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聖經創造墮落救贖

聖經創造墮落救贖

發布時間:2021-07-24 02:40:21

① 上帝是創造天地的獨一真神嗎

自從造天地以來,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籍著所造之版物就可曉得權,叫人無可推諉。」
聖經主要四方面:
一、上帝的創造。
二、人類的墮落。
三、耶穌基督降世,十字架的救贖。復活大能明證。
四、末日大審判。
「上帝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兒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② 為什麼說救贖是上帝創造事工的繼續

對基督徒而言,一談到耶穌,第一要說的恐怕就是:他是人類的救世主,帶著拯救世界出黑暗入光明,從撒旦權下歸向上帝的使命。我們對三位一體第二位的認識恐怕也只注重他是道成肉身拯救世界的聖子耶穌。這固然是一個重要的方面。但另一方面,我們千萬不要忘記,上帝的創造與他也有密切的關系。這一點我們可以從下列的經文中看出:
「萬物都藉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約1:3)
「我們只有一位上帝,就是父,萬有都本於他,我們也歸於他;並有一位主,就是耶穌基督,萬有都是藉著他有的,我們也是藉著他有的。」(林前3:6)
「愛子就是那不能看見之上帝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因為萬有都是靠他造的,無論是天上的、能看見,或是有位的……一概都是藉著他造的,又是為他造的;他在萬有之先,萬有靠他而立。」(西1:15-17)
「萬有都是本於他,依靠他,歸於他;願榮耀歸給他,直到永遠!阿們!」(羅11:36)
論到耶穌基督,在《尼西亞信經》中這樣寫到:「我信獨一主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在萬世之前為父所生,出於神而神,出於光而光,與父一體,萬物是藉著他造的」。丁主教也曾指出:「創造從起初就不在基督之外」。所以,我們不要只看到基督與救贖、與教會的關系,也要看到基督與創造的關系。
如果我們將上帝的創造與救贖分割開來看的話,那麼就會得到這樣的一個結論,創世記中所記載的上帝六日創造的事已經完成了,已經成為了歷史。並且,從此以後上帝就安息了,不再進行他的創造工作。這樣伊甸園中的千古恨則成為了創造與救贖的分水嶺。如果我們得到的結論真是這樣的話,無疑也就是說上帝在創造工作一結束後馬上以失敗告終。這樣的結論是你,是我,是任何一個基督徒都不能接受的。
對此,丁光訓主教也說:「《新約聖經》承認基督的創造,也承認他的救贖。是同一位基督,不是兩位,創造和救贖是同一的,不是對立的,也不是有兩位上帝各管各的」。可見,上帝的創造並沒有結束,反而是在一個不斷的進程中。他在這個進程中正通過不同的方法與途徑使他的創造不斷地走向完善。

1、上帝持續創造的方法與途徑之一:托住與更新

從無到有(包括世界、人類等)的創造之工已完成,但完善、發展以及管理等工作仍未結束,上帝並沒有真正地休息了。相反,是持續無間斷地維持並更新著整個世界。正如《希伯來書》1章3節說:「他常用他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世界正是因為靠賴上帝不間斷地托住、工作而得以維系。如:星宿和四季的運轉、氣候的千變萬化、大小生物的生死存亡與新陳代謝的循環以及人的整個生命的進程。
相反,如果上帝一旦收回他承托之命,所有存在之物,便會立刻化為烏有。因此,宇宙每一刻的繼續存在和它起初受造的存在一樣都是同樣偉大的神跡,同樣全然是上帝自己的工作。我們同樣也都是時刻憑借著上帝的慈愛與恩典而生存。
上帝的創造工作和他的托住、保存、治理和更新並照顧的行動是無法分割的。這可以說是一個圓上的幾段弧。進一步說,托住、保存、治理和更新並照顧世界的行動,也常常是上帝「現在」的創造工作。
在《聖經·創世記》2:3中似乎論到上帝在創造宇宙後,就開始他永恆的休息,好象上帝再也不工作了。其實不然,上帝一直沒有停止他的工作:以賽亞先知說:「你不曾知道嗎?你不曾聽見嗎?永在的上帝耶和華,創造地極的主,並不疲乏,也不睏倦……」(賽40:28)他並不需要休息。主耶穌也印證了這個事實:「我父做事到如今,我也做事」。(約5:17)
由此可見,上帝並沒有停止他的工作,他在創造宇宙萬物之後,仍在不斷地進行托住、保存、治理和更新並照顧的工作。當我們讀到《約翰一書》5:19「全世界都卧在那惡者手下」時也許會產生誤解。是不是上帝對世界的托住、保存、治理、更新及照顧的工作失敗了呢?上帝難道真的是輸給了撒旦了嗎?這是我們難以置信。其實,老約翰給我們指出了罪惡在這世界的猖獗性,要求每一位讀《聖經》的人提高警惕,與罪惡劃清界限。上帝的創造工作仍在繼續不斷地進行,並通過耶穌基督的救贖工作中得到更加地完善。

2、上帝持續創造的方法與途徑之二:基督的救贖

首先我們應當要理解什麼是救贖?上帝的救贖是否僅僅表現為與創造毫無關系的最後審判?特洛赤在他的《基督教理論與現代》一書中是這樣闡述的:「在新教看來,拯救就是靠對上帝寬恕性和聖潔性的愛的完全虔誠的信仰,將靈魂推向一個更高的內在力量和信念的境界」。
根據這樣的一個觀點,我們可以發現這不是法利賽人對拯救的追求,不是出於功利心理的追求,也絕不是自私的追求,而是對於一個完善的人的追求,而這個完善的人是以耶穌為典範的。因為耶穌基督的出現和救贖只有被當作上帝創造的繼續,被當作新亞當的出現,也就是被當作是宇宙起源和人的演化過程,被當作是在創造中對上帝的愛的揭示,被當作人的自由中的新階段,才能被理解。
在《聖經·羅馬書》中將耶穌喻為末後的亞當。由此我們也可以說,這位末後的亞當或稱之為新亞當,之所以出現,是因為第一個亞當沒有能夠用自由和創造來回應上帝的召喚。作為新亞當的基督回應上帝的愛,為整個人類開辟了新的道路,基督不是消極地等待,而是積極地回應上帝的召喚。基督用自己的功績改變了整個的世界。這就是基督救贖的真正含義。
實際上,道成肉身這個事件的本身就說明了救贖是上帝創造的繼續。故此,我們很容易得到這樣一個結論:救贖是上帝持續創造的方法與途徑,也是為了保證創造的完美性,更是為了保證創造中的關鍵--人的完美性而設立的。所以,救贖的對象雖說是世界,但實際上更重要的人。通過對人的救贖,在基督里更新世人(林後 5: 17),來完成繼續創造的工作。對在基督里人更新的要求是:「學象上帝的聖潔和公義」(弗4:24);「象你們的天父一樣完全」(太5:48)這就是上帝將人從「半成品」到「成品」的一個繼續創造的過程。以此達到「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5:17)這樣一個更趨完美的創造。最終達到將一切都更新了的總目標。(啟21:5)。這是上帝的救贖在創造中所起到的作用--始終服務於持續創造。

3、上帝持續創造的方法與途徑之三:人的責任

從《創世記》前幾章中,我們可以看到上帝將人放在受造物中最尊貴的地位,又給予治理這地,管理萬物的託付與權利。可見,上帝不但自己持續創造,也邀請他的子民一同參與。那麼,人就應當善待大地,合理使用資源。但是,人不只是有權利利用土地耕種收獲,更有義務保護它,因為人需要大自然的滋養--滋養人身體與精神。反過來人也應當要回報大地的恩德,所以我們也要關注全球性的環境污染問題,關注生態平衡問題,不能只知砍伐樹林,不知栽植澆灌;不能只知開采礦產,不知節約能源……
在上帝的持續創造中還有一項更重要的內容,就是在社會中彰顯並實現他的諸屬性。今天,我們從新聞媒體、報刊雜志上經常能夠看到中國社會所存在的許多貪污浪費、以權謀私、良心泯滅、道德下滑、社會不公……等現象,還有許多精神污染物,如各種各樣不健康的書刊影視。但我們基督教向來是一個講道德、講倫理的宗教。對此,我們基督徒的責任就是將一位慈愛、和平、正直、公平、仁義、聖潔、信實、良善、溫柔、憐憫的上帝通過我們得以彰顯在世人面前。
這也是我們基督徒參與上帝持續創造所應盡的職責。我們應當演好上帝助手的角色。正如丁主教所說,我們這些半成品的任務就是做上帝創造工作的助手,在幫助這工程的同時使自己越來越從半成品變為成品。同時,上帝也知道人類還存在著許多的不完美,但上帝就是愛,他關注的是創造,即通過救贖、教育和聖化使人類漸臻完美,成為創造的參與者,成為擺脫了罪的桎梏,也擺脫一切低級趣味的滿有智慧的人。
人類的歷史:從石器時代到科技時代;從曠野繞行四十年到指南針導航器的發明;從山洞草棚到高樓林立;從「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到「愛你的仇敵,為那逼迫你的禱告」;從真龍天子獨霸天下到人民民主當家作主;從封建禮建到博愛、平等……這些進步無不反映出上帝藉著半成品的人持續創造的成果
看來,我們只有在創造論的基礎上理解上帝的救贖,才會意識到基督徒在上帝持續創造中所應盡的社會責任和義務。
其實,救贖論真正的有效基礎是創造論。如果救贖論沒有了創造論作基礎,這救贖論就無份於歷史,它只能存在於我們的幻想或心靈的構想中。我們只有在上帝所造的世界中擯棄了上帝創造的背景來談救贖、談福音,就如奪走了福音所需要的泥土與空氣。如果不能在上帝創造的前提下來理解上帝的救贖,就必然會把基督教真理淡化為功利主義的追求。
基督教不僅是拯救的宗教,而且更是創造的宗教。沒有創造就沒有拯救。所以,我們要准確地理解聖經,正確地擺正上帝創造與救贖的關系--兩者是統一而不是對立的關系,是主與次,本與支的關系,是目的與方法的關系。上帝的創造與救贖是一個整體,是絕對不能分割的。創造是上帝工作的中心所在,而救贖是為創造而設立的,也可以說是持續創造的一部分,或是一個方法或途徑,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創造,使上帝的創造往最佳美、最完善的方向前進。直到「一切都更新了」。
別爾嘉夫認為:基督教應該進入一個新的時代,未來的基督教是創造的宗教,未來的時代是聖靈的時代,是創造的時代。作為中國基督徒,不能只停留在信耶穌上天堂得永生,這一具有功利色彩的基礎上,而應該效法基督,以新亞當為榜樣--「我父做事到如今,我也做事」擺正自己在上帝持續創造中的位置,積極參與,盡力盡責,更新自我,改變世界。

③ 「神創造、撒旦敗壞,人墮落,主應拯救」是什麼意思

神創造一切,撒旦來破壞,人們開始頹廢,主應該拯救人類

④ 上帝創世的七天分別創造了什麼

第一天創造了光,上帝說:「要有光!」便有了光。上帝將光與暗分開,稱光為晝,稱暗為夜。於是有了白天和夜晚。

第二天創造了空氣,上帝說:「諸水之向要有空氣隔開。」稱它為天。

第三天創造了海洋,上帝說:「普天之下的水要聚在一處,使旱地露出來。」水和旱地便分開。上帝稱旱地為大陸,稱眾聚集的地方叫海洋。

第四天創造了星辰,上帝說:「天上要有光體,可以分管晝夜,作記號,定節令、日子、年歲,並要發光普照全地。」於是上帝造就了太陽與月亮以及無數的星斗。

第五天創造了水中的生命和飛鳥,上帝說,「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之物,要有雀鳥在地面天空中飛翔。」於是上帝創造出魚類和鳥類讓它們繁衍生存。

第六天創造了地上的生靈和人,上帝說:「地要生出活物來;牲畜、昆蟲、野獸各從其類。」於是,上帝造出了地上的生靈,使它們各自歸入自己的類別。上帝又說:「我要照著我的形象和樣式造人,派他們去管理海里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地上爬行的一切昆蟲。」上帝就照著自己的形象創造了人。

第七天天地萬物已經造齊了,上帝歇息了,並給第六天賜福,聖化第六天為特別的日子,因為上帝是在第七天完成了創造並休息。於是星期日也成為人類休息的日子。

(4)聖經創造墮落救贖擴展閱讀:

萬物初始之前,宇宙是無邊無際混沌的黑暗,只有上帝之靈穿行其間。上帝對這無邊的黑暗十分不滿,就輕輕一揮手,說:「要有光」,於是世間就有了光。

上帝稱「光」為「晝」,稱「黑暗」為「夜」。亮光隱去,黑暗重臨,從此,世間就有了晝與夜的交替。這是上帝創世的第一天。

上帝,本身是指至高無上統治者,在基督教等引入中國後,作為同義詞,將其用作猶太教、基督教信仰的創造宇宙的神。被視為宗教信徒至高無上的信仰,在基督教中,上帝是永恆的存在,創造和治理世界。

上帝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無所不有。上帝是宇宙的支撐和創造者。自然神論說,上帝是宇宙的創造者。泛神論則認為,上帝是宇宙的本身。

⑤ 墮落的靈魂能得到救贖嗎

要信基督,成為真信徒,即上帝的子民,這完全是上帝的工作。

一、上帝在創立世界以前揀選了一些人。
弗1:4 就如神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揀選了我們,使我們在他面前成為聖潔,無有瑕疵。

二、基督在十字架上為這些人贖罪。
約17:9 我為他們祈求。不為世人祈求,卻為你所賜給我的人祈求,因他們本是你的。

三、信道來自聽道,聽到來自基督的話,也就是聖經,聖靈將上帝的道作用在你的心裡,使你得救。
羅10:17 可見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

四、在你得救的時候,上帝賜給你一個新的復活的靈,在這個靈里你不願再犯罪。同時聖靈要住在你裡面。

五、在末日靈魂得救的人將得到復活的不朽壞的身體。這是救恩的最終實現。

⑥ 在聖經創世紀中,亞伯拉罕的故事我們能學到什麼

亞伯拉罕——信心的典範
「懷具信心的人,亞伯拉罕就成了他們的父親。」——羅馬書4:11。
他是一個重要民族的祖宗,也是先知、商人、領袖。可是,他最為現代基督徒津津樂道的,卻是無可動搖的信心。由於他的信心這么堅定,耶和華上帝把他看做朋友。(以賽亞書41:8;雅各書2:23)他名叫亞伯拉罕。聖經說他是所有懷具信心的人的父親。——羅馬書4:11。
2 在亞伯拉罕之前,亞伯、以諾、挪亞等古人不是也很有信心嗎?不錯,但由於亞伯拉罕的約,萬國才能得福。(創世記22:18)因此,誰對上帝應許的苗裔有信心,亞伯拉罕就彷彿成了這些人的父親。(加拉太書3:8,9)另一方面,亞伯拉罕的信心是我們的典範,所以也可說是我們的父親。他的一生體現了信心,經歷過許多考驗和試煉。上帝吩咐亞伯拉罕獻上愛子以撒,可說是亞伯拉罕一生中最嚴峻的考驗。不過在這件事以前,他已經克服了很多障礙。(創世記22:1,2) 現在我們看看較早的時候,有什麼困難考驗亞伯拉罕的信心,並且看看今天我們可以從中學到什麼事。
奉命離開吾珥城
3 聖經在創世記11:26,頭一次提到亞伯蘭(後來稱為亞伯拉罕),說:「他拉活到七十歲,生了亞伯蘭、拿鶴、哈蘭。」亞伯蘭的祖先是敬畏上帝的閃。(創世記11:10-24)據創世記11:31說,亞伯蘭和家人住在幼發拉底河東岸一座繁榮的城,叫做「迦勒底的吾珥」。 因此,他本來不是住在帳幕的游牧民族,而是自小在城裡長大,過著舒適的生活。吾珥的集市有外地運來的貨物,街道兩旁是整齊的房子。當地的深宅大院有14個房間,還有粉牆和室內水管。
4 雖然吾珥城繁榮富庶,但城裡的人要事奉真神並不容易,因為這個城充斥著偶像崇拜和迷信。吾珥最觸目的建築物是一座高聳的金字塔,供奉著月神南那。 很多人自然想迫使亞伯蘭參加這類卑下的崇拜,也許連他的親戚也給他不少壓力。根據猶太人一些傳統看法,亞伯蘭的父親他拉是造偶像為生的。(約書亞記24:2,14,15) 不管他拉是不是造偶像的,亞伯蘭都沒有參加墮落、謬誤的崇拜。當時他年邁的祖先閃仍然在世,一定教導亞伯蘭認識真神。結果亞伯蘭信從耶和華,並沒有信奉南那。——加拉太書3:6。
信心經歷考驗
5 亞伯蘭的信心經歷考驗了。上帝向他顯現,吩咐他,說:「你要離開家鄉、親屬、父家,往我要指示你的地去。我要讓你成為大國,賜福給你。我必使你的名為大,你必使眾人得福。祝福你的,我必賜福給他;咒詛你的,我要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必因你而贏得福分。」——創世記12:1-3;使徒行傳7:2,3。
6 亞伯蘭已屆暮年,膝下猶虛,怎能「成為大國」呢?上帝吩咐他去的地方在哪裡呢?上帝沒有告訴亞伯蘭。因此,亞伯蘭離開吾珥,放棄城裡舒適的生活,的確要很有信心。《家族·親情·聖經》論述古代社會說:「家族裡要是有人犯了大罪,最重的懲罰就是把他趕走,不認他是家族的一分子。……所以,亞伯拉罕響應上帝的呼召,不但離開本國,還離開族人,實在對上帝絕對服從,非常信任。」
7 現代的基督徒可能遇到類似的考驗。我們可能像亞伯蘭一樣受到很大壓力,要我們追求功利,把事奉上帝當做次要的事。(約翰一書2:16)不信的家人、被開除的親戚也許反對我們的信仰,引誘我們參加一些有害的活動。(馬太福音10:34-36;哥林多前書5:11-13;15:33)亞伯蘭為我們立下好榜樣。在他看來,跟耶和華的友誼比什麼都重要,甚至家庭關系也不及上帝的友誼。他雖然不清楚上帝實現應許的方法、時間、地點,卻全心信賴上帝的應許,甘願把一生託付給上帝。他的榜樣的確激勵我們把王國視為一生首務!——馬太福音6:33。
8 亞伯蘭的直系親屬又怎樣呢?亞伯蘭的信心顯然對他們有重大影響。他的妻子撒萊、喪父的侄兒羅得都受他感動,響應上帝的呼召,離開吾珥。後來,亞伯蘭的兄弟拿鶴和拿鶴的一些子孫也離開吾珥,住在哈蘭,崇拜耶和華。(創世記24:1-4,10,31;27:43;29:4,5)連亞伯蘭的父親他拉也同意跟兒子一起離鄉背井!既然他拉是一家之主,所以聖經說他帶領家人到迦南去。(創世記11:31) 我們要是機巧、體貼地向親人作見證,會不會也得著一些成果呢?
9 起程之前,亞伯蘭有很多事要辦。他要變賣產業,買帳幕、駱駝、食物和旅途上需要的用品。亞伯蘭匆匆辦理這些事,可能要損失金錢,但他樂於服從耶和華。一切預備妥當,亞伯蘭的駱駝隊終於在吾珥的城牆外集合,准備出發!那一天實在影響深遠!駱駝隊沿著幼發拉底河彎彎曲曲的河道,往西北前進。幾個星期後,駱駝隊走了1000公里路程,到達美索不達米亞北部的一座城,叫做哈蘭。哈蘭是商旅中途歇息的重鎮。
10 看來亞伯蘭由於父親他拉年邁,於是在哈蘭住下來。(利未記19:32)今天許多基督徒也要照顧年老有病的父母,有些弟兄姊妹因此要改變自己的生活。要是基督徒為了負起兒女的責任,不得不放棄一些事,他們出於愛心的犧牲「在上帝眼中是可悅納的」。——提摩太前書5:4。
11 時光飛逝。「他拉共活了二百零五年。他拉死在哈蘭。」亞伯蘭痛失父親,自然傷心,但哀悼的時候一過,他就馬上起程。「亞伯蘭離開哈蘭的時候,七十五歲。亞伯蘭帶著妻子撒萊、侄兒羅得,以及他們在哈蘭積聚的一切財物和他們所得的人口,出發到迦南地去。」——創世記11:32;12:4,5。
12 在哈蘭,亞伯蘭積聚了不少財物。這一點很值得注意。亞伯蘭離開吾珥,雖然犧牲了不少資財,他離開哈蘭的時候卻很富有。這顯然由於上帝賜福給他。(傳道書5:19)今天,上帝沒有承諾賜財富給他的所有僕人,但誰為王國「撇下了房屋、兄弟、姊妹」,上帝都應許照顧他們,決不食言。(馬可福音10:29,30)亞伯蘭也得了「人口」,意思是他得了一大群僕人。《耶路撒冷塔古姆譯本》和《迦勒底意譯本》說亞伯蘭使他們「歸信」。(創世記18:19)你的信心促使你向鄰居、同事、同學作見證嗎?亞伯蘭沒有就此永久定居,忘記上帝的吩咐,反而善用在哈蘭的時間。現在時候到了,「亞伯蘭就照耶和華吩咐他的去了」。——創世記12:4。
橫渡幼發拉底河
13 亞伯蘭又要上路了。他的駱駝隊離開哈蘭後,往西走了差不多90公里。亞伯蘭也許在幼發拉底河岸邊停下來,從古代的貿易中心迦基米施渡河。迦基米施是駱駝隊渡河的主要地點。 亞伯蘭的駱駝隊在哪一天渡河呢?根據聖經,以色列人在公元前1513年猶太歷尼散月14日離開埃及,在此之前430年就是亞伯蘭渡河的日期。出埃及記12:41說:「四百三十年結束的那一天,耶和華的大軍都從埃及地出來了。」公元前1943年猶太歷尼散月14日,亞伯蘭遵照上帝的吩咐渡河,亞伯拉罕的約看來就在那個時候生效了。
14 亞伯蘭離開了繁榮的吾珥城,但現在他能預見一座「有穩確根基的城」,就是上帝用來統治人類的正義政府。(希伯來書11:10)亞伯蘭雖然所知甚少,但已能看出上帝旨意的端倪,知道上帝要救贖不免一死的人類。今天,我們有福深入了解上帝的旨意,遠比亞伯蘭所知道的多。(箴言4:18)亞伯蘭所指望的「城」已經實現,王國政府已經在1914年於天上建立。既然這樣,我們不是更應該信賴耶和華,並且用行動表明我們的信心嗎?
開始在應許之地寄居
15 創世記12:5,6說:「最後他們到了迦南地。亞伯蘭穿越那地方,到了示劍地,靠近摩利的大樹區。」示劍位於耶路撒冷以北50公里一個山谷之中。曾有人說,這個肥沃的山谷是「聖地中的樂園」。那裡雖然豐饒,但「當時迦南人還住在那個地方」。迦南人道德淪亡,亞伯蘭自然要小心保護家人,免得他們沾染墮落的風氣。——出埃及記34:11-16。
16 耶和華第二次向亞伯蘭顯現,說:「我要把這塊土地賜給你的苗裔。」這句話使亞伯蘭多麼興奮!雖然亞伯蘭看不見應許實現,只有後世的子孫才能承受福分,他還是十分高興,可見他對上帝很有信心。他聽見了上帝的應許,「就在那裡為向他顯現的耶和華築了一座壇」。(創世記12:7)一位聖經學者說:「亞伯蘭在當地築壇,其實是接收土地的儀式,表明他由於對上帝有信心,穩穩當當地得著土地的擁有權。」亞伯蘭要築這么一座壇,必須很有勇氣,因為壇顯然跟後來律法規定的一樣,用未鑿過的石頭築成。(出埃及記20:24,25)這種壇跟迦南人的祭壇有顯著分別。因此,亞伯蘭無畏地宣示他崇拜真神耶和華,不怕迦南人仇視他,傷害他。今天我們又怎樣呢?我們不敢讓身邊的人知道我們崇拜耶和華嗎?年輕人,你讓鄰居或同學知道你的身份嗎?但願我們都效法亞伯蘭的勇敢榜樣,以身為耶和華的僕人自豪!
17 亞伯蘭不管到哪裡去,總以崇拜上帝為首務。「後來他從那裡遷到伯特利東邊的山區,搭蓋帳幕,西朝伯特利城,東望艾城。他在那裡又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呼求耶和華的名。」(創世記12:8)在希伯來語,「呼求」也有「宣揚」或「傳講」的意思。亞伯蘭顯然向四鄰的迦南人勇敢地宣揚耶和華的名。(創世記14:22-24)我們看見他的榜樣,不禁想到自己也有責任竭盡全力宣揚上帝的名。——希伯來書13:15;羅馬書10:10。
18 亞伯蘭不管住在哪裡,都沒有久留。「亞伯蘭又拔營,漸漸遷到南地去。」(創世記12:9)南地就是猶大山區以南的乾旱地帶。亞伯蘭帶著家人不斷遷移,並且向各處的鄰居表明自己崇拜耶和華,「聲明自己在當地是外來的,是寄居的」。(希伯來書11:13)他們從不會跟異教的鄰居過度親密。 現代的基督徒也必須「不屬於世界」。(約翰福音17:16)我們雖然對鄰居和同事仁慈有禮,卻要提防習染不良的行為,免得反映世界的精神,好像遠離上帝的世人一樣。——以弗所書2:2,3。
19 我們不該忘記,不管是亞伯蘭還是撒萊,適應艱苦的游牧生活絕不容易。他們只能吃牲畜的肉,喝牲畜的奶,不能在吾珥的集市上購買種類繁多的食物。他們只能住帳幕,不能住華麗的房子。(希伯來書11:9)亞伯蘭有許多事要辦,忙於管理牛羊僕婢。撒萊也要做傳統中東婦女的家務,例如揉面、烘餅、紡紗、縫衣。(創世記18:6,7;列王紀下23:7;箴言31:19;以西結書13:18) 可是,新的考驗快要出現了。不久,亞伯蘭和家人都性命堪虞!亞伯蘭能應付考驗嗎?

⑦ 我不能原諒我自己,愧對了我的名字新亞(創新亞洲),我的夢想是物理學家,尋找上帝粒子,將物體變成活物

圖中+-號代來表不可自分割的最小正負電磁信息單位-量子比特(qubit)

(名物理學家約翰.惠勒John Wheeler曾有句名言:萬物源於比特 It from bit

量子信息研究興盛後,此概念升華為,萬物源於量子比特)

註:位元即比特

⑧ 起初,神創造天地,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什麼意思

《創世紀》這一節的意思是最初造出來的土在水的深處跟水溶在一起,沒有版形狀,沒有牢固的權實體;深水上面沒有光,只有「神風」吹來吹去。整個句子出於和合本的《聖經·創世紀》。

本書中雖然沒有一次直接提到我們的主,可是它裡面充滿了關乎基督的預表。神在本書中藉著各種不同的名字把自己向人多方啟示出來,使我們可以由此得著許多寶貴的亮光。聖經中一切真理的種子,都先種在這本書里,以後在後面諸書中發芽、生長並結實。

(8)聖經創造墮落救贖擴展閱讀:

《創世紀》介紹了宇宙的起源(起初神創造天地),人類的起源(神創造了亞當和夏娃)和猶太民族的起源,以及猶太民族祖先生活足跡。本書也是上帝全部計劃中的開始,它向我們展示神的創造怎樣的完美,人類是怎樣墮落的,一個民族是如何被上帝揀選發展壯大的。

但本書並不是以科學的論點和近代史學家的方法來記述,而是本著宗教的觀點來說明救贖史的開端。在這救贖史中,依照天主的計劃,以色列民族在萬民中占著最重要的角色,因此作者也只著重於這個民族的歷史。

⑨ 上帝是創造天地萬物的主,上帝為啥要造一個撒旦呢

答:你這問題,你自己解析了一點,但不是很全面,下面分述如下:

1、並非所造的這個宇宙和人具有不完美性和不永恆性,而是所有受造物都不是永恆的,只有從上帝生的,才是永恆。

經上說:血肉之體,不能承受神的國。必朽壞的,不能承受不朽壞的。
因此人類才需要主耶穌基督的救贖。 人類通過耶穌基督,在世有了做上帝兒女與兒子的名分,
在基督再來是,死人復活,活人改變,復活的,乃是從上帝生的身體,叫靈體,因為經上說:凡從神生的就不犯罪,因神的道(原文作種)存在他心裡。他也不能犯罪,因為他是由神生的。 因為凡從神生的,就勝過世界。使我們勝了世界的,就是我們的信心。 我們知道凡從神生的必不犯罪。從神生的必保守自己,(有古卷作那從神生的必保護他),那惡者也就無法害他。

也就是說等人真正得贖的時候,就是真正的永生上帝的兒子,經上說: 神已經向我們這作兒女的應驗,叫耶穌復活了。正如詩篇第二篇上記著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
經上說:林前15:52-54 就在一霎時,眨眼之間,號筒末次吹響的時候。因號筒要響,死人要復活成為不朽壞的,我們也要改變。 這必朽壞的,總要變成不朽壞的。(變成原文作穿下同)這必死的,總要變成不死的。 這必朽壞的既變成不朽壞的。這必死的既變成不死的。那時經上所記,死被得勝吞滅的話就應驗了。
因此信徒到天堂以後,就算有自由意志,也不會再墮落,這就是不朽壞,這就是永生,因為那是人類是神的兒子。

2、由神那裡從天而降的聖城耶路撒冷中,主神全能者,和羔羊,為城的殿 ,信徒真正住在上帝裡面,這就是永生。(天堂里的聖殿不是受造物,乃是基督)

啟21:10我被聖靈感動,天使就帶我到一座高大的山,將那由神那裡從天而降的聖城耶路撒冷指示我。 啟21:22我未見城內有殿,因主神全能者,和羔羊,為城的殿。 啟21:23那城內又不用日月光照。因有神的榮耀光照。又有羔羊為城的燈。 啟21:24列國要在城的光里行走。地上的君王必將自己的榮耀歸與那城。 啟21:25城門白晝總不關閉。在那裡原沒有黑夜。 啟21:26人必將列國的榮耀尊貴歸與那城。 啟21:27凡不潔凈的,並那行可憎與虛謊之事的,總不得進那城。只有名字寫在羔羊生命冊上的才得進去。

3、信徒的盼望就是身體真正得贖

羅8:23 不但如此,就是我們這有聖靈初結果子的,也是自己心裡嘆息,等候得著兒子的名分,乃是我們的身體得贖。
弗4:30 不要叫神的聖靈擔憂。你們原是受了他的印記,等候得贖的日子來到。

彼前1:13所以要約束你們的心(原文作束上你們心中的腰),謹慎自守,專心盼望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所帶來給你們的恩。 彼前1:14你們既作順命的兒女,就不要效法從前蒙昧無知的時候,那放縱私慾的樣子。 彼前1:15那召你們的既是聖潔,你們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聖潔。 彼前1:16因為經上記著說,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 彼前1:17你們既稱那不偏待人,按各人行為審判人的主為父,就當存敬畏的心,度你們在世寄居的日子。 彼前1:18知道你們得贖,脫去你們祖宗所傳流虛妄的行為,不是憑著能壞的金銀等物。 彼前1:19乃是憑著基督的寶血,如同無瑕疵無玷污的羔羊之血。 彼前1:20基督在創世以前,是預先被神知道的,卻在這末世,才為你們顯現。 彼前1:21你們也因著他,信那叫他從死里復活,又給他榮耀的神,叫你們的信心,和盼望,都在於神。 彼前1:22你們既因順從真理,潔凈了自己的心,以致愛弟兄沒有虛假,就當從心裡彼此切實相愛。從心裡有古卷作從清潔的心 彼前1:23你們蒙了重生,不是由於能壞的種子,乃是由於不能壞的種子,是借著神活潑常存的道。 彼前1:24因為凡有血氣的,盡都如草,他的美榮,都像草上的花。草必枯乾,花必凋謝。 彼前1:25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所傳給你們的福音就是這道。

4、撒但只是從火中抽出來的一根柴

亞3:2 耶和華向撒但說,撒但哪,耶和華責備你,就是揀選耶路撒冷的耶和華責備你。這不是從火中抽出來的一根柴嗎?

賽45:7 我造光,又造暗。我施平安,又降災禍。造作這一切的是我耶和華。

羅9:13正如經上所記,雅各是我所愛的,以掃是我所惡的。 羅9:14這樣,我們可說什麼呢?難道神有什麼不公平嗎?斷乎沒有。 羅9:15因他對摩西說,我要憐憫誰,就憐憫誰,要恩待誰,就恩待誰。 羅9:16據此看來,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發憐憫的神。 羅9:17因為經上有話向法老說,我將你興起來,特要在你身上彰顯我的權能,並要使我的名傳遍天下。 羅9:18如此看來,神要憐憫誰,就憐憫誰,要叫誰剛硬,就叫誰剛硬。 羅9:19這樣,你必對我說,他為什麼還指責人呢?有誰抗拒他的旨意呢? 羅9:20你這個人哪,你是誰,竟敢向神強嘴呢?受造之物豈能對造他的說,你為什麼這樣造我呢? 羅9:21窯匠難道沒有權柄,從一團泥里拿一塊作成貴重的器皿,又拿一塊作成卑賤的器皿嗎? 羅9:22倘若神要顯明他的忿怒,彰顯他的權能,就多多忍耐寬容那可怒預備遭毀滅的器皿。 羅9:23又要將他豐盛的榮耀,彰顯在那蒙憐憫早預備得榮耀的器皿上。 羅9:33就如經上所記,我在錫安放一塊絆腳的石頭,跌人的磐石。信靠他的人必不至於羞愧。

太16:23 耶穌轉過來,對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你是絆我腳的。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
林後12:7 又恐怕我因所得的啟示甚大,就過於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體上,就是撒但的差役,要攻擊我,免得我過於自高。

啟12:9大龍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是迷惑普天下的。它被摔在地上,它的使者也一同被摔下去。 啟20:2他捉住那龍,就是古蛇,又叫魔鬼,也叫撒但,把它捆綁一千年, 啟20:7那一千年完了,撒但必從監牢里被釋放,啟20:8出來要迷惑地上四方的列國,(方原文作角)就是歌革和瑪各,叫他們聚集爭戰。他們的人數多如海沙。 啟20:9他們上來遍滿了全地,圍住聖徒的營,與蒙愛的城。就有火從天降下,燒滅了他們。 啟20:10那迷惑他們的魔鬼,被扔在硫磺的火湖裡,就是獸和假先知所在的地方。他們必晝夜受痛苦,直到永永遠遠。

5、 未造天地和世界以前,上帝就在基督里揀選我們,在日期滿足的時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

弗1:3願頌贊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他在基督里,曾賜給我們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 弗1:4就如神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揀選了我們,使我們在他面前成為聖潔,無有瑕疵。 弗1:5又因愛我們,就按著自己意旨所喜悅的,預定我們,借著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 弗1:6使他榮耀的恩典得著稱贊。這恩典是他在愛子里所賜給我們的。 弗1:7我們借這愛子的血,得蒙救贖,過犯得以赦免,乃是照他豐富的恩典。 弗1:8這恩典是神用諸般智慧聰明,充充足足賞給我們的, 弗1:9都是照他自己所預定的美意,叫我們知道他旨意的奧秘, 弗1:10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滿足的時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 弗1:11我們也在他裡面得了基業,(得或作成)這原是那位隨己意行作萬事的,照著他旨意所預定的。 弗1:12叫他的榮耀,從我們這首先在基督里有盼望的人,可以得著稱贊。 弗1:13你們既聽見真理的道,就是那叫你們得救的福音,也信了基督,既然信他,就受了所應許的聖靈為印記。 弗1:14這聖靈,是我們得基業的憑據,(原文作質)直等到神之民(民原文作產業)被贖,使他的榮耀得著稱贊。

⑩ 上帝說:人到這個世界就是來贖罪來了,贖的好可以去天國,做上帝的奴僕!佛說:眾生皆苦,普渡眾生,皆...

基督教很搞笑 你們宣揚基督教就宣揚吧,非要意淫其他宗教,並不做系統的研究就妄自評論。

當然了 我也是信上帝的,不騙你們,但我不信基督教。
略微的給基督教的朋友普及一下
佛經記載一日月所照為一「小世界」(太陽系);集合一千個小世界,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有小、中、大三種「千世界」,故稱三千大千世界
所以一大千世界有10億太陽系 查了下比科學家說的不確定數還多點,這一大千世界10億太陽系是釋迦佛教化范圍。所以佛教說清凈法身毗盧遮那佛,圓滿報身盧舍那佛,千百億化身釋迦摩尼佛。

過了這一大千世界是其他佛的教化范圍,向西10萬億佛國土是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個小和尚的時候就琢磨著造個什麼樣的世界,然後就真的造了個世界。

不要以為幾天造個世界是很了不得的事,雖然我不想說,但是總有基督教的朋友那這說事。

我為啥信上帝 因為按照慣例 每個小世界的上帝都是不動地或善慧地級別的菩薩做。創個世滅個世啥的。這都小事。總之歡喜地境界以上的菩薩沒事就做個天王、上帝什麼的,因為要積攢成佛的資糧。

還有喜歡拿永生說事的,阿羅漢不受輪回,橫行三界。就是沒有了生死,生死存在六道里,出了就沒有了凡間的生死。從某方面來說永生(涅槃)了。在佛教來說這是個不算太高的境界。所以永生是佛教果位成就的最低標准。 之後還有修菩薩行,最後才能成佛。

上帝(某位菩薩)向佛保證要在人間以人天法教化眾生,所以才有了基督教,希望你們不要讓上帝失望。

閱讀全文

與聖經創造墮落救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