裡庫存充足,不是用錫箔紙遮遮掩掩包成小包,而是裝在考究的葯瓶里,一瓶就有25克,這種劑量在今天足以造成數十人吸毒過量,在火車站的廁所里孤獨地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