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atm由哪個國家先出現
atm
ATM自動取款機
更多義項
概述
ATM自動櫃員機
ATM自動取款機
ATM是 Automatic Teller Machine 的縮寫. 1967年6月27日,英國人約翰·謝珀德-巴倫(John Shepherd-Barron)發明的第一部電腦自動提款機
⑵ 是誰發明了ATM機
在1967年6月27日,英復國人約翰·制謝珀德-巴倫(John Shepherd-Barron)發明的第一部電腦自動提款機,安裝於英國倫敦北部的柏克萊銀行Enfield分行。
1995年,上海金卡工程ATM在中國開通。
⑶ 誰發明的ATM
男人加女人發明的...自從ATM出現後..中國人就使用了
⑷ 驗鈔機是誰發明
點鈔機主要是用來對現金計數、鑒偽、清分的,廣泛應用在各種金融行業和有現金流的各種企事業單位。 最早出現在上世紀80年代的溫州,是伴隨著假鈔的出現而產生的,是市場和民間打擊假鈔的產物。到目前點鈔機的發展經歷了三個時代。 第一個階段,是從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這一階段的點鈔機主要是小作坊式生產,主要分布在浙江溫州,和上海一帶。這個時期的點鈔機的特點是,機械功能大於電子功能,可以簡單的計數,鑒偽能力有限,主要利用機械原理對鈔票計數,小規模生產。 第二個階段 ,是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到本世界初。點鈔機在這個階段得到了大規模的生產,出現了一打批專門生產點鈔機的大型企業,有人民幣出版發行中鈔集團的信達牌點鈔機、廣州康藝電子有限公司的康藝牌點鈔機、佛山沃龍電子有限公司的沃龍點鈔機、中山百佳點鈔機等一些龍頭企業,也出現了專門從事研究點鈔機的機構和部門。在這個階段的龍頭企業開始注重鈔票的鑒偽和清分,為ATM終端機器服務。這個時期的點鈔機造型變小,機器更加穩定,開始了有意的品牌銷售。 第三階段,現在中國的點鈔機開始了數字,電子和機械相結合的時代。在這個時期由於點鈔機技術的穩定和成熟,市場上出現了眾多的以貼牌生產和委託生產的點鈔機品牌,市場呈現多、亂、爛的局面。而早期發展的那些龍頭企業主要走銀行客戶,似乎和市場上的那些地段的機器區分開來。
⑸ 點鈔機是誰發明的
點鈔機由捻鈔、出鈔、接鈔、機架和電子電路等六部分組成。 貝爾發明的 就是發明電話的哪個
⑹ 誰發明了自動取款機
不是一個人發明的!
是政府為了方便大家而發動的一項設置項目!
由約翰·謝潑德拜倫發明,德·拉·魯提出建議!
然後大家向著他說的構造做了個假設!
之後經過好幾次改進才有了現在的ATM
⑺ 誰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自動取款機
2005年伊始,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舉行授勛大典,為全球多位在本行業作出突出貢獻的人頒發勛章。授勛名單中,一位年近八旬的老者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自動取款機的發明者謝潑德·巴倫。
謝潑德·巴倫1925年出生在蘇格蘭的羅斯郡,畢業於愛丁堡大學。20世紀60年代中期,他是「德拉路儀器公司」的經理。當時該公司在激烈的競爭下陷入困境,急需開發新產品使公司起死回生。謝潑德為此寢食難安。有一天,他在洗澡時突然有了靈感:「我常因去銀行取不到錢而惱火,為什麼不能設計一種24小時都能取到錢的機器呢?」
一個偶然的機會,謝潑德碰到了英國巴克萊銀行的總經理。謝潑德讓他給自己90秒時間來表達這個主意,結果對方在第85秒就給了謝潑德答復:「如果你能把你講的這種機器造出來,我馬上掏錢買。」一年後,謝潑德成功了。
1967年6月27日,世界上第一台自動取款機在倫敦附近的巴克萊銀行分行亮相,立刻吸引了大批觀眾。當時它叫「德拉路自動兌現系統」。「德拉路自動兌現系統」接受經過放射性碳14浸泡過的支票,這是當時比較先進的加密手段。這些支票事先從銀行里買出來,然後取款機把支票換成現金。每張支票都有不同的化學記號,以分辨顧客身份,從正確的賬戶中提取現金。最初顧客從自動提款機中一次只能取10英鎊,因為當時10英鎊已足夠普通家庭維持周末了。
據估算,目前全球已有150萬台自動取款機,而且每7分鍾就增加一台。每年自動取款機完成的交易接近110億次,提取資金近7000億美元。因此英國媒體評價稱:「自動取款機給我們的經濟生活帶來了一場革命,使我們向一個24小時自助式消費社會轉化。」不過,由於擔心技術泄露被犯罪分子利用,謝潑德一直沒為這項發明申請專利,所以盡管世界上1/5的自動取款機為德拉路儀器公司製造,但他本人並沒因此暴富。
一項偉大的發明直到40年後才得到政府承認,謝潑德心裡多少有些遺憾,但他表示:「遲來總比不來好。」不過,現在的謝潑德正隱居在蘇格蘭北部一個偏僻的小鎮上,過著釣魚打獵的田園式生活,與他幫助建立的24小時自助式消費社會相距甚遠。
⑻ 我國什麼時候引進第一台ATM機
1987年,我國引進了第一台ATM機。此後,ATM以方便省時的特點備受各大銀行青睞,我國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ATM市場。
自2000年以來,中國的ATM機總保有量便以24.62%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速增長。截至2010年底,中國聯網ATM機保有量已經達到27.10萬台,同比增長26.11%。中國已經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ATM市場,排在美國之後。
從每百萬人口擁有ATM的數量上看,截至2010年底中國平均每百萬人擁有ATM約220台,且ATM分布狀況極不均勻,低於世界平均百萬人擁有315台ATM的水平,更遠遠低於美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與地區每百萬人擁有超過1250台ATM的水平,市場發展空間巨大。
不過近幾年來,ATM機曾經的優勢似乎已經不在,不少市民採用ATM機的頻率已經大大下降。
(8)atm機器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消失的ATM機
央行支付體系報告顯示,今年二季度,我國各大銀行共處理移動支付筆數同比增長26.99%,非銀行支付機構處理網路支付筆數增加14.48%。
移動支付的攻城略地,使得功能單一的ATM機使用率不斷下降。ATM機成本居高不下,除了ATM的購置成本,還有機器運營和維護的成本,所以銀行正在逐步使用功能更多、成本更低的機櫃替代ATM。
平安銀行佛山分行行長助理王浩稱:維護的成本應該在逐年上升,維護成本主要是人力、運輸的成本,還有紙張之類的成本。
⑼ 世界上最早的點鈔機是哪國發明的
中國人發明的 溫州人
最早出現在上世紀80年代的溫州,是伴隨著假鈔的出現而產生的,是市場和民間打擊假鈔的產物。到目前點鈔機的發展經歷了三個時代。
第一個階段,是從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這一階段的點鈔機主要是小作坊式生產,主要分布在浙江溫州,和上海一帶。這個時期的點鈔機的特點是,機械功能大於電子功能,可以簡單的計數,鑒偽能力有限,主要利用機械原理對鈔票計數,小規模生產。
第二個階段 ,是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到本世界初。點鈔機在這個階段得到了大規模的生產,出現了一打批專門生產點鈔機的大型企業,有人民幣出版發行中鈔集團的信達牌點鈔機、上海古鰲點鈔機、廣州百佳點鈔機,還有中融點鈔機等一些龍頭企業,也出現了專門從事研究點鈔機的機構和部門。在這個階段的龍頭企業開始注重鈔票的鑒偽和清分,為ATM終端機器服務。這個時期的點鈔機造型變小,機器更加穩定,開始了有意的品牌銷售。
第三階段,現在中國的點鈔機開始了數字,電子和機械相結合的時代。在這個時期由於點鈔機技術的穩定和成熟,市場上出現了眾多的以貼牌生產和委託生產的點鈔機品牌,市場呈現多、亂、爛的局面。而早期發展的那些龍頭企業主要走銀行客戶,似乎和市場上的那些地段的機器區分開來。
現在市場上的點鈔機主要是利用熒光、紅外、穿透、安全線、磁性工具對人民幣進行鑒偽、計數和清分等功能。目前市場上的點鈔機功能幾乎都產不多,而價格也都在300-2800不等,價格低的大多是一些貼牌生產和委託生產的機器,而價格高點的大多是生產商(當然也不是絕對的)。他們的區別主要在於生產商有大量的研究員和產品開發費用,機器配件的質量較高使用壽命較高和高質的售後服務。
⑽ 最早自動取款機發明於哪個國家
新年伊始,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舉行授勛大典,為全球多位在本行業作出突出貢獻的人頒發勛章。授勛名單中,一位年近八旬的老者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自動取款機(ATM)的發明人謝潑德·巴倫。
謝潑德1925年出生在蘇格蘭的羅斯郡,畢業於愛丁堡大學。20世紀60年代中期,他是「德拉路儀器公司」的經理。當時公司在激烈競爭下陷於困境,急需開發新產品起死回生。謝潑德為此寢食難安。有一天,當他洗澡時,突然產生靈感。「我常因去銀行取不到錢而惱火,為什麼不能設計一種24小時都能取到錢的機器呢?」
一個偶然的機會,謝潑德碰到了英國巴克萊銀行的總經理。「我讓他給我90秒時間來聽我介紹這個主意,結果他在第85秒就給了我答復:『如果你能把你講的這種機器造出來,我馬上掏錢買。』」
一年後,謝潑德就成功了。1967年6月27日,世界上第一台自動取款機在倫敦附近的巴克萊銀行分行亮相,立刻吸引了大批觀眾。當時它叫「德拉路自動兌現系統」。「德拉路自動兌現系統」接受經過放射性碳14浸泡過的支票,這是當時比較先進的加密手段。這些支票事先從銀行里買出來,然後取款機把支票換成現金。每張支票都有不同的化學記號,以分辨顧客身份,從正確的賬戶中提取現金。最初顧客從自動提款機中一次只能取10英鎊,因為當時10英鎊已足夠普通家庭維持周末了。
據估算,目前全球已有150萬台自動取款機,每年自動取款機完成的交易接近110億次,提取資金近7000億美元。因此英國媒體評價稱:「自動取款機給我們的經濟生活帶來了一場革命,使我們向一個24小時自助式消費社會轉化。」不過,由於擔心技術泄露被犯罪分子利用,謝潑德一直沒為這項發明申請專利,他本人也並沒因此暴富。
一項偉大的發明直到40年後才得到政府承認,謝潑德心裡多少有些遺憾,但他表示:「遲來總比不來好。」不過,現在的謝潑德正隱居在蘇格蘭北部一個偏僻的小鎮上,過著釣魚打獵的田園式生活,與他幫助建立的24小時自助式消費社會相距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