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圖片是誰發明的

圖片是誰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07-23 05:00:17

『壹』 照相是誰發明的,又是於什麼時候傳入中國

全世界公認攝影是法國L·達蓋爾發明的。1839年8月19日法國向全世界宣布。L·達蓋爾全名是路易·雅克·芒代·達蓋爾。1787年出生—1851年去世。

1841年光學家沃哥蘭德發明了第一台全金屬機身的照相機。該相機安裝了世界上第一隻由數學計算設計出的、最大相孔徑為1:3.4的攝影鏡頭。

1861年物理學家馬克斯威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張彩色照片。

照相在清朝時傳入中國。銀版照相之術自從1837年在法國問世之後,沒過幾年就從西洋傳入中國。 最早的照相機是由供職於中國海關的法國人儒勒.依蒂耶1846年帶進中國的。


(1)圖片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世界上第一張照片要追溯到 193 年前。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歐洲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增進了對感光物質和物影成像的理解。1826年,從小對發明很感興趣的法國人尼埃普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利用日光蝕刻法拍攝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張存世照片:《窗外風景》。

尼埃普斯曝光了足足 8 個小時才獲得了這張照片。為了改進曝光成像時間,他找到了舞美設計師達蓋爾。兩人一起合作改進技術,最終於 1839 年發布了達蓋爾攝影術。這是人類歷史上攝影技術真正的開端。

在隨後 50 年間,盡管攝影技術一直在縮短曝光時間上演進,誕生了濕版攝影工藝和干版攝影工藝,但整套攝影設備依然非常笨重、且不易攜帶。

《中國攝影》一篇文章這樣描述 19 世紀中期流行的濕版攝影法,「攝影師外出拍攝時必須攜帶著遮光的帳篷、化學葯品、玻璃片、笨重的支架以及一壺水,全套裝備通常是整整一馬車」。

『貳』 是誰發明的圖畫

中國圖畫的發明人:商均
因為商均是舜帝的兒子,商均的許多事都與舜有關,所以必須先說舜版。五帝之一的舜權是賢君,他有一個小妹妹叫敤手,在刀、筆尚未發明以前,繪畫只能憑兩只手,舜的小妹妹用雙手發明了圖畫。當舜和其他獵手從山林里獵取了野獸回來,敤手就將這些野獸的形象畫在牆壁上,擬人紀事。由於她畫的畫生動形象,敤手便成了中國圖畫的發明人

『叄』 照片是誰發明

按理說,世界上第一幅照片理所當然應該出自攝影術發明人之手。然而,最近在看《攝影師》一書時,才知道世界第一幅照片並不是出自攝影術的發明人之手。

1827年法國印刷工人尼埃普斯拍攝的《窗外景色》(見附圖),被公認為世界上第一幅照片(有人說2002年發現的尼埃普斯拍攝的第一張圖片攝於1825年見附圖)。照片拍的是一些村莊建築和天空,現存於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它是採用「日光攝影法」(也稱「瀝青法」)得到了這一照片。尼埃普斯的方法是:將塗有「猶地亞瀝青」的合金板放在一個繪畫中的暗箱中,將鏡頭對准工作室的窗外,用了8小時的曝光時間,然後將合金板浸入薰衣草油中沖洗,未受光的部分很容易被薰衣草油溶解,而受光部分則變硬,終於獲得了一副能夠永久保存的照片。這樣,世界上第一幅照片就這樣誕生了。不過,在當時並未引起人們的重視。所以,現在世界上公認的攝影術的發明人是同一國度的法國人達蓋爾。

達蓋爾於1787年11月18日出生在巴黎近郊,學過舞台美術,並以發明「西洋鏡」而聞名。有意思的是,達蓋爾曾與尼埃普斯合作過,並就尼埃普斯的「瀝青法」進行改進,但收效不大。達蓋爾提出的改用「銀鹽」做實驗,卻遭到了尼埃普斯的拒絕。

1833年尼埃普斯去世後,達蓋爾打破常規,採用銅板鍍銀,再用碘蒸氣進行光敏處理,使銅板形成碘化銀塗層。這一重大改進,與尼埃普斯的「瀝青法」相比,其感光性能好了許多,在拍攝明亮光線下的景物時,曝光時間縮短到了30分鍾,比「瀝青法」提高了10多倍。但真正使攝影變為現實的,還得益於一次偶然的機會。

一次,達蓋爾正在做拍攝試驗,突然天空烏雲密布,光線一下子暗了下來,他只好停止拍攝,將曝光時間不足的碘化銀銅板存放在一個裝有水銀的櫃子里。三天後,當他從櫃子里取出銅板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他驚訝地發現,這張曝光不足的照片竟然比以往的還要清晰!經過反復試驗,終於發現了秘密,原來是水銀強化了銅板上影像的顯現效果。爾後,他又用硫代硫酸鈉溶解掉未感光的碘化銀,使其「定影」,這樣,曝光時間可以縮短到了15分鍾。

1839年8月19日,在世界上第一張照片誕生後12年(或曰14年)、尼埃普斯去世6年後,法國科學院和藝術學院正式公布了「達蓋爾攝影法」,這一天被世界公認為攝影術的誕生日,蓋達爾成為攝影術的發明人,而尼埃普斯卻與攝影術發明無緣。不過,還是有不少學者把尼埃普斯稱為「攝影之父」。(參考《攝影師》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肆』 微圖是誰發明的

什麼是微圖(microstock photo)
微圖圖片庫-microstock photo 是一種以低價和無約束版權方式銷售圖片的方式,它的概念來源於 『micropayment stock photography』,意指微利圖片,而傳統的圖片庫因此被稱為「macrostock」,圖片庫-stock photograph 是一個沒有明確定義但已經被普遍接受的概念,是相對於接受特定任務而拍攝的攝影方式而言,stock photo 意思是攝影師先拍攝然後出售的方式。微圖市場是傳統圖片產業-stock photography的一部分。

傳統的stock photos圖片都是以幾百美金的價格出售的,通過大的圖片機構以目錄列表和cd方式進行出售。stock photos 必須有模特簽約授權並且不能有可識別的品牌和商標,這點同樣適用於微圖圖片。stock photographs 可以按照無約束版權和限製版權方式出售,限製版權方式(rights managed)對圖片使用的時間、次數、期限和地區都有明確限定,而無約束版權(royalty free)圖片沒有這些限制。microstock photo全部是無約束版權(royalty free)方式。

microstock 和 stock photography的主要區別:

* 圖片以低價銷售 - 這種低價的程度甚至導致客戶一次購買很多圖片以平衡圖片交易費用。
* 圖片來源更加廣泛 - 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圖片供應者,而不像傳統圖片市場只限於少數專業攝影師。
* 圖片來源通過互聯網 - 基於web 方式或 ftp技術圖片供應者可以隨時上傳提供圖片。

microstock得到迅速發展基於幾個方面,一是自由使用版權方式的大量使用,二是互聯網的迅速普及,三是數碼相機和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普及。

microstock 對低端stock photography市場構成了很大沖擊,中小客戶通過微利圖片可以節省很多現金,大的客戶為了品牌獨特性不會因為節省開支而選擇微圖方式, microstock創造了圖片購買市場新的領地。

『伍』 世界上第一張照片是誰發明的

1839年8月15日,由法國傑出畫家和布景設計師路易斯.雅克.達意爾在法國科學院大廳,向社會各界展出他發明的世界上第一張光學照片。

『陸』 jpg圖片格式哪個國家發明的

復jpg是後綴名,jpeg既可作為後制綴名,又能代表文件格式
JPG——JPEG文件格式
JPEG是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聯合圖像專家組)的縮寫,文件後輟名為「。jpg」或「。jpeg」。JPEG格式是現在使用最為廣泛的格式之一,JPEG還是萬維網中圖像處理時使用的主要兩種文件格式之一(JPEG及GIF,JPEG格式文件的大小一般小於GIF格式文件的大小)。
JPEG格式的優點之一是可以壓縮圖像數據,JPEG是一種有損壓縮格式,能夠將圖像壓縮在很小的儲存空間,圖像中重復或不重要的資料會被丟失,因此容易造成圖像數據的損傷。尤其是使用過高的壓縮比例,將使最終解壓縮後恢復的圖像質量明顯降低,如果追求高品質圖像,不宜採用過高壓縮比例。JPEG的壓縮比率通常在10:1到40:1之間,壓縮比越大,品質就越低;相反地,壓縮比越小,品質就越好。
因此,JPEG圖像文件比較小,而圖像文件越小越節省磁碟空間,從網上下載時也就越節省時間

『柒』 相片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第一部照相機的誕生 達蓋爾發明了「達蓋爾銀版攝影術」,於是第一台可攜式木箱照相機誕生。 一個不透光的盒子,這就是照相機。照相機是用感光膠片反景物拍攝下來的攝影器材。它的發明經歷了漫長的歲月。 我國對光和影像的研究,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早在公元前四百多年,我國的《墨經》一書就詳細記載了光的直線前進、光的反射,以及平面鏡、凹面鏡、凸面鏡的成像現象。到了宋代,在沈括所著的《夢溪筆談》(1031至1095年)一書中,還詳細敘述了「小孔成像匣」的原理。 在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出現了供繪畫用的「成像暗箱」。 1839年8月19 日法國畫家達蓋爾公布了他發明的「達蓋爾銀版攝影術」,於是世界上誕生了第一台可攜式木箱照相機。 1841年光學家沃哥蘭德發明了第一台全金屬機身的照相機。該相機安裝了世界上第一隻由數學計算設計出的、最大相孔徑為1:3.4的攝影鏡頭。 1845年德國人馮·馬騰斯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搖攝150°的轉機。 1849年戴維·布魯司特發明了立體照相機和雙鏡頭的立體觀片鏡。1861年物理學家馬克斯威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張彩色照片。 1866年德國化學家肖特與光學家阿具在蔡司公司發明了鋇冕光學玻璃,產生了正光攝影鏡頭,使攝影鏡頭的設計製造,得到迅速發展。1888年美國柯達公司生產出了新型感光材料--柔軟、可卷繞的「膠卷」。這是感光材料的一個飛躍。同年,柯達公司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安裝膠卷的可攜式方箱照相機。 1906年美國人喬治·希拉斯首次使用了閃光燈。1913年德國人奧斯卡·巴納克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台135照相機。 從1839年至1924年這個照相機發展的第一階段中,同時還出現了一些新穎的鈕扣形、手槍形等照相機。 從1925年至1938年為照相機發展的第二階段。這段時間內,德國的萊茲、羅萊、蔡司等公司研製生產出了小體積、鋁合金機身等雙鏡頭及單鏡頭反光照相機。 在此階段,照相機的性能逐步提高和完善,光學式取景器、測距器、自拍機等被廣泛採用,機械快門的調節范圍不斷擴大。照相機製造業開始大批量生產照相機,各國照相機製造廠紛紛仿製萊卡型和羅萊弗萊型照相機。黑白感光膠片的感光度、解析度和寬容度不斷提高;彩色感光片開始推廣,從而使攝影隊伍迅速擴大並走向專業化。 從1939年之後為照相機發展的第三個階段。此階段的前半期即本世紀六十年代之前,黑白、彩色膠片的質量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光學工業製成了含有稀有元素的新型光學玻璃,如鑭、鈦、鎘等玻璃。從而更好地校正了攝影鏡頭的像差,使鏡頭向大孔徑和多種焦距的方向迅速發展。因而,出現了變焦、徽距、折反射式、廣角等多種攝影鏡頭。鏡頭單層鍍膜得到普遍推廣。照相機出現了計數器自動復零、反光鏡自動復位、半自動和全自動收縮光圈等結構。照相機的質量、產量開始飛速發展。 從本世紀六十年代初至今為第三階段的後期。這期間,日本的小西六攝影公司生產出世界上第一台自支調焦照相機--柯尼卡C35A型135照相機.接著日本又生產出世界上第一台雙優先式自動曝光照相機--美能達XDG型135單鏡頭反光照相機。開創了一台相機具有多種曝光功能的先例。 這期間,光學傳遞函數理論進入了光學設計領域,出現了成像質量高,色彩還原好,大孔徑,低畸變的攝影鏡頭。同時,鏡頭向系列化發展,由焦距幾毫米的魚眼鏡頭到焦距長達2米的超攝遠鏡頭,並有了透視調整、 變焦徽距、夜視等攝影鏡頭。電子技術逐漸深入到照相機內部,多種測光、高精度的電子鏡間快門、電子焦平面快門以及易於控制的電子自拍機等都紛紛出現。曝光補償、存儲記憶、多紀錄功能、電動上弦卷片、自動調焦等各種功能得到愈益精美的應用,高度自動化、小型、輕便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估質的各種新型相機,伴隨著高科技的發展不斷問世,從而為攝影藝術的創作提供了十分精良的設備。

『捌』 集合圖是哪個國家發明的是誰發明的

集合圖是十九世紀英國的哲學家和數學家JohnVenn發明的。

集合圖也叫維恩圖,或文氏圖,用於版顯示元素集權合重疊區域的圖示。

維恩圖的歷史:1880年,維恩(Venn)在《論命題和推理的圖表化和機械化表現》一文中首次採用固定位置的交叉環形式用封閉曲線(內部區域)表示集合及其關系的圖形。(Venn
Diagram,也稱韋恩圖或維恩圖)

『玖』 P圖軟體是誰發明的

1987年,Photoshop的主要設計師托馬斯·諾爾買了一台蘋果計算機(MacPlus)用來幫助他的博士論文專。與此同時,Thomas發現當時的屬蘋果計算機無法顯示帶灰度的黑白圖像,因此他自己寫了一個程序Display;而他兄弟約翰·諾爾這時在導演喬治·盧卡斯的電影特殊效果製作公司Instry Light Magic工作,對Thomas的程序很感興趣。兩兄弟在此後的一年多把Display不斷修改為功能更為強大的圖像編輯程序,經過多次改名後,在一個展會上接受了一個參展觀眾的建議,把程序改名為Photoshop。此時的Display/Photoshop已經有Level、色彩平衡、飽和度等調整。此外John寫了一些程序,後來成為插件(Plug-in)的基礎。

閱讀全文

與圖片是誰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