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有趣創造者

有趣創造者

發布時間:2021-07-24 11:28:15

『壹』 怎麼理解老師必須視兒童為有能力的創造

理解老師必須視兒童為有能力的創造者
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數學課程的一切都要圍繞學生的發展開展,所以學生是當然的主人。教師要拓寬學生在數學教學中的空間,就必須改變自己的角色,即從一個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要從教室空間支配者的權威地位,向數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轉換。美國教育家布魯納提出:教學生學習任何科目,決不是對學生心靈中灌輸固定的知識,而是啟發學生主動去求取知識與組織知識。教師不能把學生教成一個活的書櫥,而是教他如何去思維,教他學習如何像歷史學家研究分析史料那樣,從求知過程中去組織屬於他自己的知識。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如何體現這些理念,做到既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索又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呢?
第一位父親說:管那麼多干嗎,只要讀好書就行了。
第二位父親說:因為蜜蜂飛起來的時候翅膀抖動得飛快,就發出了聲音。而蝴蝶飛起來的時候,翅膀抖動得不那麼快,所以就發不出聲音。
第三位父親並沒有直接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孩子,而是拿出一張紙,先慢慢地抖動,紙並沒有發出聲音,然後逐漸加快,直到發出了嘩嘩的聲音,隨後讓孩子試一試。孩子拿起紙做了同樣的試驗,又思考了一會,終於高興地叫了起來:我知道了,並把答案告訴了父親。
一、 引導學生收集和利用資源
數學課程資源,是指依據數學課程標准所開發的各種教學材料以及數學課程可以利用的各種教學資源、工具和場所。教師是課程的建設者與開發者,應該因地制宜,有意識、有目的地開發和利用各種資源,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引導學生走出教科書,走出課堂,走出學校,到社會大環境中去學習,去探索。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素材作為學習內容和工具,讓學生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動機。如教學一年級《物體的形狀》後,我讓學生來個收集圖形的大行動,找出生活中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形和球的物體,再比較各種物體的異同點。這樣教學的好處是,迫使學生用書上所學的關於幾何圖形的知識,聯系生活中熟悉的事物的感知,進行有選擇地、有目的地收集,不僅使學生更好的掌握和了解物體形狀的知識,同時也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二、引導學生突破思維的難點
記得筆者曾經上過整十數加、減整十數這一節課。當中有這樣的一個環節:當學生列出算式10+20後,教師問:為什麼用加法算?學生:因為是一共,所以用加法算。教師連問了幾位學生答案還是一樣,結果教師只好直接告訴學生:因為求紅花和黃花一共多少朵?也就是把紅花和黃花的朵數合起來,所以用加法算。課後評課的老師們都說這里教師沒有引導學生突破思維的難點。假如老師利用情境圖來引導學生理解因為求紅花和黃花一共多少朵?也就是把紅花和黃花的朵數合起來,所以用加法算。這就比空洞的陳述效果好得多,因為一年級學生的思維是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我們要引導學生通過具體的實物理解抽象的數學意義。教師的引導很重要,特別是教師應該對學生可能出現的思維難點,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就要考慮好,特別還要研究如何來引導學生突破思維的難點,對數學的思維難點突破、引導的基本原則是,由簡單情形開始設計一些思考的台階讓學生慢慢上路,否則一下就要學生爬多級台階這就不是好的引導了。
三、引導學生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建構知識
主體教育論要求把教學活動看成是一種培養學生主體性的創造活動,教師把學生引入問題情境所隱含的問題中,學生的學習自覺性、自主性和創造性就會充分發揮。在教學過程中,問題情境的形成不是自發的,而是教師為把學生引入積極的思維狀態而有目的的設置的。例如,在講授《圓的周長》一課時,老師首先激發學生的興趣:同學們都知道龜兔賽跑的故事吧,小白兔由於驕傲輸了,小白兔不服氣。今天小白兔不同烏龜賽跑了,它要同小狗賽跑,你們猜猜看,誰會取得勝利?同學們一致猜測應當是小狗跑第一。這時播放課件:小狗和小白兔進行比賽,小狗沿著正方形的路線跑,小白兔沿著圓形的路線跑,結果小白兔得了第一名,小狗看到小白兔獲勝,心裡很不服氣,它說這樣的比賽不公平,同學們,你認為這樣的比賽公平嗎?
學生被這一有趣的情境深深的吸引,從而積極的對情境中所提供的信息進行選取。發現要看比賽公平不公平,實質上就是看小狗和小白兔跑的路線是不是一樣長,小狗跑的路線是正方形周長,小白兔跑的路線是圓的周長,這方面的知識以前沒有學過,出於對問題的好奇,學生深深的被問題所吸引,從而陷入積極的探索狀態之中。
四、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行為進行反思
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我經常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那學生的學習行為呢,是否也要進行反思,以求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教育無痕,最有效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作為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成功和不足進行及時反思,教給學生一些反思的方法,培養學生經常對學習情況進行反思的良好習慣,使學生在不斷反思中學習數學,掌握知識,並運用於實踐。如每當下課前可引導學生反思:今天這一節課我學會了哪些知識?還有哪些知識是我不明白的?我認真聽講了嗎?認真聽同學發言了嗎?我發言了嗎?我與同學之間的合作如何?我有沒有提出一些問題?還有當學生完成作業後,應引導學生不要急著把作業交給老師,引導學生反思?我的作業完成得怎樣?我的字寫得如何?我認真檢查了嗎?經常引導,長期訓練,直到學生能自覺反思,養成反思的習慣。這樣學生的學習態度、情感會有很大改變,會更富於理性,學習數學的能力也會得到提高。
總之,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索學習並不是放棄教師引導,我們要擺正二者之間的關系,走出只要學生自主學習不要教師引導的誤區,重塑老師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和角色,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探索,幫助學生提高,促使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

『貳』 米老鼠的創造者

華特·迪士尼歷史:華特·迪士尼(Walt Disney)小時候和他的爸爸生活在農場里, 他的爸爸從來不給他買玩具。因為他爸爸認為玩是沒有用的,工作才是正經事。爸爸讓華特·迪士尼看守農場。他天天和動物們在一起,他們成為了朋友。華特·迪士尼常常在地上拿這樹枝畫他的動物朋友。因此他被爸爸打了一頓。可是他仍然很愛畫畫。 在1922年,當華特·迪士尼21歲的時候,他曾在堪薩斯市成立過一家「歡笑卡通公司」,那真是一段十分艱苦的時期。在堪薩斯市一間破爛不堪的車庫里,沃爾特在畫板上描繪他漫畫家的夢。 有一天,當華特·迪士尼辛苦伏案畫畫的時候,有一隻小老鼠瑟瑟縮縮地爬到桌子上偷食麵包屑。當小老鼠發現華特·迪士尼沒有趕它走或置它於死地,就大膽地與他逗樂,甚至淘氣地爬上他的書桌和畫板,彷彿在看他畫畫似的。 在寂寞和苦悶中,這一大一小的生靈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在短短的兩個月時間里,那隻小老鼠成為華特·迪士尼忠實的小朋友。它雖然淘氣,卻也很溫馴,更會撒嬌,有時甚至蜷伏在華特·迪士尼的手掌心裡睡大覺。華特·迪士尼很喜歡看著它,研究它的每一個動作,甚至還會對著鏡子又皺鼻子、又努嘴巴,學著小老鼠一大堆可愛的小動作。 當歡笑卡通公司要關門的時候,華特·迪士尼需要認真考慮小老 早期米老鼠形象大全鼠的「出路」問題。他打定主意,一定要讓小老鼠離開這里。就在公司關門的當天晚上,華特把小老鼠帶到附近的樹林里,放走了它,並在心裡對小老鼠默默地道了別。 小老鼠是走了,但小老鼠實際上卻又沒走。因為6年來,小老鼠可愛的形象一直活在華特·迪士尼的心裡。也許是人類爾虞我詐的事情太多,華特·迪士尼倒更喜歡小動物的那種坦誠和無欺。就在華特·迪士尼計劃要製作一部新的卡通片,計劃要塑造一個新的角色時,那隻令他念念不忘的小老鼠就突然從他的腦海里蹦了出來。 華特·迪士尼先畫了幾張老鼠的草圖,拿給奧比看。奧比一看就樂了,這只老鼠太像華特·迪士尼了:它的鼻子、面孔、胡須、走路的姿勢和表情,都好像有華特·迪士尼的影子,現在就缺華特·迪士尼的聲音啦!這張畫是華特·迪士尼以自己的臉為模特,是華特·迪士尼面孔的寫照。他本來打算給小老鼠取名叫莫蒂默,但是,奧比嫌莫蒂默這個名字女人味太足了,而且也不夠響亮。莉蓮的看法與奧比一樣,她說不如叫米奇更好。奧比認為,米奇這個名字起得很棒。這樣,小老鼠就有了米奇這個名字。 在中國 米老鼠,小朋友所熟悉的「米老鼠」這三個字,其實就是從「米奇老鼠」簡化而來;「米奇老鼠」按照英文的用法,就是「一隻名叫米奇的老鼠」的意思。當華特·迪士尼看到要把奧斯華奪回來是多麼輕而易舉時,他露出了笑容。此時,華特·迪士尼已經領悟到了電影業的經營方式。 接下來,迪士尼和夥伴們便要設計米老鼠的個性。經過反復的討論和推敲,原本只是「平面」的米老鼠,在有了個性之後,漸漸「立體」起來。他和夥伴們希望米老鼠是一個溫柔可親、善解人意,但也有些急躁粗心的小傢伙;他很有正義感,喜歡打抱不平,常常不自量力,使自己身陷險境;他頗有些機智,也很勇敢,所以最後總能化險為夷;他還有淘氣的一面,常常喜歡惡作劇,開一些無傷大雅的小玩笑。 對於米老鼠的真正來歷,現在已經眾說紛紜了。而大部分傳說都說是由迪士尼創造的。他曾說過,他在奧斯華電影爭奪戰失敗後,在回加州的火車上,夢見了米老鼠這個角色,而後,由於妻子莉蓮厭煩「莫蒂默老鼠」這個名稱,於是,他就把名字改為米老鼠。 華特也曾提到這個角色的另外一個來源。在堪薩斯市時,經常有一隻老鼠常常在他的畫板周圍玩耍,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兩個故事流傳甚廣。但是,米老鼠真正的來源,應該是華特和奧比密切合作的結果:華特想像出米老鼠極具趣味的特性和創造出他的聲音,而奧比則描繪出它的具體動作和形態。 接著,華特和奧比討論怎樣把這個新角色推向公眾。恰好,當時美國飛行員查爾斯· 米老鼠和它的朋友們(20張)林德伯格(1902 1974)首次單人駕駛「路易士精神號」單翼飛機,成功地從美國飛越大西洋,直達法國的巴黎,成為新一代美國人心目中最了不起的冒險家。 一直到1928年3月,報紙上都還經常可以看得見,有關林德伯格或有關飛行、飛機、冒險等相關題材連篇累牘的報道,公眾更是依然把他視為民族英雄。華特說,這個社會熱點我們必須抓住,就讓米老鼠開飛機吧,我想觀眾會喜歡的。他們約定,由華特編寫劇本,奧比製作。於是,華特根據林德伯格的事跡,構思了一個簡單、有趣的故事。這就是《米老鼠系列影片》第一部——《瘋狂的飛機》。 《瘋狂的飛機》劇本很快寫好了,可是製作卻成了問題。為了保密,他們採取了兩條措施。一方面,華特一改以往的寬宏,派了監工去監視那些畫家的工作。華特強調說,一定要讓他們埋頭作畫不得消閑,連擦鼻涕的工夫都沒有,這樣,他們就沒有精力去注意我們在幹些什麼。 另一方面,米老鼠的製作是在嚴格保密的狀態下進行的。奧比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以每天700張畫面的速度繪制這部新的影片。莉蓮和另外一個可信賴的女工則躲在車庫里,把奧比繪制的圖畫描在賽璐珞片上。拍攝工作由華特負責:等到畫家們下班後,緊張地工作一夜,而到天亮之前就把一切都收拾起來,像是什麼也沒發生過。 1928年5月10日,《瘋狂的飛機》在好萊塢日落大道的電影院試映了。試映雖然沒有引起轟 米老鼠動,但觀眾的反映還不錯,令華特信心倍增。華特用最後的資金又拍了兩部米老鼠短片。在第二部《騎快馬的高卓人》中,米老鼠是一個勇敢的騎手;在第三部《威利號汽船》中,米老鼠又成了一個能乾的船員。 華特·迪士尼的卡通王國里有許多可愛的卡通明星,其中資格最老、同時也是最受歡迎的角色,無疑應當首推米老鼠。米老鼠誕生於1928年,到2008年,米老鼠已經有80歲了。雖然米老鼠的年紀已經不小了,但是其魅力卻始終未曾稍減。不知道米老鼠陪伴過多少小朋友的童年,帶給多少小朋友無盡的歡樂。米老鼠,這只全球最知名的「老鼠」,早已成為華特·迪士尼卡通王國的招牌和重要標志。 從米老鼠開始,一個接一個的卡通形象被華特·迪士尼帶到了觀眾的面前。從《瘋狂的飛機》開始,米老鼠從美國走向全球,魅力至今不衰。毫不誇張地說,它已是風靡全球、最受歡迎的卡通形象了,有人甚至稱它為「魔幻之影」。在80年以前,就是1923年的時候,動畫片不像現在紅火,可23歲的華特不這么認為,他認為動畫米老鼠的前身-奧斯瓦爾德片的前景非常好,所以他注冊了「迪士尼兄弟動畫製作公司」,在米老鼠形象誕生,迪士尼曾經創作過一隻叫奧斯瓦爾德的長耳朵卡通兔形象,很受觀眾歡迎,1928年,就是米老鼠誕生的這一年,在一次從紐約回堪薩斯的火車上,迪士尼和一些卡通設計師們一起討論,如何創作一個更可愛的卡通形象。他們把奧斯瓦爾特畫在紙上,然後開始修改:先把尾巴變短,變圓再修改尾巴和腳……不一會兒,一個可愛的老鼠形象就躍然紙上了!華特眼前一亮:就是這只小老鼠!他的夫人莉莉連恩馬上給它起了個響亮的名字「Mickey Mouse 」 (米奇老鼠) 因為米老鼠是迪士尼先生的構思,又是迪士尼先生製作出來的,很多人認為米老鼠出自迪士尼之手,其實不是這樣。米老鼠的最初原型是他的設計夥伴伍培·艾沃爾斯(iwerke)執筆設計的。維·史密斯和費洛伊德·戈特佛森創作的米老鼠的故事。米老鼠的形象設計出來以後,迪士尼開始用它來製作動畫片。

『叄』 美國自由女神的創作者

創作這一藝術傑作的是19世紀後期一位才華橫溢的雕塑家,他的名字叫弗雷德里克·奧古斯特·巴托爾迪。1834年巴托爾迪出生在法國的一個義大利人家庭。他從青年時代起就酷愛雕塑藝術,自由女神的形象很早就存在於他的心目中了。1851年路易?拿破崙?波拿巴發動政變推翻第二共和國後的一天,一群堅定的共和黨人在街頭築起防禦工事,暮色蒼茫時,一個年輕姑娘手持熊熊燃燒的火炬,躍過障礙物,高呼「前進」的口號向敵人沖去,波拿巴分子的槍聲響了,姑娘倒在血泊中。巴托爾迪親自目睹這一事實,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從此這位高攀火炬的勇敢姑娘就成為他心中自由的象徵。
1865年,巴托爾迪在別人的提議下,決定塑造一座象徵自由的塑像,由法國人民捐款,作為法國政府送給美國政府慶祝美國獨立100周年的禮物。有趣的是:沒過多久,巴托爾迪在一次婚禮上同一位名叫讓娜的姑娘邂逅,讓娜長得美麗端莊,儀態萬方。巴托爾迪認為讓她來為「照亮全球的」自由神像做模特是十分相稱的,讓娜欣然文諾這一要求。在雕塑過程中,他們之間產生了純潔的愛情,終於結為夫妻。
1869年自由神像的草圖設計完成,巴托爾迪便開始全心全意地投入雕塑工作。他曾去過美國旅行,爭取美國人對塑像計劃的支持,但美國人遲遲沒有意識到這一禮品的珍貴。直到1876年巴托爾迪參加在費城舉行的慶祝獨立100周年博覽會時,為了引起公眾的注意,便把自由女神執火炬的手在博覽會上展出,才引起一場轟動。擺在人們面前的這只手手僅食指就長達2.44米,直徑1米多,指甲厚25厘米,火炬的邊沿上可以站12個人。於是這件幾天前還鮮為人知的雕塑品頓時身價百倍,成為美國人人渴望欣賞的藝術珍品。不久,美國國會便通過決議,正式批准總統提出接受女神像的請求,同時確定貝德羅島為建立女神像的地點。
1884年7月6日,自由像正式贈送給美國。同年8月5日,自由神像底座奠基工程動工。1886年初,75名工人爬上高高的腳手架,用30萬只鉚釘把自由神像約100塊零件釘到它的骨架上。10月中旬,自由神像的建立終於全部完工。10月28日,美國總統親自參加自由神像揭幕典禮並發表了講話。無數群眾簇擁在神像周圍,懷著激動的心情企首仰望著自由女神像第一次露出她庄嚴的面容。 中國易經協會主席陳帥佛2001年參觀自由神像並獻了花環,巴托爾迪由於他的卓越功績而當選為紐約市榮譽市民和法國榮譽勛團指揮級團員。他於1904年10月5日在巴黎逝世,但他所塑造的自由神像永遠表達著人民對自由的熱愛和嚮往。

『肆』 怎樣使自己變得有趣

首先,應樂觀開朗,有一種堅強的意志,遇事不憂愁苦惱。幽默與樂觀是孿生姐妹。很難想像,一個遇到困難和挫折便愁腸百結的人,會具有幽默感。相反,一個具有幽默感的人卻能從自己不順心的境遇中發現某些「戲劇性因素」,而能使自己做到心理平衡。列寧的姐姐烏里揚諾娃說:「列寧巧妙的幽默使人胸懷開朗。」只有當自己心胸開朗了,才可能使別人心胸開朗;只有自身具有感染力,才可能感染別人。

其次,要積極投入社會工作,進行創造性的勞動。幽默之所以為幽默,是將兩種不相乾的事件豁然串通起來,讓人產生驚奇和有趣的感覺。因此,幽默的創造者必須具備豐富的經驗,獨創的能力,跳開常規的思路。

第三,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加強一些幽默訓練。如對周圍接觸到的人,只要你和他熟,除工作外,可常說些有趣的話,多讀一些中外幽默小品、名人趣事、歇後語等;遇事不妨度量大一點,想像讓一個富有幽默感的人處在我此時的位置上,他將怎麼辦?此外,平時可試著調動起自己所看到的、聽到的、讀到的一切材料,或取其一點,或相反相成,或望文生義……加以聯系、比較、生發,說不定就能達到一語驚人的「幽默」哩!當然,幽默往往是猝然間誕生的,似乎容不得思索和考慮,這門藝術只能經過長期的學習和實踐才能獲得。

『伍』 手機的創造者是誰

手機的發明者是馬丁·庫帕。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紐約街頭,掏出一個約有兩塊磚頭大的無線電話,並打了一通,引得過路人紛紛駐足側目。這個人就是手機的發明者馬丁·庫帕。當時,庫帕是美國著名的摩托羅拉公司的工程技術人員。 這世界上第一通行動電話是打給他在亞歷山大·貝爾實驗室工作的一位對手,對方當時也在研製行動電話,但尚未成功。庫帕後來回憶道:「我打電話給他說:『喬,我現在正在用一部攜帶型蜂窩電話跟你通話。』我聽到聽筒那頭的『咬牙切齒』——雖然他已經保持了相當的禮貌。」 馬丁·庫帕今年已經74歲了,他在摩托羅拉工作了29年後,在矽谷創辦了自己的通訊技術研究公司。目前,他是這個公司的董事長兼CEO。馬丁·庫帕當時的想法,就是想讓媒體知道無線通訊——特別是小小的移動通訊手機——是非常有價值的。另外,他還希望能激起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的興趣,在摩托羅拉同AT&T(AT&T也是美國的一家通信大公司)的競爭中,能支持前者。

『陸』 我曰「最有趣的酷站」製造者!!!

去下載一個360急救箱恢復一下桌面就行~~遇到什麼不好刪除的頑固桌面圖標就要用這個東西

『柒』 微信拍一拍玩法太魔性,創造者是怎麼想到這個創意的

其實就相當於@一個人吧,只是可以改備注,拍一拍這個動作也更加的好玩有趣,不得不說人的想像力還是很豐富的,因為可以改名字,大家都覺得很好玩!

『捌』 自由女神的創造者

創作這一藝術傑作的是19世紀後期一位才華橫溢的雕塑家,他的名字叫弗雷德里克·奧古斯特·巴托爾迪。1834年巴托爾迪出生在法國的一個義大利人家庭。他從青年時代起就酷愛雕塑藝術,自由女神的形象很早就存在於他的心目中了。1851年路易?拿破崙?波拿巴發動政變推翻第二共和國後的一天,一群堅定的共和黨人在街頭築起防禦工事,暮色蒼茫時,一個年輕姑娘手持熊熊燃燒的火炬,躍過障礙物,高呼「前進」的口號向敵人沖去,波拿巴分子的槍聲響了,姑娘倒在血泊中。巴托爾迪親自目睹這一事實,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從此這位高攀火炬的勇敢姑娘就成為他心中自由的象徵。
1865年,巴托爾迪在別人的提議下,決定塑造一座象徵自由的塑像,由法國人民捐款,作為法國政府送給美國政府慶祝美國獨立100周年的禮物。有趣的是:沒過多久,巴托爾迪在一次婚禮上同一位名叫讓娜的姑娘邂逅,讓娜長得美麗端莊,儀態萬方。巴托爾迪認為讓她來為「照亮全球的」自由神像做模特是十分相稱的,讓娜欣然文諾這一要求。在雕塑過程中,他們之間產生了純潔的愛情,終於結為夫妻。
1869年自由神像的草圖設計完成,巴托爾迪便開始全心全意地投入雕塑工作。他曾去過美國旅行,爭取美國人對塑像計劃的支持,但美國人遲遲沒有意識到這一禮品的珍貴。直到1876年巴托爾迪參加在費城舉行的慶祝獨立100周年博覽會時,為了引起公眾的注意,便把自由女神執火炬的手在博覽會上展出,才引起一場轟動。擺在人們面前的這只手手僅食指就長達2.44米,直徑1米多,指甲厚25厘米,火炬的邊沿上可以站12個人。於是這件幾天前還鮮為人知的雕塑品頓時身價百倍,成為美國人人渴望欣賞的藝術珍品。不久,美國國會便通過決議,正式批准總統提出接受女神像的請求,同時確定貝德羅島為建立女神像的地點。
1884年7月6日,自由像正式贈送給美國。同年8月5日,自由神像底座奠基工程動工。1886年初,75名工人爬上高高的腳手架,用30萬只鉚釘把自由神像約100塊零件釘到它的骨架上。10月中旬,自由神像的建立終於全部完工。10月28日,美國總統親自參加自由神像揭幕典禮並發表了講話。無數群眾簇擁在神像周圍,懷著激動的心情企首仰望著自由女神像第一次露出她庄嚴的面容。 中國易經協會主席陳帥佛2001年參觀自由神像並獻了花環,巴托爾迪由於他的卓越功績而當選為紐約市榮譽市民和法國榮譽勛團指揮級團員。他於1904年10月5日在巴黎逝世,但他所塑造的自由神像永遠表達著人民對自由的熱愛和嚮往。

閱讀全文

與有趣創造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