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文明古國的人們創造了

文明古國的人們創造了

發布時間:2021-07-23 22:12:14

Ⅰ 文明古國的人們創造了——,開始了農業,手工業的生產,能用——創造先進生產工具。

文明古國的人們創造了文字開始了農業,手工業生產,能用金屬創造先進的生產工具。

Ⅱ (60分)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創造了燦爛的文明,並與其它文明相互交流融合,共同促進人類進步。讀材


(1)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景觀(2分)溫帶落葉闊葉林帶景觀(2分)。原因是兩地分別位於亞歐大陸東西兩岸(2分),以及緯度位置差異(2分)。
(2)都江堰工程修建反映當地水災頻繁(2分),坎兒井的修建反映出當地環境乾旱(2分)。
(3)都江堰水利工程利用地形天然坡度,河道彎曲原理(2分),修建魚嘴等人工工程,科學地解決了自動分洪,自動排沙,控制進水流量等問題(或答科學地解決了當地洪災和農業生產中的自流灌溉)(2分)。坎兒井是為了合理開發利用地下水,工程中的豎井方便人們疏通暗渠,地下暗渠輸水可減少水分蒸發(2分),提高乾旱地區地下水利用率,並增加灌區(2分)。

Ⅲ 文明古國的人們創造了文字古巴比倫創造了什麼文字

楔形文字,這是源於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古巴比倫)的古老文字,這種文字是由約公元前3200年左右蘇美爾人所發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Ⅳ 古代人類文明成就中有兩河流域居民創造的是什麼

兩河流域:
1。楔形文字
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中下游,通常稱做美索不達米亞(希臘語意為「兩河之間的土地」)平原,這個地方是古代人類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創造了舉世聞名的兩河流域文明。兩河流域文明由蘇美爾文明、巴比倫文明和亞述文明三部分組成,其中巴比倫文明以其成就斐然而成為兩河流域文明的典範,古巴比倫王國與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國構成了人們所說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國。
早在公元前5000年,蘇美爾人就在兩河流域繁衍生息。他們在交流中逐漸創造了象形文字。阿卡德人對它加以繼承和改造後,成為據今所知的世界上最古老文字——楔形文字。這種文字用蘆葦稈和動物骨頭在軟泥上所刻,落筆時力度大速度緩,印痕寬而深;提筆時力量小速度快,印痕窄而淺,好像木楔子,所以稱為「楔形文字」。古巴比倫人、亞述人和波斯人都曾經把它們作為自己的文字。蘇美爾人還把他們的神話故事《吉爾伽美什》刻在泥板上,成為至今仍膾炙人口的最古老的史詩。史詩主要講述了烏魯克國王吉爾伽美什一生許許多多的傳奇故事。

2。漢謨拉比法典
大約公元前2006年,古巴比倫王國建立。古巴比倫人在蘇美爾人的基礎上,創造了更加絢麗的文明。在法國巴黎的盧浮宮里,我們現在可以看到世界上迄今為止保存最完整和最早的成文法典——《漢謨拉比法典》。該法典全文共3500行,內容涉及盜竊動產和奴隸,對不動產的佔有、繼承、轉讓、租賃、抵押,涉及經商、借貸、婚姻、家庭等方面,法典對研究古巴比倫王國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3。阿拉伯數字
公元637年,阿拉伯人戰勝波斯人,兩河流域並入阿拉伯帝國的版圖。阿拉伯數學家引進印度的十進制和數字0,傳入歐洲後這些數字至今仍被稱為「阿拉伯數字」。 希望對答案滿意!

Ⅳ 四大文明古國的成就對人類有什麼影響

人類今天所擁有的很多哲學、科學、文學、藝術等方面的知識,都可以追溯到古巴比倫、古埃及、古代中國、古印度這四大文明古國。 1.四大文明古國都有自己的歷法,一年都分12個月並且有閏月; 2.各個文明都創造了自己的文字; 3.印度河、黃河、兩河流域的文明都使用陶輪制陶; 4.埃及和兩河流域都計算了圓周率,巴比倫和中國都發現了勾股定理,印度則發明了阿拉伯數字。 希望對你有幫助

Ⅵ 文明古國的人創造了什麼

確定一個國家是不是文明古國不單單是看是否有宏偉的建築~遼闊的疆域~兩方面。
其實也要看的是文明程度~法律的實施~人民的素質
綜上所述~文明古國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健全的法制~宏偉的建築~遼闊的疆域

Ⅶ 中國文明古國的發明創造

10.火葯

首先說到的火葯,應該是中國古代發明中最傑出的一項了。傳說火葯是煉金術士在煉制長生不老丹葯的過程中偶然發明的。然而很諷刺的是,這一發明不僅不能讓人長生不老,卻能輕易地取人性命。
早期的火葯是由硝酸鉀(硝石)、木炭和硫磺混合而成的,最早記載於1044年曾公亮主編的《武經總要》一書中。此書中記錄了三種火葯,早在將火葯用於軍事用途、製作簡易手榴彈之前,中國人已經用其來製作信號彈和鞭炮,由此可推斷火葯的發明時間應該還要更早。
隨後,人們發現在火葯中加入一些金屬元素可以使其爆炸時呈現出繽紛的色彩,於是,嘭!嘭!嘭!現代煙花表演誕生了。除此之外,火葯的發明還催生了子彈之類的攜帶型彈葯。
9.指南針

如果沒有指南針,我們會在哪裡呢?應該已經迷路,不知身在何處了吧!在森林中遠足的背包客,還有穿梭在各航班之間的空中飛人,真要好好感謝古代的中國人,他們發明的指南針,指引著大家平安回家。
中國人發明指南針的初衷在於讓它指向正南,因為他們認為主位是正南,而不是正北。最早的指南針出現在公元前4世紀,由天然磁石磨製而成。
天然磁石的存在委實是上天的眷顧。天然磁石是一種被雷電擊中之後高度磁化的磁鐵礦石(帶有磁性的鐵礦石),可以自然指向南北兩極。是誰這么聰明,想出用天然磁石來辨別方向的主意,我們已不得而知,但據考古學資料顯示,是古代中國人發明了杓,並使其能在占卜盤上平穩轉動;而杓也為中國古代的占卜者們指明了方向,助其走向內心的和諧與安寧。
8.紙

是誰首先想到用文字表達想法的主意,到現在我們還沒完全搞清。「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創造者」這一殊榮到底花落誰家,由美索不達米亞平原(Mesopotamia)的蘇美爾人(Sumerians)、位於今巴基斯坦(Pakistan)境內的哈拉帕人(Harappa)以及古埃及的科密特人(Kemites)進行激烈的角逐。我們知道語言文字的首次出現大約是在5000年前,但如果你把類似於洞窟壁畫這樣的藝術表現形式也納入文字范疇的話,「文字」的出現就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時期。然而一旦文字開始發展,人們便開始在任何東西上書寫,只要它們鋪起來足夠長。泥板,竹簡,紙莎草和石頭僅僅是早期文字載體中的幾種。
自從中國人——特別是一個叫蔡倫的男子——發明了現代紙張的雛形,一切都開始改變了。在蔡倫的開創性發明之前,中國人在薄薄的竹簡和長長的絲帛上寫字。但是到了公元105年,蔡倫發明了一種木纖維和水的混合物,並將其按壓在織布上,稀漿混合物中的水汽會透過織布滲出,然後一張粗糙的紙就製作完成了。但蔡倫到底在他發明的第一張紙上寫了什麼,這依舊懸而未知。
7.麵食

對任何喜歡來一碗義大利面豆湯或者蛤蜊扁意麵的人來說,也許都需要對發明面條的古代中國人致敬——而不是義大利人,正如你所懷疑的一樣。
專家組仍在商討到底是誰率先發明面條這件事,但看起來似乎是中國人憑借著近2000年的優勢力壓義大利人和阿拉伯人(還不清楚是哪一個),成為最終的贏家。2006年(譯者註:原文是2006年,但是據求證,喇家遺址發掘於2001年,遺址中的面條發現時間為2002年),考古學家在發掘喇家遺址時發現了一隻倒扣的碗,深埋於十英尺厚的土中,碗內有細長而乾枯的面條。該遺址位於青海省境內,靠近西藏,距今已有4000年的歷史 。
這一新發現的面條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由兩種在中國均已有7000年栽培史的穀物製成。並且,時至今日,中國人仍在用這些穀物來製作面條。
6.獨輪手推車

千百年來,中國人發明的獨輪手推車為減輕人類負擔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人們普遍認為,公元2世紀時,蜀相諸葛亮提出了發明獨輪手推車用來運載重物的構想。諸葛亮構思的獨輪手推車僅有一點點瑕疵,因為他沒有為其加上把手,不過這一問題被後人改進完善。盡管如此,諸葛亮的發明還是領先了歐洲人1000多年。
最初,獨輪車被用於軍事目的。正因認識到了獨輪車為我方軍隊戰勝敵軍帶來的先天優勢——獨輪車即既可被用來充當移動的路障,也能被當作運輸工具——古代中國人將這項發明保密了長達幾個世紀之久。
而民間的另一種傳說則認為早在公元前1世紀,一個叫柯宇(KoYu)的農民就發明了獨輪手推車。盡管歷史上是否真的存在這個人還是個疑問,但諸葛亮和柯宇倒是有個共同點:和丞相一樣,據說這位農民也對獨輪車的製作流程守口如瓶。
5.地動儀

盡管古代中國人並不能准確地告知世人一場地震是里氏幾級(因為直到1935年裡氏震級才被發明出來),但他們卻設法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地震測量儀——地動儀。早在公元2世紀前葉,漢代天文學家張衡就創造出了地動儀,他發明的地動儀還巧奪天工、壯觀宏偉。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以青銅鑄成,四周鑲嵌以八條龍,龍頭朝下(譯者註:原文作者表述為9條金龍,系原文作者筆誤)。這八條龍等距離間隔,每條龍的正下方,都有一隻昂頭張嘴的銅蟾蜍。
地動儀的內部正中,有一支「懸擺錘」靜止不動。當某個地方發生地震,「懸擺錘」受到震動時,就會隨之運動。此時,「懸擺錘」來回擺動引發地動儀內部的杠桿活動,從而觸動機關,使得地震源方向的龍頭張開嘴,吐出銅球,落到銅蟾蜍嘴中。這一最初的地動儀雖然有點簡陋,但比起西方發明的地震儀仍然早了1500多年。
4.酒精

你得感謝中國人創造出了乙醇和異丙醇,這里說的並不是啤酒、葡萄酒跟烈酒噢!當你想到酒時,也就明白只有極少數人類智慧的結晶能像酒那樣讓人歡喜讓人憂。
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酒精發酵技術脫胎於其他相似的工藝。公元前3世紀前期,中國人就掌握了釀造醋和醬油的技術,而這都是通過發酵和蒸餾來實現的。因而這些技術也很快就被運用到釀酒中。
最近的考古發現又使中國人利用發酵工藝制酒的時間向前推移。考古學家在河南省發現了9000年前的陶器碎片,並在其中覓到了酒的蹤跡。這一發現證實了中國人才是釀酒的鼻祖,因為曾經的釀酒先驅——古阿拉伯人直到1000年後才製造出含酒精的飲品。
3.風箏

風箏這一中國最重大的發明要歸功於兩個古人。公元前4世紀,能工巧匠公輸班(Gongshu Ban,即魯班)和哲學家墨翟(Mo Di,即墨子),各自製作出了能隨風自由翱翔的鳥形風箏,這對新奇的事物馬上流行了起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人對風箏的初始設計進行了改進和加工,並發現除娛樂外,風箏還有其他新用途。風箏釣魚成為一種簡便易行的捕魚方式,且無需使用漁船,漁民們僅需在風箏上綁好魚線和吊鉤,然後再把風箏放飛到自己無法接近的水域即可。風箏也能變身為軍用器械,充當裝載火葯到敵軍軍事區的無人機。1232年,中國人用風箏向蒙古戰俘營地投放宣傳單,鼓動被俘虜的人抗爭,結果戰俘們成功地戰勝了他們的捕擄者。
不久,古人將想要高飛的夙願寓於風箏製作工藝中,從而推動了風箏製造技術的發展,創造出了另一個中國發明——懸掛式滑翔機(Hang Gliders)。
2.懸掛式滑翔機

如前所述,風箏是公元前4世紀被發明出來的。而在公元6世紀末的時候,中國人便已經可以成功設計出體積龐大的風箏,它能夠憑借足夠的空氣動力承載起一個中等體型人的重量。那麼有人剪斷風箏線進行新的嘗試不過是早晚的事。
中國古人們所用的「斷線風箏」就是我們現在的懸掛式滑翔機(Hang Gliders)。然而,這些「風箏」並不是用來尋求刺激的:君王們下令將罪犯和戰俘綁在風箏上,迫使他們跳下懸崖,並以此為樂。而這些可憐人需飛行兩英里才能平安落地。也正是因為這些早期的「飛機」,中國人在創造力上領先了歐洲列國1335年。
1.絲綢

蒙古人(Mongols)、拜占庭人(Byzantines)、希臘人(Greeks)和羅馬人(Romans)都極其厭惡中國古代的軍事發明,比如說火葯。然而,正是絲綢幫助古代中國與其他文化體之間和平共處。當時各國對絲綢的需求量非常大,也正是這一精美織物使得中國通過貿易的方式與外面的世界聯系起來。「絲綢之路」也因此形成,並從中國延伸到了地中海(Mediterranean)、非洲、中東和歐洲等地。
絲綢的製作工藝大約出現在4700年前,人們在一處建於良渚時期(公元前3300-公元前2200)的古墓里發現了一些卷軸,其中記載了絲綢的製作工藝。中國的古人們曾一度嚴密守護著絲綢織造技術和養蠶技術,防止其外傳,直至歐洲的僧侶得到蠶種並將其帶回西方,中國人才逐漸喪失在絲綢織造業中的壟斷地位。

Ⅷ 文明古國創造的輝煌文化有哪些有什麼影響

文明古國創造的文化促進了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展,新城新的社會文明和制度,科技也不斷發展。

Ⅸ 在世界人類文明發展史進程中,各大洲有哪些文明古國形成,它們創造了哪些古代文化成就

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蘇美爾文明、阿卡德閃米特文明、亞述文明、波斯文明 阿契美尼德王朝、、米底王國、赫梯帝國、塞琉古王朝、馬其頓王國

Ⅹ 文明古國的人們創造了(),開始了()生產,能用()製造先進的生產工具。

文明古國的人們創造了文字,開始了農業、手工業生產,能用金屬製造先進的生產工具。

與文明古國的人們創造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 Arrange www.jhzxd.com 2006-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