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抗美援朝志願軍創造六大傳奇

抗美援朝志願軍創造六大傳奇

發布時間:2021-07-22 19:20:50

❶ 抗美援朝的感人故事

邱少雲

1951年3月25日,邱少雲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一員渡過鴨綠江。到達朝鮮後不久,軍隊在一個村莊休息,遭到敵機轟炸。全村立即成了火海,戰士們立即展開營救工作。邱少雲不顧生命危險,沖進一間燃燒的小屋,一名女子不幸遇難。邱少雲抱起死者身邊的兩個可憐的孩子,沖出了火場。看到美帝國主義的暴行,邱少雲大發雷霆。他決心為打敗美國侵略者作出一切貢獻。

1952年10月,邱少雲的連隊接受了從平康到金華391高地消滅敵軍的光榮而艱巨的任務。不過,391高地地形獨特,防守容易,進攻困難。敵我陣地之間有一個3000多米寬的空地,是敵人的炮兵封鎖區。這種遠程火炮的沖擊將導致更大的傷亡,影響戰斗的順利進行。上級決定採取秘密行動。進攻前一天晚上,他們把部隊藏在敵人陣地前,出乎意料地抓住了敵人。

生物界可以等待很長時間,在敵人的眼皮底下隱藏數百人20多個小時,沒有任何目標暴露。邱少雲和戰友們不怕打仗。臨走前,邱少雲立下鋼鐵誓言:要打贏這場仗,他願意把一切都給自己。深夜,500多名身穿迷彩草網的士兵以雷電的速度埋伏在青蒿的空地上。11日清晨,敵人在391高地的層層鐵絲網和魚群中,沒有透露我軍的秘密。觀察哨指揮員果斷作出決定,命令敵人被炮火徹底殲滅。

❷ 抗美援朝時,六個志願軍兵團是按什麼順序入朝的各自兵力如何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持續了14年之久的抗日戰爭終於落下了帷幕。

日本的投降不僅代表著抗日戰爭的結束,也代表第二次世界大戰,這一場有史以來席捲地區國家最多,范圍最廣,傷亡以及損失最為慘烈的戰爭終於結束了。但二戰結束後全球就真的太平了嗎?並不,雖然大范圍的戰爭已經停止,但地域內的硝煙卻從未斷過。

第3兵團的軍來源比較雜,包括了中原野戰軍第六縱隊、第九縱隊以及華北軍區第八縱隊,司令員為陳賡,這也是個湖南人,最開始人數同樣為15萬。

那第20兵團跟第23兵團是什麼時候加入的呢?是1951的夏秋防禦作戰開始才加入的,這兩個兵團都轄有2個軍,人數均為10萬左右,司令員為楊成武跟董其武,分別來自福建跟江西。

❸ 抗美援朝戰役中志願軍授予特等功一級戰斗英雄有多少人

抗美援朝戰役中志願軍授予特等功一級戰斗英雄有黃繼光,楊根思,伍先華,李家發,張益仁,王兆才,王德明。

1、黃繼光

黃繼光(1931年2月24日~1952年10月20日),生前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第十五軍第一三五團二營六連通訊員。1952年10月20日在朝鮮上甘嶺地區597.9高地犧牲,年僅21歲。被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追記特等功,並授予「特級英雄」稱號。



2、楊根思

楊根思(1922年11月6日~1950年11月29日),原名羊庚璽,江蘇省泰興縣楊貨郎店(現泰興市根思鄉根思村)人,革命烈士,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國戰斗英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一位特等功臣和特級戰斗英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一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

3、伍先華

伍先華 (1927-1952年9月29日),四川遂寧(今安居區)人。志願軍一級戰斗英雄、革命烈士。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2軍34師100團2連3班班長。同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入朝後不久,便參加了第五次戰役。在1952年9月29日秋季戰術反擊戰中,他所在的部隊參加殲滅江原道金城郡官岱里之敵的作戰。

為了奪取敵人的720高地,徹底摧毀敵人的火力封鎖,他毅然抱起炸葯包沖進敵人的坑道,與40多個敵人同歸於盡,開辟了部隊前進的道路。中國人民志願軍政治部追記他特等功,授予「一級戰斗英雄」稱號,追認為模範共產黨員。

4、李家發

李家發(1934年-1953年7月13日),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戰斗英雄。1934年生,安徽省南陵縣人。是明朝著名開國將領李文忠的22世孫。

1951年6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任第67軍第199師第595團第1連戰士。1952年10月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在一次敵機空襲中,冒著生命危險,幫助朝鮮群眾搶救衣物和糧食。在戰地練兵和修築工事中,成績突出,榮立2次三等功。1952年冬任通信員,英勇機智地穿梭在敵人的炮火中,被譽為「鐵腿通信員」。

5、張益仁

張益仁,原名田先祿,1916年12月30日生於湖北省鍾祥市楊廟村七組。三歲那年父親去世,田先祿就跟母親流浪討飯度日10年乞討流浪,從鍾祥、京山走到襄陽,受盡人間苦難。

6、王兆才

王兆才,戰斗英雄。山東蒙陰人。1947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華東野戰軍班長。參加了魯南、孟良崮、豫東、淮海、渡江等戰役。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願軍排長。

7、王德明

王德明(1925年-2002年9月),山東膠州人,1953年1月,經中國人民志願軍政治部批准,記特等功一次,並授予一級戰斗英雄稱號。

❹ 志願軍傳奇人物,和美軍肉搏殺死6個美軍,後來怎樣了

後來的他成為了最高的軍官。因為他的勇敢激勵了很多的人。

❺ 抗美援朝志願軍6個兵團的司令員都是誰

朝鮮戰爭後沒有多久,中國做出了抗美援朝的決定。彭德懷作為志願軍司令員率軍出征。由於抗美援朝打了兩年多,對手還是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所以志願軍先後有6個兵團入朝作戰。

除了帶隊的彭老總外,每個兵團的司令員也都不是無名之輩,都曾經是赫赫有名的讓敵人聞風喪膽的將軍。

這個時候雖然談判差不多了,但是對方還不老實,尤其是南朝鮮,楊勇組織所部參加夏季反擊作戰,有效地打擊了敵人。在楊得志之後,楊勇還成為了最後一任志願軍司令員。

第23兵團司令員董其武

1951年9月,董其武作為23兵團司令員率部赴朝作戰,他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他兼任著志願軍修建委員會主任。

在朝鮮23兵團幾乎都是在後方擔任修建、維護機場以及防空任務,況且由於形勢變化,三個月就回國了。

❻ 抗美援朝中有哪些英雄

1.彭德懷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中國人民解放軍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原名得華,號石穿。湖南湘潭人。1898年10月24日出生於湖南省湘潭縣彭家圍子。妻子浦安修。無子女。

2. 楊根思

志願軍第20軍58師172團三連連長。1950年11月29日,第二次戰役長津湖作戰中,楊根思奉命帶1個排扼守下碣隅里外圍東南小高嶺,阻擊美軍陸戰一師南逃,戰斗中,楊根思抱著炸葯包沖入敵群,與敵人同歸於盡。

3. 楊連弟

志願軍鐵道兵第1師副連長。入朝後,冒著美軍轟炸,搶修橋梁,先後榮立戰功6次,其中大功1次。1952年5月15日上午,當楊連弟率領部隊搶修清川江大橋時,因敵人投下的炸彈爆炸,不幸犧牲。

4. 伍先華

志願軍第12軍第34師班長。1952年9月29日,秋季戰術反擊作戰中,伍先華所在部隊負責反擊金城郡官岱里以西的美軍和韓軍,伍先華率全班擔負開辟沖擊部隊前進道路的爆破任務,在身中數彈的情況下,他仍頑強地爬到敵軍坑道口,拉燃導火索,滾入坑道,與40多名敵人同歸於盡。

5. 黃繼光

志願軍第15軍第45師某連通訊員,上甘嶺戰役中,1952年10月19日,黃繼光所在部隊反擊收復597.9高地,在消滅敵人火力點過程中,黃繼光在戰友負傷犧牲、自己所攜彈葯用光的情況下,毅然用自己的身軀堵住了敵人機槍眼,為沖鋒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通路。

6. 邱少雲

志願軍第15軍第29師戰士。1952年10月12日,秋季戰術反擊作戰中,邱少雲所在部隊負責進攻韓軍防守的391高地。在戰前潛伏過程中,敵軍發射的一顆燃燒彈在邱少雲身邊爆炸,燃燒液濺到了他的身上,立刻燃燒起來。

為了戰斗勝利,為了一同潛伏的500多名戰友的安全,邱少雲任憑烈火燃燒,一動不動,直至犧牲。當晚,潛伏部隊一舉奪取391高地。

7. 孫占元

志願軍第15軍第45師排長。上甘嶺戰役爆發的第一天,1952年10月14日傍晚,志願軍四個連反攻奪回白天被敵軍佔領的陣地,孫占元率領突擊排負責奪佔597.9高地2號陣地。

戰斗中,他的雙腿被敵炮彈炸斷,仍堅持來回爬行指揮,用繳獲的機槍向反撲的美軍射擊,在戰友相繼傷亡,彈葯告罄的情況下,他拉響了最後一顆手雷,與沖上來的美軍同歸於盡。

8. 胡修道

志願軍第12軍第31師91團戰士。上甘嶺戰役中,1952年10月底,志願軍奪回了597.9高地,敵軍不甘心失敗,持續組織反攻。11月5日,胡修道及其戰友堅守597.9高地,經一天激戰,共打退敵軍40餘次進攻,胡修道一人打死打傷敵軍280餘人。

9. 楊育才

志願軍68軍203師偵察排副排長,奇襲白虎團的傳奇英雄。1953年7月,金城戰役中,楊育才奉命率小分隊執行「虎口拔牙」——突襲韓軍精銳部隊首都師第1團(即「白虎團」)團部任務。13日晚,他喬裝成「美國顧問」,12名偵察員化裝成護送「顧問」的韓軍,直插敵縱深。

他指揮小分隊沖進白虎團團部警衛室、會議室,打得敵人措手不及,亂作一團。僅用13分鍾就結束了戰斗,斃傷敵機甲團團長以下97人,俘敵軍事科長、榴炮營副營長等19人,繳獲李承晚親自授予「白虎團」的「優勝」虎頭旗,圓滿完成突襲任務。

10. 李家發

志願軍第67軍第199師戰士。1953年7月13日夜,在金城戰役奪取韓軍防守的轎岩山戰斗中,李家發機智地炸毀敵主地堡外圍3個火力點。

身負重傷後,繼續艱難地向前爬進,用最後一顆手雷摧毀敵主地堡。當反擊部隊遭到敵另一暗堡火力封鎖時,李家發從昏迷中醒來,頑強爬近敵暗堡,以胸膛堵住敵機槍射孔,為反擊部隊奪取轎岩山開辟了道路。

11. 楊春增

志願軍第12軍第35師104團副排長。1952年8月5日 ,楊春增所在的第4連向韓軍首都師第26團一個連守衛的金城座首洞東南無名高地發起進攻,一舉奪取敵軍陣地。

此後,敵軍不斷進行反撲,楊春增率隊從早晨激戰到下午,打退數倍於已的敵軍14次反撲,斃傷敵200多人。激戰到6日黃昏,陣地上只有楊春增和衛生員兩個人,這時百餘名敵軍蜂擁而至,楊春增抱起最後一顆反坦克手雷,奮勇沖入敵群,與30多名敵軍同歸於盡。

12. 許家朋

志願軍第23軍第67師第200團戰士。1953年7月6日夜,許家朋所在部隊冒大雨進攻美軍第7步兵師防守的石硯洞北山,突擊排接近主峰時,美軍一暗堡突然開火,將部隊壓制在山腰間。當執行爆破任務的戰友犧牲後,許家朋主動抱起炸葯包,沖向敵暗堡。

前進中雙腿被炸傷,他忍著傷痛,頑強爬抵暗堡,由於炸葯包被雨淋濕,爆破未能成功。他拖著傷腿繞暗堡爬行,尋找暗堡入口。在找不到入口的情況下,毅然挺身撲向暗堡射孔,用胸膛堵住正在射擊的機槍口,為部隊開辟了進攻道路。

(6)抗美援朝志願軍創造六大傳奇擴展閱讀

抗美援朝,又稱抗美援朝運動或抗美援朝戰爭,是20世紀50年代初爆發的朝鮮戰爭的一部分,僅指中國人民志願軍參戰的階段,也包括中國人民支援朝鮮人民抗擊美國侵略的群眾性運動。

1950年7月10日,「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台灣朝鮮運動委員會」成立,抗美援朝運動自此開始。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得到了解放軍全軍和中國全國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配合。1953年7月,雙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從此抗美援朝勝利結束。1958年,志願軍全部撤回中國。10月25日為抗美援朝紀念日。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鞏固了中國新生的人民政權,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頂住了美國侵略擴張的勢頭,使中國的國際威望空前提高,極大地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為國內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贏得了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

參考資料

人民網-抗美援朝資料庫



❼ 抗美援朝中的志願軍龍軍一級戰斗英雄特等功臣有哪幾位

一級英雄、特等功臣:

於喜田、於泮功、王兆才、王海、王德明、王學風、毛國臣、孔慶三、任寶山、伍先華、李延年、李鳳林、李家發、邱少雲、沈樹根、吳志洲、余新發、周厚剛、趙寶桐、胡修道、柴雲振、高成山、高景灝、秦建彬、徐長富、陳德中、倪祥明、郭忠田、郭恩志、孫占元、孫生祿、黃家富;

曹慶功、曹玉海、崔建國、張永富、張積慧、楊保山、楊連第、楊春增、雷保森、魯珉、劉慶亮、劉維漢、劉玉堤、閻成恩、譚炳雲。

1953年7月27日,朝鮮人民軍、中國人民志願軍同聯合國軍在朝鮮板門店簽訂《關於朝鮮軍事停戰的協定》,朝鮮戰爭結束。

隨後,中國政府公布中國人民志願軍英雄、模範和特等功臣名單,其中「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12名,中國人民志願軍特級英雄2名,一級英雄51名,一級模範4名,二級英雄、二級模範和特等功臣以上者362名。

(7)抗美援朝志願軍創造六大傳奇擴展閱讀: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彭德懷、楊根思、黃繼光、伍先華、許家朋、孫占元、邱少雲、李家發、楊連第、楊春增、楊育才、胡修道

特級英雄、特等功臣:楊根思、黃繼光

一級模範、特等功臣:王興記、孫鳳鉅、張益仁、羅盛教

一級英雄、一等功臣(兩次一等功):卜廣德、毛張苗、孫振祿、魏玉德

❽ 請說出抗美援朝的六個英雄

▲特級戰斗英雄楊根思,1922年出生在江蘇省泰興縣一個農民家庭里。很小的時候就在上海資本家的工廠做童工,失業回鄉後又給地主家做"牛倌"。1944年他光榮地成為新四軍的一名戰士。由於表現突出,1945年11月,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作戰中,他機智勇敢,曾在圍殲泰安守敵的戰斗中,用18顆手榴彈奪取制高點;在魯南郭里集戰斗中,三次把拉雷投到敵地堡前;在齊村戰斗中,他連續爆破守敵碉堡群;在淮海戰役第三階段,他奉命率1個加強排攻擊夏砦國民黨守軍,機智的摧毀1組暗堡群,還俘虜了近一個排的敵人……先後多次榮立大功、小功,被評為戰斗模範,還榮獲了"爆破大王"、"華東一級人民英雄"、"華東三級人民英雄"等光榮稱號。1950年,身為連長的楊根思,參加了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戰斗英雄代表大會,受到毛主席的親切接見。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任志願軍第20軍第58師第172團3連連長的楊根思,率領全連官兵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鴨綠江,踏上了朝鮮戰場。初入朝鮮,開進東線戰區,身著單薄的戰士們首先遇到的是冰天雪地,零下30℃嚴寒的考驗。楊根思積極動腦,迎戰困難,教戰士們用雪擦手擦臉,把玉米皮撕成一條一條揉搓後一層又一層地裹在腳上防寒,大大減少了官兵的凍傷。
1950年11月25日,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 打響了。27日,志願軍第9兵 團在朝鮮戰場東線的長津湖地區向美陸戰第1師和步兵第7師發起進攻。至28日,將美軍分割包圍在柳潭裡、新興里、下碣隅里等地。29日,被圍在下碣隅里的美軍向南發起攻擊,企圖配合北攻的美軍,共同打通開往古土裡的通道。楊根思奉命率所部3排堅守位於下碣隅里東南的1071.1高地及其東南的小高嶺。該高地扼制公路,是下碣隅里被圍之美軍向古土裡南撤的必經之路。美軍在飛機、火炮狂轟濫炸的掩護下,瘋狂搶奪高地,炸彈、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授予楊根思的一級國旗勛章
炮彈、燃燒彈混雜在一起,陣地上硝煙彌漫、烈火熊熊。楊根思沉著指揮,勇敢應戰,連續打退數倍於已的美軍的8次進攻。戰至上午10時,彈葯已經耗盡,他帶領戰士們用刺刀、槍托、鐵鍬、石塊與美軍拼殺,最後全排 僅剩他和兩名傷員,仍堅守著陣地,而此時,增援部隊尚在途中。在這緊要關頭,面對蜂擁而至的美軍,已負傷的楊根思抱起僅有的一個5公斤的炸葯包,拉燃導火索,縱身沖進敵群,一下被驚呆了的美軍還沒有回過神來,就隨著驚天動地的爆炸聲斃命。楊根思以年輕的生命和滿腔的熱血譜寫了一曲革命英雄主義的贊歌。
為表彰楊根思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志願軍總部給他追記特等功,授予"中國人民志願軍特級英雄"稱號。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務會議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一級國旗勛章、金星獎章各一枚。
▲特級戰斗英雄黃繼光(1931—1952),1930年出生於四川省中江縣石馬鄉(現繼光鎮) 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自幼家境極為貧寒,六七歲時父親因受地主欺壓,病恨交加而死。黃繼光從小就給地主扛長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鄉解放,村裡組織起農會,黃繼光不但成為農會第一批會員,積極斗爭地主,還當上了村裡的民兵。
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後,國內停止復員並大量徵兵。1951年3月,中江縣徵集志願軍新兵時,黃繼光在村裡第一個報了名。體檢時,他因身材較矮開始未被選中。來徵兵的營長卻被黃繼光參軍的熱情所感動,同意破格錄取。
到朝鮮前線後,黃繼光被分配到第十五軍第一三五團二營六連任通訊員。1952年4月,部隊到五聖山前沿陣地接防,本想殺敵立功的黃繼光卻被分配到了連隊後勤。經過副指導員細致的思想工作,黃繼光明白了後勤工作的重要性,樣樣工作都幹得很出色。經上級批准,他榮立三等功一次,還加入了共青團。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開始。10月19日夜,黃繼光所在的二營奉命反擊佔領597.9高地表面陣地之敵。當攻擊部隊受阻、傷亡較大時,已任營通訊員的黃繼光挺身而出,主動請戰,消滅敵人火力點。在戰友負傷犧牲、自己所攜彈葯用光的情況下,黃繼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軀堵住了敵人槍眼,為沖鋒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通路,犧牲時年僅22歲。
黃繼光的英雄壯舉,獲得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最高榮譽——他被志願軍領導機關追記特等功,並授予「特級英雄」稱號(另一特級英雄是楊根思,上面說了);所在部隊黨委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朝鮮政府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黃繼光最後長眠於沈陽市北陵烈士陵園。
▲一級戰斗英雄邱少雲,1931年生於四川省銅梁縣關建鄉的一個貧農家庭。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犧牲前為第15軍第29師第87團第9連戰士。
1951年的春天,邱少雲懷著保衛祖國、保衛家鄉、保衛和平的迫切心情從祖國奔赴硝煙彌漫的朝鮮戰場。在朝鮮,他親眼目睹了美國侵略者用飛機、大炮把大片的工廠、樓房炸
成殘牆斷壁,使無辜的朝鮮人民遭受了災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這些事實使他明白了一個道理,美國侵略者發動這場戰爭的目的就是想卷土重來,使中朝兩國人民再次受其剝削和壓迫。我們決不能讓他們的陰謀得逞。在平時的訓練中,他克服了重重困難,苦練軍事本領、軍事技術,決心把自己鍛煉成最堅強的革命戰士。
1952年秋,上級命令邱少雲所在的部隊開赴平康前線,進入陣地。這是一項非常艱巨而光榮的任務。這個高地上駐有李承晚軍的一個加強連,共170多人。周圍布滿了嚴密的火力網和密密麻麻的鐵網,星羅棋布的地堡散布在它的周圍,情況相當復雜。邱少雲戰斗小組來到陣地的右側隱蔽下來後,他忽然覺得嗓子癢得厲害,就像有小老鼠抓撓一樣,痛癢難忍。他使勁地咽唾液,沒有效果;又用手巾緊緊捂住嘴,憋住氣,直憋得兩眼發黑,淚水都流出來了,仍不見效果。此時如果能發聲咳嗽是能夠減輕癢的痛苦的。但他深知自己是在執行偵察任務,就在敵人的眼皮底下,不能因為自己而暴露目標,破壞整個偵察計劃。他只好抓起帶苦味的野草在嘴裡咀嚼才強忍下來。幾個小時過去了,仍不見敵人出現,連長命令繼續往敵人陣地前沿運動,這時,敵人的幾顆照明彈竄上天空,輕重機槍一起掃來,此時擔任戰斗小組組長的邱少雲以火力掩護大家撤出。他帶領戰士李川虎用手榴彈、沖鋒槍一起向敵人陣地猛打,虛張聲勢地高聲喊:「沖啊!」這下敵人以為他們找到了目標,不僅輕機槍像暴風雨一般地掃射,火炮也出來湊熱鬧。這樣折騰了半個小時後才發現上了當,射擊聲停止。
1952年10月,搶攻391高地的戰斗就要打響了。11日夜,擔負潛伏任務的500餘名指戰員神不知鬼不覺進入一片有3000米開闊地的潛伏區。邱少雲帶領的爆破組,潛伏在距敵人前沿60米處一個小土坎旁邊的蒿草叢中。他們透過草叢緊緊盯住敵人的陣地,聚精會神地觀察將要爆破的目標,並已暗下決心,堅決完成潛伏任務,徹底消滅敵人。空曠的山野里聽不到槍聲,也聽不到人聲。500多名全副武裝的志願軍戰士在半人高的野草當中已度過了近10個小時了。整個潛伏區顯得非常寧靜。上午10點多鍾,意外的情況發生了,一個班的李承晚軍從地堡里鑽出來,朝山下走去。這突如其來的情況,使潛伏區的空氣驟然緊張起來。邱少雲和同志們屏住呼吸,天地間的一切像凝固住了一樣。這時,戰友們用眼神互相鼓勵著:「沉住氣,不要沖動,一定要遵守紀律。」這時走在最前面的敵人突然發現山下埋伏著一片志願軍,頓時嚇得兩腿發軟,砰砰砰地掃了一梭子,扭頭就往山頂上跑。當敵人跑到半山腰時,一陣驚天動地的炮聲從志願軍陣地傳出。炮火築起一道火牆,截住了敵人的逃路,將敵人全殲在山腰間。
一場危機過去了,潛伏區又恢復了平靜。中午12時,一顆燃燒彈在邱少雲身邊爆炸,燃燒液濺到了他的身上,立刻燃燒起來。首先燒著了他腿部的偽裝,頓時形成了火團把他緊緊包圍起來。一股強烈的灼熱使邱少雲本能地抽動了一下,在他的身後就是一條流水的小溝,只要後退幾步,在泥水中打個滾,就可以把火壓滅,保住自己的生命。但他深知這樣就會被山頂上的敵人發現。為了500多戰友的生命安全,為了整個戰斗的勝利,他不驚慌,不呼救,堅定地趴在地上,咬緊牙關,巍然不動。眼看著邱少雲被大火吞噬而不能去救,戰友們的心像在滾開的油鍋里煎熬。但此時,理智要求大家誰也不能動,這是考驗革命戰士組織紀律性的嚴峻時刻。他們在為邱少雲擔心、難過,同時也相信他一定能經受住考驗。
火焰仍在邱少雲身上翻滾,身上的棉襖漸漸地燒完了,豆大的汗珠從他的額上滾下來,他懷著對敵人的刻骨仇恨,以頑強的意志忍受著烈火燒身的劇痛。他緊握鋼槍,堅強地抬起頭來,看看同志們,彷彿在說:「首長,同志們,我邱少雲為了戰斗的勝利,為了無產階級的革命事業,為了保衛我們可愛的祖國,再大的困難,絕不屈服。」在烈火持續的燃燒中,邱少雲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為表彰邱少雲烈士的崇高的集體主義精神和頑強意志,志願軍總部於1952年11月6日給他追記特等功,並於1953年6月1日追授他「一級英雄」稱號。中國共產黨志願軍總部委員會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53年6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於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並將邱少雲的名字刻在朝鮮金化西面的391高地石壁上,讓英雄的名字與英雄的山嶺共存不朽。
▲一級戰士羅盛教(朝鮮對他的稱號:一級戰士),湖南省新化縣相子村人,1931年生在一個貧苦農民的家裡,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0年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1年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任志願軍47軍第141偵察隊文書。他高舉起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旗幟,昂首挺胸踏上了朝鮮的土地,一直向南急行軍,迎接戰火的洗禮。當年,他參加了陣地防禦作戰。
8月的一天,羅盛教與炊事班的同志到陣地送飯回來,美軍發射的炮彈越過頭頂,落在
南映里和平村莊的土地上,發出震耳欲聾的巨響。炮聲過後,羅盛教聽到遠處傳來孩子的哭聲。他冒著美軍飛機的掃射轟炸,翻越一座山循哭聲而去,在一個防空洞旁邊,發現一個小孩子,正撲在一名婦女的胸脯上,邊哭邊叫著「阿媽妮」。那個孩子的身上、臉上、手上沾滿了鮮紅的血。母親手裡緊緊握住小鋤把,背上的嬰兒已經被炸得只剩下半截身子了。羅盛教有生以來第一次目睹如此悲慘的景象,他臉色鐵青,緊握拳頭。此時,美軍扔下的炮彈還在爆炸。他不顧一切,把孩子抱起來,交給附近的一位朝鮮老大爺。爾後,他回去安葬了那位朝鮮母親和她的孩子。晚上,羅盛教躺在床上,怎麼也不能入睡……夜已經很深了,他打開手電筒,翻開日記本,寫了一首詩。詩中寫道:當我被侵略者的子彈打中以後,希望你不要在我的身體面前停留,應當繼續前進,為千萬朝鮮人民和犧牲的同志報仇……
1952年1月,朝鮮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裡風雪彌漫,氣溫降到零下2攝氏度以下。2日,一位朝鮮少年崔瑩在櫟沼河上滑冰,不慎摔倒,壓破冰層,掉進2.7米深的冰窟窿里,一瞬間就沒了頂。剛剛投彈訓練歸來的羅盛教見此情景,像接到戰斗命令,毫不猶豫地沖上去。他邊跑邊脫掉棉衣,縱身跳進冰洞,潛入水底尋人。在剌骨的冰水中,羅盛教一連兩次沉入水底,摸到崔瑩,幾次用力把他托出水面,只因冰洞四周的冰層太薄,崔瑩無法爬上去,又塌進冰水中。羅盛教第三次潛入水底摸住崔瑩,雙腳蹬著河底的碎石,使出最後一點力氣,用頭將崔瑩頂出水面,戰友趕來協助救出。崔瑩得救了,羅盛教卻被沖到遠處的冰層下,再也沒有出來。
羅盛教冰下救崔瑩的消息傳出後,石田裡20多戶群眾像失去親人一樣痛哭不已,他們用朝鮮人民最隆重的葬禮安葬了羅盛教。勞動黨里委員長指著冰封的櫟沼河,聲音顫抖地說:「在這條河裡,志願軍為救我們的一個孩子獻出最寶貴的生命;也在這條河裡,美國侵略者用我們親人的鮮血染紅了河水。鄉親們,讓我們世世代代都記住羅盛教的名字吧!」
1952年2月,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給羅盛教追記特等功,追授「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愛民模範」稱號。同年4月,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追授他為「模範青年團員」。1953年6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他一級國旗勛章、一級戰士榮譽勛章。朝鮮政府和人民為了永遠紀念羅盛教,將石田裡改名為「羅盛教村」,將櫟沼河改名為「羅盛教河」,將安葬烈士的佛體洞山改名為「羅盛教山」,山上修建了「羅盛教亭」和羅盛教紀念碑,碑上刻著金日成首相的親筆題詞:「羅盛教烈士的國際主義精神與朝鮮人民永遠共存」。
▲一級英雄胡修道,四川省金堂縣人。1932年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任志願軍12軍31師91團5連戰士,1953年加入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他參加了1952年秋季戰術反擊戰、上甘嶺戰役和朝鮮東海岸反登陸防禦戰。
1953年1月5日,是美國總統大選的日子。侵朝美軍司令范弗里特與南朝鮮總統李承晚
親臨前線,整整發動了一天的攻擊戰,稱之為「一年來最猛烈的攻勢」。攻擊的重點是上甘嶺右側597.9高地的最前峰。這一天,胡修道所在的第5連就堅守在主峰陣地上。
主峰上有個陣地:前頭是9號陣地,右首是10號陣地,左首是3號陣地,相距都不遠。胡修道在班長李鋒帶領下,與新戰士藤士生3人,奉命堅守3號陣地。陣地的工事早被炮火摧毀了,全是鬆土、沙石,只有一塊被打去半截的青石頭,根部還有半人多高,能對付著藏住他們3個人。
這天天剛亮,李承晚軍就發起進攻。一陣隆隆的排炮之後,步兵開始往山上爬,越爬越高,距5連陣地很近了。胡修道看不清上來多少敵軍,只顧緊緊抓住爆破筒。只聽班長叫了聲「開槍」。胡修道使盡全身力氣,不顧一切地摔出一根爆破筒、一個手雷、又一個手榴彈,當他又要往外摔時,被班長抓住了,一大片李承晚軍士兵被炸倒在半山坡上。
接著,李承晚軍第二次沖上來。這次胡修道看清楚了,有兩個多排,都戴著鋼盔,背著槍,腰裡掛著手榴彈。由於山坡陡,土又松,一走一滑,李承晚軍索性手腳並用往上爬。胡修道壯了壯膽,待敵軍靠近點,才由藤士生供應彈葯,他同班長一個打頭,一個打尾,只打得敵軍往下滾,有的抱著腦袋四下亂竄。
戰斗越打越激烈。這時聽到連長在附近指揮洞里喊:「李班長,9號陣地人不夠了,你去守住」。李鋒臨走前,再三囑咐胡修道和藤士生說:「你們要好好守住陣地,保持我們的榮譽。」班長一走,3號陣地只剩下胡修道和藤士生兩人了。敵軍的炮又響了。這回都是重炮,打得特別厲害。胡修道尋思著探出頭,只見上來一大片敵軍,個頭大,笨手笨腳,背的是清一色的卡賓槍。胡修道看清楚了:全是美國兵。他暗暗罵道:「過去你打我,今天該我打你了。」他順手摔出個手雷,隨著一聲巨響,一個當官的倒下了,其餘的上不上,下不下,哇哇亂叫。胡修道抓過自動槍,跪在地上往下掃射,一個個美國兵躺下睡覺了。
胡修道正看得開心,忽然傳來10號陣地打得沒有人了,敵軍攻得正凶的號令。他看了連長一眼,連長朝10號陣地一揮手,他和藤士生從一個彈坑滾到另一個彈坑,直撲10號陣地。他們正好來得及時,打退了敵軍,保住了陣地。這時,排長從9號陣地一直打到10號陣地,負了重傷,不一會就犧牲了。胡修道緊緊抱住排長,對藤士生說:「你去報告連長」。藤士生剛走,敵軍又沖上來。胡修道摔出一顆手雷,正要摔第二顆時,幾個戰士跳進洞子里,對他說:「連長命令你快回3號去,這里歸我們負責。」
胡修道端起爆破筒,弓著腰,一口氣跑到3號陣地那塊大石頭下。戰斗從早晨打到中午,又打到下午,天快黑了,敵軍又沖上來,同時向3號、9號、10號陣地撲來。胡修道扔出一顆手榴彈,又扔出一顆手雷,炸倒前面的一兩個,後面的敵軍潮水似地往上涌,眼看到頂了。胡修道一把抓起自動槍,跪倒在地扣住扳機不鬆手,掃得敵軍一個又一個往下倒。
這一天,他們打退了美軍、李承晚軍在坦克、大炮掩護下,從排到兩個營規模的進攻40多次,創造了志願軍戰士一人一天殲敵280餘人的記錄,守住了陣地。
1953年1月1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給胡修道記特等功,授予他「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戰斗英雄」稱號。1953年6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頒發一級國旗勛章、金星獎章。1953年,他出席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全國戰斗英雄代表會議。
▲一級英雄孔慶三,山東省歷城縣王舍人庄人,1926年生在一個貧窮的人家裡,1946年被抓進國民黨軍隊里當兵。他終於盼到了解放,於1948年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任27軍92步兵炮連一炮手、班長。隨後,他參加了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1949年,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50年11月,孔慶三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任27軍80師炮兵團92炮連5班長。他參加
了第二次戰役,執行朝鮮戰場東線的阻擊任務。當時,正值美軍發動所謂「結束朝鮮戰爭總攻勢」的時候,情況非常緊急。他隨部隊跨過鴨綠江以後,連夜疾進,爬山涉水,趴冰卧雪,忍飢耐寒,趕到了東線的天宜水裡。這里距美軍佔領的新興里只有二三十里路,從隆隆的炮聲中,可以斷定美軍正在發動進攻。92炮連在此待命,人人摩拳擦掌,准備出擊。
11月27日,志願軍第9兵團要在朝鮮咸鏡南道長津郡新興里發起圍殲侵朝美軍的戰斗。孔慶三班配屬給主攻部隊尖刀步兵第8連,執行掩護突擊部隊前進的任務。孔慶三帶領全班戰士到達新興里時,8連突擊排已經在溝里打響了。前方的戰斗越來越激烈,自動槍聲、機槍聲、手榴彈聲,響成一片。
戰鬥打得正烈。美軍一個火力點噴著火舌,8連突擊隊受阻,與美軍形成對峙狀態。8連連長指著美軍的火力點對孔慶三說:「5班長,你看前邊,山嶺崗前面20多米遠,有一個獨立房屋,房子已經被我們的手榴彈打得七孔八洞了,但敵人的火力是從屋底下向外發射的,很顯然,他們的工事是做在坑下邊。我們發起幾次沖擊都沖不過去,派去爆破的人一到嶺崗就……」8連長停了片刻又說:「同志們左右都繞不過去。這一仗打好打不好,就看我們能不能消滅這個火力點了。」
孔慶三已經明白了8連長的意思。他堅定而又信心十足地表示:「連長,我們一定摧毀它。」由於有小崗遮擋,炮無法直射。孔慶三果斷地將炮彈殺傷半徑為25米的步炮推到距射擊目標只有20米的小崗,並立即在冰上構築炮工事。可嶺上全是冰土,又光又硬,一鎬一個白點,無法構築陣地。怎麼辦?他發現左邊有個小土包,過去一看,是塊凍石頭,凍的蠻結實。他讓戰士把炮推過來,駕在上面,准備發射。可炮的右支架懸空,無法發射。這時,從溝里逃跑的美軍正向新興里奔逃,如果讓美軍在新興里匯合,後果十分嚴重。情況萬分緊急。孔慶三奮不顧身,毅然用肩膀頂住炮的右支架,堅決命令開炮。戰士看看班長吃力的肩膀,不忍拉火。孔慶三連聲喊:「拉火,快拉火啊!」
「轟!」一顆炮彈出了膛。隨著爆炸的火光,獨立房屋倒塌了,美軍火力點被摧毀了,40餘名美軍被殲滅了,突擊隊前進的道路打通了,可孔慶三受步炮後座力撞擊,腹部又中一彈片,壯烈犧牲了。
為了表彰孔慶三的英雄事跡,1952年9月24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為他追記特等功,追授「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戰斗英雄」稱號,並把他的名字攜刻在朝鮮長津湖畔「志願軍烈士紀念塔」上。
▲一級戰斗英雄楊春增,河北省沙河縣西鎮人。1929年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自幼飽受地主和日本侵略者的壓迫。
1945年10月,16歲的楊春增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任某部機要科通信員。1946年秋,在魯西南王家垓戰斗中,他勇攔馱文件受驚的軍馬,被譽為「小英雄」。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過淮海戰役和向西南大進軍戰役。
1951年3月,楊春增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任志願軍第12軍第35師第104團第4連第3排副排長。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他參加了第五次戰役、1951年陣地防禦作戰和1952年鞏固陣地作戰。
1952年8月5日晚,志願軍第12軍第35師第104團第4連,向守衛在朝鮮江原道金城座首洞東南無名高地的李承晚軍首都師第26團第10連發起進攻。在強大炮火掩護下,第4連第1排和第8班迅速突破南朝鮮軍防線,攻佔了541高地,全殲守軍一個加強排。夜裡,楊春增奉命隨突擊組佔領陣地。為鞏固陣地,他指揮部隊冒著李承晚軍的炮火搶修工事,准備打擊李承晚軍的反撲。守衛在最前沿的第1排,同李承晚軍進行著激烈的戰斗。當他們的彈葯、手榴彈快要打光的時候,楊春增讓衛生員收集李承晚軍丟下的彈葯,及時送到前沿,支援他們打退李承晚軍多次瘋狂反撲。
第二天拂曉,1排奉命撤出戰斗,楊春增率領9班和衛生員、電話員等8人,堅守在541高地上。他對大家說:「同志們,這個陣地是咱們奪下來的,決不能丟掉,咱們沉著氣狠狠地打,不讓一個活著的敵人爬上來。」天剛亮,李承晚軍開始打炮了,炮彈越來越密,陣地上土石亂飛。炮火稍停後,李承晚軍三五成群地往上爬來。楊春增對大家說:「注意,敵人少了,用手榴彈打,來的多了再打爆破筒和手雷。」李承晚軍發動了一次又一次反撲,都被打退了,但他們還是不甘心,又發起了集團沖鋒。楊春增目睹李承晚軍爬上狹窄的山樑,立即讓衛生員發信號,讓炮兵開炮。頓時,炮彈在敵群中爆炸,少數沖上來的敵軍,全被沖鋒槍點了「名」。志願軍從早激戰到下午3時,已連續打退數倍於已的李承晚軍的多次反撲,斃傷其200多人。
激戰到最後,陣地上只有楊春增和衛生員牟元禮兩人了,手雷也只剩下一顆了。這時,百餘名李承晚軍又蜂擁而來。在這緊急關頭,楊春增對衛生員說:「你快到那邊去找點彈葯來」。衛生員走後,他抱起最後一顆反坦克手雷,拉開了雷管,奮勇沖入敵群。當衛生員找到兩顆手榴彈轉來,喊著:「排副,我支援你來了」的時候,只聽一聲震天的巨響,捲起濃厚的煙柱,楊春增與30多名李承晚軍同歸於盡。陣地保住了,他卻壯烈犧牲了。
1952年11月,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為他追記特等功,追授他「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戰斗英雄」和「中國共產黨模範黨員」稱號。1953年6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追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及一級國旗勛章、金星獎章。

❾ 中國志願軍抗美援朝的感人故事

黃繼光
黃繼光,1931年出生於四川省中江縣一個山村。他自幼家境極為貧寒,六七歲時父親因受地主欺壓,病恨交加而死。黃繼光從小就給地主扛長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鄉解放,村裡組織起農會,黃繼光不但成為農會第一批會員,積極斗爭地主,還當上了村裡的民兵。

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後,國內停止復員並大量徵兵。1951年3月,中江縣徵集志願軍新兵時,黃繼光在村裡第一個報了名。體檢時,他因身材較矮開始未被選中。來徵兵的營長卻被黃繼光參軍的熱情所感動,同意破格錄取。

到朝鮮前線後,黃繼光被分配到第十五軍第一三五團二營六連任通訊員。1952年4月,部隊到五聖山前沿陣地接防,本想殺敵立功的黃繼光卻被分配到了連隊後勤。經過副指導員細致的思想工作,黃繼光明白了後勤工作的重要性,樣樣工作都幹得很出色。經上級批准,他榮立三等功一次,還加入了共青團。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開始。10月19日夜,黃繼光所在的二營奉命反擊佔領597.9高地表面陣地之敵。當攻擊部隊受阻、傷亡較大時,已任營通訊員的黃繼光挺身而出,主動請戰,消滅敵人火力點。在戰友負傷犧牲、自己所攜彈葯用光的情況下,黃繼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軀堵住了敵人槍眼,為沖鋒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通路,犧牲時年僅22歲。

邱少雲
1951年3月25日,邱少雲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一員,跨過了鴨綠江。

到朝鮮後不久的一天,部隊在一個村莊休整,正遇上敵人的飛機轟炸,整個村莊立刻成了一片火海,戰士們立即投入了搶救工作。邱少雲不顧生命危險沖進了一間燃燒著的窩棚,只見裡面一位婦女已經慘死,邱少雲抱起死者身邊的兩個可憐的孩子沖出了火海……目睹美帝國主義的侵略暴行,邱少雲胸中充滿了憤怒的火焰,他下決心,要為打敗美國侵略者貢獻自己的一切。

1952年10月,邱少雲所在的連隊接受了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消滅平康和金化之間的三九一高地的敵軍。然而三九一高地地形獨特,易守難攻。在敵軍和我軍陣地之間還有三千多米寬的開闊地,是敵人的炮火封鎖區。在這樣長距離的炮火下沖擊,必會導致我軍較大傷亡,影響戰斗的順利進行。上級決定採用隱蔽作戰,在發起攻擊的前一天夜裡,把部隊潛伏在敵人陣地的前沿,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要使幾百人在敵人眼皮底下隱蔽二十多個小時而不能有一個暴露目標,這個生物界可等艱巨。邱少雲和他的戰友們毫不畏懼,爭相請戰。臨行前,邱少雲下了鋼鐵誓言:為了戰斗的勝利,甘願獻出自己的一切。

深夜,五百多名身披偽裝草網的戰士,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那蒿草叢生的開闊地埋伏了下來。

11日清晨,三九一高地上敵方那層層的鐵絲網和一簇簇不暴露我軍潛伏秘密,觀察所里的指揮員當機立斷,下令用炮火將這股敵人全部殲滅。

也許是敵人對這片開闊地的情況有所懷疑,不多時,幾架敵機朝著志願軍的陣地投下燃燒彈。有一顆燃燒彈落在了離邱少雲兩米遠的草地上。不一會,插在了邱少雲腿上的蒿草被點著了火苗在升騰。在邱少雲後邊,就是一條水溝,只要往溝里一滾,就可以把火撲滅。然而,這樣就會把目標暴露給敵人,整個戰斗布置將全功盡棄,五百多戰友將面臨巨大的危險。後方的指揮員對此心急如焚。好一個鋼鐵戰士邱少雲,任憑火焰越燒越猛,他強忍著常人難以想像的巨大痛楚,以超常的毅力,咬緊牙關,紋絲不動。火燒得更大了。周圍的戰友甚至能聞到肉體燒焦的味道,而邱少雲仍舊靜靜地趴在那裡,直到火焰整個將他吞噬……

為了全體戰友的安全,為了戰斗的最後勝利,邱少雲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羅盛教
羅盛教,湖南省新化縣相子村人,1931年生在一個貧苦農民的家裡,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0年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1年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任志願軍47軍第141偵察隊文書。他高舉起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旗幟,昂首挺胸踏上了朝鮮的土地,一直向南急行軍,迎接戰火的洗禮。當年,他參加了陣地防禦作戰。
1952年1月,朝鮮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裡風雪彌漫,氣溫降到零下2攝氏度以下。2日,一位朝鮮少年崔瑩在櫟沼河上滑冰,不慎摔倒,壓破冰層,掉進2.7米深的冰窟窿里,一瞬間就沒了頂。剛剛投彈訓練歸來的羅盛教見此情景,像接到戰斗命令,毫不猶豫地沖上去。他邊跑邊脫掉棉衣,縱身跳進冰洞,潛入水底尋人。在剌骨的冰水中,羅盛教一連兩次沉入水底,摸到崔瑩,幾次用力把他托出水面,只因冰洞四周的冰層太薄,崔瑩無法爬上去,又塌進冰水中。羅盛教第三次潛入水底摸住崔瑩,雙腳蹬著河底的碎石,使出最後一點力氣,用頭將崔瑩頂出水面,戰友趕來協助救出。崔瑩得救了,羅盛教卻被沖到遠處的冰層下,再也沒有出來。

❿ 抗美援朝的時候志願軍為朝鮮人民做了什麼

打水
志願軍戰士為朝鮮人民付出的並不比朝鮮人民付出的少。戰士朝鮮人民做的事比天上的星兒還多,使人最感動的還根數打水這件事兒。
在朝鮮打戰的地方,是個缺少水的地方。根喝水得去山上挑,山上的古井裡的水清澈見底,但是那裡經常遭到美國鬼子空軍的狂轟亂炸,是個極為危險的地方。打戰後,戰士們極為需要水,受傷的戰士需要水,打長時間仗的戰士需要水,特派員需要水......朝鮮的父老鄉親需要水。但是朝鮮的不極少啊!沒辦法,一位勇敢的志願軍戰士說他為大家取水。
早晨,霧還沒散,志願軍戰士在霧的掩護下,飛快地向古井奔跑。兩桶水都滿了,志願軍戰士正准備回去的時候,不料敵軍派出空軍在山上巡邏。每到亮個時刻都得狂炸山上。快呀,志願軍戰士提起木桶往回跑,剛好被鬼子空軍發現了,朝著戰士轟炸起來。戰士身旁的石頭被炸飛起來,砸到了戰士的身體。戰士忍著疼痛,終於把水送回村子。
志願軍戰士把水送回了村子,但是他身子卻受了傷——一塊石頭嵌進他的身體里。這不是親人的行為嗎?難道亮不代表了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友誼嗎

閱讀全文

與抗美援朝志願軍創造六大傳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