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為何發明筷子

為何發明筷子

發布時間:2021-07-24 17:55:19

Ⅰ 筷子什麼時候發明

關於筷子的發明,有很多不同的傳說。以下僅供參考:
筷子是中華民族發明的進食工具專。據考古資料證明,在遠古屬時代,先民已懂得用樹枝和竹枝夾取食物。關於筷子的起源,中國東北地區流傳著這樣的故事:

大禹為治好水患,曾經三過家門而不入,就連吃飯、睡覺,也捨不得躭誤一分一秒。有一次,大禹在野外煮肉吃,陶鍋的肉很燙手,無法立刻用手抓食,他不想浪費時間,便砍下兩根樹枝,把肉夾出來吃。久而久之,大禹練成了用樹枝夾取食物的本領,他的部下見他這樣吃飯,既不燙手,也不會把雙手弄臟,於是紛紛仿效,這樣就產生了用筷子吃飯的習俗。

筷子古稱箸,古籍《韓非子·喻老》載:「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紂王為商代末期的君主,可見早在公元前11世紀我國已出現象牙精工製造的筷子。也就是說,我國有史記載的用筷歷史已有3000多年。此外,民間關於筷子的傳說也不少,一說姜子牙受神鳥啟示發明絲竹筷,一說妲己為討紂王歡心而發明用玉簪作筷,還有大禹治水時為節約時間以樹枝撈取熱食而發明筷子的傳說。

1961年雲南祥雲大波那銅棺木出土3根圓銅筷,經碳14測定為公元前495年左右春秋中晚期文物

Ⅱ 為什麼會發明筷子

開始我們祖先用鼎煮食,有成語;鍾鳴鼎食因為鼎太大了(用的起鼎的一般是貴族,大多是肉類)太深了,就要用東西夾出來,這樣箸,筷子的前身就出現了,在西漢的時候才慢慢的叫筷子,並且變的小巧,材質也不是銅質的了

Ⅲ 中國人為什麼發明筷子

筷子長,能夾到遠處的菜 據說,世界上共有三種吃東西的方式,直接用手拿東西吃的佔百分之四十,用刀叉的佔百分之三十,還有百分之三十則用筷子。 筷子,是中國人的一大發明。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時代就開始命名用筷子,不過最初並不叫「筷」。據古文獻記載,那時人們把筷子稱為「箸」或「夾(上加竹旁)」。在公元六、七世紀時,筷子也被稱為「筋」。「筷」這個稱呼是怎麼出現的呢?據文獻記載說,中國東部江南一帶的人認為「箸」和「住」的發音是一樣的,在江邊行船的人很忌諱「停住」,就取反意叫「箸」為「快」。到公元10世紀的宋朝,人們又在「快」上加了「竹」頭,因為筷子大都用竹子做成的緣故。於是,中國人發明的這件食具就有了現在大家都知道的名字「筷」。 筷子是如何發明的呢?有人推測,遠古人烤東西吃時,隨手摺兩根樹枝或竹枝,用來夾著吃,這樣既不燙手,又能趁熱吃到美味,於是就演變成了筷子。筷子的結構極為簡單。從形狀來說,是兩根小細棍,中國的筷子是上粗下細,上方下賀,這種造型的優點是拿起來方便,不容易滑,也不容易轉動放在桌子上不會滾,夾菜入口的一端光滑圓潤不會傷著唇吞。筷子傳到日本後,日本人將筷子做成圓錐形,這是因為日本多食生冷食物,如生魚片之類,用這種筷子更方便。

Ⅳ 筷子究竟是哪個國家發明的呢

沒有定論,但是大多認為是在中國。
筷子起源
東亞是筷子的發源地,以筷進餐少說已有3000年歷史是世界上以筷為食的地區。筷子看起來只是非常簡單的兩根小細棒,但它有挑、撥、夾、拌、扒等功能且使用方便價廉物美。筷子也是當今世界上一種獨特的餐具。筷子是亞洲的人類緩慢演化過程中的產物並不是由某個人所發明。
最早使用象牙箸的君王
我國是筷箸的發源地用箸進餐歷史悠久。古籍《韓非子·喻老》載 「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司馬遷在《史記·宗微子世家》亦雲「紂為象箸箕子嘆曰彼為象箸必為玉杯為玉杯則必思遠方珍怪之物而御之。輿馬宮室之漸自此始不可振也。」這雖是對紂王生活奢侈而引起朝臣恐懼的陳述但卻從象牙筷所引起的宮廷事件中為我們追溯箸的誕生與發展提供了最有價值的文字史料。紂為商代末朝的君主以此推算我國公元前1144年前後也就是說我國在三千一百多年前已出現了精製的象牙箸。
也有人懷疑古籍「紂為象箸」的記載他們認為河南河北等地根本無象何來牙箸據考古學家發現在出土的商代甲骨文有「象」字還有「茯象」和「來象」的記載。《呂氏春秋·古樂》中也有「商人服象」之句。據《本味篇》載「旌象之約」就是說象鼻也是一種美食。由此可知殷商時代中原野象成群。正因商代有象群遭到圍獵才有「紂為象箸」的可能。
姜子牙與筷子
這一傳說流傳於我市的孟州等地《懷慶府志》卷23《人物·流寓》引《史記》載「呂望注姜子牙也稱姜太公本名叫姜尚從其封姓也叫呂尚號為太公望因此史籍中又稱其為呂望嘗屠牛於朝歌賣飯於孟津。昔之孟津今之孟縣。」由此可知姜子牙在出山之前主要就是在淇縣至孟縣這一帶隱居。
傳說姜子牙只會直鉤釣魚其他事一件也不會干所以十分窮困。他老婆實在無法跟他過苦日子就想將他害死另嫁他人。
這天姜子牙釣魚又兩手空空回到家中老婆說「你餓了吧我給你燒好了肉,你快吃吧!」姜子牙確實餓了就伸手去抓肉。窗外突然飛來一隻鳥啄了他一口。他疼得「阿呀」一聲肉沒吃成忙去趕鳥。當他第二次去拿肉時鳥又啄他的手背。姜子牙犯疑了鳥為什麼兩次啄我難道這肉我吃不得為了試鳥他第三次去抓肉這時鳥又來啄他。姜子牙知道這是一隻神鳥於是裝著趕鳥一直追出門去直追到一個無人的山坡上。神鳥棲在一枝絲竹上並呢喃鳴唱「姜子牙呀姜子牙吃肉不可用手抓夾肉就在我腳下……」 姜子牙聽了神鳥的指點忙摘了兩根細絲竹回到家中。這時老婆又催他吃肉姜子牙於是將兩根絲竹伸進碗中夾肉突然看見絲竹噝噝地冒出一股股青煙。姜子牙假裝不知放毒之事對老婆說「肉怎麼會冒煙難道有毒」說著姜子牙夾起肉就向老婆嘴裡送。老婆臉都嚇白了忙逃出門去。
姜子牙明白這絲竹是神鳥送的神竹任何毒物都能驗出來從此每餐都用兩根絲竹進餐。此事傳出後他老婆不但不敢再下毒而且四鄰也紛紛學著用竹枝吃飯。後來效仿的人越來越多用筷吃飯的習俗也就一代代傳了下來。
這個傳說顯然是崇拜姜子牙的產物與史料記載也不符。而且據說姜子牙沒有妻子。
殷紂王時代已出現了象牙筷姜子牙和殷紂王是同時代的人既然紂王已經用上象牙筷那姜子牙的絲竹筷也就談不上什麼發明創造了。不過有一點卻是真實的那就是商代民間以竹為筷。
妲己與筷子
這個傳說流傳於我市的溫縣、博愛及其山陽區的恩村一帶。妲己是冀州侯蘇護之女蘇護是溫縣人其內都在今博愛縣境內。蘇護送妲己到朝歌去途經恩村注古為恩州驛住宿。直到現在在恩村還流傳著許多與之有關的故事。今恩村一街東南的瓮澗河西側曾有一大土冢叫「妲己冢」或「狐仙冢」當地人叫「冢古堆」。
傳說商紂正喜怒無常吃飯時不是說魚肉不鮮就是說雞湯太燙有時又說菜餚冰涼不能入口。結果很多廚師成了他的刀下之鬼。寵妃妲己也知道他難以侍奉所以每次擺酒設宴她都要事先嘗一嘗免得紂王鹹淡不可口又要發怒。
有一次妲己嘗到有幾碗佳餚太燙可是調換己來不及了因為紂王已來到餐桌前。妲己為討得紂王的歡心急中生智忙取下頭上長長玉簪將萊夾起來吹了又吹等菜涼了一些再送入紂王口中。紂王是荒淫無恥之徒他認為由妲己夾菜喂飯是件享樂之事於是天天要妲己如此。妲己即讓工匠為她特製了兩根長玉簪夾菜這就是玉筷的雛形。以後這種夾菜的方式傳到了民間便產生了筷子。
這則傳說不像第一個傳說充滿著神話色彩而比較貼近生活有某些現實意義但依然富於傳奇性也與史實不符。考古學家在安陽侯家莊1005號殷商墓中發掘出的鋼箸筷經考證其年代早於殷紂末期的紂王時代顯然筷子既不是紂王發明也非妲己創造應是更早的產物。
中國用箸第一人
我國有一則民間傳說相傳大禹在治理水患時三過家門而不入都在野外進餐有時時間緊迫等獸肉剛燒開鍋就急欲進食然後開拔趕路。但湯水沸滾無法下手就折樹枝夾肉或粉粢米飯食之這就是筷箸最初的雛形。傳說雖非正史但因熟食燙手筷箸因運而生這是合乎人類生活發展規律的。
《禮記》鄭注雲「以土塗生物炮而食之」。這是把穀子以樹葉包好糊泥置火中烤熟。有專家認為這種烤食法也推動了箸之形成。當先民把包好塗泥的穀粒置火灰中烤時為使其受熟均勻不斷用樹枝撥動我們聰明祖先也就是在撥動原始爆米花的過程中得到啟發天長日久筷箸的雛形也漸漸地在先民手中出現。
這當然是推測因為新石器時代末期進入到夏禹時代還沒有文字當時無法記錄箸之發明過程但飲食專家的這些推測是不無科學道理的。
《韓非子·喻老》稱筷為「箸」這再次佐證筷最初是以木竹為材質。因北方多木而南方多竹我們祖先便就地取材故竹木是我國最原始的箸之原料。
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說箸「從竹者聲」古人雲「箸為挾提」而挾從木這又一次旁證先民最早以細樹桿或竹為挾食工具。不過用樹枝、細竹從陶鍋中挾取燙食到箸之形成這是一個數百年甚至更遠的漫長時間。
人類的歷史是進化的歷史隨著飲食烹調方法改進其飲食器具也隨之不斷發展。原始社會大家以手抓食到了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進餐大多採用蒸煮法主食米豆用水煮成粥副食菜肉加水燒成多汁的羹食粥用上匕從羹中撈取菜肉用餐匙極不方便而以箸挾取菜葉食之卻得心應手所以《禮記·曲禮》說「羹之有菜用挾其無菜者不用挾。」鄭玄注「挾猶箸也。」由此可知新石器時代羹為副主流食羹用匙極不方便以手來抓滾燙稀薄的羹更是不可能的於是箸便成了最理想的餐具。
總而言之箸的出現並不是孤立的。遠在新石器時代中期在仰韶文化遺址中已發現了匕匙。當歷史推進到新石器時代晚期人的智慧有了一定的發展生活條件也有所改善單以匕匙進食已不能適應烹飪的進化箸也就順乎潮流而出現。不過四千年前的夏代箸還處於雛形後又經過數百年的不斷演化至商湯時代也就漸漸形成比虎口長一些的兩根長短相同的小棍棍。繼而發展到商代末期紂為滿足於自己君王奢侈的高貴生活需要而下令獵象鋸牙而製成象箸。
因箸的誕生史無記載現在只能根據一些專家的種種推論和旁證來追溯占箸的產生但我們認為箸的如此出現是歷史推衍的必然結果。

Ⅳ 中國的筷子是誰發明的

民間關於筷子的傳說也不少,一說姜子牙受神鳥啟示發明絲竹筷,一說妲己為討紂王歡心而發明用玉簪作筷,還有大禹治水時為節約時間以樹枝撈取熱食而發明筷子的傳說。普通筷子的長度約為22-24厘米左右。筷子有很多工藝品,在設計方面融入了更多的傳統工藝,從而也成為人們收藏的選擇,並且也很受外籍人士的喜愛。

筷子古稱箸,古籍《韓非子·喻老》載:「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紂王為商代末期的君主,可見早在公元前11世紀我國已出現象牙精工製造的筷子,也就是說,我國有史記載的用筷歷史已有3000多年。

(5)為何發明筷子擴展閱讀

筷子,發源於中國,是中國、朝鮮半島、越南、日本、新加坡等東亞、東南亞地區普遍使用的餐具。《韓非子·喻老》言:「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紂王為商代末期的國君,可見早在公元前11世紀中國已出現象牙精工製造的筷子,也就是說中國有史記載的用筷歷史已有3000多年。中國的歷史文化遺產。

筷子是由中國人發明的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餐具。民間關於筷子的傳說不少,一說姜子牙受神鳥啟示發明絲竹筷,一說妲己為討紂王歡心而發明用玉簪作筷,還有大禹治水時為節約時間以樹枝撈取熱食而發明筷子的傳說。

當今社會,筷子的稱呼已習以為常,但專家學者在書法、詩詞作品和文章中依然稱筷子為箸或筯,並沒有如《推蓬寤語》所言「忘其始也」。

Ⅵ 為什麼要發明筷子

這是人類歷史的一種藝術!

Ⅶ 筷子的發明有什麼重要意義

人類在沒有學會使用火之前,進食時,是直接用手。中國早期先民在學會了用火之後,每天都可以吃熟食了,但熟食太燙,於是,聰明的中國先民就順手摺取兩根樹枝做為工具,來夾取熟食,這樣,世界上第一雙筷子就發明出來了,這一發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從此,奠定了中國人(還有漢字文化圈的東亞人)用筷子做為進食工具的飲食習慣和飲食文化。在人類的所有的發明中,可以說,筷子是最簡單的發明。然而,筷子又是非常不簡單的發明。筷子看起來只是非常簡單的兩根小細棒,但它有挑、撥、夾、拌、扒等功能,且使用方便,價廉物美。筷子具有簡單、環保的特性,筷子是漢民族飲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筷子也是當今世界上一種獨特的餐具。中國人進餐所使用筷子,在人類文明史上是一項值得驕傲和推崇的科學發明。李政道論證中華民族是一個優秀民族時說:「中國人在很早以前就發明了筷子。如此簡單的兩根東西,卻高妙絕倫地應用了物理學上的杠桿原理。筷子是人類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且不怕高熱,不怕寒凍,真是高明極了」。

Ⅷ 筷子怎麼發明的筷子是中國人發明的,什麼時候發明的

中國是筷子的發源地,以筷進餐少說已有3000年歷史,是世界上以筷為食的母國。筷子看起來只是非常簡單的兩根小細棒,但它有挑、撥、夾、拌、扒等功能,且使用方便,價廉物美。筷子也是當今世界上一種獨特的餐具。凡是使用過筷子者,不論華人或是老外,無不欽佩筷子的發明者。可是它是何人發明?何時創造誕生?現在誰也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堂堂中華古國,都找不到記載這一對人類文明做出偉大貢獻的點滴文字資料,也許是我們的先民當時缺少文字,或是記錄筷子的書籍佚失殆盡?總之,回答這個懸案的只有「史無記載」4個字。當然,研究筷箸文化,也不是找不到任何旁證材料。筆者曾先後收集到3個有關筷子起源的傳說。

筷子的起源

1.姜子牙與筷子

這一傳說流傳於四川等地,說的是姜子牙只會直鉤釣魚,其他事一件也不會干,所以十分窮困。他老婆實在無法跟他過苦日子,就想將他害死另嫁他人。

這天姜子牙釣魚又兩手空空回到家中,老婆說:「你餓了吧?我給你燒好了肉,你快吃吧!」姜子牙確實餓了,就伸手去抓肉。窗外突然飛來一隻鳥,啄了他一口。他疼得「阿呀」一聲,肉沒吃成,忙去趕鳥。當他第二次去拿肉時,鳥又啄他的手背。姜子牙犯疑了,鳥為什麼兩次啄我,難道這肉我吃不得?為了試鳥,他第三次去抓肉,這時鳥又來啄他。姜子牙知道這是一隻神鳥,於是裝著趕鳥一直追出門去,直追到一個無人的山坡上。神鳥棲在一枝絲竹上,並呢喃鳴唱:「姜子牙呀姜子牙,吃肉不可用手抓,夾肉就在我腳下…。」姜子牙聽了神鳥的指點,忙摘了兩根細絲竹回到家中。這時老婆又催他吃肉,姜子牙於是將兩根絲竹伸進碗中夾肉,突然看見絲竹噝噝地冒出一股股青煙。姜子牙假裝不知放毒之事,對老婆說:「肉怎麼會冒煙,難道有毒?」說著,姜子牙夾起肉就向老婆嘴裡送。老婆臉都嚇白了,忙逃出門去。

姜子牙明白這絲竹是神鳥送的神竹,任何毒物都能驗出來,從此每餐都用兩根絲竹進餐。此事傳出後,他老婆不但不敢再下毒,而且四鄰也紛紛學著用竹枝吃飯。後來效仿的人越來越多,用筷吃飯的習俗也就一代代傳了下來。

這個傳說顯然是崇拜姜子牙的產物,與史料記載也不符。殷紂王時代已出現了象牙筷,姜子牙和殷紂王是同時代的人,既然紂王已經用上象牙筷,那姜子牙的絲竹筷也就談不上什麼發明創造了。不過有一點卻是真實的,那就是商代南方以竹為筷。

2.妲已與筷子

這個傳說流傳於江蘇一帶。說的是商紂正喜怒無常,吃飯時不是說魚肉不鮮,就是說雞湯太燙,有時又說菜餚冰涼不能入口。結果,很多廚師成了他的刀下之鬼。寵妃妲已也知道他難以侍奉,所以每次擺酒設宴,她都要事先嘗一嘗,免得紂王鹹淡不可口又要發怒。有一次,妲已嘗到有幾碗佳餚太燙,可是調換己來不及了,因為紂王已來到餐桌前。妲已為討得紂王的歡心,急中生智,忙取下頭上長長玉簪將萊夾起來,吹了又吹,等菜涼了一些再送入紂王口中。紂王是荒淫無恥之徒,他認為由妲已夾菜喂飯是件享樂之事,於是天天要妲已如此。妲已即讓工匠為她特製了兩根長玉簪夾菜,這就是玉筷的雛形。以後這種夾菜的方式傳到了民間,便產生了筷子。

這則傳說,不像第一個傳說充滿著神話色彩,而比較貼近生活,有某些現實意義,但依然富於傳奇性,也與史實不符。考古學家在安陽侯家莊1005號殷商墓中發掘出的鋼箸(筷),經考證其年代早於殷紂末期的紂王時代,顯然,筷子既不是紂王發明,也非妲已創造,應是更早的產物。

3.大禹與筷子

這個傳說流傳於東北地區。說的是堯舜時代,洪水泛濫成災,舜命禹去治理水患。大禹受命後,發誓要為民清除洪水之患,所以三過家門而不入。他日日夜夜和凶水惡浪搏鬥,別說休息,就是吃飯、睡覺也捨不得耽誤一分一秒。

有一次,大禹乘船來到一個島上,飢餓難忍,就架起陶鍋煮肉。肉在水中煮沸後,因為燙手無法用手抓食。大禹不願等肉鍋冷卻而白白浪費時間,他要趕在洪峰前面而治水,所以就砍下兩根樹枝把肉從熱湯中夾出,吃了起來。從此,為節約時間,大禹總是以樹枝、細竹從沸滾的熱鍋中撈食。這樣可省出時間來制服洪水。如此久而久之,大禹練就了熟練使用細棍夾取食物的本領。手下的人見他這樣吃飯,既不燙手,又不會使手上沾染油膩,於是紛紛效仿,就這樣漸漸形成了筷子的雛形。

雖然「傳說」主要是通過某種歷史素材來表現人民郡眾對歷史事件的理解、看法和感情,而不是嚴格地再現歷史事件本身,但大禹在治水中偶然產生使用筷箸的最初過程,使當今的人們相信這是真實的情形。它比姜子牙和妲已制筷傳說顯得更純朴和具有真實感,也符合事物發展規律。

促成筷子誕生,最主要的契機應是熟食燙手。上古時代,因無金屬器具,再因獸骨較短、極脆、加工不易,於是先民就隨手採摘細竹和樹枝來撈取熟食。當年處於荒野的環境中,人類生活在茂密的森林草叢洞穴里,最方便的材料莫過於樹木、竹枝。正因如此,小棍、細竹經過先民烤物時的撥弄,急取燙食時的撈夾。蒸煮谷黍時的攪拌等,筷子的雛形逐漸出現。這是人類在特殊環境下的必然發展規律。從現在筷子的形體來研究.它還帶有原始竹木棍棒的特徵。即使經過4000餘年的發展,其原始性依然無法改變。

閱讀全文

與為何發明筷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