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學校舉辦科技小發明比賽,共收到作品120件.評獎時決定獲一、二、三等獎作品件數的和必須控制在總件數的4
一、二、三等抄獎的件數比為:1:(襲1×2):(1×2×2)=1:2:4,
則所以獲將總數為1+2+4=7的倍數,
120×45%=54(個);
120×50%=60(件).
54~60之間只有56是7的倍數.
即獲獎總數為56件.
一等獎為:
56×
1 |
1+2+4 |
1 |
7 |
⑵ 挑戰杯科技發明製作a類和b類的區別
一、投入量不同:
1、A類指科技含量較高、製作投入較大的作品。
2、B類指製作投入較小。
二、設計目的不同:
1、A類為國家科技提高創造條件的大發明製作。
1、B類為生產技術或社會生活帶來便利的小發明、小製作
科技小製作的類型根據科技小製作思考方式的不同可分為模仿型、創造型兩種。
參加「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的作品一般分為三大類: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科技發明製作。
凡在舉辦競賽終審決賽的當年7月1日起前正式注冊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類高等院校的在校中國籍本專科生和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職研究生)都可申報參賽
參加「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的作品一般分為三大類: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科技發明製作。
凡在舉辦競賽終審決賽的當年7月1日起前正式注冊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類高等院校的在校中國籍本專科生和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職研究生)都可申報參賽。
每個學校選送參加競賽的作品總數不得超過6件(每人只限報一件作品)、作品中研究生的作品不得超過3件,其中博士研究生作品不得超過1件。
各類作品先經過省級選拔或發起院校直接報送至組委會,再由全國評審委員會對其進行預審,並最終評選出80%左右的參賽作品進入終審,終審的結果是,參賽的三類作品各有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且分別約占該類作品總數的3%、8%、24%和65%。
⑶ 關於全國科技創新大賽的參賽作品
人文社會的課題當然可以,我們那有很多人做人文社會的課題,但是貌似社會科學得獎不是很容易,不一定是發明,有創新性就行,你要有就參加吧,明年的在山東舉行。
⑷ 全國發明創新大賽獲獎作品
http://space.30e.com/04690420/ReadArticle.aspx?ID=1c2a43fa-23c5-4f65-8b71-73ef7de4f05d
⑸ 「挑戰杯」競賽的科技發明製作類需要做出發明的東西的實體嗎
如果很小且抄費用不高就需要做出襲來,如果規模太大且費用太多就可以做模型,僅僅提交論文和原理結構圖就不行了,那樣是得不到獎的。
比如以前有做出模擬飛機駕駛的模型的例子,直接就申請了專利。
並且,文科比較注重論文,理工科及發明類注重實質的發明創造。評委看理工發明類只看你的發明就知道這個項目行不行,所以就是要做出實質的發明出來。
⑹ 我要參加科技創新小發明比賽 希望大家給我些建議,看看做什麼 或者告訴我一些科技創新小發明的作品 感
設計一個自動筷子!!點子很多,隨便想,就看能不能實現
⑺ 現在要參加挑戰杯科技作品競賽科技發明類,正文部分怎麼寫呢這是基於一個專利
不懂說什麼,寫專利的話還要寫摘要等
⑻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作品要求
有數學、物理、化學、微生物、環境科學、生物、工程、動物、職務、版醫學、地球空間、計權算機、社會科學的參賽學科,不過我們只參加生物和政治的,我也在參加哦,其實就是寫寫論文就可以了,不需要什麼發明的~~~
可以告訴你哦,寫環境方面的比較好些,上網路找找資料在改改語序就可以了。
1.選題背景
2.研究內容
3.研究結論
⑼ 初中生科技小發明(能夠參加比賽的作品)
做夢吧。也許想的到。發明哪有那麼容易。初中生隨便弄個燈泡接兩個電池亮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