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成功人士的創造性建議

成功人士的創造性建議

發布時間:2021-07-23 11:26:58

1. 成功人士對學生的叮囑和建議

不成功人士對學生的叮囑和建議:好好讀書,以後的社會是知識的天下,沒文化會越來越可怕的

2. 哪位成功人士能給我未來的人生提點建議

本人未成功,談一下自己的拙見,兩個方面,一是年輕就要出去闖闖,鼓勵你出去工作,不要在家呆著,25歲的時候就能看到50歲的生活,真是很乏味的事情,人活著就像一台機器,每天就那樣運轉著,多無聊啊。二是年齡大了之後,有了家庭可以考慮有一個穩定的工作,當你上了40歲,那時心已經累了,就可以考慮有一個穩定的家庭工作環境,父母年齡大了可以接過來住,老公孩子在一起共享天倫,偶爾浪漫一下,出去旅遊放鬆一下就挺好。

3. 請成功人士談一談事業成功之道吧。 談一下自己的成功經歷和失敗的教訓。並且給我提出詳細建議。

1 完整、清晰的目標,就是理想。要完整、清晰而且在實際生活中模仿。
2 很好的行動力,從現在就行動。積極行動。
3 很好的靈活性,目標永遠不變,但是,為了達到目標,要時常修正自己的方法,已達到更好的實現目標。
4 意願,要有強烈的、我要成功的意願和韌性。
5 共贏心態、感恩心態、空杯心態、積極心態、陽光心態等好的心態。
具備這幾點,就夠了。

4. 有關創造力的思維的成功人士的事例有哪些

創造性的思維是人類取得成功和進步的重要組成因素。
很多成功人士也是充分利用的,創造性的思維,讓自己處於領先的地位,從而取得了成功。

5. 成功人士必須具備的品質有哪些

  1. 首先,自信是每一個成功者必須具備的素質。成功者的自信總是建立於自己的真才實學之上,並篤信自己能夠成功。

  2. 其次,堅忍的毅力是每一個成功者身上所表現出來的共同特徵。面對挫折,他們不會退卻,而是充分調動自己全身的能量。向挫折發出挑戰,並從挫折中吸取教訓,找出方法。

  3. 成功者要所具有的堅定的意念。每一個成功者都會堅定不移地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即使在前進的旅途中遭受失敗,他們也不會因此而氣餒,而是及時地總結失敗的教訓,繼續前進,直到達到目標。

  4. 最重要的一點,成功者要所具備的良好心態。每一個成功者,都擁有一份積極的心態,無論在朝向成功的道路上遭遇什麼樣的打擊與折磨,成功者都會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去面對這些打擊和折磨,用自己的每一點進步來激勵自己。如果你是一個具備以上四種素質的人,那麼你必然會是一位成功者。

6. 成功人士的必備品質

習慣一:別指望誰能推著你走
如果你不向前走,誰又會推你走呢?因此,積極主動的態度,是實現個人願景的原則。 我們常說:「我不會……,因為遺傳……」、「我遲到,因為……」、「我的計劃沒完成,因為……」我們總是在找借口或是抱怨,在不滿中消耗自己的生命。而人類與動物的區別正是人能主動積極地創造、實現夢想,來提升我們的生命品質。所以,有效能的人士為自己的行為及一生所做的選擇負責,自主選擇應對外界環境的態度和應對方法;他們致力於實現有能力控制的事情,而不是被動地憂慮那些沒法控制或難以控制的事情;他們通過努力提升效能,從而擴展自身的關切范圍和影響范圍。 積極的心態能讓你擁有「選擇的自由」。我們雖然不能控制客觀環境,但我們可以選擇對客觀現實做何種反應。積極的涵義不僅僅是採取行動,還代表對自己負責的態度。個人行為取決於自身,而非外部環境,並且人有能力也有責任創造有利的外在環境。 習慣二:忠誠於自己的人生計劃 我們經常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因徘徊和迷途消耗了生命。而高效能的人懂得設計自己的未來。他們認真地計劃自己要成為什麼人,想做些什麼,要擁有什麼,並且清晰明確地寫出,以此作為決策指導。因此,「以終為始」是實現自我領導的原則。這將確保自己的行為與目標保持一致,並不受其他人或外界環境的影響。我們將這個書面計劃稱之為「使命宣言」。 任何一個存在的社會組織都需要「使命宣言」,任何一個企業或個人也不例外。「使命宣言」需要階段性地評估以及持續修正和改良。 確立目標後全力以赴,就是我們所說的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並把事情做對。為什麼很多人成功了反而感到失落?許多人在埋頭苦幹時,尚未發掘人生的終極目標,只是為忙碌而忙碌著,未曾洞悉自己心靈深處的所欲所求,也不曾審視過自己的人生信條:你到底要做什麼?什麼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你生活的重心是什麼?只有確立了符合價值觀的人生目標,才能凝聚意志力,全力以赴且持之以恆地付諸實現,才有可能獲得內心最大的滿足。 習慣三:選擇不做什麼更難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所以要做重要的事,即你覺得有價值並對你的生命價值、最高目標具有貢獻的事情;要少做緊急的事,也就是你或別人認為需要立刻解決的事。消防隊的最大貢獻應是做好防火工作,而不只是忙於到處救火。因此,「要事第一」是自我管理的原則。 有效能的人只會有少量非常重要且需立即處理的緊急、危機事件,他們將工作焦點放在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上,來保持效益與效率的平衡。 「有效管理」是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的重點管理。先由領導決定什麼是重點後,自己掌握住重點並時刻把它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覺、情緒或沖動左右。要想集中精力於當前的要務;就必須先排除次要事情的牽絆,要勇於說「不」。 習慣四:遠離角斗場的時代 懂得利人利己的人,把生活看作一個合作的舞台,而不是角斗場。一般人遇事多用二分法:非強即弱,非勝即敗。其實,世界給了每個人足夠的立足空間,他人之得並非自己之失。因此,「雙贏思維」成為人們運用於人際領導的原則。 我們從小就參與各種比賽、考試,培養了一種你贏我輸、你死我活的競爭心態。試想一下,誰又甘心在競賽中認輸呢?樹立雙贏思維就是要在人際交往中不斷尋求互利,以達成雙方都滿意並致力於合作的協議計劃。 具有雙贏思維的人,往往有三種個性品格:正直、成熟和富足心態。他們忠於自己的感受、價值觀和承諾;有勇氣表達自己的想法及感覺,能以豁達體諒的心態看待他人的想法及體驗;相信世界有足夠的發展資源和空間,人人都能共享。 利人利己觀念的形成是以誠信、成熟、豁達的品格為基礎的。豁達的胸襟源於個人崇高的價值觀與自信的安全感,所以不怕與人共名聲、共財勢,從而肯嘗試無限的可能性,充分發揮創造力和寬廣的選擇空間。 習慣五:換位思考的溝通 如果一位眼科醫生為病人配眼鏡,他先摘下自己的眼鏡讓病人試戴,其理由是:「我已經戴了10多年,效果很好,就給你吧,反正我家裡還有一副。」那麼,誰都知道這是行不通的。如果醫生還說:「我戴得很好,你再試試,別心慌。」在病人看到的東西都扭曲了的同時,醫生還反復說:「只要有信心,你一定能看得到。」那就真叫人哭笑不得了。我們常說遇事要將心比心。因此,「知彼解己」是交流的原則。 這位醫生尚未診斷就開處方,誰敢領教?但與人溝通時,我們常犯這種不分青紅皂白、妄下斷語的毛病。因此我必須強調:「了解他人」與「表達自我」是人際溝通不可缺少的要素。首先要了解對方,然後爭取讓對方了解自己,才是進行有效人際交流的關鍵,要改變匆匆忙忙去建議或解決問題的傾向。 要培養設身處地的「換位」溝通習慣。欲求別人的理解,首先要理解對方。人人都希望被了解,也急於表達,但卻常常疏於傾聽。眾所周知,有效的傾聽不僅可以獲取廣泛的准確信息,還有助於雙方情感的積累。當我們的修養到了能把握自己、保持心態平和、能抵禦外界干擾和博採眾家之言時,我們的人際關系也就上了一個台階。 習慣六:1+1可以大於2 統合綜效是對付阻礙成長與改變的最有力途徑。助力通常是積極、合理、自覺、符合經濟效益的力量;相反,阻力則消極、不合邏輯、情緒化和不自覺。不設法消除阻力的後果就等於向彈簧施加作用力,結果還是要反彈。如果將雙贏思維、換位溝通與統合綜效原則整合,不僅可以化解阻力,甚至可以化阻力為助力,「統合綜效」就是創造性合作的原則。 集思廣益的合作威力無比。許多自然現象顯示:全體大於部分的總和。不同植物生長在一起,根部會相互纏繞,土質會因此改善,植物比單獨生長更為茂盛;兩塊磚頭所能承受的力量大於單獨承受力的總和。這些原理也同樣適用於人,但也有例外。只有當人人都敞開胸懷,以接納的心態尊重差異時,才能眾志成城。 習慣七:過著身心平衡的生活 身心和意志是我們達成目標的基礎,所以有規律地鍛煉身心將使我們能接受更大的挑戰,靜思內省將使人的直覺變得越來越敏感。當我們平衡地在這兩方面改善時,則加強了所有習慣的效能。這樣我們將成長、變化,並最終走向成功。 人生最值得投資的就是磨練自己。生活與工作都要靠自己,因此自己是最值得珍愛的財富。工作本身並不能給人帶來經濟上的安全感,而具備良好的思考、學習、創造與適應能力,才能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擁有財富,並不代表有永遠的經濟保障,擁有創造財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 以上這七個習慣是相輔相成的。前三個習慣在於我們本身,確立目標就要全力以赴,著重於如何進行個人修煉,由依賴轉向獨立,實現「個人成功」;第四、五、六個習慣,即建立共贏、換位溝通、集思廣益,都將促進團隊溝通與合作;而第七個習慣涵蓋了前六個,督促我們從身心開始完善。通過培養這些習慣,我們可以循序漸進地獲得實質性的變革,成為真正的高效能人士。

7. 創業成功人士,有哪些特質

我做互聯網這么多年,在與大量創業者接觸的過程中,我通過實踐和觀察,總結了一些成功者的特質:

1、第一個要素是要有眼光。

要在大量俗人沒看到機會的時候抓住機遇,看到未來的方向,才有可能把機遇變成商業價值。

2001年,馬雲就對所有人說,他想讓世界沒有難做的生意,盡管那時他發不出工資。當他在浙江的小市場看到,要做一樁國際上的大生意有多難時,他便看到了機會,希望能夠藉助互聯網平台,做到讓全世界沒有難做的生意。

2、第二個要素是組織能力。

創業需要一群人,而不是一個人去干,因此需要很強的組織能力。我們發現中國很多成功的企業家,絕大部分都在學校里做過學生幹部。

為什麼是這樣?因為大學時你沒錢,你需要用你的說服力、組織能力、人格魅力把所有的同學攢在一塊兒,跟你一起做你想做的事情。

3、第三個要素是要創造價值。

創業未必是創新,創新也未必創造商業價值。我們如何才能創造價值呢?

在中國,大概可以看到兩方面:第一,創造新的產品和服務;第二,以更低的成本和價格給用戶提供同樣質量的產品和服務。

過去三十多年,坦率講,中國真正具有原創性技術的東西非常之少,即便是今天依然如此,我們更多的是去模仿別人,無非有些人做得好一些,有些人做得差一些。

我看到很多年輕人在創業,但其實有科技的創新少之又少。大多數都是商業模式創新,說好聽點是創新,說難聽點就是復制。

我經常和大家說不要想著去搞什麼原創,你也沒有那個能力,你能夠把復制、改編、優化這六個子運用的極致你就很牛B了。

4、第四個要素是,創業過程中更多的是要學會和孤獨相處。

從本質上來說,創業是一個非常自我的過程,它更多的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現在很多人雖然肉身去創業了,但意識上還沒想明白這件事。

比如說,我曾收到一個女創業者的抱怨。她說,「我老給你打電話,你老不接,我每天這么晚,12點鍾睡覺,你一點都不同情。」我說我一點都不同情。

兩個原因:第一,我做互聯網創業也是這樣,但我從來沒有抱怨過任何人;第二,當你選擇創業,你要想明白你不是朝九晚五的工作,你的創業過程中就包括了早起晚睡,自然也包括了很多的不眠之夜。作為成年人,當你做出成熟的決定之後,你不能抱怨任何人,如果這種事情你不能夠承受,就不要去碰,就這么簡單。

要成為一個真正的創業者,就要不要抱怨,沒人有義務去同情你。

創業最希望的就是打造一家了不起的企業,而做企業,就要有「企業家精神」和「創業者精神」,這是經濟學家熊比特提出的。他說首創精神、強烈的成功欲、冒險精神、以苦為樂、精明理智、事業心,都是創業者的必備品質。

然而,時下很多創業者的創業動機都是源自於對財富和名聲的渴望,但多數「成功創業者」追求的是理想和超越。

創業不是盲目行為,很多創業者都喜歡「抱在一起」,我記得原來一個公司喜歡像軍隊一樣喊口號,沒多久就破產了。如果你不能給市場帶來新東西,只是僵化做事僵化喊口號,只是為了賺錢,是做不起來的。

學會和孤獨相處很重要。因為很多時候,你沒辦法跟別人分擔這種孤獨,最主要的決策一定是要你親自拿下。創造和創新能力需要獨立思考,而獨立思考的前提是思想自由。

在今天的中國,能夠做到獨立思考非常不容易。但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有超越思想的創業者,一定要有獨立思考和思想的自由,缺乏獨立思考的運動式創業一定是對社會資源最大的浪費。

8. 一則成功人士的人生建議:想清楚做什麼,想明白

哈佛規則:哈佛成功人士給青少年的人生忠告

閱讀全文

與成功人士的創造性建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