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中國古代的發明與發現

中國古代的發明與發現

發布時間:2020-12-17 20:49:35

❶ 古代中國發明和發現總結

1.中國古代最有代表意義的科學技術四大發明,傳播到世界後,推動了人類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在中國和歐洲的作用和地位大不一樣,這給我們一個深刻啟示:科技發揮的效益和作用取決於社會環境。研究古代四大發明的優勢和缺陷,科學地繼承歷史文化遺產,對促進我國的文化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2.中國古代數學、天文、歷法、農學等科技門類的發展,與農業文明息息相關;中國古代醫葯學相當發達,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中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人生態度,中醫中葯至今仍在世界學領域佔有重要地位;中國古代科技發展對走自主創新之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啟示。

二、知識結構

三、重難點分析

1.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

(1)內容:造紙術、指南針、火葯、印刷術

(2)影響:

①造紙術使紙張很快代替了歐洲中世紀長期使用的書寫材料羊皮紙和小牛皮紙,促進歐洲文化的發展;

②火葯推動了歐洲從冷兵器時代進入熱兵器時代,使封建統治階級日益衰落,還促進了歐洲采礦業和金屬製造業的發展;

③指南針的使用,使西歐人開辟了新航路,迎來了地理大發現的時代;

④印刷術,推動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促進了人們思想的解放。

總之,四大發明對歐洲經濟、政治和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從此,西歐率先進入近代社會,整個世界在其推動下,逐步從古代向近代演變,奠定了在近代世界史的中心地位。

(3)四大發明在中國和西方命運為什麼會有不同?

①中國是由於封建社會自然經濟佔主導地位;

②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阻礙;

③科舉制度、重農抑商、閉關鎖國等阻礙先進技術發揮作用;

④西方商品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的增長,重商主義,對外擴張等促進了西方科技的進步

2.中國古代的發明與發現

科技成就(發明)

朝代

歷史地位

數學

《九章算術》

東漢

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應用數學著作

珠算

元末明初

明朝時,珠演算法意境傳播到朝鮮、日本、東南亞等地區

天文

《石氏星表》

戰國石申

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星表,對天文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渾儀

西漢張衡

是望遠鏡發明以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天文觀測儀器

《授時歷》

元朝郭守敬

是我國古代最優秀的立法,對指導農業生產大有幫助

農學

《氾勝之書》

西漢氾勝之

是古代最早的農書

《齊民要術》

北魏賈思勰

現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統的古代農學著作

《農書》

元朝王禎

重點放在生產工具方面

《農政全書》

明朝徐光啟

奠定了農書的科學性、創新性、先進性

醫學

《傷寒雜病論》

東漢張仲景

奠定了後世中醫臨床學的理論基礎,被譽為「萬世寶典」

《本草綱目》

明朝李時珍

是對16世紀以前中醫葯學的系統總結,被譽為「東方葯物巨典」

❷ 古代中國科技有何重大的發明與發現

春秋戰國:九九乘法表,《石氏星表》,《黃帝內經》,司南的發明
秦漢:造紙術(東漢內蔡倫改進)容,《傷寒雜病論》,麻沸散(華佗),地動儀(張衡),《九章演算法》
魏晉南北朝:《齊民要術》(賈思勰),圓周率達小數點後七位(祖沖之)
隋唐:火葯,雕版印刷,黃道游儀(僧一行、梁令瓚)
宋元:活字印刷(北宋畢升),火器,指南針開始運用於航海,珠算,《農書》(王禎)
明清:《本草綱目》(李時珍),《農政全書》(徐光啟)

造紙術傳入歐洲後,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展
火葯傳入歐洲後,使資產階級打敗了封建騎士階層
指南針的傳入,使其迎來了地理大發現的時代
而印刷術傳入後經改良擔耿曹際丨宦查為腸力,大大推動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促進了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

❸ 中國古代有哪些發明

4大發明,火葯,指南針,印刷術,造紙術《齊名要術》《農書》《弄政全書》《授時歷》《水經注》《九章算術》《傷寒雜病論》《洗冤集錄》《千金方》〈本草綱木〉張衡的地動儀〈詩經〉〈楚辭〉〈春秋〉〈史記〉〈資治通鑒〉〈永樂大典〉〈四庫全書〉〈孫子兵法〉〈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聊齋〉〈儒林外史〉

中醫中葯

王渝生介紹說,中醫中葯對世界最偉大的貢獻是其防病治病的實踐技術。中醫中葯建立起完整的醫葯體系,服務中華民族數千年,在西醫傳入後繼往開來、與時俱進、推陳出新、發揚光大,不僅在國內受到廣大患者的信賴,而且在海外日益發展,現在世界上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中醫中葯,外國人也日益崇尚中醫中葯。中醫中葯當之無愧名列新四大發明之首。

十進位值制

中國是數學古國,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九章算術》、《數術九章》是古代數學名著。古代世界各國曾經有十、十二、二十、六十等多種進位值制,現在統一使用十進位值制。王渝生說,中國是世界最早採用十進位值制的國家,在世界數學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出土的殷商甲骨文中已經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和百、千、萬等字的合文來記數,最大的記數有二萬多,記錄了戰爭中殲敵、俘虜人數,以及牛羊頭數。後來發展成籌算和珠算的逢十進一的十進位值制,是對記數和計算的革命性發明,其沿用至今。

赤道坐標系

中國還是天文學古國,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記載太陽黑子、哈雷彗星、超新星等天象的國家。王渝生說,中國古代天文計算採用的赤道坐標已經為現代天文學所採用,中國成為領先世界採用赤道坐標的國家。古代天文學家在進行天文計算時,分別依照地球自轉的赤道平面和公轉的黃道平面確定坐標系,中國古代天文計算採用的是赤道坐標,以赤道二十八宿為准研究日、月、五星的運動;西方則按黃道坐標,即所謂黃道十二宮,這是兩種不同的坐標系。現代天文學研究證明,赤道坐標優於黃道坐標,現代天文學已經用赤道坐標系統替代黃道坐標系統。

雕版印刷術

活字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同樣雕版印刷術也是中國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我國著名科技史家潘吉星證實,在韓國慶州發現的唐武周時期印刷的《無垢金剛經》印自中國長安,而且中國還有比此更早的印刷品。因此,中國成為世界雕版印刷術當之無愧的先驅。

❹ 中國的古代發明大全

太陽風暴——最早發現的太陽黑子
有星孛入於北斗——彗星的觀測
朔月辛卯 日有食之——日食記錄
日月星辰——陰陽合歷
太陽風暴——最早發現的太陽黑子
世界最古老的星表——石氏星表
現存最早最完整的歷法著作——《太初歷》
土圭測日影
星隕如雨——流星群的觀測
演示天體視運動的儀器——渾天儀
我國最古老的記時儀器——壺漏
大地測量——子午線的測定
歷法革命——沈括的《十二氣歷》
科苑奇葩——郭守敬發明和研製的天文儀器
我國古代最優秀的歷法——郭守敬的《授時歷》
周公觀景——天文台的設置
我國最早的數學專著——《周髀算經》
精推細算——《九章算術》
運籌帷幄——零與籌算
十進制記數法
中國剩餘定理——大衍求一術
祖沖之和圓周率
賈憲三角
一元高次方乘——天元術
朱世傑和他的《四元玉鑒》
雙假設法——盈不足術
級數與垛積術的應用
中國——算盤的故鄉
磁石的魔力——指南針的發明
《墨經》與第一運動定律
被中香爐與常平架
磁偏角和磁傾角
測量工具——游標卡尺
投影 幻燈——走馬燈
神秘的倒影
奇異的鏡子——透光鏡
世界最早的潛望鏡
世界最早的人工磁化法——指南魚
傑出的機械——指南車
火葯的發明
火柴的發明
漆和漆器
瓷器的出現
石油和天然氣
會燃燒的石頭——煤的開發和利用
張衡的地動儀
最早的測風儀
雲向西 雨沒犁——雲的觀測和雲圖集
溫度觀測儀和降水觀測儀
天氣預報
古老的物候歷
我國最早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引涇往洛—一鄭國渠
貫通南北的水利工程——京杭大運河
我國最早的水位站——涪陵石魚
我國最早的潮汐圖——竇叔蒙《濤時圖》
古代地理學名著——《水經注》
青銅時代——銅礦開采
煮海為鹽——鹽鹵開采
最早的植物志—— 《南方草木狀》
賈思勰和《齊民要術》
特色鮮明的《王禎農書》
精耕細作五穀豐登
茶的種植與茶文化
魯桑百豐綿綿——桑蠶技術
濟世之谷——豆類植物的栽培和豆類食品
徐光啟的《農政全書》

❺ 中國古代的創造發明有哪些

我們大家都知道中國的四大發明是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葯。其實中國古代除了這四項發明,還有很多厲害的發明創造,中國古代的科技十分璀璨和精彩,只不過大多數科技發明在長年累月間已不知不覺融入我們的生活,讓人們很容易忽視了它們的艱辛的創造過程。下面這些例子都是中國古代的創造。

還有,在外國人眼裡中國的代名詞「瓷器」;天下第一橋「趙州橋」;不用一釘一鉚的古代建築「榫卯」;御敵於萬里之外的「長城」等等,中國古代的科技成就還遠遠不止這些。它們體現了古人的智慧,展現了古人強大的創造力。它們曾經甚至現在都在影響和改變著這個世界。

❻ 中國古代的發明有哪些

雕版印刷術
活字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同樣雕版印刷術也是中國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我國著名科技史家潘吉星證實,在韓國慶州發現的唐武周時期印刷的《無垢金剛經》印自中國長安,而且中國還有比此更早的印刷品。因此,中國成為世界雕版印刷術當之無愧的先驅。
中國古代科技成就之略說(包括四大發明)
1、中國古代科技成就—遙望蒼穹(上) 神秘的天體,遙遠的星空,千百年來一直是我們的祖先關注的對象。月亮的圓缺代表了什麼?太陽的運動軌跡有規律可尋嗎?天上恆星有多少,它們的位置又在哪裡?一代代的古天文學家們為此進行了不懈的探索,留下了無數的發現。隕石,北極光這些天文現象很早就出現在古代的神話里,戰國時期的石申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漢代的史官司馬遷寫了《天官書》,這是對前代天象觀測記錄的一次總結。
2、中國古代科技成就—遙望蒼穹(下) 漢代以後,中國古代天象觀測繼續發展。兩晉時期的陳卓,建立了全新的星官體系,並用《玄象詩》將其記錄下來;到了宋代,流傳下來了一副石刻星圖,在公元1054年的時候,觀測到了一次罕見的超新星爆發,這對現代天體物理學的發展意義重大。天象觀測記錄豐富,古代天文學人才輩出,使得中國古代天象觀測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3、中國古代科技成就—歷法的變遷 原始社會,人們發現天象的變化與四季交替存在可循的規律。這個規律成為了古人天象觀測的最實際的應用,歷法便在百姓生存與貴族統治的雙重需求下誕生了。
4、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天象觀測工具 古人在觀測天象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了製造工具的天賦,圭表、漏壺、渾儀、渾象,每一件都顯示著中國古代天文學的輝煌,尤其是到了宋元時期,中國天象觀測儀器製造水平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但非常遺憾的是,元朝以後,這些儀器的製造水平也停滯不前,隨著西方入侵者的隆隆炮聲,這些精美的儀器成為中國屈辱歷史的見證。
5、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地震檔案 中國是一個地震多發國家,同時也是地震記錄最豐富的國家。打開古代地震檔案會發現:有智者超前地發明儀器觀測地震,也有勇者身處險境去記錄分析地震,更有許多無名史官記錄下兩千多年的地震資料,讓我們有可能分析研究腳下的大地何時會發脾氣。
6、中國古代科技成就—神農滄桑(上) 遠古時期,人類靠打漁、捕獵採集著野果為生。農業的產生讓人類的腳步踏上了文明之路。從此人類開始了定居、耕種、養殖的生活……
7、中國古代科技成就—神農滄桑(中) 古老的育種技術……甚至皇帝都親手做過。富有創意的祖先……是怎樣給農作物起名字?悠遠的中國農業發展的歷程,就近在一日三餐的變化。
8、中國古代科技成就—神農滄桑(下) 這些我們祖先使用過的工具……是農具?或是武器?無數巧奪天工的農具……可能是一個很普通的老百姓發明的。牛犁的出現……使人類的生產力有了第一次解放。
9、中國古代科技成就—改變世界的發明:火葯(上) 古代醫葯學家把硝石、硫磺入葯治病,而煉丹家卻用它來煉制長生不死的仙丹。陰差陽錯,仙丹沒煉成,倒煉出了火葯。剛問世的火葯因為各種原因被嚴格保密,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有人開始用它作法行騙,也有人帶者它投身軍事,一個偉大的發明終於公諸於世。
10、中國古代科技成就—改變世界的發明:火葯(下) 火葯讓古老的「石包」發展為今天的「炮」,刀槍劍戟的冷兵器逐漸被各式各樣的火葯兵器所替代。走上正軌的火葯開始廣泛介入軍事和民用,與此同時,戰爭和和平貿易卻帶著它原離故土,向西行進。
11、中國古代科技成就—東方之光:造紙術 一堆亂麻,一塊破布,一張樹皮,這些廢料卻能夠造出潔白的紙,紙的發明是中國人最偉大的創造,它使文明可以傳承,使知識可以傳播。千年來,紙的發展從沒有停止過,一張普通的紙,卻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12、中國古代科技成就┈青銅時代 一個紛爭的年代,一段青銅兵器的歷史,一把王者之劍背後的故事,本期科學歷程將向你娓娓道來.....
13、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傳播文明:印刷術(上) 印刷術不折不扣的是一種改變歷史進程的工藝技術。最先發明的是雕版印刷。但對於它的起源眾說紛紜,「肇自隋時,行於唐世,闊於五代,精於宋人」是迄今為止最為人們所接受的種精典說法。隋代佛教的興盛為雕版印刷的起源與初步發展起了推動作用;在唐代,印刷術不僅僅用於佛經的印刷,一般書籍,日歷印量大增;戰亂不休的五代,印刷術卻沒有停止,而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
14、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傳播文明:印刷術(下) 宋代對印刷術的發展來講是一個精彩的時代,這一時期出現了偉大的活字印刷術,出現了永載史冊的布衣畢升;元代是一過渡性階段,但王楨發明的轉輪排字法離機器印刷只有一步之遙;明朝的豆版印刷流傳至今,成為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形式,印刷術的成熟使清代出現了許多精典的印刷巨著。
15、中國古代科技成就—指南針史話(上) 指南針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這已是盡人皆知的事實,但是指南針究竟是由誰發明的呢?本片將為你講述一個關於指南針的神奇故事。
16、中國古代科技成就—指南針史話(下) 指南針傳到西方後,大大促進了西方航海的發展,直接推動了達伽瑪、哥倫布的遠洋航行,而作為最早發明指南針的中國為什麼卻講指南針用於看風水的迷信活動上呢?
17、中國古代科技成就┈輝煌的古船(上) 清朝末期,西方人的鐵甲戰艦打開了中國閉關鎖國的大門。但是,又有誰知道這些西方的鐵甲戰艦曾經得益於我們古代船隻的發明創造!
18、中國古代科技成就┈輝煌的古船(下) 戰船是我國古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高大雄偉的戰艦讓人生畏,為保衛國家立下汗馬功勞。但如此輝煌的造船史,為什麼到了近現代就沒落了呢?
19、中國古代科技成就—漫話古代橋梁 古橋的歷史本來就妙趣橫生,更何況中國古人又被加上「古代橋梁工程師」的桂冠。本期節目以拱橋的技術發展為線索,為您描述了中國古代各領風騷的五座橋梁。
天文方面還有:
看星(日食、彗星、黑子)
記星(最早)
測星(張衡、僧一行、郭守敬)
(1)、張衡——東張西望(東漢);(水運渾象儀;地動儀)。
(2)、僧一行——唐僧(唐朝);一(子午線);行(黃道游儀)。
(3)、郭守敬——郭子興(元代); 割(簡儀);守(《授時歷》
敬(黃赤夾角精確)。
數學方面有 :
(1)、春秋:九九籌算度量衡。
元代:珠算(圓珠筆)。
(2)、西漢《周髀算經》勾股弦(理論);
東漢《九章算術》成體系(實踐)。
(3)、南朝:祖沖之——孫行者。
農學方面的:
(1)、賈思勰的《齊民要術》: 北方農業早發展(北朝);
(2)、《農書》:元朝王禎;生產工具改革《農器圖譜》。
(3)《農政全書》: 徐光啟;(明朝);
醫學方面的
(1)、西漢:(《皇帝內經》)
(2)、東漢:(張仲景;華佗)
———醫聖 張仲景:理論《傷寒雜病論》;實踐「四診法」。
———在世 華 佗:駝背---麻醉---針灸---五禽戲。
發明了人
酷刑,地震儀,酒
史學有司馬光編寫的<<資治通鑒>>
黃帝發明車船,他的妻子發明養蠶術

❼ 簡便概括:古代中國科技有何重大的發明與發現,它們對世界文化的影響如何

春秋戰國:九九乘法表,《石氏星表》,《黃帝內經》,司南的發回明
秦漢:造紙術答(東漢蔡倫改進),《傷寒雜病論》,麻沸散(華佗),地動儀(張衡),《九章演算法》
魏晉南北朝:《齊民要術》(賈思勰),圓周率達小數點後七位(祖沖之)
隋唐:火葯,雕版印刷,黃道游儀(僧一行、梁令瓚)
宋元:活字印刷(北宋畢升),火器,指南針開始運用於航海,珠算,《農書》(王禎)
明清:《本草綱目》(李時珍),《農政全書》(徐光啟)

造紙術傳入歐洲後,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展
火葯傳入歐洲後,使資產階級打敗了封建騎士階層
指南針的傳入,使其迎來了地理大發現的時代
而印刷術傳入後經改良,大大推動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促進了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

若還有不清楚的地方請call我

❽ 中國古代發明

摘自 http://www.wenganred.com/forum/view.asp?id=125

http://www.mfzq.com.cn/Blog/Diary.aspx?cid=1426&Data=S&Tid=361641

http://www.yq6z.com/blog/user1/yinying/archives/2006/18506.html

http://211.95.73.80:8080/fmczy-more-zhongwai.htm

前7000年,中國仰韶文化時期已有陶窯及模製的陶器。
前3200年,中國炎黃時代。
前2050年,中國夏朝建立。
前1200年,中國用蠶絲織絲絹。
前1200年,中國殷商青銅(銅錫合金)冶鑄技術已達成熟階段。
前1066年-前221年,中國周朝。
前770-前476,中國春秋時代。
前770年,中國已會鑄鐵。
前722年,中國開始用干支記日。
前700年,管仲(前725-645)記載了磁石。
前611年,中國有彗星的最早記錄,即後來的名的哈雷彗星。
前5世紀,中國的《周禮》中記載了用金屬凹面鏡從太陽取火的方法。
前475-前221,戰國時代。
前400年,墨翟(前468-376)發現小孔成像。
前350年,中國戰國時代的甘德、石申編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前250年,中國戰國末年《韓非子》一書中有用「司南」識別南北的記載。
前221-前206,秦朝。
前206-公元220年,漢朝。
前2世紀,劉安(前179-122)著淮南子,記載用冰作透鏡,用反射鏡作潛望鏡。
前2世紀,中國西漢用絲麻纖維紙。
1世紀,中國的《漢書》記載尖端放電。
105年,中國東漢時蔡倫造紙。
132年,中國東漢時張衡發明世界上第一個測量地震的儀器地動儀。
220-581年,三國兩晉南北朝。
3世紀初,中國漢末華佗發明麻醉劑麻沸散用於外科手術。
3世紀,中國魏晉時期的劉徽提出割圓術,得圓周率為3.1416 。
5世紀,中國南北朝時南朝的祖沖之(429-500)算出圓周率的值到小數點後第七位,比西方人早1000多年。
581-618年,隋朝。
7世紀,中國唐朝已採用刻板印刷。
725年,中國南宮說等人實測子午線的長度。
9世紀,中國唐朝的煉丹士發明火葯。
960-1279年,宋朝。
11世紀,中國宋代沈括寫成《夢溪筆談》一書。
1041年,中國北宋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早於西方400年,奠定了現代印刷術的基礎。
1054年,中國《宋史》記載了一次超新星爆發,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有關超新星爆發的文字記載。該超新星的殘骸形成了現在所見的蟹狀星雲。
1231年,中國宋朝人發明「震天雷」,充有火葯,可用投擲器射出,是火炮的雛形。
1259年,中國南宋抗擊金兵時,使用一種用竹筒射出子彈的火器,是火槍的雛形。
1279-1368年,元朝。
14世紀中前葉,中國開始應用珠算盤。
1368-1644,明朝。
1385年,中國在南京建立觀象台,是世界上最早的設備完善的天文台。
1596年,中國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出版,書中記有葯物1892種,是重要的科學典籍。
1637年,中國明朝的宋應星完成「天工開物」,總結了中國工農業生產技術。

❾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是發現還是發明

是發現

因為,如果「發現」磁場有指南特點,也叫「發明」,那古代人發現水內能喝、是容無色液體,那不也都叫「發明」了???

發明一定是指運用科學原理開發出的設備和裝置,比如發明無線電、發明電燈、發明晶體管等等;

而造紙、印刷、火葯、指南針這都是人們在無意中的「發現」,都是經驗的產物都與科技無關;

比如:印刷術,實際就是古人早就在用的「篆刻」術的擴展應用而已,只不過是很多「圖章」捆在一起,好一起「蓋章」罷了,這只能叫改進而絕對不叫「發明」;

而火葯也是無意中發現的配方,古人根本就沒有對火葯特性給出科學解釋,只是經驗的產物、發現的產物而已;

❿ 請舉出5例中國古代在不同領域的重大發明和發現

張衡 地動儀···
畢升 活版印刷··
蔡倫 造紙術··
馬均發明的 風車灌溉系統··
華佗發明麻沸散開刀··

閱讀全文

與中國古代的發明與發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