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項實驗分為三個階段。
(一)准備階段(1991—1992)
這一學年,做了三項准備工作。
1.設計方案
設計方案是實驗的藍圖,直接關系實驗的成敗。首先,我們明確了問題(如前所述),確定了課題,選定了自然實驗方法,也做出了消除無關變數干擾的規定,進行了前測。進而,對幾個相關的基本概念進行了界定。
(1)創造能力
創造是指人類運用腦力與體力生產前所未有的精神產品和物質產品的社會活動。所謂創造能力是指創造者所具有的順利完成創造任務的本領,亦即個性心理特徵。
創造能力可分為高低不同的兩個層次。相對於全人類來說的首創性,稱為人類首創性;相對於某一人類個體來說的前所未有的首創性,稱為個體首創性。中小學生的首創性大多屬於後一層次。創造能力是多因素的綜合能力,主要包括發現、發明、創作和創造性組織能力,其核心是創造思維能力。
(2)學習能力
這里所謂學習能力是指在校學生順利完成各項學業任務的本領,亦即個性心理特徵。一般地說,學習能力高低與學習成績好壞存在著正相關關系。因此,本項實驗以社會公認、易於量化的學習成績代作學習能力指標。
(3)同步增長
這里的同步增長是同步超常增長的簡稱,是指創造能力與學習能力相互促進、大幅度共同提高的創造教育的客觀效果。量化指標是:實驗班與對比班相比,創造能力測試成績達到差異顯著水平;中考、高考平均總分超出5分。
2.培訓師資
實驗的自變數均須通過教師達於學生身上,而教師們的教育觀念和方法與實驗要求之間存在著很大差距。所以,培訓師資成為實驗成敗的關鍵。培訓分為四個步驟:第一步是以創造學為基本內容的一般培訓;第二步是依據不同的實驗任務而分別進行的特殊培訓;第三步是上崗前的演練性培訓;第四步是在實驗開始後針對具體問題的培訓。
3.出版教材
高中實驗班需用的創造學理論教材和配套的電教片,早已出版。1993年,我們又出版了《中小學生創造智慧超常增長訓練》一書。這樣,初高中實驗班都需要用的訓練教材也有了。
(二)實驗階段(1992—1995)
1992年夏天,在初一和高一確定的實驗班和對比班,學生基礎條件是均衡的,實驗三年,師資力量也保持均衡。前測之後,實驗開始。在三年實驗期間,三大實驗主體,操作六大系統,按照設計方案,實施實驗。
1.校長操作的決策指揮系統
以校長為首,建立創造教育的決策指揮系統,工作分為相互聯系的四個方面。
(1)校長帶頭,轉變觀念。校長帶領領導班子成員,學習創造教育學等有關理論,分析傳統教育弊端和現實表現,轉變教育觀念。
(2)培訓師資,明確目標。在轉變觀念基礎上,使教師明確:開發學生創造潛能是一切教育行為的共同目標。然後,針對具體情況,認真落實。
(3)組織實施,注重激勵。以追求實效為出發點,制定規劃或條例,對創造教育的目標方法和評價等問題,尤其是獎勵問題,做出具體規定,大家共同遵守。
(4)及時反饋,開展研討。創造教育一經實施,就要及時反饋。出現缺點和問題,分析原因,研究對策。遇到疑難問題,走出去,請進來,向專家、學者求教。
(5)鼓勵科研,多出成果。鼓勵教師參加創造教育科研,並為多出成果、出高水平成果,創設各種各樣的良好條件。其目的是:不僅要培養出類拔萃的學生,也要造就教育家型的校長和教師。
❷ 什麼是創造學
創造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創造發明活動規律的科學。因為創造發明是人類勞動中最高級、最活躍、最復雜、也是最有意義的一種實踐活動,其實質是:人類追求新的有價值的功能系統。而創造發明可以發展生產力,推動社會進步,改善人類的生活環境、勞動環境,因此創造發明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
當前是創造發明的時代,是知識爆炸的時代,國家之 間、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從現象上看是產品競爭, 從實質上看是智力競爭,是創造力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創造 發明的競爭。創造學就是要通過對創造發明史和當今大量的發現、發 明的過程實例進行解剖、分析、研究,力求找出創造發明活 動的規律,藉助規律有效地進行各種創造發明。創造學的分類及研究的內容創造學的分類:創造學研究的任務是多方面的,因為創造過程遍及各行各業,在知識爆炸的年代,有關創造學知識的廣泛應用,對任何一個實踐領域都具有現實意義,對任何一個立志搞革新的人都是不可缺少的。創造學已經發展並衍生許多分支領域,大體歸納為三類:①創造科學——它是研究創造活動,揭示創造活動和創造過程的客觀規律,是對創造學的基礎理論研究。②創造性科學一一研究人的創造性,開發人的創造性,培養、造就創造性人才,並為其提供理論依據。②創造工程一一研究各種有效地創造發明方法,促進創造發明效率的提高,它是創造學最富於應用性的一個領域。此外,還出現了與其它科學交叉的邊緣分支,如創造心理學、創造教育學、創造性開發學等等。總之,不同的崗位有不同的研究重點。創造學研究的內容:1.創造精神創造精神是人們的意識或創造慾望的反映。創造學研究者認為,創造者必須具有以下五種精神:①造福於人類的精神;②敢想、敢幹、敢於實踐的精神。③達不到目的誓不罷休、百折不撓的精神;④善於發現問題、敢於創新的精神;⑤堅持不懈、虛心好學的精神。2.創造性思維思,就是想;維,就是序;思維就是有次序的想一想,思索一下,思考一番。總之是指對事物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認識活動的全過程。創造性思維就不是一般的想一想,它是人類思維的高級形式,它想的是獨立的見解,空前的前所未有的想像目標,其結果是新穎的、有使用價值的、先進的產品。而創造性思維又是擴散思維與集中思維的綜合反映。3.創造環境創造環境的好壞,對創造發明者來說,是起促進和制約的作用。任何個人與團體,雖然都蘊藏著巨大的創造力,但由於受不同環境的影響,或促進或阻礙創造力的發展。充分認識阻礙創造力發展的環境,創造一個有利於創造發明的環境,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開拓有利於創造發明的環境,必須是領導重視創造發,明,積極培養職工的創造精神,有良好的民主作風,認真分析群眾意見,從開發群眾創造力的高度,來尊重群眾提出創造性想法,保護職工創造權益,在群眾中造成人入動腦筋搞革新的競賽風氣,否則必將影響創造力的發展。另外,車間班組團結,協作氣氛濃,家庭成員的支持等也是非常重要的。4.創造性教育. 根據「創造學」研究者們提出的有關創造理論與方法, 運用到教育活動中來,提高人員素質。創造性教育就是通過: 運用創造思維和創造技法開發人們的想像力、創造力和解決 問題的能力,使人們的思維活動能夠出現超出現有的知識范圍,具有獨創性,從而去搞革新、搞創造發明。 ·我們舉辦創造學學習班,就是進行創造性教育的實例。5.創造技法是從創造發明的活動、過程、成果中總結出來帶有普遍 規律的方法,到目前為止,創造技法有300多鍾。創造學研究的原則和任務1.創造學研究的基本原則一一總結創造發明的經驗。2.創造學的根本任務——開發人的創造力,使人類更加聰明。當今的時代是創造的時代,一個人如果沒有創造力,就會忙忙碌碌一輩子,沒有發明成就。一個企業沒有創造力,就不能發展適銷對路的新產品,就會在商品競爭中失去競爭力。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沒有創造力,就很難繁榮,甚至會危及國家、民族的生存。
❸ 求一篇《創造力》的讀後感
--
《思維創新與創造力開發》讀後感
在充滿竟爭、充滿挑戰的
21
世紀,創新則生、守舊則亡。創新思維是一個
單位、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的竟爭法寶。近日,學習了由周耀烈潛心力作《思維
創新與創造力開發》
,收貨頗豐。
作者在書中從思維概述思維定勢展開創新思維
8
種類型,
以及創造力的培養
和創造精神的樹立,
並附有智力之窗,
是個人提升思維方式不可缺少的讀物之一。
書中在第一章《創造學概論》中詳細論述了關於創造、創造學、創新
與創造關系以及創造力開發等主要內容。
讀者可以從中掌握和了解創造、
創造學
的基本定義、
結構與特徵,
明確區分了創新與創造的特徵及辯證關系,
書中還介
紹了相關的基本理論與社會實踐等方面的內容。
之後書中通過大量的事例介紹了
創造性思維、
創造技法、
創造性人才培養等重要內容,
如頭腦風暴法能夠獲取廣
泛的信息、創意,使人深受啟發,集思廣益,在大腦中掀起思考的風暴,從而發
散思維,想出更多更好的創意點。
書中還提到了一個我以前從未接觸過的名詞:
創造型人才品格。
其中包括
了自信自強、
不怕改行、
允許缺點、
動手事干、
自找目標、
不提意見、
不發牢騷、
重視信息等要點。
我認為塑造自己創造型人格時應當做到:
勇於嘗試、
不怕困難、
善於開發創造潛能,努力成為創造的強者;樹立自信,不盲目迷信權威,大可另
辟蹊徑、獨樹一幟。
讀完此書使我明白今天的社會是竟爭的社會,而競爭就是靠特色、靠創新、
靠點子、
靠思路。
西方發達國家正藉助其在知識創新和科技發展領域已經形成的
優勢,
搶占制高點,
試圖由他們來制訂游戲規則主導未來的知識經濟時代。
為了
使我國在未來日益激烈的綜合國力竟爭中爭取主動,
這就要求我們培養和造就高
素質的人才,
為國家創新體系提供充沛的後備力量,
這是當代和未來知識經濟時
代我國教育肩負的最有挑戰性的歷史使命。
細細回味我們的教育工作,
在平時的
教學中,我們往往是按照自己心中所設定的模式塑造孩子
,
卻沒有想到這樣做會
造成孩子的思維定勢,
影響孩子的創新思維和創造力的開發。
譬如繪畫,
我們總
是自己先畫一張示範畫,
然後讓孩子們照著畫,
如果有一個孩子畫的與老師畫的
畫一模一樣,
老師就會表揚。
在這個過程中,
成人是用自己的眼光、
自己的感受、
自己的觀念去指導孩子,
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還有創新思維和創造力可言嗎?所
以,
為了民族的創新能力和國家發展後勁,
我們要從小培養孩子的創新思維和創
造力,
對孩子平時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不要加以限制,
只要他們的想法和做法是合
理的,
就不必用統一答案和統一模式限制他們,
從培養孩子的發散思維能力入手,
破除創新思維枷鎖,
拓展創新思維視角,
為國家培養一批高素質的創新人才,
這
樣我們的祖國才大有希望。
愛因斯坦說: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
因為知識是有限的,
而想像力概
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化的源泉」。
創新思維對我們每項
工作都有作用,對我們的學習,創新有作用。
在我們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只
有樹立「創新」思維,
才能創造高效能。
創新是帶有氧氣的新鮮血液,
唯有不斷
創新,才能給社會帶來更大的發展。
❹ 創造學的科學分支
創造學已經發展並衍生許多分支領域,大體歸納為三類:
①創造科學——它是研究創造活動,揭示創造活動和創造過程的客觀規律,是對創造學的基礎理論研究。②創造性科學一一研究人的創造性,開發人的創造性,培養、造就創造性人才,並為其提供理論依據。
③創造工程一一研究各種有效地創造發明方法,促進創造發明效率的提高,它是創造學最富於應用性的一個領域。此外,還出現了與其它科學交叉的邊緣分支,如創造心理學、創造教育學、創造性開發學等等。總之,不同的崗位有不同的研究重點。 1.創造精神創造精神是人們的意識或創造慾望的反映。創造學研究者認為,創造者必須具有以下五種精神:
①造福於人類的精神;
②敢想、敢幹、敢於實踐的精神。
③達不到目的誓不罷休、百折不撓的精神;
④善於發現問題、敢於創新的精神;
⑤堅持不懈、虛心好學的精神。
2.創造性思維思,就是想;維,就是序;思維就是有次序的想一想,思索一下,思考一番。總之是指對事物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認識活動的全過程。創造性思維就不是一般的想一想,它是人類思維的高級形式,它想的是獨立的見解,空前的前所未有的想像目標,其結果是新穎的、有使用價值的、先進的產品。而創造性思維又是擴散思維與集中思維的綜合反映。
3.創造環境創造環境的好壞,對創造發明者來說,是起促進和制約的作用。任何個人與團體,雖然都蘊藏著巨大的創造力,但由於受不同環境的影響,或促進或阻礙創造力的發展。充分認識阻礙創造力發展的環境,創造一個有利於創造發明的環境,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開拓有利於創造發明的環境,必須是領導重視創造發,明,積極培養職工的創造精神,有良好的民主作風,認真分析群眾意見,從開發群眾創造力的高度,來尊重群眾提出創造性想法,保護職工創造權益,在群眾中造成人入動腦筋搞革新的競賽風氣,否則必將影響創造力的發展。另外,車間班組團結,協作氣氛濃,家庭成員的支持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4.創造性教育. 根據「創造學」研究者們提出的有關創造理論與方法, 運用到教育活動中來,提高人員素質。創造性教育就是通過: 運用創造思維和創造技法開發人們的想像力、創造力和解決 問題的能力,使人們的思維活動能夠出現超出現有的知識范圍,具有獨創性,從而去搞革新、搞創造發明。 ·我們舉辦創造學學習班,就是進行創造性教育的實例。
5.創造技法是從創造發明的活動、過程、成果中總結出來帶有普遍 規律的方法,到目前為止,創造技法有300多鍾。 作者:何慶、洪燕雲
ISBN:9787302195672定價:22元印次:1-4裝幀:平裝印刷日期:2014-8-28 本書是一本面向工程技術人員、大中專師生介紹有關創造學的知識功能、創造思維、創造原理、創造技法和創新教育的著作,旨在通過有關基本理論知識和實例的介紹,引導工程技術人員、大中專師生進行自我創造力的訓練,進而培養創新精神,增強創造意識,激發創造慾望,提高創造能力,以便於更好地與各自的專業技術相結合,創造出適應社會發展的新設計、新產品,同時把大中專學生培養成創造性人才。本書揭示了創造性活動的規律,系統講解創造力、創造技法、創新式開發工具,探討創新教育內容,具有系統性、創新性、教育性和開發性。本書書中內容多結合作者的科研和教學創新,以及參加比賽的典型實例,與市面上的同類書籍相比,本書有自己的特色,既可為工程技術人員開發自身創造力提供範例,同時也可作為教師和大中專學生訓練創造性思維的教材,亦可作為有志於創新設計和新產品開發的讀者參考。
20世紀60年代以後,美國形成了十幾個專門從事創造學研究的科研中心,如吉爾福特領導的南加利福尼亞能力研究設計中心,A. F.奧斯本和S. T.帕內斯領導的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跨學科創造力研究中心等。 第1章概述1.1創造學的特點
1.1.1創造學的含義
1.1.2創造與創新的關系
1.1.3創造學研究與作用
1.2國內外創造學研究概況
1.2.1國外創造學研究概況
1.2.2國內創造學研究概況
第2章創造力的可開發性
2.1人的創造力
2.1.1創造力分類
2.1.2創造力模型
2.1.3影響創造能力的因素
2.2開發人的創造力
2.3創造力評估
附錄創造力自我測試題
第3章創造性思維開發
3.1認識創造性思維
3.2創造性思維開發訓練
3.2.1靈感思維
3.2.2發散思維
3.2.3側向思維
3.2.4收斂思維
3.2.5求異思維
3.2.6其他思維方式訓練
附錄從大學時代的創新思維到世界500強——聯邦快遞創業之路
第4章創造技法
4.1聯想創造法
4.1.1缺點列舉法
4.1.2希望點列舉法
4.1.3特性列舉法
4.1.4類比法
4.1.5反面求索法
4.1.6移植法
4.1.7仿生法
4.2智力創新法
4.2.1智暴法
4.2.2頭腦風暴法
4.2.3德爾菲法
4.2.4提問法
4.3組合、分解創造法
4.3.1組合法
4.3.2分解法
4.3.3形態矩陣法
4.4信息傳媒創造法
4.4.1綜合信息進行創造
4.4.2專利利用法
4.5其他創造方法
附錄A專利申請文件撰寫示例
附錄B專利申請程序
第5章創新式開發工具
5.1創新模塊開發軟體
5.1.1一般設計開發軟體
5.1.2計算機輔助創新軟體
5.2創新開發的硬體工具
5.2.1模塊化工程創新系列產品
5.2.2慧魚創意組合模型
5.3產品創新的設計平台
5.3.1基於手繪草圖的創新設計技術
5.3.2基於知識的概念創新設計系統
5.3.3計算機輔助創新設計系統
5.3.4創新設計平台
5.4工程創新模塊套件應用實例
5.4.1泥煤裝載機模型組裝
5.4.2教育機器人二次開發設計
5.5大學生創新大賽示例
5.5.1增力自行車創新設計
5.5.2新型扳手創新設計
5.5.3多方位頭頸鍛煉器
第6章創新教育
6.1創新教育概述
6.1.1創新教育的含義
6.1.2創新教育的內容
6.1.3創新教育的目標
6.2創造學與職業教育
6.2.1創造學在職業教育中的重要性
6.2.2職業學校應大力開展創新教育
6.2.3職業學校創新教育的必要條件
6.2.4創新教育中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6.3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6.4實例
6.4.1創新教育教學設計案例
6.4.2學生作品
第7章大學生創業計劃範例
7.1公司規劃
7.2項目背景
7.2.1環境現狀
7.2.2產品概述
7.3市場分析
7.3.1購買特徵
7.3.2市場細分
7.3.3行業進入難度分析
7.3.4市場容量
7.4生產管理
7.4.1廠址選擇
7.4.2項目進度
7.4.3生產工藝流程
7.4.4零部件來源
7.4.5物料流程形式
7.4.6生產要求
7.5公司戰略
7.5.1總體戰略
7.5.2發展戰略
7.6市場營銷策略
7.6.1概述
7.6.2售後服務
7.6.3價格策略
7.6.4銷售渠道
7.6.5物流管理
7.6.6促銷策略
參考文獻
❺ 什麼是創造
創造:首先想出或做出前所未有的事物
從無到有的過程,就叫作創造;
有三個方面版字面的意思:權
1. 發明製造前所未有的事物。
2. 製造或建造。
3. 猶創作。特指文字類
簡而言之,創造就是把以前沒有的事物給產生出或者造出來。
❻ 創造學基本三原則是什麼
一、滿足需求的原則 針對人們不斷增長的新功能,傢具設計也要不斷地 考慮如何滿足人們新的生活需求。美國心理 學家馬斯洛將人的需求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 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個層次。傢具設計同 樣也要滿足人們的五個層次的需求。但從根本上說,家 具設計廚房裝修效果圖大全2013圖片首先要滿足人的生理和安全需求。設計者要從使 用者的角度出發,通過調查他們的需求信息,特別是要 從生活方式的變化跡象中預測和推斷出潛在的即將發生 的生活需求,並以此作為新產品開發的依據。在確定家 具尺度的時候,要根據人體尺寸、人體動作尺寸以及人 的各種生理、心理特徵來進行考慮;並且要根據使用功 能的性質,如休息、工作的不同要求分別進行不同的處 理。最終目的就是要避免因傢具設計不當帶來的低效、 疲勞、事故、緊張、憂患、生態的破壞及各種有形的損 失,使人和傢具、環境之間處於一種最佳的狀態,使它 們相互協調,使人的生理和心理均得到最大的滿足,從 而提高工作和休息的效率。
二、辯證構思的原則 辯證構思即運用辯證思維的思想與方法進行構思。 傢具是一類具有物質功能和精神功能的復合產品。在具 體的設計過程中,我們要運用辯證的思想來考慮傢具的 造型與功能等矛盾的問題。造型和功能誰更 為重要?在特定的環境下,設計者考慮的側重點會有所 不同,如在商場內的供短暫休息的坐具是否一定需要設 置靠背?從人的需求而言,有靠背當然會舒適得多。但 在此是否一定必需,這就需要對使用場合進行分析,在 流動性很大的商場內,作為短暫休息的坐具就不必滿足 人的最大舒適度,只需做到短暫的放鬆即可。既如此, 這種場合中的傢具就可突出造型,而非功能性。
三、創造性的原則 設計的核心是創造。傢具新功能的拓展,新形式的 構想,新材料新結構的研發都是設計者進行創造性思維 的原動點。如法國藝術家費地設計的「會話」座椅,採用強化塑料纖維製作成兩個相對的座椅,以 具有童趣的手法,用色彩斑斕的蛇形作靠背的頂部裝 飾,用鑽藍色作為椅的主色,創作出了活潑生動的形 象,使人非常願意去接近它、使用它。
四、流行性的原則 要求設計的產品表現出時代的特徵,定製衣櫃符合流行的時 尚,要求設計者要經常、及時地推出適銷對路的產品, 以滿足市場的需求。要成功地應用流行性的原則,就必 須研究有關流行規律和理論。但不可盲目的追尋流行, 要切實的分析它的使用范圍和場合
五、資源持續利用的原則 傢具是應用不同的物質材料加工而成,對於一些不 可再生或成材時間較長的原材料,我們要考慮材料的再 利用。特別是在木材的使用上,要盡量利用速生材、小 徑板材和中纖維板為原料,對於珍貴樹種的利用要做到 物盡其用,以實現人類生存環境的和諧發展和材料的可 持續再利用。同時,不斷探求新材料的開發
❼ 寫出創造學這門課程在機械產品開發中的意義與應用。
創造力的開發
,知識產權的維護,創造理論的應用(創造技法的應用)三方面論述,給分給分
❽ 怎樣培養學生創造力
培養創造力的一些主要思路,供參考:
1.增強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決定一個人想不想創新的問題。因此,要開發創造力,首先要增強和提高人的創新意識。人的創新意識有兩種:一是主動性創新意識,一是被動性創新意識。主動性創新意識,是指不需來自外部的推動,主體的意識就可以有效地驅動個體去創新,創新活動是主體自身需要的一種意識,穩定、持續、主動、習慣化是它的特點。
被動性創新意識是指主體受外部的推動而產生的創新意識。例如,接受交給自已完成的指令性科研問題、開發任務或項目。這類被動性創新意識同樣也會對創新活動產生推動作用,主要是創造主體有責任感,有成功的願望,有勝任的能力。
2.掌握創造方法
創造方法是創新活動成功經驗的總結和歸納,並上升為工具性的創造方法論。創造方法一舉擊破了創造的神秘氣氛,使普通人藉助創造方法亦能涉足創造活動,掌握創造方法是開發創造力的好思路。
3.培養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乃創造力的靈魂,培養創新思維是創造力開發的關健。美國創造力開發公司總裁、創造學家羅傑.馮奧奇說過:「如果你對創造性思維持冷淡態度,你就不會認識到在一個發展變化、日新月異的世界上,激發和應用新設想是至關重要的生存技能。」
4.優化創新人格
前面講到, 創新思維乃創造力的靈魂,而創新思維的靈魂又是什麼呢?那就是創新人格!這是因為人是創造萬物的主體,是一切創新活動的認識者、發出者和操作者,忽視創新人格的優化,開發創造力將是舍本求末倒置的。
5.形成創新環境
創造力開發離不開一個好的環境,尤其是個體創造力開發。因為人的行為是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產物。美國創造學家阿瑞提認為:「適宜的氣候和環境能極大地促進創造。」
6.創新成果展示和創新人物示範
經常進行各級各類的創新成果展示,對創新方面取得成績的人物進行表彰、鼓勵和獎勵,達到示範作用的目的,都對創造力的開發很有推動作用。
奇思妙想玩轉發明課程,以科學的形式與方法,解密孩子的創造力基因,激發他們的創新靈感,為他們摘取人生第一件發明;為中考培養科技特長生,為留學移民增添專利加分強項,為高考各重點大學自主招生挖掘創新潛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