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說勞動創造了人類
恩格斯在《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一文中,分析研究了從猿到人的關鍵在於勞動,提出了勞動創造了人類的理論。
恩格斯指出,直立行走是「從猿轉變到人的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步」。勞動促使猿的體質改造成為人的體質,首先是手和腳的改造。由於生存的需要,古猿被迫從樹上下到地面,經常使用木棒、石塊等天然工具覓取食物,防禦敵人。前肢和後肢開始從事不同的活動,前肢主要從事攀摘的活動,後肢主要用於支撐行走,並逐漸形成直立行走的習慣。經過長期演化,古猿的前後肢得到了徹底分工。後肢變成了腳,前肢變成了手。由於直立行走,使手與腳的分工固定化,在漫長勞動過程中,形成中的人的手終於發展到能夠製造工具的完美的手。手不僅是勞動的器官,也是勞動的產物。
勞動還促使猿的意識發展成為人的意識。直立行走與手腳分工,導致古猿的其他器官也發生了一系列變化。由於直立行走,使頭部由向前傾變為垂直,脊柱托住了頭部,為腦進一步擴大為球形創造了條件,而且擴大了視野,促進了頭部器官的發展。
正在形成中的人在長期的集體勞動過程中,需要互相響應和彼此交流意見,從而使他們的喉頭和口腔器官逐漸得到改造,逐漸能夠發出清晰的音節,便產生了最新的語言。語言的產生使思維發展起來,而思維的發展又促進了腦子和感覺器官的發展。這樣在勞動和語言的推動下,古猿的腦髓逐漸變成了人的腦髓,並日益完美,從而使猿的本能意識也逐漸發展為人的意識。隨著各種器官的發展,語言和意識的出現,終於能夠製造各種生產工具。因而,使人終於脫離了動物界,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
勞動創造了人
勞動還促使猿群發展為人類社會。形成中的人在長期的勞動過程中,不僅促使猿的體質改造為人的體質,以及終於能夠製造工具並利用工具有目的支配自然,而且還加強了群體內部成員之間互相協作的作用,並使各個成員意識到加強這種協作的好處,從而強化了這個階段的原始組織。人類社會就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在原始組織的基礎上逐步演變進化而來的。
綜上可見,勞動在從猿到人的轉變過程中,對於把猿改造成為物體間的摩擦也可以生出火來,從而掌握了一些取火的技巧。這時,人類對火的使用更加自由了,從被自然控制的情況下解放出來。在南斯拉夫一個舊石器時代的遺址中,發現了一根燒焦的木棍,它的一端光滑明亮,是由摩擦造成的,這被認為是人工取火的一個證據。
『貳』 為什麼說勞動創造了人和人類社會
勞動不僅把自然界提供的材料變為財富,而且是整個人類生活的第一個基本條件回。這就是說,勞動不單答是一種自然力,它還具有社會性,是社會的勞動,正是在這種社會勞動中創造了人本身。 勞動創造人首先是手的使用。人類在長期勞動過程中,手腳分工,直立行走,手的使用才最後固定下來。手的使用對從猿到人的轉變,對人的機體其它部分的形成具有直接的作用,尤其是對語言和思維器官的發展有重大的作用。 語言也起源於勞動。一方面,由於手的運用,勞動的發展,人們在勞動中的協作交流逐漸增多,這樣就產生互相說話的需要;另一方面,隨著勞動的發展,人們對自然界認識的加深,又有了運用概念進行思維的需要。因此,語言的產生便成為一種必要。由於勞動的發展和語言的使用,使得人的發音器官的機能也逐漸地發展和完善。 同時,人們在勞動中不斷地開動腦筋、想辦法,人的思維能力也逐漸發展起來,人的思維能力也是在勞動中產生和發展的。勞動、語言、思維推動了人腦的形成和發展,反過來,人腦的形成和完善又提高了人的語言和思維能力。它們相互作用、互相影響,在勞動和生產實踐中發展和完善。 這就是說,手的使用和語言、思維的產生,都是在生產勞動過程中形成和發展的。
『叄』 如何理解恩格斯的勞動創造世界
勞動起源論者認為,教育起源於勞動,起源於勞動過程中社會生產需要和人的發展專需要的辨證統一屬,其代表人物主要是前蘇聯米丁斯基、凱洛夫等教育史學家和教育學家。米丁斯基在其著作《世界教育史》中提出:只有從恩格斯的「勞動創造了人本身」這個著名的原則出發,才能了解教育的起源。教育起源於人類特有的生產勞動。他們在批判資產階級教育思想的同時,力圖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闡明教育的起源,特別是運用恩格斯在《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中闡述人和人類社會起源的觀點,提出教育起源於勞動。他們認為,教育從人類生產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的時候就開始了,同時認為教育是人類所特有的一種有意識有目的的社會活動。持這一觀點的學者很多,主要集中在蘇聯和中國。
『肆』 如何理解勞動創造人類
c 因為勞動創造中為了交流跟記事的需要產生了語言,文字和發達的人腦。而回所有生物中,有答思維跟意識的只有人腦,意識是人腦的機能。所以說,勞動創造了人的精神文明。而勞動創造物質文明,那是不用說的,很清楚,除了自然界的東西外,世界上有什麼東西不是人創造的?希望以上解答能令你滿意,謝謝。
『伍』 如何理解「勞動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
人類所以不同於動物的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人能夠勞動,他們可以把手從傳統的獲取食物的來源中解脫出來,通過手腦的並用,讓人類能夠創造價值財富。
所以人類的勞動不只是包括體力勞動,更主要的是包括腦力勞動,然後通過智慧的大腦用自己靈巧的雙手創造出來,一項項科技發明和一種種偉大的創造讓人類把動物遠遠拋在身後。
人類的進步就是在人類的智慧和勤勞的雙手結合中不斷的向前發展的。
『陸』 如何理解恩格斯「勞動創造了人本身」這句話的含義
這句話的意思是從人類進化角度說的,即人類最初也是爬行動物,後來由於被近用雙手不斷地勞動慢慢進化成現在統治地球的高級動物。這中間,人類不但適應了大自然,而且用勞動不斷按自己的思維和要求去改變大自然,其它動物種類是做不到的。
所以勞動是人與其它動物的關鍵性區別,也是人類最終區別於其它動物唯一動力和方式。如果從生物角度講,當然是人類自己生育繁殖後代的,用勞動是造不出一個有血有肉有思維的人。
勞動是整個人類生活的第一個基本條件,而且達到這樣的程度,以致我們在某種意義上不得不說:勞動創造了人本身。
(6)理解勞動創造人類社會擴展閱讀:
直立行走和手腳分工,引起了古猿身體結構和心理素質的一系列變化。直立姿勢有利於腦髓的發展,由此而來的視聽范圍的擴大也促進著腦組織的復雜化。
原來過著群居生活的猿類由於勞動的發展,使各成員間的互相幫助和共同協作更加必要,以致達到彼此間有些什麼非說不可的地步;同時日益擴大和復雜化的自然對象及其屬性也迫使人類祖先必須作出更高級的反映。
於是出現了最初的語言和思維。在同一過程中,人類祖先也逐漸由利用現成工具發展到學會製造工具,由本能式的勞動演化為真正的勞動。經過千百萬年的演化,經歷了亦猿亦人、亦人亦猿的若干過渡階段,大約在300萬年前,人類和人類社會在地球上正式誕生了。
『柒』 勞動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談談對這個觀點的認識和理解
主要是因為生產勞動是人製造和使用勞動工具,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勞動。人類通過生產勞動,積極主動地改造自然界,為自己創造了新的生存條件。同時,也正是在生產勞動的基礎上,人類才形成自己特有的,極其錯綜復雜的社會關系。所以說,生產勞動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生產勞動是唯物史觀的基本范疇,是勞動價值論的分析基礎。勞動價值論對價值創造和價值決定的解釋是科學分析商品生產勞動的內在邏輯,而價值運行的經濟分析則是為具體經濟理論體系之間的邏輯一致性尋求支持。
這樣,價值的互補性與價值運行的分析就開始形成,經濟性質與經濟運行之間就可以進行邏輯聯系,為完整的經濟分析奠定了基礎。
(7)理解勞動創造人類社會擴展閱讀
迄今為止的價值創造及其運行均以商品生產為中心的,本質上都是在勞動過程全面提供技術條件和物量關系的基礎上,而建立了勞動過程和社會生產過程的直接聯系,促進勞動和生產的社會結合。總之,商品生產勞動具有二重性。
對其進行分析,不僅有益於對現代資本主義的認識,也有益於對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理論和市場經濟實踐的探索。
人們對馬克思的生產勞動理論應該正視,正是基於這 樣一個事實,我們應該在馬克思生產勞動理論的本義基礎上,繼續前進。這對於我們正確理解當今服務性產業理論以及實踐部門進行產業劃分、宏觀調控和構建科學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都有著十分重 要的理論指導意義。
『捌』 人類是勞動創造的社會也是勞動創造
人類是勞動創造的社會也是勞動創造(A、勞動創造了人和人類社會;B、勞動是內一切歷史容前提和基礎;C、勞動發展史是打開全部社會史的鑰匙;E、勞動是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交換和能量變得過程)。
勞動之所以被確認為價值的唯一源泉,並不是因為抽象意義上的定義,而是因為勞動在信息(包括人類機體的生物信息)的形成、傳播、處理和運行過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可以說勞動創造了所有價值,勞動創造了人類本身。
(8)理解勞動創造人類社會擴展閱讀:
人類在勞動過程中,通過行為方式的變換與思維方式的變換來形成信息,通過價值判斷與價值評價來選擇信息,並通過經驗和能力等方式來貯存和傳播信息。
通過建立、發展和完善各種形式的擴展耗散結構(生活資料、生產資料、社會關系、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等)來形成信息,通過價值判斷與價值評價來選擇信息,並通過科學與技術等方式來貯存和傳播信息。
勞動促進了手與腳的分工,使人學會了製造和使用工具;勞動促進了語言的產生,加速了信息的生產和傳播;勞動促進了大腦和機體的進化,加速了信息的積累與處理。
『玖』 如何理解「勞動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
實現我們的夢想,靠我們這一代,更靠下一代。少年兒童從小就要立志向、有夢想,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把自己鍛煉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
愛學習:是實現抱負的基礎。愛學習,就是刻苦學習知識,勤於思考,多想多問,培養想像力和創造力;就是要把學習作為一種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學習是我們成長、進步以及將來做好工作、報效祖國的基礎。學習不僅能拓視野、長本領、增才幹,而且能養精神、提素養、塑品格。學習還是想像力和創造力的來源。
愛學習,既要勤學書本知識,又要多學課外知識,善讀社會的「網路全書」。我們要養成按時作息的習慣,不遲到、不早退,按時完成作業,上課認真、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做作業專心致志,書寫工整,不驕傲自滿,虛心向同學學習。
愛勞動:創造幸福的根本途徑。勞動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生活靠勞動創造,人生也靠勞動創造。我們的美好夢想,只有通過勞動才能實現;勞動可以活動我們的筋骨,讓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勞動能磨練我們的意志,使我們變得更加堅強,讓我們做一個熱愛勞動的好孩子,健康相伴我們一生。
愛祖國:滔滔的江水,滾滾的黃河,連綿不斷的山路都屬於我們偉大的祖國。我們是祖國的驕子,是新時代的寵兒,讓我們努力學習吧,把我門的國家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國家而奮斗。
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勤奮學習、刻苦鑽研,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用我們的知識和智慧去開拓祖國美好的明天。
『拾』 為什麼說在一定意義上勞動創造了人類社會
人類所以從動物界分化出來,主要是由於勞動的結果----
手足分工、手的改造、腦的發達、語言的出現等,
都是與勞動分不開的;勞動在從猿到人的轉變中起著決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