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重卡發明

重卡發明

發布時間:2021-07-22 08:27:33

① 進口重卡大肆進軍 國內重卡如何應戰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交通運輸行業也處於迅猛的發展階段。卡車行業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國內卡車行業紛紛投入巨資進行研發,提高卡車產品的技術水平,以此來滿足目前國內現代貨物運輸的需求,同時提高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國外許多卡車行業也看到中國市場的商機,紛紛進入中國搶占市場,國外卡車以其卓越的性能一時受到許多消費者的青睞,對國產卡車市場造成很大的沖擊。
國內卡車優勢在哪?一、價格優勢
消費者在享受進口卡車帶來的安全、放心、高效同時,也為此支付高昂的費用。主要體現在購車成本和維修保養等使用成本兩方面。進口卡車一般是國產卡車價格的3到5倍。高昂的購車費用另許多買家望而卻步。後續的服務費、配件費等更是貴得令人難以接受。另外,用戶在給進口卡車夠買保險時,辦理手續及流程並不容易。
二、售後服務優勢
在網路建設和服務半徑方面,國內重卡企業比進口卡車企業優勢明顯。國內卡車企業能夠及時有效的幫助運輸企業解決車輛故障問題,很大程度上提高司機的行車效率。而且維修價格合理,用戶容易接受。
三、國內用戶的需求優勢
目前的中國重卡用戶大多處於資本原始積累階段,對汽車的價格比較敏感,國產重卡不管是在價格上還是在維護服務上,更符合大多數中國用戶的需求。近些年,國內卡車在產品質量、性能上已經有很大的提高,品質已迅速與進口卡車接軌。
四、政策支持
政府開始發布產業相關政策來鼓勵自主研發,未來政策有可能會突出減稅,節能補助,減少行政審批,這些不但能夠促進卡車市場銷售,也有助於國內重卡行業研發水平的提升。
小編認為,國內卡車企業應該利用好主場優勢,考慮目前中國用戶的實際需求,與之同步成長。要想在國內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要想與國外品牌抗衡,就必須在產品上形成競爭力。晟通汽車公司以客戶為導向,加快產品技術的研發升級,打造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節能環保卡車,把握產品質量關,為用戶提供真正高品質高性能卡車。晟通汽車在鋁合金頂開廂式半掛車領域擁有多項發明專利,具有自重輕、強度高、節能減排、高效等特點。其採用的是高鐵及航空級鋁材一體擠壓成型,抗漲廂能力強。而輕量化有效解決了「不超載就沒有利潤可言」、「大噸小標」等問題。
在一個成品油高價位的時代,唯有真正實現低油耗、高環保、強動力的的卡車產品才能在未來市場的競爭中決勝市場。另外隨著政府治理超載超限工作的深入和持續,運輸企業也開始向輕量化、高強度、強動力的卡車轉變。據小編對市場發展的情況分析,國產卡車的後發優勢將逐漸呈現。

② 沃爾沃FH重卡的30年進化史,以及緊追不放的中國製造

沃爾沃作為三點式安全帶的發明者,向來都是安全可靠的代名詞,尤其是近年來為了自證其安全性發布的幾款令人腎上腺素激增的宣傳片也能很好的佐證這一點。

看過這些視頻,有的鍵盤車神肯定會抨擊「卡車品牌不做實事,專門搞些花里胡哨的表演」等之類的評價,如果不幸被這種人帶了節奏,那我只能告訴你還是多讀點書吧。

沃爾沃作為國際主流卡車品牌之一,創立至今已近百年,沒有一點真材實料談何能在巨頭林立的商用車市場立足?

○圖丨網友猜測:未來的沃爾沃FH可能長這樣

展望未來,沃爾沃FH系列也存在不斷升級進化的無限可能,其結果令人期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③ 重卡哪個牌子好哪個比較省油我是跑城際短途物流的

1、解放
解放放牌汽車結構堅固,使用壽命長。可是從1956年7月13日開始,老型解放車一生產就是30年,體現出我國汽車產品結構單一的狀態。過去,賓士在華夏大地上的中國汽車,每兩輛就有一輛是解放牌。50年代,"解放"曾是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職工的驕傲!可是它「老了」,1980年,長春市郊的荒地里,上萬輛滯銷的"解放"排成長龍。1986年9月29日,第1281502輛"解放"車,開下了總裝配線,生產了32年的"老解放"最終停產了。年底,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研製成功141新型車,終於打破了"三十年一貫制"的局面。新"解放"在市場上站住腳了!1987年9月,在國家評比中,新「解放」141被評為一等品;在國際招標中,它又連中三元。長春一汽這個老企業,又進入了產品系列開發階段。
2018年11月30日,一輛白色解放J7駛下一汽解放卡車廠總裝車間生產線,標志著我國自主研發的第700萬輛解放卡車在長春正式下線。根據規劃,解放將實現2020年銷售35萬輛、2023年43萬輛、2025年50萬輛的戰略目標。
2、中國重汽
1956年,中國重汽集團有限公司的前身濟南汽車製造總廠成立。1960年,濟南汽車製造總廠製造出中國首輛重型卡車黃河系列JN150,相等於車輛總質量的14噸。
中國重汽集團堅持一切面向市場,2013年12月17日,在濟南舉行了中國重汽集團2014年商務大會頒獎典禮,為了打造中國重汽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重卡企業品牌形象,中國重汽啟動個多品牌戰略,對現有產品將全部囊括在SITRAK品牌,HOWO品牌,斯太爾品牌、HOHAN品牌四大品牌之下。一個品牌對應一個LOGO,一對一,緊密關聯。 目前,已建立起了以中國重汽(CNHTC)為主品牌,汕德卡(SITRAK)品牌、豪沃(HOWO)品牌、斯太爾(STR)品牌、豪瀚(HOHAN)品牌等四大子品牌的戰略格局。開發並擁有各類車型2700個,形成了國內最完善的卡車整車產品系列型譜。累計申報專利1090項,其中授權專利940項,專利數量繼續保持全國汽車行業第一的地位。另外,還為國家制定重卡行業標准24項,其中國家863計劃項目2項。中國重汽集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具備了技術創新、新產品開發、質量提升、生產布局、營銷網路及資金優勢,提升了企業整體素質,樹立了全新的企業形象,積聚了發展的後勁,增強了參與市場競爭的綜合實力。
3、福田歐曼
自2003年面世以來,作為世界標准中端中重卡品牌,歐曼品牌一直致力於在接軌世界標準的同時,引領行業的發展,並為用戶創造出更大的價值效益。命名取義Auman歐曼品牌( 「AUTO MAN 汽車人」),也從名稱內涵上表達了「品質、科技、智能、舒適」的品牌特性。自去年攜手德國戴姆勒集團後,歐曼品牌不僅延續了「國際化、科技化、人性化、安全、值得信賴」的品牌形象,也在技術研發、品質性能、管理創新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以歐洲重卡為標准,採用歐洲標准,依託福田汽車全球研發資源和國家級研發中心,整合全球研發團隊進行產品開發。截止2011年11月30日,福田汽車共擁有各項專利1215項,突破多項技術壁壘,其中包括發明專利193項,實用新型專利677項,外觀設計專利345項
4、陝汽重卡
陝西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陝汽),總部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前身是陝西汽車製造廠。1968年奠基興建,1970年建成並成功試制出第一輛「延安」SX250型重型軍用越野車,徹底結束了我軍「有炮無車」的歷史。建廠至今,共生產各類汽車60餘萬輛,為我國國防建設、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延安」重型軍用越野車先後參加了35周年、50周年和60周年國慶閱兵儀式,受到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的多次嘉獎。
2005年以來,陝汽推進服務型製造模式,加快技術創新,充分發揮產學研合作優勢,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顯著提升。形成了重型軍用越野車、重卡、中卡、大中型客車、中輕型卡車、微型車、新能源汽車、重型車橋、微型車橋、康明斯發動機及汽車零部件等多品種、寬系列的產品格局。並擁有延安、德龍、奧龍、歐舒特、華山、通家等自主品牌。
5、東風汽車
東風汽車公司始建於1969年,是中國汽車行業骨幹企業之一。公司主要業務分布在十堰、襄陽、武漢、廣州四大基地,形成了「立足湖北,輻射全國,面向世界」的事業布局。公司總部設在「九省通衢」的武漢。主營業務涵蓋全系列商用車、乘用車、發動機及汽車零部件和汽車水平事業。公司現有總資產732.5億元,員工12.4萬人。2008年銷售汽車132.1萬輛,實現銷售收入1969億元,綜合市場佔有率達到14.08%。在國內汽車細分市場,中重卡、SUV、中客排名第一位,輕卡、輕客排名第二位,轎車排名第三位。2008年公司位居中國企業500強第20位,中國製造企業500強第5位。「東風」品牌,2015年入圍《中國品牌價值研究院》主辦的「中國品牌500強」榜單,位列第50位。
東風汽車公司是中國四大汽車集團之一,中國品牌500強,總部位於華中地區最大城市武漢,其前身是1969年始建於湖北十堰的「第二汽車製造廠」,經過四十多年的建設,已陸續建成了十堰(主要以中、重型商用車 、零部件、汽車裝備事業為主)、襄陽(以輕型商用車、乘用車為主)、武漢(以乘用車為主)、廣州(以乘用車為主)四大基地。除此之外,還在上海、廣西柳州、江蘇鹽城、四川南充、河南鄭州、新疆烏魯木齊、遼寧朝陽、浙江杭州、雲南昆明等地設有分支企業。

④ 一汽解放龍v好還是江淮格爾發好

一汽解放龍v好

2010年3月31日,無錫錫柴廣場歌聲悠揚,鑼鼓喧天。當寫有「解放J6奧威11升(6DM)系列重卡全國總投放儀式」字樣的彩門徐徐推開後,9輛高大威猛的「中國紅」解放J6重卡緩緩駛出錫柴廠區,由一汽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董春波、解放公司總經理王立志等交付用戶投入運營。這批車均裝配的是一汽錫柴廠生產的奧威11升(6DM)柴油發動機,對此,解放公司黨委書記許憲志在儀式上表示,11升J6系列重卡是解放卡車向重型化發展的里程碑,標志著解放車型結構進入一個全新的平台,為中國卡車用戶開啟了又一全新的運營模式。
J6奧威11升(6DM)系列重卡讓解放進入黃金排量市場
作為一汽自主品牌和我國重卡自主品牌的代表車型,解放J6重卡的開發,始終貫穿的主線是整車和發動機、變速箱、橋等總成的開發密切結合,特別是整車和動力系統的自主開發完全結合為一體。6年前,一汽完成了奧威6DL發動機的研發,之後不久,解放第六代重卡——J6問世。三年前,一汽開始了11升(6DM)發動機的研發,在2009年4月,裝配CA6DM動力的解放J6牽引車就正式面市並進行試銷售。一年多來,解放J6奧威11升(6DM)重卡在動力性、高速性、節油性、穩定性等諸多方面都獲得廣泛好評。2009年10月,解放J6奧威11升(6DM)重卡成為舉世矚目的年度中國第1000萬輛汽車下線車型。
根據有關業內專家的分析,配裝11升柴油機的重型車是目前國內外商用車的黃金排量市場產品。但在當前國內11升發動機市場上,真正屬於中國自主品牌的機型極少。一汽解放自主開發的CA6DM11升發動機,在2008年實現量產,徹底打破了合資品牌在11升發動機領域的壟斷。伴隨CA6DM發動機的全面裝配,解放J6奧威11升(6DM)系列重卡在全國實現總投放,成功彌補了我國自主動力重卡在技術含量與產品品質等方面與國際著名品牌的差距,使一汽解放在重型載貨車領域具有了獨一無二的核心競爭優勢。
因此,對於解放J6奧威11升(6DM)重卡的全面上市,一汽高層給予了極高的期望。解放公司總經理王

立志在投放儀式上表示:解放J6奧威11升(6DM)重卡代表了當前民族重卡的最高發展水平,它將持續引領國內重卡行業的發展趨勢,給中國物流運輸模式帶來巨變。它的正式投放,標志著一汽解放已經步入中國主流重卡前列。
一汽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董春波也高度評價了J6奧威11升(6DM)重卡在解放卡車重型化進程中的重要作用。他表示,解放卡車經過近幾年持續的產品結構調整,已經形成以重型車為主的產品系列平台,目前重型車銷量已佔解放中重卡總銷量的70%;而J6奧威11升(6DM)重卡全系列的投放,將全面提高解放在專用車、載貨車、自卸車等細分市場的競爭力和份額。
來自重卡市場的反饋,也已證明解放J6經過幾年的不斷改進,終於贏得了用戶的青睞。記者從一汽解放營銷管理部部長、一汽解放營銷公司總經理張兵處了解到,今年1~3月,解放中重型卡車銷售接近7萬輛;其中J6重卡銷售1.8萬輛,接近去年全年銷量。他認為,一汽解放在一季度取得的銷售業績,與J6重卡獲得市場普遍認可是密不可分的。由於產品的日臻成熟及得當的營銷舉措,解放J6重卡受到廣大用戶的熱情追捧,今年月銷已達5000輛。
而據了解,今年一季度,裝配奧威CA6DM11升發動機的J6重卡銷售突破2000輛,呈逐月上升態勢。解放公司黨委書記許憲志介紹說,J6奧威11升(6DM)重卡的營銷將採用穩步推進的策略,2010年的銷售目標是8000輛,以後銷量逐年遞增。
奧威6DM11升發動機讓整車完美發揮高效、低耗、低排作用
解放J6奧威11升(6DM)重卡得以全面投放市場,並獲得先期用戶的追捧與信任,主要源於一汽自主開發的奧威11升(6DM)發動機完美發揮了高效、低耗、低排的作用。
記者從一汽錫柴廠廠長錢恆榮和一汽技術中心解放J6奧威主設計師吳碧磊處了解到,從奧威6DL到奧威6DM發動機,一汽已經完成了8升、9升、11升、13升機型的開發,錫柴廠具備了年產20萬台發動機的生產能力。在奧威6DM發動機歷時三年的開發過程中,一汽累計進行了8種、21項重大試驗,整機不間斷運行37548小時,並對標國際最嚴格的各項測試標准,使發動機的性能得到極大優化,具備了自身特有的優勢。
首先,採用了領先的動力科技。解放J6裝配的奧威CA6DM發動機,為國內首家採用頂置凸輪軸四氣門結構,節油性能遙遙領先。整機B10壽命達到了國際水平的100萬公里,配套成熟電控共軌系統,確保高性能、低油耗、低排放。
其次,CA6DM11升發動機與J6成熟的總成體系形成完美融合。解放J6奧威11升(6DM)重卡是基於J6重卡平台升級而成,承襲解放J6世界重卡領先的技術、過硬的品質、穩定的性能,適應當前復雜多變的運輸環境和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狀況。CA6DM11升發動機與國內最佳動力傳輸的變速器、成熟穩定的後橋、義大利頂級設計師設計的駕駛室形成完美融合,在高速重載的情況下更加節油、可靠。經用戶實際使用效果檢測,J6奧威11升(6DM)重卡油耗比同類車型降低5%~20%。
此外,裝配CA6DM發動機的解放J6奧威11升(6DM)重卡平台,擁有四大方面突出優勢:
一是動力升級、油耗更低。1900Nm大扭矩加強爆發力,爬坡不減擋不降速;頂置凸輪軸四氣門結構更節油;經濟區域寬廣加上整車匹配,實現體系節油。
二是安全可靠、掙錢更多。解放J6奧威11升(6DM)重卡採用的是國內最安全的全鋼駕駛室;標配發動機制動、雙腔壓縮機、低重心V桿懸架及進口轉向機,不翻車,關鍵時刻剎得住。
三是駕乘舒適、減少疲勞。駕駛室空間為國內同類車型最大,四點全浮設計、環繞儀表、空氣座椅加上傑克賽爾空調,極大提高駕乘舒適度;起步具有推背感,提速超車輕松而過,節省司機運營時間和體力。
四是二手殘值高。J6外型大氣威猛,油漆質量與寶來相當;超前的外型設計與領先的技術,幾年不過時,多賣就等於多掙。
對於解放未來的發展,一汽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董春波表示,下一步解放將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集團將繼續支持解放打造成為國內中重型卡車第一品牌和世界知名品牌。
2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編輯

2011年1月14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頒獎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國一汽高品質J6重型

車及重型柴油機自主研發與技術創新項目,獲得了201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技術中心主任、項目第一完成人李駿博士代表獲獎團隊上台領獎。
在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技術中心主任李駿博士表示,J6是一次性研發成功的,J6的研發經驗是值得其他車企參考和借鑒的。在談到J6的獲獎時,李駿博士表示,J6的獲獎過程是非常困難的,這也是我國第一款民用車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也因此非常具有意義。而J6在五大項目均取得了重要突破,這對下一代J7車型的研發也非常有意義。
重型車是世界各國道路運輸的關鍵裝備,我國在高速物流、采礦、石油、大型水電工程等事關國家利益和國防安全的關鍵領域沒有自主高品質重型車。自主開發高品質重型車不僅是滿足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更是中國實現汽車強國目標的關鍵,被視為國家科技創新和汽車行業自主發展的重要標志。中國一汽此番獲獎,使我國高品質的重型車首次登上了國家最高科技領獎台,它不僅彰顯了中國一汽在自主研發領域的頂尖實力,而且在我國重型車領域樹起了一面由追趕向比肩國際跨越的旗幟,開創了我國重型車發展新的里程碑。
作為國內重型車領域唯一沒有外資背景的中國一汽,從2000年起,在無技術引進條件下,進行解放卡車第六次自主換代即高品質J6重型車系列產品研發。J6重型車是我國汽車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大規模自主開發,難度大、過程完整、組織系統、研發深入,歷時7年,圍繞著立自主、破壟斷、重品質、創品牌、揚國威的自主使命,按照更節油、更環保、更安全、更可靠、更舒適的高品質目標,攻克了高品質重型車整車、發動機、汽車電子、駕駛室和生產製造五大技術難題,構建了中型、重型和超級重型三大整車平台,四大整車系列,整車總載重覆蓋18噸~100噸,總計100餘種車型;高品質J6重型車整車性能達到當代歐洲先進水平,順利通過了德國萊茵T黇歐標認證和奧地利MAGNA歐洲100萬公里耐久性試驗,並已取得俄羅斯和伊朗出口認證證書,榮獲2009年中國汽車工業科技進步特等獎;CA6DM 11L重型柴油機雜訊通過美國西南研究院認證,獲德國萊茵T黇歐V排放認證,實現了我國重型車及重型柴油機高品質產品與國際接軌。
中國一汽在其7年研發實踐中,進一步完善了以自主研發流程與標准、質量保證與產品認證、項目管理與
一汽解放J6_5162130
一汽解放J6_5162130(50張)
知識積累、人才培育與職能職責、自主創新的企業文化等五大體系為構架的中國一汽自主研發體系;進一步增強了以產品策劃、性能開發、工程設計、試制驗證、試驗認證等五大能力為標志的中國一汽自主研發能力。五大體系、五大能力的形成使一汽自主研發躍上新台階,使一汽在成功種植高品質J6重型車這棵大樹的同時獲得了「造林」能力。在此基礎上承擔了高品質重型商用車集成開發等3項國家863項目和一汽汽車發動機和動力總成電子控制器嵌入式軟體平台研發及產業化等國家「核高基」重大專項課題,對我國汽車高技術創新做出重大貢獻。J6重型車充分詮釋了中國一汽解放品牌「品質、技術、創新」的內涵,開辟了一汽自主產品生產一代、研發一代、儲備一代的可持續發展新局面。
高品質J6重型車的成功開發對我國汽車產品優化升級、製造業整體水平和行業自主技術水平提升起到重要推動作用,促進了我國汽車產業競爭力跨越式發展。高品質J6重型車的成功開發使重型柴油機、汽車電子電控、駕駛室、大型車身覆蓋件製造等長期制約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瓶頸技術得到突破;自主電控高壓單體泵噴油系統、高強度車架鋼板材料等自主創新技術在行業得到推廣應用。
J6重型車獲國家專利193項,發明專利15項,軟體著作權2項;自投產以來,累計銷售8.6萬輛,產值208.7億、創利稅40.9億,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高品質J6 重型車及重型柴油機自主研發與技術創新」項目第一完成人李駿博士,從事產品開發20多年,在汽車發動機、混合動力汽車和汽車電子領域研發上取得了重大的成果,為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先後主持完成33個國家和省、部級重點科研開發項目,其中有6項科技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他獲得「全國模範共產黨員」、「全國青年崗位能手」、「青年科技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等21項省部級榮譽稱號和獎勵,當選為「國際汽車工程學會聯合會FISITA」2012年至2014年主席。

⑤ 沃爾沃的發展歷程

2015年5月22日,由沃爾沃汽車成都工廠生產的豪華轎車S60Inscription正式下線,開始啟運美國,這是首款在華製造豪華汽車向美國出口。
2014年11月,瑞典卡車生產商沃爾沃將裁員約3,000名,這是該公司為了提高利潤率而採取的節支計劃的一部分。
2014 沃爾沃XC90全新上市。
2011 沃爾沃汽車選定上海為中國區總部
2011 全新沃爾沃S60將在中國市場正式上市2011 沃爾沃SENSUS多媒體信息交互系統引入中國,配備在多款車型上2010 沃爾沃發布創新高效動力組合—— 2.0GTDi 發動機+ Powershift 雙離合變速器2010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收購沃爾沃汽車公司2010 沃爾沃C30勇奪瑞典房車錦標賽首站冠軍2010 劃時代安全科技-帶全力自動剎車的行人探測系統誕生2009 S60概念車搭載帶全力自動剎車和行人探測的碰撞警示系統、帶排隊輔助的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2009 沃爾沃旗艦豪華轎車S80實現國產,國產車型命名為「S80L加長版」2009 C30 1.6D DRIVe二氧化碳排放僅99克/公里,同級車中最優秀2009 與瑞典Vattenfall能源公司合作開發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預計2012年上市2009 C30 BEV純電動車原型車首次亮相2008 沃爾沃汽車在上海成立沃爾沃汽車銷售(上海)有限公司2008 沃爾沃全部車型的所有織物均通過了國際環保紡織協會的Oeko-Tex100防過敏標准認證,成為了業界唯一2008 沃爾沃推出DRIVe環保超低排放柴油車,二氧化碳排放低於120克/公里2008 全新XC60上市,標配City Safety城市安全系統2008 City Safety城市安全系統誕生,有效減少或避免低速追尾碰撞2007 沃爾沃充電概念車亮相法蘭克福車展,單次充電之後可以行使100公里。2007 酒後駕駛閉鎖裝置(Alcoguard)誕生2007 全新XC70和V70上市2006 新型2門緊湊車型沃爾沃C30問世2006 第二代沃爾沃S80上市,裝備全新主動安全技術2006 S40豪華轎車實現國產2006 發明了盲點信息系統(BLIS)2005 多重鎖,酒精鎖,座椅安全帶鎖,限速鑰匙(研究項目)2005 帶有3折式硬頂的新型沃爾沃C70上市2004 沃爾沃首部V8發動機配備於沃爾沃XC90車型2004 荷蘭博恩的NedCar工廠停止生產沃爾沃車型2004 發明了帶有剎車輔助和自動剎車功能的碰撞警示系統2004 沃爾沃3CC概念車亮相2004 科平工廠成為與德國Getrag AG和美國Dana的合資工廠2003 新型沃爾沃S40和V50上市,代表沃爾沃汽車新一代緊湊車型2003 全新、申請專利的車頭結構,可以緩沖碰撞力2003 智能駕駛信息系統(IDIS)問世2003 沃爾沃汽車和義大利的Pininfarina SpA成立合資公司Pininfarina Sweden AB,在烏德瓦拉開發並生產下一代敞篷車2002 新型沃爾沃S60R和V70R作為家庭用車,具有良好性能2002 沃爾沃XC90 SUV在底特律車展亮相,成為沃爾沃最暢銷的車型之一2002 沃爾沃新車型實現了整車85%的可回收率2002 開發模擬孕婦的假人2001 沃爾沃安全概念車 (SCC)2001 沃爾沃汽車自己設計開發的第一部柴油發動機獲得了良好的市場反映2000 沃爾沃汽車安全中心於3月29日在哥德堡落成2000 沃爾沃V70、XC70和S60基於全球共享技術,一上市即獲得成功1999 沃爾沃汽車中國開始舉辦沃爾沃精英杯業余高爾夫球賽1999 推出內部空氣質量系統(IAQS),凈化車內空氣1999 福特汽車公司收購沃爾沃汽車公司1998 推出PremAir® ——散熱器塗層,在空氣穿過散熱器時,可將臭氧轉換成氧氣1998 發明了頭頸部安全保護系統(WHIPS)1998 沃爾沃S80成為基於全球共享技術的大型車系列中的首款車型1997 沃爾沃V70 XC和C70敞篷車上市1996 沃爾沃850進行了升級,改名為沃爾沃S70/V701996 沃爾沃C70跑車上市,產自烏德瓦拉,是與TWR合作的產品1995 沃爾沃汽車與中國高爾夫球協會合作開始舉辦沃爾沃中國公開賽1995 沃爾沃S40和V40上市,這兩個強有力的車型產自荷蘭博恩的工廠,是與三菱合資開發的產品1994 沃爾沃汽車中國代表處於1月27日在北京成立1993 沃爾沃240在生產了19年後停產,總銷量達到280萬輛1992 沃爾沃推出環保概念車(ECC)1991 首推側撞保護系統(SIPS)1991 沃爾沃850上市,作為當時公司最安全、最先進的車型,在全球范圍內取得了成功1990 豪華車沃爾沃960和沃爾沃940上市1985 沃爾沃決定在烏德瓦拉建廠1985 荷蘭產沃爾沃480ES跑車是沃爾沃首款前輪驅動的車型1982 沃爾沃760上市,在全球取得了成功1978 沃爾沃汽車公司成立,哈坎·弗里森格成為總裁1976 沃爾沃成為全球第一個使用催化式排氣凈化器和氧氣感測器的汽車廠商,帶有氧感測器的三元催化轉換器(Lambdasond®)將有害廢氣排放降低90%1976 荷蘭產的沃爾沃340上市1974 沃爾沃240上市1974 位於卡爾馬的人性化車輛工廠落成1972 聯合國全球環境會議在斯德哥爾摩舉行:沃爾沃提出了汽車在社會中的關鍵作用,發表環保宣言, 是汽車行業第一個廠商提出環保理念1972 沃爾沃收購荷蘭的DAF及其在博恩的工廠1971 沃爾沃1800ES跑車上市,受到了市場的追捧1971 皮哈爾·吉林哈默(Pehr G. Gyllenhammar)成為沃爾沃集團的董事總經理1970 沃爾沃交通事故調查小組成立,對交通事故進行調研1969 沃爾沃收購Svenska Stalpressnings AB,後者自1927年開始供應車身部件1967 首個後向式兒童座椅面世1966 沃爾沃144被評為「全球最安全車型」1965 比利時根特工廠落成1964 首個後向式兒童安全座椅在沃爾沃車上接受測試1964 沃爾沃產量突破100萬輛1964 托斯蘭達工廠落成1961 沃爾沃P1800跑車正式推出,並成為電視明星1959 沃爾沃工程師尼爾斯·博林發明汽車三點式安全帶,沃爾沃成為全球首個把三點式安全帶作為標准配置的汽車廠商。安全帶的發明迄今為止拯救了超過100萬人的生命1956 根納·恩格列奧(Gunnar Engellau)接替阿瑟·格布爾森(Assar Gabrielsson),成為董事總經理1956 沃爾沃P120(Amazon) 震驚了汽車界1955 PV444首先出口到美國1953 沃爾沃Duett是沃爾沃第一部真正的旅行車1944 發明安全車廂1944 沃爾沃PV444是沃爾沃的首部「人民車」1942 沃爾沃收購Kopings Mekaniska Verkstad,後者自1927年開始供應變速箱1936 古斯塔夫·拉爾森(Gustaf Larson)制定了基於安全的核心品牌價值1935 沃爾沃在瑞典證券交易所上市1933 沃爾沃推出首款概念車Venus Bilo1930 沃爾沃收購其發動機供應商Pentaverken1929 沃爾沃開始贏利1927 沃爾沃第一款系列車型ÖV4 Jakob於4月27日(周四)在哥德堡工廠下線 1999年福特汽車以64.5億美元收購沃爾沃汽車。並於2008年時減資24億美元。
2006年3月20日,沃爾沃汽車公司宣布在位於重慶的長安福特工廠生產沃爾沃S40轎車[2]。
2009年12月24日福特汽車和中國大陸浙江汽車製造商吉利汽車的母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就出售沃爾沃汽車達成初步協議。
2010年3月28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吉利集團)在瑞典哥德堡與福特汽車簽署最終股權收購協議,獲得沃爾沃轎車公司100%的股權以及包括知識產權的相關資產,涉及金額18億美元,已在2010年第三季度完成交割。將其總部設在上海,並且分別在成都((VCCD)和大慶(VCDQ)兩地新建工廠。工廠建設完成後位於重慶的長安福特工廠將不再為沃爾沃s40代工。 如今,沃爾沃分為沃爾沃汽車公司(Volvo car corporation)和沃爾沃集團(Volvo group)兩家,沃爾沃汽車曾是沃爾沃集團的部分家用轎車業務,沃爾沃汽車公司已由吉利控股,沃爾沃集團獨立運營。

2013年7月4日,沃爾沃汽車集團公布了2013年6月份和上半年在華銷量數據。該公司在中國市場保持了高速增長態勢,上半年增速超過三成,6月同比增長74%。
2013年6月份,沃爾沃汽車在中國市場銷售了5,798輛汽車,達到歷史同期新高,相比2012年6月份的3,333輛,同比猛增74.0%。其中沃爾沃S60仍然是最暢銷車型,單月銷量創下2,288輛的成績。
2013年上半年,沃爾沃在華累計銷量達到28,703輛,2012年同期為21,378輛,2013年同比大幅攀升34.3%。從銷量上而言,中國穩居沃爾沃第二大單一市場地位,上半年銷量僅次於美國。
沃爾沃集團又包含沃爾沃卡車,雷諾(Renault)卡車,馬克(Mack)卡車,UD卡車,沃爾沃客車,沃爾沃建築設備,沃爾沃遍達公司,沃爾沃航空航天公司以及沃爾沃金融服務。
沃爾沃集團下屬工廠:沃爾沃卡車(北美重卡)、沃爾沃建築設備(上海工廠,英格索蘭,山東臨工等)、沃爾沃客車(申沃、西沃等)、沃爾沃宇航(航空服務)、沃爾沃遍達(主要是生產遊艇引擎動力裝置)、沃爾沃金融服務、邁克卡車、UD卡車(在日本生產)和雷諾卡車(東風合作)。沃爾沃集團不包括沃爾沃汽車公司

沃爾沃集團總部設在瑞典哥德堡,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北歐證券交易市場上市。作為瑞典最大的工業企業集團,沃爾沃在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生產基地,並在190多個市場從事經營活動,客戶集中分布於歐洲、亞洲和美洲。全球雇員約11萬5千人。2011年沃爾沃集團凈銷售額為3100億瑞典克朗,同比增長17%。營業收入達269億瑞典克朗。

⑥ 哪個國家發明的渦輪增壓機汽車

最早的理論概念是瑞士的誰誰提出的 1900年多一點

1918年 通用公司第一個研製出來渦輪增壓發動機 所以 你說通用會不會採用這個?!

當然 渦輪增壓發動機 最早是用於航空 後來大量用於船舶 用於汽車是最近幾十年的事情了,比較早使用渦輪增壓的應該是歐洲的汽車製造商 比如薩博(這個好像也被通用收購的) 沃爾沃等 比較有名的 把渦輪增壓推向公眾視線的 應該是保時捷的 turbo911 算是一個渦輪名車

通用汽車有成熟的渦輪增壓技術 —— 全球最大的渦輪增壓製造商就是美國的霍尼韋爾 —— 只不過,美國把全世界的油礦基本都佔了,所以自己不差油,於是偏愛動力流暢穩定的大排量汽車,歐洲技術水平高的同時,有能源緊缺,所以大范圍使用小排量渦輪增壓汽車

這也是為什麼美國的家用汽車 別克、雪福來、福特這些,少有渦輪增壓的原因 但是美國的大車、重卡肯定都有渦輪增壓(擎天柱這種貨)

通用家用車里 在中國市場有的 別克 應該有 2.0渦輪增壓版本的。

⑦ 江鈴威龍重卡,裡面這個標志是干什麼的SOS

SOS是英文SAVEOURSOULS(救救我們)的縮寫。在摩爾斯電碼中,S和O是兩個最易識別和表達的英文字母。報務員用手指擊出「點、點、點」(S),「劃、劃、劃」(O),「點、點、點」(S),即「…————…」,便可發出SOS海上呼救信號。這種點線編碼電報系統,是由美國人塞繆爾??摩爾斯在1835年至1838年間發明的。在美國國會的支持下,摩爾斯於1839年在巴爾的摩與華盛頓之間開設了美國第一條、也即世界上第一條有線電報線路,1854年獲電碼專利權。在義大利著名物理學家古利莫??馬可尼於19世紀末發明了無線電報系統之後,摩爾斯電報編碼更是通行於全球,在現代人類通訊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1908年,英國和德國達成協議,同意將摩爾斯電碼SOS作為海難求救信號。船舶在浩瀚的大海中航行,由於濃霧、風暴、冰山、暗礁、機器失靈、與其它船隻相撞等等,往往會發生意外的事故。每當危機出現時,「SOS」的遇難信號就會傳往四面八方。一收到遇難信號,附近船隻便會緊急駛往出事地點,搭救遇難者。1909年8月,美國輪船「阿拉普豪伊」號由於尾軸破裂,無法航行,就向鄰近海岸和過往船隻拍發了「SOS」信號。這是第一次使用這個信號。直到1912年4月「鐵塔尼克」號沉船事件之後,「SOS」得到了廣泛使用。雖然有過輝煌的過去,挽救過無數的生命,但應用這一電碼的無線電電報作為通訊手段和緊急呼救信號,在今天的通訊技術條件下已經顯得落伍了。近年來世界上很多國家,已使用多種更為現代化的通訊信號發送和船隻定位方法來實施海上救助。新的「全球海上求助和安全系統」利用衛星通訊和定位,不但能迅捷明白地發出求救信號,而且能同時報告遇險船隻的准確位置和詳細情況,世界各國也已經陸續停止監聽和搜索SOS這一海上無線電緊急求助信號了。 但「SOS」作為緊急救援的一面旗幟在國際救援中不斷的被發揚光大。

⑧ 起重機的發展起源

公元前10年,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維斯曾在其建築手冊里描述了一種起重機械。這種機械有一根桅桿,桿頂裝有滑輪,由牽索固定桅桿的位置,用絞盤拉動通過滑輪的纜索,以吊起重物。有些超重機械可用兩根桅桿,構成人字形,把吊起物橫向移動,但幅度很小,操作也十分吃力。
到15世紀,義大利發明了轉臂式起重機,才解決這個問題。這種起重機有根傾斜的懸臂,臂頂裝有滑輪,既可升降又可旋轉。但直到18世紀,人類所使用的各種起重機械還都是以人力、畜力為動力的,在起重量、使用范圍和工作效率上很有限。
18世紀中後期,英國瓦特改進和發明蒸汽機之後,為起重機械提供了動力條件。1805年,格蘭工程師倫尼為倫敦船塢建造了第一批蒸汽起重機。1846年,英國的阿姆斯特朗把新堡船塢的一台蒸汽起重機改為水力起重機。
20世紀初期,歐洲開始使用塔式起重機,
起重機主要包括起升機構、運行機構、變幅機構、回轉機構和金屬結構等。起升機構是起重機的基本工作機構,大多是由吊掛系統和絞車組成,也有通過液壓系統升降重物的。運行機構用以縱向水平運移重物或調整起重機的工作位置,一般是由電動機、減速器、制動器和車輪組成。變幅機構只配備在臂架型起重機上,臂架仰起時幅度減小,俯下時幅度增大,分平衡變幅和非平衡變幅兩種。回轉機構用以使臂架回轉,是由驅動裝置和回轉支承裝置組成。金屬結構是起重機的骨架,主要承載件如橋架、臂架和門架可為箱形結構或桁架結構,也可為腹板結構,有的可用型鋼作為支承梁。 2011年10月份,我國工程機械行業整體銷量低迷趨勢不改。其中,挖掘機銷量同比下滑29.92%;推土機銷量同比下滑21.34%。2011年,受國家宏觀調控的影響,信貸緊縮政策導致部分在建工程項目進度放緩、原計劃開工的部分項目推遲開工;同時消費者受信貸緊縮政策的影響,購機費用減少導致工程機械需求降低。盡管當前工程機械市場面臨嚴峻的挑戰,但我國經濟增長動力仍強勁,在未來一段時期我國工程機械行業仍處於高速發展期,特別是履帶起重機行業前景看好。國家發改委頒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中明確指出,400噸級及以上履帶起重機作為新興產業被選為「鼓勵類」產品,履帶起重機前景看好。
2011年前三季度,我國重型卡車行業共銷售71.20萬輛。重型卡車市場發展正在步入下行期:
一是在行業政策日趨嚴緊,國家在安全、環保、節能等方面出台很多的法規,同時在執行環節有更嚴格的趨勢。這些法規的制定及執行力的加大,將會導致重卡行業產品技術要求提高,同時產品成本都會進一步提高。
二是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我國卡車市場已經面臨全球化競爭格局,雖然目前我國重型卡車行業本土品牌的市場份額占據絕大比例,但這並不代表未來格局會一直保持,產品技術提高、本地化製造成本降低等因素,都在使未來的重卡行業競爭環境發生變化。
隨著起重機行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起重機行業中來。高滿指出,工程機械的風險包括技術風險、供求風險和經濟波動風險等。當前工程機械部分產品的核心技術主要體現在總體設計和技術集成方面,如果企業不能及時研究開發新技術、新工藝及新產品,滿足市場的要求,產品可能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由於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競爭十分激烈,特別是國際工程機械巨頭大舉進入我國市場。與國外競爭對手相比,我國企業在產品種類、研發實力、技術水平、資本規模及品牌影響力等方面還有較大差距。此外,世界經濟的波動也或將給該行業帶來一定的不可控風險。工程機械行業作為基礎建設項目投資拉動型行業,如果未來國民經濟增長速度的放緩,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下 起重機主要性能參數指標:
起重機主要參數是表徵起重機主要技術性能指標的參數,是起重機設計的依據,也是重機安全技術要求的重要依據。 起重機自重G 自重是指在標准配置下,整機的質量,單位為t或kg。 起重量Q 起重量指被起升重物的質量,單位為kg或t。可分為額定起重量、最大起重量、總起重量、有效起重量等。
1.額定起重量Qn
額定起重量為起重機能吊起的物料連同可分吊具或屬具(如抓鬥、電磁吸盤、平衡梁等質量的總和。
2.總起重量Qz
總起重量為起重機能吊起的物料連同可分吊具和長期固定在起重機上的吊具和劇(包括吊鉤、滑輪組、起重鋼絲繩以及在起重小車以下的其他起吊物)的質量總和。
3.有效起重量Qp
有效起重量為起重機能吊起的物料的凈質量。
該參數需要說明如下:
第一,起重機標牌上標定的起重量,通常都是指起重機的額定起重量,應醒目表示在起重機結構的明顯位置上。
第二,對於臂架類型起重機來說,其額定起重量是隨幅度而變化的,其起重特性指標是用起重力矩來表徵的。標牌上標定的值是最大起重量。
第三,帶可分吊具(如抓鬥、電磁吸盤、平衡梁等)的起重機,其吊具和物料質量的總服額定起重量,允許起升物料的質量是有效起重量。 起升高度 H 起升高度是指起重機運行軌道頂面(或地面)到取物裝置上極限位置的垂直距離,單位為m。通常用吊鉤時,算到吊鉤鉤環中心;用抓鬥及其他容器時,算到容器底部。
1.下降深度h
當取物裝置可以放到地面或軌道頂面以下時,其下放距離稱為下降深度。即吊具最低工作位置與起重機水平支承面之間的垂直距離。
2·起升范圍D
起升范圍為起升高度和下降深度之和,即吊具最高和最低工作位置之間的垂直距離。 跨度 S 跨度指橋式類型起重機運行軌道中心線之間的水平距離,單位為m。
橋式類型起重機的小車運行軌道中心線之間的距離稱為小車的軌距。
地面有軌運行的臂架式起重機的運行軌道中心線之間的距離稱為該起重機的軌距。 幅度L 旋轉臂架式起重機的幅度是指旋轉中心線與取物裝置鉛垂線之間的水平距離,單位為 m。非旋轉類型的臂架起重機的幅度是指吊具中心線至臂架後軸或其他典型軸線之間的水,平距離。
當臂架傾角最小或小車位置與起重機回轉中心距離最大時的幅度為最大幅度;反之為最小幅度。 工作速度V 工作速度是指起重機工作機構在額定載荷下穩定運行的速度。
1.起升速度Vq
起升速度是指起重機在穩定運行狀態下,額定載荷的垂直位移速度,單位為m/min。
2.大車運行速度Vk
大車運行速度是指起重機在水平路面或軌道上帶額定載荷的運行速度,單位為m/min。
3.小車運行速度Vt
小車運行速度是指穩定運動狀態下,小車在水平軌道上帶額定載荷的運行速度,單位為m/min。
4.變幅速度V1
變幅速度是指穩定運動狀態下,在變幅平面內吊掛最小額定載荷,從最大幅度至最小幅度的水平位移平均線速度,單位為m/min。
5.行走速度V。
行走速度是指在道路行駛狀態下,流動式起重機吊掛額定載荷的平穩運行速度,單位為km/h。
6.旋轉速度ω
旋轉速度是指穩定運動狀態下,起重機繞其旋轉中心的旋轉速度,單位為r/min。

⑨ 寶馬有加入重卡行業嗎

巴伐利亞發動機製造廠(德文:Bayerische Motoren Werke,縮寫為BMW),在中國大陸與香港地區擁有寶馬的注冊商標,是一家世界知名的德國高級汽車與機車製造廠,總部與發源地位於德國巴伐利亞州的首府慕尼黑。
除了以廠名縮寫的BMW作為品牌商標銷售各式汽機車產品外,該廠也收購過多家海外車廠,例如英國的Rolls-Royce(勞斯萊斯)目前就屬於該集團。BMW也曾收購過英國的Rover Group(路華集團),但在短暫的經營之後因不堪虧損而以1英鎊的代價將Rover售回給英國的財團,只保留下原本屬於Austin(奧斯汀)品牌底下的Mini車款,另以Mini的品牌上市銷售。

除了豪華與舒適外,BMW所製造的汽車產品素以饒富駕駛樂趣與優異的操控表現而著稱,配合這特色該車廠一直以來都非常積極地參與世界各地的許多汽機車競技活動,其中層級與投資最高的莫過於斥資參與一級方程式賽車(FIA Formula One)活動,目前該廠是BMW-威廉士車隊(Team BMW-Williams)的主要贊助商與引擎供貨商。

歷史萌芽時期

位於慕尼黑西郊的BMW企業總部大樓

BMW的創始人卡爾·斐德利希·拉普(Karl Friedrich Rapp)在1913年時,利用一慕尼黑近郊原本是製造腳踏車的工廠廠房,設立了拉普引擎製造廠(Rapp-Motorenwerke),從事航空用引擎之製造。在同年,古斯塔夫·奧圖(Gustav Otto)也在附近創立了古斯塔夫奧圖航空機械製造廠(Gustav Otto Flugmaschinenfabrik),古斯塔夫事實上就是著名的尼可勞斯·奧古斯特·奧圖(Nikolaus August Otto)、四行程汽油引擎(奧圖循環引擎)發明者的兒子。

古斯塔夫·奧圖稍後與人合資,在1916年3月7日創立了巴伐利亞飛機製造廠(Bayerische Flugzeugwerke, BFW),並且將自己創立了三年的工廠並入這家新廠。同年,拉普也獲得銀行家卡米羅·卡斯提李奧尼(Camillo Castiglioni)與馬克思·弗利茲(Max Friz)的資助大幅擴張規模,但卻因為評估錯誤過度擴張導致營運不善,致使拉普在1917年時黯然離開。他的合夥人找到奧地利的金融家佛朗茲-約瑟夫·帕普(Franz-Josef Popp)合作接下了引擎廠的業務,在1917年7月20日將工廠改名為巴伐利亞發動機製造股份有限公司(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GmbH,縮寫為BMW),由帕普擔任首任的總裁。當時時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身為軍需供應廠商的BMW特別在慕尼黑市郊的歐伯維森菲爾德(Oberwiesenfeld)軍機場附近設置了大型的工廠,持續地替軍方製造軍機引擎直到1918年為止。1918年8月13日BMW改制為股票公開上市的股份公司型態(BMW AG),確立了之後蒸蒸日上的公司規模。

1922年時BMW合並了BFW,成為今日我們所熟悉的BMW。但在追溯該公司歷史時,公司的官方說法是以BFW的創廠時間為准,也就是1916年3月7日作為BMW的創廠日。

BMW的第一具航空引擎作品是1917年時投產的Type IIIa,這是一具水冷設計的直列六缸引擎,使用了公司合夥人之一的弗利茲所開發的高空用化油器,縱使在高海拔環境中也能發揮引擎的最大輸出。1919年時,BMW將一具該廠生產的Type IV直列六缸引擎安裝到一架DFW雙翼飛機上,由佛朗茲·契諾·迪默(Franz Zeno Diemer)駕駛,在慕尼黑奧林匹克公園(今日BMW總部所在地)上空創下9,760公尺高的飛行高度紀錄。

從天上轉戰兩輪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根據凡爾賽條約的規定,德國境內禁止製造飛機,嚴重打擊了正在成長中的德國航空工業,也迫使BMW轉為製造鐵道用的制動器,並開始發展機車用的引擎。

1920年,由馬丁·史托爾(Martin Stolle)設計的M2 B 15引擎,成為BMW生產的第一具機車用引擎。1923年弗利茲設計了排氣量500 cc.的R32型機車,有別於該廠之前幾款機車產品都是採用鏈條傳動的設計,R32是第一輛採用軸傳動的BMW機車,從它開始軸傳動設計就成了BMW機車最知名的特色之一,一直到今日我們仍可以從該廠的R系列機車上看到此種設計。R32搭載的引擎其實就是BMW原本的Type VI航空用引擎,或許正是這緣故,BMW在R32上首次啟用了設計靈感來自飛機螺旋槳的藍白方格旗廠徽(藍白格子是巴伐利亞邦的傳統象徵),並且一直沿用到今日。

1929年9月19日,機車手恩斯特·海納(Ernst Henne)騎乘著一輛排氣量750 cc.的新型BMW機車,在慕尼黑創下216.75km/h的世界紀錄。之後他又持續多次打破世界高速紀錄,其中以1937年時創下的279.5km/h最驚人,該紀錄連續保持了12年之久才有人打破。

邁向四輪產品領域1927年時,位於德國圖林根邦(Thüringen)埃森納赫市(Eisenach)的埃森納赫車廠,獲得英國Austin(奧斯汀)車廠的授權,開始製造該廠著名的Austin 7車款之德國版本,掛上Dixi(迪克西)的品牌銷售。隔年,BMW以1600萬馬克的價格,並購了該廠,也因此獲得Dixi 3/15 PS這款車的生產權利,成為該廠第一輛汽車產品。這輛車在經過BMW修改之後以改良版DA2的身分上市,DA意指Deutsche Ausführung(德國製造)之意,登場後大受好評,在短短三年左右的生產期中就賣出18,976輛之多。

至於1932年時登場的3/20 PS(又稱為AM 4,Ausführung München 4 Gange,「慕尼黑生產、四文件變速」之意),則是第一輛BMW自製的汽車產品。改良自Dixi的這款車搭載一具782 cc.的直列四缸引擎,擁有20hp/3500rpm的最大馬力輸出,與80km/h左右的極速,並且在同年於巴登-巴登(Baden-Baden)舉行的優雅汽車展(Concours d'Elegance)中獲得優勝。

1933年登場的BMW 303,是真正最具有關鍵代表性的一款車,它開創了兩樣BMW一直到今天為止都還維持著的傳統。其一,它是BMW第一款搭載直列六缸引擎的汽車,其二,該車款首度在車頭部份採用了著名的「雙腎」水箱護柵造型,雖然經過歷代的改款這雙腎造型也多經修改,但基本的造型基調卻一直到今日都沒有改變過。

現行車款

汽車產品BMW全體汽車與機車產品

BMW的汽車產品是以車系作為分類基礎,每個車系之下再依照各車款引擎、驅動系統與配備等級的細節差異,各自有各自的車款名(例如760Li、 645Ci、330iX)。由於近代的BMW車系都是以同樣的名稱,一代一代改款傳襲下去,因此往往會發生車名相同但車代其實前後有差的情況,為了避免混 淆我們也常常以車廠內部的車系代號來輔助稱呼(雖然在商業上,BMW原廠並不直接公開使用車系代號),因此我們常可聽到E36 318i、E60 M5這樣的稱呼方式來區分BMW的各種車型。

一系列(1er-Reihe):車系代號E87,2004年上市,小型五門掀背車系。
三系列(3er-Reihe):車系代號E90,2004年上市,小型主管級房車系。
三系列(3er-Reihe):車系代號E46,1998年上市,小型主管級房車與衍生車型系列,其中四門房車車款已停產,目前僅有雙門轎跑車(Coupé),五門旅行車(Touring),雙門四座敞篷車(Cabrio)與三門掀背車(Compact)等車款繼續銷售。
五系列(5er-Reihe):車系代號E60,2003年上市,中型主管級房車與衍生的五門旅行車款。

六系列(6er-Reihe):中大型轎跑車系列,分別有雙門轎跑車(車系代號E63,2003年上市)與雙門敞篷跑車(車系代號E64,2004年上市)兩種車型。

七系列(7er-Reihe):大型豪華房車系列,2002年上市,有短軸型(車系代號E65)與長軸型(車系代號E66)兩種車體。

Z3 coupé:小型雙門轎跑車,1998年上市,原本是Z3 roadster敞篷跑車的衍生車型,後者由Z4替代後車系只剩硬頂車型還在銷售。

Z4:車系代號E85,2002年上市,小型雙門雙座敞篷跑車。

X3:車系代號E83,2003年上市,小型五門休旅車系。

X5:車系代號E53,1999年上市,中型五門休旅車系。

閱讀全文

與重卡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