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思維經歷四個階段

創造思維經歷四個階段

發布時間:2021-07-22 08:48:04

㈠ 誰提出了創新思維4個階段

英國心理學家沃拉斯1920年提出

創造性思維階段中的靈感期是哪個階段

創造性思維的過程

關於對創造性思維過程的研究,國內外曾提出一些不同的見解,下面介紹幾種有代表性的觀點或理論:

一華萊士的「四階段」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華萊士1926年出版了《思想的藝術》,他在該書中通過對許多創造發明家的自述經驗的研究,提出了創造性思維過程的四個階段——准備、醞釀、啟發和檢驗的有名理論。

1.准備階段

這是提出課題、搜集各種材料、進行思考的過程,也就是有意識地努力的時期。

要想從事創造活動,首先要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創造性思維就是圍繞這些問題展開的,而且,這些問題決定著思維的方向。因此,提出有意義、有價值的問題成為這個階段的重要一環。

接著,思維者有意識地收集資料、挑選信息,或同時進行一些初步的反復試驗,認識課題的特點,通過反復思考和嘗試來努力解決問題。

2. 醞釀階段

假如直接的解決不能立即得到,醞釀階段隨即來臨。醞釀在其性質和持續時間上變化很大,它可能只需要幾分鍾,也可能要幾天、幾星期、幾個月、甚至幾年。在這個時期里,思維者不再蓄意解決問題,或者說已經暫時「放棄」了,在現象上看是有意識的努力一度中斷的時期。但在這個時期,據華萊士講「無意識的大腦活動」仍在繼續,即大腦的潛在意識仍在不知不覺地對收集到的材料進行著篩選和重組。

日本創造心理學家高橋浩曾在談到這一階段的特點時說:「創造性思維也和造酒一樣,需要有個醞釀期。在第一階段中,經有意識的努力而得到的東西大都是勉勉強強、比常識稍勝一籌的東西,不能有大作用。到了下一步的醞釀期,和釀造名酒一樣,新的思想方案才逐漸成熟起來。普通一般的人不能忍耐這個醞釀期,也沒想到有經歷這一個時期的必要,因而老是在第一階段里徘徊。」

3.啟發階段

這一階段又稱頓悟期或靈感期。這種「頓悟」,並不是本人有意識地努力得來的。它的出現,大都是在疲倦極了、一度休息之後,或者是正當轉而注意別的事情、完全忘神的時候。這種所謂「頓悟」,主要並不是由語言表達出來,而是通過視覺上的幻象表達出來的。這種頓悟一出現,就十分不同於別的許多經驗,它是突然的、完整的、強烈的,以致會脫口喊出:「是這樣的」,「哈!沒錯兒!」華萊士把這種經驗稱為「尤瑞卡經驗」。如阿基米德終於尋到了希臘王向他提出的檢驗王冠含金量問題的解答時,從浴盆里跳出來,狂喜地在大街上邊跑邊喊,向世界大聲宣告:「我已經找到它了!我已經找到它了!」

4.檢驗階段

並非所有的問題解決都會以這種突然的強烈的經驗而告終,這種經驗也可能是和問題的錯誤解決伴隨產生。所以,這種靈感的成果還必須經歷一個仔細琢磨、具體加工和驗證的過程。這是對整個創造過程的反思,以使創造成果建立在科學的理論基礎之上,並物化為能被他人所理解和接受的形式。這一階段,又是在意識的支配下進行的。

二劉奎林的「序列鏈」理論

劉奎林是目前我國系統研究靈感思維的一位學者,他在華萊士,「四階段」,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就創造性思維中的靈感思維的過程進行了研究,提出了「誘發靈感的機制序列鏈」理論。他認為這個序列鏈由五道程序組成,即「境域——啟迪——躍遷——頓悟——驗證」。

境域,即指那種足可誘發靈感迸發的充分且必要的境界。以文學創作為例,這種境域如托爾斯泰所認為的,創造者入境後表現出來的那種潛思維與顯思維隨意交融,思意馳騁,神與物游的「忘我」境域,正是「創作的最高境界」 。啟迪,就是指機遇誘發靈感的偶然性信息。創造者的靈感蘊育一經達到了飽和程度,只要有某一相關信息偶然啟迪,傾刻間就可豁然開朗。躍遷,即指靈感發生時的那種非邏輯質變方式,經過顯意識與潛意識的交互作用,潛意識即進入一種跨躍推理程序的、非連續的質變過程。潛意識的信息加工過程,一般說, 人們無法意識到在形態上或在能量上的中間循序過渡環
節,它是靈感思維的一種高級質變方式。頓悟,即指靈感在潛意識蘊育成熟後,同顯意識溝通時的瞬間表現。驗證,即指對靈感思維結果的真偽進行科學的分析和鑒定。以上五個程序,彼此間緊密聯系,互相制約,從而形成一個以顯意識去調動潛意識,誘發靈感發生的有機系統。

劉奎林的「序列鏈」理論,為我們說明了靈感思維的全過程所需經歷的五個階段。靈感思維雖然與創造性思維不是同一概念,但靈感思維在創造性思維中占重要地位。我們從華萊士的,「四階段」理論中可以看到,其「醞釀」「啟發」的過程,著重指的也是靈感思維的過程。劉奎林的「序列鏈」理論,則著重說明的是靈感思維的全過程。我們將二者結合起來理解,就會對創造性思維的過程有一個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

三吉爾福特的「發散一輻合」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在對創造性思維的研究中,提出了發散思維(divergent thinking)和輻合思維(convergent thinking)的區分。吉爾福特認為,發散思維「是從給定的信息中產生信息,其著重點是從同一的來源中產生各種各樣的為數眾多的輸出,很可能會發生轉換作用。」 吉爾福特提出的發散能力測驗要求不止一個正確的答案,其評分的主要依據是反應的新穎和多樣。例如,要求受試者提出一塊磚的多種用途或給一個短篇故事想標題。輻合思維是依據給定的零散信息得出一個有效的或合理的答案或結論。具體說,輻合思維是在發散思維所提供的大量事實基礎上,經過分析和比較從中提出一個可能正確的答案或結論,然後經過檢驗、修改、再檢驗,甚至被推翻,再在此基礎上集中,提出一個最佳的、有效的答案或結論。例如,就一篇短故事給受試者提供好幾個題目,要求受試者從中選擇出一個最佳的標題來。

在一個完整的思gWt*動中,發散思維和輻合思維是互為前提、交互進行的。一般而論,面對一個課題或解決一個問題,思維者總是先千方百計調集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而每一個知識經驗者是以往輻合思維的產物。我們說解決問題須以知識經驗為前提,也就是須以輻合思維為前提。調集有關知識經驗的過程,就是發散思維的過程,即通過聯想和回憶,盡可能多地從不同角度尋求可能解決問題的假設、途徑和方案。這是一個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盡量爭取一題多解的過程。經過這樣多角度地、靈活地、細致地思考,便最大可能地獲得了解決問題的假設或途徑,而這各種各樣的假設或途徑中即包含著在相對意義上最佳的、富有創造性的結果。當思維達到一定的發散程度後,便需要及時改變思維策略,由發散思維過渡到輻合思維。這是一個由多到一或眾中挑一的聚合過程,它需要對所獲得的各種材料進行反復地分析、比較、加工、整理,最終求得一個最佳的解決方案或途徑。

由此可見,作為一個完整的創造性思維過程,既離不開發散思維,也離不開輻合思維,而且呈現出一種二者相互促進、相互轉化、交互推進的思維程序,即「輻合思維→發散思維→輻合思維」的程序。無論科學創造或文藝創作,都是在經歷這樣一個思維行程之後才獲得創造性成果的。

從以上介紹的三種理論可以看出,華萊士和劉奎林的過程論主要是從認知的心理上揭示了包括顯意識和潛意識在內的創造性思維的全過程,不過劉奎林是著重於靈感思維;而吉爾福特的過程論則是從「發散」和「輻合」這兩種在顯意識進行中所運用的重要方式上說明了創造性思維的過程。可見,他們是從不同的角度為我們從不同的側面來揭示創造性思維的過程的。

㈢ 創造的思維過程模式包括哪些階段

1、准備,即解決問題者由情境的刺激引起多方面的聯想觀念。

經過篩選,拋棄一些對解決問題無用的觀念,較仔細檢查另一些觀念。逐漸明辨問題的特點,發現解決的頭緒。

2、孕育,介於准備與最後階段之間的階段。

其性質和持續時間變化很大。可能只需幾分鍾,也可能要幾天、幾個月,甚至幾年。其特徵是,問題被擱置一旁,沒有做有意識的工作,但以後重新注意,卻迅速解決了問題,或至少在以前的基礎上躍進了一步。

3、明朗,指突然意識到問題如何解決的階段。

可用「頓悟」一詞描述。這種意識經驗可能是正確的,也可能是錯誤的。

4、驗證,解決問題的最後階段。

此時將前一階段提出的一般解決進一步具體化,並加以應用和檢驗。

(3)創造思維經歷四個階段擴展閱讀:

思維的過程

思維的過程包括分析與綜合、比較與分類、抽象與概括、系統化與具體化,其中分析與綜合是思維的基本過程,其他過程都是由此派生出來的。

(一)分析與綜合

分析與綜合是思維過程的基本環節。

分析是在頭腦中把事物的整體分解成各個部分、方面或個別特徵的思維過程。

例如,我們把植物分解為根、莖、葉、花、果實、種子;把動物分解為頭、尾、足、軀體;把幾何圖形分解成點、線、面、角、體;分析一個句子由哪些語言成分構成等,都屬於分析過程。

綜合是在頭腦里把事物的各個部分、方面、各種特徵結合起來進行考慮的思維過程。

例如,把單片語成句子;把文學作品的各個情節聯成完整的場面;把一個學生的思想品德、智力水平、學業成績、健康狀況等方面聯系起來,加以評價,作出結論等都屬於綜合過程。

(二)比較與分類

比較是在頭腦中把各種事物或現象加以對比,確定它們之間的異同點的思維過程。人們認識事物,把握事物的屬性、特徵和相互關系,都是通過比較來進行的。只有經過比較,區分事物間的異同點,才能更好地識別事物。

分類是在頭腦中根據事物或現象的共同點和差異點,把它們區分為不同種類的思維過程。例如,學生掌握數的概念時,把數分為實數和虛數;又把實數分為有理數和無理數;有理數又可分為整數、小數和分數等。

(三)抽象與概括

抽象是在頭腦中把同類事物或現象的共同的、本質的特徵抽取出來,並舍棄個別的、非本質特徵的思維過程。

例如,我們對人的認識,人可以分為男性、女性;大人、小孩;工人、農民、軍人、學生、教師、商人;高個、矮個;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人能吃飯,能睡覺,能喝水,能活動,能知覺,能記憶,能說話,能思維,能製造工具,會使用工具等。

通過分析、比較,抽出人類具有的共同的、本質的屬性,即能說話、能思維、能製造工具等,舍棄能吃飯、能睡覺、能喝水、能活動等其他動物也有的非本質屬性,這就是抽象過程。

概括是在頭腦中把抽象出來的事物的共同的、本質的特徵綜合起來並推廣到同類事物中去,使之普遍化的思維過程。

例如,我們把「人」的本質屬性——能言語、能思維、能製造工具綜合起來,推廣到古今中外一切人身上,指出:「凡是能言語、能思維、能製造和使用工具的動物都是人。」這就是概括。

(四)具體化與系統化

具體化是指在頭腦里把抽象、概括出來的一般概念、原理與理論同具體事物聯系起來的思維過程,也就是用一般原理去解決實際問題,用理論指導實際活動的過程。

系統化是指在頭腦里把學到的知識分門別類地按一定程序組成層次分明的整體系統的過程。例如,生物學家按界、門、綱、目、科、屬、種的順序,把世界上所有的生物分了類,並揭示了各類生吻間的關系和聯系,這就是人腦中對生物系統化的過程。

又如,學生掌握數的概念,在掌握整數、分數、小數知識之後,可以概括歸納為有理數;當數的概念擴大,學習了無理數之後,又可把有理數和無理數概括為實數;掌握了虛數之後,又可把實數和虛數概括為數,從而掌握了系統的數的知識。


㈣ 英國心理學家華萊士把創造思維分為哪幾個階段

英國心理學家華萊士(G.Wallas)所提出的四階段論和美國心理學家艾曼貝爾(T.Amabile)所提出的五階段論.華萊士認為任何創造過程都包括准備階段、醞釀階段、明朗階段和驗證階段四個階段.而艾曼貝爾從資訊理論的角度出發,認為創造活動過程由提出問題或任務、准備、產生反應、驗證反應、結果五個階段組成,並且可以循環運轉.這里,以華萊士的四階段論來看創造性思維的活動過程.
准備階段
准備階段是創造性思維活動過程的第一個階段.這個階段是搜集信息,整理資料,作前期准備的階段.由於對要解決的問題,存在許多未知數,所以要搜集前人的知識經驗,來對問題形成新的認識.從而為創造活動的下一個階段做准備.如:愛迪生為了發明電燈,據說,光收集資料整理成的筆記就200多本,總計達四萬多頁.可見,任何發明創造都不是憑空杜撰,都是在日積月累,大量觀察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的.
醞釀階段
醞釀階段主要對前一階段所搜集的信息、資料進行消化和吸收,在此基礎上,找出問題的關鍵點,以便考慮解決這個問題的各種策略.在這個過程中,有些問題由於一時難以找到有效的答案,通常會把它們暫時擱置.但思維活動並沒有因此而停止,這些問題會無時無刻縈繞在頭腦中,甚至轉化為一種潛意識.在這個過程中,容易讓人產生狂熱的狀態,如「牛頓把手錶當成雞蛋煮」就是典型的鑽研問題狂熱者.所以,在這個階段,要注意有機結合思維的緊張與鬆弛,使其向更有利於問題解決的方向發展.
豁朗階段
豁朗階段,也即頓悟階段.經過前兩個階段的准備和醞釀,思維已達到一個相當成熟的階段,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常常會進入一種豁然開朗的狀態,這就是前面所講的靈感.如:耐克公司的創始人比爾·鮑爾曼,一天正在吃妻子做的威化餅,感覺特別舒服.於是,他被觸動了,如果把跑鞋製成威化餅的樣式,會有怎樣的效果呢?於是,他就拿著妻子做威化餅的特製鐵鍋到辦公室研究起來,之後,製成了第一雙鞋樣.這就是有名的耐克鞋的發明.
驗證階段
驗證階段又叫實施階段,主要是把通過前面三個階段形成的方法、策略,進行檢驗,以求得到更合理的方案.這是一個否定-肯定-否定的循環過程.通過不斷的實踐檢驗,從而得出最恰當的創造性思維過程.

㈤ 秘書創意思維四個階段

創意思維是以新穎獨特的思維活動揭示客觀事物本質及內在聯系並指引人去獲得內對問題容的新的解釋,從而產生前所未有的思維成果,也稱創造性思維,創意思維學認為,傳統的形象思維研究存在一個普遍的誤區,就是試圖通過藝術家及其作品來觀察形象思維發生、發展的規律、特徵,忽略了形象思維作為一種認識世界的思維方式,乃是普遍性的存在,從幼兒到科學巨人都離不開它。
高級思維模型建立在若賓提出的「關系復雜性」的理論框架基礎上。「關系復雜性」是由關系中獨立變化維數的數目n來決定,因而根據n的大小值即可給出不同關系的復雜性水平:
水平1——一維函數關系,描述事物具有某種屬性(若賓稱之為「歸因圖式」);
水平2——二維函數關系,描述兩種事物之間的二元關系(若賓稱之為「關系圖式」);
水平3——三維函數關系,描述三種事物之間的三元關系(若賓稱之為「系統圖式」);
水平4——n維函數關系(n>3),描述n種事物之間的n元關系(若賓稱之為「多系統圖式」)。

㈥ 人類思維發展經歷了那幾階段

人類思維發展經歷了那幾階段?

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世界投射在意識中的映像進行認知的過程,思維亦是人腦對客觀事物進行識別、邏輯歸納,從中形成有自身意義認識的過程。

人的思維方式基本分為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兩類:

感性思維指人們通過自身的感覺器官(眼、耳、鼻、舌、身)而獲得的對於外部世界的認識。感性思維包括相互聯系、循序漸進的三種形式:感覺、知覺和表象。
感性思維是具有濃郁個人情感的認識形式,往往是依據個人對於事物的第一映像得出的。
感性思維是善於從事物現象直接聯系事物的發展結果的想像性,具有創造性思維的特質,所以擅長於感性思維的人在文學、藝術、音樂等領域一般都會獲得極高的造詣。

理性是指人們面對問題時所進行的價值判斷與籌措解決方案的一種能力素質。
理性思維是指:理性思維是建立在感性思維基礎上的能夠揭示事物本質及其規律性的認識形式。是認識過程的重要階段,它是以事物的本質規律為認識對象,是對事物的內在聯系的認識,具有抽象性、間接性、普遍性的特徵。
理性思維則善於揭示事物的內在聯,具有邏輯思維的特質,因此擅長於理性思維的人在科研、企業管理、文化教育、醫療等領域往往會取得極大的成就。

㈦ 什麼是創造性思維的四階段論

第一階段——准備期
  掌握問題、搜集各種材料、動腦筋的過程,即自覺的努、力時期。
  第二階段——醞釀期
  雖然開動腦筋也出不來好主意,因而感到憋閩、想半途而廢,停止自覺努力的時期。然而,在此階段中,潛意識在本人也不曾覺察的情況下進行著有力的活動。
  第三階段——啟發期
  解決問題的啟示突然出現。這種「突然出現」是指人處於不工作情況下所得到的答案,並且大多出現於疲勞後的小憩時?或者在為其他事物疲於奔命時。另外,「突然出現」的傾向是視覺形象多於語言形象。
  第四階段——驗證期
  推敲突然出現的啟示,並且予以具體化的過程。

㈧ 創造性思維醞釀階段主要表現

創造性思維的過程
關於對創造性思維過程的研究,國內外曾提出一些不同的見解,下面介紹幾種有代表性的觀點或理論:
一華萊士的「四階段」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華萊士1926年出版了《思想的藝術》,他在該書中通過對許多創造發明家的自述經驗的研究,提出了創造性思維過程的四個階段——准備、醞釀、啟發和檢驗的有名理論.
1.准備階段
這是提出課題、搜集各種材料、進行思考的過程,也就是有意識地努力的時期.
要想從事創造活動,首先要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創造性思維就是圍繞這些問題展開的,而且,這些問題決定著思維的方向.因此,提出有意義、有價值的問題成為這個階段的重要一環.
接著,思維者有意識地收集資料、挑選信息,或同時進行一些初步的反復試驗,認識課題的特點,通過反復思考和嘗試來努力解決問題.
2. 醞釀階段
假如直接的解決不能立即得到,醞釀階段隨即來臨.醞釀在其性質和持續時間上變化很大,它可能只需要幾分鍾,也可能要幾天、幾星期、幾個月、甚至幾年.在這個時期里,思維者不再蓄意解決問題,或者說已經暫時「放棄」了,在現象上看是有意識的努力一度中斷的時期.但在這個時期,據華萊士講「無意識的大腦活動」仍在繼續,即大腦的潛在意識仍在不知不覺地對收集到的材料進行著篩選和重組.
日本創造心理學家高橋浩曾在談到這一階段的特點時說:「創造性思維也和造酒一樣,需要有個醞釀期.在第一階段中,經有意識的努力而得到的東西大都是勉勉強強、比常識稍勝一籌的東西,不能有大作用.到了下一步的醞釀期,和釀造名酒一樣,新的思想方案才逐漸成熟起來.普通一般的人不能忍耐這個醞釀期,也沒想到有經歷這一個時期的必要,因而老是在第一階段里徘徊.」
3.啟發階段
這一階段又稱頓悟期或靈感期.這種「頓悟」,並不是本人有意識地努力得來的.它的出現,大都是在疲倦極了、一度休息之後,或者是正當轉而注意別的事情、完全忘神的時候.這種所謂「頓悟」,主要並不是由語言表達出來,而是通過視覺上的幻象表達出來的.這種頓悟一出現,就十分不同於別的許多經驗,它是突然的、完整的、強烈的,以致會脫口喊出:「是這樣的」,「哈!沒錯兒!」華萊士把這種經驗稱為「尤瑞卡經驗」.如阿基米德終於尋到了希臘王向他提出的檢驗王冠含金量問題的解答時,從浴盆里跳出來,狂喜地在大街上邊跑邊喊,向世界大聲宣告:「我已經找到它了!我已經找到它了!」

閱讀全文

與創造思維經歷四個階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