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理解美術實質上是一種創造美的藝術;
簡單的理解美術與美,美一種意境,是一種修養,是人的認知;術是技回術、技巧。美術答就是表達一切美好事物以及願望的技巧。而美術與美從來是不從分開的,人們出現,到認知到自己有美好的願望,美是一直存在的,從而人們開始表達自己美的願望。而表達
美術,美的\藝術
簡單的理解美術與美,美一種意境,是一種修養,是人的認知;術是技術、技巧。美術就是表達一切美好事物以及願望的技巧。而美術與美從來是不從分開的,人們出現,到認知到自己有美好的願望,美是一直存在的,從而人們開始表達自己美的願望。而表達
B. 為人類創造美好生活 美的提出的時間是哪一年
為人類復創造美好生活 美的制提出的時間是2004
面向未來,美的中央空調事業部將繼續秉承「為人類創造美好生活」的經營理念,不斷致力於企業的變革創新和持久發展,通過一流的技術、一流的產品,打造優秀的
國際中央空調品牌,確保美的中央空調在未來繼續保持健康、穩健的發展。
C. 以創造美為話題初三600字作文
追求和創造本身就是一種美。」「美,就是生活。」
「美」這是世界上最富有魅力的一個字眼,古今中外,有多少人對它如痴如醉,熱烈追求,然而,美到底是什麼呢?美,就是生活,車爾尼雪夫斯基曾對「美是生活」下過這樣一個定義:「任何事物,凡是我們在那裡看得見,依照我的理解,應當如此地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東西,凡是顯示生活或使人們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因此,熱愛美就是熱愛生活,追求美就是追求生活,創造美就是創造生活。
美的內涵是非常豐富的。如果把容貌美、形體美、服飾美看作是美的一切,那就未免太膚淺簡單了。實際上,就「人」而言,除了這些外,還有氣質美和更重要的心靈美。誠然,較好的容貌,修長的體形,漂亮的服飾能給人以美感。但是,如果一個人缺乏修養,沒有氣質,或者只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那麼,這種美感就會像曇花一樣,驟然消逝。請問《巴黎聖母院》中「醜八怪」似的卡西莫多和「太陽神」似的少尉隊長到底哪個更美呢?心靈的美會折射出一種迷人的色彩以彌其外貌不足,矮小的不美的簡·愛之所以為許多人喜愛,正是這個原因。「不是因為美麗才可愛,而是因為可愛才美麗。」美還體現在人們所創造的一切有益於人類和世界的事物之上。像音樂美、繪畫美、雕塑美、建築美……人類創造著生活,於是創造了美。
而只有在真正的生活中,才會有真正的美,在那十年瘋狂扭曲的歲月里,人們砸爛了一切美好的東西,那噩夢一般的年代,人們過的是怎樣可怕的「生活」啊!美是一朵朵嬌艷娉婷的花朵,它們只放在人類的「伊甸園」中,而今,我們正生活在廣闊的「伊甸園」中。只要仔細看一看,你就會發現:美就在你的身邊。春天的蓓蕾,夏夜的星空,秋日的丹楓,寒冬的白雪,稚童的笑臉,老人的皺紋,母親的白發,父親的背影……這所有的一切不都是美嗎?
我們欣賞周圍的美,更重要的是我們還要創造美,給世界和後人留下點什麼,讓所有的人在更美的環境中生活,追求和創造本身就是一種美。
那麼,讓我們用眼睛去發現美,用思想去理解美,用靈魂去追求美,用雙手去創造美,用身心去享受美。因為「美就是生活」,而我們是熱愛生活的人們。
D. 人類長期欣賞美創造美的實踐活動不斷提出各種各樣的理論問題這些問題需要專門
①就連原始的人類也不例外;
②人類對美的追求一直在發展;
③美已經發展成為一門專業的知識。
E. 如何理解人類往往在勞動中創造美的世界
馬克思揭示出勞動是人的整個生命活動的基本形式,揭示出人的勞動不同於動物的一切生命活動形式的特點,揭示出勞動在人類社會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作用。勞動創造了美,創造了世界。
F. 人們欣賞美,追求美。對於美,你的看法是 契訶夫關於美有一句名言是
何謂美
畫家是靠各種顏色來作畫,攝像師和燈光師是靠光線來作畫。因此做為一個電視攝像和燈光師,就是利用光線--這個影視畫面的造型手段,創造美的畫面,去完成教材內容的表現任務。要創造美首先要認識美。做為一個攝像師和燈光師必須具備一定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意識,才能在自己的攝像創作中發現美、認識美、追求美、創造美。
美是什麼?美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它隨著人類社會的出現而產生,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它廣泛存在於客觀世界,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存在於我們的思維意識之中。 在我國古代,人們很早就探索美的問題了。在古詩經中就有,"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詩句,短短的16個字,將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集於一身,高度和諧統一,給人以一種無限美的享受。我國古代的老子、孔子、墨子、孟子、莊子、荀子等都討論過美的問題。
在西方的古代也有赫拉克利特、畢達哥拉斯、德莫克利特、蘇格拉底等先哲涉及美的本質的探討。
隨著歷史的發展,東西方對美學的研究也日漸成熟。
前蘇聯大文豪高爾基曾說過"照天性來說,人都是藝術家,他無論在什麼地方,總是希望把美帶到他的生活中去。"法國雕塑家羅丹也曾說過"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由此看來美是一種存在,一種客觀的、自然的、社會的存在;美是一種意識,一種個人的意識,社會的意識。美是一種情趣,美是一種感受。在現代,美學已成為一門完整的科學,從審美理論中的美的產生發展,到美好研究的對象、范圍,美學研究的任務與方法,一直到審美對象、審美感受、審美實踐等,都有專人進行研究。
契訶夫關於美有一句名言是
人的一切都應該是美麗的:面貌、衣裳、心靈、思想。
G. 人們對於美的定義是什麼
美的內涵是指能引起人們美感的客觀事物的一種共同的本質屬性,但它本身是一種主觀感受。美包括生活美和藝術美兩個最主要的形態。生活美又分為自然美和社會美。藝術美包含優美、崇高、悲劇、喜劇等幾個基本范疇。喜劇有諷刺、揶揄、滑稽、機智、幽默、怪誕、荒誕等子范疇。
雖然人們都能感受到美,並且能夠識別美,但是在回答「究竟什麼是美」的問題時,答案卻千差萬別。總結前人的有代表性的觀點,主要有下列幾種:美是形式的和諧(古典主義);美是上帝的屬性(新柏拉圖派);美是完善(理性主義);美是愉快(經驗主義);美是關系(啟蒙主義);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德國古典美學);美是生活(車爾尼雪夫斯基)等等。
美的定義眾說紛紜,但概括歸納起來不外五個方面:
(一)美在客觀說。這種理論最初注重美的自然屬性的研究,發現了有關和諧、比例、對稱、多樣統一等美的外觀形式法則。後來側重於社會美的研究,對美與生活的關系等問題有精闢的論述。代表人物有狄德羅和車爾尼雪夫斯基等。
(二)美在主觀說。認為美是人的意識、情感活動的產物或外射表現,這種理論在審美意識、審美心理、審美感情方面做了較為深入的探討。代表人物有休謨、康德、柯羅齊等。
(三)主、客觀關系說。認為美既不在客觀,也不在主觀,而在二者的結合中。但在論說中有傾向於客觀的,也有傾向於主觀的。
(四)超自然說。認為美是上帝、神或某種超越主、客觀的「第三力量」創造的。
(五)社會實踐說。認為美的本質是人的本質的對象化,自然的人化,是合目的性和合規律性的統一,真與善的統一,是自由的形式。
風景美
上述各種美論在相互對立中,又相互影響、批判、吸收、繼承,呈現出一種復雜的發展態勢。現代西方美學不再遵循傳統美學自上而下的哲學演繹的研究方法,而採用自下而上的實證法,強調直覺、潛意識、本能沖動、慾望升華、主觀價值、情感表現等主觀因素的研究。自19世紀下半葉以來,先後出現了實驗美學、游戲說、快樂 說、移情說、距離說、表現說、心理分析、格式塔等各種美學流派。這些流派對美的探索有不同程度的貢獻,但也出現了反理性主義和神秘主義的傾向。關於美的本質的研究,發展到今天,盡管尚無定論,但它已使美學與其他科學的研究密切地聯系在一起了,現代心理學、生理學、數學、資訊理論、系統論、社會學、經濟學、考古學等都在不斷給這一難題的解決提供新的途徑。
H. 美的創始人是誰
何享健
姓 名:何享健 性 別:男
出生日期:1942年7月 籍 貫:廣東省
畢業院校: 專 業:
工作單位:美的企業集團 職 務:CEO
1942年出生,出生於廣東順德。 1968年5月,他和23位居民集資5000元,創辦了「北街辦塑料生產組」,生產葯用玻璃瓶和塑料蓋,後來又轉產發電機的小配件等,何享健背著這些小玩意走南闖北找市場,培養了異常靈敏的市場嗅覺。 1980年開始製造風扇,進入家電行業; 1992年毅然推動美的進行股份制改造。 1993年在深交所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由鄉鎮企業改組而成的上市公司; 1997年推動事業部制改造,為集團「二次創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99年在全集團范圍內推行員工持股制,促使產權和分配機制改革,使員工和企業形成「命運共同體」; 2001年完成了公司高層經理人股權收購,進一步完善現代企業制度。何享健先生先後獲得「廣東省優秀企業家」、「首屆空調大王」、「廣東省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優秀鄉鎮企業家」、「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模」等一系列榮譽稱號。如今美的集團擁有總資產90億元,累計納稅30億元,美的商標品牌價值達378.29億元。美的空調、壓縮機、電風扇、微電機等九大主導產品產銷量均居全國前三名。2001年美的在中國家電企業綜合排名中名列第二。 2002年實現銷售收入150億元,出口創匯3.3億美元。 2003年開始進軍汽車製造業。2005年,美的集團整體實現銷售收入達456億元,同比增長40%,其中出口額超過17.6億美元,同比增長65%。 2007年,美的集團整體實現銷售收入達750億元(其中海外營收31.2億美元),在最近揭曉的「2007年中國最有價值品牌」的評定中,美的品牌價值已從2004年的201.18億元躍升到378.29億元,位居全國最有價值品牌第七位。
他熱心慈善事業,近年美的為社會各類公益、福利、教育事業等捐款捐物累計價值8000多萬元,上交稅收總額逾90億元。正是這種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為美的贏得了「最佳責任企業」的殊榮。在胡潤發布的「2005中國內地慈善企業排行榜」上,廣東美的集團排在第30位,是佛山市唯一上榜的慈善企業。
I. 美的創始人
美的創始人是何享健。1942年出生,廣東順德人。1968年5月,集資5000元,創辦了「北街辦塑料生產組」,1980年開始製造風扇,進入家電行業;
1992年毅然推動美的進行股份制改造;2001年完成了公司高層經理人股權收購,進一步完善現代企業制度。2012年8月26日,何享健卸任美的集團董事長。現任美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廣東省和的慈善基金會榮譽主席。
(9)創造美的人們擴展閱讀:
個人業績
1998年,美的參與東芝-萬家樂製冷設備有限公司的債務和股權重組。成立廣東省美芝製冷設備有限公司。通過發揮美的、東芝雙方的互補優勢,同時追加巨額資金。投資改造生產瓶頸環節,組建研發隊伍,開發適合中國市場的產品。
1999年,美芝公司即扭虧為盈,步入了良性發展軌道。到2007年,美芝已實現年產1300萬台、年銷售額50億元。位居中國壓縮機行業市場第一。
1998年,美的重組巨額虧損的蕪湖麗光空調有限公司。組建美的蕪湖區域戰略發展基地。通過10年的發展,美的已將蕪湖打造成在國內主要的空調生產基地。2007年產量接近500萬套。產值近100億。成為安徽省乃至華東地區的明星企業。
J. 如何創造美的人生的論文
「永遠不要放棄希望,只要有一個好故事和聽你傾述的人」。這是昨晚看的一部義大利電影《海上鋼琴師》中的一句話。可主人公仍然堅守著自己的人生觀,放棄了希望,永遠地離去了。
很久沒有看過這么打動人心的作品了,很久很久了。今天上午於十點又在央視六套重看了一遍。
主人公的名字叫1900,是在一艘古老的如同一座城堡的蒸汽機驅動的大海輪上的餐廳中被一個黑人鍋爐工撿來的棄嬰,他們相依為命,可幼年時「爸爸」即因工傷去逝,他躺在病塌上聽著「兒子」的叫聲微笑地去閉上了眼睛。
1900是船上的「兒子」,他長大了,他所有的才能即是一個有著很強的音樂領悟能力的腦子和精粹的鋼琴演奏能力,曾擊敗過著名的爵士音樂創始人一位蠻橫的黑人音樂家的挑戰。
他一生都生活在船上,從未下過陸地。除了他的精神世界,他只有一個演奏小號的知心朋友。最後他終於因與這個社會的不容而與這艘古老的大船同歸於盡了。
整個電影是由那個小號手的斷續的回憶構成的。古典、傷感、懷舊而迷人,豪華的場面,鮮亮的各種服飾等等本可編織出一幅幅鮮艷得令人炫目的畫面,可影片卻好象故意將其弄得黯淡和迷茫,有些類似古典油畫的那種色調,使本就傷感的情緒更加凄迷而感人。然而卻一絲也看不出刻意做作,如同張藝謀的那些所謂傑作。整個影片就如同在聽一個人平靜地娓娓敘述著一個從前的故事。甚至令人不敢相信這是義大利的影片,極類似英國的一些不朽的影片的情調。
生命是一個人的一切,而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一個人的靈魂,一個高貴的靈魂。在這個靈魂中,愛情又是僅有的一切。可以說在現實中是沒有1900這樣的人了,他的一生表面上只為這只孤獨的在海上到處飄盪的大船而存在,實際上我以為他只是為著他自己的內心世界和自己的純粹的靈魂而活著。他不想融入「陸地」的現實,當他看到望不到盡頭的高樓林立的城市時,他覺得茫然、害怕、厭惡。也只有1900才是真正只為自己的靈魂而活著。其他的人都在舍本求末地異化著人生。當然每個人的靈魂都是高貴的,沒有高低之分,問題是人們往往用別的東西將其異化了,使人辨不出靈魂原本的形狀了。
他只能用他的即興的音樂來表達和詮譯他的情感,他所有的愛,對「父親」,對這艘生命之船,對他的唯一的朋友,以及對那個與他的生命擦肩而過的陌生姑娘的愛,都是那麼純靜,無聲,靦腆和真摯。最不能令人忘懷的是那首他第一次而且亦是唯一次錄音時,對著舷窗外那個姑娘而在鋼琴上娓娓傾述的那段很簡單卻異常優美的愛意和嚮往的音樂,美得讓人只能在心靈深處默默地流著淚。請聽那段錄音時的彈奏吧:請按動黑三角播放按鈕收聽
(可惜因臨時想起要錄音的,沒能創造一個良好的錄音環境,且前奏也沒錄下來,只錄下主題,此外愛人在廚房炒菜的聲音亦來雜其中,見諒)
那是一段多麼短暫而又多麼純潔的感情呀,僅僅默默地隱藏在心底,即使深不見底,表面卻依然非常平靜,並不是為了得到,而只求能用音樂表達,眼睛的遙望和簡短的話語,就勝卻無數人間的那種激烈的拚死拼活的行為和大言不慚的誇張的言語以及孔雀翹尾式的歌叫。愛情,這種人類純而又純的感情,靈魂中最彌足珍貴的精華,是不能隨隨便便地表達的,特別是藉助一些下三濫的書和歌曲。只有在1900靈魂中體現出的這種隱隱的憂傷的深深的僅自己才知道的這種愛情,是不能隨隨便便獻給一個不配得到它的人的,特別是那些下賤的(當然不是指影片中的那個好姑娘)雖然表面上很體面很風光很有本事的人。這種只有在精典作品中才真正出現過的感情除了詩歌音樂和默默無語外,就再也找不到它所存在的載體了。
當那段音樂在片首和中間不時地出現以及於片尾以變奏的形式最後出現時,你的心真可以說美好得有些讓人承不了。優美、傷感、純潔、一往情深卻又如水中月鏡中花的無奈,令人如此遐想,如此黯然神傷。如同純靜的音樂,使你不想再回到冷酷的現實中去。年輕時我曾想:人生,只要在努力工作能解決溫飽的前提下,何不鑽到我所喜歡的書籍、詩歌、音樂等美好的東西中去,盡情地享受?別的一切,真的一點也不稀罕。如同在這艘古老的蒸氣機推動的豪華大船上演繹的全部的人生,和這八十八個琴鍵上演繹出的那無限豐富的人的內心世界。現實如此醜陋,如同那千變萬化縱橫交錯的城市,望不盡各種慾望的盡頭,只有大海才如此純靜,單純,透明,一眼可望到頭,還有人們那原生的善良的心。
有一幕感人的場景:當他在低等倉為那些下等人即興彈奏時,周圍的那些形態各異,黝黑骯臟的臉上,都突然呈現出那麼美麗真摯的表情,人們一邊專注地欣賞感動著,一邊不時地啃嚼著麵包、蘋果,紡織著毛衣等,琴師的心隨著手指漸漸地與這些人們善良真誠的心交融在一起,並逐漸達到一種完全共鳴的高潮,一位義大利農民提出要這位從沒聽過義大利鄉間舞曲的鋼琴師演奏塔蘭泰拉,音樂家僅憑這些人哼唱出的幾個音符就嫻熟地演奏起來,那飛快而難度極大的指法和南歐人的火熱激情瞬時水乳交融又如水銀瀉地般漫延開去,人們在美妙激情的樂曲中全都歡快地跳躍抖動起來,這些形形色色,面目粗獷甚至醜陋至極的下等人是那麼地感動快樂,他們美好善良的天性充分坦露無遺,在這個世界上,他們雖然面目醜陋,吃相丑惡,沒有風度,然他們憑著自己的雙手,誠實地吃著自己掙來的粗黑的麵包,創造著美好的世界,此時音樂家把他們雖然飽經苦難卻天真爽朗無比善良的天性充分挖掘和顯露出來。看著這些可愛的面孔,能讓你由衷地同情和愛上他們。這個場情真讓人感動。
一個高貴的靈魂,在默默飄泊的人生中,從孤獨到輝煌,再到沉寂,象顆瞬時劃破夜空的流星,除了僅被一個唯一認真聽其傾述的人在心靈深處默默地懷念著外,就再也沒有留下一絲痕跡,如同那盤他唯一的已經破碎的錄音母片一樣。誰知卻深深地感染著另一個毫不相干,命運迥然不同的陌生人。那支曲子將久久地迴旋於這個陌生人也就是我的腦際,伴隨著對人生的回憶,對美好的憧憬,以及對往事的深深的憂傷,一種只有男子漢才有的沉默的憂傷。
船終有被淘汰的時候,如同一個人的生命,終有盡頭。可船上生船上長,一生都沒踏上過陸地的1900卻選擇了與船共同結束生命的命運。當老友用臨時修復好的那盤錄音母盤在破舊的已被裝上上百噸炸葯的船中播放時,終於將隱匿於船中的鋼琴師招喚出來,可還是沒有勸成他出船,海上那平靜以及只與音樂相伴的短暫的一生將成為他永遠的經歷。我簡直不想再重復他們最後的訣別。他和他的船及音樂,亦即他唯一的生命一起在爆炸的火光中升入天堂。影片中爆炸前的一瞬的一個鏡頭:最後的音樂中,他的雙手在空中模擬地彈著(鋼琴已被拖走拍賣),彈著……
人生,我終於想通了小時老是想不通的一個問題,為什麼那麼有詩才的受到蘇聯人民那麼熱愛又有那麼多榮譽的馬雅可夫斯基為何會突然自殺?人們總是從政治角度去想像,可我現在明白了:人生,他情願在只有自己內心世界創造的美好人生中離去,而不願在醜陋的現實世界中,在詩一般美好的心靈與各種丑惡的矛盾中痛苦地終老。大概只有天堂才是最美好的。
去他的,規定!
去他的,戰爭!
去他的,這個丑惡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