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這里的發明很精彩

這里的發明很精彩

發布時間:2021-07-23 12:42:40

A. 哪位有名人創造發明的經典故事

5月24日 19:28 四大發明——指南針

指南針是中國史上的偉大發明之一,也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發展的一項重大頁獻。指南針是利用磁鐵在地球磁場中的南北指極性而製成的一種指向儀器。左圖是戀掛型指車針復原模型。磁石的這種特性,被古人利用來製成指南工具。最早出現的指南工叫司南,戢國時已普遍使用。它是利用天然磁石琢磨而成,樣子像一隻勺,重心位於底部正中,底盤光滑,四周刻二十四向,使用時把長勺放在底盤上,用手輕撥,使它轉動,停下後長柄就指向南方。 東漢王充(論衡?是應篇)記載了它的形狀和用法。(鬼穀子?謀篇)里還談到鄭國人到遠處去采玉,就帶了司南,以免迷失方向。另外,指南車的發明亦誰一步把這種儀器提升至更高的境界。右圖為指南車模型,下圖分別為指南魚想像圖及司南模型。

但是,用天然磁石琢磨而成的司南,成品較低,磁性較弱。到了宋代,人們發明了人工磁化方法,製造了指南魚和指南針,而指南針更為簡便,更具實用價值。它是以天然磁石摩擦鋼針製成,在地磁作用下保持指南性能;以後把它裝置在方位盤上,就稱為羅盤。這是指南針發展史上的一大飛躍。

抌括對指南針放置方法也作過詳細研究,總結出四種不同的方法,並作了比較:一,水浮法。把指南針浮在水面以指示方向,至於具體方法,沉括沒有說明。到北宋晚期,葯物學家寇宗奭的(本草衍義?磁石條)才有介紹,原來是在指南針上穿上燈心草,就可以把針浮起。水浮法的缺點是磁針會隨水搖盪不定。二,指甲旋定法。把磁針放在指甲上,可以靈活運轉,但缺點是容易滑落。三,碗唇旋定法。把磁針放在碗口邊綠上,也可以旋轉自如,但同樣易掉落。四,懸絲法。取一根新棉絲,用一點蠟黏在磁針中央,懸掛在沒有風的地方磁針即可指示方向。比較之下,沉括認為這個方法最為理想。右圖為沉括指南針的四種試驗復原設計。

指南針在公元十一世紀時已是常用的定向儀器。指南針的最大頁獻,是大大地促進了航海事業的發展。據考證,公元十一世紀末,指南針就開始用於航海了。大約在十二世紀末到十三世紀初,指南針由海路傳入阿拉伯,然後由阿拉伯傳入歐洲。

四大發明——造紙術

造紙是一項重要的化學工藝,紙的發明是中國在人類文化的傳播和發展上,所做出的一項十分寶貴的貢獻,是中國化學史上的一項重大的成就。

在紙還未發明之前,甲骨、竹簡和絹帛是古代用來供書寫、記載的材料。但由於西漢的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甲骨和竹簡不能滿足發展的需求,從而促使了書寫工具的改進。

當時人們已開始應用小塊的絲綿製成的紙,因為考古學家於1933年在新強羅布淖爾發現了一張古紙,它是"麻物、白色,作方塊薄片,四周不完整,長約40厘米,寬約100厘米,質甚粗糙,不勻凈,紙 面尚有麻筋,蓋初做紙時所做,故不精細也″由於古漢時的紙張是由麻縷和絲綿,加上製法粗糙,所以紙張的質量不太好。而麻縷和絲綿都有其本身的作用,如要把它們用作造紙的原料,就必然會受到很大的限制,而難以得到迅速的發展,來滿足文化生活上對紙張的要求。
在新的客觀形勢要求下,蔡倫的出現便為造紙術帶來新突破,在《東漢觀記》卷二上記載:"蔡倫·有才學,盡忠重慎,每次休沐,閉門以絕賓客,曝體田野。典作尚方,造意用樹皮及敝布、魚網作紙。元興元年奏上,帝善其能,自是莫不用,天下咸稱蔡侯紙″。從以上看來,蔡倫是用樹皮、破布、魚網造紙的。

雖然在蔡倫之前也有紙的存在,但是原料左身就有很大的局限,而蔡倫對新原料的發現,解決了這個問題。因為破布、破魚網早已結束了它們本身的任務,成了廢物而又用作做原料,對造紙工業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新原料的使用必然提出新技術的要求,但是由於典籍流失,實際的操作如何,已缺乏記載,無從考知,但大概是先張布或網撕破或剪斷,然後放在水裡浸漬相當長的時間並且需要加以舂搗,才能做成紙漿。用樹皮做紙張,困難更大一些.除初步切短和後部舂搗外,中間還需要烹煮和加入石灰漿之類的促爛劑。下圖是中國古代造紙工程之(抵壓簾覆)及(干焙火烘)。

四大發明——火葯

火葯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火葯,顧名思義就是(著火的葯)。它的起源與煉丹術有著密切的關系,是古代煉丹士在煉丹時無意中配製出來。左圖為元代銅火銃。
它是硫黃,硝石,炭的混合物,而前兩項在漢代成書的中國第一部葯物學典籍(神農本草經)里都被列為重要的葯材。就是火葯本身也被歸入葯類,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說,火葯能治瘡癬,殺蟲,辟濕氣和瘟疫。火葯的發明是人們長期煉丹,制葯實踐結果,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

唐朝末年,火葯已被用於軍事。唐昭宗天佑元年(904年)楊行密的軍隊圍攻豫章,部將鄭璠(以所部發機飛火,燒龍沙門,帶領壯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體)<九國志?鄭璠傳>。這里所說的(飛火),就是(火炮),(火箭)之類。(火炮)是把火葯製成環狀,把吊線點燃後用拋石機拋擲出去;(火箭)則是把火葯球縛於箭鏃之下,將吊線點燃後用弓射出。到了宋代,戢爭接連不斷,促進火葯武器的加速發展。北未政府建立了火葯作坊,先後製造了火葯箭,火炮等以燃燒性能為主的武器和(霹靂炮),(震天雷)等爆炸性較強的武器。南未在1259年造出了以巨竹為筒,內裝火葯的(突火槍)。到了元代又出現銅鑄火統,稱為(銅將軍)。這些都是以火葯的爆炸為推動力的武器,在戢爭中顥示了前所未有威力。右圖為南未突火槍。

在12,13世紀,火葯首先傳入阿拉伯國家,然後傳到希臘和歐洲乃至世界各地。對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對經濟和科學文化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美法各國直到十四世紀中葉,才有應用火葯和火器的記載。左圖為北未火葯箭。

四大發明—印刷術

印章、拓印、印染與雕版印刷

印章在先秦時就有,一般只有幾個字,表示姓名,官職或機構。印文均刻成反體,有陰文、陽文之別。在紙沒有出現之前,公文或書信都寫在簡牘上,寫好之後,用繩紮好,在結扎處放粘性泥封結,將印章蓋在泥上,稱為泥封,泥封就是在泥上印刷,這是當時保密的一種手段。紙張出現之後,泥封演變為紙封,在幾張公文紙的接縫處或公文紙袋的封口處蓋印。據記載在北齊時(公元550~577年)有人把用於公文紙蓋印的印章作得很大,很像一塊小小的雕刻版了。
戰國(公元前475-前221年)時期的銅印。

晉代著名煉丹家葛洪(公元284~363年)在他著的《抱朴子》中提到道家那時已用了四寸見方(13.5×13.5)有120個字的大木印了。這已經是一塊小型的雕版了。

佛教徒為了使佛經更加生動,常把佛像印在佛經的卷首,這種手工木印比手繪省事得多。

碑石拓印技術對雕版印刷技術的發明很有啟發作用。刻石的發明,歷史很早。初唐在今陝西鳳翔發現了十個石鼓,它是公元前8世紀春秋時秦國的石刻。秦始皇出巡,在重要的地方刻石7次。東漢以後,石碑盛行。漢靈帝四年(公元175年)蔡邕建議朝廷,在太學門前樹立《詩經》、《尚書》、《周易》、《禮記》、《春秋》、《公羊傳》、《論語》等七部儒家經典的石碑,共20.9萬字,分刻於46塊石碑上每碑高175、寬90、厚20厘米,容字5000,碑的正反面皆刻字。歷時8年,全部刻成。成為當時讀書人的經典。很多人爭相抄寫。後來特別是魏晉六朝時,有人趁看管不嚴或無人看管時,用紙將經文拓印下來,自用或出售。結果使其廣為流傳。

古人發現在石碑上蓋一張微微濕潤的紙,用軟槌輕打,使紙陷入碑面文字凹下處,待紙干後再用布包上棉花,蘸上墨汁,在紙上輕輕拍打,紙面上就會留下黑地白字跟石碑一模一樣的字跡。這樣的方法比手抄簡便、可靠。於是拓印就出現了。

拓片是印刷技術產生的重要條件之一。

印染技術對雕版印刷也有很大的啟示作用,印染是在木板上刻出花紋圖案,用染料印在布上。中國的印花板有凸紋板和鏤空板兩種。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公元前165年左右)出土的兩件印花紗就是用凸紋板印的。這種技術可能早於秦漢,而上溯至戰國。紙發明後,這種技術就可能用於印刷方面,只要把布改成紙,把染料改成墨,印出來的東西,就成為雕版印刷品了。在敦煌石室中就有唐代凸板和鏤空板紙印的佛像。

印章、拓印、印染技術三者相互啟發,相互融合,再加上我國人民的經驗和智慧,雕版印刷技術就應運而生了。

B. 中國最厲害的發明是什麼啊在什麼時候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利用磁鐵在地球磁場中的南北指極性而製成的一種指向儀器,有多種形體。戰國時期,已發現磁石吸鐵的現象,並用天然磁石製造「司南之勺」,「其柄指南」。此後,經過長時期的實踐,發現人工磁化的方法,造成更高一級的磁性指向儀器。宋代科學家沈括首先記載了地磁偏角,說用天然磁石摩擦鋼針,使之磁化成為磁針,可以指南,而常微偏東,並介紹了四種支掛磁針的方法:一是浮於水面,二是放在指甲上,三是放在碗沿上,四是線縷懸掛(見彩圖縷懸法指南針 據沈括記載復制模型)。宋軍中配備指南魚,是將薄鐵葉剪成魚形而磁化,用於陰天和黑夜判斷行軍方向。後來又發展成磁針和方位盤聯成一體的羅經盤,即羅盤。曾三異在《因話錄》中記載當時有「地螺」,「或有子午正針,或用子午、丙壬間縫針」。這種地羅還是一種水羅盤。當時,陰陽家用地羅看風水。在清丈田地和判決土地訴訟時,也使用地羅。據《萍洲可談》、《宣和奉使高麗圖經》、《諸蕃志》和《夢粱錄》記載,至晚在北宋後期,指南針已用於航海,南宋時,使用「針盤」導航。這種針盤還使用「浮針」,這對於海上交通的發展,中外經濟文化交流,起了極大作用。

最早的「指南針」 戰國時代,我國人民利用磁鐵造成了一種指示方向的工具,叫「司南」。「司南」就是指南的意思。
司南的形狀和現在的指南針完全不同。它是根據我國古代的勺子的形狀製成的,很象我們現在用的湯匙。
司南是怎樣製成的呢?古書上缺少詳細的記載,又沒有實物留下來,所以我們沒有辦法知道它的准確形狀。根據專家們的研究,司南大約是把整塊的天然磁鐵,輕輕地琢磨成勺子的形狀,並且把它的S極琢磨成長柄,使重心落在圓而光滑的底部正中。
司南做好以後,還得做一個光滑的底盤。使用的時候,先把底盤放平,再把司南放在底盤的中間,用手撥動它的柄,使它轉動。等到司南停下來,它的長柄就指向南方,勺子的口則指向北方。
司南的底盤是用青銅做的,有的是個塗漆的木盤,青銅和漆器都比較光滑,磨擦的阻力比較小,司南轉動起來很靈活。這種底盤內圓外方,四周還刻有表示方位的格線和文字。現在的出土文物中,就有這樣的銅盤和塗漆的木盤;還有東漢時候的一幅石刻,刻著一個小勺子放在一個小方台上,有人認為這就是司南。
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針」。戰國時候,有人去采玉,怕在荒山中迷路,就帶上司南。
司南必須放在光滑的底盤上旋轉,底盤還必須放平,否則就會影響它指南的作用,甚至會使它從底盤上滑下來。因此,人們發明司南以後,又繼續不斷地研
究改進指南的工具。

指南魚 公元九六零年,宋太祖建立宋朝,結束了五代十國時期的封建割據局面。北宋時候,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有了新的發展。在這個基礎上,我國的科學技術獲得了輝煌的成就。宋朝時候,我國在指南針的製造方面,跟造紙法和印刷術一樣,也有很大的發展。
大約在北宋初年,我國又創制了一種指南工具——指南魚。
當時有一部有名的軍事著作,叫《武經總要》,其中說:行軍的時候,如果迂到陰天黑夜,無法辨明方向,就應當讓老馬在前面帶路,或者用指南車和指南魚辨別方向。《武經總要》這部書是在北宋仁宗慶歷四年(公元一零四四年)以前寫成的。這就是說,在那個時候,我國已經有指南魚,並且把它應用到軍事方面去了。
指南魚用一塊薄薄的鋼片做成,形狀很象一條魚。它有兩寸長、五分寬,魚的肚皮部分凹下去一些,使它象小船一樣,可以浮在水面上。
鋼片做成的魚沒有磁性,所以沒有指南的作用。如果要它指南,還必須再用人工傳磁的辦法,使它變成磁鐵,具有磁性。
關於怎樣進行人工傳磁,《武經總要》沒有明白的記載,但是它指出,指南魚要用「密器收之」,也就是說,要拿一個密封的合子藏起來。根據這一點來看,當時的人工傳磁法大約是這樣的:把鋼片做的魚和天然磁鐵放在同一個密封的 合子里,使它們接觸,時間久了,鋼片做的魚就也會具有磁性,變成磁鐵。
原來,不管磁化或者沒有磁化的鋼鐵裡面,每一個分子都是一根「小磁鐵」。沒有磁化的鋼條,它的分子毫無次序地排列著,「小磁鐵」的磁性都互相抵消了。磁化了的鋼條,所有的「小磁鐵」都整整齊齊地排列著,同性的磁極朝著一個方向,不用說,整個鋼條就具有磁性了。如果拿一塊磁鐵,緊緊擦著一根沒有磁化的鋼條,老是從這一頭向另一頭移動,那麼,由於磁鐵的吸力,普通鋼條中的分子也都順著一個方向排列起來,這樣,就完成「傳磁」的工作了。《武經總要》上講到的「密器收之」,可能就是指這種人工傳磁方法。
我國人民發明用人造磁鐵做指南魚,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這說明我國人民在九百多年前就已具有相當豐富的磁鐵知識了。
使用指南魚,比使用司南要方便,它不需要再做一個光滑的銅盤,只要有一碗水就可以了。盛水的碗即使放得不平,也不會影響指南的作用,因為碗里的水面是平的。而且,由於液體的摩擦力比固體小,轉動起來比較靈活,所以它比司南更靈敏,更准確。
當時不但有鋼片做的指南魚,還有用木頭做的指南魚和指南龜。宋代《事林廣記》記載了用木頭做指南魚的方法:用一塊木頭刻成魚的樣子,象手指那樣大,在魚嘴往裡挖一個洞,拿一條磁鐵放在裡面,使它的S級朝外,再用蠟封好口。另外用一根針從魚口裡插進去,室南魚就做好了。把指南魚放到水面上,魚嘴裡的針就指向南方。
指南龜也是用木頭刻成的,放磁鐵的辦法和木頭指南魚一樣,插在尾部。指南龜不放在水裡,人們在它的肚子下面挖一個洞,把它裝在光滑的竹釘上面,使它便於自由轉動,它尾部的那根針,也會自動指向南方。
這種木頭指南魚和指南龜,很可能是一些懂得方術的方士創造的,做成以後只是用來變戲法。所以《事林廣記》的作者,把它們當作《神仙幻術》了。

火葯的發明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古代煉丹家制葯時,逐漸發現硫黃(S)、 焰硝(KN□)和木炭(C)的混合物有燃燒和爆炸能力。唐末天□年間(904~906),在戰爭中開始出現火葯箭,還出現「發機飛火」的記載,即用拋石機投擲火葯包,作燃燒性兵器。宋朝東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設廣備攻城作,其中有生產火葯的部門。《武經總要》一書記載了火葯的三種配方,生產火葯已達相當規模。盡管生產技術嚴格保密,仍傳入遼朝,故從日本大量進口硫黃的同時,又嚴禁硫黃和焰硝向遼出口。宋神宗趙頊時,邊防軍中已大量配備火葯弓箭、火葯火炮箭等兵器。遼道宗時,也已在南京析津府(今北京)「日閱火炮」。南宋時,水軍也配備了霹靂炮、火炮、火箭等兵器,在建康府(今江蘇南京)、江陵府(今湖北江陵)等城市都設有火葯兵器製造業。早期火葯兵器威力有限,不可能取代冷兵器。但自南宋中期以後,火葯兵器在兵器中的比重顯著增大(見彩圖火箭(模型)將火葯筒縛在箭支的前部,利用火葯燃燒時產生的後推力帶動箭支前進,宋代軍隊配備的火葯武器之一)。金朝火葯製造技術來源於遼,金軍攻宋之初,已使用火炮。此後,在宋、金、元之間的戰爭中,火葯的使用愈益頻繁。金末抗擊蒙古軍時,曾使用震天雷、飛火槍等火器。宋代出現了類似近代炮彈的鐵火炮,卻仍用拋石機投射;又發明了突火槍,以巨竹為筒,發射「子窠」,類似於後世槍炮,卻尚未使用金屬發射管。這是遼、宋、 金代火葯兵器進步的極限,卻已決定了後世火葯兵器的發展方向。總之,遼、宋、金代可算是人類使用火葯的奠基時期。到元、明又發現了銅鐵鑄造的管狀火器——銃和炮。

火槍 南宋時候,火葯的使用越來越普遍了,火器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為了防禦金兵的侵擾,南宋的軍事家們就不斷想法改進武器。南宋初,宋高宗紹興二年(公元一一三二年),有一個叫陳規的軍事學家,發明了一種管形火
器——火槍,這在火器史上是一大進步。
這種火槍是用長竹桿做的,竹管里裝滿火葯。打仗的時候,由兩個人拿著,點著了火,發射出去,用它燒敵人。
這是我國最早出現的管形火器。把火葯裝在竹管里做成火槍,在火葯的應用上是個了不起的進步。用拋石機發射火葯,不容易准確地打中目標;有了管形火器,人們就可以比較准確地發射和適當地操 縱火葯的起爆了。
火槍發明以後,經過不斷的改進,到了南宋未年,又有人發明了突火槍。突火槍是用粗毛竹筒做成的,竹筒里放有火葯,還放一種叫「子窠」的東西。用火把火葯點著以後,起初發出火焰,接著「子窠」就射出去,並且發出象炮一樣的聲音。
這種「子窠」,究竟是什麼東西呢?它很可能就是一種最早的子彈,可惜古書上沒有說明。
火槍的作用只在燒人,突火槍卻能發出子窠打人,比火槍又前進了一步。
火槍和突火槍,都是用竹管做的原始的管形火器,威力不大,但它們是近代槍炮的老祖宗。近代的槍炮,就是從它們慢慢發展來的。

造紙術的發明

東漢元興元年(105),蔡倫在前人造紙術的基礎上,改革和推廣了造紙技術。新的造紙術使舊的不便書寫的麻紙變成了至今大致結構沒有改變的良紙工藝。
在蔡倫造紙術出現之前,在中國,商代用甲骨,西周用青銅器,春秋時用竹簡、木牘、縑帛作為記事材料。漢代,農業發達,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文化事業蓬勃發展。笨重的竹簡和昂貴的縑帛已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尋求新的書寫材料已成為時勢所趨,造紙術就因此應運而生。
據20世紀中葉以來在新疆、陝西、甘肅等地出土的麻質古紙,專家確認為西漢麻紙的片狀纖維物,說明造紙術可能出現在蔡倫之前,而且可能與人們對紡織用麻的處理過程有關。但這些西漢麻質古紙上都沒有發現可以辨識的書寫文字,加上對化驗分析結果解釋不同,對西漢是否已出現了造紙術中術界尚有很大爭議。閃此《後漢書·蔡倫傳》對蔡倫發明造紙術的記載,是迄今為止有時間和人物的准確記載造紙術的最早記錄,廣為人們承認。
蔡倫(62~121),字敬仲,桂陽(今湖南郴州)人,明帝永平十八年(75)入宮為宦。章帝章和元年(87)任尚方令,掌管宮廷手工作坊。和帝元興元年(105)發明造紙術。安帝元初元年(114)封龍亭侯。安帝建光元年(121)去世,葬在封地。
《後漢書·蔡倫傳》記載:蔡倫造紙之前,書寫記事的紙實際上是絲織物(縑帛),蔡倫用樹皮、麻頭、破布、魚網,經過挫、搗、抄、烘等一系列的工藝加工,製造植物纖維紙,一種至今大致結構沒有改變的良紙,也是真正意義上的紙。105年,蔡倫向漢和帝獻紙,受到和帝贊譽。造紙術於是廣為天下所知,蔡倫造的紙被稱為「蔡侯紙」;105年則被普遍認為造紙術的發明年代。
蔡倫對造紙術的改革和推廣,使紙的使用在東漢後日漸多起來。從考古發掘出的東漢古紙看,已有不少帶有書寫字體,而且質量明顯提高。這些東漢古紙,或是詩抄,或是書信,或是書札的殘部,都是東漢末年的產物,准確的應屬永初四年(110)前後。科學家對1974年甘肅武威旱灘坡的東漢晚期墓出土的留有字跡的古紙進行了細致的科學分析,發現古紙已具有一定的強度和柔性,厚度與現代機制原稿紙相當,原料為大麻等麻類纖維,纖維交結細勻緊密,且有單面塗布加工,說明當時的造紙工序已相當精細,造紙技術已達到一定水平。
東漢時紙的使用,有許多書稿文獻都有記載。如《後漢書·鄧皇後紀》中所說的貢紙和《後漢書·百官志》中所說的宮廷內專管紙墨的少府守宮令和尚書令右丞,說明紙在宮廷內已廣為使用。而《後漢書·延篤列傳》所載的牘記紙和書寫紙及《北堂書抄》中所載的信紙,則說明一般官吏和士人也有使用紙書寫的了。
造紙術的發明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也是人類文明史上一項最傑出的成就。紙的出現,是人類文明的基礎,它作為一種新的信息載體在中國率先出現,使中國漢代的文明勃興超過了其它的文明。公元八世紀左右,阿拉伯人才開始用中國的技術和設備造紙。
紙的出現和推廣,使漢以後的文化生活出現了嶄新的面貌。紙的質量越來越好。漢中平二年(185),山東造紙能手左伯(字子邑)造出「左伯紙」,史稱「子邑之紙,妍妙輝光」。公元2~5世紀,左伯紙、張芝筆和韋誕墨曾是文人墨士喜愛的文房用品。但縱觀漢代的書寫材料佔主要地位的仍是簡牘和縑帛。直到晉以後,經濟發展,造紙術流傳到長江流域和江南一帶,造紙材料豐富,才出現了較多較好的紙。晉代盛行的讀書、抄書和藏書之風都得益於紙的普及和推廣。抄經熱、藏書熱和因傳抄左思《三都賦》而出現的洛陽紙貴,都是紙普及後出現的前所未有的景觀。

印刷術的發明

自從有了紙以後,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讀書的人多起來了,對書籍的需要量也大大增加了。
晉朝初年,官府有書二萬九千九百四十五卷。南北朝時候,梁元帝在江陵有書籍七萬多卷、隋朝嘉則殿中藏書有三十七萬卷,這是我國古代國家圖書館最高的藏書記錄。
除了官府藏書,私人藏書也越來越多。比如晉朝郭太,有書五千卷;張華搬家的時候,單是搬運書籍,就用了三十輛車子。
印刷術發明以前,只有官府和郭太、張華那樣的富人才能有這么多的藏書,一般人要得到一兩本書也很不容易,因為那時的書都是手抄本。要抄這么多的手抄本,得花費多少人力呀!這種情況如果不改變,怎麼能夠滿足社會上的需要呢?
歷史上常常有這樣的情況:一項科學發明,只要社會上迫切需要它,同時又有產生它的物質條件,那麼,它就會很訣出現的。雕版印刷術的出現就是這樣。
在雕版印刷術出現以前,社會上已經廣泛應用印章和拓碑。
印章有陽文和陰文兩種,陽文刻的字是凸出來的,陰文刻的字是凹進去的。「如果使用陽文印章,印到紙上就是白底黑字,非常醒目。但是印章一般比較小,印出來的字數畢竟有限。
刻碑一般用陰文,拓出來的是黑底白字,不夠醒目。而且拓碑的過程比較復雜,用來印製書籍也不方便。但是,拓碑有一個很大的好處,那就是石碑面積比較大,一次可以拓印許多字。
如果截長補短,把拓碑和印章的各自特點結合起來呢?情況當然就不一樣了。
我國勞動人民在拓碑和印章這兩種方法的啟發下,發明了雕版印刷術。
雕版印刷的方法是這樣的:把木材鋸成一塊塊木板,把要印的字寫在薄紙上,反貼在木板上,再根據每個字的筆劃,用刀一筆一筆雕刻成陽文,使每個字的筆劃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後,就可以印書了。印書的時候,先用一把刷子蘸了墨,在雕好的板上刷一下,接著,用自紙復在板上,另外拿一把干凈的刷子在紙背上輕輕刷一下,把紙拿下來,一頁書就印好了。一頁一頁印好以後,裝訂成冊,一本書也就成功了。這種印刷方法,是在木板上雕好字再印的,所以大家稱它為「雕版印刷」。
我國的雕版印刷是在什麼時候發明的呢?對這個問題,歷史學家還沒有統一的意見,但多數人認為是在唐朝時候發明的。
在隋末唐初,由於大規模的農民大起義,推動了社會生產的發展,文化事業也跟著繁榮起來,客觀上產生雕版印刷的迫切需要。
根據明朝時候邵經邦《弘簡錄》一書的記載:唐太宗的皇後長孫氏收集封建社會中婦女典型人物的故 事。編寫了一木叫《女則》的書。貞觀十年土長孫皇後死了,宮中有人把這本書送到唐太宗那裡。唐太宗看到之後,下令用雕版印刷把它印出來。
貞觀十年是公元六三六年。《女則》的印行年代可能就是這一年,也可能稍後一些。這是我國文獻資料中提到的最早的刻本。從這個資料來分析。可能當時民間已經開始用雕版印刷來印行書籍了,所以唐太宗才想到把《女則》印出來。雕版印刷發明的年代,一定要比《女則》出版的年代更早。
到了九世紀的時候,我國用雕版印刷來印書已經相當普遍了。
唐朝時候,有個傑出的詩人叫白居易。他把自己寫的詩編成了一部詩集——《白氏長慶集》長慶四年十二月十日(公元八二五年一月二日),白居易的朋友元稹給《白氏長慶集》寫了一篇序文,序文中說:當時人們白居易的詩「繕寫模勒」,在街上販賣,到處都是這樣。
從前人們把刻石稱為「模勒」,到了唐代,也就把雕版稱為」模勒「了。這里的「模勒」兩字就是雕版印刷的意思。
《舊唐書》還有這樣一條記載,大和九年(公元八三五年)十二月,唐文宗下令各地,不得私自雕版印刷歷書。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根據另外一些古書的記載情況是這樣:當時劍南、兩川和淮南道的人民。都用雕版印刷歷書,在街上出賣。每年,管歷法的司天台還沒有奏請頒發新歷,老百姓印的新歷卻已到處都是了。頒布歷法是封建帝王的特權,東川節度使馮宿為了維護朝廷的威信,就奏請禁止私人出版歷書。歷書關繫到農業生產,農民非常需要,一道命令怎麼禁得了呢?雖然唐文宗下了這道命令,民間刻印的歷書仍舊到處風行。就是在同一個地區,民間印刷歷書的也不止一家。
黃巢起義的時候,唐僖宗慌慌張張逃到了四川。皇帝也逃跑了,當然沒有人來管理禁印歷書的事了。因此,江東地方的人民就自己編印了歷書出賣。唐僖宗中和元年(公元八八一年),有兩個人印的歷書,在月大月小上差了一天,發生了爭執。一個地方官知道了,就說:「大家都是同行做生意,相差一天半天又有什麼關系呢?」歷書怎麼可以差一天呢?那個地方官的說法真叫人笑掉了牙。這件事情卻告訴我們,單是江東地方,就起碼有兩家以上印刷歷書。
當時跟著唐僖宗逃到四川的柳毗在他的《家訓》的序里也說,他在成都的書店裡看到好多關於陰陽、雜記、占夢等方面的書籍。這些書大多是雕版印刷的。可見當時成都的印刷業比較發達,不但印歷書,還印其他各種書籍了。
唐朝刻印的書籍,現在保存下來只有一部咸通九年刻印的《金剛經》。 咸通九年是公元八六八年,離開現在已經一千多年了。這一千多年前的印刷品,是怎樣保存下來的呢?這里還有一段故事。
甘肅省墩煌東南有坐鳴沙山,早在晉朝的時候,有一些佛教徒在這里開了山洞,雕刻佛像,建築寺廟。山洞不斷增加,佛像也跟著增多,人們就把這里稱為「千佛洞」。一九零零年,有一個王道士在修理洞窟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一個密閉的暗室,打開一看,裡面堆滿了一捆捆紙卷,其中有相當多的紙卷是唐代抄寫的書籍,還有一卷是唐代刻印的《金剛經》。
這部《金剛經》長約一丈六尺,高約一尺,是由七個印張粘連而成的卷子。卷首有一幅畫,上面畫著釋迦牟尼對他的弟子說法的神話故事,神態生動,後面是《金剛經》的全文。卷未有一行文字,說明是咸通九年刻印的。

這本書是世界上現存的最早的雕板印刷書籍。圖畫也是雕刻在一塊整版上的,也許是世界上最早的版畫。
到了五代時候,有個封建官僚叫馮道。他在短短的五個朝代中做過四個朝代的大官,是個卑鄙無恥的傢伙。他看到江蘇、四川等地人民販賣的印本書籍,各種各樣都有,單單沒有儒家經典,就在後唐長興三年向皇帝建議雕版印刷儒家經典。
當時共印九種經書,經歷了四個朝代,直到後周廣順三年,先後花了二十二年的時間,才全部刻成。
因為這次刻書影響比較大,後來竟有人認為印刷術是五代時候馮道發明的,這當然是錯誤的。
到了宋朝時侯,印刷業更加發達起來,全國各地到處都刻書。北宋初年,成都印《大藏經》,刻板十三萬塊;北宋政府的中央教育機構——國子監,印經史方面的書籍,刻板十多萬塊。從這兩個數字,可以看出當時印刷業規模之大。宋朝雕板印刷的書籍,現在知道的就有七百多種,而且字體整齊樸素,美觀大方,後來一直為我國人民所診視。
宋朝的雕版印刷,一般多用木板刻字,但也有人用銅板雕刻。上海博物館收藏有北宋「濟南劉家功夫針鋪」印刷廣告所用的銅版,可見當時也掌握了雕刻銅版的技術。
說起印製書籍,雕版印刷的確是一個偉大的創造。一種書,只雕一回木板,就可以印很多部,比用手寫不知要快多少倍了。
可是用這種方法,印一種書就得雕一回木板,費的人工仍舊很多,無法迅速地、大量地印刷書籍,有些書字數很多,常常要雕好多年才能雕好,萬一這部書印了一次不再重印,那未,雕得好好的木板就完全沒用了。
有什麼辦法改進呢?
到了十一世紀中葉(宋仁宗慶歷年間),我國有個發明家叫畢升,終於發明了一種更進步的印刷方法——活字印刷術,把我國的印刷技術大大提高了一步。
畢升用膠泥做成一個一個四方長柱體,一面刻上單字,再用火燒硬,這就是一個一個的活字。印書的時候,先予備好一塊鐵板,鐵板上面放上松香和蠟之類的東西,鐵板四周圍著一個鐵框,在鐵框內密密地排滿活字,滿一鐵框為一版,再用火在鐵板底下烤,使松香和蠟等熔化。另外用一塊平板在排好的活字上面壓一壓,把字壓平,一塊活字版就排好了。它同雕版一樣,只要在字上塗墨,就可以印刷了。
為了提高效率,他准備了兩塊鐵板,組織兩個人同時工作,一塊板印刷,另一塊板排字;等第一塊板印完,第二塊板已經准備好了。兩塊鐵板互相交替著用,印得很快。
畢升把每個單字都刻好幾個;常用字刻二十多個碰到沒有予備的冷僻生字,就臨時雕刻,用火一燒就成了,非常方便。印過以後,把鐵板再放在火上燒熱,使松香和蠟等熔化,把活字拆下來,下一次還能使用。
這就是最早發明的活字印刷術。這種膠泥活字,稱為泥活字,畢升發明的印書方法二和今天的比起來,雖然很原始,但是活字印刷術的三個主要步驟一製造活字、排版和印刷,都已經具備。所以,畢升在印刷方面的貢獻是非常了不起的。北宋時期的著名科學家沈括在他所著的《夢溪筆談》里,專門記載了畢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
畢升發明活字印刷以後,朝鮮人民又開始用泥活字等方法印書,後來又採用木活字印書。到了十三世紀,他們首先發明用銅活字印書。我國使用銅活字印書比朝鮮稍晚。朝鮮人民還創造了鉛活字、鐵活字等。
十六世紀末年,日本侵入朝鮮,把朝鮮的銅活字和木活字搶去不少。於是,日本人也學會了活字印刷術。
我國的印刷術還傳到了越南。十五世紀的時候,越南開始用雕版印刷術的方法印書。十八世紀初,他們也開始用木活字印書了。
歐洲印刷術的產生,也受了我國印刷術的深刻影響。
元朝時候,到中國來的歐洲人很多。他們看到元朝政府印的紙幣可以代替金銀使用,覺得非常新奇。在他們寫的游記中,對於中國的紙幣記載得很詳細。
當時到中國來的歐洲人,很多住在杭州等地。杭州的書坊非常多,刻印工人的技巧也非常熟練。有的歐洲人在那裡住過好幾年,所以很自然地就把印刷術帶回歐洲去了。

C. 中國古代的創造發明有哪些

我們大家都知道中國的四大發明是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葯。其實中國古代除了這四項發明,還有很多厲害的發明創造,中國古代的科技十分璀璨和精彩,只不過大多數科技發明在長年累月間已不知不覺融入我們的生活,讓人們很容易忽視了它們的艱辛的創造過程。下面這些例子都是中國古代的創造。

還有,在外國人眼裡中國的代名詞「瓷器」;天下第一橋「趙州橋」;不用一釘一鉚的古代建築「榫卯」;御敵於萬里之外的「長城」等等,中國古代的科技成就還遠遠不止這些。它們體現了古人的智慧,展現了古人強大的創造力。它們曾經甚至現在都在影響和改變著這個世界。

D. 我的發明600字作文

我最想發明微型縮小屋了。
因為在我們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人都是孤單一人,當要出去很久時,總是放不下心。微型縮小屋就為你解決這個難題。
微型縮小屋是一個仿照屋子。它非常小,只有一個手掌的四分之一大。運用十分簡單,佔用空間十分小,你不用擔心它不見,因為如果你不小心弄丟,他會發出一種異常的波動,這種波動只有那座小屋子的主人才會聽到看到。如果有人撿去了,想把它歸自己所有,並且把它發送波動的儀器弄壞了,這也不用怕,因為微型縮小屋,只有本身的遙控器才能打開。別的遙控器是不可以打開。我希望這種屋能給大家帶來方便。 微型縮小屋有一個遙控器。遙控器上面有七個鍵,鍵的顏色都不同:紅、黃、藍、綠、青、赤、紫。七個按鍵分別有:吸收二氧化碳、開燈、關燈、保暖、保涼、聯網、防護罩。人可以在裡面上網,看電視等。
這種用途非常之廣泛。特別適合經常出門在外的探險家了。有些人也許會問:那你屋內的能源來自那裡?如果有探險家爬到了懸崖峭壁上,房子怎樣安落呢?如果某個地區很熱或很冷怎麼辦?沒有網線怎樣上網?如果在山野里野獸來了怎麼辦?
這些問題都不用怕。因為神秘的遙控器在您手裡,您只要按一下遙控器里的紅鍵,屋子就能為自己存下能量了,屋子的主要能源是二氧化碳。所以就不用那麼浪費能源了。只要你按一下黃鍵,燈就會自動開,但是除了你所在的房間的話,其它地方的燈是不會開的。只要你按一下藍鍵,燈就會關閉。只要你按一下綠鍵,房子就會自動變暖,使你冬天出門在外就不用再受嚴寒了。只要你按一下青鍵,房子就會變得非常涼爽,使你在夏天再也不用面對炎熱了。只要你按一下赤鍵,電腦就會自動跟電信連通。只要你按一下紫鍵,您的房子旁邊就會有透明的防護罩,讓你免受野獸之憂。
雖然這只是想,但總有一天我經過努力發明了微型縮小屋

二、

看看我的小發明
誰都有偉大的理想,而要想實現你的理想,就必須從小,從小事做起。
我為了實現我的理想,於是我就先開始,看動腦筋,搞小發明了……
今天,我在看電視時,看到電視里,一些人做的裝飾掛品,於是,我就想:我能不能比他們做的還好呢?能!我一定能做的還好!
這時,我就開始准備材料了。我找啊找啊,找了半天,把家都翻了個底朝天,才找出了一塊白紗布,和一些彩色的線。准備好工具後,我就開始做裝飾品了。
首先,我把紗布一對折,用針把其餘的三個面縫起來,在找一張跟紗布一樣大得紙,用彩筆在紙上畫好畫之後,把紙放進紗布里,在把紗布縫起來。然後,再在紗布的另一面用彩筆畫上美麗的畫,之後,我又在上面噴上了香水。最後,我又把編號的才是拴在了紗布上,再在底下掛上一個鈴鐺,就這樣,一個香荷包就做成了。
你瞧!這個就是我的小發明!好看嗎?
三、 每當我上學和放學時,我都會看一下櫥窗里我四年級暑假做的小發明——風鈴。

那是四年級的暑假,我很多作業都已經做完了,只有小製作這項作業讓我很傷腦筋。一次,我無意中看見客廳里有一盒已經過期了的「三精牌藍瓶口服液」,我好奇的走過去,打開一看,滿滿的,只喝了一瓶!我望著這些好喝的口服液,想喝,可是又已經過期了。扔了,又覺得可惜,怎麼辦呢?我靈機一動:「我可以把瓶子里已經過期了的口服液倒掉,把外面的瓶子收集起來做成一個漂亮的風鈴呀!」。

說干就干,我先把瓶子從盒子里拿出來,用剪刀在瓶口上刺了一個小洞,然後把瓶口朝下,讓口服液一點一點的倒出來,待全部的口服液都倒完後就把瓶子放在桌子上。從家裡找出一些以前美術課上沒有用完的的卡紙、雙面膠,又找出毛線、剪刀等工具。待一切准備完畢後,就正式開始製作了。

我的頭腦中閃現出商店裡見過的很多風鈴的樣子,可就是不知該做什麼樣子的風鈴。我找來很多的美術書,終於在三年級的美術書上找到了「海底世界」風鈴。我和媽媽商量了很久,決定就做它。

我先用一張藍色的卡紙,把它剪成了圓形,然後又在圓形上剪掉了 一個銳角,再把剛剛剪掉的那個角的兩邊用雙面膠粘了起來,這樣就成了一個漏斗形狀。接下來,就要做吊墜了。吊墜是各種海底生物。我在一張紅色的卡紙上畫了一隻大螃蟹,舉著大而有力的大腳,鼓著一對大眼睛,樣子好威風啊!我用剪刀細心地剪下來。再剪一條肥肥的大鯉魚、背著厚厚的殼的小烏龜……再准備一些長短不一的各種顏色的毛線,每個生物的背後都粘上一根。其次就是在每個生物的下面吊上一個瓶子,這下可把我難道了,怎樣才能把瓶子穩穩地吊在上面呢?直接套在瓶口上吧,不好看,而瓶子是玻璃的,又不能在下面打個小洞,怎麼辦呢?我望著瓶子發呆。突然,我的視線落在桌上的牙簽上,我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我把牙簽分成兩段,拿起一段,用毛線從中間綁上,再把牙簽斜著放進瓶口,把毛線提起來。瓶子就穩穩地吊起來了。我用同樣的方法把所有的瓶子都吊上了。最後把所有的連著生物和瓶子的毛線從漏斗的中心穿過,擰成一股。這樣一個漂亮的風鈴就做好了。我美滋滋的拿給媽媽看,媽媽也特別喜歡,直誇我做的真好,並和我一起把它掛在了客廳里。

每次我到客廳,我都會看看我的風鈴。每次起風的時候,我的風鈴就會「叮咚、叮咚」地唱歌,在風中翩翩起舞。
我的小發明

夏天時你戴著安全帽一定不會感到熱;冬天時戴在你頭上的安全帽還會起保溫作用呢,這是因為小盒裡面有微電腦自動調換裝置。

在生活中,有些人很不注意交通安全,有的在馬路上東奔西跑;有的一邊戲耍一邊走路,很容易發生交通事故。所以,我想發明一種多更能安全帽,這種安全帽耐用又方便。
安全帽的前面有一盞智明燈。你可別小看它,它的用處可大呢!當你在馬路上玩耍時,它就會警告你:「請注意安全,不要在馬路上做危險的游戲。」當你大踏步走在街上,完全沒有察覺後面急駛而來的車輛時,它有會親切地提醒你:「注意後面有車輛,請靠邊行走。」當你急匆匆地想橫穿馬路的時候,它還會善意地對你說:「主人,心急誤事,請注意來往車輛。」當你一個人走夜路時,智能燈就會發出亮光,為你照亮前方的路,同時還能提示駕駛員,前面有人,請注意。
如果你一個人走,感到很寂寞怎麼辦?告訴你吧,安全帽的左側安裝了一個小型隨身聽。如果你想聽聽國外的新聞,就用手按一下紅色的按鈕;如果你疲倦了,想聽聽音樂放鬆一下,就按下黃色的按鈕;當你沒戴手錶又想知道時間時,那你就按一下綠色的按鈕,它就會准確地告訴你現在的時間哦!
更妙的是,安全帽的頂端有一個小型的太陽能電池盒。當你把安全帽戴在頭上時,這個小盒就能吸收太陽的光轉化為電能。這樣就不用三天兩天的換電池了。不過你不用擔心,夏天時你戴著安全帽一定不會感到熱;冬天時戴在你頭上的安全帽還會起保溫作用呢,這是因為小盒裡面有微電腦自動調換裝置。
告訴你吧,不過多久,這種安全帽就會上市的!到時候你可要多多捧場呀!

我的小發明
內江市實驗小學 四年級四班 羅威濤
幾周前,羅老師叫我和其它4個同學去聽小發明課。聽了以後,我深受啟發,馬上製作了多功能飯盒和環保清潔書寫擦。
首先,我把目光瞄準了飯盒。可左思右想也沒有想到飯盒有什麼不方便的,「啊,終於想起來了。」我自言自語地說,「能否加一個工俱箱呢?」晚上我就開始了我的「秘密行動」,趁爸爸媽媽沒發現,我便拿起剪刀、膠布悄悄地溜進我的「實驗室」——廚房,把准備好的飯盒、筷子、勺子整齊地放在一起,拿起膠帶一貼,好,我的多功能飯盒大功告成。第二天,老師拿著我的多功能飯盒對我說:「你這個發明實用性很高,但上面的膠布用過幾次粘性就不強了,要在上面加個蓋子。」我拿著我的發明回家後,迅速找了個蓋子裝在飯盒上。我到校後再把它交給了老師,我的這個發明也就勉強成功了。
之後,我又准備發明一個新的東西。「嘿,異想天開節目不是經常播放黑扳擦的發明嗎,我也要發明,而且跟別人的不一般」,想到這里,我找來一塊長15厘米、寬5厘米的長條形泡沫,在泡沫正面用小刀銼了一個洞,再將粉筆安裝上去,就可以握著泡沫寫字了,同時還可以用泡沫的下端擦拭,真是一舉多用,但就是擦拭的效果還比不上學校的擦子。爸爸下班後,帶回來黑板擦,我割下擦子的一部分,用布貼膠安在泡沫的下端,可就是貼不穩,怎麼辦呢?我突然想出一個好辦法,在擦子四周用膠圍上二圈就能固定了。「好了,完成了。擦拭不理想的問題也解決了。」連爸爸也說我這個發明比上一次好,可不是嗎,我這個發明費盡了三天兩夜才做出來的,能不好嗎。它既能書寫不臟手,又能很方便地擦拭。我恨不得馬上把這個發明交給老師。時間過得可真慢,總算等到第二天早上,二節課下課,我懷著喜悅的心情把發明交給老師,老師告訴我,如果把一個小缺點改了,也許能獲獎。當時,我一聽,差點一蹦三尺高,喊出聲來「我成功了。」這是我第一次做小發明,沒想成功了。
這次發明使我品嘗了「先苦後甜」的快樂,也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如不經過細心的觀察、認真的思索和反復的實驗,又怎能獲得艱辛之後的笑容呢

E. 這里最精彩作文

[這里最精彩作文]
要懷一顆真摯的心,世界將到處都是風景,這里最精彩作文。-----------題記曾經滿懷壯志,曾經旁徨掙扎,曾經對酒當歌,曾經黯然落淚-------成長告訴我,生活是如此多姿多彩,別忘記執一顆真善的心去執愛生活。春天的田野是一道綠色的風景。那綠色的小生靈踴躍著生命的節奏,它們在合唱一首美麗的頌歌。每樣東西都充滿生機地向著陽光,它們歡笑,它們歌唱,它們在綠色的希望中快樂成長,每當看到這些,我好像感受到了一種強烈的生命力,一份綠色的希望。傍晚的夕陽是一道紅色的風景。夕陽無限好,何須只是近黃昏?夕陽是一道壯美的風景,當你靜靜地沐浴地在夕陽的斜暉中,你便會感知那是一種享受,一種心靈的洗禮。整個天空中都布滿了一種柔和的色彩,那麼溫柔,那麼壯美。你是否會悟起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邊的牽掛抑或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的愉?秋天的麥田是一道黃色的風景。秋高氣爽的時候,當你們立地麥田前,你會感到一陣由心而生的歡喜和欣慰。麥苗會告訴你幸福是一份耕耘到一份收獲的過程,幸福是艱辛的地殼到美麗的成熟。農民伯伯會告訴你,這一片金黃色的麥田便是他們最大的欣慰,不管曾經是烈日當下,還是面朝黃土背朝天,面對今天的收獲,所有的一切都得到了回報。春天的細雨是一道透明的風景。春天的一個午後,靜靜依偎在窗前,感受著春雨跳動的一串串音符,春雨像一粒粒小小的水晶,輕輕漂灑在多彩的大地上,它們和水中的魚兒嬉戲,和風兒的花朵親吻,和小樹苗一起舞動。春雨是一群活潑的小精靈,它們透明得沒有一點雜質,它們快樂地和大自然共游處。看到這道潔透明的風景,我的心又怎能不為之一動呢?相信吧,懷一顆真摯的心去熱愛生活,便會發覺,世界如此美麗,大自然所賜給你的風景是如此豐富多彩,中學生作文《這里最精彩作文》。當2008年8月8日晚上8點8分8秒時,中國人民共和國舉國歡慶。因為29屆奧運會即將在北京開幕。在最後的10秒,胡錦濤主席向全世界宣布第29屆奧運會開幕,這時禮花轟鳴、禮花飛濺,接著2008名擊鼓者,擺成缶陣,進行缶陣表演,日晷將光反射到場地的缶上,缶面閃現出到計時的數字,擊缶者們激動萬分。不久禮花盛開,形成了29個巨大的腳印,象徵著29屆奧運會的歷史足跡,腳印是由煙火組成的,代表著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火葯。煙火穿過天安門廣場,一路向北朝會場走來,巨大的腳印化作漫天繁星,聚攏成閃閃發光的夢幻五環,這時天上飄下來仙女,她們的名字叫飛天。 當一幅真正的中國畫卷展開時,它告訴人們今晚的演出將從一幅中國畫卷開始。畫卷中央鋪放著一張白紙,造紙術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畫紙四周的綾子上,流淌著中國文化起源和發展的圖案,有岩畫、陶畫和青銅器……為其伴奏的是一張1000多年前的古琴,名為太古遺音。演員們用獨特的身體語言,蘊涵了中國水墨畫的意趣和韻味,演員在紙上畫了朵朵祥雲、山水、河流、太陽,祥雲神奇的消失,只留下山水和太陽,而地下是中國名畫《千里江山圖》。 好戲還在後頭呢!演員們裝扮成孔子的三千弟子,穿著古代衣服弟子們手持竹簡呤誦著《論語》中的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在場地上有897位演員進行活字印刷表演,即像古代的活字字盤,又像現代的鍵盤。897位演員配合得天衣無縫,先拼出一個遠古的和字,然後又是一個古代的和字,最後形成了現代的和字。三個和字,表現了中國文字演化的過程,也表現了孔子的人文理念以和為貴,最後以線條表現了人文歷史——長城,簡潔而鮮明,當朵朵桃花撒落時,浪漫、寫意表達了中國人民熱愛和平的美好心願。 ……當表演一一的結束,到最後激動人心的一刻來臨了,體操王子李寧變身為太空飛人繞著鳥巢圈頂的內圈環繞一周後,點燃鳥巢的主聖火。開幕式進入最高潮…… 全世界40多億人關注著的奧運會,相信一切美好都會在2008年實現,祝我們中國的奧運健兒,能為我國爭光,為中國獲得更多的金牌。

F.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這句歌詞是哪首歌的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這句歌詞是《外面的世界》。

填詞:齊秦

譜曲:齊秦

在很久很久以前, 你擁有我

我擁有你, 在很久很久以前

你離開我, 去遠空翱翔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外面的世界很無奈

當你覺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我會在這里衷心的祝福你

每當夕陽西沉的時候, 我總是在這里盼望你

天空中雖然飄著雨, 我依然等待你的歸期

在很久很久以前, 你擁有我

我擁有你, 在很久很久以前

你離開我, 去遠空翱翔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外面的世界很無奈

當你覺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我會在這里衷心的祝福你

每當夕陽西沉的時候, 我總是在這里盼望你

天空中雖然飄著雨, 我依然等待你的歸期

我依然等待你的歸期

(6)這里的發明很精彩擴展閱讀

《外面的世界》是由莫文蔚、陳奕迅翻唱齊秦的歌曲,也是電影《東成西就2011》的主題曲,該歌曲被收錄於專輯《外面的世界》。

《外面的世界》的創作是因為當年的齊秦年少輕狂、狂放不羈,穿著瘦腿牛仔褲,後來由於一場酒後斗毆他被送進監獄。從此與世隔絕,每天在一個人的世界裡思考人生,在獄中度過了難忘的三年半的時間。

那個時候齊豫每周都要去看望齊秦,給他帶去了一把吉他,逼著他從音樂中找回自信。也就是從那時起,齊秦才真正迷上了音樂。每天渴望著「外面的世界」,這段獨特的經歷讓齊秦創作了經典代表作《外面的世界》,簡單的旋律卻能夠催人淚下。

這一首歌中,「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外面的世界很無奈 」一聯很工巧,兩句只有一詞之易,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概括力極強,而且還做到了押韻。以至於成了後來打工族的書信中常用引用的一句話。想其影響力,可能不會遜於晏殊當初的那聯「無可奈何花落去」。整首歌緊緊圍繞「精彩」「無奈」兩詞反復吟詠,思路清晰,情深意重,感人肺腑。

莫文蔚翻唱齊秦的《外面的世界》,她說當初錄制這首歌的時候,剛帶上耳機聽到前奏,就已經淚流滿面,無法控制感情了,要知道她從不輕易流淚。

G. 一篇想像自己發明了什麼的作文 必須寫為什麼發明這件東西 必須400字

我最想發明微型縮小屋了。
因為在我們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人都是孤單一人,當要出去很久時,總是放不下心。微型縮小屋就為你解決這個難題。
微型縮小屋是一個仿照屋子。它非常小,只有一個手掌的四分之一大。運用十分簡單,佔用空間十分小,你不用擔心它不見,因為如果你不小心弄丟,他會發出一種異常的波動,這種波動只有那座小屋子的主人才會聽到看到。如果有人撿去了,想把它歸自己所有,並且把它發送波動的儀器弄壞了,這也不用怕,因為微型縮小屋,只有本身的遙控器才能打開。別的遙控器是不可以打開。我希望這種屋能給大家帶來方便。 微型縮小屋有一個遙控器。遙控器上面有七個鍵,鍵的顏色都不同:紅、黃、藍、綠、青、赤、紫。七個按鍵分別有:吸收二氧化碳、開燈、關燈、保暖、保涼、聯網、防護罩。人可以在裡面上網,看電視等。
這種用途非常之廣泛。特別適合經常出門在外的探險家了。有些人也許會問:那你屋內的能源來自那裡?如果有探險家爬到了懸崖峭壁上,房子怎樣安落呢?如果某個地區很熱或很冷怎麼辦?沒有網線怎樣上網?如果在山野里野獸來了怎麼辦?
這些問題都不用怕。因為神秘的遙控器在您手裡,您只要按一下遙控器里的紅鍵,屋子就能為自己存下能量了,屋子的主要能源是二氧化碳。所以就不用那麼浪費能源了。只要你按一下黃鍵,燈就會自動開,但是除了你所在的房間的話,其它地方的燈是不會開的。只要你按一下藍鍵,燈就會關閉。只要你按一下綠鍵,房子就會自動變暖,使你冬天出門在外就不用再受嚴寒了。只要你按一下青鍵,房子就會變得非常涼爽,使你在夏天再也不用面對炎熱了。只要你按一下赤鍵,電腦就會自動跟電信連通。只要你按一下紫鍵,您的房子旁邊就會有透明的防護罩,讓你免受野獸之憂。
雖然這只是想,但總有一天我經過努力發明了微型縮小屋

二、

看看我的小發明
誰都有偉大的理想,而要想實現你的理想,就必須從小,從小事做起。
我為了實現我的理想,於是我就先開始,看動腦筋,搞小發明了……
今天,我在看電視時,看到電視里,一些人做的裝飾掛品,於是,我就想:我能不能比他們做的還好呢?能!我一定能做的還好!
這時,我就開始准備材料了。我找啊找啊,找了半天,把家都翻了個底朝天,才找出了一塊白紗布,和一些彩色的線。准備好工具後,我就開始做裝飾品了。
首先,我把紗布一對折,用針把其餘的三個面縫起來,在找一張跟紗布一樣大得紙,用彩筆在紙上畫好畫之後,把紙放進紗布里,在把紗布縫起來。然後,再在紗布的另一面用彩筆畫上美麗的畫,之後,我又在上面噴上了香水。最後,我又把編號的才是拴在了紗布上,再在底下掛上一個鈴鐺,就這樣,一個香荷包就做成了。
你瞧!這個就是我的小發明!好看嗎?
三、 每當我上學和放學時,我都會看一下櫥窗里我四年級暑假做的小發明——風鈴。

那是四年級的暑假,我很多作業都已經做完了,只有小製作這項作業讓我很傷腦筋。一次,我無意中看見客廳里有一盒已經過期了的「三精牌藍瓶口服液」,我好奇的走過去,打開一看,滿滿的,只喝了一瓶!我望著這些好喝的口服液,想喝,可是又已經過期了。扔了,又覺得可惜,怎麼辦呢?我靈機一動:「我可以把瓶子里已經過期了的口服液倒掉,把外面的瓶子收集起來做成一個漂亮的風鈴呀!」。

說干就干,我先把瓶子從盒子里拿出來,用剪刀在瓶口上刺了一個小洞,然後把瓶口朝下,讓口服液一點一點的倒出來,待全部的口服液都倒完後就把瓶子放在桌子上。從家裡找出一些以前美術課上沒有用完的的卡紙、雙面膠,又找出毛線、剪刀等工具。待一切准備完畢後,就正式開始製作了。

我的頭腦中閃現出商店裡見過的很多風鈴的樣子,可就是不知該做什麼樣子的風鈴。我找來很多的美術書,終於在三年級的美術書上找到了「海底世界」風鈴。我和媽媽商量了很久,決定就做它。

我先用一張藍色的卡紙,把它剪成了圓形,然後又在圓形上剪掉了 一個銳角,再把剛剛剪掉的那個角的兩邊用雙面膠粘了起來,這樣就成了一個漏斗形狀。接下來,就要做吊墜了。吊墜是各種海底生物。我在一張紅色的卡紙上畫了一隻大螃蟹,舉著大而有力的大腳,鼓著一對大眼睛,樣子好威風啊!我用剪刀細心地剪下來。再剪一條肥肥的大鯉魚、背著厚厚的殼的小烏龜……再准備一些長短不一的各種顏色的毛線,每個生物的背後都粘上一根。其次就是在每個生物的下面吊上一個瓶子,這下可把我難道了,怎樣才能把瓶子穩穩地吊在上面呢?直接套在瓶口上吧,不好看,而瓶子是玻璃的,又不能在下面打個小洞,怎麼辦呢?我望著瓶子發呆。突然,我的視線落在桌上的牙簽上,我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我把牙簽分成兩段,拿起一段,用毛線從中間綁上,再把牙簽斜著放進瓶口,把毛線提起來。瓶子就穩穩地吊起來了。我用同樣的方法把所有的瓶子都吊上了。最後把所有的連著生物和瓶子的毛線從漏斗的中心穿過,擰成一股。這樣一個漂亮的風鈴就做好了。我美滋滋的拿給媽媽看,媽媽也特別喜歡,直誇我做的真好,並和我一起把它掛在了客廳里。

每次我到客廳,我都會看看我的風鈴。每次起風的時候,我的風鈴就會「叮咚、叮咚」地唱歌,在風中翩翩起舞。
我的小發明

夏天時你戴著安全帽一定不會感到熱;冬天時戴在你頭上的安全帽還會起保溫作用呢,這是因為小盒裡面有微電腦自動調換裝置。

在生活中,有些人很不注意交通安全,有的在馬路上東奔西跑;有的一邊戲耍一邊走路,很容易發生交通事故。所以,我想發明一種多更能安全帽,這種安全帽耐用又方便。
安全帽的前面有一盞智明燈。你可別小看它,它的用處可大呢!當你在馬路上玩耍時,它就會警告你:「請注意安全,不要在馬路上做危險的游戲。」當你大踏步走在街上,完全沒有察覺後面急駛而來的車輛時,它有會親切地提醒你:「注意後面有車輛,請靠邊行走。」當你急匆匆地想橫穿馬路的時候,它還會善意地對你說:「主人,心急誤事,請注意來往車輛。」當你一個人走夜路時,智能燈就會發出亮光,為你照亮前方的路,同時還能提示駕駛員,前面有人,請注意。
如果你一個人走,感到很寂寞怎麼辦?告訴你吧,安全帽的左側安裝了一個小型隨身聽。如果你想聽聽國外的新聞,就用手按一下紅色的按鈕;如果你疲倦了,想聽聽音樂放鬆一下,就按下黃色的按鈕;當你沒戴手錶又想知道時間時,那你就按一下綠色的按鈕,它就會准確地告訴你現在的時間哦!
更妙的是,安全帽的頂端有一個小型的太陽能電池盒。當你把安全帽戴在頭上時,這個小盒就能吸收太陽的光轉化為電能。這樣就不用三天兩天的換電池了。不過你不用擔心,夏天時你戴著安全帽一定不會感到熱;冬天時戴在你頭上的安全帽還會起保溫作用呢,這是因為小盒裡面有微電腦自動調換裝置。
告訴你吧,不過多久,這種安全帽就會上市的!到時候你可要多多捧場呀!

我的小發明
內江市實驗小學 四年級四班 羅威濤
幾周前,羅老師叫我和其它4個同學去聽小發明課。聽了以後,我深受啟發,馬上製作了多功能飯盒和環保清潔書寫擦。
首先,我把目光瞄準了飯盒。可左思右想也沒有想到飯盒有什麼不方便的,「啊,終於想起來了。」我自言自語地說,「能否加一個工俱箱呢?」晚上我就開始了我的「秘密行動」,趁爸爸媽媽沒發現,我便拿起剪刀、膠布悄悄地溜進我的「實驗室」——廚房,把准備好的飯盒、筷子、勺子整齊地放在一起,拿起膠帶一貼,好,我的多功能飯盒大功告成。第二天,老師拿著我的多功能飯盒對我說:「你這個發明實用性很高,但上面的膠布用過幾次粘性就不強了,要在上面加個蓋子。」我拿著我的發明回家後,迅速找了個蓋子裝在飯盒上。我到校後再把它交給了老師,我的這個發明也就勉強成功了。
之後,我又准備發明一個新的東西。「嘿,異想天開節目不是經常播放黑扳擦的發明嗎,我也要發明,而且跟別人的不一般」,想到這里,我找來一塊長15厘米、寬5厘米的長條形泡沫,在泡沫正面用小刀銼了一個洞,再將粉筆安裝上去,就可以握著泡沫寫字了,同時還可以用泡沫的下端擦拭,真是一舉多用,但就是擦拭的效果還比不上學校的擦子。爸爸下班後,帶回來黑板擦,我割下擦子的一部分,用布貼膠安在泡沫的下端,可就是貼不穩,怎麼辦呢?我突然想出一個好辦法,在擦子四周用膠圍上二圈就能固定了。「好了,完成了。擦拭不理想的問題也解決了。」連爸爸也說我這個發明比上一次好,可不是嗎,我這個發明費盡了三天兩夜才做出來的,能不好嗎。它既能書寫不臟手,又能很方便地擦拭。我恨不得馬上把這個發明交給老師。時間過得可真慢,總算等到第二天早上,二節課下課,我懷著喜悅的心情把發明交給老師,老師告訴我,如果把一個小缺點改了,也許能獲獎。當時,我一聽,差點一蹦三尺高,喊出聲來「我成功了。」這是我第一次做小發明,沒想成功了。
這次發明使我品嘗了「先苦後甜」的快樂,也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如不經過細心的觀察、認真的思索和反復的實驗,又怎能獲得艱辛之後的笑容呢

H. 「這里最精彩」優秀作文

要懷一顆真摯的心,世界將到處都是風景。

-----------題記

曾經滿懷壯志,曾經旁徨掙扎,曾經對酒當歌,曾經黯然落淚-------成長告訴我,生活是如此多姿多彩,別忘記執一顆真善的心去執愛生活。

春天的田野是一道綠色的風景。那綠色的小生靈踴躍著生命的節奏,它們在合唱一首美麗的頌歌。每樣東西都充滿生機地向著陽光,它們歡笑,它們歌唱,它們在綠色的希望中快樂成長,每當看到這些,我好像感受到了一種強烈的生命力,一份綠色的希望。

傍晚的夕陽是一道紅色的風景。「夕陽無限好,何須只是近黃昏?」夕陽是一道壯美的風景,當你靜靜地沐浴地在夕陽的斜暉中,你便會感知那是一種享受,一種心靈的洗禮。整個天空中都布滿了一種柔和的色彩,那麼溫柔,那麼壯美。你是否會悟起「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邊的牽掛抑或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的愉?

秋天的麥田是一道黃色的風景。秋高氣爽的時候,當你們立地麥田前,你會感到一陣由心而生的歡喜和欣慰。麥苗會告訴你幸福是一份耕耘到一份收獲的過程,幸福是艱辛的地殼到美麗的成熟。農民伯伯會告訴你,這一片金黃色的麥田便是他們最大的欣慰,不管曾經是烈日當下,還是面朝黃土背朝天,面對今天的收獲,所有的一切都得到了回報。

春天的細雨是一道透明的風景。春天的一個午後,靜靜依偎在窗前,感受著春雨跳動的一串串音符,春雨像一粒粒小小的水晶,輕輕漂灑在多彩的大地上,它們和水中的魚兒嬉戲,和風兒的花朵親吻,和小樹苗一起舞動。春雨是一群活潑的小精靈,它們透明得沒有一點雜質,它們快樂地和大自然共游處。看到這道潔透明的風景,我的心又怎能不為之一動呢?

相信吧,懷一顆真摯的心去熱愛生活,便會發覺,世界如此美麗,大自然所賜給你的風景是如此豐富多彩。

當2008年8月8日晚上8點8分8秒時,中國人民共和國舉國歡慶。因為29屆奧運會即將在北京開幕。在最後的10秒,胡錦濤主席向全世界宣布第29屆奧運會開幕,這時禮花轟鳴、禮花飛濺,接著2008名擊鼓者,擺成「缶陣」,進行「缶陣」表演,日晷將光反射到場地的缶上,缶面閃現出到計時的數字,擊缶者們激動萬分。不久禮花盛開,形成了29個巨大的腳印,象徵著29屆奧運會的歷史足跡,腳印是由煙火組成的,代表著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火葯。煙火穿過天安門廣場,一路向北朝會場走來,巨大的腳印化作漫天繁星,聚攏成閃閃發光的夢幻五環,這時天上飄下來仙女,她們的名字叫飛天。
當一幅真正的中國畫卷展開時,它告訴人們今晚的演出將從一幅中國畫卷開始。畫卷中央鋪放著一張白紙,造紙術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畫紙四周的綾子上,流淌著中國文化起源和發展的圖案,有岩畫、陶畫和青銅器……為其伴奏的是一張1000多年前的古琴,名為「太古遺音」。演員們用獨特的身體語言,蘊涵了中國水墨畫的意趣和韻味,演員在紙上畫了朵朵祥雲、山水、河流、太陽,祥雲神奇的消失,只留下山水和太陽,而地下是中國名畫《千里江山圖》。
好戲還在後頭呢!演員們裝扮成孔子的三千弟子,穿著古代衣服弟子們手持竹簡呤誦著《論語》中的「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在場地上有897位演員進行活字印刷表演,即像古代的活字字盤,又像現代的鍵盤。897位演員配合得天衣無縫,先拼出一個遠古的「和」字,然後又是一個古代的「和」字,最後形成了現代的「和」字。三個和字,表現了中國文字演化的過程,也表現了孔子的人文理念「以和為貴」,最後以線條表現了人文歷史——長城,簡潔而鮮明,當朵朵桃花撒落時,浪漫、寫意表達了中國人民熱愛和平的美好心願。
……當表演一一的結束,到最後激動人心的一刻來臨了,體操王子李寧變身為「太空飛人」繞著「鳥巢」圈頂的內圈環繞一周後,點燃「鳥巢」的主聖火。開幕式進入最高潮……
全世界40多億人關注著的奧運會,相信一切美好都會在2008年實現,祝我們中國的奧運健兒,能為我國爭光,為中國獲得更多的金牌。

I. 大作文《這里也很精彩》700字

我也很精彩
人生就像一部電影,即使再怎樣黯淡無奇,也總會有精彩的一幕。
——題記
我是人群中最普通的一員,成績平平,相貌平平,才華平平,似乎沒有什麼值得我驕傲的。若從遠處看我,我只是一個看上去有點呆板的女生,一個默默無聞的路人,但如果你願意近看這個女生的話,你就會發現臉上時刻盪漾著的快樂的笑容。
我,是快樂的。
考試的成績,可以這樣說,如果我一共考了100張考卷的話,那麼將有50張考卷上打的是個不如意的分數,當我拿著那50張考卷中的某一張時,不快與失意總會不經意地襲進我的心臟,我的臉會從快樂瞬間變為沮喪,不過這種心情在我這里是停留了多久的,最多一秒鍾的時間,它便會煙消雲散,不留痕跡,我的臉也會極其配合的發生突變,扔下不如意的考卷,以其快樂的步伐繼續我的旋律。
本人的相貌,本人長得不漂亮,但長得至少還像個人類,本班美女如雲,咱這鄙貌就甭去獻丑了,偶爾會有幾句「小丑」,「蘑菇」什麼的拋向我,但我不怕,最多發發脾氣,逗逗樂就算了事,我還是有自知之明的,要長得那麼漂亮干什麼?只要別太丑,我都能接受。
本人的才華,這東西不大好說,要說才華,咱也不是沒練過,跳舞我不拔尖,彈琴我沒天賦,音樂我沒興趣,繪畫我沒時間,我是琴棋書畫樣樣不通,文物武禮也沒大沾邊,在才華方面,我獨具的也就是有些時候得弄拙成巧,把一張壞畫賞出精華,把一筆敗筆改成一筆絕筆,是我最擅長的,嘿嘿,但咱這兩樣都是難成家的,也罷也罷,「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嘛,想開點,還是去擺個快樂的pose安慰一下自己吧!
我的學貌才都是不咋滴的,唯一有的或許就是我那一束快樂的靈魂吧!我人生的精彩一幕是快樂,那我覺得,這樣的人生,值了!

J. 有關發明創造的經典故事

1877年冬天,一場大雪降在美國的代頓地區,城郊的山岡上到處是白茫茫一片。一群孩子來到堆著厚厚白雪的山坡上,乘著自製的爬犁飛快地向下滑去。山坡上頓時響起陣陣笑聲。

在他們旁邊,有兩個男孩靜靜地站著,眼睜睜地看著歡快的爬犁從上而下劃過。大一點的男孩嘆道:「嗨!要是我們也有一架爬犁該多好啊!」

另一個孩子撅著嘴說道:「誰叫我們爸爸總不在家呢!」他靈機一動,又接著說道:「哥哥,我們自己動手做吧!」被稱做哥哥的男孩一聽,頓時笑了起來,愉快地說道:

「對呀!我們自己也可以做。走,奧維爾,我們回去!」於是,兩個孩子一蹦一跳地跑下山坡,向家裡飛快地跑去。

這弟兄兩個就是萊特兄弟,大的叫威爾伯,小的便是奧維爾。他們從小就喜歡擺弄一些玩意,經常在一起做各種各樣的游戲。他們的爺爺是個製作車輪的工匠,屋裡有各種各樣的工具,弟兄兩個把那裡當作他們的樂園,經常跑去看爺爺幹活。時間一長,他們就模仿著製作一些小玩具。因此,弟兄兩個決定,這次要做架爬犁,拉到山坡上與同伴們比賽。當天晚上,弟兄倆就把這種想法告訴了媽媽。媽媽一聽,非常高興地說道:「好,咱們共同來做吧!」

於是,弟兄倆個跑到爺爺的工作房裡,找到很多木條和工具,不加思索就幹了起來。

「不行」媽媽阻止他們說,「干什麼事情得有個計劃,我們首先得畫一個圖樣,然後才做!」

弟兄倆個明白了這個道理,就同媽媽一起設計圖樣。媽媽首先量了兄弟倆身體的尺寸,然後畫出一個很矮的爬犁。「媽媽,別人家的爬犁很高,為啥你畫的爬犁這么矮?這能行嗎?」弟弟奧維爾不解他問。

「孩子,要想叫爬犁跑得快,就得製成矮矮的,這樣可以減少風的阻力,速度也就會快多了。」媽媽溫和地解釋道。弟兄倆個這才明白,干任何事情都不應莽撞,應首先弄懂道理。

過了一天,萊特兄弟的矮爬犁做成了。弟兄倆把它推到小山岡上,剛放在山坡上,就跑來了一個男孩。

「快來看呀,萊特兄弟扛了一個怪物!」這個男孩大驚小怪地叫道。
不一會兒,孩子們都圍了上來,指手劃腳地議論著這個怪模怪樣的東西。萊特兄弟不以為然,勇敢地說道:「誰和我們比賽!」

先前跑過來的男孩連忙叫道:「我來!我來與他們比賽!」說完,就把自己爬犁拉了過來。

比賽結果,當然是萊特兄弟獲勝,孩子們再也不嘲弄這個爬犁,反而圍起來左瞧右看,似乎想從中找到什麼。

萊特兄弟非常高興,帶著勝利的喜悅回家去了。

聖誕節到了,爸爸也從外地回來。聖誕節早晨,爸爸把禮物送給了他們,兄弟倆急不可耐地打開一看,是一個不知名的玩具,樣子好怪好怪的。

爸爸告訴他們,這是飛螺旋,能在空中高高地飛去。「鳥才能飛呢!它怎麼也會飛!」威爾伯有點懷疑。

爸爸笑了一笑,當場做了表演。只見他先把上面的橡皮筋扭好,一鬆手,它就發出嗚嗚的聲音,向空中高高地飛去。兄弟這才相信,除了鳥、蝴蝶之外,人工製造的東西,也可以飛上天。於是,弟兄倆便把它拆開了,想從中探索一下,它為何能飛上天去。

從這以後,在他們的幼小心靈里,就萌發了將來一定製造出一種能飛上高高藍天的東西。這個願望一直影響著他們。1896年,萊特兄弟在報紙看到一條消息:德國的李林塔爾因駕駛滑翔機失事身亡。這個消息對他們震動很大,弟兄倆決定研究空中飛行。

這時候,萊特兄弟開著一家自行車商店。他們一邊幹活掙錢,一邊研究飛行的資料。三年後,他們掌握了大量有關航空方面的知識決定仿製一架滑翔機。

他們首先觀察老鷹在空中飛行的動作,然後一張又一張地畫下來,之後才著手設計滑翔機。1900年10月,萊特兄弟終於製成了他們第一架滑翔機,並把它帶到離代頓很遠的吉蒂霍克海邊,這里十分偏僻,周圍既沒有樹木也沒有民房,而且這里風力很大,非常適宜放飛滑翔機。

兄弟倆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把滑翔機裝好,先把它繫上繩索,像風箏那樣放飛,結果成功了。然後由威爾伯坐上去進行試驗,雖然飛了起來,但只有1米多高。

第二年,兄弟倆在上次製作的基礎上,經過多次改進,又製成了一架滑翔機。這年秋天,他們又來到吉蒂霍克海邊,一試驗,飛行高度一下子達到180米之高。

弟兄倆非常高興,但並不滿足。他們想能否製造一種不用風力也能飛行的機器?

兄弟倆反復思考,把有關飛行的資料集中起來,反復研究,始終想不到用什麼動力,把寵大的滑翔機和人運到空中。有一天,車行門前停了一輛汽車,司機向他們借一把工具用用。來修理一下汽車的發動機。弟兄倆靈機一動,能不能用汽車的發動機來推動飛行。

從這以後,弟兄倆圍繞發動機動開了腦筋。他們首先測出滑翔機的最大運載能力是90公斤,於是,他們向工廠訂制一個不超過90公斤的發動機。但當時最輕的發動機是190公斤,工廠無法制出這么輕的發動機。

後來,一名製造發動機的工程師知道了這件事情,答應幫助萊特兄弟。過了一段時間,這位工程師果然造出一部12馬力、重量只有70公斤的汽油發動機。

閱讀全文

與這里的發明很精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