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做裝修從事木工對人體有害么
一、做裝修從事木工還是對人體有害的。
1、從事裝修木工很多時候採用的材料都含有有害物質(例如:甲醛、苯),長時間接觸有潛在致癌性,可帶來累計慢性中毒,一次大量攝入可引起急性中毒,皮膚直接接觸會引起皮炎。
2、從事裝修木工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切割許多木材,這就有可能會吸入很多粉塵顆粒,對身體的健康有負面影響。
3、從事裝修木工施工現場一般使用的設備噪音大,對聽力影響不好。
二、做裝修從事木工預防傷害方法
1、戴口罩,戴手套,保持施工現場的通風,從而減少粉塵和有毒氣體的吸入。
2、盡量購買使用帶有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證書的裝修產品。
B. 約翰·吉里發明了什麼
能量問題是人類生存空間中一個永恆的話題,今天的人抱怨石油少,煤炭少,水少,電少。而一百年以前的人抱怨水力不夠,蒸汽浪費,新發明的電力又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玩意兒」。
19世紀後期,費城人約翰?吉里的發明讓人們大開眼界。吉里是個多面手,他當過捕獸師、木匠、小提琴家和魔術師。這些經歷充分說明他是個不同尋常的人。他召集商人和工程師宣布他發明了一種新機器,可以分解控制物質原子結構的力量,這種分解能量來自誘導的和諧震動。不要說一般人,就連一些科學家都認為吉里是在胡言亂語,都等著看他的笑話。
1873年的一天,吉里把他的新機器展示給觀眾。吉里按動開關,機器開始嗡嗡作響,漸漸地聲音越來越大,最後連貫而成一種擾人不已的長鳴。這時,吉里又按動一個開關,機器發出一聲震耳欲聾的吼叫聲,冒出一股濃煙。煙霧散盡後,旁觀者發現機器的一根管子上頂出一個一寸大的鉛球,被極強的沖力作用下,竟然穿透兩塊橡木板,落在一個備好的沙箱里。就在人們的滿臉狐疑變成目瞪口呆的時候,有一位頗有眼力的商人首先醒悟過來,立即問吉里:「你的機器可以上市了,誰是你的合夥人?」
由於人們對新能源的迫切需求,吉里的發明很被看好,有人出資十萬美元成立了「吉里馬達公司」,在後來的七年中,吉里又研製了一連串新機器,用他的能源可以穿透鐵板,折斷鋼索,扭曲鐵棒,把鐵樟折成鐵絲,真是力大無比。
這個巨大的能源如果能應用到工業生產中,將會取得更大的效益。但是,當有人要求他解釋馬達原理時,吉里總是借故推託,他的理由是:這種能源是他發明的,他必須要再能完全控制它之後,才能對外公開,或擴展應用范圍。否則一旦發生意外,他絕對負不起責任。盡管這個解釋不無合理之處,但上門求教的人還是絡繹不絕。1882年12月,吉里終於被說服了,向公司股東代表愛德華·波克先生公開他的秘密。波克先生是位蒸汽引擎專家,他對吉里的合作態度和對機器構造的介紹十分滿意。於是股東們又追加更多的投資。
八個月後,吉里又把新改良的機器展現給觀眾。這個神奇的機器把一塊生鐵砂輕而易舉地變成一段鐵軌的形狀。無疑日益發展的鐵路建設需要大量鐵軌,假如使用這台機器,製造出的鐵軌的成本肯定大大降低,這就意味著會獲得極大的利潤。許多生產商都興奮得躍躍欲試。然而,日子一天天地過去了,新機器並沒有造出低成本的鐵軌,約翰·吉里卻被股東們送上了法庭。因為股東們發現吉里的機器用在他們手中沒起任何作用,他們簡直受不了這種「欺騙」。
1888年,股東們採取法律措施,讓法官命令吉里公開地的秘密。吉里還是拒絕了,他因此被判入獄,「吉里馬達公司」就此完結消失了。吉里出獄後又找到一位贊助者,是位心地仁慈的富翁克萊拉·吉薩普夫。吉里又開始研製新機器。可不知為什麼,總不那麼順利,他經常氣憤地把尚未完成的新機器摔成碎片,然後再從頭做起。直到1898年吉里去世為止,他再也沒什麼新的發明創造獻給世人。
雖然報紙上很少再見到吉里的名字,但他往日的股東們卻一直「惦記」著他,念念不忘吉里讓他們支出的花銷。所以吉里一去世,他們立即佔有了他的工廠。他們找到了一個三噸重的鋼球,以為這就是吉里能源的由來。但等再進一步研究之後,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從他留下的一些文件中也找不到任何線索。
吉里真的發現了一種新能源嗎?他後來的失敗是不是因為他的能力受到科學知識的局限?或許他是一個由某種神奇的新力量控制的人呢?
由於弄不出個究竟,吉里的老股東們認為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大騙子,多年來拿他們的血汗錢尋開心。然而事實卻是,那些錢,吉里本人只用了很少的錢,他生活節儉,無任何奢侈習性,他把絕大部分錢都用在他的工廠上,用在那些神秘的設備上了。
一位給約翰·吉里作宣傳的作家說:「有人認為他是個利用人性弱點的大騙子。但從他多年來的辛勤實驗和孜孜不倦的潛心研究,完成一個又一個復雜設計這一點來看,這種說法很不實事求是。
「他既非精神失常,也不是一個普通的騙子。他是位品格上毫無過失的勇士。
約翰·吉里不失為一個天才。」
C. 獨特的運糧工具木牛流馬是誰發明出來的,具體是這么用的
眾所周知,神運算元諸葛亮還是三國時期著名的發明家。他獨創的「八陣圖」,被譽為神奇的陣圖。同時,他還發明的連發的弩弓,成了戰場上神武器。而他在北伐曹魏時發明的木牛流馬同樣是他的成名作,因為他解決了蜀中長途跋涉運糧難的問題。
至於為什麼會在後來沒有全面推廣下去,那是因為後來隨著時代的進步,隨著朝廷和百姓對道路的重視,修的道越來越寬越來越平,同時又發現圓的車輪更實用更快,農村普遍使用的獨輪車和兩輪板車就是後來的改進版和創新版。木牛流馬因為極其「笨重」,後來便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台。
D. 木工刨床開關怎麼接
木工刨床是我們的木匠在加工的生產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每當有粗糙的木料的時候,這時就需要我們的刨床把我們的木料打磨的精細光滑一點。這樣人們在使用的時候就會更加的舒心和稱心了。可是難免有的時候我們的刨床會發生一些意外,所以我們就要自己處理。一般來說最主要的還是我們的刨床的接線的問題,很多外行都會對我們刨床電機的接線產生很多的疑惑,甚至有些構造和功能都會混淆,所以今天我就要給你們介紹一下我們生活中的刨床接線的各種情況和應對方法。
用旋轉或固定刨刀加工木料的平面或成形面的木工機床。按照不同的工藝用途,木工刨床可分為平刨床、單面壓刨床、雙面刨床、三面刨床、四面刨床和精光刨床等。木工平刨床(圖1)用來刨削工件的一個基準面或兩個直交的平面。電動機經膠帶驅動刨刀軸高速旋轉,手按工件沿導板緊貼前工作台向刨刀軸送進。前工作台低於後工作台,高度可調,其高度差即為刨削層厚度。調整導板可改變工件的加工寬度和角度。拼縫刨床的結構與平刨床相似,但加工精度較高。
單相還是三相要搞清楚,買一個相應的倒順開關,按說明接線即可。銘牌上不是已經標注220v三角接線法,你電機現在是Y接法380V供電,那你就將豎直連著一側3枚樁頭的連接片卸下後改成橫相連接的三道不就是220v供電可用的馬達了。
這個是三相電機,要有三相電才可以使用,如果沒三相電就要用到變頻器或是單相變三相的變壓器。或加電容也可以,但功率會下降。接了一個三相電機加電容改單相的。把銅片照電機銘牌的220V的圖示連接起來,然後兩根電源線隨便接在三個端子的其中兩個上,再把電容的兩根線其中的一根和其中一根電源線接在一個端子上,(如果電機運轉方向不是你需要的就把兩根電容線互換一下)剩下一根電容線接在剩下的端子上就可以了,從8微法的電容開始試驗,一直添加到你覺得電機發熱程度到你手可以摸得上為止。
電刨是三相的,應該用三相交流電。用交流220V電機是不能轉的,三相電機缺相時轉不起來。找個電工來接,注意正反轉。
以上就是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常見的木工刨床接線的問題,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忽略點我們電機接線的最最基本的問題,我們下次在接線的時候一定要仔細的注意這些小小的細節。同時一定要注意是不是我們的介面有什麼問題,千萬不能對我們的木工刨床電機進行硬碰硬的來。我們要找出問題的所在,然後根據我們的問題來進行解決。我想這樣我們就又可以打磨出精細光滑的木材了吧。
E. 著名「木匠皇帝」朱由校,木匠水平怎麼樣
朱由校在木工方面的成績真的是很專業,比得上正兒八經的木匠。除了木工活,朱由校還喜歡做建築,他不僅可以設計出一份完整的宮殿圖紙來,還可以親自督促並指導工人們的建造。朱由校的這兩種技能放到現在,妥妥的就是土木工程專業的大觸啊,因此有很多人都對他的皇帝身份感到惋惜,如果朱由校出生在木匠家庭,他早就已經名流千古了。
朱由校的祖父朱翊鈞一心玩樂,根本就沒空管皇長孫的教育問題,而他父親朱常洛也不太關心他,因此等到朱由校繼位時,他都16歲了,還是個文盲。你說朱由校大字不識一個,怎麼好管理國家嘛,於是他就一心當木匠,朝廷事務交給魏忠賢,後宮大權仰賴客氏,這兩個人狼狽為奸,誘導朱由校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所謂“捧殺”。
F. 怎樣驗收木工
最好還是請專業的第三方監理,你是哪個地區的呢?
木工驗收注意事項
1、看縫隙
木封口線、角線、腰線飾面板碰口縫不逾越0.2mm,線與線夾口角縫不超出0.3mm,飾面板與板碰口不逾越0.2mm,推拉門整面過失不超出0.3mm。
2、看結構
結構是不是直平。不論水平方向仍是垂直方向,准確的木匠做法都應是直平的。
3、看轉角
轉角是不是准確。正常的轉角都是90度的,特別計劃要素在外。
4、看拼花
拼花是不是緊密、准確。准確的木質拼花,要做到相互間無縫隙或堅持一致的距離距離。
5、看弧度
弧度與圓度是不是順暢、油滑。除了單個外,多個一樣外型的還要確保外型的一起。
6、看櫃門
櫃體櫃門開關是不是正常。櫃門開啟時,應操作簡便、沒有異聲。
G. 木牛流馬究竟是什麼,其實早就發明過,發明者是木匠祖師爺嗎
讀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諸葛亮使用木牛流馬,通過了巴蜀的天險,向關中岐山運送糧食物資,其內部的機械構造十分復雜,操作卻十分簡單,在小說《三國演藝》中也有相關的記載:
“孔明即手書一紙,付眾觀看,眾將環繞而視。造木牛之法雲:‘方腹曲頭,一腳四足;頭入領中,舌著於腹。載多而行少,獨行者數十里。曲者為牛頭,雙者為牛腳,橫者為牛領,轉者為牛足,覆者為牛背,方者為牛腹,垂者為牛舌,曲者為牛肋,刻者為牛齒,立者為牛角,細者為牛鞅,攝者為牛軸。牛仰雙轅,人行六尺,牛行四步。’每牛載十人所食一月之糧,人不大勞,牛不飲食。”
但是木牛流馬是否是諸葛亮發明的,書中卻沒有交代,這也成了中國歷史上揮之不去的謎團,其實木牛流馬跟我們現代科學研究的“永動機”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果木牛流馬真實存在的話,那麼無疑是世界上最早的“永動機”但是撥開小說虛構的因素,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木牛流馬究竟是什麼?
這些探索式的發明讓我們逐漸接近了事件的真相,但是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山上的棧道並不是崎嶇不平的,而是平坦的棧道,而棧道是用木板堆砌而成,每一個木板都有間隔,如果木牛牛馬真的是四腿步行的話,很容一腳踩空,就不能在木棧道上自由行走了。
其實早在宋代就有專門研究木流牛馬的資料,高承就在《事物紀事》中寫道:”木牛即今小車有前轅者,流馬即今獨推者是。”所以當代很多學者據此推論,木牛流馬就是獨輪車,所謂的木牛流馬不過是後世對獨輪車的牽強附會,為了彰顯故事的傳奇性而已。
H. 魯班不只是一個木匠,他的另一重身份,你知道是什麼嗎
愛迪生曾說「書籍是天才留給人類的遺產,世代相傳,更是給予那些尚未出世的人的禮物」。
人們通過書籍了解歷史,可歷史總是會選擇性地展現更為奪目的一面,好比說到蘇軾,人們想到的是一位大書法家、美食家、大詩人,卻不知道他也是一名充滿奇思妙想的工程師,提起王羲之那便是一位大書法家,第一個聯想的便是有著「天下第一行書」美譽的《蘭亭序》,卻不知道王羲之還是位道士,而且全家人都是虔誠的天師道信徒。說起魯班,會毫不猶豫地將他與木匠祖師爺劃等號,而對於已經逝去的魯班,他其實不只是一個木匠,直到2000多年以後,他的另一個身份才被揭開。
或許現在看來匠人與風水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事,但是回到過去,卻又十分的合理,在當時大時代背景下,人們都比較迷信,對風水玄學都十分認可,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頭百姓,都會邀請風水大師特意勘測一番,是否能將自己的宅院打造成為風水寶地,對風水會影響家人的仕途或健康深信不疑。作為一個工匠要打造讓人滿意的工具或宅院,在一點不了解風水的情況下,僅僅只是工藝出眾是不能滿足他們需求,也就更不難實現自己的作品流傳百世,成為一代偉大的匠人。
結語:我們也許有偏見,但是命運並沒有偏見
我們都知道,讀書切忌以偏概全,一孔之見,但人們往往對一件事或人形成了既定印象之後便再難改變,對於魯班即便今天的你了解到他不僅是木匠的祖師爺,而且是一位了陰陽術士,到明天提到想到的還會是木匠鼻祖。
對於他這本著作《魯班書》雖然有無數專家學者為其正名,但依舊有很多人以訛傳訛,不僅是普通人,甚至在一些具有傳奇色彩中的影視劇中,也會著重的提起扉頁上的話語,讓這本著作的神秘更為濃重,甚至有些人將他當成修仙修道之書,可謂是荒唐之至。但也由於《魯班書》本身的特殊性,歷經多次王朝變更都將其列為禁書,也導致其原文已無從考證,從而成為一代奇書,即便是只言片語的流傳,也並不妨礙在2000多年的今天,讓我們重新去認識到他陰陽術士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