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牛頓的發明
1,反射式望遠鏡
第一架反射式望遠鏡誕生於1668年。牛頓經過多次磨製非球面的透鏡均告失敗後,決定採用球面反射鏡作為主鏡。
他用2.5cm直徑的金屬,磨製成一塊凹面反射鏡,並在主鏡的焦點前面放置了一個與主鏡成45度角的反射鏡,使經主鏡反射後的會聚光經反射鏡以90度角反射出鏡筒後到達目鏡。這種系統稱為牛頓式反射望遠鏡。
2,光的色散原理
牛頓在1666年最先利用三棱鏡觀察到光的色散,把白光分解為彩色光帶(光譜)。色散現象說明光在介質中的速度v=c/n(或折射率n)隨光的頻率f而變。光的色散可以用三棱鏡,衍射光柵,干涉儀等來實現。光的色散證明了光具有波動性。
3,微積分
牛頓在1671年寫了《流數術和無窮級數》,這本書直到1736年才出版,它在這本書里指出,變數是由點、線、面的連續運動產生的,否定了以前自己認為的變數是無窮小元素的靜止集合。他把連續變數叫做流動量,把這些流動量的導數叫做流數。
牛頓在流數術中所提出的中心問題是:已知連續運動的路徑,求給定時刻的速度(微分法);已知運動的速度求給定時間內經過的路程(積分法)。
4,牛頓運動定律
牛頓運動定律包括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和牛頓第三運動定律三條定律,由艾薩克·牛頓在1687年於《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中總結提出。
5,二項式定理
二項式定理(英語:binomial theorem),又稱牛頓二項式定理,由艾薩克·牛頓於1664年、1665年間提出。
『貳』 牛頓環形成的原理是什麼
原理:光的干涉圖樣。
這是牛頓在1675年首次觀測到的。將曲率半徑較大的平面凸透鏡放置在玻璃板上,用單色光照射透鏡和玻璃板,可以觀察到一些同心的光環和暗環。環分布中間稀疏,邊緣密集,中心在接觸點o,反射光看牛頓環中心暗,透射光看牛頓環中心亮。
如果使用白光,將觀察到一個彩色環。牛頓環是一種典型的等厚干涉膜。在凸透鏡的凸球面和玻璃板之間形成厚度均勻的圓形楔形空氣薄膜。平行光垂直指向平面凸透鏡時,楔形氣膜上下表面的兩束反射光束相互重疊,產生干涉。
在圓環半徑相同的情況下,氣膜厚度相同,上下表面反射路徑差相同,干涉圖樣為圓形。這種干涉稱為等厚干涉。
(2)牛頓怎麼發明的牛頓環擴展閱讀:
牛頓環實驗
1、牛頓的環實驗是這樣的:拿兩個眼鏡,一個是14英尺望遠鏡的平面凸透鏡,另一個是50英尺望遠鏡的大雙凸透鏡。在雙凸透鏡上放置一個平凸透鏡,使其平面向下。當玻璃主體相互擠壓時,接觸點周圍會出現各種顏色,形成色環。
2、所以這些顏色消失在圓圈的中心。按下玻璃時,其他顏色中心的顏色最後出現。當它第一次出現時,它看起來像一個從外圍到中心幾乎均勻的彩色環。再次按下玻璃時,顏色環將逐漸變寬,直到新顏色出現在中心。
3、就這樣,第三、第四、第五等顏色不斷地出現在中心,並成為一組彩環外裹最裡面的顏色。最後一種顏色是黑點。相反,如果將上玻璃從下透鏡上提起,色環的直徑將變小,其外圍寬度將增加,直到其顏色逐漸到達中心。
之後,它們的寬度變得很大,因此比以前更容易識別和訓練它們的顏色。
『叄』 牛頓發明了什麼
牛頓的相關發明有:
1、在力學上,牛頓闡明了角動量守恆的原理。
2、在光學上,版牛頓發明權了反射式望遠鏡,並基於對三棱鏡將白光發散成可見光譜的觀察,發展出了顏色理論。
3、牛頓系統地表述了冷卻定律,並研究了音速。
4、在數學上,牛頓與戈特弗里德·萊布尼茨分享了發展出微積分學的榮譽。
5、牛頓證明了廣義二項式定理,提出了「牛頓法」以趨近函數的零點,並為冪級數的研究作出了貢獻。
(3)牛頓怎麼發明的牛頓環擴展閱讀:
1687年的巨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開辟了大科學時代。牛頓是最有影響的科學家,被譽為「物理學之父」,他是經典力學基礎的牛頓運動定律的建立者。他發現的運動三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為近代物理學和力學奠定了基礎,他的萬有引力定律和哥白尼的日心說奠定了現代天文學的理論基礎。
『肆』 牛頓環的作用 誰人發明為什麼叫牛頓環和牛頓有關系嗎
自己去網路裡面去看阿
還有這個東西不是一個發明,而是一個發現
弄清楚發明和發現的區別
是牛頓第一個注意到這個現象的,故而被命名為牛頓環!
『伍』 牛頓環是怎麼出現的
同一束光在球缺的下表面和平板玻璃的上表面反射相遇干涉而成。因為二者之間的距離不同,所以光程差不同,故形成了明暗相間的干涉條紋。
『陸』 牛頓是如何發明牛頓環的,歷史啊……
一種光的干涉圖樣.是牛頓在1675年首先觀察到的.將一塊曲率半徑較大的平凸透鏡放在一塊玻璃平板
上,用單色光照射透鏡與玻璃板,就可以觀察到一些明暗相間的同心圓環.圓環分布是中間疏、邊緣密,圓心在接觸點O.從反射光看到的牛頓環中心是暗的,從透射光看到的牛頓環中心是明的.若用白光入射.將觀察到彩色圓環.牛頓環是典型的等厚薄膜干涉.凸透鏡的凸球面和玻璃平板之間形成一個厚度均勻變化的圓尖劈形空氣簿膜,當平行光垂直射向平凸透鏡時,從尖劈形空氣膜上、下表面反射的兩束光相互疊加而產生干涉.同一半徑的圓環處空氣膜厚度相同,上、下表面反射光程差相同,因此使干涉圖樣呈圓環狀.這種由同一厚度薄膜產生同一干涉條紋的干涉稱作等厚干涉. 牛頓在光學中的一項重要發現就是"牛頓環"。這是他在進一步考察胡克研究的肥皂泡薄膜的色彩問題時提出來的。
『柒』 牛頓環是怎麼形成的
這是大學內容了,還好我學過一點普通物理
牛頓環是又透鏡上下表面反射的光和平面玻璃上表面反射的光發生干涉而形成的,是一種等厚條紋.
『捌』 牛頓環形成的原理是什麼
牛頓環是原理是一個薄膜干涉現象。
牛頓環是光的一種干涉圖樣,是一些明暗相間的同心圓環。比如用一個曲率半徑很大的凸透鏡的凸面和一平面玻璃接觸;在日光下或用白光照射時;
我們可以看到接觸點為一暗點,其周圍為一些明暗相間的彩色圓環;然而用單色光照射時,則表現為一些明暗相間的單色圓圈。
而這些圓圈的距離不等,隨著離中心點的距離的增加而逐漸變窄。它們就是由球面上和平面上反射的光線相互干涉而形成干涉條紋。
『玖』 什麼是「牛頓環」是如何產生的
單來說是由於薄膜干涉 牛頓環有一個平面和一個凸面鏡和在一起 他們之間有一層空氣薄膜 光入射到這個空氣薄膜界面上時就可以干涉 由於空氣薄膜厚度不同就產生明暗條紋 單色光是亮暗相間 白光是彩色的條紋
再明朗的地方平著看鏡面就行了
『拾』 牛頓環是如何產生的
衍射
當遮光物體很小時 大小可以和波長相比較時
就會發生衍射現象
當波峰與波峰相遇時 即為亮點
波峰與波谷相遇時 極為暗點
就行成牛頓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