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感嘆號發明人

感嘆號發明人

發布時間:2021-07-23 22:43:15

㈠ 標點符號是誰發明

倉頡!

㈡ 標點符號是哪國發明的

標點符號的歷史(一)

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發布第53號訓令——《通令採用新式標點符號文》,批准了由北大六教授聯名提出的《請頒行新式標點符號方案》。我國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標點符號由此誕生,成了語言文化發展史上值得記錄的一筆。

1919年4月,以胡適為首,包括錢玄同、劉復、朱希祖、周作人、馬裕藻在內的六教授,極不願看著"現在的報紙、書籍、無論什麼樣的文章都是密圈圈到底,不但不講文法的區別,連賞鑒的意思都沒有了"。在國語統一籌備會第一次大會上,他們提出了《方案》,要求政府頒布通行",。;:?!——()《》"等標點。11月底,胡適對上述方案作了修改,把原方案所列符號總名為"新式標點符號",此年被批准。

古代,因為標點常鬧笑話

標點符號看著小巧,卻在書面語言的交流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現在我們使用的標點符號,祖先在歐洲。中國雖然在漢代以前已經出現標點符號的概念,比如"離經辨志",即在兩句之間隔開一兩字來寫,或者用豎線、短橫線等標示句子的完結,但是使用上並不普遍,經常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笑話。

《韓非子?外儲說左下?說二》記載了這樣的一個故事:哀公問於孔子曰:"吾聞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無他異,而獨通於聲。堯曰:『夔一而足矣。'使為樂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也,'非有一足也。"說的是,魯哀公因為聽說"夔"有一隻腳,覺得很奇怪,就問孔子。孔子告訴他說,夔是在堯時期通曉音律,對天下實行音樂教化作出很大貢獻的一個樂官,舜繼位後,曾想另尋他人做樂官,堯就忠告舜說,像夔這樣的人,有一個就夠了。偏巧魯哀公讀古書不懂句讀,把夔理解成了有一隻腳的怪物,堂堂國君也難免鬧笑話。

兩漢的時候,有了"句讀"作為停頓標志,類似我們今天的斷句。符號有"↓"和"、"兩種,比如《說文解字》中解釋"↓"為"鉤識也,居月切","、"則為"有所絕止,而識之也,之主庾切"。就是說,凡是文末可以停止的地方,就用"↓"來標記,文中有可以句讀的地方,就用"、"來標示,也就是今天的句號和逗號。

到了宋代,鉤號變成了圓圈,標形如"○",有大中小之分。朱熹在著《四書章句集注》時就是每章之前用大的"○",每句之後用"。"這一時期還出現了段落號,用"∨"或"∧"表示,畫在每段末尾字的右下角,甚至出現了"。。。。。。""......"這樣的密圈、密點加在字的右旁,強調句子的精彩部分。這一用法直到20年代還有沿用。劃在人名或者地名旁邊的"_________"則晚至明代出現。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的標點符號多用來表示停頓,沒有多少意義上的差別,而且沒有標點的書居絕大多數。

同文館學生引入新標點

鴉片戰爭以後,新思想傳入,西洋標點也跟著進來了。第一個從國外引進標點符號的是清末同文館的學生張德彝。同文館是洋務運動中清政府為培養外語人才而設立的,張德彝是第一批英文班學生中的一員。

同治七年(1868年)二月,退役駐華公使浦安臣帶領"中國使團"出訪歐美,張德彝也成為隨團人員中的一名。張德彝有一個習慣,就是無論到了哪個國家,都喜歡把當地的風景、名物、風俗習慣都記錄下來,以"述奇"為名編成小冊子。在1868年-1869年期間,他完成了《再述奇》。這本書現在稱作《歐美環游記》,其中有一段介紹西洋標點的,雲:"泰西各國書籍,其句讀勾勒,講解甚煩。如果句意義足,則記。;意未足,則記,;意雖不足,而義與上句黏合,則記;;又意未足,外補充一句,則記:;語之詫異嘆賞者,則記!;問句則記?;引證典據,於句之前後記"";另加註解,於句之前後記();又於兩段相連之處,則加一橫如——。"

雖然張德彝不是在有意識地向國內知識界引入標點,甚至帶有反對的口氣,覺得這些標點繁瑣。但是卻在無心栽柳的過程中,為中國語言符號的發展帶來了新風。

胡適 新標點氣著章太炎

新文化運動前後,知識界對中國的語言文字進行了全面反思。白話文登上舞台的同時,新式標點的需求也應時而來。1916年8月,胡適應《科學》雜志的邀請,作《論句讀及文字元號》一文,全面闡述他對句讀以及文字元號的理論思考,成了新式標點的奠基之作。

《科學》雜志是1914年夏,遠在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留學生趙元任(後來成為清華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之一,與王國維、陳寅恪、梁啟超齊名)、楊杏佛等人懷著"科學救國"思想創辦的刊物。胡適作為第二批"庚款生"於1910年底抵美國康奈爾大學後,與《科學》的倡辦人成了好朋友,並時常作文發表,《論句讀及文字元號》就是其中之一。其實在這之前的1914年,胡適就在日記里創造了一套自己使用的"句讀符號":單直"?",雙括"(())",提要號" ̄ ̄ ̄"等,《論句讀及文字元號》一文就是在其基礎上增改寫成的。

1918年,胡適作《中國哲學史大綱》,使用了這套新的標點符號。在出版後,他特意送了一本給章太炎(國學大師),上寫"太炎先生指謬",下署"胡適敬贈",在兩人名字旁邊各加了一條黑杠符號。但是當時標點符號還不是法定的通行物,章太炎看了之後,很不明白鬍適為什麼要畫這個符號,他看到自己名旁加了黑杠,覺得非常惱怒,不禁大罵:"何物胡適!竟在我名下胡抹亂畫!"及至看胡的名旁也有黑杠,才覺得應該不是什麼讓人難堪的東西,氣消一半。看來在新式標點的應用過程中,還是有頗多波折的。

繼《科學》之後,《新青年》成為宣傳新式符號的重地,錢玄同、陳獨秀、劉半農、魯迅等在文學領域大名鼎鼎的人都為新符號的傳播立下了汗馬功勞。

標點符號的歷史(二)

標點符號已經成為書面語言里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它經歷了自產生到逐步完善的過程。

我國最早的古書是沒有標點的。大約在漢代,開始使用句讀(dou)。大致是語意已完的較大的停頓叫做「句」,語意未完而需要稍作停頓的叫做「讀」。到了宋代,開始使用圈點。在相當於句號的地方用圈(。)在相當於逗號的地方用點(,)。到了明代又出現 ︴和‖,分別用來表示人名和地名。這些簡單的符號可以看作是我國傳統的標點符號;但它是很不完備的,長時間里也沒有得到廣泛使用。

進入20世紀,現代白話文的使用日漸廣泛,人們迫切需要有比較完備的新的標點符號。一些學人開始向國內介紹歐美最通行的一些標點符號。並根據古代的句讀符號,參考西洋方法研究制定出了適合中國文字需要的我國最早的新式標點符號。

新中國成立後,有關方面對原標點進行了研究整理,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署公布了《標點符號用法》。共列標點符號十四種,包括句號、逗號、頓號、分號、引號、冒號、問號、感嘆號、括弧、破折號、省略號、專名號、書名號、著重號。

20世紀60年代,漢字文稿的書寫和出版物的排印由直行改為橫行,某些標點符號的用法也有了新的發展變化,有必要對原規定進行整理。1987年初,國家語委成立《標點符號用法》修訂組,約請專家對原《用法》進行1990修訂。1990年3月,國家語委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聯合發布了修訂後的《標點符號用法》,共列標點符號16種,增加了連接號、間隔號。此後,在聽取各界意見後,國家語委、新聞出版署和國家技術監督局共同決定將《標點符號用法》制定為國家標准,並於1995年12月正式發布。

㈢ 魯班的發明真是了不起是感嘆號還是句號

真是了不起!
這樣的語言可以很直觀地感受到它是在表達一種感嘆的情緒

如果加句號的話,平鋪直敘,那就顯示不出了不起這三個字的意義了。

㈣ 感嘆號 幾時發明的

感嘆好出現過數學最早發明的國家也就是中國,但是精確到XX年X月X日無法查詢到

㈤ 數學符號中的嘆號!什麼含義

您好!

「!」在數學中表示階乘
階乘
階乘(factorial)是基斯頓·卡曼(Christian Kramp, 1760 – 1826)於1808年發明的運算符號。
階乘,也是數學里的一種術語。
階乘指從1乘以2乘以3乘以4一直乘到所要求的數。
例如所要求的數是4,則階乘式是1×2×3×4,得到的積是24,24就是4的階乘。 例如所要求的數是6,則階乘式是1×2×3×……×6,得到的積是720,720就是6的階乘。例如所要求的數是n,則階乘式是1×2×3×……×n,設得到的積是x,x就是n的階乘。
在表達階乘時,就使用「!」來表示。如h階乘,就表示為h!
階乘一般很難計算,因為積都很大。
以下列出1至10的階乘。
1!=1,
2!=2,
3!=6,
4!=24,
5!=120,
6!=720,
7!=5040,
8!=40320
9!=362880
10!=3628800
另外,數學家定義,0!=1,所以0!=1!
不過,階乘是在自然數范圍里的,小數和負數沒有階乘,像0.5!,0.65!,0.777!,-1!,-3.8!都是錯誤的。
階乘的作用:
表示排列組合中的計算

㈥ 標點符號是什麼時候開始使用,由誰發明的

標點符號,不可小覷
我國最早的古書是沒有標點的。大約在漢代,開始使用句讀。到了宋代,開始使用圈點。到了明代又出現︴和‖,分別用來表示人名和地名。這些簡單的符號可以看作是我國傳統的標點符號;但它是很不完備的,長時間里也沒有得到廣泛使用。
進入20世紀,一些學人開始向國內介紹歐美最通行的一些標點符號。並根據古代的句讀符號,參考西洋方法研究制定出了適合中國文字需要的我國最早的新式標點符號。
1919年4月,以胡適為首的六教授提出《方案》,要求政府頒布通行「,。;:?!——()《》」等標點。11月底,胡適對上述方案作了修改,把原方案所列符號總名為「新式標點符號」,此年被批准。
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發布第53號訓令——《通令採用新式標點符號文》,批准了由北大六教授聯名提出的《請頒行新式標點符號方案》。我國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標點符號由此誕生,成了語言文化發展史上值得記錄的一筆。
新中國成立後,有關方面對原標點進行了研究整理,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署公布了《標點符號用法》。共列標點符號十四種,包括句號、逗號、頓號、分號、引號、冒號、問號、感嘆號、括弧、破折號、省略號、專名號、書名號、著重號。
20世紀60年代,漢字文稿的書寫和出版物的排印由直行改為橫行,某些標點符號的用法也有了新的發展變化,有必要對原規定進行整理。1987年初,國家語委成立《標點符號用法》修訂組,約請專家對原《用法》進行1990修訂。1990年3月,國家語委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聯合發布了修訂後的《標點符號用法》,共列標點符號16種,增加了連接號、間隔號。此後,在聽取各界意見後,國家語委、新聞出版署和國家技術監督局共同決定將《標點符號用法》制定為國家標准,並於1995年12月正式發布。
漢語標點如此,那麼英語標點呢?兩者又有什麼差異?您知道嗎?標點符號,不僅在學習過程有重要意義,而且生活中也處處充滿了標點符號。美麗的標點符號點綴著我們的生活。小小標點,您千萬不可小覷,否則,那可就笑話連篇了!

㈦ 感嘆號是誰發明的

嗯…是的,的確難,這個問題就像是誰第一個會抓筷子一樣。所以,呵呵…

㈧ 感嘆號 幾時發明的感嘆號 發明於哪個國家

您可以看看這些哦。
標點符號的產生與演變
西歐各語言的標點符號都來源於15~16世紀的法國和義大利.這種標點系統均可追溯到古典時期的希臘文和拉丁文.英語的標點符號從17世紀以來逐漸臻於完善,有句號、冒號、分號、逗號、括弧、問號、感嘆號等.標點符號能夠起到幫助人們閱讀和理解句子的作用.
早期的中國文字沒有標點符號.那時的信札、奏文、論著讀起來很費解,有時一段文字可以有不同理解.為了避免歧解,漢代發明了「句讀」,即最初的標點符號.當時有句號、逗號和段落號三種.句號是一個圓圈,表示一句話的結束;逗號是一個瓜子點,點在兩字的中間;段落號是一個尖角鉤,畫在每段末一字的左下角.唐宋時,逗號則由瓜子點改為現在的形式.同時還出現了密圈、雙圈、密點,用來強調句中的精彩部分,相當於後來的著重號.明代,出現了人名號和地名號.
中國現代的標點符號是在吸收外國標點符號的基礎上,於1897年初擬定的.以後又數次統一標准.1996年 6月1日,《標點符號用法》作為國家標准開始實施.

㈨ 數學上的一個感嘆號是什麼意思

數學上的一個感嘆號是階乘。

階乘是基斯頓·卡曼(Christian Kramp,1760~1826)於 1808 年發明的運算符號,是數學術語。

一個正整數的階乘(factorial)是所有小於及等於該數的正整數的積,並且0的階乘為1。自然數n的階乘寫作n!。1808年,基斯頓·卡曼引進這個表示法。

亦即n!=1×2×3×...×n。階乘亦可以遞歸方式定義:0!=1,n!=(n-1)!×n。

(9)感嘆號發明人擴展閱讀

階乘的公式:

n!=1×2×3×...×n。階乘亦可以遞歸方式定義:0!=1,n!=(n-1)!×n。

例如,求1x2x3x4...xn的值,此時可以用階乘的方式表示:

n!=1×2×3×...×(n-1)n或者n!=(n-1)!×n

雙階乘用「m!!」表示。

當 m 是自然數時,表示不超過 m 且與 m 有相同奇偶性的所有正整數的乘積。

閱讀全文

與感嘆號發明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