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電力機車發明的意義

電力機車發明的意義

發布時間:2021-07-24 20:23:39

A. 鐵路是誰發明

鐵路是英國喬治·史蒂芬遜發明的。

1814年,史蒂芬遜發明了蒸汽機車,又於1825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條鐵路。

1825年9月27日,世界上第一條現代意義的鐵路(「木」路被「鐵」路代替,蒸汽機車開始使用)在英國的斯托克頓(Stockton)和達靈頓(Darlington)之間開通,最初的速度為4.5km/h,後來達到24km/h。

中國修建的第一條鐵路,是1876年英商怡和洋行在上海修建的淞滬鐵路。此路全長30里,運行正常,搭客載貨,一時營業興盛,但未幾因出了重大傷人事故,引起輿論嘩然。清政府即以28萬兩白銀高價購回,全數拆毀,用船運至海上,拋棄海底。

(1)電力機車發明的意義擴展閱讀:

火車和鐵路作為人類征服自然的偉大成果之一,最先出現在產業革命的故鄉英國。1814年,史蒂芬遜發明了蒸汽機車,又於1825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條鐵路。鴉片戰爭以後,中國也開始出現修建鐵路的議論,

一些外國商人向清政府提出了修築中國鐵路的大規模綜合計劃。1865年,一個名叫杜蘭德的英國資本家,在北京宣武門外修築了一條長僅一里的鐵路,試行小火車,意在勸說清政府同意外國人修築鐵路的要求和計劃。有人認為,雖然這只是一條展覽路,

不具備什麼實用價值,且很快被清政府派兵拆毀,但這畢竟是鐵路和火車這種新鮮事物最早在中國出現。有人對此持不同意見,認為「中國土地上的第一條鐵路」,應是1876年英商怡和洋行在上海修建的淞滬鐵路。此路全長30里,運行正常,搭客載貨,一時營業興盛,

但未幾因出了重大傷人事故,引起輿論嘩然。清政府即以28萬兩白銀高價購回,全數拆毀,用船運至海上,拋棄海底。

B. 內燃機車和電力機車哪個先發明的

內燃機車是先發明的,隨著工業和交通運輸的發展和起步,加上石油工業的開發版和利用,汽車成為了人們出行權的最為主要的交通工具,鐵路也是一樣,當時由於蒸汽機車的效率低,速度慢,不利於環保,因此蒸汽機車退出了歷史的舞台,那也是建立在內燃機車的發明與運用的基礎之上的。最早的汽車也是利用蒸汽機的原理作為發動機的,石油工業起步後,內燃機的運用決定了汽車的發動機的改良,於是,從這以後,汽車的發動機開始以燃燒油料作為動力。全球的陸地交通工具也是以內燃機為主了,鐵路也是一樣,人們可以將內燃機運用與公路上,同樣也可以運用於鐵路運輸上,於是內燃機車便產生了,電力機車是後期公路上有了電車的基礎之上的,無論是內燃機車還是電力機車,它們的產生都是建立在公路上的車輛運用於鐵路上。

C. 電力機車車頂電器的背景與意義

車頂東西沒多少啊,我是成都機務段的,我以韶山3電力機車為例簡單說一下:
I端往II端走依次裝有無線電天線(這個不用解釋了吧?),I端空調(這個也不用解釋了吧??),避雷器(這個還是不解釋了),I端受電弓---用於將接觸網的電傳送給機車,相當於汽車的油泵及到發動機的油管。目前成都機務段常見的有TSG1-600/25型受電弓,DSA-200型和DSA-300型,工作參數都差不多,工作電壓19-29KV,TSG1-600/25型受電弓的工作電流是620A,DSA-200型和DSA-300型都是1000A),車頂中間位置是主斷路器---相當於家裡常見的空氣開關,SS3型電力機車上採用的是TDZ1-200/25型空氣斷路器[T-鐵路機車用;D-斷路器;Z-主;1-設計序號;200-額定分斷容量(MV·A);25-額定電壓(kV)]。有些車裝有高壓電壓互感器、高壓電流互感器,但我們段沒有啟用兩個設備,再往前走就是II端的受電弓,II端空調。

D. 什麼是制動,其在電力機車運行中的意義

機車的制動原理有很多種
最基礎的叫做空氣制動。你在機車上看到一個罐子叫「總風缸」那個就是貯存壓縮空氣用的(鐵路上把壓縮空氣叫做「風」),列車運行時候,需要用壓縮空氣將制動系統松開(也就是所謂的「緩解」),這樣列車才能走,一旦制動系統沒有了壓縮空氣的供應失去了壓力,彈簧系統就會將制動器緊緊壓在車輪上,將列車停下。這是不管什麼類型的列車都要用的
在電力機車和某些電傳動內燃機車上,可以採用電制動,因為這種機車最後是要依靠牽引電機來驅動車輪的,所以在制動的時候,將電機線反接,牽引電機就會變成發電機,用多餘的動能發出電能,然後這部分電能要麼通過巨大電阻轉換成熱能消耗掉(電阻制動,直流車常用),或經整流以後回饋牽引電網供給同一電網內的其他列車使用,能節省總體的電力消耗(再生制動,一般用在交流車上)

E. 轉向架對電力機車有什麼重要的意義

轉向架是鐵道機車車輛的重要組成部分
機車車輛沿軌道走行就靠走行部(轉向架)

F. 電力機車,蒸汽機車,內燃機車,磁懸浮列車,分別都是誰發明的

蒸汽機車---英國人史蒂芬孫
內燃機車---德國的卡爾 。本茨
電力版機車--德國工程師西門子與技師權哈盧施卡聯營創立電機公司,發明強力發電機,製成世界上第一列電力機車

磁懸浮列車---磁懸浮技術的研究源於德國,早在1922年德國工程師赫爾曼·肯佩爾就提出了電磁懸浮原理,並於1934年申請了磁懸浮列車的專利。目前只有德國和日本技術最領先,日本有大量投入使用,中國

G. 電力火車的發明者是誰

你好,是德國人,哪一個就不知道了,網上沒有。 1879年出世的世界第一台電力機車,是利用兩條鐵軌之間的第三條軌將電力引進機車里的。這種供電方式適合於電壓和功率都比較低的情況。
隨著電力機車的發展,要使它跑得快,運載量大,就得提高電力機車供電系統的電壓和功率,因而需要使用高壓輸電線和變電裝置。在這種情況下,就不能再使用設在地面上的第三條軌供電的方式了,因為這既不安全,又給使用帶來不便。
1881年,德國試驗成功一種適合以高壓輸電線供電的電力機車新的供電系統,叫做「架空接觸導線」供電系統,也就是將電力機車的供電線路由地面轉向空中。實際上,這種供電系統和現在城市中的有軌電車相似,在車頂上裝著一條「長辮子」。它與以前使用蓄電池的電動機車的主要不同在於,它自身不帶電源,由電廠供電,所以機車的結構比較簡單,但需要一套供電設備。
這種裝有「長辮子」的火車,依靠裝在車頂上的受電弓子把電力從架在空中的電線上引到機車里。高壓輸電線送來的電是高達110千伏的三相交流電,必須經過牽引變電所變成25千伏的單相交流電,方能供機車使用。因此,在電力機車行駛的鐵道沿線上,每隔50公里左右設一個牽引變電所。變電所的電又被送到鄰近的沿線接觸網上,通過機車上的受電弓將交流電引到機車的整流器上,把交流電變成直流電,使直流電動機旋轉,再經過一套傳動裝置,帶動車輪轉動,機車就會跑動起來。
電力機車雖然問世較早,但直到20世紀60年代才開始受到人們的重視,被大量普遍地使用起來,已成為鐵路機車家族中的佼佼者。
人們將電力機車稱為神通廣大的「火車頭」,就是因為它比蒸汽機車有著以下獨特的優點:
一是它的馬力大,拉得多、跑得快、爬坡的勁頭足。例如,我國在 50年代末期修築的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寶 (雞)成(都)鐵路,就充分發揮了電力機車的優越性。從寶雞到成都,第一道關口就是要翻越氣勢雄偉的秦嶺。過去用3台蒸汽機車拉一列950噸貨車上秦嶺時,像老牛拉車每小時才行走18公里。蒸汽機車下坡時是靠閘瓦制動的,而閘瓦因摩擦就會變熱,如果不及時冷卻就難以將機車制動住。為了保證行車的安全,蒸汽機車的下坡速度比爬還慢,有時甚至走走停停,以便使受熱的閘瓦有足夠的時間冷卻。後來用3台電力機車取代同樣數量的蒸汽機車,就能拉著2400噸的貨物,以時速50公里快速上坡,比蒸汽機車在運貨量和速度上都提高了近兩倍。電力機車下坡時,採用電阻制動,使列車能以每小時40公里的速度下坡,既快速又安全。
二是電力機車用的是「干凈」的電能,它不冒黑煙、揚灰渣,因而不會污染環境。即便是通過幾公里長的隧道,旅客也不必擔心濃煙和廢氣熏人,也不會被討厭的煤灰渣迷住眼睛或弄臟衣服。機車駕駛人員也能在寬敞明亮的司機室進行操作。
三是電力機車操作簡便,出車前的准備時間短,不像蒸汽機車那樣,既要裝煤,又要加水,也不像內燃機車需要加油。無論是在缺水的沙漠地帶,或是在冰天雪地的寒冷地區,只要有電力供應,電力機車就能牽引列車晝夜行駛。
四是電力機車使用的是電能,既可由煤炭、石油來發電,也可由水力、核能、天然氣、地熱、太陽能等發電,能量來源比蒸汽機車和內燃機車豐富,而且效率高。蒸汽機車的熱效率只有 7%;內燃機車的熱效率較高,也僅為28%;而採用火力發電的電力機車,其效率可達30%,若以水力發電時,熱效率高達60%~70%。
本世紀50年代,由於石油得到大量開采,價格低廉,所以世界各國郡在研製和使用內燃機車,而把電子機車放在次要地位。但是,在石油生產國提高石油價格,發生了世界性的石油危機之後,人們又把注意力轉向了電力機車,從而促進了電力機車的迅速發展。
當時歐洲各國的電力機車的發展較快,如瑞士、荷蘭等國研製的電力機車和供城市交通使用的有軌電車。日本製成了一種交直流兩用電力機車,使用更為方便。
我國對電力機車使用很重視,除了建成寶成路電氣化線路外,又修建了多條電氣化線路,大大提高了機車的運載量。與此同時,我國還研製成了「韶山」型電力機車,也投入使用。
電力機車除了在鐵路和城市地面交通(即有軌電車)使用外,還多用於城市中地鐵,如義大利米蘭市地鐵、我國北京地鐵用的電力機車等。現在的北京地鐵電力機車上的「長辮子」已經不見了。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它是將「長辮子」從車頂上移到鐵軌旁邊的路基上。這樣,架設和檢修都很方便,但路軌附近有觸電的危險,所以嚴禁乘客跳下站台,以保證人身安全。
目前,有的國家已製成了具有萬匹馬力的電力機車,使火車的速度超過了每小時200公里。還有的在研製14000馬力的大功率電力機車,將會使火車的速度得到進一步提高。看來,電力機車將有著美好的發展前景。

H. 電力鐵路是誰發明的

電力機車的發明
1866年,德國工程師西門子與技師哈盧施卡聯營創立電機公司,發明強力發電機,製成世界上第一列電力機車。第二年在巴黎博覽會上展出,震驚了許多人。1879年,在柏林的工商業博覽會上,這輛世界最早的電力火車公開試運行。列車用電動機牽引,由帶電鐵軌輸送電流,功率為3馬力,一次可運旅客18人,時速7公里。兩年之後1881年,柏林郊外鋪設了規模雖小,但為世界最初營業用的電車路線。同時德國又試驗成功駕空接觸導線供電系統,使電力機車的供電線路由地面轉向空中,機車的電壓和功率都大大提高。

1895年,在美國的巴爾的摩一俄亥鐵路線上首次出現了長途電力機車。機車重96噸,1080馬力,採用550V直流供電。

1901年,西門子、哈盧施卡電機公司製造的電力機車在柏林附近創造了時速160公里的記錄。

與此同時,1880年,美國愛迪生也進行了電車的實驗。

電力機車由於速度快、爬坡能力強、牽引力大、不污染空氣,因此發展很快。地下鐵路也隨著電車的出現而得以發展。

I. 電力機車是怎麼發明出來的

內燃機車和電力機車都誕生於19世紀末,內燃機車的工作原理是:讓柴油或煤氣燃料在汽缸里燃燒,利用燃燒時產生的溫度高和壓力大的氣體去推動活塞,帶動車輪前進。而電力機車則利用電力,通過電動機使車輪轉動起來。

與蒸汽機車相比,這兩種機車先進多了。內燃機可把燃料的28%用於驅動車輪,這比蒸汽機只用上7%的燃料高出3倍。加足了油和少量水,一口氣可以跑上一千多千米。雖然內燃機車本身的造價是相同馬力的蒸汽機車的3倍,可運行費用僅是蒸汽機車的40%左右,而且鐵路沿線的輔助設施較少,所以總的維修費用也較低。在國外,特別是美國,幾乎都採用柴油機車,並且大部分是由柴油機發動力驅動發電機,用產生的電力再驅動電動機使火車行駛。採用這種傳動方式的機車,叫做電傳動柴油機車。在英國,倫敦至愛丁堡之間行駛的電動機車德丁克號,牽引1500噸的列車時速可達160千米以上。世界上柴油機車的先鋒是德國,早在1937年,飛行漢堡號就已達到時速187千米的高速。在日本,由於石油靠進口,柴油機車數量並不多。在我國,內燃機車已成為鐵路運輸的主力。

柴油機是由德國人魯道夫·狄塞爾發明的,他曾到美國推銷他發明的柴油機,美國通用電器公司一名叫蘭普的技術人員,試用德國人的柴油機組裝了一台電傳動的內燃機車。這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柴油機做動力的機車,是內燃機車電傳動原理的第一次應用,是現代內燃機的鼻祖。內燃機車雖然有不少優點,但目前內燃機的單機功率還不如電力機車的電機功率大。如果鐵路要翻山越嶺,有些路段坡度較大,這時內燃機車就有些「力不從心」,要改用電力機車了。

電力機車分為直流和交流兩種,機車內裝有電動機,利用電力使車輪轉動起來。它的機械構造比內燃機車簡單,購買、保養的價格都較低,而且功率大。電力機車的工作效率高,沒有污染。在電力資源豐富的國家,例如日本,電力機車就占絕對優勢。用煤做一次能源,進行火力發電,有30%的熱能可以轉變為電能,而電力輸送及電機工作的效率都很高,所以電力機車的能源利用率高,遠遠大於蒸汽機車的利用率,因此,應用電力機車可以節約能源。

電氣化鐵路的建設要設置變電所、電網,這些設備要花很多錢。盡管如此,發展電氣化鐵路仍是世界鐵路發展的主導潮流。

近些年以來,隨著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新發明被應用到鐵路機車的改進與革新上,一批新型機車相繼涌現出來。

早在1966年10月,法國就率先將飛機發動機應用到鐵路機車上,並取得了成功,從而誕生了世界上第一輛燃汽輪機機車。1967年,法國又研製出了第一輛功率為1380千瓦的TGS燃氣輪機機車,它功率大,在高寒、乾旱地區使用這種機車十分適合。

除了改進動力系統外,科學工作者們還從其他的角度另闢蹊徑,研製新型火車。如氣墊列車和磁懸浮列車就是代表之作。一般機車是利用車輪與鋼軌之間的摩擦力來牽引列車的,當速度超過某一值時,再提速度就很困難。因此,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人們就研究了氣墊和磁懸浮列車的可行性,到20世紀70年代末期,國外又出現了擺動式列車以保證高速時乘坐舒適。

J. 蒸汽機的發明的意義

蒸汽機的發明的意義是推動了機械工業甚至社會的發展。

蒸汽機有很大的歷史作用,它曾推動了機械工業甚至社會的發展,解決了大機器生產中最關鍵的問題,推動了交通運輸空前的進步。

隨著它的發展而建立的熱力學和機構學為汽輪機和內燃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汽輪機繼承了蒸汽機以蒸汽為工質的特點,和採用凝汽器以降低排汽壓力的優點,摒棄了往復運動和間斷進汽的缺點。

內燃機繼承了蒸汽機的基本結構和傳動形式,採用了將燃油直接輸入汽缸內燃燒的方式,形成了熱效率高得多的熱力循環。

同時,蒸汽機所採用的汽缸、活塞、飛輪、飛錘調速器,閥門和密封件等,均是構成多種現代機械的基本元件。

(10)電力機車發明的意義擴展閱讀:

現代蒸汽機的最大的優點是它幾乎可以利用所有的燃料將熱能轉化為機械能。不像內燃機那樣,它對其燃料不挑剔。此外沒有蒸汽機的話原子能無法被使用。

原子反應堆即不直接產生機械能,又不直接產生電能,原子反應堆實際上只是加熱水,這個水被沸騰後的蒸汽通過蒸汽機來轉化為有用的功。

蒸汽不一定需要通過燃燒來產生,比如使用太陽能聚熱器也可以產生蒸汽推動蒸汽機。另一種有類似優點的小巧的外燃機是斯特林發動機。其缺點是它在許多情況下難以運行。

尤其在高山上蒸汽機機車的優點顯著,因為它們也可以在比較低的氣壓下運行。當南美洲將用柴油電力機車取代它們的蒸汽機車後這一點就被發現了。

在高山上他們不得不放棄使用功率比較高的柴油機車,取而代之的還是功率雖然不如柴油機車但不受海拔限制的蒸汽機車。

閱讀全文

與電力機車發明的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