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舉幾個適合大學生看的關於發明、創造、科學、科普的電影或電視劇
美國國家地理的紀錄片!英國bbc的紀錄片。以及2011太空漫遊這部電影。(有點怪怪的但是很不錯)
⑵ 蒙太奇可以創造出不同於現實時空的影視時空。請以你看過的電影、電視劇為例進行論述。
當盧米埃爾兄弟在19世紀末拍出歷史上最早的影片時,他是不需要考慮到蒙太奇問題的。因為他總是把攝影機擺在一個固定的位置上,即全景的距離(或者說是劇場中中排觀眾與舞台的距離),把人的動作從頭到尾一氣拍完。後來,發現膠片可以剪開、再用葯劑黏合,於是有人嘗試把攝影機放在不同位置,從不同距離、角度拍攝。他們發現各種鏡頭用不同的連接方法能產生驚人的不同效果。這就是蒙太奇技巧的開始,也是電影擺脫舞台劇的敘述與表現手段的束縛,有了自己獨立的手段的開始。一般電影史上都把分鏡頭拍攝的創始歸功於美國的埃德溫·鮑特,認為他在1903年放映的《火車大劫案》是現代意義上的「電影」的開端,因為他把不同背景,包括站台、司機室、電報室、火車廂、山谷等內景外景里發生的事連接起來敘述一個故事,這個故事裡包括了幾條動作線。但是,舉世公認還是格里菲斯熟練地掌握了不同鏡頭組接的技巧,使電影終於從戲劇的表現方法中解脫出來。蒙太奇在無聲片時期已經有了相當的發展。
從1927年起,電影有了聲音,這時電影從創作到理論都發生了一次極大的震動。畫面有了聲音,不再是單純的視覺的解釋,電影能夠更逼真地反映生活,原來無聲片合法的許多假定性的東西,以及作者直接表達自己見解的方法,不再適用了。這就是為什麼當時有不少著名的電影藝術家如卓別林和雷內·克萊爾,都有一段時期對有聲電影抱懷疑的態度,而理論家愛因漢姆更對有聲電影始終予以否定。
蒙太奇學派出現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期的蘇聯,以愛森斯坦、庫里肖夫、普多夫金為代表,他們力求探索新的電影表現手段來表現新時代的革命電影藝術,而他們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對蒙太奇的實驗與研究上,創立了電影蒙太奇的系統理論,並將理論的探索用於藝術實踐,創作了《戰艦波將金號》《母親》《土地》等蒙太奇藝術的典範之作,構成了著名的蒙太奇學派。
愛森斯坦是蒙太奇理論大師,1922年,他在《左翼藝術戰線》雜志上發表了《雜耍蒙太奇》,這是第一篇關於蒙太奇理論的綱領性宣言。在愛森斯坦看來,蒙太奇不僅是電影的一種技術手段,更是一種思維方式和哲學理念。他指出:兩個並列的蒙太奇鏡頭,不是「二數之和」,而是「二數之積」。《戰艦波將金號》是愛森斯坦1925年拍攝的,是蒙太奇理論的藝術結晶,片中著名的「敖得薩階梯」被認為是蒙太奇運用的經典範例。
另一方面,又有人以為蒙太奇是無聲電影的產物,在有聲電影的土壤上已經沒有生存的地位。事實說明,有聲雖然限制了某些蒙太奇方法的運用,但是電影從單純的視覺藝術變為視聽藝術,銀幕上的人物成為可見又可聞的完整形像,這就大大地擴大了蒙太奇的用武之地。畫面加上了聲音,從此蒙太奇不只是畫面與畫面的關系,而且又有了聲音與聲音,聲音與畫面的關系。而所謂聲音,又包括人聲、自然音響與音樂三者。人聲里又包括台詞、解說詞、內心獨白以及人群的雜聲。因此,畫面與聲音的結合涉及畫面與人聲、與自然音響、與音樂的各種結合,聲音與聲音的結合涉及這種種聲音之間的結合。由於這樣的復雜性,使電影的聲音構成和聲畫構成有了無限豐富的可能性,給視聽藝術開闊了無限廣闊的新天地(見電影聲音)。電影從黑白片發展成彩色片,色彩成為電影的表現手段之一,給電影帶來色彩的蒙太奇新課題,又一次豐富了電影蒙太奇的世界。
⑶ 以地理學角度寫電影《2012》的觀後感600字
一,2012年地球毀滅的危機來源於太陽的爆發,沒有說清楚是太陽的耀斑還是日珥爆發,說產生了大量的中微子,結果到了地球以後引起了地殼下的物理變化。
第二,美國西海岸的洛杉磯發生了大地震。我們知道,地震是面狀的,幾百上千平方公里內幾乎同時地震動,而絕不可能是那種跟怪獸一下在汽車後面追著破壞,太假了。而且,地震波有兩種,縱波和橫波,縱波傳播的速度比橫波要快,因此總是先到達,因此地震時總是先上下震動,然後左右搖晃,而片子中的地震方式就是導演獨創的那一種——地面開裂,呵呵
第三,地震後那一家駕著飛機飛到了懷俄明洲黃石國家公園。洛杉磯在美國西海岸,黃石國家公園在美國東部,相聚約三四千公里,無法想像那種輕型飛機怎麼就能橫越美國東西部。
第四,黃石國家公園火山噴發。我們知道火山噴發主要有兩種,一種氣體較多的是猛烈地噴發,噴發的高度甚至超過對流層頂部達到平流層,一種是基層岩漿較多的溫和地噴發,一般岩漿四溢。火山噴發時可能會伴隨著小的地震,甚至於就沒有地震;而我實在搞不懂火山噴發怎麼會和洛杉磯大地震一樣土地開裂,地震和火山的破壞場面竟然是相同的,不知道是把觀眾當白痴呢還是導演太白痴了。
第五,片子中提到了地球磁極倒轉。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地球磁極倒轉,有些科學家甚至把恐龍在內的數次生物大滅絕的原因歸究於地球磁場倒轉。但地球磁場倒轉從發生到完成,一般需要數千甚至幾萬年,片中那樣幾天倒轉了不是開玩笑嗎
第六,諾亞方舟的傳說眾所周知,是地球冰期結束、冰川融化導致全球海平面迅速上升,淹沒了許多人生活的地區,為渡過大洪水這個危機而發生的。而片子中渡過危機的方法極其可笑,竟然也是諾亞方舟式的。要知道諾亞方舟所面對的災難是大洪水,而你所面對的災難是什麼亂七八糟的中微子引起的地球毀滅,你不逃離地球就能渡過了啊?導演是不是沒長腦子啊?這恰如看到鄰居家失火,大家紛紛潑水結果火滅了危機解除了;後來自己家水管爆裂被水淹,你也紛紛潑水;「管你什麼類型的危機,一種解決方式」,這不是讓人貽笑
⑷ 關於地理知識方面的電視劇,電影 或其他一些地理學習節目,總之有利於提高高中地理知識就行
電影吧《後天》,《2012》,電視節目除了樓下的提過的之外,還有謝安琪主持的北極系列節目。這些都是以前我們上地理課的時候老師帶我們看的
⑸ 電影蒙太奇的發明者是誰
電影蒙太奇的發明者是埃德溫·鮑特。
電影史上都把分鏡頭拍攝的創始歸功於美國的埃德回溫·鮑答特,認為他在1903年放映的《火車大劫案》是現代意義上的「電影」的開端。因為他把不同背景,包括站台、司機室、電報室、火車廂、山谷等內景外景里發生的事連接起來敘述一個故事,這個故事裡包括了幾條動作線。
但是,舉世公認還是格里菲斯熟練地掌握了不同鏡頭組接的技巧,使電影終於從戲劇的表現方法中解脫出來。
(5)創造地理學實驗影視擴展閱讀:
蒙太奇的功能主要有:
1、通過鏡頭、場面、段落的分切與組接,對素材進行選擇和取捨,以使表現內容主次分明,達到高度的概括和集中。
2、引導觀眾的注意力,激發觀眾的聯想。每個鏡頭雖然只表現一定的內容,但組接一定順序的鏡頭,能夠規范和引導觀眾的情緒和心理,啟迪觀眾思考。
3、創造獨特的影視時間和空間。每個鏡頭都是對現實時空的記錄,經過剪輯,實現對時空的再造,形成獨特的影視時空。
⑹ 有關地理教學的經典影片
《龍卷風》(Twister,1996) ,《海神號》(Poseidon,2006) ,《垂直極限》( Vertical limit,2000)這些電影都有介紹各種氣候地理
⑺ 有什麼有關地理(能促進地理學習)的電影
1、藍色星球2
本片一上映,就被譽為「BBC史上最美紀錄片」,由大衛·愛登堡爵士主持,在長達4年的拍攝過程中, 製作團隊共執行了125次的探險,水下拍攝時數長達6000多個小時。
從北極熊出沒的北冰洋到煥發著勃勃生機的藍色珊瑚環礁,紀錄片同大家分享一些令人吃驚的新發現;邂逅在南冰洋深處神出鬼沒的奇怪章魚,觀賞巨大的鰺魚跳出水面,飛躍到半空中捕魚、騎在虎鯨的背上,同它一起沖向魚群。
2、冰凍星球
BBC耗時5年製作的紀錄片《冰凍星球》,同樣是一部耗資巨大的紀錄片,用鏡頭真實地展現正在逐漸融化的地球兩極,以及生活在這里的各種生物。
片子以季節的變化為主線,從「大融化」的春天,到24小時都在光線照耀下的夏日,再到「大冰封」的秋天,最後以長夜漫漫的冬天結尾,使得觀看體驗更加流暢。
其中,很多畫面都非常珍貴:崩塌中的冰山,活火山的突然噴發,以及岩石峰,美輪美奐的融水湖和針葉林。當然,還有動物之間相互的角逐、廝殺,比如一頭雄性北極熊勇敢擊退多達10名情敵,身披血漬和傷痕,最終抱得美人歸。生動程度媲美一部好萊塢大片。
到了結尾,還科普了一些如何在極端寒冷和無法預知的惡劣的氣候下生存的技巧,確實有著不一般的教育意義。
3、地球最壯觀的景色
這部壯美的紀錄片將鎖定三個地球上季節性變化最大的景觀——斯瓦爾巴特群島,奧卡萬戈和新英格蘭——展示它們每年所發生驚人的轉變的獨特過程,揭示背後原因和野生動物為適應變化所作的應對。本片由愛爾蘭籍男演員多姆納爾·格里森解說。
當夏天的鮮艷的綠色讓位於秋天的金色和紅色時,新英格蘭成了充分展現地球上最令人難以置信的色彩變化的舞台。
北極的斯瓦爾巴特群島好幾個月是完全黑暗、冷酷無情的冬天,溫度地質-40攝氏度,但是當太陽終於重新出現,景觀神奇地從一個冰的世界變成一個豐富的苔原。
奧卡萬戈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三角洲——滋養你會在非洲看到的各種豐富多彩的生物,跟隨成群的野生動物,包括河馬、狒狒、鯰魚、翠鳥、豹子、疣豬和大象,本集將揭示了每年的洪水如何改變當地景觀和如何影響它們的生活。
4、地球的力量
本片描述了構成地球歷史的幾個重大事件,它們使生命得以在地球上繁榮,每一集將揭示一種不同的、對地球演化起到關鍵影響的作用力——包括:火山, 海洋, 大氣層以及冰層。從衣索比亞熔岩湖的潛探,到在由彗星撞擊形成的水下洞穴中進行探險,這些撞擊曾經使恐龍滅絕。
在地球形成的45億年中,是什麼力量塑造了地球如今的模樣?我們可在衣索比亞的岩漿湖、挪威的冰川與紐西蘭的火山口感受地球的奧妙,了解四大要素如何在地球上孕育生命。從這部紀錄片中,我們才得知,地球的誕生和生命的存在基於多次難得的巧合,地球是上天賜予的瑰寶。
5、紐西蘭:神話之島
位於大洋洲上的紐西蘭,雖然面積遠遠比不上鄰居澳大利亞,但它如同一個世外桃源,近年來也吸引了很多國際遊客。分為三集,分別是:孤島漂泊、極限荒野和新來物種,充分展現了紐西蘭的奇觀和各種各樣讓人大吃一驚的動物。
比如住在森林裡的黃眼企鵝,它們是世界上最稀有的物種之一,目前只剩下4000隻,因為它們依賴海灣和巢穴生存,多年來被人類侵佔領地,已經無家可歸。
這片曾與其他大陸隔絕達8千萬年之久的土地,如今重新被人們挖掘,但是,旅遊業的開發和資源的不斷侵佔,「神話之島」的美譽會逐漸消失嗎?影片在探索自然的同時,也給我們留下這樣的疑問。
6、黃石公園
第一集是冬天的黃石公園,雪山下面有很多噴泉,因為下面的地層有很豐富的岩漿,沒幾分鍾就出現了各種動物,帥氣的狼群、強壯的野牛、麋鹿,還有打雜的白頭鷹和烏鴉,純天然的環境下完整的生物鏈。
第二集轉到了夏天,動物寶寶們都出世了,有一種叫做鼠兔的小動物,圓乎乎的,像縮小版的小兔子,耳朵圓圓的,在夏天勤勞的儲備乾草,歡實的一沓糊塗。
第三集是秋天,動物們都為過冬做准備,麋鹿、羚羊,進入農場主的領地了,還好人類對這些野生動物還算照顧,給它們一塊棲息之地,動物們每天睜開眼睛就為食物奮斗。
7、地球脈動
《地球脈動》是由英國廣播電視中心公司製作的電視劇紀錄片,由大衛·艾登堡執導並解說,該劇於2006年2月27日在英國首播。
該劇是根據英國廣播公司系列片《行星地球》改編,講述了通過三種動物在全球環境日趨惡劣下遷徙的經歷,喚醒世人好好珍惜地球,對抗全球氣溫變暖。
⑻ 實驗教學是地理教學的一種方法,嚴老師
讀圖可知,地球上三分陸地七分海洋;北半球海洋面積大於陸地面積;北極周圍是一片海洋;東半球海洋面積大於陸地面積.根據題意.
故選:C.
⑼ 浙江橫店影視職業學院的表演藝術學院
⒈影視特訓班 指導教師:周詩宇
⒉新聞(社)工作室 指導教師:紀樹仁 郭彩虹
⒊音頻工作室 指導教師:張建文 寧長城二級攝影師
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攝影師學會會員,擔任過一些短電視系列劇的導演。
主要作品:拍攝電影作品:《呂四娘》、《中國勇士》、《青春卡拉OK》、《苦樂三兄弟》《白山英雄漢》、《悲烈排幫》、《失蹤的軍列》、《英雄血岸》《小島情深》等二十餘部。拍攝電視劇作品:《黑色柔情》、《王震將軍的最後使命》、《縣委書記》、《今冬不言情》、《兄弟姐妹》、《愛情不是游戲》、《同在陽光下》等千餘集。拍攝廣告片、專題片、360度環幕電影等。作品曾獲得過「童牛獎」、「五個一工程獎」、「華表獎」、「小百花攝獎」、「金鷹獎」、「星光獎」。
王章生講師、工程師。
畢業於鄭州信息工程學院,先後在東陽市儀表一廠、東陽市塑料研究所、塑料工業公司工作過,曾主持開發微特電機的研製與生產,負責引進設備(弱電設備)的資料翻譯、設備安裝與片材的生產管理。在教學與管理中,多次獲得過教學成果獎,多次被學校評為優秀班主任。在《大眾科技》、《中國科技信息》等雜志發表過多篇論文。
毛玉勤國家一級導演
現任教於浙江橫店影視職業學院影視製作學院。
曾就讀於上海電影學校導演系。在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工作,先後任上海電影系統「革命樣板戲攝制組」組長,上海電影製片廠「新聞記錄片組」組長,編導近百部紀錄影片。後供職於四川峨嵋電影製片廠,導演的故事片《神聖的使命》獲文化部優秀影片獎、青年優秀創作獎,《姑娘的心願》獲「百花獎」提名,《特級警報333》獲文化部優秀影片榮譽獎、四川省委嘉獎,還導演過多部影片,並導演了《都市大亨》、《武陵山剿匪記》等50餘部電視劇。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被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聘為教授。
陳廣利一級剪輯師
現任教於浙江橫店影視職業學院影視製作學院。
主要成果:剪輯20集電視連續劇《我們的連隊》,中央電視台一套播出,獲全軍優秀電視劇一等獎,全國電視劇飛天獎二等獎;20集電視連續劇《小鎮來的俏妞》,任執行導演兼剪輯指導,全國各大有線電視台播出;團中央與長春電影製片廠合拍電影《安源兒童團》,任剪輯師;大型兒童系列短劇《成語新編》100集,任剪輯師,全國發行;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電影《倔人呂尚斌》,任剪輯師,全國發行並獲獎。
紀樹仁副教授
新聞專業副教授,主任編輯職稱,現任教於浙江橫店影視職業學院影視製作學院。
從事新聞工作與教學20餘年。曾任《人民日報》見習記者、內蒙古《寧城報》編輯部主任,創刊並主編《中京周末》、《寧城信息》。發表論文30餘篇,參與撰寫《新聞表現藝術》和《古典詩詞比興辭典》。被八一電影藝術製片廠影視文學雜志社聘為評委。任寧城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淮海書畫院名譽院長、中京書畫院副院長。書法作品被收錄於《20世紀書畫名家作品精粹》《當代書畫藝術家精品大典》《世界傳世名畫法書鑒賞》《世界華人藝術名家精品博覽》、《1949--2000中國書法選集》等大型典籍。
王巨祿 教授 高級編輯
曾任西寧電視台新聞部主任、頻道總監、海南大學三亞學院人文傳播分院教授,系青海省新聞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委員,西寧市作家協會理事。現任教於浙江橫店影視職業學院影視製作學院。1982年畢業於內蒙古工業大學。長期在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工作,在新聞傳播領域有較深造詣。發表新聞作品二百多萬字,多次獲省、部級新聞一、二等獎、廣播電視新聞獎等。曾出版著作《我寫懷念寄遠方》等,研究方向為新聞與文化傳播。
宋桂珍 教授
曾任齊齊哈爾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齊齊哈爾市語言文學學會秘書長,中國高校電影學會會員。現任教於浙江橫店影視職業學院影視製作學院。
1974年畢業於齊齊哈爾師范學院漢語言文學專
業。多年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女性文學、電影藝
術等學科的教學與研究,在女性文學研究方面成果豐厚,頗具特色。完成省級科研項目3項,出版著作3部,在國家及省級刊物發表論文近40篇,主講課程《中國現當代文學》,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曾被評為齊齊哈爾大學教學名師,獲得各種教學獎項12項,科研獎項8項。
姓名:孫薇(編導教研室主任)
職稱:講師
個人品牌:努力工作,好好生活。
姓名:周詩宇
職稱:助教
個人品牌:在工作中享受生活。
姓名:楊劍(攝影攝像技術教研室主任)
職稱:助教
個人品牌:充滿危機意味著我們還有時間。
姓名:向陽(新聞教研室主任)
職稱:講師畢業於西北大學 文化經濟學院前身為管理系,是我院歷史最悠久的系部之一,2011年因發展需要更名為經濟管理系,2013年因學院院系調整,更名為文化經濟學院。學院設有商務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物流和電子商務等四個專業和大學英語教研室。並擁有一支教學與科研素質高、年齡與學歷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2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中級職稱教師15人。有省級專業帶頭人1人。聘請了10多位來自企事業單位第一線的實踐指導教師。建有數字化語言實訓室3個,外貿實訓室1個。我系是浙江省大學英語三級考試,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A、B級考試,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考點,全國國際商務英語考試培訓中心及考試點,以及「國際商務單證員」考試考點。
長期以來,我院堅持「放眼世界、明德篤行」的系訓,以培養「語言精、技能強、素質高」的國際商務人才為目標,大膽開展教學改革,著重加強對學生的外貿實務及外國語技能等綜合素質的培養,使其在經濟全球化與市場經濟建設中,具有更廣的適應力,更強的競爭力和更大的發展潛力。我院教師主持省級精品課程《綜合英語》,主持《商務英語精讀》音像教材編制。我系學生在2008年度浙江省大學生中華經典詩文誦讀大賽獲金獎,2009年度全國大學生演講比賽獲得二等獎,2009年度浙江省大學生「祖國在我心中」徵文活動獲三等獎,2009年度浙江省第六屆及2010年度浙江省第七屆高職高專實用英語口語比賽中分別獲得二、三等獎;在2010年度浙江省第一屆高職高專實用英語寫作大賽獲得一等獎。
我院還積極開展對外交流,先後與橫店集團、義烏華美達之江大酒店、義烏凱倫實業有限公司、上海可的物流有限公司、杭州郵政物流有限公司等簽訂實習基地協議。雙方圍繞教學、科研以及學生實習等,積極開展合作與交流,有力地促進了我系從教學與科研到學科、專業、教師隊伍建設的全面發展,這些活動也為我們的學生創造了很好的學習機會。 藝術設計專業:
曹雲霞講師畢業於江南大學(原無錫輕工)設計學院
現任職務/崗位:藝術設計教研室主任/源點圖形工作室負責人
胡庚申講師畢業於杭州師范大學
現任職務/崗位:教師
王緒振 講師畢業於聊城大學
現任職務/崗位:藝術設計研究所所長
宋昭俊 助教畢業於浙江傳媒學院
任教課程:《卡通影視形象設計》、《視頻剪輯》、《插畫基礎》 《繪畫基礎》
金婷婷助教畢業於中國計量學院
許超畢業於蘇州大學
現任旅遊創意學院專業教師
旅遊管理與導游專業:
周曉紅 講師畢業與浙江師范大學
擔任旅遊管理、導游專業帶頭人
張磊 助教畢業於華中師范大學地理專業。
現任職務:旅遊管理教研室副主任
馬樹生 副教授
畢業於山西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
李建傑 技師畢業於太原師范學院旅遊管理專業。
現任職務:旅遊與創意學院實驗實訓中心主任
趙樂園 講師杭州大學哲學社會學系公關策劃專業學士學位。
任教課程:旅遊公共關系、旅遊禮儀、茶藝
翟姣 講師畢業於上海師范大學
任教課程:《中國旅遊地理》《旅遊策劃實務》《旅遊電子商務》《旅遊學概論》
曹莉麗畢業於東南大學旅遊管理專業。
任教課程:《旅遊會計學》、《旅遊與中外民俗》、《旅遊美學》等課程。
盧香雲 助教畢業於西北民族大學
任教課程:《客源國概況》、《旅遊與中外民俗》、《管理學》、《旅行社經營與管理》
謝均央畢業於石河子大學
任教課程:《旅遊市場營銷》、《營銷師職業技能訓練》
高玲畢業於遼寧師范大學
任教課程:《旅遊企業會計實務》、《旅遊宗教文化》 郭持良,男,中共黨員,77屆數學本科,曾任高中數學教師和省級機關公務員等,在學院連續多年執教《高等數學》等課程。
周偉毅,男,中共黨員,法學本科,講師,現任基礎部主持工作副主任,曾在省級刊物發表論文《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和《以生為本是提高高職兩課教學效果的切入點》等。
陳霞,女,中共黨員,法學碩士,現為基礎部「兩課」教師,2008年湖北省農村稅費改革考察組對咸寧地區六縣市進行調研並負責課題材料收集工作,發表論文《中國現階段個人收入分配差距問題研究》和《簡析淪陷時期武漢社會生活的貧困表現及原因》。
高偉,男,中共預備黨員,體育教育本科,講師,現任體育教研室副主任,2008年度校級先進個人。
孫昱,男,中共黨員,碩士,工程師,曾發表《網路環境下的計算機教學改革研究》。
張麗,女,中共黨員,碩士,曾發表《中國武術可持續現代化發展指標體系構建及其評估的研究》,《競技武術套路C級跳躍類難度動作訓練手段研究》,《體育運動對學生焦慮情緒的影響》等文章。
何康:講師,現為橫店影視職業學院基礎部教師,擔任《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和《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兩課教學。
盛宏華:男,畢業於浙江省師范大學。現任浙江省橫店影視學院體育教師。2009年帶校拉丁舞社團學生取得浙江省體育舞蹈比賽,業余單人比賽第一名。
王瑩:女,中共黨員,碩士。曾發表《大眾媒體體育傳播內容的統計與分析》《溫州大學不同年級學生體重指數的比較研究》等文章。
張園園:女,中共黨員,文學碩士。曾發表《永遠的象徵——白先勇筆下奇女子尹雪艷形象分析》、《尹雪艷:是死神?還是精靈》等文章。孔祥陽:男,碩士,曾發表《上海市部分小學低年級〈體育與健身〉課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上海市部分高校高水平運動隊思想教育探析》等文章。
王仙超:男,2012年6月畢業於江西財經大學體育學院。從事網球項目的教學。2011年獲得ITF(國際網球聯合會)一級教練員,2011年10月獲得中國電信網球挑戰賽江西賽區雙打冠軍。並擔任校網球隊主教練。 小學教育、學前教育、音樂教育、美術教育、會計、旅遊管理、計算機技術與應用、物流管理、工商企業管理、裝潢設計、服裝藝術設計、英語、國際貿易、市場營銷、廣告、電子商務、計算機信息管理、影視表演、人物形象設計、電視節目製作、新聞采編與製作、攝影攝像技術
⑽ 創造性的地理空間 這個名詞怎麼解釋
蘇聯電影學者普多夫金拍攝了以下五個片段:
(一)一個青年男子從左向右走來。回
(二)一個青年女子答從右向左走來。
(三)他們相遇了,握手。青年男子用手指點著。
(四)一幢有寬闊台階的白色大建築物。
(五)兩個人走向台階。
這樣連接起來的片斷在觀眾眼中變成了一個不間斷的行動: 兩個青年在路上碰見了,男子請女子到附近一幢房子去。實際上, 每一個片斷都是在不同地點拍攝的。表現青年男子的那個片斷是在國營百貨大樓附近拍的,女人那個片斷則是在果戈里紀念碑附近拍的,而握手那個片斷是在大劇院附近拍的,那幢白色建築物卻是從美國影片上剪下來的(它就是白宮),走上台階那個片斷則是在救世主教堂拍的。
結果,雖然這些片斷是在不同的地方拍攝的, 可是在觀眾看來卻是一個整體,在銀幕上造成了所謂的 "創造性地理學"。 這里利用人們的錯覺把不同時空的片斷構成一個整體,蒙太奇的分解組合功能充分地體現了出來。
普多夫金的試驗證明了蒙太奇具有創造時間空間的功能,而長鏡頭大部分情況下都是終於影片敘事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