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小學創造星

小學創造星

發布時間:2021-07-23 08:08:34

『壹』 小學生小創造發明

蛋娃娃

雞蛋洗干凈,在兩頭各開一個孔,用嘴吹,讓蛋清蛋黃流出來,再用清水洗凈
在蛋殼上畫點畫,中間穿根繩子,再加點小飾物

註:沒有經過福爾瑪琳防腐處理的,不宜久置,易長蟲。

『貳』 小學生的小創造、小發明有哪些

  1. 沉砂器(內蒙古敖放旗市第三完小 崔成華):含砂多的地下水經過水泵會磨損機件,甚至阻塞水泵葉輪。該發明在水泵進水口前加了一段沉砂管,成功地解決了這一難題。

  2. 波浪發電機(上海市張家巷路學校 欒立中):這個發電機利用波浪的起伏帶動浮球上下運動,再利用浮球上棘輪的配合變波動為轉動,帶動發電機發電。兩個浮球隨波浪起伏上下振動,帶動連桿。連桿上的驅動片撥動棘輪旋轉,棘輪上的止倒片保證棘輪向一個方向轉動,再經變速齒輪提高轉動速度,帶動發電。

  3. 雙尖綉花針(湖北省武漢市義烈巷小學校 王帆):這種針兩頭尖,針眼在針的中部。使用這種針綉花時,每綉一針的動作只需「紮下—扎出—線拉直」,不用再翻腕調換針尖的方向,大大簡化了手部的動作,而且紮下拔針後便立即可以從上一針旁扎出,方便了從反面扎出時的針定位。通過以上改進,可提高刺綉的速度和質量,減輕勞動強度。

  4. 鑲玻璃注釘鉗(湖南省桃江縣三堂鎮小學 胡勇):鑲玻璃注釘鉗是代替錘子在木頭上釘釘的工具,是專為鑲玻璃在窗框上裝釘子而設計的。其基本結構是:克絲鉗一個鉗口改成持釘夾,另一鉗口改成可以調節寬窄的夾口,其原理並不復雜,結構也還簡單,但是表現出的思維是很大膽的。使用這種注釘鉗可以防止敲碎玻璃,使用也更安全。

  5. 布手套翻轉器(湖北省通城縣實驗小學 李理):用直徑6mm的鋼條紮成兩只手相對弓的形狀後,安裝在一塊木板上,再在右手臂橫杠上安個掛鉤,即做成了「布手套翻轉器」。此作品使用方便,省時、省力。將縫制好的布手套套在翻轉器的一隻手架上,再把另一手架合攏相對,然後將右手臂上的掛鉤鉤在左手臂的橫杠上,抓住手套緊口向另一隻手架拉去,便可將手套一次性地翻轉過來,效率提高10倍。

  6. 速調活扳手(浙江省新昌縣實驗小學 竺越):活扳手是人們的常用工具。普通活扳手是用蝸桿調節扳口寬窄的,調節慢,工效低。小作者受到速調台虎鉗的啟發,在活扳手的蝸桿上銼了一道槽,使扳口能在槽里自由進退,從而大大加快了調節速度。這是一項很巧妙的設計、很成功的發明。

  7. 大壓簧裝卸卡具(北京市海淀區前進小學梁昭璜):大壓簧裝卸卡具是拆裝大型壓簧的專用工具,是小作者在參觀工人修汽車的時候發現的選題。其工作過程是:用卡式螺母夾住壓簧兩端,旋轉兩螺母間的絲杠,從而把彈簧壓縮,便於拆裝。有了這件工具可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有推廣價值。

  8. 攜帶型多功能雙頭組合手工工具(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雉山路小學 李瑋):該項發明由工具頭,能存放多枚工具頭的手柄、手柄支架,能繞橫軸轉動的夾具組成。它攜帶方便,既可單手操作,又可雙手操作,工具頭與手柄還可構成任意角度插入機器的間隙中工作。

『叄』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創造能力

未來的競爭將主要是人的創造力和創新精神的競爭,因此素質教育要求我們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怎樣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是當前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問題,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我想談談自己的一點做法。
一、 從生活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學生的創造能力並非一定要像成人那樣能創造出社會上從未有過的新事物,而只要創造出自己從未見、聽過或接觸過的東西,當然不是模仿別人的東西。這樣,即使他們創造出的東西他人已經創造出來了,而他卻不知道別人有過,就可以視為創造了,這種能力就可視為創造能力了。例如:我們班開過一次文藝聯歡晚會,其中有一個節目是舞蹈。學生們自發帶來手電筒,在每隻電筒上蒙上了不同色彩的皺紙,關掉了教室里的電燈,讓手電筒從不同的方位射向舞台中間,這手電筒光,就跟舞台燈光一樣的效果。這雖然也是一種舞台燈光,但這種舞台燈光不同於真正的舞台燈光,是學生們發揮自己的才智,創造出來的一種舞台燈光。對比,就應該肯定他們的創造精神和創造能力。這種現象是學生創造出來的,是他們從未出現過的,而不是舞台燈光的簡單模仿。作為教師應該從生活中善於發現學生的創造力。
二、 從小處著眼,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學生的創造畢竟不同於成人的創造,他們不可能有轟轟烈烈的創造,但可以肯定有一些細心的甚至不引人注意的創造行為。比如在安排班裡學生出黑板報時,學生別出心裁的版式編排,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創造。班裡的包干處有水溝要清除,一般是我們布置給學生在下午放學後用水桶抬了水去沖洗打掃。但是有天中午下起了大雨,有位學生沒有等到下午去掃,而是利用水溝里漲起的水,穿了雨去打掃一番,讓漲起的水自動把垃圾沖走。這雖是一件很不起眼的事,但我們可以視為一種創造能力的體現,鼓勵學生動腦筋,從小處著眼,積極創新。因此,作為教師要留心觀察學生的行為,對他們一些不經意的創意、創新和創造,都應該有意識地對他們進行啟發,有意識地加以強化,有意識地給予鼓勵。讓學生創造方面的星星之火燎原開來。
三、 抓住時機,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愛因斯坦曾說過:「想像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概括著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源泉。「可見,只有豐富學生的想像特別是創新想像,學生的創造力才能得到較好地發展。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敢於想像、敢於創新、敢於打破常規的訓練,珍惜他們的好奇心,豐富他們的想像。
在一次課外活動時,有一位同學望著一棵梧桐樹出神,我疑惑地問:「你看到了什麼?這么出神?」學生答道:「老師,你瞧,那棵梧桐樹和那棵櫻花樹站在一起,一高一矮,一胖一瘦,搖動樹枝,好像還在爭論什麼。」多麼奇妙的想法,我忙把周圍的同學叫了過來,不失時機地引導:「她們在爭論什麼?會有什麼事爭行這樣面工耳赤?」接著,加大想像力度:「瞧,她們邊上還有許多小草,它們會怎麼說?要是又飛來一隻蜜蜂,將會發生什麼故事?你會編這類故事嗎?」第二天,學生們就寫來了《櫻花與梧桐樹》、《誰最美》、《大家的朋友》等寓言和故事。在這些文章中,真實地寫出了孩子們想像的七彩世界,可以看到孩子們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比平常那些枯燥,成人化的作文要有趣多了。
四、 在「問」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在教學中,問有很多種,最主要的就是學生的「問」和老師的「問」兩種。學生的「問」在教學中越來越少了,我們教師要提倡學生多問為什麼,這樣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能力才能表現出來。巴爾扎克說:「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於逢事都問個為什麼。」學生有疑不問,始終不能破疑,就不會知道其中的所以然。我們應該盡量鼓勵學生多問。多問才能出智慧,教師不應該只重視學生知識的吸收而忽視讓孩子自由地問。學生只有多問,才能學會思考問題和發展創造力。一量學生發現了什麼,他的創造性思維就得致函發展。愛因斯坦在別人提到自己的成就時說:「我沒什麼特別的才能,不過喜歡尋根刨底地研究問題罷了。」所以,只有敢疑敢問,才能使頭腦這台機器更加靈活,才能創造出美好的事物。
教師的「問」也是不容忽視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問」也會收到意外效果,「問」也能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比如在教《年》一課,在引導學生創作時,我先貼出畫著天空、草地、小朋友的情境圖,然後邊講邊演示:「突然,天空飄來一片烏雲(貼),不一會兒,天上就滴嗒滴嗒地下起了小雨(畫)。下雨了,小朋友該怎麼辦呢?生:「撐傘」師:「可是他們今天忘記帶雨傘了,這可怎麼辦呢?」生:「我給他們送傘去!」師:「這位小朋友真有愛心,大家願意給他們送傘嗎?」生興奮地齊聲音回答:「願意!」師:「請小朋友們畫出自己認為最漂亮的小花傘給他們送去。注意一定要快,要不然小朋友淋多了雨可就要感冒了。」這樣運用活動的情景圖,巧設啟發性的導語和設問,把學生誘進一個送傘的境界。由於特定的情境,學生在情緒上受到感染,情感上產生共鳴,從面愉悅地把知識持能轉化為創新的能力,充滿愛心、充滿欣喜地設計出一把把小花傘,當學生把一把把小花傘都撐到一個個小朋友頭上時,一幅有情有景的雨景圖就展現在大家的面前。可見教師的「問」也很重要。
華羅庚說過:「『人』之可貴在於能夠創造性地思維。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是教育的重要目的。我們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的主動精神,幫助學生進行創造性活動,從生活乃至各個方面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肆』 小學生發明小創造

自製羽毛球:

准備材料:空飲料瓶一隻,泡沫水果網套兩只,橡皮筋一根,玻璃回彈子一隻。

步驟:

1.取250毫升空答飲料瓶一隻,將瓶子的上半部分剪下;

2.將剪下的部分均分為8份,用剪刀剪至瓶頸處,然後,將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狀;

『伍』 小學表彰勇於創新星級冠軍的推薦詞怎麼寫

這個應該按標准去寫就可以了,有相關的規定。

『陸』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創新教育可以說是當前最時髦的一個話題,的確,在21世紀突飛猛進的今天,國家的興旺靠創新,民族的昌盛靠創新,實現現代化更離不開創新。因此,創新教育理所當然地被提到了素質教育的核心地位,而培養創新思維能力則是創新教育的主要內容。那麼,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呢?下面本人就針對此問題談幾點粗淺的體會。
一、激發興趣,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
思維是創新的力量和動機,為了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動機。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挖掘教材中的創新思維因素,要善於點燃創新思維之火,激發學生的熱情。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曾說過:「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學科的興趣。」的確,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從而具有敏銳的思維力、豐富的想像力和牢固的記憶力。學生的主動參與是一種自覺行動,如果沒有興趣,就談不上主動,參與更是一句空話。因而教師要努力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教師提供的背景中積極思維,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做到課伊始趣即生,課展開趣溢濃,課結束趣未盡。
二、啟發想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想像是創造的翅膀,它是教學中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基礎,是培養能力,發展創造力不可缺少的基本思維方法,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的確如此,想像可以說是思維的體操,是拓展思維空間的內動力。所以,在課堂上教師應讓學生展開聯想的翅膀,這樣有利於學生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
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經說過:「強烈的活躍的想像是偉大的智慧不可缺少的屬性。」是啊,有了豐富的想像力就能在腦海中再現各種事物的形象,就能在記憶表象的基礎上創造出種種新形象,小學生思維活躍,富於想像,但是他們豐富的想像力不是天生的。想像力的形成依賴於社會生活實踐,依賴於教師的啟發誘導。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撰的《學會生存》一書所指出的:在創造藝術形式和美的感覺的過程中,我們獲得了美感經驗。這種美感經驗和科學經驗是我們感知這個萬古長青的世界的兩條道路,如同清晰思考的能力一樣,一個人的想像力也必須得到發展,因為:「想像力既是藝術創造的源泉,也是科學發明的源泉。」想像是人腦中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創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它具有形象性、概括性、整體性、自由性、靈活性。創造性形象對於創造能力的產生和發展,有著較大的促進作用。因此任何創造活動都離不開想像,想像能力是衡量人創造能力的重要標志。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展開想像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巧設疑問,開拓學生的創新思維。
古人雲「學貴有疑」,創新思維的培養可以從質疑開始。因為,質疑是人類思維的精華,質疑的過程實質是積極思維的過程,是提出問題、發現問題的過程,因而問題就是創新起點,教師要指導學生在學習中善於發現問題,啟發學生積極思考,進而提出一些創造性問題,指導學生自行解決,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既獲得知識,又能提高能力。古人亦雲:「學起於思,思源於疑。」沒有「疑」就沒有學生的探索。「疑」是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疑難問題。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重要手段,是培養學生創新知識的重要途徑。在教學中,教師應認真分析學生的層次,對不同類型的學生應善於有針對性地設計疑難,恰當地提高設問,開拓學生的思維,使全體學生都積極思考共同參與教學。在教學中,讓學生產生疑問,不是為了難倒學生,而是希望學生積極參與,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興趣和熱情,成為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學習的動力。因此,教師要營造一個民主、和諧、寬松的氛圍,鼓勵學生質疑問難,以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
課堂上無論學生提出的問題正確與否,教師都應從正面引導,鼓勵他們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尊重他們的自尊心,同時教師也要把握住學生提出思維含量較高的問題,促使學生深入地探究。這樣,就能不斷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四、鼓勵求異,引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實行素質教育的今天,越來越多的教育有識之士普遍認為,教學其實並不需要那麼多的統一,而要鼓勵求異。求異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它要求學生憑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獨立地思考問題,主動探索知識,創造性地解決問題,而創造性思維是一種發散的求異思維,發散求異的目的在於創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春天不更艷麗?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只要積極鼓勵求異,不「死讀書」,學生的學習才會不斷閃現創造的亮點。
求異思維可謂是標新立異,是對思維定勢的否定。作為創造思維的核心,它更體現出其固有的獨創性和新穎性。求異是兒童的天賦,他們樂於表現得與眾不同。因此,教學是要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獨我在上面吧,那樣我能掌握了分寸立見解,迸發求異的火花。學生的思維激活後,必須眾說紛紜,創新的火花定會不斷閃爍。
五、多方入手,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
小學生的學習,以模仿為主,不僅有顯性的知識、技能等方面的模仿學習,還有隱形的思維、策略等方面的模仿學習,特別是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如在教學時能時不時露幾手「絕招」,能使學生具備更多的靈性。而這種創新教育,可謂是不留任何痕跡的創新藝術教育,更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我們可以從以下途徑入手:
1、語言的表達上。在創新教育面前,語文教師的語言不僅要生動形象,更要追求「富於變化」,不管是導語也好,還是總結過渡語都要認真考慮,精心設計,力爭變平為奇,變陳為新,達到語能驚人的境地。
2、板書的設計上。板書可謂是一堂課的微型教案,板書設計精當,構思巧妙,給人耳目一新之感,無形中也能帶動學生的創新。
3、教法的選用上。「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語文教師在課文的教學設計上要力避「千課一面」,做到因文而異,給學生以新鮮感。
六、捕捉生活,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
任何知識都來源於生活,形成於實踐,又指導實踐,推動科學技術的發展,而學習掌握它,如果脫離實踐就成為無源之水。富勒說過:「理論是一種寶庫,而實踐是它的金鑰匙。」我們要力求引導學生,通過閱讀、練習、觀察、實驗、討論等多種形式,使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在親自參與下獲取知識,熟練技能,領悟理論的本質。組織學生互相討論,發揮學生各自思維個性差異的優勢,使他們相互間的思維「推波助瀾」,形成多維立體交叉的思維信息網,教師隨時點撥指導,使思維產生躍變。
豐富的知識經驗是創造力的源泉。任何一個領域內的問題解決都會涉及到大量該領域的專門知識,離開了這些知識基礎,問題解決就會成為一句空話,創造力也就成了無源之水。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手和腦一塊兒干,是創造教育的開始;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讓學生動手操作是激發學生內在創造潛力的重要途徑。學生運用已有的經驗,在具體的看、摸、折、量、比、算等操作活動中,經歷知識的發現、問題的思考、規律的尋找、結論的概括、新知的重建等一系列數學活動過程,這本身就是充滿了生命活力,體現創新意識的過程。

『柒』 小學生小發明小創造

自製抄香皂紙

製作材料襲和工具:

吸濕性較好的白紙,小塊香皂,一支毛筆和一次性飲料罐。

製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後放在罐里,盛上適量的水後把杯子放在爐上加熱,等香皂融化,將白紙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張張塗透皂液,再取出陰干就成了香皂紙。

自製熱氣球

1.首先我們用軟紙裁出6~8個葉狀的紙片。

2.將它們對折並用膠水將它們的邊粘在一起作成一個氣球。

3.用膠帶將四根連線粘到氣球底部。用橡皮泥將線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盡量將電吹風的速度調的很慢。將吹風口向上對准底部的開口並且打開開關。氣球會慢慢變大拉緊細線並且離開桌面。

『捌』 如何培養自己(小學生)的創造力

未來的競爭將主要是人的創造力和創新精神的競爭,因此素質教育要求我們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怎樣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是當前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問題,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我想談談自己的一點做法。
一、 從生活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學生的創造能力並非一定要像成人那樣能創造出社會上從未有過的新事物,而只要創造出自己從未見、聽過或接觸過的東西,當然不是模仿別人的東西。這樣,即使他們創造出的東西他人已經創造出來了,而他卻不知道別人有過,就可以視為創造了,這種能力就可視為創造能力了。作為教師應該從生活中善於發現學生的創造力。
二、 從小處著眼,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學生的創造畢竟不同於成人的創造,他們不可能有轟轟烈烈的創造,但可以肯定有一些細心的甚至不引人注意的創造行為。作為教師要留心觀察學生的行為,對他們一些不經意的創意、創新和創造,都應該有意識地對他們進行啟發,有意識地加以強化,有意識地給予鼓勵。讓學生創造方面的星星之火燎原開來。
三、 抓住時機,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愛因斯坦曾說過:「想像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概括著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源泉。「可見,只有豐富學生的想像特別是創新想像,學生的創造力才能得到較好地發展。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敢於想像、敢於創新、敢於打破常規的訓練,珍惜他們的好奇心,豐富他們的想像。
四、 在「問」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在教學中,問有很多種,最主要的就是學生的「問」和老師的「問」兩種。學生的「問」在教學中越來越少了,我們教師要提倡學生多問為什麼,這樣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能力才能表現出來。只有敢疑敢問,才能使頭腦這台機器更加靈活,才能創造出美好的事物。
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是教育的重要目的。我們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的主動精神,幫助學生進行創造性活動,從生活乃至各個方面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閱讀全文

與小學創造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