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教里的因陀羅曾經是和宙斯一樣的主神嗎
因陀羅是戰神,是天帝,但是天帝並不是主神,印度有三大主神,創造神梵天,毀滅神濕婆,守護神毗濕奴。
『貳』 印度神話中世界創造者是
印度神話:宇宙論與梵天
在最早的吠陀梵語的吠陀經中描述了古印度神話,無比巨大的神靈普魯沙長著數千個頭、眼睛和腳,他包裹著整個地面,他的十根手指延伸可以擴展空間。
當天神們向普魯沙獻出祭品時,普魯沙身體上生成清澈的黃油,這些黃油形成了鳥類和動物。後來普魯沙的身體轉變為世界萬物的基礎,以及形成火神阿格尼、主管雷雨及戰爭的天神因陀羅等,同時,從他的身體上建立了印度社會的四個等級:牧師、武士、平民和僕人。根據之後的歷史發展,三位一體的宇宙最高永恆實體梵天出現了,他是一切眾生之父,此外,三位一體的天神還包括守護之神毗瑟挐和破壞神施瓦。
梵天創造了宇宙萬物,並持續了43.2億年,之後破壞神施瓦摧殘了宇宙秩序,並開啟了新的循環,使每個人得到了松緩,當前的宇宙循環狀態還有數十億年才能結束
『叄』 《火影忍者》里的忍術的創造者是誰
應該是六道仙人吧。要不然的話就是六道仙人他媽。不過應該是仙人,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望採納
『肆』 螺旋丸是波風水門創造,那因陀羅用的是啥
你說的應該是阿修羅,因陀羅是佐助前前世阿修羅用的其實是多重螺旋丸,而水門創造也只是前期的設定,不可取
『伍』 雷神因陀羅的故事是怎樣的
在早期吠陀時代,雷神因陀羅是具有最古樸特徵的神之一,也是地位較高的神之一。從相關文獻的記載我們就可以看出雷神因陀羅崇高的地位,《梨俱吠陀》中有250首贊頌因陀羅的詩篇,占詩篇總數的1/4。其他典籍中,贊頌雷神的篇章也處處可見。在這一點上,沒有任何一個神能與之相比。
在吠陀文獻中,因陀羅是天神達尤斯和地母神婆利蒂毗的兒子,他是從母親的肋下出生的。在喝下一杯有魔力的飲料之後,他便飛快地長高,從而使他的父母永遠地分開了。因陀羅是一個神勇的巨人,他的皮膚、毛發都是褐色的,臉上布滿痘痕,手執金剛杵,騎白象,在巡行時乘坐馬拉的戰車,風神總是追隨其後。藍天和大地賦予因陀羅偉大的力量。他力大無比,性情豪放,暴怒時吼聲震天,令萬物顫栗,平靜時也顯得神態威猛;他嗜酒成性,狂飲起來猶如巨龍吸納百川;他尚武好戰,在任何強敵面前決不低頭。在吠陀文獻里有這樣一個故事:宇宙之蛇、雷雨雲化身弗栗多自恃神通廣大,四處興風作浪,諸神聞之喪膽,意欲歸順,但年青的因陀羅挺身而出,與惡魔展開殊死鏖戰,最後降服了弗栗多,從其胃中流出了陰性的宇宙之水,稱因陀羅為王,成為宇宙的基礎。
雷陀因陀羅在《梨俱吠陀》中,贊頌因陀羅的詩句充滿敬畏之情:他生來便是有權力的高傲精神之主神,
變成了諸神的保護者,
因他偉大的英勇,
他吹口氣,
兩界便顫栗,
哦,人啊,
他是因陀羅!
你真是凶暴而正直,
釀造和傾注奠酒的人,
你給與大力。
願我們始終成為你的友好,
哦,因陀羅,
高聲地說話,
和我們的英雄會合。
因陀羅事實上是被雅利安人人格化了的神靈,在他身上處處可見平常人所具有的性格特徵。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統治階級需要,因陀羅身上的自然屬性逐漸淡化,他逐漸成為維護秩序、代表權威的世界之王。但既使是神也擺脫不了自然規律,終於有一天,這位充滿原始力的神從頂端消退,讓位於具有更超凡的神秘力量的神靈。
火神阿膏尼
早期吠陀時代的另一位有名的神是火神阿耆尼。關於他的來歷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認為他與因陀羅是兄弟,也是天神和地神所生,而相對來說另一種說法更為流行,也更符合他的地界之神的身份。在《梨俱吠陀》中,阿耆尼的父母是兩塊帶有神性的木條:(它們)在一起摩擦,
變成黑色,
生出嬰兒阿耆尼。
這個嬰兒的火舌朝著東方,
越燒越旺。在一幅火神的畫像上,我們看到他長著兩張面孔,向著相反的方向,兩條長長的舌頭,那是火焰之口。在他數量眾多的手上,拿著不同用途的寶器,而他的坐騎是一頭類似於羊的神畜,載他四方巡遊。
在吠陀文獻中,阿耆尼是一個毀滅之神,在他成長的過程中,甚至連自己的父母也被他噴出的烈焰焚毀了。眾神十分害怕他的神威,紛紛送禮物給他。因此他的地位幾乎與因陀羅不相上下,獻給他的頌詩有近200首。同時,火神又給人們帶來光明和溫暖,詩人們唱道:哦,阿耆尼,
你驅散黑夜,
使我們輕松上路。對火神阿耆尼的崇拜,我們可以看到雅利安先民們對火的敬畏之情,他們把火看作是上天贈予的聖物。因此,在祭祀中少不了對火和火神的膜拜。
雅利安的先民們堅信,火神是溝通人界與神界,是使宗教祭祀得以實施的保證。應該說,這是游牧民族古老遺風的反映。阿耆尼的命運也和雷神一樣,當農業文明終佔主流,宗教走向成熟,他身上存在的原始色彩就成為受崇拜的障礙,最終從高位上滑落。
太陽神
在天界諸神中,太陽神頗具特色,他不只有一個名字,而是因方位不同擁有數個名字。也有人說,《吠陀》中的太陽神不是一個,而是一組神。主神是蘇里亞,其他的神是他的化身,而且各化身所司的職能也不盡相同。如莎維特麗能使萬物復活,吠瓦斯瓦特是牲畜的保護者、人類的朋友和保護神。吠陀時代的太陽神的形象和中國以及其他國家太陽神的形象有共同之處。他坐在七匹駿馬或七首駿馬拉的太陽車上,馬車由馭手駕駛,每天一次巡視天空。在他的四周是閃耀光芒的光環。同時在身邊時常有律法神相伴。早上,黎明之神烏莎歡迎他的到來,夜晚,黑夜之神臘德麗為他送行。也許,再沒有哪一位神能在與人們的生活方面比得上太陽神那樣,是如此密切。因此,在對太陽神的頌詩中,我們感受到了親切:他的光明載他高升,
此神知一切眾生,
蘇里亞,大家得瞻望他。
他的光芒老遠地望見,
燦爛著人們的世界,
有如火之烈焰的焚燒和照耀。
你去到諸之群,
你來到這里人間,
這里大家欣喜地瞻望。
『陸』 什麼是因陀羅之網表達了怎樣的哲學思想
古印度古老的詩集《梨俱吠陀》中歌頌最多的神明,古印度神話「雷帝」「雨神」因陀羅(Indra)的法器,也是因陀羅的代表武器之一。被認為是工藝之神陀濕多(Tvastar)以達呵池(Dadhichi)聖仙之骨為材料製作出來的。 據傳雷神因陀羅在與惡龍弗栗多(Vritra)決戰時使用了此武器,打倒了惡龍。也有此武器是將雷神因陀羅用來攻擊的雷電具現化而成之物這種解釋,多被描寫為金色的投擲武器。又因這樣的理由,作為實際的武器而言,其設計變得不具實用性。 之後這些神話被佛教所吸收,在因陀羅變成帝釋天中途,Vajra也被更改名稱為金剛杵。
『柒』 吠陀時代神祇中為何最受崇拜的是因陀羅
整個吠陀時代神祇中最受崇拜的是因陀羅,他最初的意義並不明朗。據傳他曾通過殺死一個作惡多端的大毒蛇而造福人類。該蛇是個旱魔,它死後被阻斷的水又釋放出來,澆灌大地。而且,據說因陀羅發現了光,為太陽開辟了一條道路,創造了閃電。他的主要榮譽是以一個勇武的戰士和戰神的身份獲得的。他為雅利安人宰殺了惡魔和「黑皮膚」的敵人。據傳因陀羅特別喜好蘇摩,飲後熱血沸騰,渴望戰斗,又傳這種烈性飲料他一口能飲三湖,同時能吃下300頭水牛肉。蘇摩這種聖液也被神化,正如聖火阿耆尼一樣。阿耆尼既是神,也是眾神之口,或是將食物帶給天堂諸神的僕役。
『捌』 雷神因陀羅有哪些傳奇故事
在早期吠陀時代,雷神因陀羅是具有最古樸特徵的神之一,也是地位較高的神之一。從相關文獻的記載我們就可以看出雷神因陀羅崇高的地位,《梨俱吠陀》中有250首贊頌因陀羅的詩篇,占詩篇總數的1/4。其他典籍中,贊頌雷神的篇章也處處可見。在這一點上,沒有任何一個神能與之相比。
在吠陀文獻中,因陀羅是天神達尤斯和地母神婆利蒂毗的兒子,他是從母親的肋下出生的。在喝下一杯有魔力的飲料之後,他便飛快地長高,從而使他的父母永遠地分開了。因陀羅是一個神勇的巨人,他的皮膚、毛發都是褐色的,臉上布滿痘痕,手執金剛杵,騎白象,在巡行時乘坐馬拉的戰車,風神總是追隨其後。藍天和大地賦予因陀羅偉大的力量。他力大無比,性情豪放,暴怒時吼聲震天,令萬物顫栗,平靜時也顯得神態威猛;他嗜酒成性,狂飲起來猶如巨龍吸納百川;他尚武好戰,在任何強敵面前決不低頭。在吠陀文獻里有這樣一個故事:宇宙之蛇、雷雨雲化身弗栗多自恃神通廣大,四處興風作浪,諸神聞之喪膽,意欲歸順,但年青的因陀羅挺身而出,與惡魔展開殊死鏖戰,最後降服了弗栗多,從其胃中流出了陰性的宇宙之水,稱因陀羅為王,成為宇宙的基礎。
雷陀因陀羅在《梨俱吠陀》中,贊頌因陀羅的詩句充滿敬畏之情:他生來便是有權力的高傲精神之主神,
變成了諸神的保護者,
因他偉大的英勇,
他吹口氣,
兩界便顫栗,
哦,人啊,
他是因陀羅!
你真是凶暴而正直,
釀造和傾注奠酒的人,
你給與大力。
願我們始終成為你的友好,
哦,因陀羅,
高聲地說話,
和我們的英雄會合。
因陀羅事實上是被雅利安人人格化了的神靈,在他身上處處可見平常人所具有的性格特徵。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統治階級需要,因陀羅身上的自然屬性逐漸淡化,他逐漸成為維護秩序、代表權威的世界之王。但既使是神也擺脫不了自然規律,終於有一天,這位充滿原始力的神從頂端消退,讓位於具有更超凡的神秘力量的神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