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槍是誰發明的
中國南宋的軍事家陳規發明。到了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壽春府人創造了一種突火槍,該槍用巨竹做槍筒,發射子窠(內裝黑火葯、瓷片、碎鐵、石子等)。燃口噴火焰,子窠飛出散開殺傷對陣的敵人,雖可算作霰彈槍但與現代霰彈槍並無關聯。
公元13世紀,中國的火葯和金屬管形火器傳入歐洲,火槍得到了較快的發展。15世紀初,西班牙人研製出了火繩槍。後來被明王朝仿製稱之為鳥銃,直到1547年出生的法國人馬漢,將火繩點火改為燧石點火,在轉輪火槍的基礎上改進而成。
取掉了發條鋼輪,在擊錘的鉗口上夾一塊燧石,傳火孔邊設有一擊砧,射擊時,扣引扳機,在彈簧的作用下,將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門邊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葯擊發。大大簡化了射擊過程,提高了發火率和射擊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較低,便於大量生產。
(1)誰發明了傘彈槍擴展閱讀:
用途
1、作戰用槍支:這類槍支是為滿足戰爭的需要而設計的,裝備於部隊、警衛、民兵等。其特點:威力大、射程遠、命中率高、結構精密、性能良好。軍用槍支,包括步槍、沖鋒槍、機槍、手槍、轉輪手槍等。
2、特種槍支:是供特工人員執行特殊任務使用的槍支。此種槍支的特點是,只裝一至三發子彈,偽裝成他物形狀,不易察覺,如鋼筆式、手杖式、手套式、香水瓶式、傘式、匕首兩用槍等。此類槍支射程近、射擊精度較差,有的採用毒子彈,一般都會使用消音器。
Ⅱ 霰彈槍的歷史,是誰發明的,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
一戰抄時候散彈槍最早出現在塹壕襲戰的戰場。當時由於步槍體積太大無法在戰壕里進行近距離射擊,而戰壕以外的天空又完全被重機槍的火力覆蓋,於是協約國的義大利開發了沖鋒槍,同盟國的美國就開發了散彈槍。
雷明頓Remington M870是二戰時候美軍列裝的散彈槍,也是今天幾乎所有泵動式(推拉護木裝彈)散彈槍的老祖宗。軸心國似乎沒有大量應用的散彈槍。
Ⅲ 最早的 後膛槍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最早嘗試槍械彈葯後裝的是法國人包利,他試用的子彈本身帶有點火裝置,但由於槍管尾端不密封,火葯氣體從後面跑了出來,因而失敗了。19世紀30年代,有人發明了一種紙殼定裝式槍彈,將彈丸、底火、發射葯合為一體,從而為後裝槍的誕生創造了條件。1835年,普魯士人德萊賽在軍方的支持下發明成功後裝式步槍,這種從身管後方裝填彈葯的槍由身管、槍機、發射機和槍托等組成,發射的就是紙殼定裝槍彈。使用時,射手用槍機從後面將子彈推人槍膛,扣動扳機後,槍機上的長桿形擊針即刺破紙彈殼,撞擊底火,引燃發射葯,將彈丸射出。由於這種槍發射時擊針穿破紙彈殼底部打擊底火,所以叫針刺發火槍。同時,由於這種後裝槍的子彈需要一發一發地裝人槍膛,所以也叫「後裝單發槍」。
19世紀60年代,英美等國開始設計製造後裝連發槍,並相繼裝備部隊,這之後,許多國家競相製造,從而造出了許多種類繁多的槍。我國於1867年研製成功了美式後裝單發槍,其子彈為鉛彈,葯筒有紙和金屬制兩種。到 19 世紀 70 年代,我國已能仿製生產多種後裝單發槍。後來,我國又仿製了多種後裝連發槍。
後裝連發槍的特點是沒有儲存子彈的彈倉,也即時下所說的彈巢。根據彈倉在槍身上的位置不同,通常又分為前托彈倉、後托彈倉和機巢彈倉。彈倉有固定式和可卸式兩種,固定彈倉使用較廣,常能容納5 發子彈,採用彈夾做裝彈工具,可一次將子彈全部裝人彈倉。使用彈倉可大大地縮短裝彈時間,提高槍的發射速度,使射速達每分鍾10~12發。
1866年7 月3 日,在易北河以西的薩多瓦地區展開了一場歐洲近代史上的空前大會戰,普魯士軍和奧地利軍以50萬的兵力進行爭奪德意志領導權的戰爭,在總參謀長毛奇的指揮下,普魯士軍以巧妙的戰術、猛烈的火力打敗了一直稱雄歐洲的奧地利軍。在這場驚心動魄的戰爭中,奧軍傷亡被俘4 .5 萬人,普軍僅損失約1 萬人。普魯士戰勝了奧地利,為德國的統一創造了條件,盡管決定這次戰爭勝敗的因素很多,但這一條因素不可小視;普軍大量裝備了以後裝擊針槍為代表的先進武器,而奧軍使用的仍是前裝燧發槍。
Ⅳ 雨傘槍哪個國家製造
前蘇聯製造。是蘇聯特工刺殺的武器。傘尖可以發射毒針。
Ⅳ 誰發明的榴彈槍
宋朝的神機營
Ⅵ 世界上最早的用子彈打出來的槍是誰發明的
世界上最早的槍是誰發明的?
大家都知道,管形射擊火器是現代槍的鼻祖。
那麼何為管形射擊火器呢?管形射擊火器最初是用長竹作為槍管,槍管內裝火葯,以點燃火葯噴出的火焰殺傷敵人。
之所以叫火器是因為當時槍管內並沒有加入彈丸,從而不能稱之為槍,只能說是射擊火器。
不過這種射擊火器,在世界槍械史中,卻是公認的現代槍的鼻祖。
那麼這個現代槍的鼻祖是誰發明的呢?
他就是南宋人陳規。
陳規生於公元1072年,山東人士,經科舉中進士入仕。
在史書中,陳規和他所研製的火器第一次出場,是在南宋紹興二年。
在這一時期,陳規擔任的職位是德安知府。
此時的陳規已經60歲,暮年蒼蒼,但依舊滿腔愛國情。
當時北方金軍時常侵擾南宋邊境,從而在邊境地區流寇劫掠時而發生。
當時有一個叫做李橫的流寇,總是趁著金軍擾境四處搶掠,有一次,便意圖搶劫陳規治下的德安城。
60歲的陳規原本是個書生,一生都是一個讀書人,但在李橫攻打德安時,他卻披上盔甲,率領德安軍民,給予了流寇李橫沉重的打擊。
也就是在這段史料記錄中,第一次出現了射擊火器的記錄。
在與李橫的搏殺中,陳規使用了他研製的火器,組成了一支60人火槍隊,每2人使用一支火槍,把流寇李橫的部隊打得是傷亡慘重。
後來陳規成為順昌府知府的時候,還利用過火器抗擊金軍,並取得了一定的戰果。
據記載,陳規所研製的火器,(火焰)射程能夠到達十幾米遠。
這是在現有史書記錄里,出現過的最早的管形火器,也正是因為陳規留下了這一個寶貴的遺產。
從而我們可以看到,在南宋末年,已經出現了突火槍。
突火槍被喻為是最接近現代槍的管形火器,而突火槍正是根據陳規的射擊火器改良而來的。
並且在突火槍發明後,其中使用到的子窠,也就是後來射擊子彈的雛形。
當然,由於當時的火槍是用竹筒製成的,威力不大且非常容易爆裂,不過到了13世紀,槍管槍身已經迎來了金屬管形的火器。
如今在世界現知的范圍,中國是最早擁有金屬管形火槍的國家,在黑龍江曾經就出土了一支1288年制的青銅火器,這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金屬管形火槍。
Ⅶ 傘是誰發明的呀
是魯班
4000年前,一個孩子頭頂一片大荷葉,冒雨行走,雨珠從凸面的荷葉斜邊上滾下來,這啟發人們發明了傘。"頭頂荷葉,這種現象有可能使人從中受到啟發以至創造發明出傘,但也有可能是孩子模仿成人頭戴頭笠之類的天真童稚,這與孩子們腰揣木頭手槍,騎著一匹竹馬沒有多大分別。即使退一步,頭頂荷葉的啟示當在情理之中,但"4000年前"雲雲,又從何說起呢?其實,關於傘的發明,民間有種種傳說。流傳較廣而又有文字記載的還是那位神通廣大的"魯班先師"。據說魯班在鄉間為百姓做活,媳婦雲氏每天往返送飯,遇上雨季,常常挨淋。魯班在沿途設計建造了一些亭子,遇上下雨,便可在亭內暫避一陣。亭子雖好,總不便多設,而且春天孩兒臉,一日變三變,夏季雷陣雨,說來就來,以至"迅雷不及掩耳"。雲氏突發奇想,"要是隨身有個小亭子就好了"。魯班聽了媳婦的話,茅塞頓開。這位本領高強、無所不能的中國發明大王依照亭子的樣子,裁了一塊布,安上活動骨架,裝上把兒。於是世界上第一把"傘"就這樣問世了。而據《玉屑》記載,傘是魯班的媳婦為關心終日在外勞作的丈夫而發明的。看來,若要申請專利,還是魯班夫婦倆人共享比較合理,這傘的發明,是他們夫妻恩愛、相互關心的產物。
魯班是春秋時代魯國的巧匠,同時代的孔老夫子,周遊列國,難免碰上日曬雨淋,於是在他出行的車上便製作了一種固定的傘,既可遮風避雨也可遮陽避暑。這種隨車固定的"傘",在1989年發行的J162《孔子誕生2540周年》紀念郵票第二枚"周遊列國"上便可一睹風采。
Ⅷ 誰發明的槍。
公元1132年,中國南宋的軍事家陳規發明了一種火槍,這是世界軍事史上最早版的管形火器,它權可稱為現代管形火器的鼻祖。1860年,美國首先開創了連珠槍的先河。該槍也是一種單發步槍,但無需從外部一發發地裝彈,而是依靠彈倉存貯彈葯,用手扳動槍機即可重新推彈入膛,能接連射擊若干次,射擊速度比手動單發步槍快得多。第一支半自動步槍是蒙德拉貢(墨西哥的一位將軍)設計的。而真正標志著槍機直動式步槍時代的結束和自動步槍時代到來的半自動步槍,是美國人約翰· 坎特厄斯·加蘭德研製的 M1加蘭德步槍。發明它是為了作為戰爭的武器
Ⅸ 傘是誰發明的
4000年前,一個孩子頭頂一片大荷葉,冒雨行走,雨珠從凸面的荷葉斜邊上滾下來,這啟發人們發明了傘。"頭頂荷葉,這種現象有可能使人從中受到啟發以至創造發明出傘,但也有可能是孩子模仿成人頭戴頭笠之類的天真童稚,這與孩子們腰揣木頭手槍,騎著一匹竹馬沒有多大分別。即使退一步,頭頂荷葉的啟示當在情理之中,但"4000年前"雲雲,又從何說起呢?其實,關於傘的發明,民間有種種傳說。流傳較廣而又有文字記載的還是那位神通廣大的"魯班先師"。據說魯班在鄉間為百姓做活,媳婦雲氏每天往返送飯,遇上雨季,常常挨淋。魯班在沿途設計建造了一些亭子,遇上下雨,便可在亭內暫避一陣。亭子雖好,總不便多設,而且春天孩兒臉,一日變三變,夏季雷陣雨,說來就來,以至"迅雷不及掩耳"。雲氏突發奇想,"要是隨身有個小亭子就好了"。魯班聽了媳婦的話,茅塞頓開。這位本領高強、無所不能的中國發明大王依照亭子的樣子,裁了一塊布,安上活動骨架,裝上把兒。於是世界上第一把"傘"就這樣問世了。而據《玉屑》記載,傘是魯班的媳婦為關心終日在外勞作的丈夫而發明的。看來,若要申請專利,還是魯班夫婦倆人共享比較合理,這傘的發明,是他們夫妻恩愛、相互關心的產物。 魯班是春秋時代魯國的巧匠,同時代的孔老夫子,周遊列國,難免碰上日曬雨淋,於是在他出行的車上便製作了一種固定的傘,既可遮風避雨也可遮陽避暑。這種隨車固定的"傘",在1989年發行的J162《孔子誕生2540周年》紀念郵票第二枚"周遊列國"上便可一睹風采。
Ⅹ 誰發明的槍
公元1132年,中國抄南宋的軍事家襲陳規發明了一種火槍,這是世界軍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稱為現代管形火器的鼻祖。1860年,美國首先開創了連珠槍的先河。該槍也是一種單發步槍,但無需從外部一發發地裝彈,而是依靠彈倉存貯彈葯,用手扳動槍機即可重新推彈入膛,能接連射擊若干次,射擊速度比手動單發步槍快得多。第一支半自動步槍是蒙德拉貢(墨西哥的一位將軍)設計的。而真正標志著槍機直動式步槍時代的結束和自動步槍時代到來的半自動步槍,是美國人約翰· 坎特厄斯·加蘭德研製的 M1加蘭德步槍。發明它是為了作為戰爭的武器。摘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