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所謂「朝鮮族」的來歷有哪些
中國所謂「朝鮮族」的來歷:
十九世紀末李氏王朝統治下的朝鮮內憂外患,連年乾旱。很多朝鮮農民為了生存被迫舉家遷徙到中國東北,成為中國境內朝鮮族的最初來源。朝鮮被日本吞並後,許多不願意接受日本統治的朝鮮知識分子也來到中國定居,不過他們基本都住在城市。
聽說多是日偽滿洲國時期非法殖民過來的:
十九世紀末,日本逐漸控制了朝鮮。他們對朝鮮農民的移居中國行為不僅不阻止,而且還「積極為他們爭取權利」,於是,直到九一八事變前,日本官方和朝鮮移民的關系是很「融洽」的,很多日本在東北的企業都僱用朝鮮人。
老蔣是不承認所謂「朝鮮族」的:
是的。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佔了全東北,扶植偽政權。並從本國移民三十多萬農民到中國東北。對朝鮮移民的態度也日趨惡劣。在這種情況下,很多朝鮮移民走上反日的道路,很多人都參加了中共和親蘇聯的朝鮮勞動黨。國共內戰期間,國民黨對其東北控制區內親共朝鮮人是能遣送就遣送回國。
九一八事變起因與朝鮮族的關系:
當時很多朝鮮人覺得日本統治東北對自己有利(當時日本還沒有組織本國移民到東北),至於說他們幫日本什麼忙則未必。
❷ 中國的朝鮮族人有哪些為中國作出了巨大貢獻
抗美援朝中有2個師是純朝鮮族組成的部隊,這支部隊可以說戰斗經驗很豐富
他們幫中國共產黨在東北地區跟國民黨戰斗,抗日解放時期一起打敗日本軍隊
朝鮮族是移民民族移民歷史才100多年,但是中國政府給了他們國籍給了他們自治權利
都就是最好的證明。
朝鮮族名人中有
鄭律成(中國作曲家)
李永泰(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原空軍副司令員)
趙南起(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前全國政協副主席)
李德洙(前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中央統戰部副部長)
李相榮(長征四號乙火箭總設計師、總指揮)
金明善(遼寧大學國際經濟學院教授,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
崔健(中國搖滾教父)
姜景山(中國工程院院士)
金海心(中國歌手)
❸ 朝鮮族的起源
朝鮮族在中國是中國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亦是中國第14大民族。中國現代朝鮮族大多是19世紀後遷入中國的朝鮮族人的後裔。吉林、黑龍江、遼寧以及內蒙等省份和北京、上海等城市是現代朝鮮族聚居地,開放的沿海城市也是朝鮮族活躍地區。
朝鮮族的起源是公元前11世紀,原來居住在中國北方的一部分殷商族人開始遷徙到朝鮮半島,箕子東走應當是這一遷徙在史籍上的反映。
據中國史書記載,殷商末年著名的賢臣、紂王的叔父箕子,眼見紂王暴虐無道,屢番苦諫而失敗,反遭囚禁,直到周武王滅商之後才獲釋放。
箕子不忍殷商被滅,偷偷回到自己的封地,率數千族人向東逃到朝鮮半島。周武王封箕子為王,建都平壤,稱箕氏朝鮮。
箕子所率領東走的殷商遺民給大同江流域帶來了先進的農業、手工業技術,同時也帶來中國中原地區先進的文化,他們與當地的穢人相互結合,形成朝鮮半島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
(3)朝鮮族創造了什麼擴展閱讀:
關於朝鮮人的起源,在朝鮮半島還流行檀君開國的神話。檀君神話最早記載於13世紀的朝鮮文獻《三國遺事》中。
相傳在公元前2300多年的中國上古唐堯時期,天帝桓因的庶子桓雄喜愛人間世界,帶3000仆從降臨於朝鮮半島的太白山頂神檀樹下,建立「神市」。
他率領風伯、雨神、雲師,還帶領教臣民懂得農耕、醫葯、木工、紡織、捕魚等360多種謀生之道和技藝的能工巧匠來到朝鮮半島。他制定各種法規、刑罰,進行賢明的治理。他的王國內有一頭熊和一隻老虎同住在一個洞穴中。
它們向桓雄祈求,希望能變成人。桓雄給了他們一把靈艾和20枚大蒜,告訴它們,如果它們吃了大蒜和艾蒿後,在百天內不見陽光,就能變成人。老虎因缺乏毅力而失敗了,熊經受住了考驗變成一個美女。熊女無人婚配,又在檀樹下祈求懷孕。
桓雄暫變成人與她婚配,生了兒子。這個孩子就是檀君王儉。檀君在公元前2333年10月3日,以平壤為都城建立了王國,定名為「朝鮮」。他後來隱居於阿斯達山,成了山神,一直活了1908歲。
朝鮮人至今仍在開天節紀念檀君,並一度實行檀君紀年,可見這種關於朝鮮民族起源的傳說非常深入人心。
後來的檀君教、大倧教都是崇拜檀君的宗教。在現代檀君廟里,有很多虔誠的信徒向檀君神像頂禮膜拜。歷史上的朝鮮半島曾先後有過許多民族定居,發生過一系列民族融合,最終才形成今天的朝鮮民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朝鮮族
❹ 朝鮮族的由來
朝鮮民族也是多個民族不斷融合的產物。從原始社會時期通古斯部落南下朝鮮半島開始
,到西周初年中國歷史上的商族遺民箕子率部東遷,秦朝時期山東半島的中國移民建立辰韓弁韓,與半島南部的馬韓融合,再加上高句麗、契丹、女真等民族的不斷加入,才
形成今天的朝鮮民族。
一、檀君朝鮮的起源(神話傳說):
古時有天神桓,因知道庶子桓雄想下凡,就選定了三危、太伯二地,並給了桓雄三個「
天符印」作為天上神仙的標志。桓雄率三千人降到太伯山(今朝鮮妙香山)山頂的一株
神檀樹下,建立了「神市」,自稱「桓雄大王」,並設置了「風伯」「雨師」「雲師」
等官職,主管農業、疾病、刑罰、善惡等三百六十事。當時有一虎一熊(可能反映了古
朝鮮兩個主要土著部落的圖騰)共居於一個山洞中,他們請求桓雄大王把他們變成人。
大王就給了他們一柱艾和二十頭蒜,並告訴他們,吃了之後躲藏起來,百日內不能見陽光。熊照辦,於是變成了女人。而虎沒有照辦,就沒有變成人。後來桓雄大王與熊變的女人婚配,生下了王儉,即檀君,是古朝鮮的開國君主。他於堯五十年即位,以王儉城(平壤)為首都,在位一千五百年。
二、高句麗民族的起源:
西漢時期,隨著漢軍對匈奴族的打擊和對今天東北地區的開拓,一些居住在東北地區北部的東夷族部落開始逐漸南下或東移,與該地的其他小部落融合,並進入朝鮮半島北部,形成許多新的部落聯盟或地方民族政權。其族屬中,最主要的國家是夫余國。據《後漢書·東夷傳》,其國「在玄菟郡北千餘里,地方二千里」,即現在的松花江大麴折處以南——其開國之王朱蒙,傳說是其母「感日而生」,就是降生在白頭山天池——後來於前86年,從夫余國分裂出東夫余(今吉林琿春至朝鮮半島西北之間),前18年又從東夫余分裂出百濟(南夫余),建國於朝鮮半島的西南。
前37年,東夫余貴族鄒牟王與太子發生矛盾,逃出國,立國於紇升骨城(今遼寧省桓仁五女山城),國號為「卒本夫余」,後改稱高句麗。高句麗建國後,迅速吞並了周圍的部落,公元14年,進佔了漢朝的高句麗縣。22年,滅東夫余。高句麗始聞於中國正史。
❺ 少數民族裡的朝鮮族有什麼神話傳說
朝鮮神話深受中國東北民俗與神話影響,在許多神話故事與神話人物中都可以發現顯著的特徵,儒、道教思想影響很深。導致原始的古老朝鮮神話式微(衰落)。
朝鮮神話中的原始主信仰是檀君王儉,據說他創造了最早的古朝鮮,所以是朝鮮的創始人。不過此傳說非真實歷史,而是神話故事成分居多。
古朝鮮神話開始於1911年的朝鮮日佔時期,太白教教徒桂延壽,李沂根據傳說所編寫的小說桓檀古記。主要記載了上古天帝桓因之子桓雄降臨,和檀君建立的古朝鮮的故事:
檀君神話
東明聖王神話
金首露王神話
朴赫居世神話
昔脫解神話
金閼智神話
耽羅建國神話
高麗開國神話
朝鮮開國神話
❻ 朝鮮族為國家做出了什麼貢獻
朝鮮族先民越江開墾之際,處境十分困難。但是,他們在漢、滿等民族的幫助下,他們披荊斬棘,辛勤勞動,在墾拓荒地的過程中,建立家園並逐漸定居下來,成為我國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作為一個農業民族,朝鮮族以在寒冷的北方種植水稻著稱,他們在我國農業史上創造性地揭開了嶄新的一頁。原來圖們江、鴨綠江流域多為山區和丘陵,氣候寒冷,無霜期最短110天,最長160天,而且都是野草叢生,樹根盤繞的荒原或沼澤地帶,一般不易種植水稻。但朝鮮族先民不畏艱辛,刨地拓荒,積極試種水稻,終於使水稻在我國東北地區得以種植。在通化縣大甸子等地,最早試種水稻成功,以後擴大到臨江、懷仁、興京、柳河、海龍等地,1877年延邊開始種植。1906年,朝鮮族農民在和龍縣勇智鄉大教洞開掘了長達1308米的渠道,灌溉了33頃水田,並獲得較高產量,從此延邊地區的稻田面積逐年增加,成為我國東北地區著名的水稻產區。據統計,至20世紀20年代,吉林省延邊地區、吉林地區水田的100%和通化地區水田的85%,黑龍江省水田的100%,遼寧省開原地區水田的90%、興京地區和沈陽地區水田的85%、撫順地區水田的80%和丹東地區水田的70%,均是由朝鮮族人民開發耕種的。
❼ 朝鮮族的形成史是什麼你了解嗎
中國朝鮮族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特定概念,是指作為中國少數民族的朝鮮族, 而不是泛指居住在中國的一般朝鮮人。
近代和現代中國朝鮮族的遷入,始於19世紀中葉,這是形成中國朝鮮族的歷史源頭。當時,腐朽的清朝正處於內憂外患的困境。自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起,英、法等資本主義列強便不斷向中國發起武裝侵略,迫清朝政府簽訂《南京條約》等 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並向清政府索取巨額賠款和種種特權。沙俄也通過《中俄璦琿條約》和《中俄北京條約》強行割去黑龍江以北和烏蘇里江以東100多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進而又把侵略魔爪伸到圖們江沿岸。與此同時,由於清政府加重對人民的壓榨,1843年爆發了太平天國革命運動,為了鎮壓這一落千丈革命運 動,清政府自咸豐十三年(1852年)起,在東北征調頻繁,致使東北地區戶口凋零,家室凄苦。邊防空虛。在這種情況下,清政府為了加強東北邊防和增加財源,不得不逐漸放鬆對鴨綠江和圖們江北岸的禁,開始默認乃至允許朝鮮墾民越江墾殖和居住。現時在這個時候,正趕上朝鮮國內邊年災荒,賦稅繁重,若政如虎,民不聊生,黎民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為了求生圖存,朝鮮災民只好背井離鄉,顛沛流離到我 國東北。他們來到這廣袤的土地,披荊斬棘,飽經滄桑,同其他兄弟民族一道,用雙 手和血汗把這個荒蕪的迷茫大野,開發澆灌成稻香四溢,物足年豐的富饒之地。朝鮮族在近代和現代遷入中國的過程,大體可分為三個主要階段:第一階段為1 9世紀中葉至1910年日本帝國主義吞並朝鮮,這一時期遷入的人們,主要是經濟 原因遷居的自由移民;第二階段為1910年「日韓合並」至1931年「九一八」事變,這一時期遷入的,主要是由於政治原因而遷移到中國來的反日愛國的人們;第三階段為1931年「九一八」事變至1945年「八·一五」光復,這一時期遷入 的,主要是由於日本帝國主義的移民政策而被迫遷來的強制移民。1945年「八·一五」光復後,強制移民和由於政治原因而遷居的一部分人又回歸朝鮮,而現今的中 國朝鮮族則是以第一階段遷入的自由移民為基幹,以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遷入而永居中國加入中國國籍的人為主體的民族群體。中國朝鮮族共同體的形成中國朝鮮族作為民族共同體,是有其形成民展階段,有一定歷史條件的,並不是朝鮮墾民(包括流民)一到中國就成為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的。中國朝鮮族,是在近代和現代從朝鮮半島遷入中國的民族,是長期在中國獨特的歷史環境中逐漸形成的民族共同體。它有兩個方面的含義:第一,從民族特徵上看,具有朝鮮的近代和現代朝鮮族固有的民族傳統和基本特徵,又在繼承朝鮮民族傳統和特徵的基礎上,帶有中國色彩的近代和現代朝鮮民族;第二,從國籍和法律上看,它是由珍有中國國籍的近代和現代朝鮮民族成員組成的並為中國憲法肯定的一個少數民
族共同體。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中國朝鮮族具有兩重性:一方面,具有共性——它是 近代和現代朝鮮民族共同體的一分支;另一方面,又具有個性——它是整個朝鮮民族 共同體中的一個特殊類型,是獨具中國特色的近代和現代朝鮮民族。
應該特別指出的是,這兩個方面的含義,是形成中國朝鮮族的兩個重要條件,兩 者缺一不可。 可見,中國朝鮮族不只是族源血統的概念,而是具有特定含義的歷史概念。中國 朝鮮族的形成,是同中國近代和現代歷史聯系在一起的。中國朝鮮族共同體的形成史 ,經過了一個復雜漫長的歷史過程,大體上說,是從19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到中 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止,前後大約經歷100年的復雜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曾有過幾個階段性的演變。1881年(清光緒七年),清政府對近代遷入中國的朝鮮墾民 實行「歸化入籍」政策(實際上是一種同化政策),對接受中國政府管理的朝鮮墾民 實行戶口編甲,熟地升科納租,還要「雉發易服」才能加中國國籍。1908年,在 中國東北地區地朝鮮墾民中,加入中國國籍的約有4500人。1909年(宣統元 年),清朝政府頒布《大清國國籍條例》和《大清國國籍條例施行細則》,從此,清朝政府不再推行「雉發易服」政策。後來,到了民國時期,在1918年2月5日,也頒布了《中華民國國籍法》和《國籍法施行條例》,到1929年,據不完全統計 ,加入中國國籍的朝鮮墾民有10979戶,55723人。盡管如此,不論是清朝 政府,還是民國政府對待朝鮮墾民並沒有改變其限制、岐視和排斥政策。國民黨政府則從來沒把朝鮮族作為少數民族來對待。
自從有了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居住在中國境內的朝鮮族人民,才逐漸改變了自己 的歷史命運。中國共產黨早在1928年6月召開的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就指出: 「中國境內少數民族的問題對於革命有重大意義,特委託中央委員會於第七次大會之前,准備中國少數民族問題材料,以便第七次大會列入議事日程並加入黨綱。」 中共滿洲省委於1927年10月成立後,為更好地團結、領導60萬朝鮮族人民同其他各民族人民共同進行 反日斗爭,於1931年成立起「少數民族運動委員會」和「少數民族部」。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 局在遵義召開的擴大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反對敵人五次「圍剿」的總結決議 》,決議中號召「中國境內一切被壓迫民族(蒙、回、韓、藏、苗、瑤、黎、畲等) 的兄弟民族們!大家起來!沖破日寇蔣賊的萬重壓迫,勇敢地與蘇維埃政府和東北各 地抗日政府一起,組織全中國統一的國防政府;與紅軍與東北人民革命軍及各種反日 義勇軍一塊,組織全國統一抗日聯軍。」到解放戰爭時期,黨和人民政府對朝鮮族在 中國的地位問題有了更加明確的觀點。1947年1月10日,在中共吉林省委召開 的群工會議上,周保中同志在報告中指出:「1928年以後,中共東北黨組織,把東北的特別是延邊的朝鮮居民列為東北境內的少數民族」,「在『八·一五』東北光復以後,東北中朝人民關系與在中國的朝鮮居民的地位問題又重新提起,朝鮮人究竟 是中國境內的少數民族呢?或是外國的僑民呢?1945年9月末,中共中央東北局就已經注意到東北的朝鮮民族問題,認為除參加華北抗日戰線的朝鮮義勇軍,在東北的朝鮮居民一般的視同中國境內的少數民族。」特別重要的是,遷入中國境內的廣大朝鮮族人民,在漫長的歲月中,同漢族、滿族等各族人民一道,不僅參加了邊境開發建設,而且參加了反帝反封建斗爭,逐漸形成了一定數量的民族聚居區,並且繼續保 留著朝鮮民族固有的特徵。在這個過程中,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逐漸消除了民族
隔閡,得到了漢族等兄弟民族的幫助和支持,汗水和血水把中國境內的朝鮮族同中國 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共同戰斗在一起。尤其是從1946年至1948年間,東北 解放區的朝鮮族和各族人民一道參加了史無前例的土地改革運動,和其他兄弟一樣分得了土地,成了中國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這樣,作為中國朝鮮族民族共同體的內因條件已經成熟,但外因條件還具備,因為這時從全國來看還沒有完全解放,許多地區還被國民黨佔領著,中民黨政府是不承認朝鮮族為中國的少數民族的。
直到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共產黨成了執政黨以後,明確規定:加入中國國籍的朝鮮族是中國少數民族的成員,朝鮮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
這樣,中國朝鮮族才作為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真正加入了中華民族的行列,成為新 中國的主人,並與其他兄弟民族一道參與管理國家的事務,至此,便完全形成了中國朝鮮族民族共同體。在1952年9月3日,根據中國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精神和中央人民政府的批示成立了延邊朝鮮民族自治區(後於1955年據我國第一次憲法規定改為自州)。從此,中國朝鮮族便成為擁有自己的自治區域,享受自治權利,並受到中國法律保護的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
❽ 朝鮮族是怎樣起源的
朝鮮族自17世紀末開始從朝鮮半島遷入中國東北。特別是1869年朝鮮北部遭受大災荒後,大批朝鮮人遷入延邊等地。1910年,日本吞並朝鮮,又有大批朝鮮人遷入中國東北各地。
❾ 朝鮮族為中國歷史做出功獻的人
金喬覺(唐代新羅國王子,為人心地慈善,穎悟異常,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二十四歲的金喬覺剃度出家為僧,走遍天下名山,游學佛法成為一代高僧。晚年在安徽省池州府青陽縣九華山隱居,於公元729年圓寂,為後世佛教界奉為地藏菩薩轉世。其法譽在以後的數百年間傳播至日本、越南、琉球等國,成為佛教界公認的真身活佛。)
林賢郁(原中國國家統計局副局長(2001年-2010年),高級統計師, 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
石山麟(昌寧集團總裁,中國改革開放30年經濟百人榜之一)
金日光(北京化工大學教授,第四統計力學(群子論)創始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全國化工系統有重大貢獻優秀專家)
韓京清(系統與控制專家,中國控制理論和應用的早期開拓者)
羅致煥(中國第一位世界速滑冠軍)
朱德海(前中共延邊朝鮮民族自治區區委書記、自治區主席,延邊朝鮮民族自治區改為自治州,任州委第一書記、自治州州長、延邊軍分區第一政委、州政協主席等職,同時任吉林省副省長),原名吳基涉。
鄭律成(中國作曲家,著名的作品有《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
李紅光(抗日英雄,東北抗日聯軍參謀長兼第一師師長。)
李永泰(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原空軍副司令員) 姜景山(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國際CO-SPAR中國委員會委員,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863航天領域專家委員會顧問)
李相榮(中國長征四號乙火箭總設計師、總指揮)
李根全(中國作家)
金焰(中國影帝)
金星(中國舞蹈家,代表作《游園驚夢》《四喜》《海上探戈》等)
金學鐵(中國作家)
金溶植(中國作家)
盧東彪(中國畫家)
羅永浩(原北京新東方學校GRE教師,牛博網創辦人,老羅英語培訓校長)
金明善(遼寧大學國際經濟學院教授,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 崔美善(中國舞蹈家)
崔京浩(中國歌手)
金學峰(中國歌手)
張千一(中國作曲家,《青藏高原》作詞曲家)
高仲勛(施拉普納時代國足國腳,被稱為中場發動機)
南勇(前中國足協掌門人,中國足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
金熙德(中國、日本、朝鮮半島問題學者)
金鳳浩(中國作曲家,《延邊人民熱愛毛主席》作曲者)
金海心(中國歌手)
金顯宅(中國腫瘤醫學之父)
韓大元(法學家,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長,中國法學會憲法學會會長)
李松竹(延吉市朝鮮族藝術團舞蹈編導)在電影《冰雪金達萊》、《打擊侵略者》中扮演角色。
金曼(中國歌唱演員,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的院長)
金哲(中國詩人),原名金龍燮
李旭(中國詩人),曾用名鶴城,筆名月樹
朴健一(中國朝鮮半島研究院),現主要從事國際關系學研究,是朝鮮半島和東北亞國際關系問題研究領域專家、學者。
朴文堯(中國職業棋手 曾獲豐田杯亞軍)
宋容慧(圍棋運動員,獲得2008年首屆世界智力運動會女子個人冠軍,並在第七屆正官莊杯世界女子圍棋團體錦標賽創造了六連勝佳績,刷新了正官莊杯的最高連勝紀錄)
阿里郎組合(歌手)
鄭晟(歌手 音樂製作人2005年 發布首張個人專輯《相信》 2010年推出第二張專輯《誰叫你是男人呢》
崔麗(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
金美兒(歌手,星光大道08年度三個總冠軍之一)
金敬道(足球運動員,國青隊 隊長)
張律(導演,作品《十一歲》《唐詩》《芒種》《邊界》等)
金光浩(朝鮮族導演,《軌道》在釜山電影節上榮獲新浪潮大獎)
裴奉奎(朝鮮族科學家)為中國的核磁共振作出了大量貢獻。)
鄭律成(朝鮮語:정률성,1918年8月13日-1976年12月7日)(也有說法說:鄭律成為參加抗日活動時便於以未成年人的身份進行掩護,將自己的年齡改小了4歲,也就是說他的實際出生年份為1914年),朝鮮族作曲家,原名鄭富恩,生於韓國光州,1950年後歸化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籍。933年到中國南京參加朝鮮人的抗日**組織「義烈團」,上朝鮮**幹部學校學習。一邊從事**活動,一邊學習鋼琴、小提琴、聲樂。1936年,譜寫了處女作《五月之歌》。
1937年去延安,在魯迅藝術學院,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學習、工作。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並譜寫完成《八路軍進行曲(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1945年回朝鮮,任朝鮮人民軍俱樂部部長、朝鮮人民軍協奏團團長、平壤音樂大學作曲部部長,譜寫《朝鮮人民軍進行曲》、《朝鮮解放進行曲》、《豆滿江》、《東海漁夫》等。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周恩來親自寫信給金日成要調鄭律成回中國,金日成同意鄭律成去中國繼續從事音樂創作。後加入中國國籍。1976年12月7日在北京去世,安葬於八寶山**公墓。
李永泰(리영태),吉林通化人,朝鮮族。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1945年,李永泰參加八路軍。1949年,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並於1950年畢業於航空學校。1951年,參加朝鮮戰爭,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第四師一大隊大隊長,獨自擊落四架美軍F-86戰斗機,榮獲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二級解放獨立勛章、三級國旗勛章。之後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兵團長、副師長、師長、副軍長。1975年,任武漢軍區空軍司令員,並於1982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副司令員。1988年,授空軍中將軍銜。
趙南起(朝鮮語:조남기),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原解放軍總後勤部部長,中央軍委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院長,第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崔健(최건),中國搖滾樂開山之人,有「中國搖滾教父」之稱, 成名曲為1986年的《一無所有》。自1990年代中期以後,崔健則基本上沒有推出什麼重要作品。不過2005年「嚎叫唱片」出版的向崔健致敬專輯《誰是崔健》再次顯示崔健在中國搖滾界的重要地位。2009年,崔健的《一無所有》入選《台灣流行音樂200最佳專輯》。同年崔健在中國網「新中國60年最有影響力文化人物網路評選」音樂排行榜中名列第六。
金星,中國現代舞創始人,現代舞大師,上海金星現代舞團團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