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要准備材料:一個礦泉水瓶、一根塑料空心管、膠水。然後將礦專泉水瓶的瓶底剪屬掉,在瓶底部分把瓶壁剪成3厘米的片片條狀(四周內折乒乓球不外掉即可),接著在礦泉水瓶口下放剪一個乒乓球可以滾出來的洞,這個洞是用來方便我們取球的。然後我們將塑料空心管插進礦泉水瓶瓶口並用膠水固定。
❷ 古代的創造發明
土圭測日影
星隕如雨——流星群的觀測
演示天體視運動的儀器——渾天儀
我國最古老的記時儀器——壺漏
大地測量——子午線的測定
歷法革命——沈括的《十二氣歷》
科苑奇葩——郭守敬發明和研製的天文儀器
我國古代最優秀的歷法——郭守敬的《授時歷》
周公觀景——天文台的設置
我國最早的數學專著——《周髀算經》
精推細算——《九章算術》
運籌帷幄——零與籌算
十進制記數法
中國剩餘定理——大衍求一術
祖沖之和圓周率
賈憲三角
一元高次方乘——天元術
朱世傑和他的《四元玉鑒》
雙假設法——盈不足術
級數與垛積術的應用
中國——算盤的故鄉
磁石的魔力——指南針的發明
《墨經》與第一運動定律
被中香爐與常平架
磁偏角和磁傾角
測量工具——游標卡尺
投影 幻燈——走馬燈
神秘的倒影
奇異的鏡子——透光鏡
世界最早的潛望鏡
世界最早的人工磁化法——指南魚
傑出的機械——指南車
火葯的發明
火柴的發明
漆和漆器
China——世界著名的瓷器
石油和天然氣
會燃燒的石頭——煤的開發和利用
張衡的地動儀
最早的測風儀
雲向西 雨沒犁——雲的觀測和雲圖集
溫度觀測儀和降水觀測儀
天氣預報
古老的物候歷
我國最早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引涇往洛—一鄭國渠
貫通南北的水利工程——京杭大運河
我國最早的水位站——涪陵石魚
我國最早的潮汐圖——竇叔蒙《濤時圖》
古代地理學名著——《水經注》
青銅時代——銅礦開采
煮海為鹽——鹽鹵開采
最早的植物志—— 《南方草木狀》
草木魚蟲鳥獸——動植物分類
舉杯邀明月 把酒問青天——制曲和釀酒
山中有玉者木旁枝工垂——植物探礦
賈思勰和《齊民要術》
特色鮮明的《王禎農書》
精耕細作五穀豐登
茶的種植與茶文化
魯桑百豐綿綿——桑蠶技術
濟世之谷——豆類植物的栽培和豆類食品
徐光啟的《農政全書》
善其事 利其器——鐵犁的發明
蓄力播種機——三角耬
揚場工具——扇車
水利灌溉機械——龍骨水車
兩利俱全十倍禾稼——桑基魚塘
內園分得溫湯水二月中旬已進瓜——栽培技術
地下渠道——坎兒井
望齊侯之色——中醫的診斷術和治療術
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
神農嘗百草——中草葯治病
伏羲制九針——針灸療法
華陀麻醉術——麻沸散
免疫法——種痘術
養生延年——激素的提取
鐵的冶煉技術
百煉成鋼——多種多樣煉鋼技術
黃銅和鋅的冶煉
中國銀——含鎳白銅的冶煉和西傳
水法冶金——膽銅法
三大鑄造技術
糧食加工工具——水碓和水磨
最早記錄里程的車輛——記里鼓車
縱橫馳騁——蹄鐵術與馬蹬的發明
魯班與鋸刨傘的發明
巨龍橫卧——萬里長城
世界第八奇跡——秦兵馬俑
巧奪天工——風格獨具的橋梁
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隋大興城
宮殿建築的瑰寶——故宮
最高最占老的重樓式木塔——山西應縣木塔
不沉之舟之奧秘——水密隔艙
運河船閘
大風起兮車如飛——風帆和帆車
飛行者的至寶——降落傘
凌波之至寶——舵
高效率的推進工具——櫓
航海史上的壯舉——鄭和下「西洋」
航空模型之始——風箏
天文與地文航海技術
水平旋翼和螺旋槳
「騎士階層」的大敵——火葯及火葯武器
兵學聖典——《孫子兵法》
戰車戰船
異彩紛呈的冷兵器
人類文明發展的里程碑——造紙術的發明
雕版印刷術
雕版印刷的最高成就——彩色套印
泥活字印刷技術
木活字印刷術和檢字盤
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
我國最早的建築學專著——《營造法式》
嫘祖和原始紡織技術
手搖腳踏紡車
織機和提花機
染料和染色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
我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春秋》
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我國最早文學理論專著——《文心雕龍》
我國第一部紀事本末體史書——《通鑒紀事本末》
我國古代最大的網路全書——《永樂大典》
我國古代書籍裝幀形式
中國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
青銅器與金文
秦代標准字體——小篆
今文字的開端——隸書
筆勢飛動 直抒性靈——草書
點畫縈帶 體勢流美——行書
結構完美的字體——楷書
我國文獻語言學的奠基作——《說文解字》
民族文化中的瑰寶——文房四寶
石窟藝術與敦煌壁畫
唐代傑出的藝術品——唐三彩
形式整齊 聲調和諧——律詩
婉約豪放說宋詞
歷史悠久的中國古樂器
朱載堉與「十二平均律」
聞名中外的曾侯乙編鍾
我國第一部介紹戲曲作家 作品的專著——《錄鬼簿》
生旦凈丑——中國的傳統戲曲
元曲與關漢卿
中國古代保健體操——五禽戲
中國功夫——武術
中國古代足球——蹴球
古老的棋類運動——中國象棋
奧妙無窮的黑白世界——圍棋
造紙為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水運儀象台建於北宋末年,由吏部尚書蘇頌主持建造,是一座大型天文儀器,是具有世界性影響的中國古代的偉大科技成就。
蚊香的發明可能與古人端午節的衛生習俗及燒香祭祀的習俗有關。
黑火葯,指南針,印刷術。
人類文明的曙光——火
人類最早的遠程武器——弓箭
人類最早的工具——石器
中醫中葯對世界最偉大的貢獻是其防病治病的實踐技術。
中國是數學古國,《九章算術》、《數術九章》是古代數學名著。
中國還是天文學古國,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記載太陽黑子、哈雷彗星、超新星等天象的國家。
在造紙術、指南針、火葯、活字印刷術四大發明,中醫中葯、10進位值制、赤道坐標系、雕版印刷術新四大發明之外,瓷器、絲綢、金屬冶鑄、深耕細作等影響世界科技發展的中國古代發明還可以列舉出許多。
24節氣堪稱我國古代第五大發明
在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方面也出現了許多新的進展。我們的祖先創造了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繁榮發展的兩個黃金時代。
我國是傳統的農業國家,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古代僅唐以前的大型水利工程就有都江堰、鄭國渠、靈渠、龍首渠、京航大運河等。隋朝興建的京杭 大運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長的航行運河。這些工程無論在建築規模、技術水平 還是在農業灌溉、航行、運輸的獲益等方面都是中世紀歐洲無法比擬的。
春秋戰國時期墨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墨子,在《墨經》一書中提出了點、線、 方、圓等幾何概念。《周髀算經》已有勾股定理的運算方法。成書於漢代的 《九章算術》共收有應用題的解答方法246個,內容十分豐富,在算術、代數 等方面取得了很高成就,特別在解決實際問題方面,遠遠勝過古希臘的數學 體系。祖沖之用「割圓術」求出的圓周率十分精確,在世界上處於遙遙領先 的地位。
四大發明
指南針發明於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當時的人們把天然磁石磨成勺形, 放在光滑的平面上,使之指出南北方向,這種指南儀被稱為「司南」。北宋時 已用人工磁化方法製造指南儀。曾公亮1044年編輯的《武經總略》一書記載 了「指南魚」的製造方法。大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也進一步說明了 用鐵針磁化製作指南針的方法。指南針發明不久,被用於航海,它指引著中 國遠洋船隊航行於南太平洋和印度洋航線上,並在十二世紀傳入阿拉伯,以 後傳入歐洲。
造紙術的發明是中國勞動人民從漂絮和漚麻的經驗中總結出來的,始於西 漢。新疆羅布卓爾漢烽燧遺址出土的西漢古紙,都是植物纖維紙,質地還比 較粗糙,東漢主管御用手工作坊的蔡倫,他憑借充足的人力物力,在總結工 匠經驗的基礎上,以破布、樹皮、舊麻為原料,改進造紙工藝,製造出一批 質量比較高的實用紙。造紙技術首先傳到朝鮮和越南,七世紀傳到日本,八 世紀傳到阿拉伯,十三世紀傳到歐洲。
印刷術的發明,大體經歷了從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兩大階段。大約在隋代, 人們在印章石刻的拓印方法啟示下,發明了雕版印刷技術。北宋時期(約在 公元1041-1049年),平民發明家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技術,它用膠泥製成 活字,然後排版印刷,既經濟又方便,大大提高了效率,是印刷史上的一次 大的革命。元代王禎又研製成功了木活字,還發明了轉輪排字架。
火葯的發明始於煉丹術。煉丹士在煉丹過程中,偶然發現點燃硝、硫、木 炭為主要原料的混合物,會引起燃燒和爆炸。火葯發明後,被用於軍事,結 果改變了戰爭的面貌,也改變了歷史的進程。正如馬克思所說:「火葯把騎士 階層炸得粉碎」。在北宋的抗金戰爭中,宋軍使用了「霹靂炮」、震天響等殺 傷力很大的火葯武器。宋代後期,又發明了火葯砂槍、火葯炮。火葯大約於 1225至1248年,由商人傳入印度和阿拉伯,以後傳人西方。
❸ 中國古代的創造發明有哪些
多了去了,除了四大發明,還有很多推薦看看外國的DISCOVERY【探索頻道】先人的智慧:古中國人,很多都沒聽說過……
❹ 全國發明創新大賽獲獎作品
http://space.30e.com/04690420/ReadArticle.aspx?ID=1c2a43fa-23c5-4f65-8b71-73ef7de4f05d
❺ 小學生的小創造、小發明有哪些
沉砂器(內蒙古敖放旗市第三完小 崔成華):含砂多的地下水經過水泵會磨損機件,甚至阻塞水泵葉輪。該發明在水泵進水口前加了一段沉砂管,成功地解決了這一難題。
波浪發電機(上海市張家巷路學校 欒立中):這個發電機利用波浪的起伏帶動浮球上下運動,再利用浮球上棘輪的配合變波動為轉動,帶動發電機發電。兩個浮球隨波浪起伏上下振動,帶動連桿。連桿上的驅動片撥動棘輪旋轉,棘輪上的止倒片保證棘輪向一個方向轉動,再經變速齒輪提高轉動速度,帶動發電。
雙尖綉花針(湖北省武漢市義烈巷小學校 王帆):這種針兩頭尖,針眼在針的中部。使用這種針綉花時,每綉一針的動作只需「紮下—扎出—線拉直」,不用再翻腕調換針尖的方向,大大簡化了手部的動作,而且紮下拔針後便立即可以從上一針旁扎出,方便了從反面扎出時的針定位。通過以上改進,可提高刺綉的速度和質量,減輕勞動強度。
鑲玻璃注釘鉗(湖南省桃江縣三堂鎮小學 胡勇):鑲玻璃注釘鉗是代替錘子在木頭上釘釘的工具,是專為鑲玻璃在窗框上裝釘子而設計的。其基本結構是:克絲鉗一個鉗口改成持釘夾,另一鉗口改成可以調節寬窄的夾口,其原理並不復雜,結構也還簡單,但是表現出的思維是很大膽的。使用這種注釘鉗可以防止敲碎玻璃,使用也更安全。
布手套翻轉器(湖北省通城縣實驗小學 李理):用直徑6mm的鋼條紮成兩只手相對弓的形狀後,安裝在一塊木板上,再在右手臂橫杠上安個掛鉤,即做成了「布手套翻轉器」。此作品使用方便,省時、省力。將縫制好的布手套套在翻轉器的一隻手架上,再把另一手架合攏相對,然後將右手臂上的掛鉤鉤在左手臂的橫杠上,抓住手套緊口向另一隻手架拉去,便可將手套一次性地翻轉過來,效率提高10倍。
速調活扳手(浙江省新昌縣實驗小學 竺越):活扳手是人們的常用工具。普通活扳手是用蝸桿調節扳口寬窄的,調節慢,工效低。小作者受到速調台虎鉗的啟發,在活扳手的蝸桿上銼了一道槽,使扳口能在槽里自由進退,從而大大加快了調節速度。這是一項很巧妙的設計、很成功的發明。
大壓簧裝卸卡具(北京市海淀區前進小學梁昭璜):大壓簧裝卸卡具是拆裝大型壓簧的專用工具,是小作者在參觀工人修汽車的時候發現的選題。其工作過程是:用卡式螺母夾住壓簧兩端,旋轉兩螺母間的絲杠,從而把彈簧壓縮,便於拆裝。有了這件工具可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有推廣價值。
攜帶型多功能雙頭組合手工工具(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雉山路小學 李瑋):該項發明由工具頭,能存放多枚工具頭的手柄、手柄支架,能繞橫軸轉動的夾具組成。它攜帶方便,既可單手操作,又可雙手操作,工具頭與手柄還可構成任意角度插入機器的間隙中工作。
❻ 創造發明的故事
高跟鞋
15世紀的一位威尼斯商人經常要出門做生意,又擔心妻子會外出風流。一個雨天,他走在街道上,鞋後跟沾了許多泥,因而步履艱難。商人由此受到啟發,因為威尼斯是座水城,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認為妻子穿上高跟鞋將無法在跳板上行走,這樣就可以把她困在家裡。豈料,他的妻子穿上這雙鞋子,感到十分新奇,就由傭人陪伴,上船下船,到處遊玩。高跟鞋使她更加婀娜多姿,講求時髦的女士爭相效仿,高跟鞋便很快地盛行起來了。
雨衣
1747年,法國工程師弗朗索瓦·弗雷諾製造出世界上最早的雨衣。他利用從橡膠木上獲得的膠乳,把布鞋和外套放在這種膠乳溶液中進行浸塗處理後,就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在蘇格蘭橡膠廠的麥金托什因生活窘迫,無力購買雨具,每逢雨天,只能冒雨上下班。一天,他不小心
將橡膠汁沾滿衣褲,怎麼也擦不掉,只好穿著這射臟衣服回家。室外陰雨綿綿,麥金托什回到家卻驚喜地發現,穿在裡面的衣服一點沒有濕,他索性將橡膠汁塗滿全
身衣服。這就是世界上第一件膠布雨衣。
剃須刀
1828年謝菲爾德製成一邊有保護的刀片,這是安全刀片的前身。1895年,美國一位推銷員吉列偶遇發明家佩因特·佩因特希望賺大錢,想發明一種從從都需要而且一次性使用的東西。一天,吉列刮鬍子,發現剃刀的刀片正適合這種構想。他設計出種安全剃刀夾持柄,但找不到能製成薄刀片的廠家。到1901年,他遇見機械師卡森,才解決了技術問題,使鋤形刀架與雙刃可換刀片合成一體,並申請了專利。早在1900年,電動剃須刀已在美國獲得專利,但第一種適於商業製造的電動剃須刀是由美國退役陸軍上校希克設計,並於1928年獲得專利的。
鏡子
我們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制出了精美的「透光鏡」。14世紀初,威尼斯人用錫箔和水銀塗在玻璃背面制鏡,照起來很清楚。15世紀紐倫堡製成凸透鏡,是制玻璃時在內部塗上一層汞劑而成。現代鏡子是用1835年德國化學家利比格發明的方法製造的。把硝酸銀和還原劑混合,使硝酸銀析出銀,附在玻璃上。
拉鏈
拉鏈是1891年由美國芝加哥機械師賈德森最先發明的。賈德森為了解除每天系鞋帶的麻煩,就發明一種可以代替鞋帶的拉鏈。這種拉鏈是由一排鉤子和一排扣眼構成,用一個鐵制的滑片由下往上拉,便可使鉤子與扣眼一個依次扣緊。賈德森把樣品送到1893年的哥倫比亞博覽會上展出,得到好評,並因此取得了專利。如今,拉鏈的品種不斷增多,其應用不只限於日用品,而且已進入科研、醫療、軍事等領域,被某些人譽為20世紀科技界的10大文明之一。
❼ 創意作品(小發明,小創造)
製作意圖:
市面上各種各樣的鉛筆很多,但媽媽告訴我,最適合剛開始學習專寫字的兒童使用的鉛筆,還是屬六面立柱體的木質鉛筆。一年級上學期,我用了二十多支這樣的鉛筆。我望著一堆鉛筆頭,想想要把它們扔掉有點可惜,還有點浪費木頭和鉛芯,不太環保。過了一陣,阿姨送給我兩塊橡皮。這兩塊橡皮的中心是一個用塑料做的直徑1厘米的圓形,外面一周包裹著橡皮。這種環保橡皮即使只剩下一點點,也還能捏著中間的塑料圓形繼續擦。我突然想到,鉛筆也可以照橡皮的樣子做成不浪費的環保鉛筆啊。只要把鉛筆的一段做成5厘米長的塑料,剩下的一段還是原來的鉛筆,使用時,鉛筆塑料的一段握在手裡,就可以把鉛筆有鉛芯的一段全部用完,一點也不浪費了。
製作材料:
鉛筆、棒形塑料、膠水
製作方法:
先把塑料小棒裁成5厘米長,再把塑料小棒和用剩的鉛筆頭緊緊用膠水粘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