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的四大發明
1造紙術.2印刷術.3指南針.4火.葯.
造紙術是漢代蔡倫發明
印刷術.是宋代畢升發明
指南針.是上古的黃帝所發明
火.葯.是北宋的一個煉丹的人所發明
現在四大發明
1、數學機械化方法發明人:吳文俊
當選理由:給中國傳統數學注入活力
吳文俊開創了被稱之為數學機械化的研究工作。他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古代數學的傳統,轉而研究幾何定理的機器證明,徹底改變了這個領域的面貌,被稱為「吳方法」。
吳文俊的數學機械化方法「把中國傳統的數學思想方法化腐朽為神奇」。牛頓發明了微積分,從此西方數學佔了上風,中國傳統數學只能「靠邊站」了。可吳文俊受到中國古代數學的啟發,結合當代計算機的原理,開創性地發明了「吳方法」。
該方法雖然是開創性的,但是數學機械化方法至今仍沒有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數學結果。一項數學方法除了方法本身是否具有開創性,還應該起到實際數學作用。
2、雜交水稻發明人:袁隆平
當選理由:第二次綠色革命,解決全球飢餓問題
西方世界稱,雜交稻是「東方魔稻」。他的成果不僅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而且也被認為是解決下個世紀世界性飢餓問題的法寶。國際上甚至把雜交稻當作中國繼四大發明之後的第五大發明,譽為「第二次綠色革命」。
雜交水稻的確是袁隆平的創新,但是過去外國同行曾經做過雜交小麥,所以這個創新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創新,但是雜交水稻對全世界的貢獻毋庸置疑。
3、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發明人:集體
當選理由:首次用人工合成生命體
1965年9月17日,中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結晶牛胰島素。人工牛胰島素的合成,標志著人類在認識生命、探索生命奧秘的征途中,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
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人工合成有生命的蛋白質。過去世界普遍認為生命體是天然的,大都認為人工合成生命體是不可能的,中國人首次讓它變成可能。
隨後別的國家紛紛做了類似的研究,合成了大量的生命物質,目前中國在這一領域的領先地位已經沒有了。
4、陸相成油理論發明人:李四光
集體當選理由:摘掉了中國貧油的帽子
中國在大慶、大港、勝利等地連續建成大油田,陸相成油理論的作用功不可沒。此前,人們一直認為,只有在海相地層中才有可能出現大的油田,西方人確認中國貧油,就因為中國一些大型中新生代盆地多為陸相沉積。
我們的科學家經過研究提出了只要條件適宜,陸相沉積也可能生成大油田的理論。這個基礎理論的突破,讓我們發現了自己腳下的油氣資源。
陸相成油雖是中國人率先提出,但佔世界大部分的油田仍然是海相的沉積,所以說對人類利用石油的貢獻比海相成油的貢獻就少多了。
2. 為什麼說高鐵是中國的新四大發明之一明明不是中國發明的。
所謂「新四大發明「是指「高鐵、掃碼支付、共享單車和網購」。
2017年月,來自「一帶一路」沿線的20國青年評選出了「中國的新四大發明」:高鐵、掃碼支付、共享單車和網購。但事實上這四項並不全是是中國發明的,只不過是中國在推廣應用方面較為領先,對國外比較有影響而誤傳。
高鐵:1964年10月1日,日本東海道新干線正式通車。運營速度高達210公里/小時。故世界上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高速鐵路由日本發明。這標志著世界高速鐵路新紀元的到來。
日本作為世界高速鐵路的先驅為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尚未或正在發展高速鐵路的國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有償轉讓了部分技術予這些國家,以幫助其更快、更方便地發展高速鐵路系統。
2006年3月,由E2系1000番台改造而來的CRH2A型列車從神戶港裝船出發前往中國青島,並轉讓部分技術予中國,由此開啟了中國的高鐵時代。
(2)四大發明不是中國的擴展閱讀:
「最想帶回國的中國生活方式?當然是高鐵,又快又穩又方便,還比飛機便宜。」在中國讀書的孟加拉小伙薩利姆·沙麥德,對中國高鐵艷羨不已。像薩利姆這樣愛上中國高鐵的外國人不在少數。
來自「一帶一路」沿線的20國青年,票選出了心中的「中國新四大發明」,中國高鐵高居榜首,成了外國青年最想帶回家的「中國特產」。
各國青年之所以給出如此高的評價,關鍵還是中國高鐵自身實力過硬。
首先是速度快、省時間。中國高鐵的時速普遍在250至300公里,是國際普通列車的兩三倍之多。正如一個羅馬尼亞小夥子親身體驗,從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到法國巴黎,歐洲國際列車差不多要開上一天,而同等距離的北京到上海,只需六七個小時。
因此,不少坐過中國高鐵的各國青年,在贊嘆之餘,很是自然地成為「高鐵粉」。
其次是平穩安全。前些年,一個外國朋友在時速為300公里的京滬高鐵上,豎立了一枚普通的硬幣,在長達9分鍾的自拍視頻里,列車飛速行駛,硬幣始終屹立不倒。這則視頻上傳到網路後,在引發世界各國網民熱議的同時,還俘獲了廣大網民的心,讓諸多質疑者開始重新審視中國高鐵。
高速、安全,再加上舒適的乘坐體驗,這些實實在在的亮點,讓中國高鐵脫穎而出,成為外國青年最想帶回家的「中國特產」。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最好的中國高鐵要與世界分享:近5年來,中國高鐵「走出去」的步伐越來越快、越來越穩健,如土耳其第一條高鐵、印尼第一條高鐵、俄羅斯第一條高鐵等等,這些國家青年所期盼最想帶回家的「中國特產」,已不僅僅是美好的夢想,而是即將成為現實。
數百年前,中國古代四大發明輾轉流入西方,對歐洲文明的發展,提供了異乎尋常的推動力,同時對世界文明發展史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數百年後,中國高鐵承載著各國青年的期望,承載著一個大國的胸懷和格局,大步走向世界各地,讓各國人民同享中國發展的紅利,推動全球共同進步與發展。被各國青年贊譽為「新四大發明」,中國高鐵名副其實!
3. 「四大發明」真是中國人發明的嗎
火葯和指南針毫無疑問。
印刷術方面,最開始的雕版印刷,後來的活字印刷術都是中國人發明改造的,但是造紙術比較有爭議。西漢的蔡倫其實是改造了造紙術,以前發現過一種「灞橋紙」,(20世紀70年代在中國陝西灞橋發現了一些「紙」——有些人堅持認為那是紙,於是所謂「灞橋紙」變成一個爭議的問題。最初的用意也許是要把我們造紙的年代往前提,但是實際上是自尋煩惱,現在有可能使得中國連原有的造紙術發明權也丟掉了。)
但將這些近似爛棉絮的、最大隻有巴掌大小而且沒有書寫證據的東西稱為紙,實際上就降低了紙的技術標准,放寬了對紙的定義。此舉帶來的後果,則是中國在造紙上的發明優先權反而有可能喪失!為什麼呢?如果允許放寬對紙的定義,那如何對待埃及的紙莎草紙?紙莎草紙在公元前3000年就有了。而且今天在世界各大博物館里藏了很多紙莎草紙的作品,上面有顏色鮮艷的圖畫和文字。如果執意要把灞橋發現的絮狀物說成紙,那古埃及那些有大量圖畫文字在上面的、用植物纖維做成的紙莎草紙,能說它不是紙嗎?而一承認埃及的紙莎草紙也是紙,那中國的造紙發明優先權就喪失了——莎草紙比蔡倫造紙早了3000年。(這一段是資料)
不過我個人還是認為埃及的造紙術是最早的。因為莎草紙滿足了可以寫字畫畫(而且很多都保存的挺好的),傳播文化的基本功能。只是沒有傳下來而已。這沒有什麼崇洋媚外,文化上歷史上的東西應該是實事求是的,公正的。
如果滿意請採納。謝謝
4. 中國四大發明都是什麼
不得不佩服古代人的智慧,現在很多科技設備都離不開之前古代人的發明創造,在中國的四大發明分別是指南針、造紙術、火葯、印刷術。這些發明都為當時古代的社會文化經濟的發展貢獻了許多。
印刷書的發明為古代文化的傳播影響巨大,最早期的印刷術是雕刻成非常多的小木塊,根據文章的內容將木塊排列起來,然後刷上墨水,在印在紙上。到後來活字印刷術的出現大大提高了效率。
5. 中國真的有四大發明么
四大發明是關於中國科學技術史的一種觀點,是指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四種發明,是古代中華民族勞動人民的重要創造,一般是指造紙術、指南針、火葯及印刷術。
此一說法最早由英國漢學家李約瑟提出並為後來許多中國的歷史學家所繼承,普遍認為這四種發明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且這些發明經由各種途徑傳至西方,對世界文明發展史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歷史起源
三大發明
盡管中華文明有很多重要的成就都以「四大」「五大」等命名,如四大美人、四大古典小說、四書五經,四大發明的概念卻來源於西方學者,並在之後被中國人接受。
義大利數學家傑羅姆·卡丹早在1550年就第一個指出,中國對世界所具有影響的「三大發明」:是司南(指南針)、印刷術和火葯。並認為它們是「整個古代沒有能與之相匹敵的發明。」
1620年,英國哲學家培根也曾在《新工具》一書中提到:「印刷術、火葯、指南針這三種發明已經在世界范圍內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況都改變了。」
而後,在1861~1863年,馬克思和恩格斯更是將這些發明的意義推到了一個高峰,馬克思在《機械、自然力和科學的運用》中寫道:「火葯、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葯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了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了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
恩格斯則在《德國農民戰爭》中明確指出:「一系列的發明都各有或多或少的重要意義,其中具有光輝的歷史意義的就是火葯。現在已經毫無疑義地證實了,火葯是從中國經過印度傳給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葯武器一道經過西班牙傳入歐洲。」
英國漢學家麥都思指出:「中國人的發明天才,很早就表現在多方面。中國人的三大發明(航海羅盤(司南),印刷術,火葯),對歐洲文明的發展,提供異乎尋常的推動力。」
四大發明
來華傳教士、漢學家艾約瑟最先在上述三大發明中加入造紙術,他在比較日本和中國時指出「我們必須永遠記住,他們(指日本)沒有如同印刷術、造紙、指南針和火葯那種卓越的發明。這個發明清單被後來的著名英國生化學家、歷史學家和漢學家李約瑟發揚光大。
6. 四大發明是中國人發明的嗎
中國四大發明的確是中國人發明的,可悲的是往往都是在國外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的。
比如指南針,傳到國外促進了國外大航海時代的到來。
再比如火葯,在國外成了火槍,而在國內卻沒怎麼發展起來。
7. 火葯不是中國的四大發明嗎
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
四大發明是關於中國科學技術史的一種觀點,是指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四種發明,是古代中華民族勞動人民的重要創造,是指造紙術、指南針、火葯及印刷術。
此一說法最早由英國漢學家李約瑟提出並為後來許多中國的歷史學家所繼承,普遍認為這四種發明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且這些發明經由各種途徑傳至西方,對世界文明發展史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8. 中國四大發明,不僅影響了中國,也影響了世界不是嗎
新興資產階級為了反對封建教會的統治,率先在思想領域發起了一場復興古希臘、古羅馬文化的運動,但人文主義者除了發揚希臘、羅馬的文化之外,也積極吸收伊斯蘭文明、印度的佛教文明和中國文明中的文化因素。文藝復興期間正值中國的元末明初,當時的皇帝都實行了較為開明的對外政策,所以與國外的交流較多。中國的四大發明——造紙術、活字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葯,不僅是中國歷史上的偉大發明,也對世界文明做出了傑出貢獻,當中國的四大發明在歐洲慢慢傳播時,深深影響了文藝復興的進程。
指南針
大約15世紀,歐洲人將指南針運用於航海,使其可以在茫茫大海中找到方向,不至於迷路,這樣就縮短了海上航行路線,為新航路的開辟奠定了基礎。對於義大利來說,方便了他們進行海外貿易,建立殖民地,加速了資本的原始累積。到了自身的價值,從封建教會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火葯使封建貴族失去了原來的保障,使騎士階層迅速瓦解;指南針加速了資本的原始累積,為義大利開辟了廣大的殖民地。沒有中國的四大發明,歐洲的文藝復興和新航路的開辟不知要晚上多少年。除了這四大發明之外,中國的絲綢、瓷器也深深影響了文藝復興。
9. 四大發明是不是中國的遮羞布
樓主你好
當然不是!
四大發明是中國歷史的四座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