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郵票還有那人些發明的

郵票還有那人些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07-23 07:06:47

A. 郵票是誰發明

郵票的雛形最早出現於17世紀中葉。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把在巴黎地區開辦郵政的物權賜給維拉葉。維拉葉在巴黎設立了「小郵局」,還在街道設立了郵政信箱,每天收取、投遞信件。維拉葉採用一種名為郵資付訖證的標簽,出信給用戶。寄信人把郵資付訖證套在或貼在信封上,寫目寄信日期,把信件放入信箱。郵局收取信件以後便把郵資付訖證撕毀,然後把信件投送給收信人。這種郵 資付訖證的標簽,可說是郵票的前身。這種標簽隨用隨撕毀,沒有留傳下來。 在1836年來自盧布爾雅那的奧地利人勞倫斯·科師爾(Lovrenc Ko

B. 郵票的發明者是誰

1840年的某一天,羅蘭·希爾爵士在鄉間的小路上散步,他看見一位郵差正與版一位姑娘為一封信的權郵費而爭執。原來,郵差把信送到姑娘手中時,姑娘只是看了一眼信封,便把信件退還給郵差,而拒付郵費。羅蘭·希爾看到這一情景,便為姑娘支付了昂貴的郵費,之後,他問起姑娘拒付郵費的原因。原來姑娘為了免付如此昂貴的郵費,又可與在外的丈夫互通音訊,便約定如果丈夫一切安好,就在信封上畫個小圈,妻子只要看到這個標記就放心了,而不必把信留下。姑娘的一番話以及她的行動使羅蘭·希爾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經過認真思考,希爾覺得有必要向英國政府建議,廢除郵件與郵資付費分開郵寄的操作方式,應該發行一種郵票貼在信封上,作為郵資已付的憑證。英國政府採納了希爾的建議,實行了新郵政法。

1840年5月6日,世界上第一枚郵票誕生了,這枚郵票的圖案是維多利亞女王18歲時的側面頭像,它的底面為黑色,面值為一便士,是英國早期發行的著名的「黑便士」郵票。另一種是面值為兩便士的「藍便士」。希爾爵士雖然沒有直接設計世界上最早的具有現代意義的郵票,但因他的構想得到世人的認可,因而希爾被公認為是郵票的發明人。

黑便士

C. 郵票是什麼人發明的

17世紀,英國已開始創辦國家專營的郵政事業。在19世紀30年代的英國,寄信是按郵程距離及信的頁數向收信人收費的。昂貴的郵資使一般人難以承受,於是人們想盡辦法少付郵費或者免付郵費,結果造成英國實行高郵費而國家郵政收入反而減少。 羅蘭·希爾是一位傑出的改革家。他從1835年開始研究英國的郵政改革問題。為了宣傳他的郵政改革主張,他於1837年1月出版了他那著名的小冊子:《郵局改革- -其重要性與現實性》。小冊子廣為散發,引起輿論界的注意。1839年8月,議會終於通過了著名的1便士郵資法。1840年月1月10日英國決定實行羅蘭·希爾的建議,不論遠近,信函每盎斯均收費1便士。此即在世界郵政史上影響深遠的一便士均一郵資制。 英國對郵資已付憑證的圖稿進行了公開片集,當時收到的圖稿很多,介於勻不合用,後來羅蘭·希爾選定一種紀念章上的維多利亞女王側面像為票圖案。圖案頂部中間有郵資字樣,底部中間是面值1便士。國為是用黑色印刷的,所以又稱黑便士,全張橫12枚,豎20枚,共240枚,面值恰好1英磅。因當時沒有發明打孔機,所以郵票四周沒有齒孔。 黑便士郵票原定於1840年5月6日發行,但有的郵局在5月1日就開始發售,世界上第一枚郵票就這樣誕生了。為表彰羅蘭·希爾對郵政改革做出的傑出貢獻,英國女一賜他爵士稱號,人們尊稱他為郵票之父。 我國第一套郵票發行時間是1840年5月1日。圖案為蟠龍,俗稱大龍郵票。大龍郵票有三個版式,即薄紙大龍、闊邊大龍和厚紙大龍。新中國第一套郵票於1949年10月8日發行,郵票名稱為《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會議》。

D. 郵票的發明人是誰

羅蘭·希爾
羅蘭·希爾(Rowland Hill1795——1879) 英國郵政改革家、郵票創始人。曾任教師、政府職員和編輯。1837年提出減低和均一郵資的主張,提議在英國境內凡重量在0.5盎司(14.175克)以下的信件,不論距離遠近,一律收費1便士,還提出預付郵資的方案。在小冊子《郵政改革的重要性和實行辦法》(Post Office Reform: Its Importance and Practice)中提出了郵票最早的概念:「以一大小恰與郵戳相等的紙片,背面塗以膠液,略蘸水後即可粘於信件背面」。

郵票的誕生,源於一起拒付郵資的事件。1838年的某日,一輛郵政馬車停在英國的一個小村莊,車上跳下一位郵差,他的手裡舉著一封信,嘴裡不停地喊道:「愛麗斯·布朗,快來取信。」一位秀麗的姑娘應聲推開門,接過信,看了看,便把信退還給郵差:「對不起,我付不起郵資,請把信退回去吧!」「這,這……哪有這樣的道理!信都送到你手裡了卻不付錢。」郵差心懷不滿地說。

兩人的對話聲使路過這里的數學家羅蘭·希爾駐足觀望,他問清事情的原委,便替姑娘付了郵資。姑娘拿到信,對羅蘭·希爾說:「先生,謝謝你!不過這封信我也不用拆開了,它裡面沒有信。」「為什麼?」「因為我家裡窮,沒有錢,付不起昂貴的郵資。我和在軍隊服役的未婚夫事先約定,在他寄來的信封上,畫個圓圈,表示他身體安康,一切如意。這樣,我就不用取信了。」

希爾聽了布朗的回答,既為她的家境難過,同時也感到郵資的交付方式有問題。當時英國的郵政管理局規定:郵資由收件人一方給付。如果收信人拒付,信便退給寄信人。

希爾決意要擬定一個科學的郵政收費辦法。經過反復思考,他提出由寄信人購買一種「憑證」,然後將「憑證」貼在信封上,表示郵資已付。1839年,英國財政部採納了希爾的建議,編制了下一年度郵政預算,並經維多利亞女王批准公布。

1840年1月,英國郵政管理局開始實施新的郵政收費方式,即信函基價規定為每半盎司(相當於14克)的重量,收費為一便士。 1840年5月6日,英國郵政管理局發行了世界上第一枚郵票。郵票上印著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側面浮雕像。它選用帶水印的紙張印刷,塗有背膠,並標有「郵政」字樣。一便士一張的票面是黑色的,二便士一張的票面是藍色的,它們被人們通稱為「黑便士郵票」。

E. 郵票是誰發明

17世紀,英國已開始創辦國家專營的郵政事業。在19世紀30年代的英國,寄信是按郵程距離及信的頁數向收信人收費的。昂貴的郵資使一般人難以承受,於是人們想盡辦法少付郵費或者免付郵費,結果造成英國實行高郵費而國家郵政收入反而減少。

羅蘭·希爾是一位傑出的改革家。他從1835年開始研究英國的郵政改革問題。為了宣傳他的郵政改革主張,他於1837年1月出版了他那著名的小冊子:《郵局改革- -其重要性與現實性》。小冊子廣為散發,引起輿論界的注意。1839年8月,議會終於通過了著名的1便士郵資法。1840年月1月10日英國決定實行羅蘭·希爾的建議,不論遠近,信函每盎斯均收費1便士。此即在世界郵政史上影響深遠的一便士均一郵資制。

英國對郵資已付憑證的圖稿進行了公開片集,當時收到的圖稿很多,介於勻不合用,後來羅蘭·希爾選定一種紀念章上的維多利亞女王側面像為票圖案。圖案頂部中間有郵資字樣,底部中間是面值1便士。國為是用黑色印刷的,所以又稱黑便士,全張橫12枚,豎20枚,共240枚,面值恰好1英磅。因當時沒有發明打孔機,所以郵票四周沒有齒孔。

黑便士郵票原定於1840年5月6日發行,但有的郵局在5月1日就開始發售,世界上第一枚郵票就這樣誕生了。為表彰羅蘭·希爾對郵政改革做出的傑出貢獻,英國女一賜他爵士稱號,人們尊稱他為郵票之父。

我國第一套郵票發行時間是1840年5月1日。圖案為蟠龍,俗稱大龍郵票。大龍郵票有三個版式,即薄紙大龍、闊邊大龍和厚紙大龍。新中國第一套郵票於1949年10月8日發行,郵票名稱為《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會議》。

F. 歷史上是誰發明郵票

英國的羅蘭 · 希爾

他設計出了世界上第一枚郵票——「 黑便士 」

G. 郵票發明者是誰

是羅蘭·希爾。

羅蘭·希爾爵士,英文:Sir.Rowland Hill ,(1795年12月3日—1879年8月27日),英國人,世界上第一枚郵票(黑便士)的發明人,設計者,英國郵政改革家、郵票創始人,發明家。曾任教師、中學校長,政府職員和郵政高管。被人們譽為「郵票之父」。


(7)郵票還有那人些發明的擴展閱讀:

主要成就

1840年前,英國的郵政制度十分繁瑣,除了國會議員享受免費郵寄信件的特權外,其他人寄信都是由郵遞員根據路程遠近,信紙頁數的多少向收信人收費,郵資昂貴。

一封普通國內信件的郵資竟高達6便士,最高的收到了17便士,而當時英國一個普通工人一個月的工資大約是18便士。因此,拒付費用、拒收來信的爭執時常發生。

1837年1月,他以上述觀點為基礎寫成了一本題為《郵政改革:重要性及實用性》的小冊子,呈遞給當時的財政大臣,不料受到冷落。出於無奈,他只得將小冊子修改後公開發表。

他提出了三項建議:由寄信人在郵局付現金;通過對信封、信紙收費的辦法統一郵資;使用「一片只夠蓋上郵戳即可的紙片,在其背面塗上粘液。這樣,其持有者將紙片浸濕後,可將它帖在信封之上」。

H. 郵票的發明人是誰

郵票的雛形最早出現於17世紀中期。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把在巴黎地區開辦郵政的物權賜版給維拉葉。維拉葉在巴黎權設立了「小郵局」,還在街道設立了郵政信箱,每天收取、投遞信件。維拉葉採用一種名為郵資付訖證的標簽,出信給用戶。寄信人把郵資付訖證套在或貼在信封上,寫上寄信日期,把信件放入信箱。郵局收取信件以後便把郵資付訖證撕毀,然後把信件投送給收信人。這種郵資付訖證的標簽,可以說是郵票的前身。這種標簽隨用隨撕毀,沒有留傳下來。

I. 郵票的發明者是

1840年5月6日,英國發行了世界上最早的郵票。郵票是黑色的,上面印有維多利亞女王的浮雕像。郵票的發明者是英國的教師羅蘭.希爾。他後來擔任了英國的郵政大臣。

J. 郵票是誰發明的

集郵愛好者可能都熟悉羅蘭·希爾這位「郵票的發明者」。其實關於世界上第一枚郵票的問世,曾流傳有一則小故事:
一天,羅蘭·希爾在鄉間散步,看到一個郵遞員正在把一封信交給一個年輕姑娘,那姑娘接過信只在信封上看了一下就把信塞回給郵遞員,執意不肯收下。希爾走到跟前,問她為何不收下這封信,姑娘凄然地告訴他,這是她遠方的未婚夫的來信,因郵資昂貴,她付不出這筆錢,只好原信退回。
這一偶然的事件,使希爾下決心要改革郵政制度,於是他向英國政府建議:今後凡寄信,須由寄信人購買郵票,貼在信封上,作為郵資已付的憑證。
1840年1月10日英國政府決定採取希爾的建議,實施新郵政法。信函基價規定為每半盎司(相當於14克)收費1便士。所謂「1便士郵政」就此開始。
1840年5月1日,在羅蘭·希爾的提議和促進下,世界上第一枚郵票正式發行,5月6日開始使用。郵票的圖案為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側面浮雕像,黑色,面值1便士,人們稱為「黑便士郵票」。這枚郵票,除不具齒孔外,已經大體上具有今天郵票的特徵,選用帶水印的紙張印刷,塗有背膠,並標有「郵政」字樣。第一枚郵票發行後,由於使用方便,郵資低廉,深受歡迎,在不到1年的時間里,竟重印11版,售出6800萬枚。爾後,或改變印色,或增添齒孔,但圖案和印刷方法基本不變,一直沿用了40年之久。這在郵票史上也是不多見的。
由於希爾一生為改革和發展郵政事業作出重大貢獻,被譽為「近代郵政之父」。1850年被任命為英國郵政大臣,1860年獲爵士稱號,1879年被授於倫敦市名譽市民稱號,同年在倫敦逝世,享年85歲。

閱讀全文

與郵票還有那人些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