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發明及其原理

發明及其原理

發布時間:2021-07-21 21:20:40

1. 40個發明原理的內容是什麼

阿奇舒勒對大量的專利進行了研究、分析和總結,提煉出了TRIZ中最重要的、具有普遍用途的這40個發明原理,原理是獲得沖突解所應遵循的一般規律。TRIZ主要研究技術與物理兩種沖突。技術沖突是指傳統設計中所說的折中,即由於系統本身某一部分的影響,所需要的狀態不能達到。物理沖突是指一個物體有相反的需求。TRIZ引導設計者挑選能解決特定沖突的原理,其前提是要按標准參數確定沖突,然後利用39×39條標准沖突和40條發明創造原理解決沖突。
1.分割原則

a.將物體分成獨立的部分。

b.使物體成為可拆卸的。

c.增加物體的分割程度。

2.拆出原則
從物體中拆出"干擾'部分("干擾"特性)或者相反,分出唯一需要的部分或需要的特性。

與上述把物體分成幾個相同部分的技法相反,這里是要把物體分成幾個不同的部分.

3.局部性質原則
a.從物體或外部介質(外部作用)的一致結構過渡到不一致結構。

b.物體的不同部分應當具有不同的功能

c.物體的每一部分均應具備最適於它工作的條件。

4.不對稱原則
a.物體的對稱形式轉為不對稱形式。

b.如果物體不是對稱的,則加強它的不對稱程度,

5.聯合原則
a.把相同的物體或完成類似操作的物體聯合起來,

b.把時間上相同或類似的操作聯合起來.

例:雙聯顯微鏡組;由一個人操作,另一個人觀察和記錄。

6.多功能原則
一個物體執行多種不同功能,因而不需要其他物體。

例:提包的提手可同時作為拉力器(蘇聯發明證書187964)。

7.'瑪特廖什卡'原則
a.一個物體位於另一物體之內,而後者又位於第三個物體之內,等等。

b.一個物體通過另一個物體的空腔。

8.反重量原則
a.將物體與具有上升力的另一物體結合以抵消其重量。

b.將物體與介質(最好是氣動力和液動力)相互作用以抵消其重量。

9.預先反作用原則
如果按課題條件必須完成某種作用,則應提前完成反作用。

例:杯形車刀車削方法是:在車削過程中車刀繞自己的幾何軸轉動。其特徵是為了防止產生振動,應預先向杯形車刀施加負荷力,此力應與切削過程中產生的力大小相近,方向相反" (蘇聯發明證書~536866)

2. 可以使用發明的原理嗎

一般情況下,科學原理是不受限的。但是具體情況比較復雜,比如你所使用的原理是不是一般的科學原理就是個很重要的問題。而且舉的例子也不合適。

3. 求小發明及原理圖

水火箭,沒有統一的製作方法,製作材料為兩個可樂瓶或雪碧瓶,大小皆可(其它品牌的塑料瓶不行,因為噴嘴沒辦法安裝,螺紋會對不上),尾翼大家可以用墊板製作。尺寸和大小,各位同學可到白雲大廳去看看,那裡陳列著四年級一位同學上次科技節時製作的水火箭,至於水火箭的飛行試驗,則需要發射架,所以同學們可以不進行試射,只要將模型的樣子做出來即可,真想試射,可以手擲試射,查看飛行狀態,如果飛行狀態不佳,說明水火箭的重心不對,同學們可以在箭頭位置配重,但配重不宜過多,不論是配重的還是不配重的,自己試射或手擲看飛行狀態,要找空曠的場地,不然射到人身上會有危險。一個製作精良的水火箭飛行上百米遠是不在話下的。網上有水火箭的製作資料,這里我找了兩篇,大家可以參考著製作。
操作步驟與現象:
准備材料: 兩個大小相同的寶特瓶、8號實心橡皮塞(可由化工材料行購得)、球針一支、巧拼墊一塊、打氣桶一個
1. 首先將其中一個寶特瓶切成三等份。
2. 留下瓶口及中段部分;將第二個寶特瓶倒過來。 3. 將第一個的瓶口接在第二個寶特瓶的瓶底;再將第一個的中段瓶身接在第二個寶特瓶的瓶口。
4. 接上去之後﹐從各個方向確定整個火箭的箭身完全是直的﹐確定之後﹐用膠帶將兩個介面粘緊。
5. 再將巧拼墊剪成機翼﹐機翼的數目可以是3或4片﹐至於圖中尺寸僅供參考﹐也可以根據個人喜好設計外型。太大的機翼很容易被風吹掉且較重;太小的機翼發揮不了穩定的作用。 (製作圖4)
6. 機翼完成後﹐利用膠帶將其平均分配黏貼在火箭後段身上﹐若分配不均﹐火箭會向一邊偏航。機翼裝上之後要確定是否牢固
7. 彈頭的部份是否要做都可以,可選擇保麗龍或泡棉來做彈頭。利用剪刀將保麗龍或泡棉剪裁成尖頭圓柱體後,直接用膠帶固定在火箭上端
8. 將球針直接穿過實心的8號橡皮塞,再將橡皮塞塞進瓶底口(火箭底部瓶口
9. 先架設一個斜板,讓寶特瓶瓶口向下,球針裝上打氣桶開始灌氣,直到寶特瓶射出去。
10. 寶特瓶本身不會噴很高,掉下來時仔細看瓶子,可發現瓶中有許多白霧,手壓瓶身,煙會冒出來,這就是水蒸氣。
11. 將寶特瓶中裝三分之ㄧ的水,放在斜板上,並將橡皮塞緊塞在瓶口。
12. 球針裝上打氣桶開始灌氣,直到寶特瓶射出去)。可看到火箭飛的比之前更高、更遠。
原理:
1. 空氣可以包含水蒸氣,溫度越高,可以包含的量就越多。當空氣的溫度變低時,如果它所含的水蒸氣太多,就會把多餘的水蒸氣釋出而產生雲或霧。
2. 如果把空氣壓縮,它的溫度會增高,反過來,空氣在膨脹時溫度就會降低。在寶特瓶中灌氣,等於把外面的空氣壓進寶特瓶中,這時它的溫度會升高,會增加所含有的水蒸氣。也因為溫度升高,有一部分熱量會散到外面。等壓力大到脫離橡皮塞時,瓶中空氣瞬間膨脹,溫度急速下降,多餘的水蒸汽凝結,而使瓶中充滿白霧。也由於空氣膨脹而噴出時的反作用力,將瓶子瓶底推出。並因膨脹的振動而產生」爆聲」。如果瓶中裝了一些水,水噴出的反作用力更大,瓶子會飛的更高。
手電筒的製作方法 具體製作方法是:將一隻廢易拉罐(如露露飲料罐)起掉一頭蓋子,另一頭用圓頭榔頭敲凹。用厚瓦楞紙板捲起兩節一號電池,電池正極朝上、負極朝下裝入罐中。找一個合適的塑料蓋(如神奇大大卷的盒蓋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飲料罐上),在盒蓋中央挖一個圓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燈泡插緊為宜。將燈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尋線兩端剝去線皮,一端繞在燈座上,另一端從塑料蓋側面扎一個小孔穿出。將塑料蓋蓋在易拉罐上。檢查一下,燈泡、電池是不是緊密接觸。到這里一次性手電筒就做好了。使用時,用大拇指把從側壁穿出的導線按在從拉罐無油漆的焊縫上,手電筒就會發光,大拇指離開導線跳起,手電筒就滅了,使用非常方便。自製孔明燈 (1)用薄紙剪成如圖所示規格的紙片.將第一張紙片的一邊與第二張的一邊粘在一起,再將第三張,第四張......依次同樣粘上去,直到拼成一個兩端漏空,直徑約60厘米的球狀物.... 玩具杯製作方法:可以將一個紙杯最底下的底剪掉,然後用一個紙包住。不要用透明膠,只能用雙面膠。最後用紙片、毛筆、鉛筆匯成一幅畫貼到紙團上,再准備硬硬的紙板包裝最底下的杯底。杯子圖面可以隨意圖色,整個玩具杯就出來了。 本項目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方向指示儀,不需要作指南針與刻度盤之間的調校,它能夠自行准確地顯示任意方向。
本項目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用薄的材料(例如紙、塑料等)製成刻度盤和星形指針,將刻度盤和星形指針與指南針連結在一起。刻度盤的「南」與指南針相一致,當指南針擺動時帶動刻度盤、星形指針。指南針始終指南,刻度盤、星形指針始終正確顯示各個方向。
因為本方向指示儀自動地正確顯示各個方向,不需要作指南針與刻度盤之間的調校,因而使用起來方便得多。
本項目的具體結構,有外殼、指南針與刻度盤、星形指針連結。

4. 愛迪生發明電燈的基本原理

電燈的原理很抄早就有人提出襲來了,就是用電通過導體,使得導體發熱,當熱到一定程度時,就發出白光(知道鐵燒熱會變紅吧,若再熱一些,就變白發光了)。但難處在於,要發出白光,要非常熱,那個溫度下,大多數金屬都會被燒化,即使不被燒化,在那麼高的溫度下,金屬很容易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反應而被燒毀。
所以,關鍵在於找到一種能耐高溫的、能導電的材料,還要想辦法隔絕空氣。
而愛迪生就是找到了一種廉價的材料:碳化的纖維(簡單說來,就是燒焦的棉線),並且改進了抽氣機,製造了真空度很高的的燈泡(絕對真空無法達到),解決了耐高溫和抗氧化的問題。
當然,現在的燈泡和以前很不一樣,不用碳化纖維了,用鎢絲(鎢是一種耐高溫的金屬),也不用真空燈泡,而是用充滿氮氣的燈泡(氮氣不會與鎢絲發生化學反應)。但基本原理是一樣的。
另外,這里講的是白熾燈泡。至於日光燈管,原理就完全不一樣了,那是近代才發明出來的。
愛因斯坦是搞理論物理的,最著名的成果是相對論和光電效應假說。
愛迪生是搞實驗物理的,是著名的發明大王,一生有2000多件發明,包括電燈、電唱機等。

5. 40個發明原理與中國的「三十六計」有什麼聯系

三十六計是我國軍事最重要的戰略,40個發明原理上與三十六計有關

6. 比爾蓋茨發明了什麼,是根據什麼原理發明的

計算機(computer)的原抄來意義是「計算器」,也就是說,人類會發明計算機,最初的目的是幫助處理復雜的數字運算。而這種人工計算器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紀的法國大思想家帕斯卡。windows.是他最初開發的,但是這個行業與其說發明不如說研發通俗點帕斯卡的父親擔任稅務局長,當時的幣制不是十進制,在計算上非常麻煩。帕斯卡為了協助父親,利用齒輪原理,發明了第一台可以執行加減運算計算器
。後來,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加以改良,發明了可以做乘除運算的計算器。之後雖然在計算器的功能上多所改良與精進,但是,真正的電動計算器,卻必須等到公元1944年才製造出來。

7. 對數的發明原理,及是什麼情況下根據什麼數學問題發明的,那個問題具體一點,以及是根據對數怎樣解決的。

蘇格蘭數學家約翰·維爾納獨立發明了對數,並於1614年在出版的名著《奇妙的對數表的描述》中闡明了對數原理。

16世紀前半葉,歐洲人熱衷於地理探險和海洋貿易,需要更為准確的天文知識,而天文學的研究中,需要大量煩瑣的計算,特別是三角函數的連乘,蘇格蘭數學家約翰·維爾納首先推出了三角函數的積化和差公式,即:

①sinα·sinβ=[cos(α-β)-cos(α+β)]/2 ,

②cosα·cosβ=[cos(α-β)+cos(α+β)]/2 .

開普勒利用對數表簡化了行星軌道的復雜計算,數學家拉普拉斯說:「對數用縮短計算的時間來使天文學家的壽命加倍」。

(7)發明及其原理擴展閱讀

對數發明之前,人們對三角運算中將三角函數的積化為三角函數的和或差的方法已很熟悉。

從對數的發明過程我們可以發現,納皮爾在討論對數概念時,並沒有使用指數與對數的互逆關系,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當時還沒有明確的指數概念,就連指數符號也是在20多年後的1637年才由法國數學家笛卡兒(R.Descartes,1596—1650)開始使用。

直到18世紀,才由瑞士數學家歐拉發現了指數與對數的互逆關系。在1770年出版的一部著作中,歐拉首先使用來定義 ,他指出:「對數源於指數」。

8. 發明原理

非常簡單,本人有成本絕對低的解決方法,想合作說說前景如何。每個溫室通風裝置不超過50元。

9. 發明名稱和利用的原理

1萊特兄弟根據空氣動力學原理發明了飛機.
2法國人皮克希應用電磁感應原理製成了最初的發電機.
3貝爾根據聲音振動產生電流的原理發明了電話.
4美國人Herman Hollerith,根據提花織布機的原理發明了穿孔片計算機.

閱讀全文

與發明及其原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