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琴納和牛痘的故事主要內容
琴納是著名醫學家,他發明的接種牛痘法拯救了千百萬人的生命。這個對人類有巨大貢獻的發明,是琴納受一種偶然發現的現象的啟發,反復研究而成的。
有一次,鄉村裡的檢查官讓琴納統計一下幾年來村裡因天花而死亡或變成麻子的人數。他挨家挨戶了解,幾乎家家都有天花的受害者,但奇怪的是,養牛場的擠奶工人中間,卻沒人死於天花或變成麻子。
他問擠奶女工:你們生過天花沒有?奶牛生過天花沒有?擠奶女工告訴他,牛也會生天花,只是在牛的皮膚上出現一些小膿包,叫牛痘。擠奶女工給患牛痘的牛擠奶,也會傳染而起小膿瘡,但很輕微。
琴納想:能不能找到一種更為安全可靠的方法來預防天花呢?有一天,琴納偶然聽人談起,牧場里的擠奶女工因為得過「牛痘」,終身不會傳染上天花。
他作了調查,證實情況果然是這樣。這是什麼緣故呢?琴納去請教一些著名的醫學專家,可是他們卻勃然大怒:「豈有此理,牲畜身上長的玩意兒怎麼能夠接種到人身上。
直到1874年,也就是在琴納第一次做牛痘接種實驗78年之後,德國才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在法律上規定種牛痘預防天花。
(1)發明種牛痘的醫生是誰擴展閱讀:
琴納是 18 世紀英國一個叫伯克利的小鎮上的醫生。在他生活的那個時期,歐洲大陸流行著一種非常可怕的疾病名叫「天花」。
它如同死神的陰影,出現在哪裡,哪裡就要遭殃,即使是僥幸活下來的人,滿身滿臉也會布滿由天花的水泡留下的難看疤痕,變成令人可憎的醜八怪。
琴納打起行裝,到鄉下去,年復一年蹲在牛棚裡面觀察奶牛出痘的情況。原來,牛痘是發生在奶牛和其他牲畜身上的一種疾病,症狀很像天花,當牲畜發病的時候,身上也會長出許多充滿膿液的水泡。
『貳』 牛痘最早是被誰發現的
愛德華·琴納 (Edward Jenner,1749.5.17-1823.1.26),免疫學之父,天花疫苗接種的先驅,在醫療實踐中,內琴納從牧容場擠奶女工在患牛痘的母牛上感染牛痘後,而不會染上天花這一發現上得到啟發。經過20多年的探索、研究,於1796年5月的一天早晨,他用清潔的柳葉刀在一個叫傑米的8歲孩子的兩條胳膊上劃破幾道,接種上牛痘漿。事實證明,這是一預防生天花的正確而有效的途徑,牛痘疫苗從此產生了。
『叄』 接種牛痘的創始人是誰
回樓主: 接種牛痘是英國醫生詹納(E.Jenner)於18世紀末發明的 牛痘苗(vaccinia)用以預防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傳染病——天花的一種有效疫苗。是繼中國人發明人痘苗200 年後,由英國醫生詹納(E.Jenner)於18世紀末發明的。由牛痘病毒制備而成。牛痘病毒是一種可引起牛產生輕微...牛痘病灶的病毒。人若感染該病毒,只會產生輕微不適,並產生抗牛痘病毒的抵抗力。由於牛痘病毒與引起人類天花病的天花病毒具有相同抗原性質,人接種牛痘苗後,也可以同時獲得抗天花病毒的免疫力。牛痘苗安全、可靠,接種後不會引起人與人之間的傳播,一經問世,很快便在全世界廣泛使用。直至今日,種牛痘仍被認為是預防天花的最好方法。牛痘苗的發明,使人類免受天花的災難,1979年世界衛生組織鄭重宣市「天花在地球上絕跡」。這是人類對傳染病預防進行人工免疫的最優秀的範例。
『肆』 周報: 發現給人接種牛痘能預防天花的科學家是 。 A.羅傑特B.琴納C.愛迪生
答案:B.琴納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在天花存在的幾千年裡,它的傳染性之強、肆虐范圍之廣、死亡率之高,可謂使人「聞之喪膽」。
三十年前,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天花在地球上絕跡-人類徹底消滅了天花。這一偉大功業靠的是世界衛生組織和各國的共同努力,但最大的功臣乃是「天花疫苗」的一位發明者英國的外科醫生琴納。
接種天花疫苗是預防病毒感染的方式之一。天花疫苗取自一種被稱作「牛痘」的活體病毒,其本身就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如引起全身大面積潰瘍,對於一些接受過器官移植、患有癌症和濕疹的免疫能力低下者更具有致命的殺傷力。
改良疫苗應對危機:一種名叫疫苗免疫球蛋白(VIG)的葯物可以消除這種負作用,因此必須與天花疫苗一起使用。
這種疫苗免疫球蛋白只有在剛接種過天花疫苗者的血液中才能提取得到,而在美國,常規的接種天花疫苗工作1972年就已經結束,只有少量軍方人士和實驗室工作人員此後還曾接種過天花疫苗。
戰勝天花只不過是琴納功績的一部分。他的更重要功績在於發現了預防疾病的辦法,他是人類歷史上最早成功地對疾病進行預防的人。
他利用可以產生免疫這一人體自身的機能,實現了對疾病的預防,從而成功地開辟了一個新領域,這個領域就是免疫學,並為此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琴納的工作的重要意義,不僅在於征服了天花,他還給人類指出了征服其它危險疾病的道路。他向人類揭示,總有一天,一切傳染病都將得到預防。琴納的牛痘接種不僅使人類免受了天花的災難,而且還鼓舞許多科學家不懈地向傳染病展開研究。
琴納稱他的方法為「預防接種」(Vaccination),Vacca是拉丁文中「牛」的意思。之後他在1798年出版關於預防接種辦法的書:《關於牛痘預防接種的原因與後果》,並首次在書中使用了病毒一字。
琴納認識到預防接種可能達到的最終結果。他希望有朝一日可以令天花在地球上絕跡。他的夢想最後在全球的努力合作下取得成功,1970年代天花病終於在地球消失。
『伍』 種痘術最早是由哪國人提出
說到天花,這是一種由天花病毒所引起的烈性疾病,正常人一旦接觸患者,無不遭受感染,即使倖存也難免在臉上留下麻點。直到1749年5月,英國醫生愛德華·琴納發明種牛痘術,才為治療天花找到「有效葯」。
其實,中國古代早已發明的種人痘術。18世紀初,當中國的種人痘術傳到英國時,琴納還是一個種人痘的醫生。他正是在種人痘術的啟發下,才發明了種牛痘的方法的。中國古代人民發明的種人痘術,在消滅天花病史上留下光輝一筆。
天花病毒
世界衛生組織為此還設立了1000美元的懸賞:凡是首先辨別出一例天花者,發給1000美元獎金。而天花證書全球委員會還建議:各國邊境可以取消檢查種痘證書。
自此,危害人類健康達數千年之久的瘟神--天花,終於在人間消失了。
『陸』 牛痘最早是被誰發現的
牛痘最早應是英國醫生愛德華·詹納發現的
1798年,英國醫生愛德華·詹納在自己的病人當中,偶然的機會下發現擠牛奶的女工似乎沒有感染天花的病例,於是經過研究之後,他發現是這些牛隻感染牛痘病毒後,擠牛奶的女工透過擠壓受感染牛隻的乳房而感染牛痘,而這些女工們在痊癒後便終生對牛痘免疫,不會再患同樣的疾病,同時對天花也能終身免疫。所以他認為牛痘病毒與天花病毒有一定關系,得過牛痘的女工們也剛好能對天花病毒終生免疫。透過把含有牛痘的溶液塗在健康人的傷口上,他們便會對天花產生免疫力。於是愛德華·詹納便致力研發牛痘疫苗接種。
在這些過程中,他飽受抨擊與批評,人們甚至譏笑他,說道種過牛痘疫苗的人們會長出牛角和牛毛。在疫苗研發成功後,他接種在自己的兒子身上,導致與妻子糾紛,甚至被說是發狂想殺了自己的兒子。不過在詹納的堅持下,他的兒子在接種後一直相安無事,也沒有感染天花。因為這是免疫接種的首度成功案例,因此種痘也被引申為「疫苗接種」的意思。
在「牛痘接種術」未被推廣前,一般民眾都以「人痘接種術」作為預防天花的手段,辦法是把天花病患者身上的痘痂制漿(膿),以小刀拭在受種者的皮膚之下,使之產生免疫力,以預防天花。另一個方法,就是讓受種者穿上天花患者的衣服,稱為「痘衣法」。由於受種者不是透過空氣在肺部染病,因此多數只會出現輕微的天花症狀。但這種方法有嚴重缺點:因為受接種的人是得到了真正的天花,故此有很大機會死亡,危險性甚高。而且受種者對天花完全產生抵抗力之前,會把天花傳染給身邊的家人,因此對天花未有抵抗力的家人必須被隔離。
愛德華·詹納以種牛痘預防天花的方法,比傳統「人痘接種術」更安全,因而廣泛被各國採用。1980年5月8日,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宣布「地球上的人類已免於天花疾病」,天花已在地球上被滅絕。
『柒』 誰發明了牛痘接種
琴納1980年5月8日,第三屆世界衛生組織大會庄嚴宣布:危害人類達數千年之久的頭號瘟神——天花已從地球上徹底根除了!全球消滅天花委員會確認,1977 年10月在非洲索馬里發現的一名天花患者,是人類傳染病史上最後一例天花病案。自1966年以來,世界衛生組織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流行病學策略,推廣牛痘接種法,展開了根除天花的全球性大行動,終於送走了瘟神。作為牛痘接種法的發明者,英國醫生琴納可以含笑九泉了。一如他的墓誌銘: 「碑石的後面是人類偉大的名醫、不朽的琴納的長眠之地。他以畢生的睿智為半數以上的人類帶來了生命和健康。讓所有被拯救的兒童都來歌頌他的偉業,將其英名永記心中……」這是歷史和全人類對琴納的高度評價。人痘接種與牛痘感染的聯想在琴納的牛痘接種術發明之前,歐洲人對付天花流行的辦法,先是消極地逃避,後是廣泛採用源自中國的人痘接種術。具體做法是將天花患者的痘粒膿漿或痘痂粉末作為接種材料,設法送入未患者鼻腔內以引發局部性痘疹,從而獲得對天花的免疫力。在16-17世紀,人痘接種術在中國各地廣泛應用,還流傳到朝鮮、日本、土耳其、俄羅斯和英國等地。1718年,英國駐土耳其公使蒙塔基夫人在君士坦丁堡給3歲的兒子種了人痘。3年後她回到英國,又為5歲的女兒種了人痘。於是,中國的人痘接種術開始傳入英國,並迅速傳遍歐洲。琴納自己在8歲時也接種過人痘,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在《哲學通信》第11封信中專門談到種痘,對中國人的聰明才智大加贊賞,稱種人痘「是全世界最聰明、最講禮貌的一個民族的偉大先例和榜樣」。同時,他還極為惋惜地說:「倘若我們在法國曾經施行種痘,或許會挽救千千萬萬人的生命。」琴納在24歲時從倫敦學醫畢業回到故鄉,立志當一名鄉村醫生。在牛痘接種發明之前,他已是一名訓練有素的人痘接種師。但是傳統的人痘法並不安全,輕的留下大塊疤痕,重的還有死亡的危險。1738年改用人痘接種者的痘痂作接種材料後,死亡率大大下降,但仍有0.2%-0.5%的人慘遭不測。「為了杜絕可怕的天花,有沒有更有效、更安全的辦法呢?」琴納經常冥思苦想,以致常常夜不能寐。偶然之中琴納注意到,擠牛奶的姑娘和馬廄的馬夫在天花猖撅期間往往安然無恙,極少受感染。「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經進一步的深入調查,琴納發現牛也跟人一樣會感染上天花,牛的乳房上長出的一塊塊紅腫膿瘡和天花病人身上的症狀十分相似。擠奶女工最初往往會感染上牛痘,但奇怪的是不管是誰,只要得過牛痘後從此再也不會患上天花。同樣,養馬人和馬車夫也常會患一種和「馬踵炎」相似的皰瘡,但從此也獲得了對天花的免疫力。在人痘接種中琴納還發現,感染過牛天花或者患過人天花的人,接種人痘往往不發生反應,即使有也很輕微。從人痘法到牛痘法,如今看來僅一字之差,但卻是相當艱難的一步。傳統的保守勢力和習慣性的思維定勢,是實現這一跨越的最大阻力。牛天花與人天花,牛痘與人痘,從無數現象的反復聯想與類比之中,他終於跨越了別人認為不可逾越的鴻溝。上帝的旨意與科學的實驗「得過牛痘的人真的不會再患上天花了嗎?」琴納並不滿足於傳聞,而是動手實施牛痘接種預防天花的系列驗證計劃。但是這一計劃從1780年起仍然是以人痘接種法來考察不同的人群反應,直到16年後才「捅破」從人痘到牛痘的這張「窗戶紙」。結果,在人身上做牛痘試驗招來了同行和教會的合力攻擊。同行指責琴納用人體做試驗「不人道」;教會攻擊他「違背了上帝的旨意」,有損上帝把人放在「萬物之靈」位置的特殊安排。人的命運竟要由牛的膿胞瘡來決定,這是教會乃至醫學會所斷然不能接受的。但是,琴納並不是在那種輕易在指責面前低頭的人,他深受其老師——名醫亨特實驗主義觀點和嚴謹學風的影響。他一生牢記亨特的告誡:「不僅要思考,更要做試驗。」琴納的第一批實驗,是搜集20例牛痘自然感染者,並以未患天花也無牛痘感染史者為對照組,均施以人痘接種。觀察結果發現,對照組中的一些人出現了嚴重反應,發高燒、昏厥,有的甚至就此染上接種性天花。而前20例中有18例對人痘攻擊具有免疫力,其中有些人即使與急性重症天花病人密切接觸也並不感染。但琴納仍不就此輕易地下結論。經過十幾年的反復觀察和試驗,1796年5月14日,琴納終於一改以往謹慎行事的作風,大膽地跨出了關鍵性的一步。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暮春,詹納醫生懷著激動而期待的心情,將擠奶姑娘尼爾姆斯手臂上感染14天後的牛痘皰瘡漿液擠出一點,把它「種」在8歲健康男孩菲浦斯臂上用針劃出的兩道約2厘米長的淺痕上。從第4天起,淺痕上出現丘疹、水皰、膿皰、結痂和脫痂等一系列典型的初發反應,歷時半個月,全身僅輕度不適。為了驗證效果,7月19日再給他接種人痘,竟未出現任何天花病徵。琴納的假說被證實了。這是人類史上人體牛痘接種的首次成功試驗。後改用患牛身上的膿瘡漿,最後改用牛痘接種者的痘痴,經數十例試驗,都取得了同樣的免疫效果。1798年,琴納的《牛痘來源及其效果研究》一書問世,一時極大地震撼了社會各界。這是人類征服天花的宣言書。「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科學的真理一開始往往掌握在少數先覺者的手裡。琴納為維護真理,一生勤奮不懈,淡泊名利,敢於向傳統和權威挑戰。而這一切都源於他以救死扶傷為己任的人生宗旨。在牛痘接種試驗中,同行和教會聯手圍攻琴納。英國皇家學會不相信一位來自窮鄉僻壤的普通鄉村醫生能制服天花,他們把他當作沽名釣譽、嘩眾取寵的「騙子」,拒絕接受他的論著。格洛斯特醫學會的同行們則攻擊他踐踏了希波克拉底《醫生誓言》,要開除他的會員資格。還有許多人認為,接種牛痘說不定什麼時候會像牛一樣長出尾巴和犄角。教會則把他看作是「魔鬼的化身」,詛咒他應該下地獄。面對這些鋪天蓋地而來的污泥濁水,琴納淡然地回答道:「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琴納雖然出身於牧師家庭,但從小就有自己獨立的個性,不人雲亦雲,不盲從權威。在攻擊和中傷面前,琴納醫生選擇了保持沉默。他回到家鄉,繼續為村民們免費種牛痘。他的義行獲得好友們的支持,大家幫他建了一個小屋,並取名為「牛痘聖殿」。他在這「聖殿」里忙碌地為村民種痘,繼續到各地宣揚種痘的好處。為了回答種種責難和疑惑,琴納又於1799年陸續發表了關於牛痘接種的一系列文章。同行中,多數人持懷疑和否定的態度,也有少數人對他的發明產生了極大興趣,其中就有倫敦兩位著名的醫生皮爾遜和伍德維爾。伍德維爾還發現牛痘接種者可以是未感染牛的傳染源,為以後大量生產牛痘苗提供了依據。琴納的研究成果很快被譯成德、法、荷、意和拉丁文在各國發表。由於琴納牛痘接種法的推廣,天花發病和死亡人數大大下降。英國政府終於承認這一創新的重大價值,1802年和1807年議會先後授予琴納1萬和3萬英鎊獎金;在倫敦建立了新的研究機構——皇家琴納學會,由琴納擔任首任主席。在這里,琴納將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研究工作之中,團結和培養了許多青年研究者。由於琴納的牛痘接種法簡便、安全而高效,十幾年間迅速傳遍歐洲各國和美洲大陸。1805年,牛痘接種法傳入中國,逐漸取代了人痘接種。1803年,西班牙還特地派遣醫療船隊向所有海外屬地推廣實施牛痘接種法,這一環球航行歷時整整3年。當時英法是交戰國,但琴納的名字深受拿破崙的敬重,拿破崙稱他是「人類的救星」。德國人把琴納5月17日的生日作為盛大的節日來慶祝,舉國上下載歌載舞,開懷痛飲,歡呼人類的新生。參考資料 http://www.bioon.com/popular/scientist/200406/41150.html
『捌』 世界上第1個發明種牛症的醫生。
魯班發明了雨傘,和鋸齒,牛頓發現地球引力,喬布斯發明世界上第一部蘋果手機
『玖』 第一個種牛痘的人是誰
天花,中醫稱為痘瘡,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種烈性傳染病,是嚴重危害人們身體健專康的疾病之一。幾屬千年來,天花的傳染使千百萬人喪失生命或毀容。
我國早在16世紀前後已知道使用人痘接種法(採用輕症天花病人痘漿接種於健康人的鼻孔)來預防天花。1567~1572年間明朝已經設立了痘疹專科,接種痘漿法逐漸得到推廣和普及。這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同疾病作斗爭的過程中發明的,它是現代免疫學的先驅。後來,人痘接種法傳到歐亞各國。
1768~1796年左右,英國醫生琴納在中國人痘接種法的啟發下,經過20多年的悉心研究和觀察,終於證實患過牛痘的人就不會再患天花。琴納在1796年第一次給一個8歲的孩子菲茨朴斯接種牛痘,並且取得成功。後來,他總結自己的經驗,寫了一本名叫《接種牛痘的原因和效果的調查》的書。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醫生,特地在瑞士日內瓦建立了一座琴納雕像,並在紀念碑上鐫刻著:「向母親、孩子、人民的英雄致敬。」
『拾』 天花和牛痘的故事 介紹了醫生琴納發明種牛痘根絕天花的過程。在這個研究過程中; (科學問題)
琴納通過對天抄花受害襲者的觀察分析,首先發現了什麼問題:( 擠奶得過牛痘的女工不會得天花 )
2: 針對發現問題,琴納提出了什麼猜想?( 得牛痘之後對天花就會免疫 )
3:最後,琴納通過(種牛痘待小孩感染之後再接種天花病毒)的方法證明了上述猜想,人類由此獲得了抵禦天花的有效方法——種牛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