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文字發明是誰

文字發明是誰

發布時間:2020-12-17 23:07:33

① 文字是誰發明

關於中國文字的起源,主要有兩個問題:
一是文字的創始人以及他們所處的回時代。
諸多學者說法不一答,但都認為這時間大約相當於傳說的五帝時期之初上至三皇時期。
二是文字創制的方法或途徑。
在這個問題上,歷代學者各抒己見,缺乏共識,這包括:
1,文字源於結繩。認為文字是在上古時期結繩治事的啟示下創制而成的

2,文字始於八卦。認為文字產生於易卦的卦象,如乾卦為天,坤卦為地,坎卦為水,離卦為火等。
3,倉頡視龜作書。認為倉頡受到靈龜的啟示創制了文字。
4,文字、圖畫同源。認為書畫異名而同體,在文字產生的初期,書亦畫,畫亦書。
5,文字源於圖畫。認為二者並不同源,圖畫在先,文字在後,文字是在圖畫的基礎上產生的。
6,文字源於先民的社會實踐。認為文字的產生直接導源於原始的記事方法

7,中國文字西來說。認為中國的文字是從西亞或埃及傳來的。
對文字起源的上述見解,在當代學術界仍沒有就哪一種說法達成廣泛的共識。

② 文字是誰發明的

有兩個說法...第一個說法是秦始皇統一天下時....統一了文字..度量衡.....等..第二個說法回是倉頡造字....==答=================中國字的由來,傳說中國最早的字出現在黃帝時期。
這天,黃帝手下一名叫做倉頡的大臣,正在煩惱記不住太多要辦的事。
他皺眉苦思,不知不覺來到一條溪畔。在天地山川鳥獸中獲得靈感,創造出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中國字的由來,演變至商代,已有可靠的文字和歷史記載;再經過後代無數人的改良,就成為我們今天所使用的字。
===================文字不是由一個人發明的喔!!是從史前的人類為了使溝通更便利...
一個字一個字慢慢衍生出來的...再經由歷史上各個朝代的修改
換字...慢慢的變成今天的文字...倉頡只是在歷史時代前期一名統整文字的人~並不是造字的人!!所以以上的回答都是不正確的~!!人類有了語言,就可以積累知識,形成文化。有了文字,就可以記錄語言、交流資訊。語言把人和動物區分開來,文字把人類社會的原始階段和文明階段區分開來。文字更打破了語言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將語言傳送到遠方,擴大了語言的交際功用。

③ 文字是誰發明的

除了倉頡造字之外,伏羲造字是漢字起源傳說中最早的。
伏羲是古代傳說中先於黃帝和神農的君主。《史記》對伏羲的記載是:「人生之始也,與禽獸無異。知有母不知其父,知有愛而不知其禮。卧則吱吱,起則吁吁;飢則求食,飽則棄余;茹毛飲血,而衣皮革;太昊始作網罟,以佃以漁,以贍民用,故曰伏羲氏。養犧牲為庖,又曰庖羲氏。」《通鑒綱目》記伏羲「畫八卦,造書契」。《史記》中還說:「太昊(伏羲)德合上下。天應以鳥獸文(紋)章,地應以龍馬負圖。於是仰觀象於天,俯觀法於地,中觀萬物之宜。始畫八卦,卦有三爻,因而重之,為六十有四,以通神明之德。作書契以代結繩之政。」
傳說中的伏羲氏的領地在現在的黃淮流域,從這一帶遺留至今的古代繪畫和墓葬繪畫中,到處都能看到古代遺留下的大鳥的圖騰,這是伏羲氏後代的標志。這說明在遠古時期,大約在一百萬年至六千年前,一個以鳥為圖騰的部族已經在中、東部興起,「氏」可能是他們中心氏族的名字,後來經過幾千年的歷史進程,壯大為一個統一的部落聯盟體。所謂伏羲造字之說,就是指伏羲聯盟體的一支東夷人,他們在進入龍山文化時期(約七千年前),就已經開始了文字創造活動。
伏羲氏造書契的傳說,說明在古代的伏羲氏部落中,已開始了紋文記事和所謂的圖畫文字和圖示文字即使用表意符號記事。
在一萬年至六千年前的中國大地上,象伏羲氏部族這樣的聯盟體很多,最強大的除了神農氏以外,還有少典氏、有熊氏等。這一漫長的歷史時期是文字逐步形成和正式創造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各個部族都在創造自己的文字。

④ 是誰發明的文字

甲骨文。
中國文字的雛形
我們的祖先為了記事,曾經用結繩
作記號,回後來又改為用答堅硬的利器刻劃
符號,然後才產生文字。考古學家在陝
西省半坡村遺址,發現新石器時代陶片上有符號刻紋,這些距今大約六千年的
刻劃符號,很可能是文字的芻形。
在黃河下游,年代稍晚於半坡的一些陶器上,刻有一種象形符號:一個圓圈,下面一個月牙形,再下面是一個五峰的山形。一些研究者稱之為最早的「意符文字」或「圖畫文字」。這些「文字」距今已經五千多年了。
象形文字起初差異很大,後來逐漸
地穩定下來,統一起來。經過許多年,變得"規范"化、"抽象"化了,或橫或豎
或斜,或長或短,或連接或分離,都以直挺的線條所構成,於是出現了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⑤ 中國的文字是誰發明的

神話傳說有倉頡造字,而且說他有四隻眼睛
到底是不是這樣就不知道了
還有一種說回法,中國古代廣大答勞動人們在勞動交往和互動中創造了文字,是勞動的需要使得人們之間的交流和交往頻繁,使得文字得以出現和傳承.文字的出現使得人們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阻隔,使得經驗和教訓在時間和空間中一代一代的流傳.

⑥ 象形文字發明者是誰

沒有具體記載是誰發明了,約5000年前,古埃及人發明了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是指純粹利用圖形來作文字使用,而這些文字又與所代表的東西,在形狀上很相像。一般而言,象形文字是最早產生的文字。用文字的線條或筆畫,把要表達物體的外形特徵,具體地勾畫出來。

象形字來自於圖畫文字,是一種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圖畫性質減弱,象徵性質增強。埃及的象形文字、蘇美爾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國的甲骨文、石刻文,都是獨立地從原始社會最簡單的圖畫和花紋產生出來的。

(6)文字發明是誰擴展閱讀:

象形文字的分類:甲骨文、 古埃及文字、楔形文字、瑪雅文字起源、東巴文、水書、納西文等。

1、甲骨文

甲骨文是鐫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出土在河南安陽小屯一帶,因為這里曾是商代後期商王盤庚至帝辛的都城,史稱為「殷」。

從甲骨上的文字看,它們已具備了中國書法的用筆、結字、章法三要素。其用筆線條嚴整瘦勁,曲直粗細均備,筆畫多方折,對後世篆刻的用筆用刀產生了影響。從結構字體上看,文字不僅有變化,雖大小不一,但比較均衡對稱,還顯示了穩定的格局。

2、楔形文字

公元前3400年左右,楔形文字雛形產生,多為圖像。公元前3000年左右,楔形文字系統成熟,字形簡化抽象化。文字數目由青銅時代早期的約1000個,減至青銅時代後期約400個。已被發現的楔形文字多寫於泥板上,少數寫於石頭、金屬或蠟板上。書吏使用削尖的蘆葦桿或木棒在軟泥板上刻寫,軟泥板經過曬或烤後變得堅硬,不易變形。由於多在泥板上刻畫,所以線條筆直形同楔形。

⑦ 誰發明的文字

倉頡發明的。

中國人(實際上遠不止中國人)所使用的漢字是倉頡所創造的。如今,在世界上被廣泛使用的多種電腦漢字輸入法當中,就有一種名為「倉頡漢字輸入法」。

作為「中華文字鼻祖」,幾千年來,倉頡不但受到海內外炎黃子孫的尊崇,而且受到世界敬仰。位於商丘市虞城縣王集鄉的倉頡墓每天都迎來絡繹不絕的國內外遊客。

倉頡為黃帝的史官。為了記載事情,傳遞信息,黃帝命他造文字。倉頡首先發明了象形文字。後來因象形文字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他又發明了會意字、形聲字等。為人類文明和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黃帝對倉頡發明和推廣文字的功勞非常看重,倉頡死後,他命人將其懸棺而葬之。

(7)文字發明是誰擴展閱讀:

相傳倉頡「始作書契,以代結繩」,在此之前,人們都是結繩記事,大事大結,小事小結,相連之事打連環結。由於記錄史實的結繩形狀各異,天長日久難以辨認,倉頡以繩結記錄的史書出了差錯,使得黃帝在與炎帝的議和中失利。

如此幾番,倉頡深感結繩、刻木記事已無法適應時事需要,故而決心創造出一種更好的記事方法。他終日苦思冥想卻毫無頭緒,一日天降大雪,他早起去山上狩獵,見漫山遍野盡是銀裝素裹。

忽然,林中竄出兩只山雞在雪地上覓食,走過之處留下兩行爪印,接著又有一隻小鹿跳出,也在雪地上留下清晰的蹄印。倉頡看得出神,把打獵的事忘得一干二凈。他把山雞的爪印和小鹿的蹄印一對比,發現形狀不一。

於是他想,把雞爪印畫出來就叫雞,把鹿蹄印畫出來就叫鹿。世界上任何東西,只要把它的象形畫出來不就成了字嗎?想到這里,倉頡茅塞頓開。

此後,他回到故鄉白水(今陝西白水縣),獨居偏隅,「觀奎星圜曲之式,察鳥獸蹄爪之跡」,整理素材,創造出代表世間萬物的各種符號,並且定下了每個符號所代表的意義。倉頡造字成功,卻發生一怪事,那一天白日竟然下粟如雨,晚上聽到鬼哭魂嚎。

隨著象形文字越造越多,寫在何處也頗費思量,石尖、木板、獸皮均不合適。一日,有人捉住一隻大龜,請倉頡給它造字。倉頡細看龜,發現龜背上有排列整齊的方格子,便照龜的象形,造了「龜」字,然後又把字刻在龜背上的方格子里。

龜由於背上刻字感到疼痛,乘人不備時,爬進河裡去了。3年後,這只背上刻字的龜,在另一個地方又被人捉住。人們告訴倉頡,刻在龜背上的字不但沒有被水沖掉,而且字跡更明顯了。

從此以後,倉頡命人捉到龜就把龜殼都取下來,把自己造出的所有象形字都刻在龜殼的方格里,然後用繩子串起來,送給黃帝。黃帝賜他「倉」姓,意為君上一人,人下一君。

⑧ 最早的文字是誰發明的

倉頡發明的。

原因如下:

1、由史料記載可知,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倉頡造字說已經是當時社會的一種常識。近代以來,通過對出土文獻的研究及與不同來源資料的多方互考印證,我國古史記載的可信度相當之高。

如西晉初年,由盜掘汲郡(今河南汲縣,戰國時為魏地)魏王墓冢而現世的《汲冢書》中的編年古史——魏國史書《竹書紀年》,關於商周史實很多記載與甲骨文、金文吻合,在前不久完成的我國大型史學研究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中,文獻資料很大程度上依據了《竹書紀年》。

再如,通過對甲骨卜辭等不同來源資料的研究表明,《史記·殷本紀》關於商代帝王世系的記載是基本可信的,就是一些歷來為史學家以其言不雅馴而不屑的傳統文獻,如《五帝德》、《帝系》、《山海經》等,也被證明具有表示事實的一面。

所以,在雖然沒有確鑿證據證是但也同樣沒有確鑿證據證非的情況下,對古史的記載一概採取懷疑乃至否定的態度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2、現知的最早的成體系的漢字是殷商甲骨文,其歷史上限至少在3300年以前。經過專家學者考證研究,已輯錄甲骨文單字5949個(其中多有同字異構,據最新研究,約為3500個左右),發現甲骨文是一種相當成熟的文字體系,完全符合「六書」造字原理。這說明,甲骨文的產生,應該是更久遠的事情。

倉頡所處的年代大約在四千五六百年以前,從前面的介紹可知,倉頡造字是一種有緣起(「庶業其繁,飾偽萌生」)、有理論指導原則(「分理之可相別異」)、有實現結果(「百工以乂,萬品以察」)的自覺的創造活動。以甲骨文相對照,說漢字為倉頡所造,從歷史沿革上講是合理的。

3、通過對創新規律的研究發現,歷史上所有的重要思想、理論的形成和重大的發明、發現,都是由個人獨立完成的。而且這些重要的創新成果即使讓大眾認識和接受,往往也要經過一個漫長的和困難的過程。由此可見,倉頡造字說符合創新規律。

(8)文字發明是誰擴展閱讀

中國人(實際上遠不止中國人)所使用的漢字是倉頡所創造的。如今,在世界上被廣泛使用的多種電腦漢字輸入法當中,就有一種名為「倉頡漢字輸入法」。

作為「中華文字鼻祖」,幾千年來,倉頡不但受到海內外炎黃子孫的尊崇,而且受到世界敬仰。位於商丘市虞城縣王集鄉的倉頡墓每天都迎來絡繹不絕的國內外遊客。

倉頡為黃帝的史官。為了記載事情,傳遞信息,黃帝命他造文字。倉頡首先發明了象形文字。後來因象形文字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他又發明了會意字、形聲字等。為人類文明和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黃帝對倉頡發明和推廣文字的功勞非常看重,倉頡死後,他命人將其懸棺而葬之。



⑨ 傳說中文字是誰發明的

傳說中文字是倉頡發明的。

《說文解字》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版左史官,見鳥獸的足權跡受啟發,分類別異,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為「造字聖人」。

據《河圖玉版》、《禪通記》記載,倉頡曾經自立為帝,號倉帝,是上古時期的一部落首領。倉頡在位期間曾經於洛汭之水拜受洛書。

倉頡也是道教中文字之神。據史書記載,倉頡有雙瞳四個眼睛,天生睿德,觀察星宿的運動趨勢、鳥獸的足跡,依照其形象首創文字,革除當時結繩記事之陋,開創文明之基,因而被尊奉為「文祖倉頡」。

(9)文字發明是誰擴展閱讀

倉頡,古籍中稱倉頡「龍顏四目,生有睿德」。相傳為中國原始社會後期黃帝的左史官 ,倉頡為左史。沮誦為右史。

據歷史記載:軒轅黃帝興起之後,黃帝的史官倉頡、沮誦受鳥獸足跡的啟迪,集中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嘔心瀝血數十載,搜集、整理流傳與先民中的象形文字元號並加以推廣和使用。

繩結雖有大小和形狀區別,但年久月深,難於辨識。後倉頡仰觀奎星環曲走勢,俯看龜背紋理、鳥獸爪痕、山川形貌和手掌指紋,從中受到啟迪,根據事物形狀創造了象形文字。

⑩ 文字是誰發明的

在中國,傳說抄文字是由倉襲頡發明的。
《說文解字》、《世本》、《淮南子》皆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左史官,見鳥獸的足跡受啟發,分類別異,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為「造字聖人」

閱讀全文

與文字發明是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著作權 瀏覽:829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
觀通杭州知識產權 瀏覽:10
認繳資本期限 瀏覽:855
黑龍江企業培訓師證書查詢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