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當代愛迪生,李傑發明的洗菜機那裡有賣
當代愛迪生?這是自封的吧
2. 發明者廚房垃圾處理器是什麼
廚余垃圾處理器,顧名思義就是處理廚余垃圾的機器。它可以直接將易腐爛食物垃圾直接處理成微末,隨下水管道排出,無需存放。
3. 發明作業
一個小發明。
一般下雨的時候如果沒穿套鞋的話就很容易把後面的褲子弄濕了。如果我們在鞋子後面加個擋泥巴的東西不就很好了嗎?比如說你穿的是球鞋。而且穿條新褲子。下雨或者地上有泥的時候你在球鞋後面加個擋泥巴的小扳子,天晴的時候就可以卸下來。裝在鞋子的連邊又美觀又實用
給分啊同學。
4. 節能環保金點子發明
(1)不掉的牆壁插頭:
現在的牆壁插座孔夾持力小,兩極插頭易掉。可以在插座、插頭互相接觸部分,粘上尼龍粘扣,當使用時即可粘上。插頭輕微受力不掉,遇到緊急情況稍用力即可拉掉,擺脫電源。
(2)判斷干電池是否可用的方法
干電池是常用電源之一,有時難於鑒別新的質量優劣及用過的,判斷剩餘電能是多少,造成誤用(有時流出廢液腐蝕電極或停止工作),誤棄造成浪費,待急速放電恢復後,可以測得。方法是:(1)有的數字萬用表有測電池檔,如dt-830b型測電池檔可測:1.5v,lcd顯示值大於3.8ma為正常;9v,lcd顯示值大於24ma為正常。(2)有人只測電池電壓,可能產生有壓弱流的現象,只有測電池在電路工作時的電流值和電壓值才准確。購買各種電器選擇同樣型號電池,可合理利用的順序是:瞬時短路放電??小燈泡或者錄音機??收音機??電子鍾或者遙控器,其使用時間大大加長。
(3)廢尿不濕的利用:
尿不濕如果任其自然降解,約需300年。尿不濕的高吸水性聚丙烯酸類樹脂能吸收超過自重數百倍的水分,有貯存水(涵養水源)的功能,如果把尿不濕粉碎,質量比1:200與土壤混合,可使土壤疏鬆長時保持濕潤。用於栽培花木棚園種植可以節水50%,環保化害為利。
(4)改制便拆自行車內胎
從內胎氣門嘴旁邊10厘米處斷開,胎內3厘米打磨接著摸上膠水沾牢固,對折再沾牢固。另一端也這樣處理,會短一些,再接到足夠長。此端粘貼一個皮環,然後把它掛在氣門嘴處,防止在無氣或不足的時候,內胎隨著外胎走,出現有一部分沒有內胎的情況,組合後為圓形內胎,如果把它放在車中,當修理和更換時,就可以輕而一舉的取下來。
(5)改制雙出口洗發露瓶
現在的洗發瓶,只有一個出口,由於洗發液是粘稠的液體,每當剩餘少了不能再擠時,再往開控,出來需要長時間(大約30秒?1分鍾),給使用帶來不方便,在頭發已經濕了,急待塗洗發露時,更顯得時間長,事先貯備好了,再倒入也麻煩,有的乾脆仍掉,造成了浪費。有些瓶的出口處是平的,可以倒放,但人們習慣與正放,結果洗發露還是在底部。絕大部分瓶口密封是好的,液體較少時,這種粘稠液體是不能流出來的。製作時可以兩空瓶保留瓶口端的一半對接,如圖所示。這樣洗發露瓶是上下有兩個出口,洗發露多時習慣擠的用上出口,當洗發露少時,不管怎樣放,總是有個口在下面,洗發露在瓶底部打開蓋也可順利擠出,就不必為控出液體而延誤時間了。
(6) 防滴水雨傘
現在的雨傘不足的是:傘上有滯流的雨水,當進入室內時,水會從傘上滴落下來,弄臟或弄濕地毯或清潔的地面,例如上超市只能把 傘放在門口寄存,費事費時。 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我對雨傘進行了改進:
在傘桿頂端安裝上一個能盛,收傘後倒流滴下雨水的小桶(棒棒冰上的)。滴下雨水的體積(最多時)是小桶容積的3/4,小桶底部固定在傘桿上,小桶上部用支撐架固定防止松動,並起美觀作用,這樣雨水就會滴入小桶中,當再次使用時,先向下撐開傘,再揚起來,小桶中的水則從傘面流下,也不會灑在人身上,如果長時間不用,水會自然蒸發。 經過試用,防止了傘上的水污染地面,方便,潔凈。
(7) 易燃定時蚊香 蚊香,現在仍然是人們常用的驅蚊主要用品之一,有廣泛的應用。
現有蚊香存在著:1.點燃端較鈍,點燃時間長;2.使用者自備火源不便;3.無論使用房間空間大小一次性燃盡,可能會造成煙霧過濃對人有傷害,同時也造成了浪費。
經過實驗,一盤蚊香可以點燃約6小時,充滿4×4×3米的房間恰到好處,房間小的可以使之自動熄滅,通過其它實驗可以使之自帶火源,易點燃克服了上述不足。 個尖,變成2個且角度小,開出燕尾槽,易於點 燃。並把火柴插如槽中,蚊香支架鐵片上貼一片火柴盒上磷片,用於擦燃火柴,蚊香盒裡再放幾根火柴備用。在蚊香全長每1/12處,畫上痕跡(刻度)每個刻度燃燒時間為0.5小時。把口型金屬導片移到此處,燃到此處時由於金屬片散熱達到其燃點以下,自動熄滅。
(8)製作抗風傘 下雨時易刮風,刮風時易使折疊傘刮翻。可以取軟繩如圖那樣拴好。傘撐開時有繩拉著不被風吹翻,合上傘時,有立軟繩拉著,橫軟繩也不會露出。只拴一條直徑即可,單人或雙人使用都可避開此繩。
(9)可回收水的洗菜盆 可以用廢舊材料如圖那樣製作。初次廢水經過濾閥流入貯水桶中沉澱,固體廢物從濾閥上面撈出,廢水經過沉澱分層,較清的水從清水閥中放出再用,較渾濁的水從渾水閥中放出。用於初洗可以節水90%。
(10)製作碗架 取比碗直徑大的透明塑料瓶,如圖那樣剪切,下面再用硬桿穿透 做架來架住碗。使用方法:把洗好的碗正放一摞數個,將碗架扣在上面,雙手捏住翻過來,碗在架內底向上即可。這樣這摞碗支面大,不易碰翻;自動控水防止細菌滋生;不向碗內落灰塵。使用時不用翻過來,可以直接扣著拿取,總之方便、衛生。
5. 洗菜機能洗干凈菜嗎它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洗菜機分為商用洗菜機和 家用洗菜機兩大類,工作原理就是利用臭氧來消除農葯殘留。
臭氧(o3 )具有極強的氧化分解能力,能起到降解農葯分解激素,高效殺\菌的作用,利用臭氧技術開發而成的洗菜機,是使用電子式臭氧發生裝置產生臭氧由臭氧泵通過臭氧管輸送到洗菜機的洗滌桶中,在洗滌桶中與水接觸,溶解在水中形成臭氧水來達到凈化效果的,在洗滌過程中,無需加入任何消毒劑。在清除農葯和激素、殺菌、解毒的過程中,不會造成二次污染。主要用於清洗蔬菜和水果,有效率達98%。
6. 古代稱謂洗菜工人
正九品:一等廚工(綽菜,切菜);從九品:二等廚工(洗菜,燒火)
7. 正確洗菜方法
教你五種洗蔬菜的正確方法
有人洗菜時,喜歡先切成塊再洗,以為洗得更干凈,但營養師說這是不科學的。蔬菜切碎後與水的直接接觸面積增大很多倍,會使蔬菜中的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b族、維生素c和部分礦物質以及一些能溶於水的糖類會溶解在水裡而流失。同時蔬菜切碎後,還會增大被蔬菜表面細菌污染的機會,留下健康隱患。因此蔬菜不能先切後洗,而應該先洗後切。
5種洗蔬菜的正確方法
淡鹽水浸泡:
一般蔬菜先用清水至少沖洗3至6遍,然後泡入淡鹽水中浸泡1小時,再用清水沖洗1遍。對包心類蔬菜,可先切開,放入清水中浸泡2小時,再用清水沖洗,以清除殘留農葯。
鹼洗:
先在水中放上一小撮鹼粉、碳酸鈉,攪勻後再放入蔬菜,浸泡5至6分鍾,再用清水漂洗干凈。也可用小蘇打代替,但要適當延長浸泡時間到15分鍾左右。
用開水泡燙:
在做青椒、菜花、豆角、芹菜等時,下鍋前最好先用開水燙一下,可清除90%的殘留農葯。
用日照消毒:
陽光照射蔬菜會使蔬菜中部分殘留農葯被分解、破壞。據測定,蔬菜、水果在陽光下照射5分鍾,有機氯、有機汞農葯的殘留量會減少60%。方便貯藏的蔬菜,應在室溫下放兩天左右,殘留化學農葯平均消失率為5%。
用淘米水洗:
淘米水屬於酸性,有機磷農葯遇酸性物質就會失去毒性。在淘米水中浸泡10分鍾左右,用清水洗干凈,就能使蔬菜殘留的農葯成分減少。
8. 50度洗菜是什麼
日本《新聞周刊》最近一篇文章中提出,只要用50℃溫水洗泡蔬菜,蔬菜很快就能恢復到剛摘下來時的「水靈」狀態。這種洗菜方法眼下正在日本流行。其發明者是日本「steaming烹調技術研究會」代表平山一政。
這位平山一政老先生原是早稻田大學系統工學研究所所長,曾開發出用100℃以下低溫來煮菜的「低溫steaming烹調法」。這個「50℃溫水洗泡蔬菜」的方法也是他在此研究期間發明的。
平山一政稱:「我在測試低溫煮菜過程中,發現用50℃的水來煮蔬菜,蔬菜竟不會因溫度高而變黃,反而變得更水靈新鮮。於是,我試著用50℃的溫水來清洗蔬菜,結果乾癟了的菜葉驚人地變得飽滿起來。此外,我發現這時蔬菜里一種很多人都不喜歡的特殊氣味也消失了。經測試,我還發現像番茄這樣的蔬果,經過這個溫度的水泡過後,其糖分也有所提高。」
50℃溫水洗菜法的具體做法是,給洗菜盆里倒入50℃的溫水,然後把待洗的蔬菜浸泡其中,浸泡1—3分鍾。為保險起見,洗的時候可以用專門的溫度計來測試水溫,確保水溫在50℃左右。
9. 如何洗菜才科學
1、清洗蔬菜時,一定要將表皮徹底用清水沖洗干凈,以免細菌、昆蟲或農葯殘留在蔬菜表面,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但一定要記住,切勿浸泡蔬菜,這樣會讓蔬菜中的維生素C等營養成分流失。 2、為了能夠保持住蔬菜中的水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建議將蔬菜切成塊狀或整個一起烹飪食用,如烤土豆就比土豆泥含有更多的營養物質。 4、研究表明,用微波烹調蔬菜,能夠最大量的保住食物的營養成分,如用微波爐烹調西蘭花,其中維生素C的保留量可高達80%。可見,用微波爐烹飪菜餚是有效保證食物營養成分的最佳途徑。 5、將一些蔬菜進行烘烤處理食用,也是保護營養元素不流失的有效途徑之一。究其原因,是因為將蔬菜置於金屬表面質的器皿上烹調,能夠讓食物中的油分降到最低,為人體健康提供良好的營養支持,其中甜菜、芹菜、洋蔥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6、清炒蔬菜對於一些人來說可能太過清淡,但卻是保護心臟健康的良好途徑,建議可使用橄欖油或菜籽油。如果你覺得這樣烹煮食物會淡而無味的話,可以適量添加一些香料或大蒜以作調味之用。此外,研磨或切碎的大蒜末會釋放出大量的酶,能夠有效防止血管凝塊。 為防止蔬菜中的營養成分流失,除了掌握正確的清洗和烹飪方式外,還要注意蔬菜的新鮮度。只有新鮮的蔬菜才有豐富的營養元素存在,而那些存放過久的蔬菜本身就不具有太多的營養價值,多吃無益。通訊員:冀鳳文/鐵嶺昌圖縣衛生局
10. 科學的洗菜方式是怎樣的
有些家庭主婦喜歡先把蔬菜切成塊後再洗,以為這樣會洗得更干凈些,其實這是很不科學的。因為蔬菜被切碎後,它與水的直接接觸面積增大了很多倍,會使蔬菜中的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B、維生素C、礦物質以及一些能溶於水的糖類溶於水中而流失,大大降低了蔬菜的營養價值。同時,切碎後的蔬菜也增大了被蔬菜表面細菌污染的機會,留下健康隱患。因此蔬菜不能先切後洗,而應該先洗後切。
為了洗去蔬菜表面的細菌和菜中殘留的農葯,不妨採用以下幾種簡便易行的洗菜方法:
1、淡鹽水浸泡:一般蔬菜先用清水至少沖洗3至6遍,然後泡入淡鹽水中浸泡1小時,再用清水沖洗1遍。對包心類蔬菜,可先切開,放入清水中浸泡2小時,再用清水沖洗,以清除殘留農葯。
2、鹼洗:先在水中放上一小撮鹼粉、碳酸鈉,攪勻後再放入蔬菜,浸泡5至6分鍾,再用清水漂洗干凈。也可用小蘇打代替,但要適當延長浸泡時間到15分鍾左右。
3、用開水泡燙:在做青椒、菜花、豆角、芹菜等時,下鍋前最好先用開水燙一下,可清除90%的殘留農葯。
4、用日照消毒:陽光照射蔬菜會使蔬菜中部分殘留農葯被分解、破壞。據測定,蔬菜、水果在陽光下照射5分鍾,有機氯、有機汞農葯的殘留量會減少60%。方便貯藏的蔬菜,應在室溫下放兩天左右,殘留化學農葯平均消失率為5%。
5、用淘米水洗:淘米水屬於酸性,有機磷農葯遇酸性物質就會失去毒性。在淘米水中浸泡10分鍾左右,用清水洗干凈,就能使蔬菜殘留的農葯成分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