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利還模仿鳥翅設計了一種機翼曲線,對航空技術的誕生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2. 鳥的發展史
是由始祖鳥發展來的,始祖鳥則由細顎龍發展來的,鳥的起源又有」奔跑說」和」樹棲說」,通過論證,始祖鳥主要棲息在樹上,在林間跳躍,便以偷襲昆蟲和小生物,且會邊飛邊捕食。再通過數千年的進化成為現代鳥類。
3. 人們在鳥的啟發下發明了什麼
人們在鳥的啟發下發明了(飛機),在(蝙蝠)的啟發下發明了雷達。
4. 從鳥身上得到了什麼發明了什麼
答:人類發明了飛機。
5. 人類憑鳥的什麼特徵發明了飛機
飛機運用的不僅是來仿生學源,而是由鳥類飛行研究中衍生出來的空氣動力學。
鳥用翅膀扇動產生渦流氣壓,氣壓向下是自身被抬起,氣壓向後下方,獲得向前的動力!
(有些類似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但是作用力必須作用於物體,鳥是作用於空氣中)
其它的例子如:
1、利用鳥類爪子的特性:鳥類爪子放鬆時是抓緊樹枝的,用力時張開爪子,利用這個特性發明了相關的微創醫療工具,膽結石中膽囊摘除用的鉗子就是這個原理;
2、利用鳥類翅膀滑行的原理:滑翔機,降落傘等;
3、利用鳥類消化系統及直腸子的特性,研究了空中播種技術,還未在中國使用。
6. 人類是通過鳥兒的什麼發明了飛機
鳥兒飛行原理。
飛機從地面滑跑到離地升空,是由於升力不斷增大,直到大於飛機重力的結果。而只有當飛機速度增大到一定時,才可能產生足以支持飛機重力的升力。
可見飛機的起飛是一個速度不斷增加的加速過程。剩餘拉力較小的活塞式螺旋槳飛機的起飛過程,一般可分為起飛滑跑、離地、小角度上升(或一段平飛)、上升四個階段。
對有足夠剩餘拉力的螺旋槳飛機,或有足夠剩餘推力的噴氣式飛機,因可使飛機加速並上升,故起飛一般只分三個階段,即起滑跑、離地和上升;
而鳥類在空氣中振動翅膀時,翅膀前面將空氣擠入前方空氣中,前方空氣壓力升高了,而翅膀後方沒有空氣,形成空洞區,吸引四周空氣向其填充,空氣壓強逐漸回升。
在翅膀繼續運動下,前方的空氣在壓力下逐漸沿翅膀周邊流動到後方的低壓區,填補空洞,形成翅膀周邊環流。翅膀前後產生了壓力差,打破了翅膀前後面的空氣平衡力,這個壓力差使鳥類翅膀得到了升力。當翅膀提供的升力超過鳥類重量時,鳥類就會起飛。
如果沒有翅膀背面的空洞產生(即真空產生),鳥類就無法藉助這個空洞區力(即真空區力)實現飛翔。
(6)鳥的發明擴展閱讀
絕大多數鳥類都有體形小、質量輕的特徵,因而鳥擊的破壞主要來自飛行器的速度而非鳥類本身的質量。根據動能定理,E =1/2×MV2,其中M是鳥的質量,單位是公斤;
V是鳥和飛機的速度矢量和,單位是米/秒,由於鳥的飛行速度很低,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可以認為鳥相對於飛機的速度就是飛機的速度,比較典型的飛機中低空爬升速度是150節到250節,也就是77米/秒到128米/秒。
此時的飛機若和一隻0.5公斤的鳥相撞,就會產生約1500~4000焦耳的能量,這些能量在瞬間被飛機吸收,接觸部位就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